威廉.密里根根设计的油滴实验如何实现对元电荷的测量

密立根油滴实验__电子电荷的测量(实验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密立根油滴实验__电子电荷的测量(实验报告)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电子就是元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电子就是元电荷 ,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培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也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 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量,可作为电量的一种单位,不是实物粒子.所以A错;第一次提出用电场线形象描述电场物理学家是法拉第,所以B对;不是安培总结出欧姆定律,是欧姆,所以C错;静电力常量K不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所以D错。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电子就是元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主要考查你对&&力学单位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力学单位制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单位: (1)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A);热力学温度,开(K);物质的量,摩(mol);发光强度,坎(cd)。 单位制: (1)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单位系统叫做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国际计量大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 单位制的应用:问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的结果也是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的。因此,用国际单位制进行计算时,可以不必一写出各个已知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就可以了。高中阶段进行物理量的计算时,一律采用围际单位制。在进行计算或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A.电子就是元电荷,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24202379977413539434904383743355386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4015082试题类型:单选题 知识点:电荷、元电荷&&更新日期:
下列实验中准确测定元电荷电量的实验是( &&&)A.库仑扭秤实验B.密立根油滴实验C.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D.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
难易度:较易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涉及电荷的基本概念 (1)电荷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它们分别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电荷量电荷量是指物体带电的多少。电荷量是电荷的定量量度。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但要知道这里的“+”、“-”号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 (3)元电荷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其电荷量e: 1.60×10-19C,称为元电荷,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无电荷不是电荷,它是指电荷的电荷量,电荷量1.60×10-19C称为元电荷。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或者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质子、电子都不叫元电荷,它们电荷量的绝对值才叫元电荷。 (4)点电荷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的带电体称为点电荷。 ①点电荷是无大小、无形状、只有电荷量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在实际问题中,只有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至于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才可以被视为点电荷。 ②一个带电体能否被视为点电荷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几何形状、大小与其他带电体之间的距离的比较。即带电体很小,不一定可被视为点电荷,带电体很大,也不一定不能被视为点电荷。 (5)感应电荷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南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由于静电感应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的等量异号电荷通常叫做感应电荷。其特点是:不带电导体靠近带电体时,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电性相反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的电荷。 (6)场源电荷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我们把产生电场的电荷叫做场源电荷。 (7)试探电荷研究电场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在电场中放入一带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分析其受力和能量情况,借以研究电场的性质,这样的电荷称为试探电荷。作为试探电荷的带电体,基本要求是体积要小,能研究电场中每一点的性质,还要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要少.以放入试探电荷后试探电荷对原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为原则。 (8)净电荷物体带电实质是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讨论物体带何种电荷,所带电荷量是多少,是指物体的净电荷是正还是负,物体所具有的总电荷中正、负电荷的差值是多少,电荷量是物体中净电荷的多少。 (9)比荷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该带电体的比荷。比荷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常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性质,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为库仑每千克,符号 C/kg。
相关试题推荐
1、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μm,λ2=3.39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A.10.50eVB.0.98eVC.0.53eVD.0.36eV
2、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B.EC>EB>EAC.UAB<UBC        D.UAB=UBC
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7.0×104J,气体内能减少1.3×105J,则此过程 。(填选项前的编号)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5J ②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2.0×105J③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4J
④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6.0×104J
4、 图1是利用两个电流表和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和内阻之和为10000(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为理想电流表。①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0.00.214068 ②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 (填“端”、“中央”或“ 端”)。③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的示数和。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在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曲线。④利用所得曲线求的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保留两位小数)⑤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 A。
5、 某考古队发现一古生物骸骨.考古专家根据骸骨中的含量推断出了该生物死亡的年代.已知此骸骨中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的1/4,的半衰期为5730年.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 年.
6、 调整如图所示电路的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ΔU,在这个过程中A.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1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C.通过R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ΔU/R2D.路端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7、 石块A自塔顶落下 m时,石块B自离塔顶n m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A.+nB.C.D.
8、 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己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F应为多大?
9、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静止时,a静止在b的斜面上.现给a和b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与a和b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A.a与b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相对b向下滑动B.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向上滑动C.a与b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相对b静止不动D.b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相对b向上滑动
10、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A.L原=0.02m k=500N/mB.L原=0.10m k=500N/mC.L原=0.02m k=250N/mD.L原=0.10m k=250N/m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则F大小至少为______;若F=mgtanθ,则质点机械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12、 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丰相关实验。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内阻约;电压表的量程为,内阻约;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为,内阻较小。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13、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关于波经过孔以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的频率增大,能更加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14、 如图所示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Ω,I1、I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V,副线圈中的电流10.0mAC.I1&I2D.I1&I2
15、 A.交流电的频率为0. 02 Hz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VC.电阻的电功率约为6.67 WD.通过的电流始终为零
16、 A.B.C.D.0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知识点梳理
描述某点电场特性的物理量,符号是E,E是矢量。简称场强,定义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场强的方向与正检验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场强的定义是根据电场对电荷有的特点得出的。对电荷激发的静电场和变化磁场激发的涡旋电场都适用。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库或伏/米,两个单位名称不同大小一样。场强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电场的特性是对电荷有作用力,电场力,正电荷受力方向与方向相同,负电荷受力方向与方向相反。电场是一种物质,具有能量,场强大处电场的能量大。已知电场强度可判定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电介质(绝缘体)的电击穿与场强大小有关。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由点电荷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  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公式:E=k\frac{Q}{{{r}^{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E=\frac{U}{d}任何电场中都适用的定义式:E=\frac{F}{q}介质中点电荷的场强:\frac{kQ}{\varepsilon {{r}^{2}}}注:匀强电场。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组疏密相同的平行线.\frac{kQ}{\varepsilon {{r}^{2}}}在匀强电场中,有E=U/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U为电势差,单位:伏特/米。电荷在此电场中受到的力为恒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作匀。而此电场的等势面与电场线相垂直。
斜面上物体的:进行力的分解和合成一般都有这样的步骤:(1)把物体受到的力都画在图上;(2)分析各个力的作用效果;(3)分解具体的力。(或合成)
如下图,图1是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作用力,图2是把它的重力按效果分解的情况。
在画出右图前,应该跟学生们分析清楚重力的作用效果:因为重力的存在,所以物体才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果物体没有重力,物体就不会自己向下运动,这就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因为重力的存在,所以才对斜面产生了压力,如果没有重力的存在,物体也不会产生对斜面的压力。
分解的F下因为和摩擦力f平衡,FN和支持力N平衡,才使物体在斜面上静止。
上图还可以给斜面加上倾角θ,这样就有了F下=mgsinθ,FN=mgcosθ。讲到此时,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初中数学上的知识,一个是关于θ角的转移,它是长方形()中的哪个角。下图帮你理解有关θ角转移的情况: 在图3中是利用直角、对顶角使图中的大灰三角形和小蓝三角形相似,所以G和FN的夹角就是θ角。在图4中利用平行线的内错角相等和都是直角三角形,使灰三角形和蓝三解形相似,使G和FN的夹角是θ角。
区分清了重力的两个分力,下面就可以通过F下和f平衡,利用斜面夹角和物体重力来计算斜面对物体产生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了。如果物体匀速下滑,还可以通过求出的这个摩擦力再求物体与斜面的。
二、绳子拉物的力的分解:
右图中在竖直的墙上挂着一个球,图1是球受到力的情况,图2是把重力分解成拉长绳子和对墙壁产生压力的两个效果的分力。图3是把绳子的拉力分解成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的力和对墙壁产生压力的两个分力。
1. 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随处可见,站着的人在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这叫静态平衡;跳伞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当其匀速降落时,他所受的重力与降落伞的拉力及空气阻力平衡,这是动态平衡。有时,物体就整体而言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但它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海面上加速行驶的快艇,在水平方向做,可是它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浮力这一对平衡力作用,因此它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元电荷)最先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相似的试题还有:
在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中,喷雾器向透明的盒子里喷入带点油滴,小盒子内的上、下两金属板分别接在电源两极,通过改变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可控制带点油滴在板间的运动状态.已知某油滴所受的重力为1.8×10-9N,当电场强度调节为4.0×104N/C时,通过显微镜观察该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1)该油滴带何种电荷?(2)该油滴所带电荷量是多少?(3)该油滴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e的多少倍?
在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中,喷雾器向透明的盒子里喷入带点油滴,小盒子内的上、下两金属板分别接在电源两极,通过改变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可控制带点油滴在板间的运动状态.已知某油滴所受的重力为1.8×10-9N,当电场强度调节为4.0×104N/C时,通过显微镜观察该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1)该油滴带何种电荷?(2)该油滴所带电荷量是多少?(3)该油滴所带电荷量是元电荷e的多少倍?
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测出某油滴所受的重力为1.8×10-9N,当电场强度为4.0×104N/C时,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1)该油滴所带电荷量是多少?(2)该油滴中含有多少个多余的电子?欢迎光临学尔森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谁精确的测量了元电荷的数值?如何做的实验?
RT。简单明了些。
第一次是密立根,油滴实验。试验中,这些微小的油滴所带电荷都是某一电荷量的整数倍,由此证明元电荷存在,并得出了它的值。你要问谁精确的测量了元电荷的数值,那可难说了,精确测量的人可多了。
回答1: 因为库仑扭力计的发明,给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西 (Cavendish, ) 很好的启示,解决了困扰他几十年的问题,终于在1798年实验成功把地球的质量给量出来了。() 地球那么大,当然不可能发明一个秤把地球整个拿来秤,那卡文迪西究竟是怎么秤出地球的重量呢?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和当时的许多科学家都发现,利用万有引力的公式,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来。 在这以前,已经有科学家提出过一种计算地球重量的办法。 因为由地球半径可以算出地球的体积是 1.08×1021立方米,若知道地球的密度,利用『质量=密度×体积』,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这个想法看上去是很容易的,可是实际上却行不通。因为科学家们发现,构成地球的各部份物质的密度不同,在整个地球中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因此根本无法准确知道整个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所以,当时曾有一些科学家断言,人类永远无法知道地球的重量。 牛顿发现万有引定律后,使这个称地球重量的工作重新获得了一线希望。 首先,牛顿分析了以下几个数值:一个是地球对一个已知质量的吸引力,它实际上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这很容易测得;一个是地球和物体之间的距离,这可以用地球的半径近似代替;另一个关键的数值是万有引力常量G,这个数值虽然当时还不知道,但是可以从在地面上直接测量两个已知质量物体之间的引力而求出来。(原来牛顿先生并不知道G值的大小,那么,G值是谁测量出来的呢?) 为了直接测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牛顿精心设计了好几个实验,但是一般物体之间的引力非常微小,在实验上根本测量不出来。 后来牛顿不得不失望地表示:想利用引力来计算地球质量,将永远得不到结果。 牛顿在1727年去世以后,有一些科学家仍然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1750年,法国科学家布格尔(Pierre Bouguer,)千里迢迢来到了南美洲的厄瓜多尔,他爬上了陡峭的肯坡拉索(Chimborazo山顶,沿着悬崖垂下一根长线,线的下端拴着一个铅球。 他想先测量出垂线下的铅球受到山的引力而偏离的距离,再根据山的密度和体积算出山的质量,进而求出万有引力常量G来。可是,由于引力实在太小了,铅垂线偏离的距离几乎测量不出来,即使测出来也很不精确,布格尔的实验仍然没有成功。(请参见『沈慧君、郭奕玲编着:经典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凡异出版社,p57~80 (引力常量的测定) 』)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称”出地球重量地人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西 (Cavendish, ),他是怎么成功的? 卡文迪西在科学界颇有“怪人”的名气。他是英国几代大官僚的后裔,家庭非常富有,可是他穿着陈旧,不修边幅,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的。他在自己家里建立了实验室和图书馆,虽然他穿着没有条理,图书馆他却整理得井井有序,大量的图书都分门别类编上号码,无论是谁借阅,甚至是自己阅读,都要登记。 卡文迪西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对“称”出地球的重量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 他仔细分析了前人失败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实验方法不科学,要想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突破,必须采取新的实验方法。 1750年,剑桥大学有位名叫约翰·米歇尔的教授,他在研究磁力的时候,使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很弱小的力的变化。卡文迪西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上门请教。 米歇尔教授向年轻的卡文迪西介绍了实验的方法。他用一根石英丝把一块条型磁铁横吊起来,然后用力一块磁铁去吸引它,这时后石英丝就发生了扭转,磁引力的大小就清楚的看出来了。卡文迪西从这里受到了很大启发,他想,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测出两个物体间的微弱引力呢? 从米歇尔那里回来后不久,卡文迪西仿制了一套装置:在一根细长杆的两端各安上一个小铅球,做成一个像哑铃似的东西;再用一根石英丝把这个“哑铃”从中间横吊起来。他想,如果用两个大一些的铅球分别移近两个小铅球,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哑铃”一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摆动,石英丝也会随着扭动。这时候,只要测出石英丝扭转的程度,就可以进一步求出引力了。(请参见『沈慧君、郭奕玲编着:经典物理发展中的著名实验,凡异出版社,p57~80 (引力常量的测定) 』) 这个推论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可是卡文迪西实验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 原因在哪里呢?还是由于引力太微弱了,比如两个一公斤重的铅球,当它们相距十厘米时,相互之间的引力只有百万分之一克,即使是空气中的尘埃,也能干扰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完全靠肉眼来观察确定石英丝的微小变化,实验难免会失败。 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几十年。 1785年,库仑提出库仑定律(注1)。因为库仑扭力计的发明,给卡文迪西 (Cavendish, ) 很好的启示,但是,用库仑的方法,还是测不出万有引力,因为万有引力比电力小了将近40次方,仪器要更更更精密才行哪! 卡文迪西苦思冥想,怎样能把石英丝的微小扭转加以放大的方法?但一直都没有结果。 直到1798年的一天,卡文迪西到皇家学会去参加一个会议。走在半路上,他看到几个小孩子,正在做一种有趣的游戏: 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面小镜子,用来反射太阳光,互相照着玩。小镜子只要稍一转动,远处光点的位置就有很大的变化。 看到这里,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他联想起了石英丝扭转放大的问题,借助小镜子不是正好可以使其得到解决吗?他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掉头跑回实验室,重新改进了实验装置。他把一面小镜子固定在石英丝上,用一束光线去照射它,光线被小镜子反射以后,射在一根刻度尺上。这样,只要石英丝有一点极小的扭转,反射光就会在刻度尺上明显地表示出来。卡文迪西把这套装置叫做“扭秤”。 扭秤有很高的灵敏度,利用这套装置,卡文迪西终于成功地测得万有引力常量G是(6.754±0.041)×10-8 达因·厘米2 /克2 ,这个值同现代值(6.1)×10-8 达因·厘米2 /克2 相差无几。根据引力常量,卡文迪西进一步算出了地球的重量是5.976×1024 公斤。 卡文迪西从十几岁读大学时开始提出这个问题,直到1798年用实验方法“称”出了地球的重量,整整五十年。距离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约100年
回答1: 要用黄金检测器的
回答1: 量筒属于粗测用具,一般精确度只有到小数点后一位,但是题目要求精确测量9.5,不能保证小数点后第二位的准确度,因而不能精确测量
回答1: 1、学生篇: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水的体积为V1,把物体放入量筒中,水位会上升,记下此进总体积伙V2,那么物体的体积就是V2-V1.如物体会吸水,例如砖,则要先让物体吸饱水再进行上述操作. 2.其他篇:将其放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用另一容器装住,并称出这些溢出的水的质量,如果用克作单位,则1克,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用千克作单位,则1千克,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请点击采纳,不明可追问
回答1: ?答:像测量这样比较精密的物体的量时,一般不会直接去测量的,而是间接的去测量。比如说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可以多次测量500张纸的厚度,然后求几次测量的平均值的结果作为500张纸的厚度,最后除以500后的结果就是一张纸的厚度。再如,如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用一根细细的线密绕待测量的细铜丝50圈,再看一共用了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长度除以50的结果就是细铜丝的周长,最后就可以算出细铜丝的直径。最后就是如何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了,我们可以将硬币放在水平的橡皮泥上,轻轻按一下,就印出硬币的周长,最后可以算出直径。 呵呵,就这些,国庆节快乐。。。。
2015年二级消防工程师首考黄金年-咨询即送独家考试资料和试听课程
2015年一级消防工程师首考黄金年-咨询即送独家考试资料和试听课程
Read 相关问答
Course 相关教程
讲师:许多多
原价:¥5998.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密里根油滴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