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药用什么锅的正确方法

&&&&&&&&& & 正文
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要如何煎煮中药呢?中药的煎煮方法会直接影响到药效,因此学会正确的煎煮中药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这里,小编就来教教大家煎煮中药的正确方法,让你可以在家自己来科学煎煮中药,千万别错过了。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先煎:介壳类、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应先打碎先煎,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如龙骨、牡蛎等。此外,附子、乌狼毒等毒性药,宜慢火先煎久煎,可减低毒性。后下:对含挥发性成分或气味芳香的药材,久煎易破坏其有效成分,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煮好时放入,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包煎:适合那些含黏性、小粒种子类、粉末和有细小绒毛的药物,为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时煎煮,如旋复花、车前子等。另煎:对贵重药材,为减少损耗,应单另久煎,取汁后,再与其他药材的煎出液合并服用,如人参、鹿茸等。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如等。冲服:药物研粉与其他药同煎则粘锅煮焦,且粘附其他药,影响药效,应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匀后一起服用,如琥珀末等。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应在煎好后去掉药渣,再用液体煎其余药物,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药效,可以使药性变得温和,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那么,煎煮中药应该放多少水呢?煎中药放多少水在熬煮中药之前,最好能够将药物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进行浸泡,并且加水量应该能够将药材浸没,最好能够高出大约三厘米是最好的。实践证明,在煎煮中药之前,浸泡药材的水温最好能够在四十摄氏度到五十摄氏度之间,这样能够令水分缓慢的深入药材组织之中,这样药材的结构就会变得疏松膨胀起来,能够更好的溶解,药材之中的有效成分也能够更好的煎出。学会以上方法可以帮你轻松正确的煎煮中药哦。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推荐: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阅读习惯等种种因素,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孩子在很小...
[]史占军: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该换人工关节吗?
[]拇外翻治疗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预防要做好这些
[]“完美人格”易患乳腺癌?早发现乳腺癌要自检
[]教你五个简单的小妙招 帮你摆脱“小腹婆”熬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熬煮中药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不知道大家清楚否,除了医生的对症下药,良好的药材质量外,正确的煎煮中药方法,也会影响疗效。下面我简单说一下煮药的方法好了,颇有心得的同学们可以忽略,也可以纠正,谢谢。
器具:砂罐,砂锅最佳——陶瓷,不锈钢可以考虑——勿用铁,铜等器皿;
 清洗:现在药材大多都比较干净,不需要清洗,如果非得清洗的话,请用水快速冲洗一下就可以,切忌浸洗,还有如果有小颗粒的药材,如决明子,车前子等等,小心被冲走;
 浸泡:在煮中药前,记得有这个步骤的啊。浸泡记得只用冷水,最多20多度的温水,不要用开水。浸泡时间半个小时左右,不要太长,特别是夏天,要注意,否则很容易变味的;
 用水:大家都在想,我知道,有人说“3碗水煮成1碗”嘛,呵呵,大家家里的碗未必别人家里的是一样大小吗?未必总量200克的药材和500克的药材用同样的水吗?正确的是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另外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武火就是大火,文火就是小火。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一般而言,等用武火使得药水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复煎: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就可以了。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大家最好把两道煮出的药水混合,分两次服用,三道的话,也依次类推,这样药效比较均衡些。
 立即滤取: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
 先煎——有些要需要先煎,通常是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它药材中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必须先煎半小时以上(当然,有关附子的问题,这个应该根据医生的具体要求,有的医生不要求先煎),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檀香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等,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包煎——有的药,因为是细粉,容易粘锅或漂浮在药水上,如蒲黄,滑石等,或者有绒毛容易刺激喉咙,如旋复花等,要求用纱布包煎。
 另煎——有的药材比较贵重,同其他的一起煮有些浪费,所以可以另外煮,然后把药水兑在一起。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虫草等。
 冲服——有些入水就化或者可以同渣服用的药,可以把药水煎煮好好,冲服,如蜂蜜啊,竹沥水,姜水,或者现在有些朋友能够把阿胶或者肉桂打成粉末,直接冲服也可以。
欢迎阅读以下我的更多文章,祝福你健康到永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熬中药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