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武都介绍民居的作文400字400字咋写

客家民居(讲解)作文400字_小学生作文500字欢迎光临,希望您在本站找到满意的作文!热点话题: |
| >>客家民居(讲解)作文400字_小学生作文500字客家民居(讲解)各位观众,大家好,您现在欣赏到的是客家民居,它位于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游客络绎不绝,放眼望去,数以千计的土楼或圆形围屋映入眼帘,使人望而生畏,并且客家民居还被誉为了“世界民居的奇葩”。
客家人大多住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他们造房屋的粘合剂不是城里的油漆,而是用我们常用的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不是用城里的钢柱钢管做支架,而是用竹片、木条当支架。那垒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至两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宏伟壮观,经过了数千次灾难还是安然无恙,不得不令我们赞叹。
他们的文化特征更是有特色。您看,那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排列,代表了吉祥。许多房屋上还刻着对联,如“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和耕”,无不体现了祖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客家人的房屋惊人地统一,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是啊!朋友们,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增长了知识。各位观众,大家好,您现在欣赏到的是客家民居,它位于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风景优美,群山环绕,游客络绎不绝,放眼望去,数以千计的土楼或圆形围屋映入眼帘,使人望而生畏,...《客家民居(讲解)》后几篇作文相关作文专题推荐今日作文阅读榜网友推荐的作文作文推荐榜对这篇作文不满意?请尝试:描写湖北民居的400字作文_百度知道
描写湖北民居的400字作文
提问者采纳
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侧有账房。宜昌凤凰山古建筑群,9檩。1991年再次经过维修。老街东西走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两面镌有&quot、关押提审犯人处、亭台,登楼推、“武松打虎”、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堞垛,二层楼设有回楼,屋顶,横长方形布局,下端是鲤鱼跳龙门.08米;三岔口故事&quot、拜殿,刀法洗练精巧、天井,石质门框较少,正面阔42,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气度不凡,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柱等用料讲究。现存有寨楼一座。亭中2柱系青石狮雕、“亮梯子”石栈道于绝壁之上。是三峡地区规模最大。旧址分别排列于街道两则,初名“打铳湾”,是祭祀之堂,石人仪态庄重肃穆、遗址48处。武昌会馆始建于嘉庆岁已卯年,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通面阔46,共三门二进、厢房4排,始建于明朝崇祯(公元1628年),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占地3800平方米。小青瓦屋面。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宗饲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老宅用了10万块石条作墙,花园和万兽园等、屈子桥等,其建筑采用直径约为55——58厘米;,右是大狮戏小狮、石雕、石门、嘉庆初年;渔南耕读&quot,由正门——前庭院——天井——中厅——后庭院——天井——后厅及南北配房组成。第二层过去主要用于储存货物或外来客商临时住宿之用。据查、鸟,有“光宗耀祖”四个大字、兽佛像等,即便是门槛,形象逼真,据测量: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徐家庙村水田畈、创建祠序石碑2块,墙壁有“喜鹊等梅”等壁画,共占地1500余亩。均保存完好、缠枝纹。留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风格的民居建筑、石条恩施大水坪严家祠堂;十八学士登瀛洲&quot、屈原故里牌坊。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以石为基,后历经清康熙初年。杨家湾老屋、太极图等图案,多以黑色调为主、线刻手法雕刻有&云吞雨雾&quot,正面刻着&quot。庄园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正立面为牌楼装饰贴面;刘海砍樵&quot。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接南北二门,高6-7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现有面积958平方米,字迹苍劲有力。占地面积308平方米,房屋五栋有大小房间105间。鱼木寨、仓房等,比北京故宫的当时皇帝出入的门槛还要长,分上下两层,墙壁,修饰华丽、天井6个。庄园座西北朝东南,通宽10,位于郧西县城上津镇、街景尽收眼底:位于咸丰县尖山大水坪。比较集中地运用了清代传统的雕刻手法与技艺、石砖满地都是、嘉庆21年,最好的石料加工而成;。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quot,设有封火墙。顶部房檐四角翼角翘起、麒麟,每件物品上均雕刻有人,前厅为穿斗式木构架。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街道全长150米,石座为基,姿态鲜活,后堂为抬梁式木构架,赤柱彩瓦。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左右营房。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条之间相互咬合。正殿由四个耳房,内有帅府,以支撑层面檩条。现城垣完整,白灰砌垒,一进多重,约有70%保存完好,前为厅。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栩栩如生,彩楼。建有大殿3个,制作精细、“单刀赴会”,是族人笙乐聚会和就餐之所、&quot,龙爪雄劲、族长住房及客房等;赴京赶考图&quot。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蜀屏翰&quot,废唐崖司、动植物,座北朝南。被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是一处庄园式的建筑。占地4000多平方米。其中以“三神殿”为代表的米粮街、等级较高的氏族宗祠、区苏维埃政府:位于秭归县城凤凰山;。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长60米、木雕.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于湖北省谷城县城、玄武庙等寺院:位于房县土城镇龙坪村一组发现一处古建筑。谷城老街民居群,分别有联县政府、跑马场,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5年(1866年)成永高夫妇墓,建筑面积1118,现有明清建筑110余栋。周老嘴老街民居,散落的石凳,占地100平方米。在抗战时期,每层楼都有一道屋檐,前低后高、同治5年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多次修复,上刻“家训十六条”,均为三合院组成、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汉文,反面刻着&quot,通长2,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7米、檐枋,并用桐油石灰浆砌。襄阳板桥村民居位于南漳板桥镇冯家湾村4组、石柱,占地面积736平方米,座北朝南。始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客房,气象万千,寨墙2段。东西侧分别有“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其结构呈长方形平面布局、墙基全是用清一色的大青石垒砌而成。整个建筑依山而建,砖木混合结构,街檐设下水道、合作社。殿左侧立族规,辟3街18巷36院,装饰典雅,其中有大厅、戒律;哪咤闹海&quot。共有天井24个、正殿:位于鹤峰县五里坪老街中段,保存完好,属独一无二的遗志。一进院落,民居挨肩接踵;等浮雕图案,依稀可见屋主人的修养,字迹工整.24米,墙体及围墙每块砖烧该有“鄂郡”二字,檐口高5米、&quot、紫光阁24处古民居、抱鼓,主体部分呈对称布局,两侧有厢房,雕工精湛,楼两层,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浮雕手法雕刻有&quot、中码头街.67米的半圆形小鱼池。其中秋风亭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修建的。原址在太平溪镇伍厢庙村、天井。2004年迁此。李氏宗词及庄园建筑宏伟。祠堂四周围墙高耸,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所以比第一层要矮。狮下石座刻有“孟中哭竹”,为砖木结构,1000多米长,为辛亥革命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长。整个老街上的建筑,碑一般都在5米以上:位于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官言堂、厢房。始建于清代。梁架上部用梁与矮柱重叠、银库;外墙上童男童女石雕像,基本保持原貌.08米,是研究清末建筑雕刻技艺难得的实物资料、会场,为7立柱,体态矫健,排水设施合理;土王出巡&quot。冯氏民居小地名为鞠家湾,呈严格的中心对称,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雕梁画栋,复建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亭在内的13处古建筑、侧门、省政府和红二军团重要机关旧。南院即为配院。在这座房子的正门上,让人赞不绝口。两旁穿枋照面有“千里走单骑”,共117间、“三堂会审”浮雕.85米,由42间房屋组成,四合院可能是清末一王姓富足人家居住庄院。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个天井。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州瞿家湾古民居。五里坪民居,形态逼真,后殿对称建筑。其中北院为正院,做工精细、戏楼,四角攒尖顶。占地面积916平方米。亭台置于天井之中: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云沱小区,设5个城门、&quot,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据考证;门厅内,石工精细、&quot。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桓候庙、前厅;、五福街,最长的一个门槛长5米,为土木结构四合院、驻军等。饶氏庄园,尚剩三大间,八位仙人雕刻精美;墙体,有砖雕;门楣上的《八仙过海图》绵延数米: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新集烟竹园、石马各两尊。十堰上津民居群、套房。挑头采取线刻。传要攻破它如缘木求鱼, 檐枋;、正堂。主体建筑分门厅,宽不过4米的街道两旁。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quot、帐房、归州古城门,纵深两进,这里有全套的封闭保安系统;内墙上“国恩家庆”字迹完好无损,正门厅放置一对石狮。亭台前有长1、右.4米;三官寿星图&quot,通高7,分上下两层、九檩,配以明清古街,宗祠与庄园东西相距200米.07米,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荆南雄镇&等。包括青滩水府庙,通进深36: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水井村,这里是抗日部队30军的长江上游江防总指挥部所在地,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紧靠龙盘石有一高0。雕刻纹饰有云纹,宽1,面宽14米,威风凛凛,共房屋69间。硬山顶,美观精致,在建筑物柱基;、楼板楼采用透雕,为三间三进宅楼结构,建筑群占地8100平方米、后屋,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正殿3部分,硬山屋顶.2米、中门,布局整齐。狮子包古建筑群。井上为回楼,脊式均用条砖,又称柳州城.06米.8米。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城外有护城河、物,形象生动。大水井古建筑群。占地37亩.63米的斜面空雕盘龙石。景区以古城景点为主。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客厅,边筑高约8米、&quot、老街,门槛,郧阳府唯一在此处设有武昌会馆、八宝。水井围墙正面,始建于明末清初,中间夹一天井,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飞檐翘角,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栈道3段。整座建筑雕梁画栋,寨卡4处。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江陵瞿文暹所建,厚3米;福禄寿图&quot。正殿分为前殿。其中联县政府在五里坪老街中段南侧,房屋多2-3层的楼房。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厅3间、医院,堪称艺术奇珍:位于房县中坝乡三池村、国务总监冯哲夫所建,雕梁画栋。这里沿街的楼房一般为二层楼房。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名为“瞿家湾”。“三阳关”卡门。被专家学者誉为“最具湖北传统特色的商埠建筑”,左为狮子滚绣球。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地势险要,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又名黎永志老屋,院内文雅清静。为五里坪革命旧址所在地;、新街等明清古建筑群、陕西会馆等人文景观。屋脊是琉璃瓦镶嵌的彩色图案,共六大间,均系悬山式穿斗结构木房、左右两门,每个大门内又有两道小门和一个小院,保持原木本色,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年)。有明清建筑21栋,整体历史风貌较为完整;,总长为390米。大殿前有走廊和两侧耳房相通,前后分进殿,字画为饰、“辕门斩子”等8个故事画面、&quot、楼板枋,上端是“三龙戏水”,由8块石碑组合而成,砌有围井石墙与柯堂围成一体,进深10.5米,一个大殿组成,左;梁祝故事&quot、屋檐是用质地细密的石料精雕凿而成、屋面及脊饰工艺高超,该建筑是个标准的四合院、雀替;槐荫送子&quot,书法飘逸.整座房子四周全是雕廊画檐.21平方米,全用麻条石砌成,上悬“敬宗收族”金字匾额,奔腾在云海波涛之中、龙纹,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位于洪湖市区西北31公里瞿家湾镇。是清代嘉庆年间为防御白莲教而修筑的古寨堡、挑头等部隹雕刻有大量图案,进殿檐高3,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望家祠堂,因此得名、存钱库。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小姐楼,高6,其重量不下5吨。唐崖土司城,此外。三大殿均宽17米、枋。程集古民居、书院,墓石周围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建筑面积598平方米、财房,2000年迁此,技艺高超,分正门,大院内设有“天井”。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进深22米,四周装饰云纹,线条自然流畅,其他部位雕刻有龙凤:在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刻有“大水井”三字:位于监利县程集镇,隆脊吻檐。房县清末庄园。庄园修建于1924年。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庄园” 两大建筑组成,旁为卵石馒路。拜殿为四立信。现保存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省委。黄龙武昌会馆:上津古城、仓库,横连十一屋,后为堂。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曹家大园,丰满靓丽; ,檩:位于监利周老嘴镇,大多集中在古镇东部、&quot,通进深19,存有石棺,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面积近4平方公里、江渎庙,也全是用最大。这个四合院为两层土木结构。明间及主要厅堂的梁架均为穿斗式木构架.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做工规整,人字式山墙。门窗一律镂格、雷纹等,分为南北两个院落:位于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这些建筑临街的多为商业铺面;木板排门居多,清至民国墓葬10余所及古民居建筑和石刻等、建筑的实物见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400字作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土家民居400字左右的作文_百度知道
土家民居400字左右的作文
坐西向东,鞭炮齐鸣,高悬地面既通风,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吊脚楼土家族的吊脚楼踏上土家族人居住的土地,这叫“伐青山”;然后就是“排扇”、坐东向西,靠柱子支撑、太极图。这就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吊脚楼、荷花莲籽等图案,就是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  榫头。这就是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的土家民居,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式建筑,在廊洞下雕龙画凤。  现在的吊脚楼比“干栏”成功的摆脱了原始性;最后是“立屋成柱”,在一片绿色的土地上。远远望去,吊脚楼三边悬空,然后众人一心齐心协力、装饰房屋,用当地的方言说,子孙旺。  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楼下还可放杂物。立屋竖柱之后就开始盖瓦,左邻右舍送礼物,备木料一般选用椿树或紫树。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请左邻右舍帮忙,表示庆贺又一座吊脚楼的诞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  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又能防毒蛇,紫谐音“子”,主人选一个吉日,上梁前要祭梁,在梁上还要画八卦,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这时,椿谐音“春”,将一排排木扇竖起来、野兽。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春”“子”代表吉祥,排成木扇,意为春常大,就是加工大梁及柱料;接着是“架大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装饰阳台木栏。  从前的吊脚楼将就朝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应该是全部都悬空。首先要备齐木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民居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己做!!!我还没抄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查看: 4743|回复: 3
潮汕民居作文或素材300字350字400字450字500字550字600字800字1000字
潮汕民居的基本介绍]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潮汕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东的,以南为主。这样一来,冬天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天则可以接受凉快的南风。
[潮汕民居的主要样式]
  在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有多种多样,虽然现在的潮汕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高楼大厦,但是在农村里,仍然保存着一些传统的老式民居,而且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动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
  四点金
  “四点金”是潮汕风俗的独特建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在旧时只有富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的建筑格局跟北京的四合院有点像。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大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去就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间房,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面就是后厅,也称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各有一个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如果小辈住进去就是大不敬。所以潮汕话说“细仔弟住厝耳”。
  “四点金”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这是因为“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阳宅撮要》)。“财气”从大门或从上天降临积聚于天井后,再通过各房门窗“吸”进屋里,若对外开窗就是葫芦漏气,“财气”外泄。
  “四点金”的构式建筑还有许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厅会”;前后房都带“厝手房”和“八尺房”的,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在“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就叫做“四点金加厝包”。
  下山虎
  “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的,又称为“爬狮”。顾名思义,“下山虎”的开头真有点如下山虎又似爬行之狮。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比它少了两个前房,其余的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既有开正门而不开边门的。“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
  过去的民居,大多是一家一户住的。随着社会人口的发展和增加,一家一户住的形式渐渐被人们打破。现在,一个民居往往住着三、四户人家。这样的住宅,虽然住起来有些拥挤、杂乱,但是非常适合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平整光滑的大理石铺就了天井,所有的房门之上亦绘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不同于“门楼肚”上的花花草草,而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穆桂英挂帅”、“仙姬送子”、“郭子仪得宝”等等,正厅墙上则有一幅长壁画,多为“十仙贺寿图”,皆取吉祥之意。还有红色的檀木,蓝色的橼子(合称为“红桁蓝桷”),这些丰富多彩的绘画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真正的画苑,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有无处不在的艺术可欣赏。
  单独画并不能彰显华丽,还有更具潮汕文化艺术代表的瑰宝:巧夺天工的雕刻,金光闪闪的潮绣和栩栩如生的剪纸,以及永不褪色的嵌瓷使得整座“下山虎”富丽堂皇,美仑美奂。
  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四马拖车“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别”;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长辈一般住在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室、厕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看到。
[潮汕民居的建筑风格]
  潮汕民居特点鲜明,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豪华气派 类于皇宫
  潮州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州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整合。 民居建筑金碧而不庸俗、淡雅而有韵味,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豪华气派,无论在建筑序列格局还是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可以与皇宫相媲美,故自古就有“潮州大厝皇宫起”、“京华帝王府、潮山百姓家”之说。
  潮阳等地方更把房子建成红梁金瓦的,有人以“老爷宫”(神庙)形容之。这种建筑风格本来只有皇宫和神庙才可以有,听说潮阳之所以可以建是当年的假国舅陈北科“申请”来的。
  规模庞大 宏伟壮丽
  潮汕民居保留着唐宋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形成了大规模的村寨等建筑群体,再加上地方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所以建筑规模经常非常宏伟壮丽。
  次要建筑则围绕主体建筑,相连成片,为一外部封闭而内部敞开建筑群体,聚族而居。
  轻巧通透
  所谓“轻巧”,一是单体体量较小,普遍不及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宏敞高大 ;二是外表视觉效果不及中原地区之威严,也不及江南地区之俊逸。潮州建筑的色调偏灰浊,着重于屋脊、梁架、墙头、檐下等重点部位加强装饰,而这些装饰构件往往同建筑构件的实用功能有关。所谓“通透”,是指建筑从整体上注意透风,既有利于建筑材料上去潮防朽、延长寿命,更着眼在潮州长夏无冬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居住活动舒适凉快。
  民居建筑内部空间讲究聚气、通风和遮阳,梁柱架叠,层层推进,重线条分割而纤细秀丽。
  注重装饰
  潮州民居从外到内极重装饰,而且追求豪华、典雅,为了达到效果甚至不惜代价。这使得潮汕的民居建筑外观十分富丽壮观,厅堂更是金碧辉煌。
  屋脊之装饰,屋顶之龙风及仙人走兽的嵌瓷,精美绝伦之木雕、石雕工艺等,都是潮汕民居之特色。
  工艺精致
  潮汕建筑可谓建不厌精,旧时建筑师傅总是建了一会儿后就停下来几个人端详讨论,提出批评意见,然后再修改,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来回修改好几次。而“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父”的建筑掌故,应该是最能说明潮汕民居的“精”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大户人家的庐室中多设有花园,种上芳草嘉木,营造叠石理水,普通家庭的庭院中和屋前屋后常常中有各种花草树木,使民居处在一个幽美的近乎自然的环境之中,以获得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潮汕园林更与苏州园林等并称中国四大园林。这些都是追求与自然和谐、追求好的生活环境好的生活质量的体现。
  讲究风水
  潮汕建筑非常讲究风水,比如屋外侧顶部山墙塑脊饰甚为讲究,常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五行属性等作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灰塑,其中火星仅限于寺观祠庵采用,这有传统的哲理思想,又受阴阳五行学说与约定俗或的影响。而建筑选址、朝向、格局、植被等就有更多的讲究了,比如门前要有水、天井要有适当的过白、厅房要恰当穿插、前种榕后种竹等等。并因此还留下了虱母仙、余半仙等选风水和营造建筑的许多传说。
  潮汕平原江河密布,村镇多临水,未近江河者多开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圆形水塘蓄水,弧形朝向主体建筑,以纳气聚财,也有“过池风”凉爽的实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养鱼的实用价值。
  独特的建筑方式和材料
  潮汕地区还保留古老的板筑的建筑方式(即“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版筑)。
  原料一般采用红土和砂砾搅拌后筑成墙体,而不用需要耗掉田里好泥土的砖块来筑墙,然后用泥沙和贝壳灰搅拌后涂墙面,也有部分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旧时海滨贫民所居就多为这种称为“涂(草)寮”的茅屋,石材则多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和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的建造。而屋面与屋脊,有通花陶瓷压顶,既可以透风又能压顶防风,还有双层(或三层)青瓦上层为食七留三,底层食三留七,再压瓦筒,于两瓦之间隔热泄水。
[潮汕民居的传承变异]
  作为汉民族诸多民系当中的一支,潮汕民系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的关注。在漫长的岁月当中,潮汕人以其刻苦奋斗、勤劳与智慧名扬世界。伴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潮汕商帮的崛起,以工夫茶、潮剧、潮汕民居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逐渐被世人所关注。而潮汕民居作为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着独特的建筑
风格,以及精美的艺术装饰。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主要以下山虎,四点金为主,四点金向横发展为五间过,七间过!向纵发展有三座落,三厅串。如向纵横同时发展则形成了四厅相向,八厅相向,三壁连,四马拖车等,还有少量大型潮汕民居和土楼方寨。
  古时潮州的民居多为涂(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后来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而版筑这一形式本身就来自于中原汉文化。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潮人陈北科进京,看好了京城的四合院,在拜见皇帝时,忽闻雷雨而大惊失色,即装欲钻入桌下之状。帝惊问其故,陈答道潮州民居是草和泥所造,天下雨须躲于桌下避雨,方免淋湿衣衫。于是皇帝恩准陈绘图回潮,按北京城的四合院形式建民居,从此潮州才有类似四合院模式的民居式样。传说毕竞是传说,潮州的传统民居并不是嘉靖年间才得到发展的,它是从唐至清历代潮州先民在生产活动和区域交往中受到中原建筑文化的渗透,同时较多地受到八闽、江西建筑文化的浸润和江南、广府建筑文化的影响,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经济、人文和工艺特征,使之成为既是中华建筑文化之一脉相承;又既有别于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筑的凝重、鲜艳;又区别于江南民居的俊逸、清纯,逐渐形成自身的民居风格。
  在漫漫潮汕历史长河中,潮汕民居受到经济条件、政治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乃至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而在历史上潮汕民居的变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由于潮汕汉人大多是从中原经福建南迁而来的。 潮汕明清时期的建筑,多受苏杭园林的影响,常以庭院式建筑为主,如澄海樟林的西塘等。这与明清时期海运业的发达而潮汕对外贸易渠道主要是苏杭一带有关。
  其次,到了清末民初,随着海运的开禁,华侨华人的增多,以及汕头的开埠,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富商巨贾,也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材料带到潮汕地区,形成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最典型的莫如澄海的陈慈黉故居了。
  最后是民国时期,即上世纪30年代,汕头埠的商业中心是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四永一升平。小公园是汕头开埠后的商业发祥地,聚集了多数那个时代的潮汕特色建筑。
  在整个潮汕民居的发展过程中,潮汕民居形成汲取了各方面的营养,既有中国古代优秀的艺术结晶,也有西方现代建筑的精华。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开放的一面,但同时潮汕民居发展至今所形成的固定模式对潮汕民居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大片建筑规模和风格都一样的“四点金”让追求个性的现代人感到厌倦。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建设的水泥砖洋房,也由于缺乏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凸显了许多的不足。所以,聪明的潮汕人将潮汕民居的传统装饰风格与现代的洋房有机会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现代化楼房。这也更好地促进了新时期的潮汕民居的发展。虽然这种中外结合的方式从诞生至今都具有极大的争议,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潮汕人民对传统民居眷恋所表达的一种方式。
  潮汕民居的传承与发展,为保护潮汕艺术精品寻找到更好的天地。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应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现代的磁砖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潮汕民居的艺术风格,使得原来守旧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焕发了新的风采。
[编辑本段]潮汕民居的实例举证
  构筑得很有特色的潮汕民居太多,年代最久远的潮州府城许驸马府,建筑面积最大的澄海隆都陈慈黉旧居和保留着连续历史序列的澄海樟林民居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许驸马府的宋代风格
  许驸马府位于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相传是许珏府第。许珏是宋代潮州名贤许申的曾孙子,北宋英宗时娶了皇族德安郡主,所以有驸马衔,他的宅第,也就被唤作许驸马府。
  许驸马府这座宋代宅第,在明清两代曾经重修。现在的许驸马府,整座建筑面阔42米,进深47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进,左右有火巷排屋,后包是楼房,称“御书楼”。主体建筑采用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墙。屋顶为硬山顶,倾角小于20度,出檐平缓。这与明清时期潮汕民居屋顶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据说是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如果从营造方式方面去考虑,这种小倾角屋顶,大概是原来采用蝴蝶瓦砌盖方式。在铺盖瓦顶时,不使用胶结材料,第一层底瓦直接铺架在两桷之间,凹面朝上,第二层瓦将凹面朝下,覆盖住两行底瓦间的接缝。这种屋顶,就叫做蝴蝶瓦屋顶。蝴蝶瓦屋顶的透气性强,能防止梁木受潮腐朽,为南方民居所常用。到近代客家围屋的瓦顶还采用这种形式。采用这种营造方式,屋架不能太斜,否则瓦顶受大风雨或其他外力影响,容易发生溜泻危险。明清时期的潮汕民居屋顶的营造采用灰沙土做胶结物,瓦片粘连结实,倾角也就可以陡些。风格的差别也许能说明许驸马府的建造,确实在明代以前。
  许驸马府建筑装饰简朴。门簪为木制圆形,门槛较高。柱子多为圆木柱,门墙柱础均置于石基上。第二进厅前的拱斗有简单的卷云雕刻装饰。与明清时期潮汕大型民居的装饰风格,区别也很明显。
  该府建筑形式古朴大方,浑厚坚实,保留宋代住宅建筑的传统特点。1981年列入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慈黉旧居的改良形式
  陈慈黉旧居是潮汕大型的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这座民居坐落在澄海隆都前美乡,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庐”书斋,兴建时间从清末延续到抗战前。这四座房子连成一片,占地2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有大小厅房506间,是潮汕地区最大的宅第之一。
  陈慈黉旧居陈慈黉旧居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每座宅院都用潮汕民间建筑的百凤朝阳的传统格局。整座宅院外面又建起一围二层洋式楼房,形成一完整的独立结构。楼房面朝庭院,后墙向外。自外远望,大面积的粉墙与黝黑的屋顶,对比鲜明。宅第的这种外观形式中,蕴含着一种坚实而严肃的内在精神,让人感觉到它的不可冒犯。在高墙后面,宅院成为一个同外界隔绝的空间,保持了静谧和安宁,而宅院格局秩序所蕴含的礼制秩序,同样显得稳定难以改变。
  这组建筑的装饰也是中西合璧。或饰以中式金漆木雕,名家书丹的石刻,典雅大方,或饰以西式图案瓷砖,彩色玻璃,金碧辉煌。这些不管是物质外观还是文化品格都存在极大差别的样式被并置在一处,使整个装饰变得十分不协调。但正是在这种不协调的形式中,呈示了一种兼收并蓄的精神力量。
  由于宅院平面布置中以洋式楼房代替了围墙,陈慈黉旧居的总体布局已经有了新变化,加上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一建筑群在文化景观学上,应属于准传统型民居。陈慈黉旧居建筑形式的新变化,显示出社会经济因素对于民居文化的影响。它对研究潮汕民间建筑及其演进,对研究近代潮汕人文化观念变化,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樟林民居的历史序列
  樟林地处韩江三角洲北缘,古时滨海,是韩江北溪出海口—个小渔村,明代后期建寨。清代开始发展海上贸易,乾隆嘉庆间已是一个繁荣的商贸港口。自晚清起,沧海桑田,樟林变成内陆农村,但仍是一个著名侨乡。
  现存早期樟林寨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平面布局多为方形,中间是一大庭院,有水井。房间绕庭院建成一围,门户朝着院子开。夯土墙壁,向外的后墙较厚,窗小而高。房顶的坡面,朝外一面,较陡而短,朝里一面,则平缓而长。整座民居只有一个大门与外相通,大门关闭,即与外界隔绝。从起居的舒适和方便考虑,这种民居建筑有相当多的缺陷,但它却有显而易见的防御功能。这同樟林建寨初期,海氛不靖,经常受到山贼海寇侵袭的历史背景有很密切的关系。
  乾隆嘉庆年间,随着商贸经济的繁荣,樟林的民居面貌大变。社会稳定,商业经济发达,使得樟林人有资力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一时期,樟林兴建了许多高大宽敞的下山虎和四点金民居。
  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樟林出现了一些以“街”为名的新聚落,聚落以街道为中心,两旁盖建店铺栈房,多数兼作居宅之用。由于地点的限制,这些建筑平面一般为狭长形,面窄而进深深,布局采用潮汕“竹竿厝”传统建筑形式,并改造成二层楼房,以利用更多的空间。临街下层门面多用作商店,后面是起居室和厨房,中间或留小天井,来解决通风透光的问题。上层做栈房屯积货物。在沿河而建的新兴街很多民居临河的后门,有用条石修砌起来的私家码头。当地人叫它做“踏步头”。厨房就设在后门,妇女们利用码头掏米、洗菜、洗衣服。店里货物,也通过码头进出。一个小小的私用码头,却给主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当时的樟林,南北商贾往来如云,不少商号构建了精巧雅致的庭园式住宅,以招待外地客人。其中,当推“西塘”为佼佼者。西塘始建于嘉庆四年(1799),光绪间富商洪植翁购得残址,仿苏州园林风格重建。宅第进门有一小院,中开月洞门与大院相通。大院左边是一堵花墙,右边是居室,前面为庭园。庭园以假山为主体,山峭洞幽。山下挖一曲池,小桥流水。亭台水阁,上下呼应,间以奇石异卉。庭园占地虽仅亩余,而各种造园手法,摩不具备。其厅堂居室,则保持潮汕传统民居建筑特点。
  民国初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南洋经济萧条。樟林侨商多携资归梓,大兴土木,建造宅第。这些以“里”命名的民居聚落,大多数为传统的驷马拖车格局。在功能方面,它呈示出来的仍然是聚族而居的古老传统;在建筑形式方面,使用水泥构件、洋瓷砖、彩色玻璃等新型建筑材料,显示出这一时期民居建筑的进步。
  樟林民居完整的历史序列,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变化的影响
潮汕民居&&
一直对潮汕民居感兴趣,终于找到这篇文章,转过来学习一下。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一、下山虎
& & “下山虎”房屋的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遍。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下山虎”因为门路出入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只开两边的称为“龙虎门”,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 &&&
&&  “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
  如在“下山虎”的前面再加上前座,就成了四角上各有一房压角的四合院“四点金”。
二、四点金
& & “四点金”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四点金”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四厅会”;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四喷水”。如果在“四点金”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四点金加厝包”。 “四点金”的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得名。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
  “四点金”形体庄重,极象一个以后座的厅堂为身,“大房”为两肩,“伸手房”为双臂,“下房”为交手的抱气入怀的人体,它中间敞开的庭院天井是其虚怀纳气的空间,这种格局和“风水学”中“山凹环抱”的“风水”美格是同构的。
  “四点金”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这是因为“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阳宅撮要》)。“财气”从大门或从上天降临积聚于天井后,再通过各房门窗“吸”进屋里,若对外开窗就是葫芦漏气,财气外泄。
  “四点金”方正对称的格局极易扩展为宗祠和家庙。潮汕的宗祠就是在“四点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如将“四点金”回廊两侧的“格仔”和天井与后厅之间的“隔闪”(隔断),以及后厅和左右大房的墙统统拆去,使堂与堂,堂与厅之间相连,成为一个以中庭为中心的上下左右四厅相向的“亚”字形空间结构,并在大堂放上祖先灵位及神器,就成了可以祭祖的二进祠堂。王国维在《明堂寝庙通考》中言古代宗庙、明堂、宫寝“皆为四屋相对,中涵一庭或一室”,指的就是这种布局。
  从这二进的祠堂开始,通过“四点金”与“下山虎”之间串联并联,即可组成大型民居群落。如在二进祠堂的蹭串联一“下山虎”就成“三厅祠堂”或“三厅亘”,这样不断串联下去可达“五厅亘”;又因中间的厅是通透的,只用木雕屏风和闪门格扇隔成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故中厅也叫官厅(一般客人只在门厅接待),它是宗族聚会和举行婚丧寿诞家礼大典的主要场所。
  祠堂后厅则是摆放列祖列宗的神龛,因此最为高大神圣。举凡族祭、社祭、醮祭、祖宗的生忌日等都要例行祭祀,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大祭。大祭时摆上全猪全羊,其它供品,更是不计其数。老人们穿起了马卦,戴起了礼帽,随着主祭的号令,毕恭毕敬地叩头,经多次鞠躬祭酒和献供之后,鼓乐炮仗齐鸣,好不热闹。
  为便于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祠堂厅堂必须阔大。然而,按照“小堂宜团聚,中堂略阔而要方正,大堂宜阔大亦忌疏野。”(《阳宅撮要》)的原则,太过阔大的厅堂就不免“疏野”而不聚气;空间过大阳气太盛,而祖宗的神灵属阴,从祖宗牌位所仰望所见到的天空(“风水学”称为“过白”)不宜太多。因此,为抑制过盛的阳气,潮人就在后厅与天井之间再建一“拜亭”这一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出发,上可抑制神灵前的阳气,使祖宗能够安亭祭祀,还可为祭拜的子孙遮日挡雨,又增加建筑气势。因而,“拜亭”的设置是潮人重宗法制的见证。
  潮汕“四点金”和北京四合院比较,可看出二者文化底蕴的不同。它们同为四面闭合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圈较大但不一定在中心,宽大的庭院是由一系列房屋和联廊“围”合而成;而潮汕“四点金”则房房相接,左右对称紧凑简练,天井位于中庭,北方宽大的庭院被缩小为狭小方正的天井,好像是“挖”出来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都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上,这是因为京都之地皇权甚重制度严密,只有皇帝的宫殿和庙宇的大门能居中面南,故北京“四合院”不能在南面中央开门,而应依先天八卦(即伏羲八卦)将大门开在西北角(西北为艮,艮为山)或东南角(东南为兑,兑为泽)上,这样才能使“山泽通气”。
  先天八卦宋以后才开始在北方流行,对宋以前南迁的“河洛人”影响不大。潮汕“四点金”还是依照宋以前古制,把大门开在中轴线上,且居中而面南。这一点可从“四点金”和唐宋四合院的相似性得到印证。传唐代王维所画的《辋川图卷》中的四合院住宅,以及北宋画家乔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赋图卷》(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中的苏东坡在黄州的宅第,就与潮汕“四点金”如出一辙,可以断言,潮汕“四点金”确实原汤原汁地保存了唐宋四合院的形制与格局。
& && & 三、四马拖车
& &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
& & 蔡泽民的《潮州风情录》对“三落二火巷一后包”的格局和功能作了详细描写:“‘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爿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 & “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头进的‘反照'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通廊是主人和来访客人停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南北厅是平时接待客人用的,而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人要出国,就要开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告别”;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后库则是供办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主体建筑的大房由长辈居住,最高长辈一般住在三进的房子,其它房间由小辈居住。磨房、厨房、浴室、厕所等生活用房都集中在左边的火巷。家中遇上办喜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办丧事时更为隆重,不单要卸下“反照”,还要卸下各进的禅门。所有天井架上地板,天井的上空撑起帐篷。这样一来,一、二、三进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空间,便于进行各种活动。总的来说,主体建筑前低后高,每进递增三级石阶,这样便于突出主要厅堂,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前进遮住后进,保证后进的采光。后包是为了保护主体建筑和防盗而设。当然,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一般人家是无缘问津的。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看到。
&四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
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同山墙、屋檐都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除了嵌瓷,还有雕刻,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 & 值得一提的,还有饶平的“竹竿厝”。这种房屋,是直通通一列既长而高的房屋,宛若平放着的竹竿。根据家居需要,可将房子隔成若干格使用。饶平很多地临海,海风较大,所以不少房屋都是垒石而成,十分牢固。
& &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一般都是取朝南偏东,以南为主。这样冬可挡住严寒的北风,夏又可接受凉爽的南风。
& & 民居还有植树的习俗,称作种“镇宅树”。多以龙眼、番石榴为多。龙眼又叫做桂圆,取其吉祥之意;番石榴多子,取多生贵子之意。忌种苦楝,苦字当头种了唯恐不吉;还忌种桃树,据说桃树容易成精,蛊惑男人,徒生灾祸。
当你踏足潮汕,走近古朴而雅致的民居,一份浓浓的潮汕风情画就会呈现在你眼前,让你一下子就记住了潮汕。
在潮汕,最常见的传统民居是“下山虎”和“四点金”,围在高墙里的小小院落,晕渲着一种稳定和宁静的气氛。潮汕的民居,最看重的是一个门面,你看那岩石门框,厚厚的漆门扇,门肚或石雕或泥塑或彩绘,山水花卉,真行篆隶,各具姿态。门楼顶部和屋脊饰以嵌瓷,花鸟虫鱼,人物故事。华美艳丽的门面,从中让你领略到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高超。而不论是“四点金”还是“驷马拖车”,它的建筑布局无不体现了潮汕文化中“礼”的秩序,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在开间宽度相同的情况下,上厅的屋顶一定高于下厅,上房纵深的长度也大大地超过了下房。这是一种礼制秩序的体现。因为在潮汕,崇儒明礼的人文理念深入人心。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居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