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我国合肥要素大市场地址市场存在的问题

衡阳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制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制
  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理论知识,弄清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理解中国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关于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如何理解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具有商品经济属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课程类型:讲授 讨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教学时数: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特点
  一、资源配置方式
  1、资源及其稀缺性
  资源是指人们可以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经济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是稀缺的。
  2、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资源是稀缺的,而社会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一切时代和社会,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社会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调节机制对资源的不同用途和在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就是资源配置。如何把这些稀缺的资源利用好,配置适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3、稀缺资源配置与经济机制调节
  经济机制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组织或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各个构成要素、各部分、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及其组织或系统运作的机理。
  4、按比例配置社会资源是一切社会化生产的共有规律
  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
  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一个客观规律,是自发地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还是自觉地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不过是这一客观规律借以实现的不同形式。
  5、资源配置的两种实现形式
  社会化生产要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两种形式:计划和市场。
  1.计划---- 计划机制(计划调节)
  2.市场---- 市场机制(市场调节)---- 价值规律
  6、计划机制与计划调节
  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地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计划机制。
  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计划的实现形式和宏观计划调节等。
  计划机制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一种&看得见的手&的调节。
  7、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客观联系,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和自发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机制叫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便是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的实质就是价值规律调节。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调节社会劳动分配比
  8、计划调节的优势和长处
  计划调节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展的要求,是自觉地运用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实现形式。计划调节的优势和长处在于:第一,计划调节可以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危机。第二,计划调节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第三,计划调节可以合理地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公正。
  二、我国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弊病、原因
  同其他二次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一样,开始都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国初期,这种体制在加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方面曾经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显露出不适应商品经济运行的矛盾。表现在:
  1.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一个按照行业和产品的特征而细分的、用来落实中央计划的庞大的行政机构体系。它是一个由几十个条条和块块构成的经济管理机构。这些行政管理机构各管一摊,形成经济运行中的&条&&块&分割。这种分割,严重地阻碍了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个量资源难以通过横向流动实现优化组合。
  2.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活动从属于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和指令,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使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产品不能适销对路。
  3.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上级机关的附属物,不能自主决策和经营,使企业经营机制僵化,缺乏活力。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对体制的客观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是有其深刻内在原因的。其症结在于,计划调节不适应商品经济微观基础,排斥市场,遏制竞争,抑制企业活力,对调节商品经济运行失去效力。计划调节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并不否定计划调节的作用。因为计划调节的长处不在于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个量资源配置,而在于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方式适应于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实现其经济运行的。市场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枢纽。
  1、市场配置资源的特征:(1)在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分工体系中,各个商品生产者要适应市场需求组织生产;(2)生产要素资源市场化,按市场行情配置资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个量资源配置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比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要通过市场竞争,经受市场检验;(4)各个商品生产者分散经营,独立决策,自负盈亏,自担市场风险。
  2、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通过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决定其价格,使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进而由于价格的变动引导着资源在各产业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流出流入,达到资源利用的节约及其在各部门的配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3、市场能够进行资源配置的原因
  第一、各个市场活动主体受到利益的激励和约束。他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关切是市场发挥这种功能的内在动因。 第二、市场主体的外部竞争压力。 市场调节的对象是市场主体,市场调节对搞活经济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自身的缺陷和局限性。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合乎规律发生的现象。
  4、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
  第一、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第二、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企业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接受者,主要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第三、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增进商品生产经营能力。企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必然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以外部的强制力,迫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强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励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促使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活力。
  5、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局限性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市场调节对垄断性产品的调节是乏力的
  .市场调节会造成外部不经济:
  市场调节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
  .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收入不公平和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6、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两者有联系,又存在区别。
  三、现代市场经济--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现代市场经济又叫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
  一方面,市场调节本身要受到政府的调控,使其自发作用和影响的程度相对减弱。在某些市场调节乏力的领域或部门,国家干预已经成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另一方面,国家干预的出现,改变了市场经济运行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的传统方式,变一只手调节为两只手调节,使经济调节手段趋于多样化。
  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1.国家干预主要侧重于宏观领域,目的在于调节和控制社会经济的均衡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市场调节则作用于微观领域,目的在于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独立存在的,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1、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基本制度的结合
  同市场一样,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方式没有姓&社&姓&资&的社会制度属性的区别。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或一般性。但这不意味着市场经济所服务的社会制度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也不意味着市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市场经济体制总是与其社会基本制度的结合在一起的。例如,美国就曾明确规定,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必须以美国宪法第5次和第14次修正案中关于保护私人财产的原则为指南,这就从根本上限定了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目标和作用范围。
  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中表现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上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所有制结构,一方面,使不同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和共同发展,同时促进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和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在微观基础上的主体地位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经济成分的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和制约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健康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同按劳分配相结合。
  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的分配环节上已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这种分配结构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使市场经济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本资源、非人力资本资源和提高效率的同时,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约束下兼顾社会公平和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我国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已形成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调节体系。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作用的。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因而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控制力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国家可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搞好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以及调节收入分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具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思考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题: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板书设计:见黑体字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与体制
  一、市场机制
  (一)供求机制市场
  市场的内涵。市场作为商品经济范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商品交换场所;二是指商品交换关系总和;前者着眼于商品交换的空间载体形式,后者着眼于商品交换得以实现的经济关系。市场是商品交换场所和商品交换经济关系的统一,是通过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的交互作用决定其价格和产量的一种制度安排。
  市场的买方和卖方
  市场上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是由供求双方即卖方和买方构成的。
  市场需求:需要、市场需求及其弹性
  市场运行是供求双方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
  供求的定义。供求即供给与需求,具有特定的涵义。马克思指出:&说到供给和需求,那么供给等于某种商品的卖者或生产者的总和。需求等于这同一种商品的买者或消费者(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总和。而且,这两个总和是作为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来互相发生作用的。&(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16页)。
  1、需求与需要的关系
  需求是有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的从而可以实现的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另一方面,需要和需求的相互依存关系:需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需要或购买欲望。没有需要或者购买欲望,即使具有货币支付能力,也不会形成需求,储蓄就是有支付能力而没有需要的结果。第二,现实的可以支配的货币。没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只是基于生理活动或心理活动而产生的客观欲望,是不能实现的愿望,不能转化为对商品和劳务的现实需求。
  需求的形式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种:个人需求是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并在既定的某种价格水平条件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市场需求是在某一特定市场和特定时期内所有购买者在特定的价格水平条件下将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个人需求是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购买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或可支配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或数量。.特定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无论是个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都是在某种价格水平条件下实现的。商品价格不同,需求就不同,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 .收入分配的状况。.预期
  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在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价格。需求与价格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某种商品的价格愈高,其需求量愈低,反之亦然。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化,是由于两个基本原因。
  . 收入效应:价格的变化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如商品价格降低,在货币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减小,从而使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 替代效应: 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之间,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升降变动时,会出现替代效应。例如,在铁路运价不变时,公路运价下降,会使一些货物运输弃铁路而选公路,增加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而公路运价上升,就会使有些货物由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减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
  2、市场供给:生产和有效供给及其弹性
  供给的内涵
  与需要对应的是生产。生产是各种有用物品和服务的创造过程。在现代经济中,生产的从事者一般是企业。在市场运行分析中,企业的生产行为表现为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供给一般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的分类
  需求一样,供给也可分为单个企业的供给与市场供给两种。单个企业的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单个企业在某种既定的或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或出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特定价格或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条件下,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单个企业供给的加总或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的愿望;(2)供给的能力。
  商品供给的主要决定或影响因素是:
  第一,商品或劳务自身的价格。第二,相关商品的价格。第三,生产费用。第四,技术水平。第五,企业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
  供给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要揭示影响商品供给的各种因素对供给影响的强度,可以计算商品的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比较重要的有价格弹性、成本弹性和交叉弹性等三种。就实际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生产周期的长短。一般地说,某种商品的生产周期越长,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越小;生产周期越短,其供给价格的弹性就越大;
  生产的技术条件。如果商品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则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较大;如果采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技术,则供给的价格弹性就较小;
  生产的规模限制。商品生产所需要的规模大,其供给的价格弹性就小,如果商品生产的规模要求小,其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总之,生产技术难度大、规模限制严、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就小,反之,供给的价格弹性就大。
  了解供给的成本弹性,有助于从量上把握供给量变动对成本变动的影响,使企业根据供给量变动对成本变动的反映程度,进行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了解供给的交叉弹性,有助于从量上把握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供给量变动产生的影响,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如要通过税收、补贴、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等政策增加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政策对相关商品供给量的影响,注意到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供给量。
  (二)、价格机制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价格的确定与变动取决于价值的确定与变动。
  第二,价格是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相对的价值形式,价格只能把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相对地而不是绝对的表现出来
  第三,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本身价值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第四,价格的构成取决于价值的构成。
  成本价格概念的意义
  首先,它是企业盈亏的重要标志。因为成本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当商品销售价格等于成本价格时,企业可以保本经营;商品销售价格高于成本价格,企业经营有利可图;商品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格,企业只能亏本经营。其次,它是同类企业相互竞争的重要条件。成本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销路,在市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支出成本价格低的企业竞争力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反之,成本价格高的企业竞争力弱,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减少成本价格开支,必然成为同类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利润P是商品价值超出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多少取决于商品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多少。如果商品市场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按价值出售,利润会完全实现。如果商品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相等而低于商品价值,利润不会实现。如果商品市场价格高于成本价格而低于商品价值,利润只能部分实现。
  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收益关系。
  价格调节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
  价格调节机制的内涵
  所谓价格调节机制,就是通过价格的升降调节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引导生产、经营和消费的经济运行机制。通常所说的市场机制,主要指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的功能
  价格之所以对生产、经营和消费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根源在于价格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经济功能。概括说来,价格具有三个基本功能。
  第一,传递生产和消费等经济信息。
  第二,调节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核算和比较经济效益。
  (三) 市场竞争机制
  1、市场竞争及其功能
  竞争的含义
  竞争,就是相互争胜。《庄子&齐物论》有&有竞有争&的说法。郭象注释为&并逐曰竞,对辩曰争&。在经济学中,竞争是商品生产者和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为获得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的角逐。
  市场竞争的特点
  首先,具有广泛性。其次,具有深刻性。
  最后,具有强制性。
  市场竞争的分类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第一,根据竞争的手段,可把竞争区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第二,从竞争的主体关系角度,可以将竞争分为卖方之间的竞争、买方之间的竞争、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竞争等三类,其中以卖方之间的竞争最为典型,在需求不足的现代经济中,它是竞争的主要方面。第三,根据竞争主体的所在领域,可以分为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竞争。第四,就竞争的市场性质而论,竞争可以区分为商品市场的竞争和要素市场的竞争。
  市场竞争的功能
  市场经济是普遍竞争的经济,竞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乃至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完善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与作用。第一,市场竞争使各竞争主体的利益能比较充分地实现,维护和实现经济公平。第二,市场竞争能在整个社会经济范围内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第三,市场竞争能激励各经济主体改善微观经济行为,促进微观效率的提高。
  2 、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垄断的含义
  垄断是指少数经营主体或其联合体为获得高额收入而排他性地占有或控制某种产品或某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特点
  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和后果。具体地说,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具有特殊性。首先,垄断组织是以垄断高额利润等特殊利益为竞争目标,而不是一般的平均利润甚至不是一般的超额利润。其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采用一般的和传统的经济手段,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商品质量、改善经营服务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经济以外的手段,如政治的和军事的特殊手段,通过控制和利用政府等办法实现特殊的垄断利益。
  再次,在竞争的主体上,分散的中小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已经让位于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复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主要是垄断组织内部围绕市场份额、利润分配和领导权的争夺,以及垄断组织之间对市场份额、原料来源、科技成果等方面的垄断权的角逐,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等等。最后,由于垄断组织力量强大,使竞争的强度更大、更为激烈并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3、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其类型
  市场结构即企业的市场关系或垄断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竞争或垄断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结构区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四种类型。
  一是完全竞争。这种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众多、产品具有同质性、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信息完全、交易自由等条件下所形成的特殊市场结构,是理论分析的一种抽象状态,一般很难出现。
  二是完全垄断。这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被一家企业控制的特殊市场结构,是在一种商品或服务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或供给、并且没有替代性商品的条件下的特殊市场结构,一般被作为与完全竞争相对应的理论模式,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极为罕见。完全垄断可能形成的条件:一是规模经济十分显著,二是资源供应易于控制,三是政府特许和支持,四是存在技术优势和技术垄断。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竞争不复存在,市场机制有失灵的可能。
  三是寡头垄断。这是少数几家企业供给所在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从而对产品的价格与产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市场结构,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状态中,竞争受到强有力的排斥,但是并没有被完全取消;市场在价格中的作用已经受到削弱。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是比较普遍的市场结构。
  四是垄断竞争。这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所需要的条件:一是各个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彼此具有差别,单个企业生产的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而既可以相互区别又能相互替代;二是在同行业中企业数目很多,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只占市场总供给的很小一部分,从而可以展开竞争;三是企业进出行业相当容易。垄断竞争是以产品的差异性为基础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4、垄断的作用
  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首先,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提高了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生产的盲目性;垄断增强了单个资本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本经营的规模效益水平。
  其次,垄断也具有限制生产发展的作用。垄断会使某些商品的生产和供给停留在垄断组织可以获取高额利润的水平,而这种高额利润的供给水平可能是非充分供给水平;垄断会改变市场运行的规则和机制,如使商品价格形成非市场化,主要由垄断组织控制,从而弱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垄断组织具有足够的力量阻止技术的更新,有可能延缓新技术的采用等。
  由于垄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特别是具有弱化市场的作用,政府对垄断一般采取限制政策。
  5、市场竞争和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的内涵
  在市场竞争中,竞争的基本动机和目标是实现最大化收入。但是,竞争者的预期利益目标并不是总能实现的,实际上,竞争本身也会使竞争者面临不能实现其预期利益目标的危险,甚至在经济利益上受到损失。这种实际实现的利益与预期利益目标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就是竞争者面对的风险。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因素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虽然每个竞争者都期望实现其预期利益目标,但总不能全都成功,必然会有某些竞争者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承受竞争的损失。
  市场竞争风险的类型
  市场主体在竞争中面对的风险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和社会风险。自然灾害、个人或社会团体的某些行为,如水灾、火灾、偷盗、战争等,都可能给某些市场主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形成自然或社会风险。
  二是经营风险或市场风险。企业在投资、生产和销售等市场经济活动中,都会因为决策依据的信息不完全、决策手段不完善、决策执行不及时和不充分、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原因而蒙受经济损失,形成经营风险。自然或社会风险一般地说是可以运用概率方法进行预测的,是属于可保险的风险,能通过投保而节制和转移;经营风险与经营者的主观因素和市场运行状态相关,其可能的损失及其程度无法测算,是不可保险的风险,从而不能通过投保而转移,只能通过改善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而降低损失的可能程度。
  影响市场竞争风险的因素
  市场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市场竞争的规模。竞争双方投入的竞争力量和成本越大,竞争规模越大,市场风险就越大。
  第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主要表现为企业间在争夺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和盈利率等方面的抗衡状态。市场竞争越激烈,竞争双方所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第三,市场竞争的方式。竞争方式是竞争双方在竞争时所采取的手段和策略,一般可以划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类。一般地说,价格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竞争双方轮番降价,经常造成两败俱伤。
  市场竞争风险的作用
  风险的存在对于市场竞争者具有双重意义:
  首先,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对于市场竞争主体来说,必然会形成巨大的和现实的经营压力,促使企业等竞争主体为避免损失而尽力提高决策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规避风险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其次,风险也意味着获取高额收入的可能性。具有大风险的事业往往是少有问津的事业,由于从者过少甚至没有,一旦成功,便会有较高的收获。所以,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形成一种压力机制,而且还会形成一种动力机制,从两个方面促进企业发展。
  6、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
  公平竞争的含义和实现条件
  公平竞争就是竞争者地位平等、机会均等、自由交易的竞争。要实现公平的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要求各市场参与者地位平等,各自独立地从事经营活动,这是公平的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其次,要实行机会均等原则,做到各市场主体能机会均等地占有生产经营条件、平等地承担社会税负等负担、并按市场形成价格出售商品;再次,必须实行公平交易的制度,使商品交易在自愿、自主和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的竞争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是合法的竞争,文明的竞争,正当的竞争。因此,要实现公平的竞争必须反对不正当的竞争。
  不正当竞争的表现
  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违反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的竞争。不正当竞争的具体做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有:
  1.采取贿赂或变相贿赂等手段推销商品或采购商品,如采用各种形式的帐外回扣和奖金等方式推销商品或采购商品。
  2.弄虚做假,进行商业欺诈。如假冒名牌商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掺杂使假、从事虚假的有奖销售等非法营销。
  3.搭售商品,将紧俏商品与滞销商品搭配销售等。
  4.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如强迫交换对方接受不合理的交易条件,限制购买者的购买选择,用行政等手段限制商品流通等。
  5.编造和散布有损于竞争者的商业信誉和产品信誉的不实信息,损害竞争者形象和利益。
  6.侵犯其它经营者的商业秘密。
  7.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
  8.串通投标,有组织地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或者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及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等等。
  不正当竞争的特征
  不正当竞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违反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合理原则和市场规则,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干扰和破坏作用。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都直接和严重地损害竞争者或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各个市场经济国家在通过立法保护正当竞争的同时,对不正当竞争也都拟定了相应的法律加以限制和取谛,对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实施经济的和法律的制裁。
  二、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构成
  1、市场体系的内涵
  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的统一体。
  2、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分类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体系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分析其构成,但是,最主要的有四种:
  第一,从市场交易或流通的对象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大类。第二,从市场交易的空间范围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地产地用的商品市场即地方性市场、消费需求和供给较为广泛的区域性市场、统一的全国性市场和各国之间的世界市场等,是一个在空间上高度统一的市场整体。第三,从市场组织和机构设置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各种市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第四,从市场交易的具体方式分析市场构成,市场体系可以划分为现货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市场等三部分。
  (二)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的内涵
  商品市场依商品界定的范围不同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商品是指企业生产或供给的产品,商品市场实际上是指&产品&市场;如果商品是指一切可以在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不仅有企业的产品,而且有居民的劳动力和储蓄等,就是广义的商品市场。
  商品市场的类型。商品市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首先,根据市场交易对象的存在形态不同,可以将商品市场区分为实物商品市场和无形商品市场;其次,根据商品的最终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商品市场区分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均包括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再次,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商品市场区分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等;最后,根据商品交易环节不同,可以将商品市场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等。
  商品市场的两种基本类型。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的中间产品,其市场需求一般是企业需求,属于引伸需求,弹性很小,而且其需求极为专门化,替代性很小。在市场购销上,生产资料市场以批发贸易为主,购销关系比较稳定,购销形式和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直接购买、间接购买、相互购买和租赁等;组织形式主要有物资贸易中心、各种形式的专卖店、物资交易会、期货市场等。
  消费品市场的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1)生活资料市场也称消费品市场,是以直接供人们消费的商品为交易或流通对象的商品市场。(2)消费资料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市场具有发展性、多样性、伸缩性、层次性、可诱导性、季节性和时间性等需求特征,并具有购买人数众多、购买批量小、购买次数多、流动性和变化性大等消费特征。(3)首先,人口因素是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因素,人口数量决定市场容量的大小,而人口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地区构成和职业构成等则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结构。其次,社会购买力的大小、消费品的供应状况和商品价格水平等经济因素,对消费品市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除此以外,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政治因素,社会时尚、教育水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对消费品市场也具有重要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消费品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可以直接完成,表现为&生产者━━消费者&的型式,更多地是要通过中间环节,表现为&生产者━━中介者━━消费者&的型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者,主要是零售商、批发商和代理商。可以只有零售商或者批发商,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甚至又有代理商介入,形成&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复杂流通过程。在具体组织形式上,主要有各种贸易公司、贸易中心、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专卖店等。
  (三)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内涵。生产要素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价格的性质。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配置资源,自然会形成资本要素价格、土地要素价格和劳动要素价格。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变动,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生产要素既然已经商品化,其价格形成和变动就具有一般商品的性质和规定性,其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就与普通商品的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具有共性之处;另一方面,生产要素虽然是商品,但毕竟是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形成与变动必然具有自身的特点。
  1、土地市场的内涵。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范畴,是未经人类劳动改造过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统称,既包括一般的可耕地和建筑用地,也包括森林、矿藏、水面、天空等。土地是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依赖和利用的经济资源,比之于其它经济资源,其自然特征主要是它的位置不动性和持久性,以及丰度和位置优劣的差异性。相对于其它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是最难以增加的,其稀缺性比其它生产要素更显著。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深度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具有明显加强的客观趋势。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各种土地资源、开发新的土地资源,始终是经济活动的重要问题。对于人口众多、人均可用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我国来说,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更为重要,而使土地资源商品化、配置市场化,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土地市场的构成。在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土地是私有的生产要素,土地市场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是土地交易市场,以土地的最终所有权为交易对象,相应地形成土地价格;二是土地租赁市场,以土地的使用权为交易对象,相应地形成地租。在我国,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制度。城市土地和非农业用地实行国家所有制,农业用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以此为基础,在改革中形成两种彼此分隔的土地市场,即城市土地市场和农村土地市场。
  城市土地市场。城市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一级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二级市场)等两级市场。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市场是由国家的地产机构垄断经营的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在被国家征用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进入城市土地转让市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就是国家将国有的城市土地包括国家有偿征用的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市场。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有&零租制&和&批租制&两种。&零租制&对出让的土地按不同等级逐年收取不同水平的土地使用费;&批租制&是有限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一次性地收取地价款,并每年收取为数不多的使用金。在二级土地市场上,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有租赁、抵押等不同的具体形式。
  土地价格。在土地出让和转让过程中,受让者向出让者交纳的土地使用费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投入土地并形成土地生产力的固定资本即土地资本的折旧和利息,另一部分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地租。地租资本化就表现为土地价格。土地作为生产的自然要素条件,自身不能创造价值,而是凭借所有权分享生产剩余或利润收入,地租收入的价值源泉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2、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及其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双方的契约合同关系,实现劳动者与公有生产资料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工资的实质是劳动者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失业及其原因。在劳动力价格形成和变动的过程中,供求关系的作用很大。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都存在着程度不同性质各异的失业。失业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处于相分离的状态,依其形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区分为四种。第一,摩擦性失业。这是在劳动力正常流动过程中,劳动者正处于寻找工作的时期,其原因是劳动者同工作之间的不适应、信息不充分、劳动力流动不畅等。第二,结构性失业。这是在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时,衰落部门的劳动者因与扩张部门的工作不适应或工作岗位与劳动者距离太远而不能就业。第三,季节性失业。这是由于生产过程存在很大变动而引起的暂时失业。第四,需求不足的失业。这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低而使就业机会增长赶不上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所引起的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努力降低其程度。
  3金融市场
  金融、金融市场的内涵。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是指在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货币资金的融通和交易的场所、机构和供求交易关系。通过买卖各种信用工具而进行货币资金的收集、发放、转换等活动,金融市场可以实现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经营性资金的转化,提高资金和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市场主要由参与者、金融工具和组织方式等三个基本要素构成。A.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等五类。B.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1)金融市场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等两大类: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进行资金的借贷或有价证券买卖的融资活动。例如,资金供给者直接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贷款,或者购买资金需求者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如企业债券。直接融资所使用的证券叫直接证券。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以金融机构为媒介而进行的融资活动。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给者将其闲置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或购买金融机构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然后由金融机构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贷款或购买资金需求者所发行的有价证券。金融机构发所行的证券叫间接证券。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主要是筹集中长期资本,而间接融资则主要是筹集中短期周转资金。
  (2)根据融资期限的长短,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类。第一,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即短期资金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其信用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短期债券、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最主要的是银行同业之间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即同业拆借市场。除此以外,还有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商业票据承兑、国库券市场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第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即长期资金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因其信用工具主要长期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所以资本市场又称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组成:证券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两个部分。
  证券发行市场:证券发行市场也称为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其基本职能是将新发行的证券从发行者手中转移到最初的证券投资者手中,一般由发行者、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等构成,没有固定集中的场所。
  证券流通市场: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为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是已经发行的有价证券的转让或交易市场,主要由证券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组成。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清算、信息发布、规范交易制度等服务和功能的组织机构,其场内交易市场是证券流通市场的中心和主体,在具体交易中主要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三种方式。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外买卖已发行证券而形成的证券流通市场,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固定的场所;近来,场外交易也有集中化、固定化和规范化的趋势。
  金融市场价格。在资本融通过程中,资本的转让是有代价的,在市场运行中这种代价表现为资本要素价格。资本要素价格分两种情形。一种是借贷资本价格,表现为利息。利息不是资本价值额的表现,而是体现资本化收入的不合理的价格形式。利息是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资本使用权分享生产剩余或利润的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资本化收入。其价值源泉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一种是虚拟资本价格,如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格。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本质上是股息资本化收入的货币表现,是比借贷资本价格更为虚幻的不合理的价格形式。
  4、技术市场
  技术与技术商品。技术是人类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科学研究和实验等方式创造和发明出来的可以直接地改进生产或改善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技术一般以知识形态存在,在生产上,技术具有创造性和单一性,在使用和消费上具有持续性,并能在使用和消费中得到改进。技术具有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如果投入市场交换,自然就表现为商品。
  技术成为商品的条件。技术成果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等条件:技术的先进性是指新技术必须优于原有技术;技术的成熟性是指新技术必须稳定和可靠;技术的适用性是指新技术能满足使用者的生产和市场需要,适应使用者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环境,能为使用者消化掌握;技术的经济性是指技术的转让价格要合理、应用成本和投入为使用者所能承担。技术商品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技术商品的交易具有延续性和重复性。
  技术商品的流通。技术商品的流通表现为技术贸易,具体形式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形式是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活动。技术转让的形式最主要的是许可证贸易。许可证贸易是指由技术贸易双方以签订许可证协议的形式进行的一种技术交易,具体地说有三种形式:第一,独占许可证贸易。它要求在确定的区域内,被许可方对所购技术具有独占的使用权,许可方和任何第三者不能在该地区内使用所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第二,排他许可证贸易。其特征是在确定的区域内,被许可方独家使用所购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任何第三方不得在该区域内使用所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但是,许可方本身仍然保留在该区域内使用所让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权利。第三,普通许可证贸易。其特征是许可方被允许在规定的区域内使用所购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同时,许可方仍然保留在该区域内将同一技术再出让给第三方的权利。
  技术商品价格。技术商品的价格是指科技出让与从技术受让方获得的技术使用费。技术商品价格形成的特殊性在于:首先,形成技术商品价值的劳动是高级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其次,形成技术商品价值的劳动不仅要包括应用技术研究所耗费的劳动,而且要包括与此直接有关的基础研究所耗费的劳动。再次,形成技术商品价值的劳动是通过技术应用后节约的劳动量,即一项科技产品新增的经济效益来表现。在具体的价格形成和变动过程中,供求关系、技术商品的成本、潜在经济效益、寿命周期、转让次数、研制与推广风险、实用性和实施条件、以及价格的支付方式和技术流通方式等,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实际影响。
  5信息市场
  A.信息的内涵。信息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某种了解和知识,以消除不确定的认识,它是人类认识的一种成果。(&信息&概念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认为,&信息是用于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中认为,信息是&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经济信息是人类对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其中的部分内容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应作为商品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市场经济中,被投入市场交易的信息是具有商业价值或经济功能的经济信息。这类经济信息都具有现实的经济应用价值,能给掌握这种信息的经济活动主体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提高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水平,这就是信息产品的使用价值。从信息产品的生产来看,信息产品特别是有经济功能的信息产品,一般地说都是耗费了人类劳动而专门生产出来的,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从事信息收集、加工和创造的劳动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补偿,这就要求将信息产品商品化,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劳动补偿及相应的利益。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必然形成以信息商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即信息市场。
  信息市场的构成。信息市场主要是信息咨询市场,进行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活动的产业就是信息咨询业,它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对生产的作用日益增强的现代经济中,信息业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并被称为&第四产业&。
  信息商品的价格。信息商品化,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消耗得以补偿,而且能促进信息的生产和流通,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在信息交易中,信息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以信息商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和社会劳动消耗数量为基础,另一方面也与信息商品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关系。信息商品价格与其直接成本存在较大背离,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高级复杂劳动,单位劳动消耗会形成较大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其潜在的经济效益较大,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思考题: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板书设计:见●标志的内容
  第三节  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的五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制度。2、市场主体:概念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人和群体就是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特征或权利
  市场主体必须具有对交换客体的直接占有、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
  第一、必须具备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
  第二、必须具有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的权利。
  第三、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让渡对占有物的使用、支配和处置的权利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进行的。
  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都必须享有上述权利,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
  2、 市场主体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从市场行为内容划分可分为三类:
  一是进入规则:规定公民或法人在具备什么条件下方可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
  二是交易规则:规定市场主体之间应该怎样进行交易;
  三是竞争规则:规定市场主体之间应该怎样展开竞争;
  从行为规范划分,也可分为三类:
  一是禁止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
  二是义务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应该做什么;
  三是授权性规则:回答市场主体可以做什么;
  3、范市场主体的各种法规
  规范市场主体组织形式的法规条例。主要有国有企业法、私营企业法、股份有限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等。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规。主要有反垄断法、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证券交易法、产权交易法、民商法、市场进入和退出规则等。
  规范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手段的法规条例。主要有经济合同法、票据法、票据贴现法、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等。
  维护生产者正当权益的法规条例。主要有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等。
  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法规条例。主要有消费者权益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和药品管理法等。
  4、市场体系
  概念市场体系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整体,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整体性、联系性和开放性。具体表现在:
  一是各类市场相互联系成为完整的市场体系;
  二是地方市场与国内大市场融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
  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大市场相接轨,融入国际市场体系。
  5、宏观调控
  现代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运行的。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一种内在调控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于补充市场调节的不足,在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和后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而不是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管理。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应承担的主要职能。概括起来政府应主要承担: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维护市场功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提供有关信息,对企业和个人的微观行为和决策予以指导和诱导,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承担公共部门和公共产业的资源配置,克服市场失灵;调控社会分配和经济总量,提供社会保障,创造稳定的社会条件,等等。
  二、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的内在要素或环节
  1、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含义
  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构筑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也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就是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主体和法人实体,就是要适应市场调节要求、依靠市场而生存和发展。
  2、完善市场体系的含义:.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形成统一、开放和竞争的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金融、技术、劳务、信息和各种产权等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市场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市场调节体系;要形成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和法规。
  3、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含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政企分开,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管理经济运行的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改直接调控为主为间接调控为主,使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统一起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就是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完善市场信息反馈和宏观经济监测预测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剧烈波动和震荡。
  4、深化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保制度的含义: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分配关系,完善税制,限制过高收入,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在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避免地区矛盾恶化;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协调企业及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分配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是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也为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社会条件。
  总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三、完善市场秩序和规则
  1、市场秩序及其特征
  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种市场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秩序本质上是市场内在的各种规定性在市场运行中实现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要求的法律和规则形式。首先,市场秩序体现的是市场内在的规定性。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属性,其基本特征,一是分工生产,二是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平等交换和公平竞争在市场运行中的实现,必然形成一系列的特定规则和规范,表现为市场秩序。其次,市场运行的内在秩序一旦形成,就必然不同程度地上升为法律形式,使市场运行的内在要求或秩序法制化,转换为市场运行的法律规范。因此,市场秩序具有两重性质,其一是市场内在的客观规定性,其二是这些市场内在规定性的法律表现或实现形式。通常所说的市场秩序,就是指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定性的法律形式。
  2、市场规则及其作用
  市场运行秩序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市场活动主体进入市场交易所要遵守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国家为了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依据市场运行规律所制定的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就实质而言,市场规则就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或规定下来的市场运行准则。市场规则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形成并发挥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3、市场规则的具体内容:
  市场规则的具体内容涉及市场运行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大体上可以分为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仲裁规则等四个方面。
  市场进出规则
  这是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即商品)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从具体内容上可以区分为市场进入规则和市场退出规则两个方面。
  市场进入规则要求:凡是符合市场进入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可以自由地进入市场;凡是不符合市场进入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不允许进入市场。市场退出规则要求,凡是符合市场退出规则的主体和商品,都必须让其退出市场。市场进出规则是使市场主体和商品进出市场的行为规范化,是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
  市场进出规则的作用:市场进出规则对市场运行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可以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例如规范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资格与条件、市场主体的经营规模与范围、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行为等。其次,它可以净化进入市场的商品:(1)必须名符其实,不得假冒伪造;(2)必须质量合格,劣质商品不得入市;(3)必须不损害购买方特别是消费者的经济利益;(4)商品的价格、计量及包装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价格标写不明、短斤少两、包装破损的商品不得入市。
  市场竞争规则
  市场规则的内涵:这是国家为维护市场各主体之间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定和要求,依法确立的市场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竞争规则是市场主体间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竞争关系的制度体现,它要求各市场主体都有均等的机会从市场选购生产要素,进出市场,在平等竞争中由市场形成价格,税负公平等。为保证公平竞争,各国普遍制定市场竞争规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通过这些规则的确立,可以有效地消除特权和垄断,为所有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创造或提供一个平等的制度环境,保证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并充分发挥作用。
  市场交易规则
  这是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市场规则的最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禁止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禁止黑市交易;等价交换、实行交易货币化;市场交易要规则化,包括交易场所、计量器具、批发和零售等,都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市场仲裁规则
  这是市场仲裁机构在对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进行仲裁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在各种市场主体进出市场、进行交易和开展竞争的过程中,彼此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经济纠纷。为了解决这些经济纠纷,必须建立凌驾于所有市场主体之上的有法律权威的仲裁机构,并确立和遵守相应的仲裁规则。仲裁规则最重要的是遵循公平原则,对发生纠纷的双方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四、市场组织
  为了保证市场有秩序、按规则顺畅地运行,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组织,加强市场管理。市场组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市场流通组织、市场调节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
  市场流通组织:
  是具体经营各种商品、资金流通和人才交流的组织机构,主要从事经营性和服务性活动。
  .市场调节组织:
  市场调节组织是指国家调节市场的组织,表现为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手段对市场运行进行必要的调节。一是随机性调节:这是在市场运行出现紊乱现象时,国家适时进行干预,以消除紊乱现象,恢复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二是自觉性宏观计划指导:国家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市场的运行规律,事前对市场运行进行引导,使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但国家调节市场,不能代替和破坏市场自身功能和正常作用,而应引导、弥补和推动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
  市场管理组织:
  市场管理组织是直接对市场进行管理和组织体系。
  主要由三类管理机构组成。
  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从事市场活动管理的机构,其中包括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政法系统的有关机构、检查系统的有关机构,如财政、税收、工商、统计、审计、银行、物价等有关机构。
  第二类是市场流通的技术管理机构,其中包括计量、测试、质量监察、环卫保护等有关机构。
  第三类是社会性及群众性管理机构,例如消费者协会、质量监督协会等民间组织机构。市场管理组织体系要明确职能分工,并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和配合,使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能通过这些管理组织机构的努力而充分地得到遵守,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思考题:如何完善市场体系?
  板书设计:见●标志的内容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要素大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