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南京江心洲楼盘边缘

小分类选择
资料标题 ( 温馨提示:选好分类后,请点击“搜索”按钮。)
第192页 共213页4251 条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武​汉​市​,0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0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pdf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二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试题(pdf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长沙有16个江心洲,你不会只知道橘子洲吧_欣欣旅游网
未通过欣欣可信旅行社认证
实名验证 营业执照
业务授权书
旅行社名称: 湖南省和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所在地: 湖南,长沙
网店经营者:
商家服务:
签署旅游合同 提供旅游发票
由湖南省旅游局颁发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旅行社名称: 湖南省和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许可证编号:
法人/负责人:
&&业务范围:
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
您的位置:>
>> > 长沙有16个江心洲,你不会只知道橘子洲吧
如果一个外地人初来长沙,说他不知道这里有橘子洲,恐怕会被长沙市民鄙视:&孤陋寡闻!& 但如果这个外地人说&我不知道长沙竟然有16个江心洲,其中有3个洲竟然比橘子洲还大,有4个洲竟然仍有总共2500多名居民在那里生活&,大部分长沙市民恐怕只能说:&呵呵&。 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 &精心打造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城市特色&,在这个四字口诀里面, &洲&字所处的位置,恰恰有点像无名指的位置,没有它还真觉得别扭,有了它便正好可以用来忽略。 & 大部分的洲,常年被遗忘了。 这次寻访,几乎是对着地图&按图索骥&,因为在几次问路之后,就再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告诉你什么。 2009年,潦洲岛被挖沙船从株洲的版图上挖没了。庆幸的是,这种遗憾还没有在长沙上演。 &
& 除了橘子洲、月亮岛,湘江长沙段还有14个江心洲。从北到南,16个洲分别被称作:甑皮洲、洪洲、蔡家洲、冯家洲、香炉洲、许家洲(月亮岛)、龙洲、浏阳洲、傅家洲、橘子洲、柳叶洲、柏家洲、无名岛、巴溪洲、鹅洲、兴马洲。 & 2014年1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面向全球一流专业设计单位就15个洲岛(其中无名岛被排除在外)的概念规划做国际征集,同时&最高悬赏15万&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好方案,这是长沙首次对湘江洲岛作整体规划。 & 这一次,江心洲似乎又从遗忘的边缘被想起来了。 &
【柏家洲】 一艘停靠在高尔夫球场边上的巨轮,下一站,也许是拆迁 & 这个只有0.59平方公里的洲,相传最先来定居的是一位姓柏的江西移民,固得此名。在仍住有原住民的江心洲里面,柏家洲是离二环最近的一个,附近的河西市民&闲庭阔步&就可以轻易登洲。 & 柏家洲位于猴子石大桥西南方,尖锐的洲尾正对准靳江出口,整个柏家洲呈狭长状,几乎与湘江西岸连接在一块,使得它看上去更像一条靠岸停泊的巨轮。洲与岸之间最宽处只剩下50米,最窄则已经将近接壤了,但早两年登洲时,最窄处也还有20多米的间距。 & 柏家洲人过着传统的渔民生活,很早之前,他们就将这条狭窄的水道修成天然鱼塘,用两条黄泥巴路将两端堵上,同时连通了洲与江岸。 & 3月25日上午9点,春雨初歇,是渔民捕鱼的时候。柏家洲旁的湘江风光带铺上了平滑的草地,有点像高尔夫球场。 & 几个壮汉将衣裤往草地上一丢,扑通一声跳入洲与岸之间的狭窄水道中,光着膀子游了起来。身材稍胖的一位猛扎到水里,捞出事先横置在水道里的挂网,细细的网眼上纷纷挣扎着无数的小鱼,一条条扯下来。 & 他们似乎从来不会把挂网拖上岸来,所以捕鱼时必须下水,众人沿着挂网&扯&鱼。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熟练地在另一侧收&地笼&,那是一种可以在岸边收网的渔具,不需要下水。水道边还有一些耐心的垂钓者。 一幅典型的渔家小港的图景。 & 尽管洲上渔民的住房墙壁上还挂着&禁止下河,杜绝血吸虫病&的红幅标语,尽管二环线上熙攘的车流仍在用速度和喧嚣质疑着这片港湾上的静谧。 & 喜欢写生的退休干部老何,夹着活动桌椅寻了一个视角不错的地方坐下,他的右下方是光膀子的渔民汉子们,左侧则是他更热衷去画的老宅子,他一手撑伞,一手调色,然后用排笔蘸着调好的灰色勾勒出老宅的轮廓:首先出现的是尖尖的屋角。一条黑色土狗坐在屋檐下,一动不动地盯着老何。老何并不知道,他笔下这座饱经风霜的宅子,可能就是长沙第一批用于买卖的商品房屋。 & 很难想象,长沙的商品房历史居然就是从这个不起眼的洲上开始的。1980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房子可以算商品&的观点。这一年,深圳有了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一年后的长沙柏家洲也渐渐兴起了可以买卖的矮房,当年的那一拨房子现在基本已经荒废,大多数渔民如今都住进了自建的私房。 & 柏家洲上面仍住着100多名居民。现年59岁的外来户曹建山在80年代初结束了在河西街上打流的日子,跟家人一块凑了1200元,来到柏家洲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当时的房价是196元/平米。新房子一大家人住着还是显得拥挤,后来他姐姐和妹妹相继出嫁,弟弟到&岸上&买了新房,只有他一家三口(他和妻儿)还一直住在这套长沙最早的商品房里。 & 洲上的房子呈片状分布。一条主干道穿过柏家洲,其宽度刚好能容下一根横着的扁担,房子便分布在主干道一侧以南北朝向排列,楼栋之间的间缝狭长幽深,有些小巷成了死胡同。偶有生人闯入,晒被子的农妇会站着看半晌。 & 洲上没有农田,他们的生活来源全部来自捕鱼,2000年后陆续有人搬出去住,留下来的大多为老幼妇孺,以吃低保为生。后来洲的东侧建起了皮划艇俱乐部,划艇与夜宵才让柏家洲多了一丝热闹。但最近,自从东南侧聚起一批可供人吃江鲜的游船之后,皮划艇俱乐部便撤走了。废旧的公司、厂房、私房在这里随处可见。 & 老何的画终于完成,那座宅子,着色很浓。最后他在画面题了一个 &家&字,依然是浓墨重笔。给丝瓜施肥的农民老邓恰巧经过,站在他身后看了一眼画说,&应该叫老家&。老何像是没听见似的,没有回头,盯着他的画想了想,添上一个&老&字。 & 上午离开柏家洲的时候,光膀子的男人们依旧在水里收鱼,一旁的水泥柱上,依旧张贴着去年4月的告示:柏家洲247亩集体土地和所有居民全部划归洋湖街道白庙子社区。下一步,拆迁将被提上日程。 & 50多岁的朱贵英(化名)在自家门前洗蒜,地坪上晒着刁子鱼,半个手掌大小。她的丈夫在岸上的工地里干活,洲上还在打渔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她家的狗趴在地上,耷拉着头。 & 朱贵英不知道自己的家是不是很快也要拆迁,两年前,她亲眼看到岸边的成片老房子被拆迁,如今已建成湘江风光带,朱贵英称那里为&岸边的中心广场&,正是来时被误以为是高尔夫球场的地方,那里曾是柏家洲一带最繁荣地带,洲上渔民与岸边居民会聚集在那里做集市贸易。 & 朱贵英看了一眼旁边晒干的刁子鱼,几年前,她会将那些鱼就近拿到集市上卖掉,现在她只有晒成鱼干储存。 & 老何背着画夹继续寻找关于&老家&的故事。 &
一个最具有岛主气质的人,却不是岛上的人,他只是来做俯卧撑的 & 3月25日下午,第二次登柏家洲,记者一行借助越野车沿河堤登上岛的南侧。 & 5对拍结婚照的新人正在湘江边的草垛丛中摆造型,一位蝴蝶树影楼的摄影师躺在反光板上休息,阳光下的长草叶上还留着雨珠。 & 雨后的草丛里滋长蘑菇,白中带褐的蘑菇头在绿草的背景下格外显眼,一不小心就会踩中一只,益阳籍建筑工人老戴正在一颗杨树旁的草堆里寻找什么,他的旁边就是穿着薄婚纱的漂亮新娘。 & 可老戴找的并不是蘑菇,他抬手扬起一把像草一样的植物说:&这是藜蒿,很好吃的,尤其是炒腊肉吃。& & 老戴在柏家洲给当地人建房子,一有空的时候,就来这些草丛里摘野菜吃,除了藜蒿,还有荠菜和芦苇。 & &还有一种跟藜蒿很像,但是味很苦,叶子的颜色要更深一些。&一讲起野菜,老戴俨然成了这个洲上的原住民。但是,他身上没有那种淡淡的鱼腥味,这一点足以将他跟原住民区分开来。原住民们大多是渔民,即使不再捕鱼了,鱼依然是他们的主食。 & 除了原住民和工人,更多的是游客。一名穿蓝色衣服的嘉丽购的女主持人陪父母到洲上来玩,她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丛竹笋,但她父亲告诉她,那是芦苇,因为被洲上成群的黑山羊吃光了叶子,所以就看起来就跟莴笋头一样矮小了。 & 那栋插着一面国旗的建筑,其实是一家河鱼馆,老板和服务员都是洲上的居民。下午3点,最后一拨食客也结束了午餐。河鱼馆的露台上,一个中年人,浑身只穿了一条蓝色运动短裤,正趴在地上做俯卧撑,身下垫着三块纸板,纸板与额头触碰的那一块已经被汗水湿透。 & 两旁是几排餐桌椅,几个服务员靠着栏杆聊天,偶尔看一眼这个举动疯狂的男人。 & 他叫杨跃胜,你看不出他今年已经54岁了,倒像40岁出头。做完俯卧撑,他站起来甩甩额头上的汗,双手叉腰,顶着太阳平复呼吸,这时你可以发现他全身上下没有赘肉。他留着寸头,更加使他整个人显得精神抖擞,被汗水洗过的短发一缕缕地竖立在头顶,看起来,他就像这岛上的岛主。 刚才一口气他做了550个俯卧撑。 & 其实,他连岛上的居民都不是。每天下午两点半,他准时从位于河东的家里出发,开车到洲上来,直奔河鱼馆做俯卧撑,休息5分钟后,到湘江游泳,无论冬夏。这样的锻炼他已经坚持6年了。 & &他这么做,其实是有原因的。&他弟弟在一旁说,并将目光转向杨跃胜,似乎希望获得哥哥的同意。弟弟穿着运动短袖,身体明显较胖。他说3月的湘江水温只有10多度,夏天吧,到了夏天他才会陪哥哥下江游泳。 & 7年前,杨跃胜遇到了事业上最大的难关。2007年,中欧贸易战争中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使得他投资生产的高速路地下井盖失去了欧洲这块主要市场,杨跃胜的企业损失惨重。 & 杨跃胜以为能咬咬牙挺过去,不料这一制裁竟持续了6年。&我们这样的企业一年都熬不住的。&杨跃胜终于不再忌讳谈起过去,&那段日子不好过,所以我后来就靠锻炼身体来磨练意志。& & 6年前,一米六几的杨跃胜还是一个150多斤的胖子,挺着圆圆的啤酒肚,在游泳池里艰难地练习狗刨式。他有次站在湘江东岸想游泳,却被一旁的污水排放口败了兴致。后来,对岸的柏家洲成了他下水游泳的佳处。 &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只能做20个俯卧撑。&他弟弟说,&现在他最多的时候,一次能做1000多个。& & 尽管杨跃胜呆在河鱼馆的时间比几个服务员还多,甚至曾被一些游客误以为是这里的老板,但每次他打着赤膊出现在这里时,柏家洲的居民还是会兴致勃勃地盯着他看。餐馆经理(一位原住民)倒不计较这些,他说杨跃胜的俯卧撑,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餐厅的一道风景,&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坚持,去年大年初一,我们都放假了,我那天下午来店里拿东西,看到他穿着裤衩从冰冷的湘江里走上来,真的吓了我一跳。& & 杨跃胜现在从事的事情仍旧跟井盖有关,但已经不当老板了,他每天上午上班,下午出来锻炼,心态好得很。 & 打着赤脚一路奔至湘江,沿着熟悉的方位,走到齐腰的水里,用水打湿了一下身上的皮肤,然后身子向前倾倒劈入水中。他依旧只用狗刨式游,但溅起的水花不多。餐馆经理说,水花溅得不多,说明他划起水来不会浪费力气,&但狗刨式其实是比较费力气的游法,没想到能游这么久。& & 一个来回,杨跃胜游了600多米。 &
【兴马洲】 岛民对这片土地最赤裸裸的赞美,来自一位老娭毑:&还是这里凉快!& & 3月26日,阵雨前的太阳仍旧明媚。兴马洲在长沙版图里已经靠近湘潭,越野车朝长沙南端的湘江水道开去。 & 穿过暮云镇的老街道沿着河东老107国道南行,快到昭山的时候有一条新修的水泥道直通湘江边。循迹而去,开了两百米就可以望见一座巨大的岛屿横在眼前,从洲尾看不到洲头。 & 中午12点20,越野车驶下河堤,在离洲尾最近的渡口旁停住,摆渡的轮船两分钟前已经开走,正在兴马洲码头靠岸。一条小木船刚刚起蒿,载着三个人向兴马洲划去。一个比我们稍晚一点抵达渡口的女人,将摩托车停在江边,独处寻了处遮阴的地方坐下来等待下趟渡船。 & 她坐在那里也依然戴着头盔,走近后可以看到她鼻翼上的雀斑。她姓李,19年前从湘潭九华嫁到兴马洲,她指着西边说:&站在洲上可以喊得应我娘家。& & 传说,兴马洲曾是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放养御马之地,沙滩开阔,绿树成荫。 & &西边是昭山和九华金沙滩,东边是暮云镇,都在发展。我娘家那里都已经拆迁了,这里还不知道。&姓李的女人隔着江水望兴马洲,她觉得19年过去了,兴马洲很快被两岸的经济赶超了。今天的午餐,她说,又要很晚才能吃了。由于这个时段摆渡的船要40分钟才一趟,回到兴马洲得等到下午1点多。 & &就是没有桥,很不方便。& 姓李的女人对于拆迁的问题并不太感兴趣,倒是外来的游客令她有些不解,&其实我们觉得这个洲也没什么好玩的。& & 几天前,她的丈夫才从江西回来,打了几天零工,挣了700元。他的丈夫是给房屋基建打桩的,最近长沙的工地人员饱和,就去了趟江西。 & 2011年,有人报警称在兴马洲看到了梅花鹿,她说的确有的。她还说,5年前,岛上有一对浑身乌黑的大雁,个头很大,后来被河西有个人用枪打掉一只,另一只雁每天晚上都在树林里凄惨地叫。最后,这一只被东边岸上的人给打了。 & 说到&城里人&,这些来洲上游玩的客人,她挺矛盾的。她有时候会把&城里人&迎到家里来吃饭,赚点钱,她做菜很有一手,岛上的食材原汁原味,而且是别处不易找到的,比如这个季节可以采的椿,还有水芹菜、野葱、荠菜等野菜。但总忘不了那只大雁凄惨的叫声。 &
& 下午1点,渡船准时过来接人,渡船收费不贵,每人两元,车子10元。渡过去之后,刚一靠岸,一位正准备下船的老娭毑大声说:&还是这里凉快!& & 兴马洲总面积2.8平方公里,洲上有九个村民小组,340户,15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50人左右。 & 洲的外围是一圈长满树木或绿草的低地,低地之上是一圈水泥马路,仅能通一台小车的&单车道&;一圈房子,房子依堤依路而建,将洲内低洼的农田围在中间,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正开得鲜艳。狭窄的马路压着房子的地基向前延伸,少数人家门前并不宽阔的院子,便承担了&会车区&的功能。 & 被围起来的农田中间也有零星的房屋和水泥路,但总体而言,整个洲的布局就像一个被拉长了的、巨大的田径运动场。 & 兴马洲的很多传说都与一座道观分不开,洲上的居民亲切地称为&老菩萨&。老菩萨其实就是一个木制的龙头,据说有几百年历史了,浑身被漆成黑青色,重120多斤。老菩萨&屈身&在包公庙里面,庙的门楣上写着&包爷殿&三个字,门两旁一幅对联上写着&包罗万象&,&公正无私&。 & 一块刻于道光年间的白色古碑嵌立在道观门旁,碑文讲述了兴马洲黄、李、邓、项四姓族人共建包公庙的历史。百多年过去,邓姓族人迁走,现在李姓占80%。 & 庙内左边供奉着包公像,右边是青龙大圣的龙头&&老菩萨。兴马洲人对龙头更加敬重,每年阴历5月初1,兴马洲以及附近两岸的居民过来拜寿,为龙头煮长寿面,敬香请神。 & 在兴马洲,请神最厉害的莫过于32岁的李罗,他是长沙市道教协会的秘书长,道号罗至。他生得眼小,微留了一点八字须,被认为是洲上最有道缘的年轻人。
& 兴马洲只有两家餐馆,26岁的宋狄所开的活鱼馆就在兴马洲码头口。他家一直是靠打渔为生,大约4年前,宋狄随母亲到江边卖鱼,买鱼的游客随口说,&买了鱼回去也做不好吃,不如到你家里去吃&。就在那一年,宋狄家立起了活鱼馆的招牌。 & 中午在宋家的活鱼馆吃饭时,说起老菩萨,宋狄便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年,宋狄晚上打鱼受了风寒,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最后是他母亲带着他到包爷庙里找青龙大圣求药签&&龙头前有两个签筒,另一个叫功名签。 & 与药签对应的的是一本专门的药书,人们根据签上的编号翻找药书,于是就可以得到一副老菩萨开出的药方。宋狄的母亲说,这副药果然药到病除。 & 我们在包公庙见到青龙大圣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预示着一场大雨正要来临。由于光线不好,大圣的面相隐藏在黑暗处,显得更加神秘,两个装满竹签的签筒倒是看得真切,抽出一条来,上面果然刻着一串数字。 &
兴马小学即将消失,而那座高大的桥也只是在洲上蹭了下脚,又远去了 & 兴马村只有一所学校&&兴马小学,它建在田地里,目测应该是处于整个兴马洲的中心。从堤上的&绕洲马路&通往小学校的那段路,是条笔直的水泥路。由于生源持续减少,村委会占用了一部分教室。 & 下午3点半,阵雨稀稀拉拉地来临,孩子们刚刚放学,兴马小学操场上的国红旗依旧飘扬。58岁的老教师李再球倚靠在校门的水泥柱上,怔怔地盯着陌生的车辆驶入操场。 & 1974年,高中毕业的李再球在这座小学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转眼他已经在这里呆了40年。再过两年他就退休了,但他估计这所学校可能会比他更早退休。 & 兴马小学现在只有15名学生,两个班级,3年级12名学生,5年级3名。其余学龄段的孩子都去岛外上学了。 & 李再球教3年级数学,在他上课的教室里,乳白色的桌椅只摆了3排,可这已经是学校最大的班级了。他记得这里学生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人,&这座岛上50岁以下的人都是我的学生。& & 最近,李再球接到通知,学校不会再办下去了,兴马洲小学的历史也许将永远结束。他听说这座洲可能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休闲农业,&到时候,还会有几个人记得这个插着红旗的村委会,最开始其实是这个岛上唯一的教育基地?& & 尽管李再球一直说没关系,&反正就要退休了&,但是当他经过只摆着3张桌椅的5年级教室时,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一下,教室的墙角里,堆积着几十张多余的桌椅。走廊外的阵雨飘进来,他扶着水泥墙呆呆地想着事情。 & &可能退休了会有点不习惯。&李再球就住在学校里,他爱人在学校食堂做了31年工友,&但是一直没有给她买养老保险,也不会有退休金。&他的老婆有些意见,总喜欢在他耳边絮絮叨叨地抱怨。 & 虽然学生正在减少,但岛上的居民并没有怎么减少。一到放学时候,许多在岸上读书的学生都会坐渡轮返回兴马洲。兴马洲人最热闹的时候可能要等到过年,大批大批在岸上买了房子的年轻人都会回来。 & &等我们这一辈不在了,年轻人可能就真的要离开这个岛了。& & 他听村干部讲过一件事,几年前,有一个台商准备花两个亿买下兴马洲,但没有下文。最近的消息除了兴马洲将可能会土地流转之外,还有一座可能就要建的兴马洲大桥。 & 去年修沪昆高铁的时候,洲上竖起一排高高的水泥桥墩,兴马洲的居民还以为是政府要为这座岛上的居民修桥了。尽管希望落空,但李再球无聊的时候还是会趴在阳台上,望着那座桥,数一数那些竖在岛上的桥墩,看着风驰电掣的列车在高处呼啸而过。 & 一队7人骑行队伍在下午5点准备从兴马洲撤离,他们彼此用网名称呼,一个叫麦兜的女生是里面年纪最小的成员。她踩到队友的肩膀上采了一袋椿,还在草垛里拔了荠菜、野葱和水芹。这些成果全被她装在一个鼓鼓的网袋里。 & 上周,他们刚骑行了鹅洲。麦兜和她的骑行队已经去了国内许多地方,直到最近才发现长沙周边还有这种好玩的地方。扯一把野菜回家,成了她骑行兴马洲的一大乐趣。对于游客来说,没有通桥的兴马洲更易于显得神秘,因为不生活在这里,麦兜不知道洲与陆的矛盾。 & 这天中午他们一行人就拥在一个农户家里吃农家菜,饭后在主人家地坪里喝绿茶,看荒废的水稻田里长出的紫色菜籽花。 & 没有桥的兴马洲,一直过着农耕的生活,双季稻改为一季稻,最近又变成黑山羊养殖基地。漫野的油菜花更是居民从种植水稻过度到经济作物的标志。 & 长沙的洲一直不够活跃,大多跟桥有关。 & 李再球数来数去的那排插在兴马洲上的桥墩,让长沙高铁站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高铁枢纽之一。如今,他等了半辈子的兴马洲民用大桥终于有了开建的迹象,但是他的学生们已经等不及了,因为兴马小学即将消失。 & 出行不方便,让更多老人很少出岛。几年前,没有轮渡的时候,用私人造的船摆渡,曾经因超载发生过沉船的事故。之后,政府投资购置了现在这艘坚固的渡船。40分钟一趟的渡船,人为地将岛上居民作息时间限定在几个固定的点上。 & 整点、整点过40分,整点过20分,仿佛是为1500多个兴马洲人出岛设置的闹钟。没有桥的兴马洲人,只能遵从时间呆板的使唤,维系着自己与岸的联系。 & 不熟悉这个时刻表的游客,总是会提前在两岸的渡口守候,原住民们几乎都是算准时间,掐着点赶来,这或许也是岛上原住民们与外来者的一种区别。 & 与兴马洲很近的鹅洲就在北侧,同样靠轮渡来维持岛上居民的出行。但在那里,修桥的工地已经搭建,长沙湘江段的洲岛开发,也许正在从修桥开始。 & 2002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对长株潭湘江段进行过规划。江心洲根据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淹没程度、植被景观和旅游休闲方式,分为生态环境景观洲岛和旅游休闲洲岛两种,并设计了旅游线路。 & 不过,这个设计并没有完全落实,有些江心洲正在开发,有的继续被遗忘,或是根本不曾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于是,桥在这个时候慢慢兴起。 & 最早与陆上通桥的橘子洲早已开发,月亮岛同样在建桥后成为第二个重点开发的洲,柏家洲因为靠岸很近,村民们早就自己搭好了土桥,巴溪洲大桥已经开始合拢。桥,似乎成为洲岛复兴的一个标志。 & 临走前,穿着道士服的李罗在洲尾迎着暴雨摆造型拍照,他的身后是一片雨雾迷濛的湘江,水雾相接处,昭山就伫立在那里。&虽然还没有桥,不过我听说,旅游局会修一条缆车,从昭山山顶开到兴马洲来。& & 对于渴望桥的兴马洲人来说,缆车是另一种&桥&,它直接带来了游客。 &
& 后记 & 关于长沙江心洲的保护,可能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案。2002年的规划更多是一种设想,于是才有了今年公开向社会收集15个江心洲规划方案,市规划局还定了个一二三等奖。 & 要说江心洲的保护,最容易想到的是环境保护。关于湘江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案还是比较多的。 & 2008年6月,在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的周强第一次把湘江与莱茵河并论,提出了&打造东方莱茵河&的远景目标,湘江的发展目标变得更加清晰,由此开始了长沙湘江段的排污整治。 & 有人说,水污染治理与江心洲的关系不大。在登上兴马洲之前,我也是这种想法。 & 第一个见到的兴马洲人是穿着红马甲的一位姓李的女人,40多岁,她19年前从湘潭九华嫁到兴马洲时,在岛上有两亩地,一年可以种早、晚两季水稻。2000年后,湘江水位常年不足,一到冬季常常出现干涸的情况,一年只能种一季稻。即便单位产量增加,但年总产量还是下降。 & 水位过低,污水浓度就更高,湘江水的污染对于岛上靠打井喝水的居民来说有更直接的影响。 & 这次在兴马洲看到过一条土黄狗,狗的毛皮上有一个个黑洞,据称是血吸虫病导致的。这种病在以前橘子洲和柏家洲的居民也常有流行。 & 饭店老板宋狄的母亲说,她家的井水曾经一度不能喝,早两年的枯水季节喝水都要去对岸买,因为岛上的井水全都一片浑浊。 & 2011年,长沙湘江大坝的建成缓解了这种现象,水位的上升,对再现&百舸争流&景象多了一点保障。坐在兴马洲头,湘江水道通行的船只基本只有运沙船,那种钢筋水泥的大家伙,霸道、甚至老气横秋地鸣笛通行,并没有给江心洲带来和谐感。 & 湘江似乎总少了点什么? & 于是,我们不得不提起已经停运的挪亚游轮,挪亚游轮长91.8米,吃水1.8米,观景巡航速度为16公里/小时,游轮营业区域面积共5200余平方米,总共可容纳2000余人。 & 我跟它当年的总经理胡前云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游船收入主要来自餐饮服务,另一个收入项目是夜游湘江,从风帆广场到猴子石大桥绕一圈回来,大约1个半小时。后来我去厦门玩,坐轮船夜游鹭江的时候,总会想起夜游湘江的挪亚游轮来。 & 7年时间,挪亚游轮逐渐成为长沙的移动坐标。白天,风帆广场与游轮的白色安静衬映,这个场景成了许多人照片里的背景。 & 据说挪亚游轮因为餐饮污染了水道而被叫停,事实上,长沙市政府并没有要将这个移动的景观撤离长沙,只是建议其在主城区水域以外新建一个码头停靠。挪亚游轮要继续夜游,或许夜游16个江心洲也未为不可。然而现实的问题是回本速度过慢,这最终拖垮了这艘湘江上最大的游轮。 & 于是,又想到了另一点:如果政府规划的15岛开发完善了,挪亚游轮或许会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不得不叹息,挪亚游轮当时有点太超前了。 & 被遗忘的江心洲,其实算不上被保护,不过给了我们更多准备时间。我记得《环境与生活》杂志上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科学的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看起来,保护江心洲,可以归集到&如何科学开发&的问题上来。 & 橘子洲、柏家洲、兴马洲&& 大洋洲、美洲、欧洲、亚洲&& 一个&洲&字道出了真相:整个人类都生活在岛上,在水的四面包围中。水滋润着我们,也让我们彼此阻隔。
热门旅游线路 TOP5
免责声明:本站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欣欣旅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您发现本网店涉及虚假违规,请立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心洲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