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监测糖尿病人的血糖标准晚上睡觉时血糖低的仪器

&&&&&&&&&&&& & 正文
判断糖尿病三大标准 糖友自我监测血糖注意三点
对于患者来说,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尤为重要。想要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就需要进行血糖监测,但是很多糖友在监测血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在细节上也有所忽略。到底糖尿病患者在做血糖自我监测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编辑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内分泌内科主任王燕医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 王燕主任血糖影响糖尿病 三大指标成判断糖尿病标准血糖作为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王燕主任向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介绍,血糖受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通常处于一个平稳的水平状态,一旦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比如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导致人体内,当人体的血糖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可以把它诊断为糖尿病。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一天内任意时间段血糖≥11.1mmol/L,或是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这三种情况中任意一种加上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检查。血糖监测遵循个体化原则 老人孕妇与青年人血糖控制指标各不同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指标正常范围应该是多少?王燕主任认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应控制在空腹血糖3.9―7.2mmol/L,非空腹≤10.0 mmol/L的范围内。在血糖监测的过程中,糖友们要遵循个体化个性化监测原则。对于病程短、年纪轻且没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来讲,血糖控制更严格,应尽可能的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6.1以下,如果血糖能控制在5―6的范围内最好;而对于年纪大且带有并发症等的糖尿病患者来讲,控制的范围则可适当放宽。王燕主任告诉家庭医生在线的编辑,血糖控制对于不同人群的要求也有所不一样。孕妇血糖要严格控制,一般要求孕妇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5―5.3 mmol/L之间,过高的血糖有可能会导致母婴不良事件和死亡率增加。对于病人来讲在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严格控制血压,要求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自我监测血糖注意三个点 不同时间段血糖指标代表意义不同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慢性疾病虽不可治愈,但可以控制。对于糖尿病这类慢性疾病来讲,多以家居治疗为主,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监测。那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期间需要注意什么呢?王燕主任认为,糖尿病患者在做自我监测血糖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血糖监测的时间点选择常规来讲,血糖监测一天有7个时间点可以选择,即三餐的餐前餐后及夜间监测。值得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所测的血糖,早餐前测的多为空腹血糖,中餐、晚餐前测出来的则叫餐前血糖;其次要注意的是餐后血糖监测一般选在餐后两个小时。二、血糖监测的频率控制王燕主任介绍,血糖出现波动情况时要及时做血糖监测,尤其是糖尿病期间出现情况时;运动前后为避免出现不良情况也要及时做血糖监测。王燕主任也表示,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血糖监测频率,一周监测1到2天,一天监测2到4个时间点为宜;在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下,则每天都要做血糖监测且每天要监测4到7个时间点。三、血糖监测使用血糖仪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时多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那么在血糖仪的选购和保养方面要注意什么?王燕主任建议,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血糖仪;其次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血糖试纸存放时要注意防潮并且只在规定日期内使用;再者更换血糖纸时要注意对准型号跟批号;最后,如果血糖仪出现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则不使用。另外,不同时间段监测出的血糖指标代表的意义并不一样。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需要重点监测空腹血糖,如果监测的空腹血糖多次过高则要特别注意。餐后血糖监测,多适用于早期糖尿病或是以饮食调整为主来控制血糖这两种情况。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患者要注意做睡前血糖和第二天空腹血糖的监测。王燕主任通过家庭医生在线编辑提醒糖友们,除了日常血糖的自我监测外还应注意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如果出现空腹血糖控制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情况,则需要更多的监测餐后血糖情况;同时,使用餐时胰岛素的患者则要对三餐后的血糖进行监测。糖友根据血糖指标自行用药调整有风险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可以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进行用药上的调整,是否真的可以呢?对于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来讲,用药调整不是随机的,而是医生在患者复诊时根据病人监测的血糖情况进行的用药调整;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来讲,病人可适当根据血糖的监测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在调整过程需谨记胰岛素控制的只是下一阶段的血糖情况;另外,如果测出来血糖非常低,糖尿病患者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剂量。王燕主任并不建议糖友根据血糖指标自行用药调整,更不鼓励患者自己瞎调药,甚至是老病号也是这样。专家简介:王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门诊部主任,擅长于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桥本氏等)、肥胖症、痛风等病的诊治见长。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
(责任编辑:林银珍 通讯员:魏星)
相关推荐: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春天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容易使人感冒咳嗽,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困扰……
[]月经不调为何影响生育 解读月经不调的症状
[]恶心呕吐当心肝腹水 保肝治疗是病友首选
[]女孩整容上瘾两年狂花80万 整容4大心理现象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阳痿 阳痿患者要管好嘴巴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彩虹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夜间低血糖影响糖尿病患者睡眠(转载)
【期刊瞭望】夜间低血糖影响糖尿病患者睡眠&编者按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并发症风险,然而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经历夜间低血糖的患者通常睡眠质量不佳、疲劳,且第二天状态差。遗憾的是,人们对于夜间低血糖对睡眠的影响了解甚少。日发表在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评估了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对睡眠模式(通过多导睡眠监测评估)和对抗调节激素的影响。研究对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单盲、随机交叉试验,所有参与者分别观察正常血糖和低血糖状态时的睡眠状态。血糖水平通过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控制。在低血糖夜间,患者睡眠达N2阶段(一般把睡眠分为觉醒期、非速眼动睡眠期[NREM,分为1、2、3、4期]、速眼动睡眠期[REM]。N2阶段即为NREM 2期/浅睡期,此阶段心率变慢、呼吸缓慢而有规则、眼动消失,占总的睡眠时间的44%--55%)后,通过关闭葡萄糖输注直至血糖达2.7-2.8 mmol/L并维持15 min,之后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并维持整晚。在血糖正常夜间,血糖水平维持在5.0-7.0 mmol/L。1低血糖夜间,患者在睡眠4-8h期间的唤醒率显著降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低血糖夜间或正常血糖夜间,达到睡眠N2阶段后4h(0-4 h,达到睡眠N2阶段后)患者的脑电图觉醒或唤醒率方面无差异,但低血糖夜间,睡眠4-8 h期间患者唤醒率较正常血糖夜间降低27%,达到睡眠N2阶段后0-8 h期间较正常血糖夜间降低20%,且均有统计学差异。2低血糖夜间,患者的总体睡眠时间有延长的趋势就总体睡眠时间而言,低血糖夜间的总睡眠时间较正常血糖夜间延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3与正常血糖相比,低血糖夜间反调节激素应答更高低血糖夜间,2型糖尿病患者的对抗调节激素(包括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应答显著高于正常血糖夜间。低血糖可诱导对抗调节激素应答显著升高,随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患者出现即时交感神经反应,向患者发出低血糖警告,进行补偿性进食。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夜间低血糖后的4-8小时内,唤醒反应明显下降。这种发生夜间低血糖后唤醒反应的降低,将对患者采取补偿行为(如进食)不利,进而使低血糖事件延长和恶化。因此,降低低血糖风险,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是未来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发表于: 18:17
王彩虹大夫的信息
王彩虹大夫电话咨询
王彩虹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彩虹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彩虹大夫提问
目前暂不接受新问题
王彩虹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待查、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_西南百科
现在很多糖尿病人都不能定期监测血糖,有的患者甚至一年才监测一两次,没有症状时干脆就不监测,这类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其实, 糖尿病人应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爷爷糖尿病住院了,医生喊使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随时监测爷爷...
效果怎样动态血糖监测是正确的做法。我想你爷爷肯定是因为血糖波动过大,或是严重并发症才住院的,只有摸清血糖特点,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14.6)、血压高,求合理食谱?_西南百科
杨梅: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解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主治祛痰、止呕、消信、痢疾、霍乱吐泻、胃肠功能失调、糖尿病等症。 糖尿病人能食用黑巧克力和蓝莓。 1、血糖过高...
糖尿病血糖监测_西南百科
我爸自从百科有糖尿病后就打胰岛素锐和灵,对血糖的控制非常敏感,经常测血糖,一天十几次,经常感觉高或低,一低就狂吃东西,弄得血糖马上升上很辛苦,弄得家人非常辛苦,一定要这...
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飙升的原因有哪些?_西南百科
16:50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骤升,要注意几方面:是否存在感染,外伤等应激情况,尤其是隐蔽部位的感染。是否短时间内大量吃甜食。降糖药是否按医嘱服用,运动量是否...
关于儿童期糖尿病的血糖监测,说法错误的是_西南百科
共1步 糖尿病患者中儿童糖尿病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绝大部分儿童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那么,应该怎样教育儿童做好血糖监测呢?怎样教育儿...
糖尿病日常血糖监控测量的频率是怎么样的?_西南百科
1型糖尿病在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应按要求在病人进餐前,后测血糖,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强化治疗时,空腹血糖控制在4.4_6.7 餐后血糖小于10 其中晚...
妊娠糖尿病需要定期测血糖,买个什么血糖仪比较方便检测呢?_西南...
功能多,结合正确的饮食方式妊娠糖尿病严重的话是需要打胰岛素的,LZ要好好用心了,所以平时确实要注意饮食和血糖监测,几乎没什么痛感了
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血糖稳定_西南百科
可是效果不佳,期间一直服用降糖药,得糖尿病已经三年多了我的妈妈今年五十五,谢谢大家啦,希望大家能给建议 妈的糖尿病有一点遗传的因素。请问该怎么办,并且最近开始出现并...
糖尿病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如何处理_西南百科
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9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处理[西南文库]82 更多相关问题>> 至少10个字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男 女*年龄: 为您推荐: 按默...
12345678910
西南搜索移动版是一个西南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搜索,为您快速查找最热新闻信息!您好!欢迎来来到华信恒康商城! |
我的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中没有商品,先去选购吧!
& 糖尿病病人检测血糖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病人检测血糖误区有哪些
更新时间: 作者:糖乐网
糖尿病病人检测血糖误区有哪些
1、不定期到医院测血压  
糖尿病病人要进行自我检测与管理,首先要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情况症状、全身乏力与否,还要定期检查心脏的大小、节律,下肢情况,有无浮肿,眼底是否有问题,是否有皮肤溃疡等。  
一些化验指标可以帮助糖尿病病人更好地检测自己的情况,其中有些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如测血糖,这是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检测了解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病情比较稳定、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尿病病人,一个月可以检测5到7次,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夜间血糖,每次检测一种血糖就可以了,如第一次检测空腹血糖,隔几天后再检测早餐后血糖,再隔几天检测午餐后血糖&&每个月共检测5到7次就可以了。  
血糖不容易控制的Ⅰ型糖尿病病人,或是胰岛素功能差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则要增加检测次数,有的甚至需要每天检测4到8次,如在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夜间一两点钟。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定4到8次。  
除了自我检测血糖外,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情况对于检测糖尿病是否对患者造成了更多损害也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病人很容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正常血压值为130/85毫米汞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有一定误差,测量效果不如医院常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因此糖尿病病人也要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
2、不定期测糖化血化蛋白  
除了血糖、血压这些糖尿病病人可以自行检测的项目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检测也很重要,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检测必须要到医院去做。其中,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稳定地反映人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反映体内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根据化验结果,医生能判断患者的保健方案是否有效,吃得是否合适,运动是否得当,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些糖尿病病人需要检测的化验指标也只有医院才能做,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虽然都有相应的试纸,在家就可以做,但效果很难做到准确。如尿微量蛋白可以检测糖尿病病人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检测频率要更高,这一指标精确的测定只有在医院化验室才能进行。尿酮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一数值高了,糖尿病病人就很可能出现酸中毒导致昏迷。因此,在持续高血糖超过13.3时,就要到医院做尿酮体检测了。  
有的糖尿病病人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测糖化血化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因此,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非常重要的。  
3、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检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4、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糖尿病病人平常坚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因此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习惯了早起按时吃药。然而这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
此外,糖尿病病人在复查血糖的日子里还要注意保持一贯的生活和服药习惯,不要故意少吃东西或不吃降糖药,这也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检测的前一天晚上10点后最好不吃不喝,晚餐也别吃太油腻的。  
糖尿病的控制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很多糖尿病病人习惯经常到餐馆饭店去&打打牙祭&。专家指出,餐馆的饮食其实很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因为一般餐馆做的菜,不但热量比较大,而且大多油、盐、糖比较多,这对糖尿病病人来说都是大忌。  
5、运动前不测血糖  
除了饮食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运动疗法也很重要,也就是&迈开腿&。很多糖尿病病人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检测。事实上,血糖低是不宜运动的,否则可能晕倒。此外,运动中一旦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也要立即停下来;必要时还要及时服用一些糖来使血糖达到正常值。  
一些公园里专门用鹅卵石等铺设了石子路,很多人喜欢在上面走以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甚至喜欢赤脚走。不过这种保健方式并不适合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脚部保健,而走石子路会增加糖尿病病人脚部破损的几率,增加他们患上糖尿病足的危险。此外,运动时为防止脚部出汗太多,专家还建议,糖尿病病人最好在脚趾间夹上棉花等柔软、透气、有弹性的物品,防止过度摩擦或脚趾叠压。  
6、糖尿病患者不注意护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专家指出,在糖尿病病人中,足坏疽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发生坏疽甚至截肢。因此糖尿病病人一定要注意足部保养,每天要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水温不要过高。还要注意保持足部及脚趾间的干燥;足部特别干燥的患者可用护肤品来涂抹脚部;洗脚后要及时修剪过长的趾甲,趾甲前端应剪平磨光,防止向内生长。如果脚上有茧子或鸡眼,千万不能用手抠或用小刀,也不要贴鸡眼膏等刺激性化学药物。  
另外,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能赤脚穿鞋,平常最好穿白色或者浅色的袜子,以及时观察脚部的健康情况。袜子的袜筒也不要太紧,因为糖尿病病人本身血液循环就不好,太紧了不利于血液流通。糖尿病病人穿鞋也要注意,最好穿圆头、平底、软牛皮的鞋子,还要注意鞋子里面有无异物,有无线头、接缝,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糖尿病病人脚部磨损,新鞋最好撑松了、合脚了再穿。最后专家提醒,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现脚部有感染、磨损、水泡等,要及时和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下一篇】
【上一篇】
400-032-5009
手机糖乐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品牌合作 - 全部分类 -
Copyright &
北京华信恒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京ICP备号 买、就到糖乐网! 糖乐网-有家有乐有健康!
我的红包◆
400-032-5009◆
反馈建议◆
返回顶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人怎样监测血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