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己权界论退出为什么还能收到信息

,twitter:希言子@XiYanZi 群己權界主義(自由主義)+道家
Animal Farm
我說話容易發熱出汗。
我說話容易發熱出汗。
Margaret Hilda Thatcher(瑪格麗特·撒切爾)
Margaret Hilda Thatcher(瑪格麗特·撒切爾)
“爲人民服務”
“爲人民服務”
當然應該談。&br&在我看來小學時就應該談戀愛啦。&br&-----------------------------------------&br&可惜我戀愛次數=0
當然應該談。在我看來小學時就應該談戀愛啦。-----------------------------------------可惜我戀愛次數=0
從loli到熟女,鄙人通喫
從loli到熟女,鄙人通喫
29歲,處男
29歲,處男
蘇聯作不出《Red Alert》這樣作品就是自黑——紅到深處自然黑
蘇聯作不出《Red Alert》這樣作品就是自黑——紅到深處自然黑
從上看到下,點評幾句:&br&1與其詛咒黑暗,不如建造路燈。&br&2不要再抱幻想,否則算是咎由自取。
從上看到下,點評幾句:1與其詛咒黑暗,不如建造路燈。2不要再抱幻想,否則算是咎由自取。
這種人都有女朋友。&br&而我還是處男。
這種人都有女朋友。而我還是處男。
英雄無敵&br&-----------------------------------------------&br&PS:&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英雄無敵3希言子版MOD(或補丁、插件)修改說明 3.1版。諸位有何高見、有誰有意合作? - 电脑游戏&/a& 歡迎指教
英雄無敵-----------------------------------------------PS: 歡迎指教
還有比孝順更“喪盡天良、傷天害理”的嗎?
還有比孝順更“喪盡天良、傷天害理”的嗎?
可以隔著另一種橡膠膜!
可以隔著另一種橡膠膜!
我不在乎胖瘦的。
我不在乎胖瘦的。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爲何女性的形貌(eg服裝[情趣例外]、髮型、尤其是化妝)對大部分直男的性吸引作用不大,甚至適得其反? - 性生活&/a&&br&玩玩《人工少女3》就知道了~&br&圖我就不貼了。
玩玩《人工少女3》就知道了~圖我就不貼了。
Hgame《眞實女友》中香織老師的“Are you listening carefully?”
Hgame《眞實女友》中香織老師的“Are you listening carefully?”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来自子话题:
谢邀,改革开放后财富的积累靠的是招商引资,还有以权谋私。贱卖国有资产都已经是90年代末的事了,大概到2005年算是个高潮,虽然也是血迹斑斑,但那个时候应该算不上原始积累。&br&&br&不过历史不是一个断层,我觉得要说清问题还是要带上计划经济时代。因为廉价劳动力和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分不开的。我觉得涉及到三个政策,两个计划经济的——户籍、粮票。一个改革后的,家庭联产制。&br&&br&&b&一,计划经济下的资本积累&br&&br&&/b&&u&&b&&i&1、农业支援工业战略&br&&br&&/i&&/b&&/u&计划经济时代,获得资本的思路是很明显的。在城乡设立剪刀差,用低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把粮食都拿走,只留口粮),然后用高价把工业品买到农村。通过一进一出,把农村的财富集中起来,发展工业。&br&&br&具体解释一下,发展工业无非一个是成本要低,一个是售价要高。怎么做到呢?我们知道,节约成本主要是压低工资,可是压低工资是有限度的,工人必须要活下去,活下去最基本的就是粮食。&b&因此只有低价的粮食,才有可能实现低工资。&/b&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政权掌握经济,所以很容易取得垄断地位,依靠垄断地位,高价向农民出售工业品,依靠垄断地位低价或价格获得粮食。&br&&br&&u&&i&&b&2、实施过程&br&&br&&/b&&/i&&/u&在1953年中国实现了农业的统购统销,就是要实现上面说的原始积累。&b&但是54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农民不卖粮。&br&&/b&&br&因为价格太低,农民下意识的囤积粮食,想等到价格好的时候卖。这打乱了之前的部署,因为之前认为农民需要工业品,没有更高价就必须卖,但没想到农业因为其特殊性,使得农民真的可以短时间不卖粮。更严重的问题是,农民可以短时间不卖粮,城市不能一天没有粮。&br&&br&为了解决农民不卖粮的问题。&b&所以到了55年提出了建设农村公社的政策,
目的是防止以后农民不卖粮&/b&,因为你的地都公有了,种的粮食也是国家的,这样就不是你卖粮食给我,而是我把粮食分一口给你。&br&&br&当时由于苏联的经验,直接公有化土地可能激起农民的反抗,于是计划由55年到58年,分步骤从初级社过度到到高级社,最后再到农村公社的转化。为了防止在过渡时期在缺粮,55年宣布农村公社的同时,宣布实施粮票制度。估计只是个临时方案,但58年马上粮食危机,过了好几年之后,又是文革,这样一来二去,粮票竟然实施了30年。&br&&br&有人认为发行粮票是因为国家缺粮食,但是你去看49年以后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在逐年增长的,如果粮食逐年增长那为什么还需要粮票呢?&b&其实所谓的缺粮不是真的总量上缺粮,而是城市缺粮,原因是政府收购价太低。&/b&&br&&img data-rawheight=&486& data-rawwidth=&767& src=&/bff4e65f4778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7& data-original=&/bff4e65f4778_r.png&&上图为1950年到2005年粮食产量,蓝色线条是人均粮食占有量,从图中可知,从49到58年人均粮食产量增长相当的快,知道58年才急剧下滑,可见55年说因为缺粮才发行粮票,并不是指全国都缺粮&br&&br&最后要补充的是,农村公社肯定不是宣传的所谓实施共产主义消灭剥削。因为就在短短几年前,土改刚刚结束,死了那么多人,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好不容易把土地分给了农民,结果几年之后就收归国有,这不是很奇怪吗?真是的情况是,当时没想到低价征粮会难以实行,所以临时决定土地国有化。&br&&br&&u&&i&&b&3、阻止农民进城&br&&br&&/b&&/i&&/u&这种政策导致农村的生活非常的差,这就使得农民有了越来越强的愿望进城变为工人,一旦农民可以轻易成为工人,那么会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但国家粮食供应紧张,因此当实现剪刀差的时候,政府就通过各种方式阻止农民进城,阻止的方法就是户籍和粮票。&br&&br&户籍很简单,城市户口是有工厂的,一个农村人来到城市根本没有单位接收他。&br&&br&还有就是粮票,&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如何评价”粮票“? - 汉唐天的回答&/a&农村是没有粮票的,一旦进城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就算要饭也会被遣返。&br&&br&&b&&i&&u&正是这种城乡的隔离,使得后来农民工大量进城,这些人成为了廉价劳动力的主力军。&/u&&/i&&/b&&br&&img data-rawheight=&750& data-rawwidth=&1000& src=&/8ad5426dbee02a82ee16b4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8ad5426dbee02a82ee16b40_r.jpg&&&br&&b&二、改革以后的资本积累&br&&br&&/b&&i&&b&&u&1、权利的腐化&/u&&br&&br&&/b&&/i&改革到了1989年,在那个敏感的时代,聚集在北京的人们喊出的口号是“反官倒”。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由于刚刚改革开放,国营和私营处于两条互不干涉的平行线上,因此价格上就出现了差异,被称为“价格双轨制”,一个价格是国家制定的,所有国营企业都遵行的价格,一个是市场定的,私营企业在遵行。&br&&br&总体上说国营的价格要低很多,于是就有一些人,从国营企业买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赚取差价。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些工业品还是要票的,一般老百姓也买不了很多,&b&能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有权力的官员或官员家属&/b&,他们利用公权力为自己谋私,赚的第一桶金。&i&&b&&br&&img data-rawheight=&521& data-rawwidth=&512& src=&/66dbec43da0ba77093c5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66dbec43da0ba77093c51_r.jpg&&&br&&u&2、招商引资&br&&br&&/u&&/b&&/i&招商引资曾经是一个特别热门的词语,就是吸引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加上国有企业的家底,构成了我们原始的积累。&br&&br&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外资,中国各级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在政策上给与外商很多优惠,有个词叫做超国民待遇,就是说外商的。据说当年有个地方,说只要能来本县投资500万,“违章停车不受罚,娱乐消费不受查,子女上学自择校,工人闹事有警察”。&br&&im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93& src=&/23cf584fa9c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img data-rawheight=&354& data-rawwidth=&491& src=&/5d26cfa9acc2cb601c9b7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1& data-original=&/5d26cfa9acc2cb601c9b76_r.jpg&&&im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300& src=&/a76f9f06dad1e4f3f824e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u&&i&&b&3、低人力成本概述&br&&br&&/b&&/i&&/u&问题是歪果仁也不是傻子,人家凭什么来你这里投资啊?那就是我们超低的人力成本。&br&&br&在发达国家,由于资本扩张,劳动力就显得不足,所以工人工资普遍很高,香港的街头贴的招工广告里会写“招小工,月薪8000”,港币和人民币基本1比1.在美国一个工人一个小时的工资相当于中国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br&&br&中国这样低的人力成本自然会让很多资本家向往。同时运输业的发达,让长距离的运输成本很低。所以越来越多的外资决定在中国设厂。要设工厂自然要钱,这笔钱就是从国外流入的,也就是改革后的原始资本啦。&br&&br&随着资本进入中国,城市里的工人也显得不够,于是大量的农村人口开始想城市进军。各地经济发展了起来,虽然老百姓受到外商剥削但是毕竟比之前要好很多。&br&&br&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力成本这么低呢?&br&&im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329& src=&/2cf63fe019f544ddb9c1d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br&&u&&i&&b&4、&/b&&/i&&i&&b&农村人口进城&br&&br&&/b&&/i&&/u&因为上文所说,计划经济下大量牺牲农民的利益,他们在农村生活很苦,所以一旦限制取消或减弱,就会大量逃离农村。&br&&br&这些农村人的工资本身就很低,&b&再加上户口制度的影响就更低了。&/b&为什么呢?因为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举家搬迁到城市。其结果是农村的壮劳力进城,但是父母孩子却留在了老家。这就让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变得极低。&br&&br&户口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改革后农民进城可以找工作,可以租房子住,但是他依然有很强的束缚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还有居住权上。农村的青年可以不在乎这些,没有教育无所谓,没有医疗也可以;可是老年人不行,他们的孩子不行,他们在没有任何保障的城市不能工作,又必须处处花钱,所以只能留在本地,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老人的问题。&br&&br&&b&如果农民工主要的供养对象,老人孩子生活在农村,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在城市的成本。&/b&这是因为农村尽管很落后但粮食却很不值钱,这样农民工因为养家负担轻,就可以接受更低的工资。&br&&br&这样,户籍制度,压低了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招商引资和各种政治优惠,吸引外国投资;权力腐败倒卖国有资产。这几方面无一不和政治力有关,他们同时作用使得中国长期得以发展。&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415& src=&/f2d5f7ac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br&&b&三、产生的问题&br&&br&&/b&农民工的工资很低,这导致一段时间内甚至包括现在,外地人,农民工都受到本地市民的排斥和反感,因为他们拉低了平均工资威胁到本地人的生存。记得电视台有一期节目,现场有个农民工说北京人懒,很多工作不愿意做。当时有个北京人起来反驳,说我们挣工资要养老人孩子,你们外地人没那么多成本,一个工资低的工作,我们北京人干了也养不活家,自然就不愿意干。这其实反映了真实的情况。&br&&br&农民工的低成本导致了工资的普遍下降,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真正的农民是不在乎自己的权利的,什么教育医疗居住权,因为他们一直都没有。但是,真正在为农民工权利摇旗呐喊的都是城里人。因为农民工的人权低,直接影响了城里人的生活。同样,整个中国也不大在乎人权,而特别关注中国人权的倒是美国人,因为人权高了,工资也高,工资高了中国产品竞争力就下来了,美国工厂好了,美国就业就有希望了。&br&&br&看累了吧,送给大家一只萌妹纸~&br&&img data-rawheight=&744& data-rawwidth=&600& src=&/5ad0ecec8dbb1b6c453b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ad0ecec8dbb1b6c453b6_r.jpg&&&br&未完待续
谢邀,改革开放后财富的积累靠的是招商引资,还有以权谋私。贱卖国有资产都已经是90年代末的事了,大概到2005年算是个高潮,虽然也是血迹斑斑,但那个时候应该算不上原始积累。不过历史不是一个断层,我觉得要说清问题还是要带上计划经济时代。因为廉价劳动…
来自子话题:
I am the bone of my Radiance.&br&身为辉耀所成&br&Skadi is my body, and Tarrasque is my blood.&br&冰眼在身,难凉热血&br&I have created over a thousand Butterfly.&br&手制之剑已达千余&br&Unknown to Death.&br&从未败退&br&Nor known to Life.&br&亦不为生所知&br&Have withstood pain to create many weapons.&br&其身立于山丘之巅,见证了太多苦难&br&Yet, those hands will never hold anything.&br&然此生毫无意义&br&So as I pray, &br&故如我所求&br&Unlimited Divine Rapier Works.&br&无限圣剑制&br&&br&所以说&br&想来打劫我的渣滓们&br&投降还是死亡?&br&那将由你来决定&br&&br&&br&————————————————————分割线————————————————————&br&知乎鹳狸猿&br&我承认&br&现在是你比较强
I am the bone of my Radiance.身为辉耀所成Skadi is my body, and Tarrasque is my blood.冰眼在身,难凉热血I have created over a thousand Butterfly.手制之剑已达千余Unknown to Death.从未败退Nor known to Life.亦不为生所知Have withstood pain to …
来自子话题:
马克思是学者。&br&不是宗教领袖。&br&资本论是学术著作,不是圣经。何况圣经也是修改过许多次的。&br&&br&他如果突然穿越到现在,在起初的十几二十年一定没功夫扯嘴皮子功夫吵架。&br&&br&而是先去中国,古巴,越南,朝鲜等国考察。&br&然后再去美国欧洲亚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南美那些打着社会主义左派的的国家,北的福利资本主义国家走一通。&br&&br&根据见闻,收集素材,在唯物史观下,用自己的研究方法丰富共产主义理论。&br&&br&他那里有闲工夫嘴炮当个公知。&br&或者说,真正的公知从来都是摆事实讲道理展现思维逻辑,而不是靠着嘴炮嘲讽。&br&&br&&br&现在他的研究素材更丰富,全球一体化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br&几个不同的共产主义国家也各自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br&资本主义的妥协和民众的态度表现也非常有趣。&br&&br&他一定能写出比资本论更好的学术著作。&br&&br&至于是否认同中国?我觉得不会认同的,毕竟中国目前还差得远。&br&但他这种人是不会去做哪些非黑即白的嘴炮,而是写出文字提供思路。或是对现状的抨击,或是对前路的指引。&br&&br&总之终归是建设性质的。是良性的&br&&br&至于中国政府是否愿意接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br&有时候接受,也不见得待见他。&br&&br&政治家和学者是两个次元的产物。&br&他们即便信仰相通,也不见得就会相处和谐。
马克思是学者。不是宗教领袖。资本论是学术著作,不是圣经。何况圣经也是修改过许多次的。他如果突然穿越到现在,在起初的十几二十年一定没功夫扯嘴皮子功夫吵架。而是先去中国,古巴,越南,朝鲜等国考察。然后再去美国欧洲亚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南美那些…
来自子话题:
道路自信也就是自干五这种只有一个脑细胞的生物才会信的,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几个信这个的?&br&你跟老百姓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然后独生子女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后国家就不管了;&br&你跟工人阶级说“我们要消灭剥削消灭失业”,然后一个国企改革让上千万工人下岗就不管了。&br&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执政者如果真的一心一意紧靠人民大众,老百姓也不是白眼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但是吃地沟油喝问题奶粉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吸有毒空气住危化品仓库旁边,承担着由于政府腐败无能的全部后果,你跟我说要有道路自信,你到底是拿群众当傻子还是承认自己是骗子?&br&&br&关于新阶级,早在吉拉斯之前,甚至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前就有人指出过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 知乎用户的回答&/a&中&br&&blockquote&在反对“人民国家”时,巴枯宁有一个著名的发问: “如果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它将统治谁呢? 就是说将来还有另一个无产阶级要服从这个新的统治,新的国家。”巴枯宁所预计的结果是:先进的工人将统治“马克思主义者不赏识”的贱农,发达的德国将统治落后的斯拉夫民族。&br&在《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中巴枯宁指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都会得到一个最可悲的结果: 少数特权者统治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但是,马克思主义者说,这个少数将是工人。是的,大概是过去的工人,但是他们一旦变成了人民的统治者或人民的代表,他们就不再是工人了。他们将从国家的高度来看一切普通工人,他们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人民,而是他们自己和他们治理人民的欲望。&/blockquote&马克思和巴枯宁的最终目标都是无政府主义,但是具体路径不同。马克思的主张是先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使得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消灭私有制,如果私有制这个国家存在的经济基础不消灭,那么国家就不可能被消灭。而巴枯宁认为“国家就是暴力、压制、剥削和不义,就是把这些东西变成了体系和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石”,私有制是通过国家来保护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宏大视角是,必须通过对历史脉络的远观才能发现经济关系的改变是改变法权关系的最终力量,可是,对于每个历史瞬间的、处在行动中的革命者来说,权力与经济的结合则是完全一体、难分因果的。”巴枯宁主张消灭法权和消灭资本同时进行。&br&从马克思和巴枯宁的争论中看,我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他关注的是整个无产阶级是否掌权和经济所有制,对于官僚阶级的异化变质重视不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力很强,但是批判的板子也是可以打倒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实践上的:&br&&ol&&li&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其实是以国家作为资本家来统治无产阶级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国家这个资本家必然要落实到具体个人上的,落实到谁头上呢?就是先锋队的各个官僚!&br&&/li&&li&“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先锋队模式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种模式是不是一种异化,个人在服从组织时的行动是否属于自己?实践中先锋队要求其成员不仅在工作中要服从组织安排,在个人生活、言论、行动等方面都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不是比资本主义企业更加彻底的异化?毕竟资本主义企业中个人的劳动时间之外是不受资本家控制的。&/li&&/ol&说句题外话,就我对中国经验的观察,符合马克思所期望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列宁的先锋队中其实是生存不下去的,冷静理智研究问题的人斗不过狂热自high天天把”夺权“挂在嘴边的人,不断路线斗争的结果就是将反对意见赶尽杀绝,然后剩下的人陷入集体狂热。你可能昨天还被人骂成“右狗”,第二天就被扣上“极左”的帽子。&br&&br&下一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我相信一点,今天所有现存的模式都在药丸的康庄大道上狂奔,新自由主义不靠谱,凯恩斯主义回天乏力,回归76年之前更是无稽之谈。历史只能向前走,社会革命的萌芽必须从实践中寻找,而不是在密室里空谈,并且我认为,这种萌芽需要到工厂中,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去找。资本在不断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生产力,也在创造新的生产关系,弹性生产、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政府购买服务、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等,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冲击和变革是极其深远的,按照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观点,这里面肯定蕴含着未来社会形态的萌芽。今天的左翼青年最需要的不是起来革命,而是努力学习,努力了解今天正发生在中国的各种变化。如果你连前沿动态都不了解,还谈什么先锋呢?&br&&br&最后,谢邀
道路自信也就是自干五这种只有一个脑细胞的生物才会信的,中央党校、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几个信这个的?你跟老百姓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然后独生子女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后国家就不管了;你跟工人阶级说“我们要消灭剥削消灭失业”,然后一个国企改革让…
来自子话题:
你可以骂他,诋毁他,但是在社会科学,你绕不过他。
你可以骂他,诋毁他,但是在社会科学,你绕不过他。
来自子话题: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髓是:&br&&br&&b&1. 历史唯物论&/b&&br&&br&&b&2. 异化理论&/b&&br&&br&&b&3. 对德国唯心主义的批判&/b&&br&&br&&b&4. 社会形态演进学说&/b&&br&&br&&b&5. 关于人类解放的讨论&/b&&br&&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历史唯物论主要集中在《提纲》和《形态》。异化理论集中在《44年手稿》。对德国唯心主义的批判到处都有。社会形态演进学说集中在《57-58手稿》。关于人类解放的讨论集中在《宣言》,大量资本论手稿,以及很少受关注的《论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髓是:1. 历史唯物论2. 异化理论3. 对德国唯心主义的批判4. 社会形态演进学说5. 关于人类解放的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唯物论主要集中在《提纲》和《形态》。异化理论集中在《44年手稿》。对德国唯心主义的批判到处都有。…
来自子话题:
谢邀。知道茅获奖的消息,为什么会给他颁发此奖,没去探究。茅本人还说:“CATO给我这个奖,说明中国在争取自由方面有了很大成功”,中国这方面的成功,是以他获奖来作标志物了。&br&&br&我没有特别关注过茅及他的天则研究所,只是在网上有时会见到他的说法,这些说法给我的印象是,他这个人有些想当然。比如他主张完全放开土地市场,还认为不需要耕地面积保护,缺少粮食可从国外进口等等,实在是有些浪漫主义的。&br&&br&而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有两大难点,如不解决好,任何想法都有点天真。&br&&br&一是产权问题,农村土地的确权,现仅限于承包权,而农民手上现有的承包地,有点来源不明,是分配的,而非交易获取,再往下分,怎么分,产权不明,放开就失去了前提。&br&&br&二是城镇化的程度,没有更多农民的市民化,土地的转移就会受限,目前,已进城的,大部分是半市民化,而进一步的农民进城,已经处于胶着状态,决没有那么容易。&br&&br&08年金融危机性发生3个多月后,由于企业不景气或倒闭,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那时我正在鄂西农村,得知以为一时不能再出去的农民工,因想收回地立即就产生了不少土地纠纷,有些农民工没有领到工资就返乡了,于是农村偷牛盗马的案件开始增加。&br&&br&04年后,农村税费开始取消,曾经因为附着在土地上的税费重而外出打工的农民,因为负担取消,也大批返乡想要回流转地,结果也发生了大量的土地纠纷。&br&&br&农村至今还是城市用工的“蓄水池”,是半市民化农民工们在万一情况下的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想放开,也难放开。&br&&br&茅还说,中国土地的产出在土地质量不在面积,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提高土地质量,决非易事,一亩低产地要变成常年的高产田土,需要水利设施的保证,需要长年的土地整治和地力培养,记得见过相关统计,中国的中低产田土要占耕地总量的一半左右,能一下子改变过来吗,何况其中还有大量的坡耕地。而粮食,却是天天都要有的,少了一天就不得了。&br&&br&见过资料,由于土地的特殊性,全世界的土地,都是有用途管制的。中国当前的土地政策和管制是有问题,甚至问题还不小,但也决非一放就能浪漫地解决了那么简单。&br&&br&学者和决策者有一个重大区别,学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说话,不需要承担后果;决策者则必须为自己的决策承担后果。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有这一区别,就去否定前者,赞成后者,而且前者对后者还有启示作用。但这一区别,必然会制约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思路。&br&&br&美国兰德公司是一个著名的民营性战略决策咨询机构,好处是相对超脱,但这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对事物的发展作出恰当的预测,还需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且已经有大量事例确立了威信。而茅大体是属于“炮轰”型的,“炮轰”总得找点理由来说话,决策者在决策时,能注意到他的一些理由,还是必要的,毕竟在保证决策的周密性上会有好处。至于他领衔的天则研究所,确实有不少知名专家,这些专家当然各有成就,但未必属天则。以茅和天则名之的真有大作用的成就有哪些,我还真不知道,现在就去猜测其能否成为兰德那样的咨询决策机构和智库,也就没兴趣了。
谢邀。知道茅获奖的消息,为什么会给他颁发此奖,没去探究。茅本人还说:“CATO给我这个奖,说明中国在争取自由方面有了很大成功”,中国这方面的成功,是以他获奖来作标志物了。我没有特别关注过茅及他的天则研究所,只是在网上有时会见到他的说法,这些说…
来自子话题:
&blockquote&“……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blockquote&&br&——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
来自子话题:
&img src=&/97e59ac4e7caf565ef9a3_b.jpg& data-rawheight=&3582& data-rawwidth=&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97e59ac4e7caf565ef9a3_r.jpg&&
来自子话题:
谢邀,本条目 出自《费尔巴哈提纲》,算是马克思早期对于人本问题的一个论断,实质上,全篇提纲都是对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些批判。&br&&br&费尔巴哈对于人本问题的论述,尤其是对于人本质的论断大致归于以下两点点:&br&&br&(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无意识的实体,在时间顺序上具有第一性,人是有意识的实体,虽然在其发生的时间上是第二性的,但在地位上则是第一性的。即自然基础论。&br&&br&而自然基础是贯穿整个时间流性的存在,自然基础即一切有形的总和,变化所造成的普遍性,结构性均是内蕴的,任何普遍事物均为自然基础框架内的存在形式。&br&&br&(二)人与他人的关系。人是自然人。但社会的人意味着人与人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决定着人的本质,此为超越自然属性之上的人本质。&br&&br&他承认了人的社会性建构,但是他依然将人在自然基础上的形式(或者说“类”)孤立地作为人本质的基本来源,人本质即其自然本质,简化一下可视作为其生物学本质。&br&&br&&br&&b&但是这两点的论述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b&:&br&1,否定了人本身的主体性。&br&2,缺失了社会性实验对于人的身份确定的建构性论述。&br&3,树造了一个无视历史语境,贯穿时间始终的绝对存在。&br&4,依然将人本质定义为一个孤立,抽象的形式总和。&br&&br&故而,马克思这句话实质上就是对于这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之批判。&br&1,人的类概念就是社会的概念,据此把类存在物理解为社会存在物,把类生活归结为生产生活,把类本质归结为劳动,并为其从人的劳动中揭示出人的个体本质来进行发展。而马克思对于人本质的论断大概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br&(1)早期来源于《手稿》中对于异化的探讨,有引述“类”的概念,而此处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更接近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中所产生。这对于费尔巴哈有一定继承。&br&(2)后期,就更强调了人本身的社会性,尤其是强调社会关系总成对于人本身身份确定的论述,从而展开对于人本质的论述,个体在社会性的实践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构成了人本身。这是《提纲》的说法,也是成熟时期马克思更常用的概念。。&br&&br&但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并不产生矛盾,在学理上有一定继承性,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这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对社会性本身的侧重在具体性上的表述。&br&&br&&br&2,将对象定位在现实的历史的人。而不是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费尔巴哈的“一般人”是一种人文通性基础上的一个感性抽象,并通过宗教批评填满这个人本设定。但马克思更强调人及其具体活动的历史性生成,即后世整个左派学理中一直强调的所谓“历史语境”,我们要将人本身更多依托到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生态对于人需求,人性表述,以及人本身的建构性,而不是利用形式化做一个价值悬设。这某种意义是对于费尔巴哈的扬弃。&br&&br&&br&3,人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社会历史的进程及其方向是由社会历史运动主体的共同作用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存在并实现于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人本身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在自我意志和需求的指导下,产生的自发性创造活动,形成现有的普遍社会生态,这个普遍性并不是某一个绝对存在中内蕴的一个外部变化,而是发展过程的主体性变化。在实践基础上,社会规律和人本规律是辩证统一的。&br&&br&4,历史语境中的人士可以通过经验观测,其社会生态的变化,积累,矛盾是主观能动的实践产物,而不是某一绝对存在的僵死,孤立的元事实的重新组合。而这个整体语境是历史语境,也是社会性体现的历史意志,社会生态出于这个指导下不断变化,而不存在无视历史语境的外部自然主体的总成。&br&&br&就如此。。。。
谢邀,本条目 出自《费尔巴哈提纲》,算是马克思早期对于人本问题的一个论断,实质上,全篇提纲都是对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些批判。费尔巴哈对于人本问题的论述,尤其是对于人本质的论断大致归于以下两点点:(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无意识的实体…
来自子话题:
题主说「希特勒出身草根」——那也是(具有)小布尔乔亚(心态)的草根啊!人家年轻的时候明明还是混迹于维也纳的文艺青年好伐?
&br&&br&看看知乎上的小布尔乔亚、文艺青年、小清新们的言论就知道了,他们中有太多潜在的法西斯和国社党。不光是在网络上,现实中魔都就有商人、白领们组织的法西斯社团,一旦天下有变,说不定就搞出咖啡馆暴动了~&br&&br&当然啦,这部分人里面不但有潜在的法西斯和国社党,也有不少潜在的共产主义者。&b&人的出身并不足以决定其意识形态&/b&。马克思祖父是大律师,恩格斯更是操纵国际期货市场的大人物,列宁家是小贵族,毛的家境可以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上屌丝逆袭的朝代分别有什么特殊性? - 马前卒的回答&/a&》……总之,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出身真的不是什么决定性的东西,历史也总是不吝于给每个人选边站队的机会。
题主说「希特勒出身草根」——那也是(具有)小布尔乔亚(心态)的草根啊!人家年轻的时候明明还是混迹于维也纳的文艺青年好伐?
看看知乎上的小布尔乔亚、文艺青年、小清新们的言论就知道了,他们中有太多潜在的法西斯和国社党。不光是在网络上,现实中魔…
来自子话题:
按照题主的问题来回答一下好了。不能说全中国大学的授课情况,只能讲讲我当年上过的相关课程。大学毕业多年,很多细节已经想不起来了,还望见谅。&br&&br&&ol&&li&&b&你大学里认真上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同学占百分之多少?&br&&br&&/b&我校(中国人民大学)一般是大一开马哲、毛邓三、思修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属于全校&b&所有专业、中国学生&/b&的必修课(据我所知留学生是不用上这些“政治课”的)。据我观察,认真上课的人其实并不多。当然,这也取决于老师的授课模式,如果老师肯开讨论课的,还是会有稍多点的学生热心参与讨论的~&br&&br&这些课,多数老师也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么个态度,学生们多数也是应付了事。不过我校经济学专业会单独再开一门专业必修的政经课……由不得你不认真上……&br&&br&&br&&/li&&li&&b&有个好教师讲这门课程是怎样一种体验?&/b&&br&&br&我确实认为我并没遇到严格意义上的「好老师」,当然也可能是我当时没有用心上这些课……就说说印象深刻的一些老师吧。&br&&br&当年那位马哲/毛邓三的老师,大概也知道这些课学生们不感兴趣,所以他当时是很鼓励学生们针对教科书上观点讨论和辩论的。犹记得当时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同学,非常勇敢的说出香港回归之后,政令不畅效率低下,香港人民对回归是有些不满的;而一位北京的男孩则义正言辞的反对她的这种想法。那时候香港与大陆之间的矛盾尚未如今天一般,在座的数百位同学,我看有大半是欣赏那位香港女同学的发言的……&br&&br&这一幕我印象极深,除了因为这一堂课大概是那整个学期参与讨论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因为当年的局面恐怕再也无法在今日重现了。观如今港陆情绪之对立,彼此之猜疑,若今日再有此一幕,恐怕学生之间也不会再有当年那般心态平和的讨论氛围了。想来也是有些唏嘘。&br&&br&&br&另外一位老师,则是我的政经老师。当时我们经济学专业,除了全校必修的政经课,还有一门单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必修课。这门课本来是一位比较正常的经院老师,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的。由于是专业课,大多数学生虽然没甚兴趣,倒也不得不用心学习。&br&&br&直到有一天,政经老师生病了,找了一个新的老师代课——这位代课老师是个赤裸裸的马克思主义(?)左派愤青,整堂课保持着慷慨激昂的情绪,给我们画图讲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模型和公式,以及种种优于其口中「庸俗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之处。并且表示「西方社会所谓的经济周期,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问题的缘故……庸俗经济学永远解决不了诸如大萧条这类的经济崩溃」。这位老师从根本上否认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需求与供给决定价格从根本上就是荒谬的,是完全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这是当然的,因为两者的讨论根本不是建立在一个体系上……&br&&br&——这门专业课我们全班20个人本来是上得索然无味,这位代课老师一席话,一下子惊醒了一班人。这下大家全精神了,神采奕奕的盯着老师那关公战秦琼一般的逻辑推理,时刻准备着跟老师辩论(我承认这是我最愿意干的事)。不过你懂得,一般来讲这种狂信者是无法被说服的……两周之后,原来的老师病好回来上课了,全班人都松了一口气,表示老师您回来了真好,我们现在可以正常上课了吗?&br&&br&&br&&/li&&li&&b&这门课程是否该继续当必修课?&/b&&br&&br&我看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尤其是毛邓三和思修。这些课列为全校必修课,纯属是劳民伤财。不如列为校选修,有兴趣的学生也会认真上课,老师们也可以认真讲课。免得留下一群尸位素餐的老师学生,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最后考试卷子上只能写「标准答案」,这些话连自己都不相信,有什么意义呢?自己骗自己很好玩吗?&br&&br&&br&&/li&&li&&b&经济学系,政治学系,历史学系是否也有经常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b&&br&&br&有的。除了上文我说到的政经专业课,我们大三还开了《资本论》,也是专业必修。当然,我是经济学院的,政治系(国关)和历史系有没有单独小灶就不清楚了。我认为历史系应该没有除了全校必修课程以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了——除非你学的是党史- -b。&br&&br&如今经院资本论是不是变成专业选修我倒是不太清楚,但我觉着让我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里选的话,我宁可去选资本论必修。起码这门课是正八经去读资本论原著,而不是别人嚼过一遍又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写的好多了好吗?&br&&br&&br&&/li&&li&&b&全国课程教材是否都是通用的?&/b&&br&&br&是的,全国统一教材。&/li&&/ol&
按照题主的问题来回答一下好了。不能说全中国大学的授课情况,只能讲讲我当年上过的相关课程。大学毕业多年,很多细节已经想不起来了,还望见谅。你大学里认真上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同学占百分之多少?我校(中国人民大学)一般是大一开马哲、毛邓三、思修和马…
来自子话题:
&b&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前提是,你真的在上青天。关在屋子里,风多好往那刮跟你都没关系。唯有努力,才有资格享受好运气。&/b&&br&&br&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当年中考考了678分,压线上区一中。之前我忐忑不安,因为盛传录取分数是680分。最后公布分数线是678。传说是一中希望多录取些人。&br&&br&这是运气。&br&&br&但是,如果我不努力,只考了三百多分的话,还有资格谈运气吗?分数线定678还是680分,跟我也一点关系都没有。&br&&br&有个开发商,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市场筑底回暖的时候。所以他销售时没有遇到太多阻力。于是,他很顺利地掘到人生第一桶金,从此事业风风火火。&br&&br&这也是运气。可是,楼市筑底回暖的时候,能够帮助领几千工资的你我,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吗?&br&&br&所谓运气,也可以说是机会。有句鸡汤你一定听过: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br&&br&知乎另一句名言你也一定听过。我改编一下:以大多数人之努力程度,还没有资格去拼运气。&br&&br&当然了,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方法也非常重要。但是,没有付出却等着好运掉下来,便只是白日梦。&br&&br&至于出身,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下,决定的程度确实是不同的。&br&&br&古代印度是种姓社会。你出生时是婆罗门就是婆罗门,是首陀罗就是首陀罗,一辈子都改变不了。不同种姓之间不可通婚,甚至不可以有肉体的接触。&br&&br&在这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出生对人命运是决定性的。&br&&br&但在民主社会,出生决定的是阶级,而不是等级。等级不可流动,阶级却可以。许多人通过后天努力通往更高的阶级,在此不赘述。&br&&br&无论在任何社会,出生都是不可改变的。但社会越开放,禁锢就越小,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就越大。&br&&br&对于非洲的饥民,你确实只能感叹命运不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哀叹运气和出生,不过是懒人的借口。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前提是,你真的在上青天。关在屋子里,风多好往那刮跟你都没关系。唯有努力,才有资格享受好运气。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当年中考考了678分,压线上区一中。之前我忐忑不安,因为盛传录取分数是680分。最后公布分数线是678。传说是…
来自子话题:
这本书头几章看了感觉还不错,看到中后部分就觉得完全没什么味道了,原因有下:&br&&br&1、包含深情和气势恢宏的文笔就像是一首歌起调很高,一出场很震撼,但你听一场音乐会从头至尾都在飚高音不累么?读者的情感带入也是有限度的。&br&&br&2、作者吴晓波是新闻专业背景而非经济学学术背景,虽然在财经新闻行业颇有名气,但和经济学家解剖经济现象的刀法相比还是略有隔靴搔痒的遗憾。这一点和看《南风窗》多了觉得索然无味类似,提出问题很多,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也未能提出一些实质建议。&br&&br&也许这就是新闻和学术的不同,新闻只负责告诉你问题的表象,学术能带你钻研问题的实质。可能是我自己对这本书期待过高了吧,才得出这样失望的评价。&br&&br&3、我觉得这本书从任何一个特定角度看都不专业,它是文人写经济,文人写历史,文人式的记录抒情,新闻人写的非新闻。本书的现有地位是被赋予了过高的评价。(12月17日增加,回应&a data-hash=&b279f9e87& href=&///people/b279f9e8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279f9e87&&@宋之路&/a& 的反对。)&br&&br&4、几天忙碌,原来大家对这个话题讨论得这么热烈,而我无意间写下的答案收到了这么多反驳,深感以外。在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题主只是问如何评价这本书,还没有提出书中的企业案例是否属实的描述,所以我想,这只是个人观点的问题。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它既没有激发我的创业热情如楼上匿名的辩论教练,也没有让我觉得某方面特别专业给我特别多的启发如我3点所言,甚至它的文风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在1里面说明了。目前我没有时间精力以辩论赛的架势去翻出此书作严谨的考究论证,所以我提出的观点居多而缺乏实质的论证,在这方面我非常谦虚地听取各位的指正和反对。但是。但是。大家实在没有必要以教育我的姿态在这本书的评价方面试图“纠正”我什么。&b&正如鸡汤文在有些人看来是好的,有存在意义的,但是另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把鸡汤当参汤,仅此而已。&/b&再说了,一套书籍,洋洋洒洒几十上百万字,销量还那么好,说它没有一点价值和意义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它是否真的有大价值,就要看对谁而言,从哪个角度来看了,大家可以继续讨论。(12月19日增加)&br&&br&以上,纯粹个人观点。
这本书头几章看了感觉还不错,看到中后部分就觉得完全没什么味道了,原因有下:1、包含深情和气势恢宏的文笔就像是一首歌起调很高,一出场很震撼,但你听一场音乐会从头至尾都在飚高音不累么?读者的情感带入也是有限度的。2、作者吴晓波是新闻专业背景而非…
来自子话题:
共产主义政权一步步自然变成了资本主义桥头堡&br&资本主义政权一步步自然变成了社会主义接班人
共产主义政权一步步自然变成了资本主义桥头堡资本主义政权一步步自然变成了社会主义接班人
来自子话题:
&b&更新:豆瓣上有豆友批评我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学」(Marxologie)之间的区别,认为中国的「马克思学」研究水平如我所言处于末流,但「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领先的,还请大家注意。&/b&&br&&br&算不上。&br&&br&中国最好的马哲研究中心在南大,不少南大哲学系学生讲过自己的系所基本上已经成为马哲系了,这和张一兵先生及其弟子们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张一兵先生今年五月上任南大党委书记,这样看来南大马哲研究的竞争力应该还会维持多年。中国大陆的其他学校里,复旦、北大、吉林、中山、清华等学校的马哲研究也做得不错,当然这些学校,除了清华之外基本都是哲学的传统强校。&br&&br&然而,中国马哲在国际上的认同度还是不高的,新MEGA (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的编委中,一个中国人都没有,国际上比较认同的东亚马哲专家都集中在日本。这里面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国马哲研究——作为中国哲学学术界的一个部分——分享了中国哲学学术的一个问题,就是重哲学史轻哲学。也就是说,中国的马哲史搞得不错,但对马哲本身的研究确实水平有限。例如,阿尔都塞问题是国内马哲研究花了不少力气的地方,大部分研究者都从马哲史的角度分析阿尔都塞断层存在于马克思的哪部著作(或哪两部著作之间),少有人去从马克思哲学本身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断层到底存不存在。二是语言沟通不畅——整个东亚都有这个问题,不多说。也许最近及往后几年会有改善。去年在UMass的大会上清华的夏莹老师做的全英文发言,就广受好评。三是确实也良莠不齐,总有一些研究主动或被动地御用文人化,例如:&img src=&/8125fd46ecefb135d18e5a7d3e7d9300_b.jpg& data-rawwidth=&707&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7& data-original=&/8125fd46ecefb135d18e5a7d3e7d9300_r.jpg&&&br&如上,东亚最好的马克思研究在日本。日马研究中划时代的人物是广松涉,他的物象化理论在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日马中最举足轻重的理论。在日马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平子友长、大村泉、望月清司、大井正等一批马克思学者,遍布在哲学、文献学、史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当代日本重要的思想家柄谷行人也颇受马克思及日马研究影响。然而,日马同样存在着重要的缺陷,主要是考据癖太重。近20年的日马花了大量精力做文献考据工作,成为了马哲研究中的「句读专家」,却难以在更大的广度上为马克思研究做出贡献。&br&&br&世界其他地方的马克思研究,拉美更侧重于革命理论、阶级理论、剥削理论,这和拉美的政治现状是有关系的。欧洲和北美的情况请参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理论学说目前的研究发展状况如何?&/a&。
更新:豆瓣上有豆友批评我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学」(Marxologie)之间的区别,认为中国的「马克思学」研究水平如我所言处于末流,但「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领先的,还请大家注意。算不上。中国最好的马哲研究中心在南大,不少南大哲学系学生…
来自子话题:
这么大的问题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趁着研究申请,简单谈一下比较了解的几个国家。主要谈相对正统的马克思研究,西马等其他分支了解不多。&br&&br&一、美国&br&&br&哲学系基本不做马克思,毕竟是英美传统,对欧陆的重视程度有限,更不用说马克思这样的天然异端。比较著名的例外是New School,该校的欧陆哲学研究做得相当不错,除了马克思之外,本雅明、黑格尔、海德格尔、胡塞尔、德里达等等都做得有声有色。&br&&br&政治系少得可怜。NYU的Bertell Ollman是知名度很高的Marxist,早年做异化理论、辩证法,最近在做经济危机理论;NYU的Adjunct Professor Mehmet Tabak是非常博学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别的政治系也许零星有分布,但并不成气候。&br&&br&社会学系对马克思的包容度还是相对要高。NYU的Vivek Chibber是分析马克思学派的传人,E. O. Wright的学生,年纪不大但学术水平相当不错;E. O. Wright本人在Wisconsin Sociology,也是知名度很高的Marxist,早年做阶级理论,近年也做一些跟美国社会比较相关的课题;这里的list(&a href=&///?target=http%3A//www.criticalsociology.org/radical_ed/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adical Educ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提供了不少较左的社会学系项目。&br&&br&经济系存在着一些异端,最著名的是UMass的Richard Wolff,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经济危机理论的大师,UMass的经济系也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成为了左派的天堂。University of Utah的经济系也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这个list(&a href=&///?target=http%3A///hed/gradua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raduate Programs&i class=&icon-external&&&/i&&/a&)则提供了不少学术风格比较异端的经济系,当然其中不少不在美国。总体而言,经济系里还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br&&br&总体而言,美国对马克思研究的包容程度非常低。仅存的一些Marxist,目前做得最成功的领域可能还是危机理论和阶级理论,主要是和美国的现状更接轨一些。&br&&br&随机赠送一个梗,上世纪七十年代,Bertell Ollman被UMD政治系发了系主任的Offer,但由于时属冷战,有两名专栏作家撰写文章指责Bertell,大概意思是他不是学术大师,只负责政治洗脑,反对在首都的大学的政治系里安排这样的系主任,并直接导致UMD撤回了这个Offer,Bertell起诉但败诉。冷战结束至今,马克思研究在美国的容忍度仍然没有大的突破。&br&&br&二、加拿大&br&&br&York University,北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天堂。其政治系的Political Marxism研究在北美极富盛名,Faculty中也有不少知名度不错的学者,例如David McNally。另外其输出的毕业生去往很多系所,带动了这些系所的马克思研究,上文所说的University of Utah经济系就是属于这个情况。今日在北美谈马克思主义,很少有人会不提到York University。他们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在马克思的政治理论。&br&&br&三、英国&br&&br&这方面理应请正在英国的 &a data-hash=&f8f60066de2cbfaacdeb7ba& href=&///people/f8f60066de2cbfaacdeb7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马旭冉& data-tip=&p$b$f8f60066de2cbfaacdeb7ba&&@马旭冉&/a&回答比较妥当。就我所知的情况是,英国对马克思的包容度比美国要大得多,也有不少学风非常犀利的系所,例如University of Sussex和University of Kent,有年度的workshop conference之类的活动(例如:&a href=&///?target=http%3A//marxandphilosophy.org.uk/society/even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vents - Marx & Philosophy Society&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么大的问题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趁着研究申请,简单谈一下比较了解的几个国家。主要谈相对正统的马克思研究,西马等其他分支了解不多。一、美国哲学系基本不做马克思,毕竟是英美传统,对欧陆的重视程度有限,更不用说马克思这样的天然异端。比较著名的…
来自子话题:
当然是富二代,马克思的老爸是大律师,当地的首富。马克思读大学的时候,他父亲在信中就指责马克思喜欢挥霍钱,说即便是最富的人都花不了他那么多钱。&br&&br&&br&马克思的表哥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思要印《资本论》第二卷的时候,还向他表哥借钱印书。他表哥确说,“那么点钱是小意思,本来我们犹太人是非常遵重人才的,特别是像你这样的大学者,但是鉴于你的立场钱不会给。”&br&&br&不只马克思,列宁也是资本家家庭出身,而且还是贵族,不然他们都受不了良好的教育。
当然是富二代,马克思的老爸是大律师,当地的首富。马克思读大学的时候,他父亲在信中就指责马克思喜欢挥霍钱,说即便是最富的人都花不了他那么多钱。马克思的表哥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思要印《资本论》第二卷的时候,还向他表哥借钱印书。他表哥确…
来自子话题:
无产阶级没有祖国,意思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的“我国”实际上是“你国”,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都受着各自资产阶级的压迫,而那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所以不是祖国是你国。&br&&br&而到了社会主义,理论上来说,各国无产阶级要武装保卫苏联,但只有最发达地区的英国无产阶级能做到这点:英国策动武装入侵去干涉十月革命,结果英国码头工人视祖国为你国,拒绝为国装卸侵俄物资,给钱都不干,跑去打横幅游行:不许干涉俄国。&br&&br&但是,多数落后国家的工人阶级是没有这个觉悟的,甚至于落后到连农民都没有。而同样落后的俄国工人也没有这个觉悟,脱胎于沙俄军队的红军中不乏穷凶极恶的兵痞。结果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躲在莫斯科高谈阔论,以为只要红军西征,波兰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会起来革命。结果波兰工农纷纷加入白军吊打红军。&br&&br&斯大林在西征大军中,跑回基辅后压压惊,痛定思痛,觉得工农觉悟太低,讲马列主义大道理讲不通,干脆接过来搞民族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就是苏维埃民族主义,提出树我邦国天下来同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br&&br&结果这一套只在东正教国家行得通:苏联境内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东部至少同心同德,苏联境外的保加利亚也是同心同德,但东正教国家就那么几个,剩下的国内有波罗的海三国,国外有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些都不是省油的灯,苏维埃民族主义对他们当然无效。&br&&br&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如果是独立国家的话,会像保加利亚一样和苏联老大哥同心同德,但问题是南共领导权是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这些天主教地区的北方人手里,他们为了压塞尔维亚人,自然要走反苏路线。&br&&br&中国就更不用说了,天朝上国观念深入人心,根本不可能真把别人当老大哥。&br&&br&于是,正如第二国际因为民族主义战胜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而破产一样,第三国际及以后的社会主义世界也因为民族主义而破产。&br&&br&这实际上是生产力不发达的结果。在这些国家中,革命胜利时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工业化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才完成的。而农业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基于血缘、乡缘、学缘等构成的人的依赖关系,而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而构建的理想型的无产阶级:即基于纯粹物的依赖关系下的只与资产阶级发生金钱关系的纯粹无产阶级。&br&&br&因为无产阶级本身不纯粹,所以国际主义也不可能纯粹。对于处于复杂人的依赖关系之下的个人而言,赖以依靠的小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往往比阶级利益更重要,比如说在农村,争个水源就敢拿土枪土炮搞个大规模械斗。因此,对波兰农民而言,每周一起去天主教堂做礼拜的波兰地主显然比凶神恶煞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军亲切得多。&br&&br&其实这个世界上国际主义并不是没有。如上所说,越是发达的地方,民族主义越弱,而国际主义越强,也就是传说中的白左越多。&br&&br&例如目前的乌克兰内战,东部民兵武装中有一支由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等不相干国家的国际志愿者组成的国际纵队。当然,资产阶级的国际化程度永远比无产阶级要高得多,乌克兰政府里也有美国来的财政部长和格鲁吉亚来的州长。
无产阶级没有祖国,意思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谓的“我国”实际上是“你国”,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都受着各自资产阶级的压迫,而那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工具,所以不是祖国是你国。而到了社会主义,理论上来说,各国无产阶…
来自子话题:
什么都不想
什么都不想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己权界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