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第一中学后勤胡万忠高速什么时候通车

满洲里小姐能够全套找服务 - 倩倩的日记 - 丫丫网 []当前位置: >
内蒙古满洲里边检站举办后勤业务培训班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 08:45:44 | 来源:法制网 |
图为培训班动员部署会现场
法制网讯(苏琳琳 陈雷)为进一步规范、强化后勤管理,提高后勤岗位相关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后勤效能,近日,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满洲里边检站举办了为期1天的后勤业务培训班。
动员部署会上,后勤处李英超处长首先宣读了后勤业务培训班实施方案,对培训期间相关培训内容、学习考核制度、集中培训纪律等相关工作作了部署。最后,边检站陈利清副站长作了动员讲话,并就举办好此次培训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后勤规范化建设,建设是基础,规范是手段,效益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管理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要把推进后勤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硬任务,把向管理要效益作为提高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指出举办这次培训班机会难得,参训学员要珍惜机会、认真学习领会,真正通过此次培训使大家掌握后勤保障方面的基本常识,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随后,先后开展了财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资产管理、农副业生产、后勤应急保障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由后勤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担任教员。授课中,教员们将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倾囊相授,认真讲解,学员们专心听课,笔下不停,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后,开展了座谈交流会,各部门介绍了本单位年初以来后勤工作推进情况,提出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对后勤工作的意见建议,后勤相关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集中给予了答复,对涉及政策制度不清的逐一进行了解答,讲清了相关依据和制度要求,为此次培训班成功举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张帆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井冈山大学――――后勤服务集团 | houqin.
2012年第2期(总第68期)
字体:&&&&
<font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12年4月30日
第2期(总第68期)&
HOUQINFUWUBAO&       
校内统一刊号  JD1—01
投稿邮箱:hqfwb@&
本报博客:
本报微博:
井大后勤集团网:
井冈山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主办
第一版内容(后勤服务报·要闻)&编辑:王江琛
王伴青副校长指导集团安全工作
本报讯&3月31日,王伴青副校长在集团总经理胡业汉等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饮食服务中心各食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驾校建设工地、校园环境服务中心苗木基地和渴望纯净水厂生产车间检查和指导工作。
王伴青强调“安全重于泰山”,要求集团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时刻紧绷安全弦。他指出,各相关中心要“分兵把口”,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排查和督导力度。特别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水电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继续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
“井冈山培训基地”在井冈山竺轩大酒店挂牌
揭牌现场& 余孟/图
本报讯&邹燕华报道&4月<span style="color: #日上午,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在井冈山竺轩大酒店举行“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井冈山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罗志坚、对外培训部主任胡万平为“井冈山培训基地”揭牌。集团党委书记郑长贵受王伴青副校长委托参加了揭牌仪式并讲话。集团副总经理兼井冈山大学培训接待中心主任孙帮猛主持揭牌仪式。
罗志坚在揭牌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去年下半年我校与井冈山竺轩大酒店合作办班,我们认为酒店的设施、地理位置、环境卫生很好,特别是员工的素质高,服务能力强,因此把省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这块牌子挂在竺轩大酒店我们放心。他还强调,挂牌后双方要密切合作,希望竺轩大酒店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每一批学员提供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郑长贵说,省委党校在井冈山竺轩大酒店挂牌,充分体现了省委党校的领导老师对我们酒店的高度信任和厚爱,标志着井冈山大学培训接待中心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他要求井冈山竺轩大酒店全体员工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地更新服务理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锻炼、勤奋工作,为宾客提供幽雅、清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一流的服务。
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满足实地进行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井冈山大学委托后勤集团于<span style="color: #11年<span style="color: #月份租赁井冈山竺轩大酒店作为井冈山大学的培训接待中心。一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酒店的服务深受宾客称赞。
集团召开动员会
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集团干部作风建设,优化集团发展环境,<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集团召开了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动员大会。总经理胡业汉主持会议。集团党委书记郑长贵传达了学校文件精神,解读了集团关于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集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以及各中心(部门)主任助理以上干部与会。
郑长贵强调,要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改善集团干部作风,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和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及为政不廉上的“私、奢、贪”等问题。要求各中心(部门)结合实际,自查自纠,积极创建良好的后勤服务环境,以实际行动推动后勤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胡业汉就集团开展好此项活动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是进一步转变作风,发现并解决问题;三是进一步真抓实干,勤动手善动脑;四是进一步齐心协力,增强责任感,形成推动集团科学发展、强化内涵的新动力。
会上,集团对相关工作做了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并落实了责任分工。
风华十年 唱响后勤赞歌
“风华十年—后勤之歌”诗文朗诵晚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王江琛、龙晶、邱慧明报道&为庆祝后勤集团主办的《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晚,由本报编辑部举办的“风华十年—后勤之歌”诗文朗诵晚会在集团会议室举行。集团副总经理、本报主编陈京平,商贸服务中心副主任、本报首任通讯员肖桂珍出席晚会。本报全体现任成员、历任成员代表、校内刊物代表、部分朗诵爱好者及热心读者近<span style="color: #人参加此次晚会。
整台晚会歌颂了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的喜人变化,热情讴歌了在后勤一线默默奉献的平凡后勤人,同时展示了《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年的成果。晚会在一曲悠扬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由人文学院段学英献上的诗朗诵《献给井大后勤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本报历任、现任记者和校内刊物代表及朗诵爱好者纷纷登上舞台,表达了对井大后勤人的赞美和对《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的祝福。校团委《井大青年》主编李珊、《招生就业报》主编汪濛分别朗诵了诗文《第一次》和《感动》,代表校媒表达了对后勤人的由衷敬意。本报历任记者欧阳慧敏创作并朗诵的散文《他们是感动我们的后勤人》,深情地回忆了后勤人辛勤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讯员李九娥朗诵的《阿姨,寻找你的足迹》,讲述了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食堂员工的故事。执行主编汪冬莲和通讯员罗红平、胡鸿斌三位老师朗诵的散文《说句心里话,我也爱家》,共同演绎了后勤工作者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情怀。《幸福的家》、《赞后勤人》、《江河中的一滴水》等晚会上很多朗诵的文章大多为《后勤服务报》发表过的诗文,配上优美的音乐,伴随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师生对后勤人的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
整台晚会以诗文朗诵为主,中间穿插的歌舞表演节目也给整个晚会增色不少。
晚会中还播放了由编辑部制作的报庆十周年宣传片。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展现了《后勤服务报》十年办报历程和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以及集团领导、现任和历任成员、各校内刊物献上的真诚祝福。
节目最后,以本报五位现任成员朗诵组诗《献给后勤人》作为压轴,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学生记者对后勤的热爱和祝福。一首《生日快乐歌》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晚会在全场观众齐唱生日歌、共享生日蛋糕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大家品味共同了《后勤服务报》十周岁生日的甜蜜与成就,共同祝福《后勤服务报》越办越好。
第二版报眉内容:
厚德载物,服务师生心长存;勤恳耕耘,十年志向意难忘。祝贺《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
———李杜斌(后勤集团团委副书记,《后勤服务报》首任编辑)
第二版内容(后勤服务报·综合)&编辑:邱慧明&赵俊霞
集团第六次获学校综治先进单位
综治工作责任人胡业汉、郑长贵、黄吉林受嘉奖
本报讯&4月<span style="color: #日,学校组织召开了全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span style="color: #11年度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后勤集团被学校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这是集团连续六年获此殊荣。集团综治工作责任人胡业汉、郑长贵、黄吉林受到学校嘉奖。会上,后勤集团等综治责任单位还与学校签订了《<span style="color: #12年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span style="color: #11年,集团积极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继续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积极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综治工作落到实处。通过齐抓共管的方法,集团<span style="color: #11年度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校内刊物展览活动圆满结束
报展现场& 王江琛/图
本报讯&记者徐剑、龙晶、黄庭赟报道& 为繁荣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刊物交流,<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上午,由《后勤服务报》编辑部主办的校内刊物展览暨“风华十年———箴言传祝福”签名活动举行,共有<span style="color: #家校媒齐聚于<span style="color: #栋教学楼前。后勤集团副总经理、本报主编陈京平亲切看望了参与现场交流的各校媒代表,了解各校媒的办刊办报情况,观看了本次报展,并在现场欣然挥笔,祝福所有校内刊物共同进步,越办越精彩。
作为《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本次校内刊物展览汇集了《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年来的每期报纸、活动图片以及<span style="color: #家校媒的精品报纸和杂志。活动现场,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的校内刊物吸引了路过的师生驻足观看,各校媒代表还向前来咨询的同学认真介绍,校媒之间也作了交流互动。主办方《后勤服务报》还通过现场播音,逐一介绍参加展览的各校内刊物情况。现场还设有“祝福传箴言”签名台,大家纷纷为校媒发展建言献策,为此次报展活动、也为后勤献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食堂员工施卫昌在现场聚精会神地看报,他告诉记者,作为后勤员工,以前关注更多的是《后勤服务报》,并不知道我们井大还有这么多校内刊物。一位政法学院的同学说,今天看到报展这个场面,才知道井大校园媒体文化这么发达,以后有机会还要关注更多的校园刊物。来自人文学院<span style="color: #新闻班的学生官龙样说:“感谢《后勤服务报》提供此次校内刊物展览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各家校媒应多多参加此类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尤其是像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前来交流学习。”
学术交流中心 “实战”练兵
本报讯&记者赵俊霞报道&学术交流中心为期一个半月的以“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活动于三月中旬结束。为检验此次培训效果,即检验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否提高及服务意识是否增强,中心根据员工在近期接待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考核。
据悉,员工培训结束后,学术交流中心就迎来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接待活动:一是<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和<span style="color: #日在中心<span style="color: #号会议室举办的吉安市公安交通管理新闻宣传培训班,中心负责<span style="color: #0名学员的饮食与住宿接待;二是<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在学术报告厅举行的井冈山大学“农村幼儿教师国培计划(<span style="color: #11)”———江西省农村富余教师转岗幼儿教育适应性培训项目启动仪式,参加此次国培计划的有<span style="color: #6人,此次国培持续一周,新学术交流中心负责<span style="color: #名学员的住宿接待。
两次接待活动有三大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要求高。针对这两次接待活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中心全体动员大会,拟定了接待方案,合理安排人员,强化了培训。春季接待,饮食卫生安全尤为重要,餐饮部门严格把好原料关,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与食品质量,并针对会议设备条件,开展了检、修行动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经过“培训—考核—实际运用”后,学术交流中心员工综合素质和总体接待水平均有所提高。
水电中心员工冒雨抢修水管
本报讯&记者邱慧明报道& 4月<span style="color: #日下午,水电中心员工顶风冒雨积极抢修爆裂水管,避免了校园长时间停水。
当日下午约一点半,正在家里午休的水电中心主任王裕宝接到一教工打来的报险电话,报告在行政大楼后山发现有水管破裂,不断有水从地下输水管往地面上冒出。
为了减少水的流失,水电中心两位主任迅速从家中赶往事发现场,并马上联系中心值班员工王亿俊和水工刘佳水、刘小军带上工具前往报修地点。经现场查看,发现有根直径为<span style="color: #0mm的PVC管道老化开裂,裂隙约<span style="color: #公分。由于该水管担负着校办公大楼、图书馆、南区教工宿舍和数栋教学楼的供水任务,影响面非常广,为减少停水时间,水电中心经验丰富的两位主任,马上商讨了解决方案,决定使用一根哈夫管外包在开裂管段上以堵住开裂管道。于是他们一边派人到配电房停水停电,一边组织人员现场开挖土方找到破裂水管,同时联系寻找合适尺寸规格的哈夫管。
由于正值清明期间,天空一直下雨,豆大雨点打湿了抢修师傅们的衣衫,鞋上粘满黄泥,但他们全然不顾,一心只想着尽早抢修好,恢复学校的正常供水。下午三点左右,随着最后一铲土的回填,历经一个半小时的抢修工作顺利完成。
★信息集锦
集团召开会议传达学校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
3月16日,集团召开会议,传达和学习学校2012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集团党委书记郑长贵宣读了集团与学校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内容,并强调指出,集团今后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察力度。总经理胡业汉指出,反腐倡廉工作非常重要,大家要从各高校的案例中吸取教训,对此高度重视。今后,集团还将继续强化此项工作,不断规范,严于律己,分兵把口,层层落实集团的反腐倡廉工作。(集团办公室)
市卫生监督所检查河西管理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月22日下午,吉安市卫生监督所雷俊科长一行5人,在河西校区管理部副主任周秋林的陪同下,检查了医学校区食堂和卫校校区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其中重点检查了物资采购索取“三证”、台帐登记、炊事员健康证、餐(用)具清洗消毒、仓库物资存放及保质期等情况,特别对食用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检查人员对医学校区食堂卫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个别不足之处进行现场指导。(通讯员&李九娥)
河西管理部圆满完成医学毕业生招聘会用餐接待任务
3月31日,井冈山大学2012届医学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医学校区学生会堂拉开帷幕,本次招聘会也是我市今年举办的首场行业性人才专场招聘会。河西校区管理部圆满完成了招聘单位和工作人员近百人的自助式工作餐接待任务。为了做好好这次招聘会接待工作,河西校区管理部从菜的花色品种、南北口味到酒水饮料等安排到位。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得到了组织单位和用餐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讯员&李九娥)
★图片新闻:
环境中心全力完成新校门绿化美化任务
3月中旬,环境中心按照学校的要求,克服 “三难”(挖树洞难、工程环境难、时间紧),积极完成了新校门28棵香樟树的栽种任务。为确保道路两旁的树木能全部存活,中心还补充了充足的磷肥、生根剂和稻草绳以助香樟生长和保暖。此外,中心积极做好洒水、修枝剪叶等后续工作。目前新校门的樟树长势良好,绿意盎然。(记者汪群萍、王江琛/文& &汪群萍/图)
第三、六版通版(十年特刊)报眉内容:
服务广大师生,传递新闻信息,推介后勤经验,追踪后勤服务,展示后勤文化!十年,我们共同走过!
第三、六版通版内容(后勤服务报?十年特刊):特刊编辑:徐剑、汪群萍、李勇、刘颖斌
十年风雨后& 我们再次出发
——写在《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之际
春暖花开的四月,我们迎来了《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的日子。
十年前,一份不起眼的后勤小报在井大这片沃土孕育而生;十年后,这份小报在百花竞艳的校园刊物中,俨然成为一朵含苞怒放的奇葩,成为了连通后勤与师生的重要媒介。
过往的十年,《后勤服务报》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因为她担负着“服务广大师生、传递新闻信息、推介后勤经验、追踪后勤服务、展示后勤文化”的使命。
过往的十年,《后勤服务报》办报质量不断提高。这期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级编辑老师的指导,离不开集团各中心(部门)的支持;这期间,凝聚了全体采编人员的智慧和汗水,汇聚了广大读者的深情与厚爱。
过往的十年,《后勤服务报》培养了一批批优秀通讯员、学生记者与美术编辑。如今他们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已步入社会,开创着自己灿烂的人生。后勤集团“笃诚、创新、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影响着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人。
过往的十年,《后勤服务报》如井大后勤人般朴实无华,即便鲜有掌声,仍默默努力,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十年前,《后勤服务报》懵懂上路,摸索前进,伴随着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同成长,在十年艰辛的办报路上,认真履行着后勤刊物的宣传责任。我们深知:一份报纸,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简单堆积;一份报纸,应该在不断地创新与完善中发散魅力。尽管这份报纸还存有不足,尽管办报过程中有喜有忧,但更有我们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十年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后勤服务报》将再次出发,续写精彩的明天!
树形象&沐风沥雨&促发展&继往开来
———祝贺《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
◆李韵华(原《后勤服务报》主编)
日前,汪冬莲同志找我,说是为庆祝《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准备出一期特刊,希望我这个前任主编能写点什么。心中不禁有些暖暖的: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十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后勤人而言,办报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十年间,从未缺过一期;十年间,通讯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主编换了一个又一个,留守的唯有执行主编汪冬莲同志。靠着一份信念和一份执着,更靠着一份责任,她硬是将集团的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当然,我们不能不感谢学校宣传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常言道“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难免犯错误”。稍有不慎,就可能“闯了红灯、踩了红线”,犯了“自由主义”。学校宣传主管部门的各种业务培训、专家讲座不仅告诉了“写手”们应该“写什么”,还教会了他们应该“怎么写”。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呢?
我们还应该感谢集团领导们的关心和支持:每期样报出来后,他们都亲自审定,从而保证了十年间从未出过宣传事故。每次集团的宣传会议,他们也都亲临指导。正是领导的重视,使得编辑、记者们有了底气、有了方向、有了动力。
我们更要感谢所有通讯员尤其是学生记者们:后勤面广、事杂,一群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每天重复做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写什么”、“怎么写”就直接考验着通讯员和学生记者们的智慧。如果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良好的写作功底,是绝不可能实现“服务广大师生、传递新闻信息、推介后勤经验、追踪后勤服务、展示后勤文化”的办报宗旨的。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学生记者们通过采访后勤的人、后勤的事,不仅理解了后勤,还与后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首批学生记者中的罗红平同志在毕业后到南方执教数年,因为没有归属感,毅然放弃较为丰厚的薪酬,回到集团饮食服务中心,做了一名普通的文书,成长为集团宣传工作的得力干将;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记者如吴桂媛、谢骞、龙细连等,至今依然在默默关注着这份小报,还时常打电话或在博客群里提一些建议。这一切,让我们感动之余觉得没理由不敝帚自珍、不懈努力。
过去的十年,《后勤服务报》在宣传后勤、树立形象、沟通师生、培养队伍和打造后勤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无须讳言的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想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稿源不宽,有分量、有深度、有思想的稿件很少;二是特色不够鲜明,没有独特的“性格”。
当然,十年来,《后勤服务报》在办报水平上的提高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在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办好这样一张小报,很不容易。但坚守是必要的,因为它是后勤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能将后勤共同拥有的一种价值观溶入到所有后勤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尽管它还不够成熟、不够漂亮,但它终究是我们后勤人共同的孩子,有谁能忍心抛弃自己的骨肉呢?
衷心祝福《后勤服务报》一路走好!
春天的祝福
曾宪捷(井冈山报社高级编辑)
春暖花开之时,《后勤服务报》迎来了10岁的生日。
每每收到报纸,就像与老朋友见面一样。主编陈京平、执行主编汪冬莲是我朋友,加之他们的虚心,近些年来,报纸一出版就寄来,经常还嘱“请多指导”。作为一名专业人员,遇有机会我非常高兴同该报的采编人员交流,共同探讨,相互提高;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一直关注并看到报纸如春天中的万物,呈现生机,不断成长。
读一读通讯《不一样的角色,一样的劳动者》,虽然出自学生记者之手,却能真实地反映井大普通后勤员工充实与积极的精神风貌;读一读“园地”上刊发的《不灭的灯光》,听一听井大学子的心灵独语,我们同样能在井大找到家的感觉与温暖。别小看这份校内小报,这里有真善美,这里有春天般的温情。
在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公开出版的纸质媒体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又何况一校内报纸?但背靠井大,服务好广大师生,充分利用和挖掘后勤信息资源,《后勤服务报》就一定能长久拥有春天的好时光。这10年的坚守与进步,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绩,就是证明。
我相信,期待,并送上春天的祝福。
★成长常伴篇★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后勤人;他们,见证了《后勤服务报》的成长。
十年笔墨风雨路& 书写后勤新华章
(商贸服务中心副主任,《后勤服务报》首任通讯员)
岁月的年轮承载着《后勤服务报》走过了十年风雨路。随着岁月的流逝,银霜飞上了我的发间,皱纹爬上了我的额头,但你却正如窗外的树叶一样葱绿,茂盛。十年很长,它包含着我们一天一天的不懈努力,包含着我们诸多的苦累和汗水!
曾记得十年前,你啼声初试,亮相校园,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了后勤,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你的办报宗旨更加明确,你的宣传任务更加清晰,进一步加大了后勤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后勤工作的透明度,不断使后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实现与师生“零距离”服务。
十年前,作为首届通讯员之一的我,更显得稚嫩与青涩。清楚地记得在2002年的期刊上,有我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创收添新招,超市赢“双效”》,文中说的超市原是饮食服务中心的一个采购供应部,现在的校园超市前身就是这个采购供应部。
十年中,你和我们一起见证了许多难忘的日子,许多辉煌的岁月,也见证了许多中心部门的发展壮大。就说现在的校园超市,由原来的一个采购供应部,已发展为现在的校园超市一部、二部、三部。十年中,你又是怎样的用心用情,用淡淡的墨香去介绍我们新成立的中心和新创建的产业……
十年来,你荟萃着后勤人的智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编织着后勤人的希望和梦想;十年来,你书写着后勤人的过去,展示着后勤人辉煌的现在,畅想着后勤人更美好的未来。
十年的创业,十年不懈的求索,你和后勤人同呼吸,共患难,和后勤人同唱一首歌,共圆一个梦。伴随着我们蜕变在缤纷的春天,行走在火热的夏天,收获在丰硕的秋天,守候在缠绵的冬天,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成为我们后勤人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十年也很短,它只是时间长河中倏忽的一瞬,匆匆之间便不着痕迹地随着时间默默远去,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回头望去,十年很快就定格为永恒的历史;展望未来,我们面临一个新的起点,成绩与不足已经被逝去的光阴定格,时代的快速变换,已经不容我们耽溺于过去的荣耀。让你我携手共同努力谱写后勤新的华章吧!
与后勤同行
——写在《后勤服务报》创刊10周年之际
(饮食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后勤服务报》首任特约通讯员,现任通讯员)
十年斗转星移,十载峥嵘岁月。
十年来,《后勤服务报》从创刊之初的一张对开小四版黑白报,发展成为大四开版的全彩或套红报,拥有“一报一网”———《后勤服务报》和后勤集团网两个宣传平台,成为学校后勤的主力媒体。
十年来,《后勤服务报》以明确的定位服务于全校师生,致力于追踪后勤服务,展示后勤文化,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潮中,奋勇拼搏,忠实地记录和见证了学校后勤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的深刻变化,为学校后勤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十年来,《后勤服务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广大后勤员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培养和扶植写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培养了大批优秀通讯员和学生记者。
十年来,我有幸同后勤的领导、老师学习,深受教育,并有幸作为编辑参与每期报纸初稿的校勘工作,目睹这张报纸从破土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从小报变成校内评价颇高的大报,学校后勤的进步,凸显在这张报纸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其迹可循。
十岁,《后勤服务报》正青春。
新的使命,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相信追求卓越与梦想的后勤人一定会挥臂扬帆,全力以赴;相信有全体后勤人的参与和支持,《后勤服务报》一定会承载着后勤人的梦想与希望远航。
祝愿《后勤服务报》越办越好!&
&★成就篇★
●十年来,共出版《后勤服务报》67期。
●十年来,有关我校后勤的新闻在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大江网、江西教育网、《吉安晚报》、中国吉安网等市级以上(含市级)媒体共发表新闻792篇(次)。
●十年来,有关我校后勤的新闻在校报等校内刊物共发表新闻221篇(次)。
●十年来,共招聘、培养了通讯员35名,特约通讯员(记者、编辑)84名,美术编辑13名。
●十年来,我校后勤集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1年共四次荣获“全国高校后勤系统宣传与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集团共有三人(陈京平、汪冬莲、罗红平)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祝福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毕业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进步了,却也妥协了很多,曾经坚持过,也放弃过,曾经欢笑过,也沮丧过,可是一路走来一直让我心怀感激。感激美好的大学四年时光,感激后勤,感激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老师们。在《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之际,谨祝《后勤服务报》越办越好,祝所有为《后勤服务报》付出的老师和同学们永远开心快乐。祝福井大越来越辉煌!
———徐广富(上海纽尔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后勤服务报》历任美术编辑)
★感谢《后勤服务报》,是她让我看到了后勤人生活中另一面的美,让我感受到了后勤人的伟大。我更要感谢后勤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肯定,让我的大学生活从此变得丰富,内心充实。转眼间,《后勤服务报》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我把发自内心的几句话送给她:初入大学,是你让我找到自信;大学四年,是你让我得到升华;步入社会,是你让我不断进取。《后勤服务报》,祝您生日快乐!
———周彤彤(江西吉水县枫江小学教师,《后勤服务报》历任特约记者)
★喜逢《后勤服务报》创刊10周年,我在远方为你寄上一份祝福。衷心祝愿《后勤服务报》越办越好,祝愿后勤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同时,也衷心感谢《后勤服务报》这个平台,通过它让我认识了许多后勤的老师、朋友还有工作人员。我从他们工作的态度和笔下作品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我们不能学到的东西。感谢《后勤服务报》,让我的四年大学时光多增一份美好的回忆。
———杨方(江西省宜黄县风冈镇仙三都村书记助理,《后勤服务报》历任特约记者)
★《后勤服务报》———这是一份很实在的报刊,也是一份朴实的报刊。正如它所描绘的后勤服务一样,默默地做着事情,低调地行走了十个年华。但熟悉它的人都知道,低调的背后是十年的沉积,十年的岁月中,我们欢喜它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也期待它的勃发成长。
———姚珊(人文学院08新闻本1班学生,《后勤服务报》历任记者)
&★一纸风行井冈,十载载誉繁华。
———李泽浩(人文学院08新闻本1班学生,《后勤服务报》历任记者)
★怀念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你点亮了我美好的大学生活,照耀了我未来的美好人生。你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而永恒的回忆。《后勤服务报》———祝你生日快乐!
———肖雪平(原工学院08级学生,《后勤服务报》历任记者)&
第四、五版通版(十年特刊)报眉内容: 
泪水、汗水、微笑,我们风雨兼程!苦过,累过,收获过,我们勇往直前!
第三、六版通版内容(后勤服务报?十年特刊):编辑:徐剑、汪群萍、李勇、刘颖斌
★千里之音篇★
他们曾经是《后勤服务报》的记者和编辑,有的已经毕业多年,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但他们仍怀念着《后勤服务报》曾带给他们的美好回忆。在《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之际,他们有些许的感慨,更有深情的祝福。
清晨走在校园洁净的小路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迎着和煦的微风,赏着万般笑颜的玉兰,又是一年春天。十年,在井大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见证着学校一草一木的成长,同时也与《后勤服务报》从相识到相知。
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记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汪冬莲老师。在她耐心地指导下,我第一次向《后勤服务报》投稿。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我兴奋得整晚辗转难眠。后来,我有幸正式成为《后勤服务报》的第一任特约通讯员。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编辑部会议,当时的报纸主编李韵华老师明确指出《后勤服务报》的宗旨就是“服务广大师生,传递新闻信息,推介后勤经验,追踪后勤服务,展示后勤文化”。从此,我就开始更多地关注后勤、了解后勤。慢慢地,我发现:平凡的后勤人在做着不平凡的事。看看身边———从教室到寝室,从马路到操场,从草地到大树,从吃到住……校园时时有后勤人忙碌的身影,处处有后勤人劳动的汗水。他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在更多时候却是默默无闻。他们十载如一日地奉献,构建了学校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
毕业后留校,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每每收到《后勤服务报》,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从头到尾浏览报纸,关注着近期后勤的人和事。十年了,看到的那些文字还是一样的朴实无华,但反映出来的后勤人是脚踏实地,反映出来的后勤也是日新月异。十年的井大变化很大:首先体制上挂,办学规模扩大,申硕成功。十年的后勤也紧跟步伐: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后勤人所做的一切,我们看得到,也能感受得到。看看从早到晚接送学生上下课的电瓶车,看看那拔地而起的几个大食堂,还有新校门旁漂亮的新学术交流中心……
《后勤服务报》是一扇窗,让师生认识后勤;更是一座桥,连接师生和后勤,让师生更多地了解后勤。报纸上的文字不需要华丽的渲染,后勤人要的只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让这扇窗永远向广大师生敞开,让这座桥将后勤和师生联系得更加紧密。
(作者系井冈山研究中心老师,《后勤服务报》首任特约通讯员)
爱的华尔兹
——献给《后勤服务报》十周岁生日庆典的一支歌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转眼,十年,岁月不待人,掐指,惊叹,时光已流逝,超过我现今生命年轮的三分之一。纵如此,我依然是您如昔的“孩子”,您的每一句叮咛,我都铭记于心,在您的关注和期待下,我长大了,您欣然了。十年磨一剑,在您的培育下,花骨朵竞相开放,天涯海角,流动着您的血液,传承着您的精神;您的呢喃呓语,肺腑之言,洒落在墨迹间,流动在网页上。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是不是还相互牵挂
从井大(井冈山大学)进师大(江西师范大学),从师大到景山(海口景山学校海甸分校),从景山到明德(长沙明德华兴中学),魂牵梦萦的,依然是您!那些曾经的彷徨,那些流过的泪水,那些收获后的喜悦,与您一起感受和分享,您静听我唱《秋日的私语》,《你我之间》依然有着最灵犀的默契。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有几滴眼泪已落下
您曾教导我,牵着父母衣襟走过春夏秋冬的孩子是长不大的。2005年的那个夏天,我决定离开您的荫蔽,毅然决然,尽管眼中含着泪。还未动身,却不小心趔趄,您关注的眼神给予我鼓励与勇气。站起来,微笑着离开,答应您:好好努力,不辜负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还会有人把您牵挂
成长是一支歌,我们自行谱写旋律,激昂的曲调固然振奋人心,低沉的绵长又何尝不是另有一般滋味?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学会了品茗。尽管,自从2005年一别后,是近七个春夏,可彼此还牵挂着,温暖着,相见不如怀念。您若安好,便是晴天!
(作者系长沙明德华兴中学教师,《后勤服务报》第二任特约通讯员)&   &
十年,平凡彰显美丽
在春天般改革的浪潮中
你一路艰辛并充实地走来
后勤人伴着你不断成长
如今你已在岁月长河中
画下十个轮回的足迹
依然还清晰记得
在我入学感到彷徨时
你用宽大的胸怀接纳了我
作为《后勤服务报》的特约记者
我与你在快乐中一同成长
在《后勤服务报》的日子
有过艰辛和泪水
有过感动和欣喜
在你的陪伴下
我已习惯你平凡的身影
十载风雨砥砺
十年平凡进取
在风雨中练就坚强
在平凡中彰显美丽
你以一种坚强的精神
感染着每一位后勤人
站在十年的起点
呈现又一个新的征程
我的朋友———《后勤服务报》
愿你伴着岁月的脚步
在未来的路上
踏着平凡的基石
越走越美&越走越好
(作者系福建漳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后勤服务报》第三任特约记者)
梦之支点,起于后勤
——写于《后勤服务报》十周年庆
时至今日,离于后勤,已有五年,那段经历,至今思起,犹新于前。
大学伊始,满怀憧憬。对于未来,充满期待。一切精彩,一切梦想,都在心中,未来之路,志在拼搏。那时之我,虽也懵懂,但勤于学,苦志于才,对于未来,不畏艰辛,不问结果,但求收获,心中无愧,追忆往日,心中无悔。
皆因偶然,加入后勤。一个午后,流走校园,为熟环境。行至坡处,后勤招新,映入眼帘,一纸红榜,招聘编辑,不知其解,甚感新奇。上前详问,见人亲切,招呼周到,再作细谈,心中一喜,略作思量,填表留名,欣然应试。一月之后,国庆既过,送交作品,没想月半,处女之作———《秋雨·心语》,竟刊出版———暗自窃喜,遐想之余,不免得意!
梦之起帆,此为支点,从此之后,执笔从文。
大小社团,抒才之处,展志之地,逐见吾影;尤其编辑、学生记者,多见我名;校刊院刊,皆有任职。征文比赛,喜于参与,参与之和,共有七次,各类奖次,悉数获得。这些成绩,大大小小,所能获得,皆因老师,教导有方。写作经验,衷谢主编,执吾之手,教我从笔,谆谆教诲,未敢犹忘。如何采访,如何编审,细细教来;每逢活动,邀请嘉宾,举办讲座,如沐春风。
二零零七,后勤年庆,正值五岁。我与同行,美编文编,十之有余,皆为之乐,群为之忙。各类活动,积极参与,不亦乐乎。征文摄影,诗文朗诵,踊跃报名,不为争名,不问其利,全都参与。难得机会,不容错失。虽至结果,得有小奖,深感之至,却在过程。
细细说来,与后勤行,最为精彩,在于伙伴。志同道合,谈笑风生,激扬文字,不失雅趣。每逢采风,行遐之余,交流所感,每至兴处,相谈甚欢。采风之地,当思两处,钓源八都,最有记忆。钓源古村,古樟成林,葱茏绿映,欧阳后裔,怡然自乐,观此景致,宛如村野,极致宁静。八都之地,毛之祖籍,龙城遗址,别具特色,彩云飞渡,泉水潺潺,云山缠绕,犹如盘龙,极尽彰显。
后勤之路,记者之行,三年有余。努力之果,收获之喜,溢于言表。感于后勤,让我成长;梦想之笔,伴我收获。
因为同伴,各为前程,各奔东西,终要离开。一生有缘,皆因同志,终此一生,仅有一次,后勤此行,不为枉行!至于经历,现在未来,留存回忆,皆为美好。
今逢龙年,十年之庆,甚感欣喜!值此之际,难得佳机,衷心祈福:后勤报刊,越办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攀;来年新喜,再作好样。
(作者系同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后勤服务报》第四任特约记者)
因为努力,所以前行
四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我,便有幸接触到了《后勤服务报》。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用“缘分”二字来描述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就好比当年的我是如何被《后勤服务报》所吸引,从纷繁复杂的社团、协会、编辑部、学生会的招新中坚持己见,毅然而然地只选择了《后勤服务报》并伴随着她的成长度过了两年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与《后勤服务报》共度的这两年,是我大学生涯当中最美好、最充实、最宝贵也是最值得回味的两年。
在井大诸多校刊中,《后勤服务报》就像一匹骏马,一直在奔跑,带着她的激情,展示着她独有的魅力和精彩。想到她,我就会有踏实感;想到她,我就不会担心自己的大学生活无聊;想到她,我就会对自己说:“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让我们的光芒映衬出更多的精彩!”
如今,《后勤服务报》十岁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一个小婴儿宛然成长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焕发出掩饰不住的生机。我很开心,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我陪同《后勤服务报》共同走过了两年时光,尽管这段时间也不长,但对于我而言,却是弥足珍贵的!在这条路上,有很多汗水、很多艰难,也有很多欢笑,很多感动。一直以来,后勤人“笃诚、创新、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而正式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后勤服务报》十年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报纸本身的成长,更是后勤集团乃至整个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井冈山师范学院到井冈山学院,再到后来的井冈山大学,学校这一路走过来的点滴历程都在《后勤服务报》上得以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后勤服务报》经过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雨坎坷很多,而今后也必然要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着这样一群踏实做人、踏实工作的人在努力,《后勤服务报》必然会随着后勤集团以及学校的发展而茁壮成长。
《后勤服务报》的明天更美好,这不是祝愿,而是我们的共识,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前行!
(作者系东莞华特教育英语培训中心少儿英语教师,《后勤服务报》第六任特约记者)
★风采篇★
●现任通讯员风采
个人简介:李九娥,河西校区管理部卫校食堂经理,《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罗红平,饮食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胡鸿斌,教寝物业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曹绍芬,基建维修服务中心通讯服务部员工,《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周志坚,水电服务中心电工,《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王顺华,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司机,《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肖巧英,校园环境服务中心员工,《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李&萍,学术交流中心员工,《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个人简介:刘卫祯,文印服务中心员工,《后勤服务报》现任通讯员。&
●现任记者(编辑)风采
个人简介:徐剑,人文学院10新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团负责人,2011年度后勤集团优秀记者。
个人简介:汪群萍,人文学院10新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学生记者团负责人,2011年度后勤集团优秀记者。
个人简介:刘颖斌,人文学院10历史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2011年度后勤集团宣传积极分子。
个人简介:李&勇 &人文学院11新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2011年度后勤集团宣传积极分子。
个人简介:龙&晶,商学院11旅管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
个人简介:张纯花,人文学院11汉语本3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
个人简介:黄庭赟,人文学院11新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
个人简介:赵俊霞,教育学院11心理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荣获学院三等奖学金。
个人简介:简志琴,医学院11中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
个人简介:王江琛,人文学院11新闻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2011年度后勤集团宣传积极分子。
个人简介:邱慧明,马克思主义学院11中共党史本1班学生,现任《后勤服务报》记者,2011年度后勤集团宣传积极分子,学院入党积极分子。
●现任美术编辑风采
个人简介:孙成英,艺术学院11艺设本2班学生,《后勤服务报》现任美术编辑,2011年度后勤集团优秀美术编辑。
梁月兰(杭州敏捷广告装饰有限公司设计师,《后勤服务报》首任美术编辑)
徐广富(上海纽尔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师,《后勤服务报》第二任美术编辑)
付阿萌(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后勤服务报》第三任美术编辑)
宿耿耿(江西吉安三中教师,《后勤服务报》第四任美术编辑)
宋天宇(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动画系学生,《后勤服务报》第五任美术编辑)
李金娥(艺术学院08艺术本1班学生,后勤服务报》第六任美术编辑)
第七版内容(后勤服务报·论苑)&编辑:黄庭赟&简志琴
搭建特色载体 &促进创先争优&
后勤集团争创“优质服务月”品牌活动纪实&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后勤服务技能和水平,努力创建师生满意的后勤,2006年以来,后勤服务集团积极部署,由后勤服务集团主办,后勤管理处、校工会、校团委、学工处、学生会协办,以打造“优质服务月”活动这一服务品牌为主线,以创建师生满意后勤为目标,将活动品牌创建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先争优”、“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年”、“标准化服务建设年”以及“劳动先锋号”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把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贯穿于后勤工作的每个环节,推动了服务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理念,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丰富活动内容 锻造品牌项目
水电中心员工上门义务为教职工维修水电设施
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体现了后勤集团的服务理念,使之牢固树立在每一位后勤员工心中,贯穿于饮食、教寝、水电、绿化、会务等各项服务过程中,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优质服务。它以管理标准化为基础,要求各中心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内部管理的标准化。以锻造精品活动为目标,不断对活动进行创新,突破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演出了深受师生感动与欢欣鼓舞的连台好戏,锻造了“我的辛勤努力,你来参与见证———饮食中心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活动”、“爱心温情,感动你我———教寝中心为师生献爱心活动”、“用行动体现真诚,把服务带进家门———水电中心义务上门为师生服务”、“走近绿化艺术,参与绿化行动———环境中心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标准立在心中,微笑传递真情———学术交流中心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活动”五个服务品牌项目。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集团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牢固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大家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随时随地为师生提供真情服务,切实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使广大师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后勤服务无处不在,后勤“优质服务”始终“与我同行”。
丰富活动形式& 创建活动品牌
成立领导机构,为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把品牌创建工作做细做实,自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品牌创建作为每年度的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名誉组长,以集团总经理、集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各中心(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层层分解、细化工作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中心(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确保品牌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大舆论宣传,为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为使活动品牌创建工作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理解支持,活动开展以来,集团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设立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广泛宣传,使活动形式进一步深入人心,活动品牌建设工作人人知晓;二是将活动品牌创建工作同满意度调查及群众评议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进行零距离宣传的同时,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梳理、汇总,开展针对性的整改活动,有力促进了品牌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编印员工手册,并下发到员工手中,加强品牌创建活动的宣传和教育,为品牌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队伍建设,为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品牌创建靠的是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风纪严整的后勤工作队伍。为抓好队伍建设,集团一是以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强力打造学习型后勤队伍,各中心(部门)紧密结合后勤工作实际,制订了具体翔实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有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培训考核、不定期抽查测试等形式,不断提高员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各中心(部门)组织抓好学习的同时,辅之以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等各类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以提高全体后勤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队伍建设中,我们还注重抓典型,求实效,多次组织干群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深入自查自纠,有效解决了后勤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从而把“优质服务”理念贯穿于后勤服务工作始终,为活动品牌创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将品牌创建与其他各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打造和谐型后勤队伍。我们把活动品牌创建融入到后勤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深化品牌创建力度,同时将创建活动与争创“劳动先锋号”、“先进基层党委”等各类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全体后勤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在活动中宣传后勤的管理文化,让广大师生了解后勤、理解后勤、支持后勤,同时也起到了凝聚人心,增强团结,鼓舞士气的作用,为打造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后勤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督导制约,为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结合活动品牌创建,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后勤服务工作的督导约束,不断推进后勤规范化管理进程。一是完善后勤服务督导管理办法,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将热线管理、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工作逐个进行了细化,对服务品牌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抓好对后勤日常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汇总,以便统一考核。做到监督检查时时到位,管理方法时时创新。二是集团服务督导小组大胆借鉴同济大学后勤集团的成功经验,在工作机制上,改革服务督导的治理结构,在监督管理上围绕集团主题目标,抓规范服务的常态化建设,抓重点建设和示范点建设,对五个服务品牌项目的活动重点督导,以督促打造真正的服务品牌,树立良好的后勤服务形象。
丰富活动形式,为品牌创建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在活动品牌创建中,我们结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规范后勤工作、完善服务举措。一是进一步完善制度,推进标准化服务,在方式方法上创新创优。我们注重在标准上下功夫,在满意上求突破,在形象上上台阶,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技能。同时,在各中心(部门)深入推行标准化服务,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后勤员工的日常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二是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在活动载体上创新创优。集团每年对活动进行创新,不断加强对活动载体的建设,既有理论学习方面,又有技术操作方面;既有动脑方面,又有动手方面;既有加强管理方面,又有提高服务方面。应该说包括了后勤管理、后勤服务、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从形式来讲,既有学习、宣传、教育,又有各种服务技能比赛;既有自我查摆问题,又有各种形式的征求意见等,仅呵护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环境、食品讲座、校园厨艺赛、评选食堂“服务之星”、插花讲座暨插花比赛等活动,直接参与的员工和学生就达上千人。这不仅服务了广大师生,更丰富了平时枯燥无味的后勤生活,增进了干群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让学生体验了后勤服务工作的苦与乐。
加强沟通 惠及师生 & 品牌活动获成效
通过“优质服务月”活动品牌的创建,我们收到以下效果:一是师生得到了实惠,获得了良好反响。为师生办实事,比如义务为学生缝补衣物、美化师生宿舍周边环境、义务水电维修、捐赠帮扶贫困学子等活动,让广大师生得到实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二是积累了好的经验,有创新的实践探索。如饮食中心通过“服务之星”活动的评选、学术中心向广大客户征集意见,取得很好的效果,积累了服务经验;三是加强了与校学生会、各院系的合作,后勤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沟通、互信平台,为今后后勤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品牌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丰富集团“优质服务月”活动品牌创建内涵,完善各项创建措施,把“优质服务月”活动品牌向更高的层次上推进,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并以创建为抓手,推动后勤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集团办公室)
★他山之石
●四川大学后勤开展回收军训服装的公益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鼎力支持。经统计,共回收军训服装260套。后勤工作人员对军训服装进行分类、整理后,集中送到学校洗衣房清洗、消毒,并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中。
点评:每年军训结束后,不少同学将军训服装当废品处理或将它们闲置起来。四川大学后勤的该项举措,让军训服装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帮助了有需要的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后勤处开展宿管员“认人”技能测评活动。后勤处通过大学生自管会的配合,分别从不同公寓楼各抽取10名学生,集中在同一幢公寓大厅里,公寓管理员分时段的一一过来认领本楼的学生。5名宿管员全部准确无误地认出了本楼的学生,测试结果合格。该活动的举办旨在促进宿管员岗位技能的提高,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平安公寓的构建。
点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后勤处开展的此次活动与公寓管理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宿管员进一步明确履行岗位职责,营造健康和谐的寝室环境。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宿管员要具备一定的“认人”能力,尽可能地杜绝外来人员随便进入公寓,才能确保学生的居住安全。所以举办此类活动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
●河南大学在综合教学楼门前等密集区域入口处安装无障碍通道机。该设备可对每位进出人员实现监控识别,并及时对突发情况作出反应。合法身份的人员进出记录会被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校方管理人员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检索、查看。管理人员还可筛选敏感时段内的人员进出记录,或者是敏感人员的所有进出记录。该设备正式启用后,进出人员需要在通道机上进行系统感应读卡,以便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并做相应处理。
点评:校内安装无障碍通道机可以严格管理人员出入,防止外来人员进入,能更好的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四版报眉内容:
本报编委会:胡业汉& &郑长贵  马鸣华  孙帮猛  陈京平& &黄吉林& 熊少华 李韵华
主&编:陈京平  执行主编:汪冬莲  编&辑:罗红平  美术编辑:孙成英
第四版内容(后勤服务报?园地)  编辑:张纯花&龙晶
★星下走笔
闲话“开会”
计划财务部  李韵华
插图设计:美术编辑&孙成英
人类经常开会,中国人尤其如此。
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一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会议就达五百三十二次之多。要打仗了开会,打完仗了开会,没粮吃了开会,有争议了开会。即使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枪声如麻、炮火连天时还有人在开会。硬是靠着开会实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其实,开会是不能解决任何具体问题的,具体问题要靠会后的具体工作去解决。开会只是为了统一思想,部署行动。说穿了,开会是经营,是管理;经营的是人心,管理的是团队。在今天的中国,开会又被赋予了另一个功能,叫“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手段”。因此,像世上其它很多事情一样,开会也是有它自身的“潜规则”的。
本人在茫茫尘世中苟延残喘数十年,尽管只是一介草民,却也“开”或“被开”过许多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会。因此,对开会也就有了一些了解,有了一些感悟。斗胆在此抛砖引玉,以博诸君一笑。
首先,重要的会议人不多,人多的会议不重要;从中央到地方,乃至一个单位,都有一个或代表人民或代表本单位职工的常委机构或一批被称之为“班子成员”的人,他们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所有“大事”,譬如人事布局、发展规划、资金使用等。他们通过开小会的方式代表人民、代表职工进行“民主决策”。而那些大会召开时,绝大多数参会的人们是只需要带上耳朵“聆听教诲”然后“贯彻落实”的。
曾经,一位在政府工作的朋友闲聊时说过,即使是常委们开会也是有“潜规则”的。任何一个主持会议的“一把手”在把问题摆出来时,心里其实是已经有了主意的,否则他就不配做“一把手”。但为了体现决策的“民主”,他会最后一个表态。这就要求其他的常委们必须用心揣摩“一把手”的心思,并尽可能顺着其意思“表态”,让会议在“和谐”气氛中“达成共识”并“圆满结束”。老百姓常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这只是由于“一把手”还没有表态而已。老百姓说的“头头是道”在这里得到了另一种解释———头头说的才是道理。
其次,解决小问题开大会,解决大问题开小会,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我们通常所说的“三重一大”事情其实并非真正有多重大,之所以要进行“民主决策”,是一旦走了这个程序,即使出现失误,也能因为是“集体决策”而只以“交了学费”“法不责众”了结。那些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甚至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决策,则历来是由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拍板的。
再有,会上发表的意见不要太当真,而会前会后交换意见一定要认真;开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仅什么时候开、在哪里开、哪些人参加有讲究,怎么开更是一门学问。单就表决来说,就有无记名投票、举手表决、鼓掌通过等形式,而它们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用得不对,很可能会酿成大错。在人事调整等重大问题付诸表决前,“为实现组织意图”会有大量的沟通工作要做;在表决出现“噪音”、某些人不能“与组织保持一致”时,“交换意见”则显得必不可少。所以说,“民主”固然重要,“集中”则更加不可或缺。否则,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怎么可能国泰民安、和谐发展?!
说开会是一门艺术,还因为有些人经常开会却收效甚微。比如有些领导召开会议时惟我独尊,对着话筒口若悬河、天马行空,几个小时唾沫四溅却不用喝一口水,“麦霸”风采得到充分展示。而与会者则有的哈欠连天,有的狂打网游,有的貌似认真其实正在反思昨晚“修长城”或“斗地主”时有哪些失误,或者盘算着会后做几个什么拿手菜博取老婆的欢心。这样的会议其实开与不开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充其量是满足了个别人的表现欲而已。难怪老百姓会把领导“我再补充两句”列为“最不可信的语言”第一位,居然超过餐馆服务员“菜马上就上”这一为广大百姓所熟知的谎言了。
“开会的人基本不干事,干事的人基本不开会”则是开会的另一条“潜规则”;因此官员的会议特别多,个别官员开会甚至上了瘾。几天不开会,就浑身不自在,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总觉得自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普通老百姓则因为是“被开会”,而且被要求“领导没来我先来,看看谁坐主席台;领导讲话我鼓掌,带动台下一片响”而难免产生些许抵触心理。好在诸如农民、普通职工、自由职业者们一辈子也不需要开几次会。据说,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居然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九亿农民的利益被“农业界别组”中几十位农业专家、基层干部所代表。
其实,开会真的很重要,也真的很有用。开会是一种文化,说它能反映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执政水平、施政理念、工作作风一点都不为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会议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开会前要做好基本功,建立一个不同层面、不同对象、不同形式的会议体系,提高会议的效率,促进工作的开展。
会,不能不开,也不能常开。如何开好会,还真的值得研究,您说呢?
★边走边唱
因为见证,所以感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 邱慧明
看到“平凡中的美丽———身边的感动”这个主题时,我的脑海中像放电影般,各种画面不断闪现:在寒风中默默等待学生的校车司机;暴风雪后,不顾寒风侵袭,全力清除雪障的环卫大叔;天不亮就赶来学校清扫道路的清洁工阿姨;深夜等待晚归的学生并为其开门的宿管大爷……他们总是默默地奉献着,一声“大爷”“大叔”“阿姨”,就能够让他们欣慰地展开笑容。没有鲜花,没有赞歌,只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名字———井大后勤人。
去年12月的一天,早上起来,推开窗,还没来得及欣赏外面的风景,便闻到一股刺鼻难忍的恶臭,楼下还不时传来“一———二———三”铿锵有力的男人劳动号子声。由于我们寝室在背阳面,看不到楼下情况,室友便无聊地拉上窗户,拿来空气清新剂给喷上,还厌烦地抱怨道:“干啥呀这是?芽真受不了。”当时我想,可能是后勤开展什么活动吧?洗漱过后,我前往食堂吃早餐。来到楼下,更加刺激的恶臭味迎面扑来,看到宿舍楼前草坪上,五六个身穿深色迷彩工作服的大叔,在撬抬几个水泥板盖,还有两个师傅手持长勾勺,蹲在已抬开盖的方井边,一勺一勺地从井下舀起散发恶臭的黑色“污泥”。在他们周围一只只峰虫“嗡嗡”地叫着,周旋着。原来,大叔们是在清掏化粪池呢。看到他们离那些散发恶臭的井池那么近,心中暗想:他们怎么就受得了这气味呢?
由于恶臭实在难耐,我扯起衣领捂住鼻子,加快了脚步要逃离此地。待我吃完早餐往回走,不多久,那股“逆流”又“重温”了我的鼻腔,同时,也看到那些大叔们依旧“守候”在井边,井盖一个一个地抬,粪泥一勺一勺地舀,远远看去,他们似乎有默契地配合着,你抬我撬,你挖我装,你挑我倒,每个人都这么娴熟又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手脚虽忙碌不停,可脸上却总是保持平静,仿佛那股恶臭于他们根本就不存在。看着他们劳作着,我扯衣捂鼻的手不知不觉地松了,心中渐渐涌起莫名的感动。他们中没有一个戴着口罩,没有一个带着抱怨难受的皱眉,护身的仅仅是一双防水胶鞋,他们牺牲自己的洁净,确保师生舒坦生活,即使再脏再累,他们也毫不退缩,担起责任,服务师生,不离不弃。感动之余,我又蒙生了几分悲情。因为我看到,身边匆匆路过的同学们,大多嗤之以鼻,投来不屑一顾又怨恨难耐的眼神,听到愤恨、肮脏甚至邪恶的咒骂声,他们好像故意装作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大叔们清掏的宿舍正是我们学生每天生活的家。那时起,我也真正理解了后勤服务工作者的不易与艰辛。一边是面对部分师生的穷尽极致、“眼里不揉半点沙”,一边是基层服务工作中造就的不可避免的不便,所以这就恳切需要师生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撑起校园美丽的一片天,让后勤人服务得更有尊严。他们也是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为了学校千千万万远离家乡和父母的孩子,他们甘愿选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在失败中找寻成长,在孤独中找寻真挚,在坎坷中找寻坚强,也在平凡中找寻温暖与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寻到太多太多的感动,当我们用最真挚的手把它们拥入胸前的时,会发现: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幸福的人。
因为见证,所以感动。当我们有能力去眺望远处更迷人风景时,请别忘了身边井大后勤人尽心营造的宜人小美丽;当我们不断抱怨愤恨时,请别忘了后勤人辛勤的付出;当我们有心情去欣赏身边给自己带来惊喜的景色时,请别忘了向后勤人投去感激或充满敬意的眼神。
让我们常怀感恩的心,细细品味这平凡中的美丽,细细品味令我们感动的井大后勤人!
★如歌行板
在井大,有这样一群人
人文学院& 刘颖斌
在井大,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普通、平凡。
有着父辈般的年纪,
有着对井大学子亲情般的关爱。
学子们在学校里穿行,对这样一群人,或许还不甚了解。
凌晨四五点校园还在熟睡中,你不会想到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在厨房,为学子们张罗着美味的早餐。
年轻的身体正在成长,
每天充足的营养,提供了平日里活蹦乱跳所需要的能量,
因为他们,我们在快乐地成长。
当你走过楼道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个人?
在楼道尽头的垃圾桶边,
手持铁钳,面戴口罩,
熟练地将垃圾整理归类并装入大竹筐中拖走。
每天我们都在制造垃圾,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整洁的生活环境。
当你晚归时,有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个人?
夏天的晚上,蚊子在他的身边飞舞,寻找着进攻的机会。
可他,仍坐在门口摇扇等你。
冬天的晚上,寒风直往他心怀里猛灌,向守护者发出挑衅。
可他,仍站在门口披着大衣等你……
他们的工作是平凡的,
可正是因为他们的平凡,才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他们也许就是昨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那一个,
不过在无心者那里,他们永远是陌生的熟悉人。
第一、八版中缝内容:
热烈祝贺《后勤服务报》创刊十周年
第二、三版中缝内容:
“平凡中的美丽—身边的感动”征文获奖名单
经人文学院老师依据评选标准(1、主题鲜明,与后勤切入;2、内容充实;3、条理清晰;4、文字精炼;5、语言流畅;6、真情实感)进行综合评审后,本报创刊十周年活动之 “平凡中的美丽——身边的感动”主题征文比赛获奖名单揭晓:
《因为见证,所以感动》   邱慧明(马克思主义学院)
《身边的感动》       肖婷婷(人文学院)
《说句心里话》       欧阳惠敏(人文学院)
《平凡中的感动》     & 龙 晶(商学院)
《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带来的感动》蒲东辉(人文学院)
《忆后勤点滴》      & 杨方(2010届校友)
《有这样一群人》     & 刘颖斌(人文学院)
《向你致敬———清洁工阿姨》李&勇(人文学院)
《后勤,带给我感动》   & 汪群萍(人文学院)
《邂逅》         & 胡&萍(人文学院)
第四届“我眼中的后勤”摄影比赛启事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交流和展示广大师生员工的摄影技艺,特举办第二届“我眼中的后勤”摄影比赛。
一、参赛主题:我眼中的后勤
作品要求以反映我校后勤服务为主,用镜头捕捉后勤服务的点点滴滴感动瞬间和后勤员工的精神风貌,也可结合集团各中心正在开展的“优质服务月”活动进行拍摄。
二、参赛人员:在校师生员工
三、截稿时间:2012年5月31日
四、更多详情见本报博客、后勤集团网和校园海报。
五、电子邮箱:@qq.com
六、联系电话:8100475
真诚期待我校热衷于摄影创作的师生积极参赛!
作者:&&&发布日期:日
&&&点击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忠高速公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