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星S6edge 屏幕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出现白边 而且电脑时不时断网的点亮屏幕的时候出现闪屏 是屏幕排线坏了吗?

机皇再临 三星Galaxy S7 edge详细评测 - 推酷
机皇再临 三星Galaxy S7 edge详细评测
三星作为唯一可以和苹果分庭抗礼的安卓手机厂商,它每年的旗舰自然备受瞩目。身处安卓阵营最顶端的Galaxy S7 edge,能否延续上一年S6 edge的辉煌,扛起2016年的安卓大旗呢?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
国行版Galaxy S7 edge,型号G9350,提供金/银/黑/白4色可选
150.9 x 72.6 x 7.7mm,157g,IP68防尘防水等级
5.5英寸(543PPI)的Super AMOLED屏幕
骁龙820(MSM8996),GPU为Adreno 530,4GB内存+32/64GB存储,支持TF卡拓展
前置500万摄像头,后置1200万像素索尼IMX260+光学防抖
3600mAh电池,支持NFC和无线充电,售价5688元
从S6/S6 edge引入双面玻璃和金属机身后,三星已经把曲面和2.5D玻璃用得非常熟练,除了背盖和边框处还有轻微的割手感,其他部分都已经非常地圆滑,从外观都质感都是真正的鹅卵石,手感和持握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几乎完全没有虚位的按键、细而紧密的接缝,再加上外观上无从发现的IP68防尘防水,做工和外形设计方面确实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当然,指纹搜集的问题还是存在,在镀膜技术出现突破前,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权当是漂亮的代价好了。
超窄边框+双曲屏,点亮屏幕后的视觉冲击非常震撼。
即便是5.5英寸屏幕,157g的正常体重,单手持卧也无甚压力,不过貌似并未加入防误触优化,单手操作时会有比较大的误触几率。
其余外观变化包括:
国行版取消了正面的三星logo
指纹识别按钮变得更加方正但面积变化不大
黑色版不会有上一代的蓝色反光,低调了很多,但在依旧会有纵向的反光带。
白色版变成了“珍珠白”,在光线下也会看到纵向的反光带,要比上一代闪亮一些
为了塞进3000mAh电池,S7要比S6/S7 edge厚一些
加入了IP68防尘防水!!!
左到右分别是金色S7 edge、黑色S7、金色S7和银色S7
左为白色S7,右为黑色S6 edge
黑色S6 edge与白色S7侧边对比
用水冲击和浸泡S7 edge
S7 edge搭载基于Android6.0.1的TouchWiz,后者在S6 那一代经过了大刀阔斧的精简,随后一年间又加入单层级桌面选项、桌面整理、权限管理等很多贴合大陆国情的功能和改进,易用性和接地气程度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设置页面条目,不同类别设置项用不同颜色展示
桌面与文件夹
下拉栏快捷开关
S7 edge上最明显的改变,是下拉栏变成了蓝白配色,滑动可以直接展开所有快捷按键。
系统管理和自启控制
浮动信息以及高级功能页面
国行特有的微信和信息悬浮窗,不用进入应用就能查看和回复,用过都说好。另外,体感拨号/截屏、挥手静音等特殊功能被整合放置到“高级功能”里,并作为galaxy lab的一部分。
这是S7/S7 edge上首度引入的功能,通过悬浮窗提供“屏蔽返回和多任务按键、截图、录屏”等功能,单单一个屏蔽返回和多任务按键功能,估计就能吸引不少用户打开这个功能了。
曲屏设置页面
曲屏面板提供了更多的插件,可以自定义透明度和触发位置了。
指南针、常用程序和日历的曲屏插件
插件的面积有明显的提升,应用列表也增长到了两列,实用度上要比前代提升很多。
息屏提醒同样是首次引入的功能,AMOLED显示黑色不耗电的特性在这里完美地发光发热了。造型上有点类似Moto X,但细节上的差异很多:显示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会在屏幕上移动一定距离,防止部分像素点因长期点亮而影响寿命;有详细的显示内容可以挑选,日历、通知都是可选项目,甚至还有一堆背景图案可选。
这个功能用起来甚至比Moto X的还好,因为它可以一直常亮,无需挥手触发,等于手机变成了时钟,瞄一眼就能知道时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功能晚上开启或许意义不大,希望后期能新增定时关闭改功能。 另外,虽然可以显示内容,但不会对触屏作反应,不会误触,但因此还是需要电源键或者Home键唤醒手机,这个比较可惜。
系统还有很多类似桌面自动排列等小细节上的改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另外,这次S7 edge有了SIM卡热插拔的能力,换卡无需像前代一样重启。而按键背光暂时没有提供控制项,强迫症的机友可以下载 Galaxy Button Lights进行控制(无需后台常驻,可以修改点亮时间或者直接关闭)。
未能确定是因为个体差异还是调教问题,我们拿到的S7 edge测试机屏幕相对于Note5和S6 edge+有所退步。全屏白色手动亮度330尼特左右,自动模式下强光刺激后可以飙升到530尼特左右,缩小白色面积后最高可达720尼特。
采用接近日常使用的100尼特进行测试,基本模式下,S7 edge覆盖了97.7%的sRGB色域,104色平均deltaE在2.9,而Note5是1.8,S6 edge+是2.6。
SoC信息截图
S7 edge搭载骁龙820+4GB LPDDR4@1866MHz双通道内存+UFS 2.0存储。骁龙820(MSM8996)使用三星的14nm FinFET工艺制造,采用高通自主架构Kryo,由2颗1.59GHz的小核和2颗2.15GHz的大核组成,GPU为Adreno 530。
实际测试中,对比搭载Exynos7420的Note5、搭载骁龙810的小米Note顶配版、搭载麒麟950的Mate8和搭载A9的iPhone 6s Plus。详细分数对比可以戳我们的跑分库。
CPU运算性能测试
GPU图形性能测试
存储性能测试
上图右侧为小米5的读写性能测试
CPU性能方面,使用骁龙820的S7 edge上的和小米5,虽然GeekBench 3的单核跑分大幅领先其他安卓平台的SoC,但因为核心数少和系统调控问题,圆周率、RAR、sunspider(网页性能测试)甚至还不如骁龙810,与Exynos&7420/麒麟950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比较奇怪的是,S7 edge在RAR压缩测试中可以跑最高频,但分数和同SoC小米5还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未明。
GPU性能方面,Adreno 530的图形性能是现役最强的手机SoC,它甚至击败并拉开了和苹果的A9之间的差距。而S7 edge上的GPU分数甚至比小米5还要高,可能和机身较大已经具备铜管散热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现在就是图形性能最强的手机了,并没有之一。
存储性能方面(直接影响日常应用打开速度),S7 edge/Note5/小米5都为USF2.0,而Mate8为eMMC5.1,小米Note旗舰版则为eMMC5.0,虽然存储芯片的代数不一样,但不同厂商的调教也拉开了明显的差距。S7 edge在连续读写方面的性能不错,但和小米5类似,骁龙820的UFS2.0随机读写性能貌似都不是很好。
左为CPU Burn,右为GPU GFLOPS
使用@ioncannon&出品的CPU Burn和GPU GFLOPS进行测试,多线程浮点性能在103GFLOPS左右,功耗均值在5W左右,最高峰不过7.3W;GPU&GFLOPS为297左右,功耗在5.2W附近。CPU和GPU的功耗确实有点夸张(可能测试软件有误,仅供参考)。
稳定性上,S7 edge在该测试中几乎没有维持过2.15Gz的最高频,基本都是大核1.7GHz+小核1.4GHz的频率在跑,大约85秒后,分别降频到了大核1.5GHz+小核1.3GHz。这很可能是其CPU部分比小米5(120GFLOPS)低一些,但热稳定性更强的原因。
GPU呈现曲线(绿线下代表每秒超过60帧)
玄学曲线方面,S7 edge表现较好,外加可能是Android 6.0的特有调教原因,机器滑动/惯性动画和手感有点类似iPhone,流畅度观感不错。
总体来说,骁龙820大幅提升了单核运算性能,GPU升级堪称狂暴并改善了热稳定性,实际使用体验比较难以察觉它和Note5的速度差异,但按照以往的双版本的惯例,采用8990的版本可能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左为欧版G935F截图,右为国行G9350截图
三星Galaxy S7/S7 edge同时使用索尼IMX260和三星ISOCELL(S5K2L1)两个版本的传感器,本次测试使用的Galaxy S7 edge国行零售版使用的是索尼IMX260。它们都为1/2.5英寸,1.4μm单位像素尺寸,镜头为F1.7光圈,支持光学防抖,但像素数目缩减为1200万。
所有的疑问都可以浓缩成两点:日间辨析力有没有下降?弱光成像究竟已经强到哪种地步呢?具体的测试可以戳之前的专项拍照评测,下面是缩略版。点击图片可以直接查看大图。
相机界面:依旧可以自动识别HDR或夜景,用户只需按快门就好了。其app在功能和外观上和Note5、S6的分别不大,这里就不赘述了。
对焦:这颗IMX260上搭载了双像素对焦系统(Dual Pixel,最著名的案例是佳能中阶单反70D),所有的像素都可以用于对焦,可以不严谨地看做是暴力增强版的相位对焦。机器的实际对焦表现只能用秒天秒地形容了。
无论是日间还是超弱光都可以极快地合焦,本已对焦很快的iPhone 6s,在它面前都感觉慢了一拍。其极弱光(夜店水准的弱光)对焦速度,甚至比不少无相位对焦的千元机的日间对焦速度还快……基本上,面向目标的瞬间就能按快门了,手动重新对焦这种事情,对S7 edge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成像速度:和前代并没有明显的分别,触发夜景模式后处理速度甚至比S6 edge还要稍微慢一些。因为像素的缩减,样张尺寸从前代的5-6Mb/张,变成了3-4Mb/张,对于存储空间吃紧的用户,这应该是个好消息。虽然样张变小+ISP升级(传闻两个传感器版本都是使用三星的ISP图像传感器),但成像速度和前代的分别不大。
样张EXIF信息对比
左上角边缘劣化对比
广角:iPhone 6s等效焦距为29mm,S6 edge为28mm,而到了S7 edge三星甚至将广角拓展到了27mm等效焦距。焦距数值越小,广角越大,效果就是S7 edge拍得到的范围比其他两部机都要大一些。
边缘成像:S7 edge有F1.7的特大光圈,但除了广角畸变更明显一点外,边缘的劣化比较轻微,劣化控制介于没有光学防抖的iPhone 6s和S6 edge之间,表现理想。
眩光控制:而S7 edge和S6 edge的分别不大,但iPhone 6s的表现相对要更好一些。当然,这和后者没有光学防抖有一定的关系。
白平衡与测光
弱光与超弱光场景1
弱光与超弱光场景2
弱光与超弱光场景3
测光:iPhone 6s测光略微偏暗,弱光下则是明显的亮度不足;S6 edge和S7 edge白天和正常灯光下测光非常接近,都与肉眼所见接近,而S7 edge在超弱光场景触发夜景模式则会有非常明显的提亮;
白平衡:iPhone 6s在多数场景都有发青倾向,S6 edge则是偏暖偏缓一些,S7 edge则是偏蓝,后两者的幅度都不是很大,但在拍人和拍食物时,S6 edge的发色会更加讨喜一些。
饱和度对比度:S6 edge是现实还原的风格,画面对比度和饱和度都是望肉眼所见调,iPhone要稍微艳丽一些,而S7 edge则是三者中色彩调教最艳丽的。
对于一部手机来说,像素数目是固定的,广角越大,同样的景物分得的像素数目就会下降,从而影响辨析力。可以预测的是,如果其他条件一致,广角最大的S7 edge,其辨析力会比S6 edge,甚至iPhone 6s低。
下面所有样张对焦点都是正中间,皆为中央放大。所有样张按照ISO和快门,光线从强到弱排列:
灯光场景2(S7 edge的锐化甚至让字体边缘出现白边)
极弱光场景1
极弱光场景2
极弱光场景3
极弱光场景4
日光辨析力:或许是为了应对大广角造成的辨析力下降,S7 edge增大了锐化半径和力度,锐化非常明显(场景12中甚至让字体边缘出现白边),直接效果是景物边缘清晰对比度高,但依旧无法完全掩盖单位景物的像素数目不足的问题。锐度只能说是和iPhone 6s互有胜负,细节方面比S6 edge要少,要和辨析力顶峰的Note5比就更加压力山大了。另外,在放大景物到一样大小的时候,S7 edge放大比例总是比人家大,画面噪点也是最明显的。
灯光辨析力:室内和较强灯光下,S7 edge对比iPhone 6s和S6 edge依旧显弱势,但转折点大概出现在场景13(这种场景的光线强度类似博物馆中的展品照射灯,比正常灯光还是要弱不少的)。该场景下,S7 edge只有160的ISO,而另外两部机器都在200。再往下的弱光场景,它们的快门/ISO差距就越明显,S7 edge也开始占优,而且光线越弱差距越大。
弱光和极弱光:这里是S7 edge的绝对领域,特别是极弱光下触发夜景模式后,虽然画面提亮得像夜视仪而且噪点不少,但确实可以看到很多其他手机甚至肉眼都无法看到的细节。对于泡夜店或者很多夜间场景来说,拍得到比拍得像肉眼所见要重要得多,笔者对三星这个算法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三星Galaxy&S7 edge的拍照,总结起来比较简单:日间不如前代,极弱光表现狂暴。机器广角大,画面锐度、对比度、饱和度皆高。日间和较强灯光辨析力,辨析力小输iPhone 6s(后者日间表现和iPhone 6s Plus接近),和自家甚至他家安卓旗舰有一定的差距;弱光和极弱光场景表现空前凶残,远远抛离S6 edge,立下了一个后续机型或许已经很难超越的弱光成像标杆。
S7 edge搭载3600mAh电池,这是三星旗舰历史上最大的电池容量。虽然SoC不同,但Note5凭借3000mAh电池也作出了非常好的续航表现,大家对S7 edge的续航期望也自然不低。
经过了30分钟大型游戏(NBA 2K15),各30分钟的wifi和4G上网(包括网页浏览、微博、贴吧各10分钟),1小时音乐播放和30分钟本地视频播放,整整3个小时的续航测试后,机器剩余电量高达79%,完全刷新了之前的记录并大幅抛离同代对手,表现非常凶残。
在出厂系统(APBA)中有待机异常耗电的bug,连接wifi和电信卡待机环境下,每小时耗电接近1%。而3月9号上午进行升级后,待机续航数据还在记录,我们会在后续进行更新,敬请关注。
疯狂的续航和不错的充电速度,让机器对充电的需求不高,有种电量怎么用都用不完的错觉。对于重度用户来说绝对是个改善生活素质的加分项目。
发热方面,机器游戏时的温度比正常机型要低一些,仅仅是温手的级别,正面最高温35.6度左右,背面31.7度左右,表现非常优秀。另外,可能机器发热比较均匀,最高温点经常跳动。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在进行跑分和RAR压缩等大型运算时的发热速度较快,甚至可以根据发热区域直接感知出SoC的具体位置。即便有热管,骁龙820的功耗依旧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个仅能代表骁龙820版本,8890版本或许会有更好的功耗表现。
作为2016年上半年的安卓机皇,S7 edge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优秀的外观设计和做工,双曲屏+超窄边框+IP68防尘防水,这些都是对手难以匹敌的卖点,其弱光成像和续航表现更是堪称逆天。
和其他品牌的手机因为骁龙820的特性而获得加分不同,三星S7 edge反倒是因为骁龙820而被拉低了部分得分,这就是常年站在安卓之巅的厂商和其他厂商之间的差距。
虽然部分机友和我们都对其运算性能、屏幕和日间辨析力不如预期而感到难以接受,但它其他项目的表现依旧绝群。毫无疑问,它就是现役真正的安卓机皇,甚至“安卓”两个字都可以省略了。而 它的对手,或许就剩下 Exynos&8890版的自己了。
已发表评论数()
已收藏到推刊!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由器时不时断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