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科五病区护士长

天坛医院:“专家团队层级转诊”让“倒号”泡汤_医心医意-爱微帮
&& &&& 天坛医院:“专家团队层级转诊”让“倒号”…
“天坛医院不但有号贩子,而且前些年还很猖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茂民做客由新华社北京分社、新华网(北京)及北京市医管局联合举办的“2016北京护理文化周系列访谈”时表示,天坛医院正在全力推行专家团队层级转诊,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号贩子“倒号”泡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茂民 &摄影/杨懿瑾“层级转诊”来了 “号贩子”少了据宋茂民介绍,天坛医院试点4个专家团队推行层级转诊制度。其中,神经外科两团队、神经内科两团队,分别由张俊廷、张东,冯涛和王拥军这四位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教授领队。“4个专家团队经过1个多月的试运行,接诊总量近9000人次,其中约40%转入4位知名专家手中,医治效率、质量大幅提高。最需要知名专家诊疗的疑难病人、危重病人都及时得到了专家的救治。”宋茂民说,专家团队层级转诊制度除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把优质资源匹配给最需要的病人,另一大作用就是压缩了号贩子的“倒号”空间。“知名专家现在不对外挂号,号贩子挂到普通团队号,并不能保证转到知名专家那里,常见病在‘不限号’的骨干医生、团队医生这一层就解决了,想通过‘专家号’方式招揽生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宋茂民说,他近期隔几天就去医院门诊楼转转,现在基本看不到春节前那些号贩子到处乱窜吆喝、招揽生意的景象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茂民(中)、护士长贺欣(左一)做客新华网。摄影/杨懿瑾护士工作,“差一点”就是生死之间“我们的工作非常严谨,我特怕我们家护士说‘差不多就行了’,我们不能‘差不多’,差一点就是生死之间。”同时做客新华网的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护士长贺欣说,神外术后,病人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出血,随时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所以应急抢救是每名护士必备的临床操作技能,每一项操作、每一次抢救都要一丝不苟,要专业、规范、胆大、心细。贺欣从事护士工作20多年,当初是妈妈替她选择了护士这个看似“稳稳当当”的工作。“真正进入临床,才发现护理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打针发药,我们有时候就是在同死神抢人!”贺欣说,她永远都记得那次惊心动魄的抢救:时间刚过下班点,20床的病人说心脏不舒服,很快病人的心电图就出现危急病信号,我们立即把病人搬到抢救室。本已下班,夜班仅两名护士,这时所有白班护士没一个人走,全部投入抢救,3个多小时共除颤17次,最终把病患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离开医院时,天已黑透。加班的护士里,有的儿女很小在家等着,有的怀孕挺着大肚子,但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贺欣说,“我当时觉得,再苦、再累,看到我们成功挽救的生命,那一刻我们都值了。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右二)在指导学生。 图片提供/北京天坛医院“天坛”专家对接京津冀 造福“家门口”宋茂民表示,京津冀的区域医疗合作是天坛医院下一步关注的重点。目前天坛医院已与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神经科学、重症医学以及急诊医学的方面进行了合作,合作主要以专家的输出性帮扶为主,造福“家门口”的老百姓。“我们现已开始远程会诊,并预计启动京医通卡就诊平台,实现通过微信挂号,并最终顺畅开展双向转诊。”宋茂民说,张家口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都有天坛医院的专家在定期参与救治,如果治疗出现困难可直接转至天坛医院。此外,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在天坛医院,宋茂民说:“通过这个架构,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医院,北京、天津、河北,可以有三级甲等、二级、还有社区医院,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医院,它的容量无限,将来有希望纳入双向转诊的机制中。”资料来源/新华网医心医意zuijiankang_bqb&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这里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与北京青年报社联合运营的公众号。我们将向您及时传递市属22家医院的医疗资讯,沟通医患关系,回应健康热点。医心医意,时时刻刻都在您的“掌”握之中,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支持!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免费咨询:本院有504位医生可免费在线咨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神经变性病科
评价提交成功!审核中...
  近期特需停诊信息  神经病学中心:陆菁菁 至 特需 停诊  神经病学中心:邵晓秋 至 特需 停诊  神经外科:王江飞 至 特需 停诊
名医义诊:&&神经内科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 | | | | | | | | | | | | | | | |
神经外科中心综合二病区是以收治干部病人为主的病区,同时也对外收治经济状况较好的普通患者。 本病区收治颅脑肿瘤和老年肿瘤为主的神经外科患者,包括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先天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以及一些血管病和脊髓病变。本病区尤其针对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基因治疗。每年平均手术治疗患者近400例,手术疗效均良好。综二病区共有床位17张,均为单、双人间,单人间床费400元/天,双人间每人300元/天,房间配备沙发、电视及卫生间等设施。治疗费用与普通病区一样,均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综二病区由主任王集生教授、副主任于书卿教授、护士长朱秀英副主任护师及14名医护人员组成。专家介绍:王集生,男,1955年1月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综二病区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同年分配至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1994年担任神经外科综合二病房主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专业教授,神经外科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后师从于全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赵雅度教授和罗世祺教授。临床工作3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于垂体瘤经蝶手术,共主刀经额、经蝶垂体瘤手术1500例以上,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多年来侧重颅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对颅内各部位脑膜瘤、胶质瘤、颅咽管瘤、后颅窝肿瘤的手术治疗均达到优良水平。参加编写专业书籍5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前在研课题研究有《老年胶质瘤患者分子病理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及国家新药二期临床试验:重组腺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制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 & & &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于书卿,男,1964 年8月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综二病区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神经外科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小组委员、《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及《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特约审稿人。1989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同年分配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2007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著名神经外科中心Barrow 研究所进修学习颅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2003年起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医疗五系、口腔医学系和七年制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授课和带教实习工作。自1989年在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24年,年均诊治病人近1000人次,手术300余台,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颅脑肿瘤,包括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和先天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治,治疗效果良好。发表论文25篇,SCI收录3篇,获医学发明专利一项。参与3本著作的编写,参加2部英译版翻译工作。目前在研课题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课题“医用磷酸钙骨水泥(CPC)的研究开发”及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重点课题“术中超声造影在颅脑胶质瘤中应用研究”。朱秀英,女,1963年3月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综二病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护士学校,同年分配至北京人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后参加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2008年毕业取得护理本科学历。自1984年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从事护理工作至今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发表多篇护理论文,参编了《神经外科护理》和科普手册《神经外科疾病不神秘》两部书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