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不慎滑出滑冰的英文怎么写写

鼻饲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3页
般鼻饲液如米汤以35℃~37℃,能全力以40℃~41℃为宜,过热可致粘膜烫伤,过冷则易致腹泻;初次鼻饲速度宜慢,如发生腹胀、腹泻应随时调整“三度”直至患者适应耐受。严格无菌操作,现用现配鼻饲液。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身体虚弱,肠蠕动减弱,或由于床上排便不习惯,或无力排便,致使粪便在肠管内停留时间延长,使粪便干燥。或鼻饲的流质中纤维素不足,易发生便秘。应加强饮食指导,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抬高床头,活动四肢,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发生便秘时,给予灌肠。
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是鼻饲的主要并发症。老年患者常因:①意识障碍; ②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③鼻饲管移位,体位不当,鼻饲液反流;④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⑤胃排空迟缓;⑥应用镇静剂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等引起。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鼻饲前将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吸净,在鼻饲中及鼻饲后30 min内尽量不进行吸痰操作,避免吸痰的刺激引起呕吐。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次。②确保胃管位置正确,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测量胃管长度,通过观察胃管穿出鼻孔或皮肤处的标记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机械通气病人由于气管导管压迫、咳嗽反射减弱,对于异位置管不一定有强烈反应,通过回抽胃液,X线确认胃管位置,及早发现胃管移位。③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者的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床头角度&30°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用此体位可借重力作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道反流,还可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向咽部聚积,以刺激吞咽、减少口咽部感染的机会。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 min再恢复原体位,以利于食物消化,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④及时判断误吸:采用多种方法判断误吸的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发生误吸时表现为呕吐、剧烈咳嗽后憋喘、呼吸加快;发热、紫绀;SpO2降低。昏迷程度较深的患者往往症状不明显,误吸不容易被发现,需要仔细观察,以防止延误诊治。⑤当发生反流误吸时,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分泌物,尽早处理,以防发生意外。
本例患者经及时抢救,刺激患者咳嗽和负压吸引排出误吸的食物且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鼻咽部粘膜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鼻咽部粘膜充血糜烂常因胃管放置时间较长,压迫损伤鼻咽部粘膜所致。应保持口鼻腔的清洁,避免感染,营养配置合理,增强抵抗力。由于患者鼻部出汗或分泌油脂、翻身活动,都有可能使胶布脱落,导致胃管滑出。故每日将胃管更换抗过敏胶布,更换胶布时注意调整胃管的角度,并固定于鼻翼一侧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以减少压迫时间。留置胃管的前段时间,可适当使用呋麻液滴鼻,收缩粘膜血管,防止粘膜充血水肿。一旦发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应立即拔出胃管,更换鼻孔重置胃管,正确使用抗生素及粘膜保护剂。本例患者。
堵管的预防
堵管常因:①鼻饲液未调匀;②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 ③鼻饲液浓度高、粘稠度大、流速缓慢,粘附于管壁造成堵管。因此,在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管1次,减少鼻饲液附着管壁,保持管腔壁的光滑,尽量不用胃管注药,如必要时将药物碾碎呈粉状,充分溶解后注入。自配鼻饲液用两层纱布过滤后再注入。若注药时堵塞,采用温热水加压冲洗导管的方法可排除堵塞;因鼻饲液粘厚堵管,可拔除胃管,更换新管插入。
脱管的预防
在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情绪变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操作轻柔。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双上肢,同时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解释清楚目的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7、对于像13床吕满德这类长期鼻饲的患者,为了防止并发症发生,应定期更换鼻饲管,下面
说一下留置鼻饲管的更换时间
长期鼻饲的老年人,鼻饲管应定期更换,普通导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导管每月更换一次。
我们目前给13患者采用的硅胶带帽鼻胃管(F14,105cm),这类硅胶胃管具有弹性好、无异味、与组织相容性大;胃管头端较硬,便于顺利插入;管壁柔软,刺激性小;管道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大,便于输注食物的特点。且价格低廉,特别适用于留置胃管时间较长者。因此,无异常情况时每月更换一次。
8、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来决定胃管留置时间。一般先留置1月后拔出,(这种材质为PVC的鼻胃肠管可以延长至一个月),看胃管的软硬程度无变化的可延长1周,再逐渐延长留置时间。胃管硬的患者,留置时间不可过长,一般每1个月更换一次。否则胃酸腐蚀胃管,胃管变硬,有损伤胃黏膜的可能。目前我院有些科室用无痛性鼻胃管,此管柔韧性相当好,留置时间可长达半年。下面我们讨论拔
第2页/共3页
寻找更多 ""10-6鼻饲法操作步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10-6鼻饲法操作步骤
上传于||文档简介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胃管的相关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胃管的相关知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8.3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胃管护理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49:3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一种防脱胃管的设计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关键词】防脱胃管;设计 中国论文网 /6/view-2585355.htm     留置胃管临床上运用广泛,可以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或者为病人进行胃内给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量或对胃液进行化验,进行疾病的诊断;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等等。特别是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虽然胃管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胃管通过鼻插入到胃内,由于体外部分较长,通过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很容易使胃管从胃中脱出,造成成两次或多次插管,使病人增加痛苦,医护人员增加劳动量,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周期,从而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胃管,临床使用时,不会轻易脱出,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      1.胃管脱出原因分析      胃管脱出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欠妥。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医用胶布绕胃管环行1~2周后分别粘于鼻翼两侧和面颊部,胃肠减压袋用别针固定于病号服肩部或床边。临床观察发现面颊部的胶布固定很难持久有效,仅靠鼻翼的这条胶布又难以达到有效固定,由于术后吸收热,汗液分泌增多,雾化吸入液沾湿等原因极易造成胶布的松脱。另外,护理操作不当,如翻身、协助坐起拍背、活动时,易使胃管受牵拉脱出。另外由于胃管较粗硬,体外部分较长,因重力作用及病人辗转活动有自行脱出的倾向,加上病人面颊部出汗和皮脂腺分泌较多,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而导致胃管滑出。另外, 舒适改变、患者缺乏适当的肢体约束、相关知识欠缺等均可导致胃管脱出。      2.胃管的相关改进      临床上针对不同原因对于胃管的改进也随之而来,现在最普遍的胃管种类是硅胶胃管,还有弯头胃管(张兰凤等[1])、一次性滴喷药胃管(刘志兰、赵红[2])、带有三通阀的胃管(马振芝等[3])、新型胃管:由胃管和固定带两部分组成(徐金美等[4])等。      3.拟设计的防脱胃管      拟定设置的胃管前端设胃气囊,尾端设活阀,采用双腔道结构,即引流和气囊腔道,胃管前端13-18cm处设胃气囊,便于在胃贲门部固定,如图1处,由于球囊具有支撑作用,引流不受体位影响,不易滑出或自行拔除。又可封闭胃管与食道间隙,可避免胃内容物反流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和窒息发生。气囊腔道尾端设活阀如图2,可通过注射器连接注气,使气体向气囊方向通过,拔针后针孔闭合阻止气体外流。双管道以环扣连接固定。      此设计已申请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它在原有硅胶胃管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有一定的兼容性。程序不复杂,并推广于临床生产成本不高,远期可发展空间大。将成果推广应用于临床可减轻患者不适,大大减低滑出率,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并发症及意外。并可减轻病人因反复插管造成的痛苦。可行性高、接受度高。      参考文献   [1] 张兰凤,陈桂英,龚光明.弯头胃管的研制与运用[J]. 中华护理杂志,):620.   [2] 刘志兰,赵红.一次性滴喷药胃管的研制及临床运用[J]. 实用护理杂志,):180.   [3] 马振芝,李兆梅,等.介绍一种带有三通阀的管[J]. 中华护理杂志,):226.   [4] 徐金美、李祖广等.可固定新型胃管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山东医药,):3-4.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病研究所 40003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冰英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