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凝血时间测定的化验单上,图中的是什么?

验血化验单上的RBCDISCRI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
提问时间: 14:32:33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9岁
意见建议:你好,鉴于你的描述考虑输液丙肝的实验室检查的数据的,阳性可能就是存在丙肝了。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20:20:56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9岁
问题分析:你好,尿检红细胞是指显微镜观察一个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个数,正常情况下小于3,高于3,即尿红细胞阳性,可能有各种原因的尿道出血以及泌尿系统疾病造成。意见建议:如果你的体检报告显示3-5,应该是弱阳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07:24:32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80
病情分析: 您好,这几项是血常规的检查项目,RBC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偏低说明可能有贫血意见建议:WBC指的是白细胞的数量,偏高的话,说明有炎症或感染,PLT是血小板数量,偏低说明可能存在凝血异常,
回复医生:共4个回答
提问时间: 15:09:52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45岁
问题分析:乙肝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能使它转阴,治疗的目的就是要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含量的,如果这两项都是正常的,那就可以不用治疗,定期复查就可以了。意见建议:那这时先化验一下肝功能方面看看吧,如果这方面是正常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09:33:24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0-40
你好 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ZP-Ab)是属于免疫性不孕的检查项目之一。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9:45:28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16岁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从你的情况来看的话,就是说你怀孕不止24周了。意见建议:建议这个加号的意思是说你怀孕不止24周了,但是不到25周,所以用一个加号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08:12:14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37岁
问题分析:幽门螺杆菌阳性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常见病因。意见建议:建议积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同时使用抑酸护胃等药物,防止病情继续加重。
回复医生:共2个回答
提问时间: 13:05:37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39岁
问题分析:孕囊大小一般按纵径横径和厚径来描述,您这三个数值包块了孕囊大长宽厚三个数值,这样大的孕囊,一般孕周在八周左右。意见建议:一般会有胎芽胎心等描述,您可以再看看其他检查结果,另外和停经时间对照
回复医生:共2个回答
提问时间: 15:23:49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2岁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获悉,花斑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又称汗斑,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传染。意见建议:花斑癣化验检测是阴性,代表你没有被感染上真菌。建议你日常生活要勤换内衣,以避免出汗过多易
回复医生:共2个回答
提问时间: 16:31:02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3岁
问题分析:您好,早早孕试纸一深一浅代表弱阳性,提示有可能是怀孕了。意见建议:建议过三天再测一次,如果从弱阳转成阳性提示您是怀孕了。
回复医生:共5个回答
无需注册&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性别:男女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
*提问字数大于10字以上,描述越清楚医生回答越详细哦
向全国15万专家即时咨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陈玉梅大夫本人发表
血液检测及凝血报告单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出来两个报告单 大夫说的 很含糊 又说山东本地话 实在是听不懂 麻烦您给看一下
所就诊医院科室:
青岛市妇幼保健院 血液科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血常规正常,凝血功能异常,需要到医院做凝血因子定量检测,血友病的可能性大。
状态:就诊前
非常感谢您为我解答。那是不是光凭报告单的结果不能确定一定就是血友病呢?如果我们做凝血因子定量检测结果正常的话是否就能排除血友病呢?
&副主任医师
血友病的可能性很大,但要做化验确定,并确定是哪种凝血因子缺乏。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血小板减少肝脾大&&肝脾大&&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每次检查血象变化不一,一直在变,感觉怕哭,开始发现时脾1.7肋下,医院一星期检查下来4.3
疾病名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我想问一下能不能不用激素药
病情描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反反复复大半年了看了好几个地方都是在使用激素效果不是很好
疾病名称:地中海贫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面色仓白,输血两次,悬浮红细胞,一般在四周左右输血一次
疾病名称:重度贫血&&地中海贫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面色仓白,无出血,无咯血,无血便,血红蛋白58
疾病名称:新生儿严重贫血&&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请医生帮忙分析下病因
病情描述:33周早产儿,出生时严重贫血,在新生儿监护室住了13天,至今仍贫血
疾病名称:贫血+血小板低&&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是否需要就诊?就诊前做哪些准备?
病情描述:孩子年初肺炎。后4月幼儿园至今总是咳嗽,期间伴随有炎症发烧。5月开始验血有时候血小板低。6月16日因咳嗽到儿童医院就诊,验指血血小板降至81,内科大夫让复查血液科。请教孩子最近发烧,是烧退...
疾病名称:一岁宝宝血红蛋白为83如果是地贫严重程度&&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知道如果是地贫属于什么程度的 该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因淋巴结炎去查血常规发现严重贫血 暂时症状~易出汗 皮肤偏黄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陈玉梅大夫的信息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血液系统疾病及疑难血液病等
陈玉梅,女,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
陈玉梅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湖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大学三附院
小儿血液科
小儿血液、肿瘤科
重庆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血液肿瘤科
北京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中心
上海儿童医院【图】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三大方法更好地帮助你家长在看病时,医生一般都让孩子查血常规。面对化验单上的一堆数据,您看出什么呢?血常规能反映出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孩子的营养状况,还能体现出其他疾病。
很多家长在看病时,医生一般都会让孩子查一下血常规。面对血常规化验单上的一堆数据,您应该看出些什么呢?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热、没有精神、咳嗽等状况时,血常规可以看出身体是否遭遇了感染,还能初步判断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血常规能反映出机体的造血状态,看出孩子的营养状况,还能体现出其他疾病,如是否存在或凝血功能问题等。血常规中有各种细胞值,这些细胞值说明了什么呢?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可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感染。1.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而且中性粒细胞也高于正常,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细菌感染。2.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而淋巴细胞升高,说明孩子患上的是病毒感染。3.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而且单核细胞数量也增多,说明孩子是受到病毒感染。4.嗜酸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寄生虫病等。5.嗜碱性粒细胞过多可能患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疾病。6.血红蛋白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贫血,而血小板减少,说明孩子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一、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正常男性为(120~160) g/L,女性为(110~150) g/L。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月经过多、痔疮或肛裂出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⑤恶性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如各种白血病、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严重,大量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的居民等。 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同时应听从血液科医师的指导,不可自作主张乱服药,以免延误诊治。
没有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一.凝血因子测定: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
纤维蛋白原(FIB):2-4 g/L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各项意义: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xu&zhī],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食用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于正常。检测定血脂时,常在饭后12~14小时采血,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情况。由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因此这两项成为血脂测定的重点项目。
短期饥饿也可因储存脂肪的大量动员,而使血脂含量暂时升高。这就不难理解您到医院检查血脂时,医生要求在进完晚餐后,不要再吃其它东西,空腹12小时后再抽血了。
(1)胆固醇(简写为Ch),约占血浆总脂的1/3,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
(2)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简写为TG),约占血浆总脂的1/4。
(3)磷脂(简写为PL),约占血浆总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4)游离脂肪酸(简写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区带电泳法也可相应地把血浆脂蛋白分为CM、前&(Pre?&)、&及&脂蛋白4种。血浆各种脂蛋白中蛋白质与脂质含量(重量%)
【血脂参考值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总胆固醇&240mg/dL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dL;临界值为130~159mg/dL;过高值则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mg/dL者。
(3)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dL;临界值为200~239mg/dL;过高值则是指血浆甘油三酯水平&24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血脂四项检查】
总胆固醇:2.8~5.17mmol/L
甘油三酯:0 .56~1.7mmol/L
胆固醇脂:2 .8~5.17mmol/L(110~200mg/dl),占总胆固醇的0 .70~0 .75(70~75%)
高密度脂蛋白:男性:0 .96~1.15mmol/L;女性:0 .90~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也就是说正常人之间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似乎显得说理不够。尽管血脂只占全身脂类很少一部分,但血脂的变化却可基本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状况。在膳食改变,剧烈运动及患病情况下,血脂都会有较大的变动。高脂肪饮食时,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甚至形成乳糜色,但在3~6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临床上测定血脂都是在早晨空腹时取血,才能反映病人血脂的实际水平。
因血脂的变化,主要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及机体动用脂肪库的情况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脂肪代谢方面的情况。有人在做肥胖与正常人的血浆脂类含量对比中,证明肥胖人群的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但超出正常含量范围者只占30%左右,比非肥胖者高1倍以上。另外,还证明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肥胖人群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因此,预防身体& 发福&,及肥胖者积极减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害怕血脂增高,人们甚至拒食脂类食物,这是很不公平的。就拿胆固醇来说,除了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的LDL胆固醇外,还有能转化为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HDL胆固醇,在机体内产生重要作用。HDL如转化成胆汁酸盐,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转化为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发挥其对生育及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这种胆固醇主要来自脂肪食物中,也就是说合理摄入&肥肉&。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 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1)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2)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由于高脂血症时黄色瘤的发生率并不十分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而患者的高脂血症则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时被发现的。
误区一&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不少人把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看作是多吃少动带来的&富贵病&。周玉杰教授指出,胆固醇异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它虽然与饮食运动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只要忌口、多运动就能解决的。在导致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素中,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此外,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也是导致胆固醇沉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以为自己绝不会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其实,只要他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因此出现冠心病。
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高、血流缓慢。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引起严重危害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研究显示,甘油三酯的增加未能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血液中有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有斑块的血管狭窄或破裂就直接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甚至猝死。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并非甘油三酯。
体检化验单没有&箭头&就是正常。如今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但鲜有人发现自己有胆固醇异常问题,因为化验单上并未发现有&箭头&。为什么流行病学专家的统计数据却如此之高呢?周玉杰教授介绍说,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胆固醇异常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不可分,它的特征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并且,这些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如果不尽早控制,年纪轻轻的患者也同样会遭遇斑块破裂带来的恶果。近年来,影视明星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者中就不乏中青年人。在2004年公布的一项报告中,仅在短短15年内,35~44岁之间的北京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就增加了111%,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对于顽固型血脂高患者,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主导药物,在临床医师的严密指导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药物治疗、注意科学饮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是防治高血脂症的有效措施。
【药物治疗高血脂症】
就其主要降血脂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1、降总胆固醇。
  2、主要降总胆固醇兼降甘油三酯。
  3、降甘油三酯。
  4、主要降甘油三酯兼降总胆固醇。
概括讲它能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促进胆酸或胆固醇随粪便排出。抑制胆固醇的体内合成,或促进胆固醇的转化促进细胞膜上LDL受体表达,加速脂蛋白分解。激活脂蛋白代谢酶类,促进甘油三酯的水解。阻止其他脂质的体内合成,或促进其他脂质的代谢。
  【食物防治高血脂症】
  一、菌类:灵芝、香菇及木耳
灵芝单用或与降血脂药合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时,还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障碍。灵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减轻化学合成调节血脂药引起的肝损伤。灵芝的调节血脂作用是其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的基础。
  二、鱼类  
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服用W-3脂肪酸(EPA和DHA补充剂)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血液粘稠度均有降低,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三文鱼:降甘油三酯是好手
三文鱼中含有丰富的&O-3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
  三、水果蔬菜  
食用大量的水果、蔬菜、水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淡水溶性纤维(如全麦麸)能预防 便秘 ,但对降低胆固醇没有助益。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有豆子、枣、草果、无花果、干梅子、花椰菜、燕麦麸等。干梅子内含60%属于可溶性的果胶、黄豆及其制品也具有同样的功效,魔芋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
  四、大蒜  
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大蒜,能够对心血管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大蒜又被称为&药用植物中的黄金&。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颗蒜头(整颗更好),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降低血压。蒜头里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是&&&蒜氨酸。每日服用900毫克的无味蒜头胶囊和吃大蒜的效果是一样的。
  五、洋葱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洋葱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效,作用和药物阿司匹林颇类似。
  六、茄子   
茄子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有显著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P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改善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活血、通脉功能。此外,茄子中还含有大量的皂草甙,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因此,茄子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食物。
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体内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
  七、海带  
可使动脉脂质沉着减少;而海带中的碘和镁,对防止动脉脂质沉着也有一定作用。
  八、植物油  
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
  九、大豆  
每天吃100克豆类,可降低血胆固醇,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十、 辣椒
辣椒含维生素C的比例在所有食物中最高。维生素C可以改善机体微循环,减低毛细血管脆性,同时维生素C还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是一种天然的降脂食物,可以燃烧脂肪。
  十一、菜花  
菜花有白、绿两种,绿色的也叫西兰花。两者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菜花热量低,食物纤维含量很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它又被称为&天赐的良药&。 菜花含类黄酮较多。而类黄酮是一种良好的血管清理剂,能有效的清除血管上沉积的胆固醇,还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十二、苦瓜
苦瓜性凉味苦,含有较多的苦瓜皂甙,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苦瓜中维生素B1、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丰富,能调节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又有&植物胰岛素&的美称。
  十三、芹菜  
中医认为芹菜性凉。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芹菜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帮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国外已有研究证实,经常食用芹菜的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显著下降,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血压。
  十四、绿豆芽  
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胆固醇食物,而在它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动脉内壁沉积。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绿豆芽性味甘凉,富含水分,还可以解腻生津,是不可多得的减肥调脂小菜。
  十五、黄瓜 又叫王瓜、胡瓜
有清热、解渴、利尿作用。还含有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可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特殊功效。患有高血脂且体重超重的人多吃黄瓜,能降血脂、降血压,利于减肥。黄瓜还含有丰富的钾,能加速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有益于肾炎、膀胱炎患者的康复。
  【水果防治高血脂症】
  1、山楂
山楂含有三萜类、生物类黄酮和丰富维生素C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壁、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作用。另外,还含有山楂酸、柠檬酸,均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只是有的老年人食用山楂会引起反酸等胃部不适,须酌情慎用。山楂含钙量最高,对中老年人补钙有益。
  2、苹果  
苹果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降脂果&,它的降脂作用源于其中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帮助其排出体外。果胶还能与其它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降血脂功效。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3、香蕉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主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止烦渴、填精髓、解酒毒等功效,香蕉的果柄却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荔枝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降低血压等。
1)磷钨酸还原法。   (2)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2、标本收集
空腹静脉血2m1,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检查血尿酸值,需要空腹8小时以上再抽血,一般要求晚上12点后禁食,但可喝水。
  磷钨酸还原法:
  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l/L。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成人:90~420umo1/L。
  (1)血尿酸增高:
1)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
2)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尿酸值常见增高。肿瘤化疗后血尿酸升高更明显。
3)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
  (2)血尿酸降低:
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
尿提到尿酸,人们往往想到痛风。日前发表的一篇优秀论文披露,血尿酸水平高还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专家建议公众均衡饮食,控制尿酸水平。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食物摄入的增加,人群中尿酸水平逐年上升。事实上,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尿酸还与肾损害密切相关,并与老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一起使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衡量肾功能的指标主要有血肌酐等。因肾脏代偿能力强,肾功能损害往往表现隐匿,当血肌酐还在正常范围内,意味着肾功能损害还处于早期,等到血肌酐高于132.6微摩尔/升时,肾功能损害已很严重。
此外发现,尿酸水平越高,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越高,说明尿酸水平升高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降低尿酸水平是否可以延缓肾脏功能的下降,还需要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酸高或肾功能受损。
一般制订尿酸的正常参考值,是以一群人的血中尿酸平均值加上2个标准差为上限,大约有10%的人会尿酸偏高,但这只是一种生化上的异常,不能与痛风混为一谈。虽说尿酸值越高者,患痛风的机率越大。不过有高达30%左右的病例,在血尿酸值正常的情况下,仍有痛风发作。值得一提的是,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后,体内血尿酸的水平可以没有大幅度的变化,这是由于身体在症状出现以后,进行了自我调节,加速了尿酸的排出。例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尿酸排泄。另外,进水、利尿和药物应用等因素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所以仅有血尿酸的水平的增高不能作为诊断痛风标准。但对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来说,血尿酸的监测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xgh)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改正或删除。
其他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本网站联系。
CopyRight (C)
中华检验医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凝血四项化验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