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上班途中昏迷导致过敏性休克抢救视频。而且没有应急的抢救

抢救工作制度流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抢救工作制度流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辨析昏迷、休克、晕厥、虚脱
&&&&笔者发现这四个医学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混淆,原因是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生理现象,那就是人已经不能支撑自己的身体了。这些生理现象有很少的相同之处:1,人体倒下去了。2,意识轻度模糊或者严重到丧失的地步。它们不同的方面是主要的,其中昏迷和休克危及生命的程度大,而休克患者离鬼门关更近。昏迷和休克可以相互交集,也可各自独立,即可以存在无休克的昏迷,也可以存在无昏迷的休克,都需要进行抢救;晕厥或者说虚脱一般来说危险性较小,达不到要抢救的程度,但必须监控其发展趋势。以下介绍这些概念的本质:
&&&&1,昏迷:昏迷是指病人处于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状态,就像不能被唤醒的深睡眠一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持续性意识完全丧失。用脑电图仪器可以测得昏迷病人的脑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这是与脑死亡的植物人的主要区别,也就是说昏迷者存在苏醒和意识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因为昏迷者的多数脑细胞是活着的,只是功能受疾病的影响被抑制了。相比之下,脑死亡的植物人是没有脑电活动的,他们的脑电图报告单显示一条直线。昏迷的病因有几种分类法,笔者主张的分类方式是颅内病因和颅外的全身病因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及脑疝等;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脑膜炎、全身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膜炎、脑外伤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血栓等等因素形成颅内高压。后者亦即颅外全身病因包括:严重感染及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电解质紊乱、急性中毒,以及物理因素导致的昏迷如急性中暑、溺水、触电等。
&&&&2,休克:休克是英语词SHOCK的中文译音,它是指身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出现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身体各部位或器官菌时区正常血液供应,从而使体内发生缺氧和代谢紊乱,多器官发生衰竭的严重情况。轻度休克病人的表现是:神志清楚,有痛苦或紧张表情;面色苍白,皮肤发凉;脉搏每分钟100次以下,有力;血压方面的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差变小;尿量正常或稍减。重度休克病人的症状是: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可见青紫,皮肤冰冷;脉搏每分钟高于100次,细弱或者摸不到;收缩压低于70mmHg,有时测不到;全身表浅静脉塌陷;尿少或者无尿。休克的原因也可以看成是它的分型:低血容量性休克(又称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总共五大类。根据前面的休克定义,大量出血引起休克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全身血供不足了。那么,为什么心脏因素、神经因素、重度感染或过敏也可引起休克呢?因为即使血容量没有减少,这些疾病因素要么持续地扩张了全身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要么使心脏衰竭,减少了每搏心脏输出血量。结果就如上所述:全身有效血液循环量锐减。
&&&&3,晕厥:晕厥是指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晕厥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头晕、眼黑及出汗等一系列症状的出现。晕厥具有突然性,发作时与休克病人的区别主要在意识的存在与否。晕厥一旦发作立刻丧失意识,休克病人早期意识清楚,这是因为身体的代偿机制让全身体表微小血管收缩,挤出血液尽可能保障最需要血液的大脑。晕厥发生时,身体来不及出现这种代偿原理。晕厥症状来去匆匆,一般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造成晕厥的原因有:A,血管舒缩障碍:这类晕厥最为常见,也成为血管抑制性晕厥。如过度疲劳、身体中暑、受到惊吓、体位突然改变、剧烈咳嗽、性兴奋过度(其中有“马上风”和颈动脉窦综合症两种)、排尿性晕厥、见血晕倒。B,心源性晕厥: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缺血性疾病等等造成心脏泵血量锐减。尤其是
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由于心脏病心输出量突然减少或心脏停搏, 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发生。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10秒钟出现晕厥, 停搏15秒钟以上可出现抽搐, 偶有大小便失禁。C, 脑源性晕厥:见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偏头痛、无脉症、慢性铅中毒性脑病等。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如脑动脉硬化引起血管腔变窄, 高血压脑病引起脑动脉痉挛等病变均可出现晕厥。D,血液成分异常:见于低血糖状态、换气过度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重症贫血及高原晕厥等。
&&&&4,虚脱:它是晕厥的别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举例)
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举例)
&当前位置:&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模拟教学&&&&作者: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来源: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点击:11949&&&时间:&&&
教学活动目的
教学活动建议
ECS病情编辑
1.为什么对休克病人要进行较高浓度的氧疗?浓度多少为合适?
2.医生开出了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0.9%氯化钠1000ml静脉滴注的医嘱,过敏性休克病人并没有失血,为什么要滴入右旋糖酐和大量的生理盐水?滴速如何调节?这位病人要同时输入其它药物,该如何安排输液?
3.在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过程中,护士应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何判断病人病情恶化或好转?
参考答案:
&&& 1.青霉素过敏原与过敏性抗体IgE结合后使肥大细胞与嗜硷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喉头水肿,气道狭窄,呼吸困难,缺氧。另外,在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应激性交感N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血流灌注锐减,此外休克时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等也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使器官组织缺血缺氧。休克进入淤血性缺氧期,内脏微循环出现灌而少流和血流淤滞的现象,缺氧更为加重。由于缺氧,糖有氧氧化受阻,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显著增多。在缺氧时丙酮酸和乳酸代谢障碍,造成局部酸中毒。因此过敏性休克病人应较高浓度给氧,可调至40~60%(6~8L/分)。
. 2.无论任何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可出现微循环障碍,全身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内血浆可在10s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去,导致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生理盐水,除疏通微循环,还可起到补充循环血量的作用,要快速输入。应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滴盐酸肾上腺素等药物,另一条快速输入高渗盐水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通过PVC和肺毛细血管楔压测定,调节输液量和速度。
3.休克的临床观察主要是一看二听三摸四测:
(1)看:通过看神志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流量和缺氧情况,休克早期病人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休克加重时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若病人意识清楚,对刺激反应正常,表明休克状况改善。看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和末梢循环充盈情况,如口唇、皮肤从苍白转为发绀,提示进入严重休克,当皮下瘀斑,针眼渗血提示有DIC的可能;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了解病人有无酸中毒的发生。
(2)听:听呼吸音,呼吸速率、节律可反映缺氧情况,呼吸的声音可反映呼吸道通畅情况,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痰堵,有无误吸。休克加重时呼吸急促,变浅、不规则。呼吸增至30/min以上或8/min以下表示病情严重。
(3)摸:摸皮肤温度,冰凉范围扩大、温度降低表明休克加重;摸脉搏,脉搏细弱,120/min以上,甚至摸不到,表示休克严重。
(4)测量:心率、心律和血压是休克的重要检测项目,血压作为休克的标志,同心率和心跳强度结合可以判断休克的程度休克时收缩压场低于90mmHg。尿量,休克时由于肾的灌注不足,尿的生成减少,持续完全无尿,多见于重度休克,尿量大于30ml/h,表示休克有改善。血压持续较低的病人,应停留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尿量。
以上可通过定时观察,15min~30min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或上监护仪进行动态监测。
六、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姜安丽 2007年新编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志红 周兰姝& 2005年& 危重症护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421页
熊云新& 2006年 外科护理学&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2页
新编药物学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急症治疗学& 邝贺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陈主初& 人民卫生出版社
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学生版)
一、背景资料: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青霉素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种药物。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螺旋体感染的治疗,具有疗效高、毒性低、但易发生过敏反应得特点。过敏反因发生率达3%~6%,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是0.5‰~1‰.因此,用药前首先要做过敏试验,用药中、用药后要密切观察,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处理,一旦发生过敏休克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判断
2.能进行青霉素试验液配制法和试验法操作
3.掌握青霉素过敏休克的观察、抢救及护理配合
4.在抢救过程中正确应用各种护理技能操作
5.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作用、用药观察及注意事项
三、案例:陈某,女,26岁。产后二周,右乳房胀痛发热2天,门诊实验室检查WBC15.6×109/L,收入院治疗。入院后自觉全身不适,头胀痛。体格检查:T38.8℃,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红肿、胀痛、皮温高。触诊有约6*5cm的肿块,有压痛。
情景一:主管医师王医生体查后开出医嘱:青霉素G钠640万单位+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小黄接到医嘱,在给病人用药前,应做什么?(试述其过程,并演示)
情境二:病人在接受青霉素试验液注射5分钟后皮丘增大,局部出现瘙痒,发红,并自觉心慌、气紧,头晕,继而面色发白、呼吸急促。她马上按床头灯。护士小黄闻讯赶来,看到此情景,她应该做什么?
(操作要求参照基础护理技术皮下注射法、氧气吸入法操作程序与评分标准)
情景三:护士长和另一护士在护士站获悉有病人注射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她们应该做什么?
(操作要求参照基础护理技术氧气吸入法操作程序与评分标准)
情景四:病人此时神志模糊,面色嘴唇发绀,肢体湿冷,呼吸急促,经测量血压75/50mmHg,脉搏114次/分,呼吸36次/分。王医生检查病人后开出医嘱:0.1%盐酸肾上腺素5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 5mg静脉注射,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bi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0.9%氯化钠2000ml静脉滴注。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药物,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四、相关知识技能预习要求
1.相关知识:青霉素过敏休克的机理、青霉素过敏休克的表现及观察、青霉素过敏休克的抢救及护理配合。抢救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剂量、用法、用药注意事项等
2.相关技能: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各种注射法、生命体征测量、氧气吸入法、
1.对休克病人进行氧疗,为什么要高流量高浓度?
2.医生开出了0.9%氯化钠2000ml静脉滴注的医嘱,休克病人为什么要滴入大量的生理盐水?滴速如何调节?这位病人要同时输入其它药物,该如何安排输液?
3.在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过程中,护士应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何判断病人病情恶化或好转?
六、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姜安丽 2007年新编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志红 周兰姝& 2005年& 危重症护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421页
熊云新& 2006年 外科护理学&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2页
新编药物学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急症治疗学& 邝贺龄&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陈主初&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
www.gz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应急预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各​种​应​急​预​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常见急诊诊治思维与应急抢救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常见急诊诊治思维与应急抢救
上传于||文档简介
&&常​见​急​诊​诊​治​思​维​与​应​急​抢​救
大小:8.9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