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第八中学存瑞中学感恩活动视频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氕、氚B.氧气、臭氧C.红磷、白磷D.冰、水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NO3B.C2H5OHC.NH4NO3D.CO2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有颜色C.胶体是一种混合物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4.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w)D.摩尔质量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氯水C.液氯D.盐酸6.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两者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相等B.所含原子总数相等C.摩尔质量相等D.所占的体积一定相等7.下列溶液与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mL1molL1Mg(NO3)2溶液B.5mL0.8molL1Al(NO3)3溶液C.10mL2molL1AgNO3溶液D.10mL0.5molL1Cu(NO3)2溶液8.2.0LAlCl3溶液中含Cl9.03×1023个,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A.0.1mol/LB.0.25mol/LC.1mol/LD.1.5mol/L9.据报道,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32B.67C.99D.16610.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B.(AN)molC.(AN)molD.(AN+m)mol1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B.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C.CH4的摩尔质量为16g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13.必须加入氧化剂后才能发生的变化是()A.Cl2→ClB.Cl→Cl2C.Cu2+→CuD.CO32→CO214.若1g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mol1B.mol1C.14xmol1D.28xmol115.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NH3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8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D.1mol/L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17.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5mol/LB.7.5mol/LC.10mol/LD.2.5mol/L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A.B.C.D.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铁分别与氯气、盐酸反应时得到相同的氯化物20.如图,a处通入Cl2,当打开b阀时,c处的干燥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可能是()A.NaOH溶液B.浓H2SO4C.Ca(OH)2溶液D.食盐水21.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②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则在同温同压下所得氯气的体积()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2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A.SO3+H2O=H2SO4B.3NO2+H2O=2HNO3+NOC.2F2+2H2O=4HF+O2D.2Na+2H2O=2NaOH+H2↑二、非选择题(共34分)23.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双线桥法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填空.(1)2KClO32KCl+3O2↑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被还原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3Cu+8HNO3(稀)T3Cu(NO3)2+2NO↑+4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24.漂白粉在社会生活、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漂白粉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外,还能杀菌、消毒.(1)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区人们的饮用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传染病的发生,但瓶装漂白粉久置空气中会呈稀糊粥状而失效.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漂白粉在空气中易失效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已知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T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CO2②HCl③H2O④O2.25.有X、Y、Z三种元素,已知: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单质可在Z单质中燃烧,生成XZ,火焰为苍白色;③XZ极易溶于水,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每2个X2分子可与1个Y2分子化合生成2个X2Y分子,X2Y在常温下为液体;⑤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1)化合物的化学式:XZ__________,X2Y____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涉及到的3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26.在下面的装置中,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NaCl溶液,D中装有浓H2SO4;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1)C、D两个装置的作用是:C__________,D__________.(2)F中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在A、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__________;G:__________.附加题不计入总分27.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反应中被氧化的Cl2与被还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氕、氚B.氧气、臭氧C.红磷、白磷D.冰、水【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解答】解:A.氕、氚质子数相同为1,中子数不同分别为1、2,是氢元素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O2与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红磷、白磷都是由磷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冰和水是水的不同形态,是同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同位素为载体,考查化学“五同”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理解,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NO3B.C2H5OHC.NH4NO3D.CO2【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分析】,溶液能导电说明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或导电不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造成.非电解质判断:必须是化合物,且溶液不导电,或导电不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造成,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HNO3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酒精是乙醇,是化合物,在水中存在乙醇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NH4NO3是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溶液导电,二氧化碳本身不发生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非电解质,明确非电解质概念的要点是:化合物,且溶液不导电,或导电不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造成,注意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甘油、乙醇等,题目难度不大.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粒子有颜色C.胶体是一种混合物D.光束通过胶体时有丁达尔效应【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析】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能通过滤纸的分散系为溶液、胶体;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是溶液.【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4.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w)D.摩尔质量【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单位.【解答】解:葡萄糖为5.9×103mol/L,即表示每1L血液中含有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5.9mol,mol/L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单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理量的单位和意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漂白粉B.氯水C.液氯D.盐酸【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从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理解,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解答】解:A、漂白粉的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B、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B不符合;C、液氯是氯气的液态存在形式,是纯净物,故C符合;D、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几种常见物质来考查了纯净物的概念运用和理解.6.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两者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相等B.所含原子总数相等C.摩尔质量相等D.所占的体积一定相等【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根据N=nNA来计算回答;B、N2和CO都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nNA来计算回答;C、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D、根据V=nVm来计算回答.【解答】解:A、相同物质的量的N2和CO,根据N=nNA,所含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B、N2和CO都是双原子分子,根据N=nNA,所含原子总数相等,故B正确;C、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都是28g/mol,故C正确;D、根据V=nVm,相同物质的量的,但是气体所处的状态不知,Vm不一定是相等的,故V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题,注意物质的分子构成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7.下列溶液与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mL1molL1Mg(NO3)2溶液B.5mL0.8molL1Al(NO3)3溶液C.10mL2molL1AgNO3溶液D.10mL0.5molL1Cu(NO3)2溶液【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硝酸钠的化学式可知,硝酸根离子浓度与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然后根据各选项中溶质的浓度及化学式组成计算出硝酸根离子浓度即可,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解答】解:20mL1molL1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c(NaNO3)=1mol/L,A.1molL1Mg(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2c=1mol/L×2=2mol/L,故A错误;B.0.8molL1Al(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3c=0.8mol/L×3=2.4mol/L,故B错误;C.2molL1Ag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c(AgNO3)=2mol/L,故C错误;D.0.5molL1Cu(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c(NO3)=2c=0.5mol/L×2=1mol/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2.0LAlCl3溶液中含Cl9.03×1023个,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A.0.1mol/LB.0.25mol/LC.1mol/LD.1.5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n=计算Cl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氯离子守恒计算n(AlCl3),最后根据c=计算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Cl的物质的量为:n(Cl)==1.5mol,则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为:n(AlCl3)=n(Cl)==0.5mol,故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AlCl3)==0.25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9.据报道,Ho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32B.67C.99D.166【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Ho的质子数是67,质量数是16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6667=99,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67,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之差为9967=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原子中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某元素的一种核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B.(AN)molC.(AN)molD.(AN+m)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原子构成.【分析】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HmX分子中质子数为(AN+m),根据n=计算HmX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质子物质的量.【解答】解: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HmX分子中质子数为(AN+m),其摩尔质量为(A+m)g/mol,则agHmX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mo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子构成以及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1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最高价态,盐酸具有弱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金属铜不活泼,与盐酸不反应,铝不存在多种化合价,以此分析.【解答】解:A.Cu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B.FeCl2只能由Fe和盐酸反应生成,故B错误;C.FeCl3只能由Fe和氯气反应生成,故C错误;D.AlCl3由可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B.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C.CH4的摩尔质量为16gD.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根据质量的单位判断.B、由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判断.C、根据摩尔质量的单位判断.D、先根据分子个数求出分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求质量.【解答】解:A、质量的单位是g,故A错误;B、标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使用范围是气体,且所占体积是约为不是均为22.4L,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故C错误;D、根据N=n×NA,所以SO2分子的物质的量n===0.5mol,m=n×M=0.5molx64g/mol=32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的使用,明确各物理量的单位和一些公式的使用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时必须标明温度压强,只有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难度不大.13.必须加入氧化剂后才能发生的变化是()A.Cl2→ClB.Cl→Cl2C.Cu2+→CuD.CO32→C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加入氧化剂后才能发生的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过程,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解答.【解答】解:A.Cl2→Cl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不选,B.Cl→Cl2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选;C.Cu2+→Cu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不选;D.CO32→CO2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解答.14.若1g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mol1B.mol1C.14xmol1D.28xmol1【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利用氮气的构成及n=、N=n×NA来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gN2的物质的量为=mol,又氮气分子是由2个氮原子构成的,则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2=mol,由N=n×NA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4xmol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明确质量、微粒数目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较简单.15.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考点】胶体的应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电解质溶液促土壤胶体聚沉;B.依据豆浆是胶体分散系,胶体遇到可溶性的盐会聚沉;C.Fe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D.清晨的雾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解答】解:A.河流中的水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等电解质,二者相遇是可以发生胶体凝聚,就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有关,故A错误;B.豆浆具有胶体的性质,向其中加入盐卤,盐卤中含丰富的电解质硫酸钙等,可以使豆浆凝聚,与胶体有关,故B错误;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与胶体性质无关,与胶体无关,故C正确;D.清晨的雾属于胶体,人们经常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时产生美丽的景象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和胶体性质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胶体常见的性质有丁达尔现象、胶体的聚沉、电泳等以及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NH3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B.常温常压下,22.4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8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D.1mol/LNaCl溶液中所含的Na+为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氨气为10电子分子;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D、溶液体积不明确.【解答】解:A、氨气为10电子分子,故1mol氨气中含10mol电子即10NA个,故A正确;B、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含有的氧原子个数小于2NA个,故B错误;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故48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3mol,即3NA个,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17.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5mol/LB.7.5mol/LC.10mol/LD.2.5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化学式Fe2(SO4)3可知,溶液中n(SO42)=n(Fe3+),根据n=计算56gFe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56gFe3+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液中n(SO42)=n(Fe3+)=×1mol=1.5mol,所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7.5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根据化学式判断铁离子与硫酸根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A.B.C.D.【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计算ag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再根据n=计算b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bg气体的体积.【解答】解:ag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气体摩尔质量为=g/mol,b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标况下bg气体的体积为mol×22.4L/mol=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属于字母型计算,为易错题目,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铁分别与氯气、盐酸反应时得到相同的氯化物【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依据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解答;B.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依据二者性质解答;C.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解答】解: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变红的试纸褪色,故B正确;C.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所以逸出的气体为氧气,故C错误;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二者产物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考查氯气、氯水的性质,明确氯水的成分及各种微粒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0.如图,a处通入Cl2,当打开b阀时,c处的干燥的红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溶液可能是()A.NaOH溶液B.浓H2SO4C.Ca(OH)2溶液D.食盐水【考点】实验装置综合.【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而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中物质与氯气不能反应,可带出水蒸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吸收氯气,所以d中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上述现象,故A错误;B.通过盛浓硫酸d瓶,氯气仍然是干燥的,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所以d中不能盛放浓硫酸,故B错误;C.Ca(OH)2溶液与氯气反应吸收氯气,不符合上述现象,故C错误;D.若d中为食盐水,不能吸收氯气,符合上述现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及装置中开关闭合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21.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②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则在同温同压下所得氯气的体积()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87g二氧化锰与146gHCl恰好完全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反应不再进行,故①中二氧化锰完全反应,②中HCl不能完全反应.【解答】解:由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可知87g二氧化锰与146gHCl恰好完全反应,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反应不再进行,故①中二氧化锰完全反应,②中HCl不能完全反应,故生成氯气的体积①比②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反应不再进行.2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A.SO3+H2O=H2SO4B.3NO2+H2O=2HNO3+NOC.2F2+2H2O=4HF+O2D.2Na+2H2O=2NaOH+H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根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则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SO3+H2O=H2S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3NO2+H2O=2HNO3+NO中N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中小学学籍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