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频率计算公式中可能存在的主要误差有哪些

&>&&>&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
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_26900字
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QQ:445142530  TEL:15161218108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 径流
d. 降水 2.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a.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 3.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a. 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 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 坡地漫流和坡面汇流 4. 流域面积一般是指[
]。a. 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 b. 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c. 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d. 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 5. 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
]。a. 大沽基面
b. 吴淞基面
c. 珠江基面
d. 黄海基面 6. 当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
a. 加权平均值
b. 几何平均值
c. 算术平均值
d. 面积包围法 7. 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
]。 a.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c.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顺时针绳套状
d.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针绳套状 8. 频率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为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 a. 增加资料系列的可靠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b. 增加资料系列的代表性
d. 增加资料系列的连续性9. 净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
]。a.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b.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d.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10. 衡量径流的年际变化常用[
]。a. 年径流偏态系数
b. 多年平均径流量 c. 年径流变差系数(离势系数)
d. 年径流模数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文学研究水文现象基本规律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2.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循环称为3. 按超渗产流原理,当满足初期损失后,若雨强大于下渗率,则超渗部分产生流。4. 设计洪水三要素为及。5. 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时,洪水经验频率计算的方法有三、 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文频率计算中配线时,增大Cv可以使频率曲线变陡。(
) 2. 对某一地点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计算中,同倍比放大法中以峰控制推
求时的放大倍比与同频率放大法的洪峰放大倍比应是相等的。(
) 3. 百年一遇的洪水,每100年必然出现一次。(
)4. 单位线假定考虑了净雨地区分布不均匀对其形状的影响。(
)5. 按蓄满产流的概念,当流域蓄满后,超渗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稳渗的部分形成地下径流。(
)四、 问答题(共20分)1. 何谓前期影响雨量?简述其计算方法和步骤。(5分)2. 用初损后损法计算地面净雨时,需首先确定初损I0,试问:影响I0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3. 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5分)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Ⅲ型,年径流深均值R=667mm,Cv=0.32,Cs=2.0Cv,试结合下表求十年一遇枯水年和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各为多少?2. 某流域最大土壤蓄水量Im=100mm,流域蓄水的日消退系数k = 0.8,试根
据下表数据计算5月16日~19日各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a值。日期 雨量(mm) Pa(mm)3、已知某流域某次实测的降雨资料如下表(该流域面积等于100km2),试分析该场暴雨洪水的6h10mm单位线。(采用水平分割法分割基流,用初损后损法扣损)。时间(日.时) 流量(m3/s) 降雨量(mm)4. 某桥跨越次稳定性河段,设计洪峰流量8800m3/s,其中河槽流量8000m3/s;设计水位下河床全宽360m,其中河槽宽度300m,河槽平均水深6.0m,河滩平均水深3.5m,试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净长为多少?8.128.185月155月165月175月185月19日日日日日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b
10. c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分布法 2. 大循环 3. 地面4. 设计洪峰、设计时段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5. 统一样本法,独立样本法三、 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1. √
5. √四、 问答题(共20分)1. 答:前期影响雨量Pa是反映本次降雨之前流域土壤干湿程度的一种指标, 因此,对本次降雨的产流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Pa一般按下式计算:
pA,T+1=kT(pA,T+pT且
pa,t+1≤Wm其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流域蓄水容量Wm;(2)由蒸发资料和Wm确定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Kt;(3)由降雨P和Wm、Kt按上式计算Pa,t+1。2. 答:(1)前期流域蓄水量W0(或前期影响雨量Pa),W0大,流域湿润,初损I0小,反之,I0大;(2)降雨初期平均雨强i0,i0大,易超渗,I0小,反之,I0大;(3)季节的变化,月份不同,I0不同。3. 答:一般冲刷主要由桥渡(包括引堤及桥墩)束狭水流,增加单宽流量所引起的;局部冲刷由桥墩阻水使水流结构变化,在桥墩周围发生的。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Cs=2.0Cv=2.0×0.32=0.64,
查附表 Ф10%=1.33
Ф90%=-0.19K10%=(1.33×0.32+1)=1.4256
K90%=(-0.19×0.32+1)=0.9392
X10%=1.0.0mm
X90%=0.6.4mm 2. 解:日期 雨量(mm)5月155月165月175月185月19日日日日日100.0Pa(mm)
3、解:时间 (日
时) (1)
18合计(2) 20 10 23 60 40 20 10 10Q(m/s)(m/s)(m/s)mm(3)
10 10 10 10 10 10 10(合22.2mm)(4)
0 13 50 30 10 0
103.2(5) 15 50Rs(mm) (6)
22.2333降雨量地面净雨单位线(m3/s)(7)
0 5.8 22.5 13.5 4.5 0
46.3 (合10mm)4. 解:次稳定河段,河槽平均单宽流 q=Qc=m3/(m.cBc300B?
β=k1??c??hc??300?=0.92?=1.16 ??6?8800
则桥孔净长为:Lj=Qpβ==285mβqc1.16×26.670.060.06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b. 前者较大 c. 二者相等
d. 前者大于等于后者 2.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a. 水汽充足,且温度高
b. 水汽充足,且温度低
c. 水汽充足,并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 水汽充足,地形比较平坦 3.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4.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a.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 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 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5.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d. 降水6. 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
]。 a.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 c.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
d.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无变化 7.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必须已知[
]。a. 年径流的均值、Cv、Cs和最小值
b. 年径流的均值、Cv、线型和最小值 c. 年径流的均值、Cv、Cs和线型
d. 年径流的均值、Cv、最小值和最大值 8. 暖锋雨一般较冷锋雨[
]。。 a. 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b. 雨强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长 c. 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d. 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9. 当降雨满足初损后,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 雨强大于枝叶截留
b. 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 雨强大于填洼量
d. 雨强大于蒸发量10. 马斯京根法从理论上说是没有预见期的,若要使之有预见期,马斯京根流量演算公式中系数[
]等于零。C1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b.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2. 附加比降(i△)是洪水波的主要特性之一,稳定流时i△
;涨洪时i△
; 落洪时i△
。3. 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4. 采用典型洪水过程线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两种放大方法是
。5. 水电工程正常运用标准的洪水称
。三、 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1. 同频率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划分的时段愈多,推求的放大倍比愈多,则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愈接近典型洪水过程线形态。(
)2. 在洪峰与各时段洪量的相关分析中,洪量的统计历时越短,则峰量相关程度越高。[ ] 3. 五年一遇的设计枯水年,其相应频率为80%。(
)4. 在同一条河流上,上游站的洪峰系列的CV值一般比下游站洪峰系列的CV值要小。[ ] 5. 水利枢纽校核洪水标准一般高于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标准一般高于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四、 问答题(共20分)1. 简述时段单位线的定义及其基本假定?(10分2. 为什么年径流的Cv值可以绘制等值线图?从图上查出的小流域的Cv值一般较其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5分3. 桥面标高的确定包括哪些因素?如何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5分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某水库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频率曲线为P—III型,统计参数为:多年平均径流深 = 711.0 mm ,Cv = 0.30, Cs = 2Cv ,试结合下表推求该水库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2.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m3/s,8320m3/s和7780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至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分别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3..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263.7km2,已分析得1997年6月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过程及地面流量过程见下表,(1)分析该流域3h10mm净雨单位线;(2)将已分析的3h10mm净雨单位线转换为6h10mm单位线。某流域1997年6月的一次暴雨洪水资料时段(△t=3h) 地面流量 3净雨(mm)0
02345678910
030 145 135 102
75 47 18631
54. 某桥跨越次稳定性河段,设计流量6150m3/s,其中河槽设计流量4580m3/s,河滩设计流量1570m3/s;设计水位下河床全宽640m,其中河槽宽度500m,河槽平均水深4.58m,河滩平均水深3.5m,试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净长为多少?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b
10. a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径流深 2. =0,>0,3. 代表性、可靠性、一致性 4. 同倍比放大法,同频率放大法 5. 设计标准,校核标准三、 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1. ×
5. √四、 问答题(共20分)1. (10分)答:时段单位线的定义:“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基本假定有二:⑴倍比假定:同一流域上,如两次净雨历时相等,且相应流量成比例,其比值等于相应的净雨深之比。⑵叠加假定:如净雨历时不是一个时段而是多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径流过程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相叠加。2. (5分)答:因年径流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而气候因素在地区上的变化具有缓变的规律性,因此,年径流CV值可绘成随地区变化的等值线图。因CV等值线图大多是由中等流域资料计算的CV值绘制的,而中等流域比小流域有较大的调蓄补偿作用,故从等值线图上查得的小流域CV值常常比实际的偏小。3. (5分)答:确定桥面标高需要考虑桥下通过设计洪水、通航、流木、流冰等的要求,并考虑壅水高度、风浪高、河弯超高和河床淤积抬高等影响。具体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分非通航河段和通航河段两中情况。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Cs= 2Cv= 2×0.30 = 0.60, 查表1-5-9得Φ10%=1.329,则RP =(1+ CvΦP)=711×(1+ 0.30× 1.329)=994.5 mm2、解:考证期系列长度 N==102(年)
实测系列长度 n==31 (年)序号 M 1 2m
2 3 4各次洪水经验频率计算表独立样本法P(%3Qm(m/特大洪水 一般洪水
800.97 1.946.25 9.38 12.5统一样本法P(%) 特大洪水 0.97 1.94一般洪水5.1 8.3 11.33、解:单位线分析计算表时 段 地面流量净 雨 18mm产生地6mm产生地面单位线q333(△t=3h) (m/s) (mm) 面流量(m/s)流量(m/s) (m3/s)单位线检验:
h=3.6×3×243.4=9.97mm≈10mm263.7F3h10mm单位线转化为6h10mm单位线计算表=3h单位线q 单位线迭加 6h单位线q 6h单位线q 时 段 3h单位线q3333(△t=3h) (m/s) (m/s) (m/s) (m/s) (m3/s)3.6Δtq3Qc4580==9.16m/(m.s) 500Bc4.解:次稳定河段,河槽平均单宽流Bc?
β=k1????hc?0.060.06qc=?500?=0.92??=1.22 4.58??则桥孔净长为:Lj=Qp=mβqc1.22×9.16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
b、水文循环
d、降水 2.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 陆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d、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 3.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 ]a、 洪峰出现的时间
b、 洪水从开始到终止的时间c、从发布预报时刻到预报洪水要素出现时刻所隔的时间 d、从收到报汛站资料开始到预报洪水要素出现时刻所隔的时间 4.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5.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 [ ]a. 水位站、雨量站
b. 基本站、雨量站 c. 基本站、专用站
d. 水位站、流量站6、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的CV值一般是[
a.CV上>CV下
b.CV上a.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b.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c.峰值变大、提前出现
d.峰值变小、推后出现]。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a.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精度高 b. 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方法简单 c. 流量资料不足或要求多种方法比较 d. 大暴雨资料容易收集9、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
]。a、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检查系列的可靠性 c、检查系列的代表性
d、检查系列的长短 10、纳希瞬时单位线方程中包括两个参数,它们是[
]。a、 m1和n
d、 m2和K二、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 采用流域水量平衡法推求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常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 2、 变差系数Cv是衡量系列相对离散程度的一个参数 。( ) 3、正态频率曲线画在频率格纸上是一条直线。(
)4、在年径流分析计算中,由于采用无偏估计公式计算参数,从而减小了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5、在洪峰与各时段洪量的相关分析中,洪量的统计历时越短,则峰量相关程度越高。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3.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附加比降iΔ是洪水波的主要特征之一,稳定流时,iΔ
;涨洪时,iΔ
;落洪时,iΔ
。5. 计算流域平均雨量的方法通常有
。6. 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
__时;计算日降雨量的日分界是从
时。计算日蒸散发量的日分界是从
时。7. 计算前期影响雨量Pa的公式是:
,Pa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8. 蓄满产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超渗产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控制条件。9.日发生一次洪水,2日15时上游站洪峰水位为 137.21m,此时的下游站水位为69.78m,3日8时该次洪水在下游站的洪峰水位为71.43m,故该次洪水的上、下游相应水位,传播时间,下游同时水位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0. 某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有甲、乙、丙三个水文报汛站,它们到下游站的传播时间分别为6、8、10小时,用合成流量法预报下游站上午11时的流量Q下,11h时,则相应的上游合成流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配线法的实质是什么?简述配线法的方法步骤。 2. 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的是什么?如何审查洪水资料的代表性?五 、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流域最大土壤蓄水量Im =100mm,流域蓄水的日消退系数K=0.8,试根据下表数据计算5月16日~19日各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a值。日期 雨量(mm)Pa(mm2、某流域面积为75.6Km2,两个时段的净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如下表。(1)试用本次洪水分析单位时段Δt=3h、单位净雨深为10mm的单位线。(2)根据分析得到的单位线推求单位时段Δt=6h、单位净雨深为10mm的单位线。时间(h) 地面径流(m3/s)地面净雨(mm)0 0203 20306 909 13012 8015 3018 05月15日 20 105月16日55月17日 1505月18日 105月19日3、某水库坝址处有年实测洪水资料,其中最大的两年洪峰流量为1480m/s、(1)经实地洪水调查,1935年曾发生过流量为5100 m/s1250 m/s。此外洪水资料如下:的大洪水,1896年曾发生过流量为4800 m/s的大洪水,依次为近150年以来的两次最大的洪水。(2)经文献考证,1802年曾发生过流量为6500 m/s的大洪水,为近20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根据下表形式,试用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5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洪峰流量经验频率计算表33333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T
5、T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蒸发,降雨,下渗,径流2. 某一区域在某一时段内进入该区域的水量减去流出该区域的水量,等于该时段内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3.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初渗),蒸发 4. =0;>0; <05. 算数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深线法
6. 0,24;8,8;8,87. Pa,t+1=KPa,t+Pt≤WM;降水,蒸发,土壤包气带蓄水能力 8. 土壤包气带蓄满;降雨强度大于当时的入深强度 9. 137.21m,71.43m,17h,69.78m 10. Q下,11h=Q甲,5h+Q乙,3h+Q丙,1h四、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答题要点:1、答:配线法的实质认为样本的经验分布反映了总体分布的一部分,因此可用配线法推求总体分布,其步骤如下:(1)经过审核的实测水文资料,按变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以各变量的序号m,代入P=m×100%式中,计算其经验频率值P,并将(x,p)点绘在概率格纸上; n-1(2)以实测资料为样本,用无偏估计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x、Cv、Cs,由于Cs抽样误差太大,一般当样本容量不够大时,常根据经验估计Cs值;(3)选定线型,一般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如配合不好,可改用其他线型,如克~闵型等;(4)按计算的x、Cv及假定Cs的几个值,组成几组方案,分别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Φ值或Kp值表,并计算出各种频率对应的xp,最后以xp为纵坐标,以P为横坐标,将几条理论频率曲线点绘在有经验点据的图上。(5)经分析比较,选一条与经验频率点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计算成果。2.答: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可靠性审查、一致性审查和代表性审查。审查洪水资料的代表性,一般是与更长的参证系列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是:从参证变量长系列资料中取出与设计变量系列同期的那部分资料,计算其统计参数,进行配线。若所得统计参数及频率曲线与该长系列的统计参数及频率曲线甚为接近,即认为这一时期参证站资料的代表性较高,从而可以断定设计变量在这一时期代表性也高。也可以用水文变化的周期性论证,即设计变量系列应包含几个大、中、小洪水交替年组。也可考察系列中有无特大洪水,系列是否足够长。五、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解:计算5月16日~19日各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a值。日期 雨量(mm5月15日 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2、解:列表分析计算,推求单位线推求Δt=6h净雨10mm的单位线 单位线 (m^3/单位线 (m^3/6h20mm过程线 (m^3/6h20mm单位线 (m^3/时间(h)合计70(合10mm3、解:N1=200年,N2=150年,n==33年m序号 用统一样本法计算出来的经验频资料长度 3m/s) 率 (%) M2m M1N1=200 N2=150 N2=150 n=33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其下渗能力为[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期下渗率2、某流域面积为1000k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7m/s,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系数为[
]。A. 0.55
D. 0.493、某流域有甲乙丙三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35,0.55,和0.10,已测得某次降水量,甲为75mm,乙为50mm,丙为6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水量为[
]。A. 58.75 mm
B. 59.75 mm
C. 62.30 mm
D. 54.70 mm 4、已知y倚x的回归方程为:y=+r23σyx-),则x倚y的回归方程为 [
]。 σxσyσyy-)
B、 x=+r(y-) A、x=+rσxσxC、x=+rσxy-)
D、x=+1σx(y-) σyrσy5、某流域的流域蓄水容量Im=80mm,土壤蓄水量消退系数K=0.90,根据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公式和第t日雨量Pt =20mm, Pa,t =70mm,可得Pa,t+1为[
D. 80mm6、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所形成的单位线[
]。A、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D、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7、决定土壤稳定下渗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土壤特性8、一般说来,当一条河流气候及自然地理条件上、下游差别不大时,洪峰及洪量的均值,变差系数Cv值,自上游至下游的变化规律是[
]。A.洪峰及洪量均值递增,Cv值递减 B.洪峰及洪量均值递减,Cv值递减
C.洪峰及洪量均值递增,Cv值递增 D.变化不能肯定9、入库洪水的洪峰流量及洪水过程线一般比建库前坝址洪水的[
A.洪峰流量减小,过程线肥胖
B.洪峰流量增大,过程线肥胖
C.洪峰流量增大,过程线尖瘦
D.洪峰流量减小,过程线尖瘦10、皮尔逊Ⅲ型曲线,当CS≠0时,为一端有限,一端无限的偏态曲线,其变量的最小值a0=(1- 2CV/CS);由此可知,水文系列的配线结果一般应有[
]。A、CS≤2CV
B、CS≥2CV
C、CS<2CV
D、CS=0二、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 ]2、一次暴雨洪水的净雨深与径流深相等,因此净雨就是径流,径流就是净雨,二者完全是一回事。[ ]3、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Cs不变,增加Cv值时,则该线呈反时针方向转动。[
4、我国在水文频率分析中选用皮尔逊Ⅲ型曲线,是因为已经从理论上证明皮尔逊Ⅲ型曲线符合水文序列的概率分布规律。[
]5、同倍比放大法一般不能同时满足设计洪峰、设计洪量具有相同的频率。[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等。 2、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3、马斯京根法用于洪水预报时,仅就该法而论,其预见期一般为________,该法经处理后,其预见期最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4、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
具有相同的频率。 5、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____点到_____点;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6、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包括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日发生一次洪水,6日15时上游站洪峰水位为 137.21m,此时的下游站水位为69.78m,7日8时该次洪水在下游站的洪峰水位为71.43m,故该次洪水的上、下游相应水位,传播时间,下游同时水位分别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8、 某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有甲、乙、丙三个水文报汛站,它们到下游站的传播时间分别为6、8、10小时,用合成流量法预报下游站上午11时的流量Q下,11h时,则相应的上游合成流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瞬时单位线u(t)=求得。10、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五段。1t-1e-1/k中的n、K可由实测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KΓ(n)K四 、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某河兴华站具有年年径流系列,兴华站以上流域面积不大,有5个分布均匀的雨量站,均具有1975年~2003年雨量资料,试分析如何计算兴华站设计年径流量。2、简述统计参数、Cv 、Cs 的含义及对频率曲线的影响。五 、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知某河段上、下游站洪水相应水位及洪峰传播时间相关图如图1-1所示。当已知该河段6月13日15时10分上游站洪峰水位为145m时,预报下游站出现的洪峰水位及时间,并在图上标出查图方法。图1-1某河段上、下游站相应洪水水位及洪峰传播时间相关图2、已求得某站年最大三天洪量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WP=2160万m,CV=0.5,3CS=3.5CV,线型为P─Ⅲ型,并选得典型洪水过程线如表2-1。试按同倍比放大法(按三天洪量的倍比)推求该站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P-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见表2-2。表2-1 典型洪水过程线表时间hr) 流量Q 3(m/0 5061218243032036 2104215048110548060 7066 60725076 124 237 580表2-2P-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 3、某中型水库流域面积为300km2,50年一遇设计暴雨过程及单位线分别见表3-1和表3-2,初损为零,后损率=1.5mm/h,设计情况下基流为10m3/s,试推求5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表3-1
某水库50年一遇设计暴雨时段(△t=6h) 设计暴雨(mm)1 352 1803 554 30合计 300表3-2
某中型水库流域的6h 10mm单位线时段 (△t=6h) 单位线q(m3/s)0 01 142 263 394 235 186 127 78 0合计 139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T
5、T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湿度,气温,气压,风 2、洪峰模数 3、零,Δt=2kx
4、设计洪水 5、 0,24;8,86、经验频率的处理;统计参数的处理 7、137.21m,71.43m,17h,69.78m 8、Q下,11h=Q甲,5h+Q乙,3h+Q丙,1h 9、净雨过程,流量过程10、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四、问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答题要点:1答:(1)兴华站以上流域面积不大,有5个分布均匀的雨量站,均具有1975年~2003年雨量资料,因此可计算出兴华站以上流域1975年~2003年面雨量系列。(2)分析具有同期观测资料的年年径流与流域面雨量系列的相关密切程度,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3)建立兴华站年径流量和该断面以上流域年面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4)插补兴华站年径流系列年。(5)对兴华站年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得兴华站设计年径流量。2答:统计参数x为平均数,它为分布的中心,代表整个随机变量的水平。当Cv和Cs值固定时,由于x的不同,频率曲线的位置也就不同,x大的频率曲线位于x小的频率曲线之上。Cv称变差系数,为标准差之和与数学期望值之比,用于衡量分布的相对离散程度。当x和Cs值固定时,Cv值越大,频率曲线越陡;反之,Cv值越小,频率曲线越平缓。Cs为偏差系数,用来反映分布是否对称的特征,它表征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当x和Cv值固定时,增大Cs,频率曲线上段变陡,下段变平,中部向下。五、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解:⑴预报下游站洪峰水位根据上、下游站洪峰相应水位相关图,由上游站水位145m ,查图1-1,得到下游站水位为76m,见图1-1。⑵预报峰现时间根据上游站洪峰水位与峰现时差相关图,由上游站水位145m,查图1-1,得到时差为18h,因此,下游站出现洪峰水位时间为6月14日9时10分,见图1-1。图1-1 某河段上、下游站作业预报过程图2、解:⑴计算设计洪量W7d,p=0.1%=3d(1+ΦCV)=2160×(1+5.57×0.5)=8176万m⑵计算放大倍比系数从典型洪水过程线计算得三天洪量为4465万m
K=33W3d,p=0.1%W3d=8176=1.83 4465⑶求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用放大倍比1.83乘典型洪水流量过程即得,结果如下表2-1。表2-1同倍比放大法推求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时间6 设计洪水Q (m3/3、解:设单位线时段数为n,净雨时段数为m,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线时段数l=m+n-1。单位线汇流计算列表进行如下:表3-1
50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表时段 (△t=6h单位线q(m3/暴雨 净雨 (mm) (mm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地面径流m3/s) 35 mm180 mm55 mm30 mm基流Q基(m3/设计洪水QP(m3/106158638427520114617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损失量主要包括[
]。 a.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b. 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c.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 d. 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2. 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
]。a.最大值法
b.年最大值法
c.超定量法
d.超均值法3.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4.降雨在流域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暴雨中心在上游时,所形成的单位线[
]。a.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d.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5.水流挟沙力多指水流所能挟带的[
]的含沙量。a. 悬移质
c.悬移质中冲泻质
d.悬移质中床沙质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特大洪水经验频率计算方法2. 计算设计净雨的主要方法有:、
。3.谢尔曼单位线求解过程中有两个基本假定,它们分别是4. 桥孔长度的计算方法有5. 当净雨历时大于等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汇流造峰;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
汇流造峰。三、 问答题(共40分)1. 何谓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如何分析水文样本资料的代表性?(10分) 2. 净雨与径流有何区别与联系?(5分)3. 简述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定(10分)4. 什么是桥孔长度和桥孔净长?有哪几种计算方法?(10分) 5.
小桥涵的进水口河床为什么要进行加固处理?(5分)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已求得某桥位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计算结果为=365 m3/s、CV=0.72,CS=3CV。试推求该桥位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见下表。2. 已知某流域单位时段Δt=6h,单位净雨深10mm的单位线如下表;50年一遇的设计净雨有两个时段(时段长△t=6h),分别为25mm和35mm;经分析,设计条件下的地下径流(基流)为50m3/s,试推求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某流域6h10mm的单位线时间(6h) 单位线q(m3/3. 某桥跨越次稳定性河段,设计洪峰流量8800m3/s,其中河槽流量8000m3/s;设计水位下河床全宽360m,其中河槽宽度300m,河槽平均水深6.0m,河滩平均水深3.5m,试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净长为多少?4. 试用下表所给某流域降雨资料推求该流域的逐日前期影响雨量Pa 。该流域的最大土壤平均蓄水量Im=90mm,这段时期的流域蒸散发能力Em近似取为常量,Em=7.0mm/d,7月10日前曾发生大暴雨,故取7月10日Pa =Im。日期
(d)雨量 (mm)
(mm) 90.0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a
5. d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一样本法、独立样本法2. 径流系数法、暴雨径流相关图法、蓄满产流模型法和初损后损法 3. 倍比假定、叠加假定 4. 冲刷系数法,经验公式法 5. 全面、部分三、 问答题(共40分)1. (10分)答:(1)“三性”是指水文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2)代表性可通过两个方面论证:①用与设计变量(n年)关系密切的具有长期观测资料的参证变量(N年)论证,n年的参证变量系列与N年参证变量系列的概率分布应比较接近,即认为这一时期参证变量资料的代表性较高,从而可以判定设计站年径流系列在这一时期代表性也高;②用水文变化的周期性论证,即设计变量应包括几个丰、中、枯交替年组。2. (5分)答:净雨和径流过程不同,降雨是扣除损失后的那一部分降雨,分布在整个流域上。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时净雨便停止了,但降雨停止后径流却要延续很长时间。3、(10分)答: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是从成因概念出发,认为降落在流域上的暴雨经过产流和汇流,按等流时线的原理,形成流域出口的最大流量。基本假定:①设计暴雨及损失时空分布均匀;②暴雨、洪水同频率;③汇流遵循等流时线原理。4. (10分)答:桥孔长度是指相应于设计水位时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扣除全部桥墩宽度后的长度,称为桥孔净长。桥孔长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冲刷系数法和经验公式法两种。5. (5分)答:因为小桥涵修建后造成水流集中,流速增加,为防止冲刷,危及桥涵基础和路基安全,所以在小桥涵进出口河床应作铺砌加固。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即P=2%,CS=3×0.72=2.16,查离均系数表得Φ=2.95,则Qm,p=2%=(ΦCV+1)=365×(2.95×0.72+1)=1140 m3/s
2. 解:3. 解:次稳定河段,河槽平均单宽流 q=Qc=m3/(m.cBc300B?
β=k1??c??hc??300?=0.92?=1.16 ??6?8800
则桥孔净长为:Lj=Qpβ==285mβqc1.16×26.670.060.064. 解:(1)求流域土壤蓄水量日消退系数E7=0.922K=1-m=1-90Im(2)按下式推求逐日的PaP=K(Pt+Pa,t)≤Ima,t+1日期
(d) 雨量 (mm) Pa
(mm)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
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2.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一般假定[
]。 a.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b. 设计暴雨的频率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c. 设计暴雨的频率小于设计洪水的频率 d. 设计暴雨的频率大于、等于设计洪水的频率3.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 径流
d. 降水4. 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
]。 a.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 c.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
d.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无变化5.
绘制年径流频率曲线,必须已知[
]。a. 年径流的均值、Cv、Cs和最小值
b. 年径流的均值、Cv、线型和最小值 c. 年径流的均值、Cv、Cs和线型
d. 年径流的均值、Cv、最小值和最大值二、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2. 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指3. 采用典型洪水过程线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两种放大方法是
。4. 桥孔长度的计算方法有5. 当净雨历时大于等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汇流造峰;当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峰称为
汇流造峰。三、 问答题(共40分)1. 简述时段单位线的定义及其基本假定?(10分) 2. 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3. 简述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方法步骤?(10分4. 桥面标高的确定包括哪些因素?如何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10分) 5. 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何不同?(5分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Ⅲ型,年径流深均值R=667mm,Cv=0.32,Cs=2.0Cv,试结合下表求十年一遇枯水年和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各为多少?2. 某流域面积为75.6Km2,两个时段净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如下表,试用本次雨洪资料分析时段长为△t=3h、单位净雨深为10mm的单位线。时间 (h)地面径流Qs (m3/s) 地面净雨Rs (mm)0
0203. 某桥跨越次稳定性河段,设计流量6150m3/s,其中河槽设计流量4580m3/s,河滩设计流量1570m3/s;设计水位下河床全宽640m,其中河槽宽度500m,河槽平均水深4.58m,河滩平均水深3.5m,试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孔净长为多少?4、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计面暴雨量分别为336mm、560mm 和690mm,并选定典型暴雨过程如下表,试用同频率控制放大法推求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暴雨过程。10时段(Δt=12h) 雨 量(mm) 1550806010014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b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径流深2. 代表性、一致性、可靠性 3. 同倍比放大、同频率放大 4. 冲刷系数法、经验公式法 5. 全面、部分三、 问答题(共40分)1. (10分)答:时段单位线的定义:“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降单位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基本假定有二:⑴倍比假定:同一流域上,如两次净雨历时相等,且相应流量成比例,其比值等于相应的净雨深之比。⑵叠加假定:如净雨历时不是一个时段而是多个时段,则各时段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径流过程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等于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相叠加。2. (5分)答: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有:(1)进口条件;(2)出口条件;(3)河床周界条件。 3. (10分)答:(1)经过审核的洪峰序列资料,按变量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以各变量的序号m,代入P=m×100%n-1式中,计算其经验频率值P,并将(x,p)点绘在频率格纸上;(2)以实测资料为样本,用无偏估计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x、Cv、Cs,由于Cs抽样误差太大,一般当样本容量不够大时,常根据经验估计Cs值;(3)选定线型,一般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4)按计算的x、Cv及假定Cs的几个值,组成几组方案,分别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Φ值或Kp值表,并计算出各种频率对应的xp,最后以xp为纵坐标,以P为横坐标,将几条理论频率曲线点绘在有经验点据的图上。(5)经分析比较,选一条与经验频率点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计算成果。4. (10分)答:确定桥面标高需要考虑桥下通过设计洪水、通航、流木、流冰等的要求,并考虑壅水高度、风浪高、河弯超高和河床淤积抬高等影响。具体确定桥面的最低标高分非通航河段和通航河段两中情况。5. (5分)答:一般冲刷主要由桥渡(包括引堤及桥墩)束狭水流,增加单宽流量所引起的;局部冲刷由桥墩阻水使水流结构变化,在桥墩周围发生的。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解:Cs=2.0Cv=2.0×0.32=0.64,
查附表 Ф10%=1.33
Ф90%=-0.19K10%=(1.33×0.32+1)=1.4256
K90%=(-0.19×0.32+1)=0.9392
X10%=1.0.0mm
X90%=0.6.4mm2、解:时 间
合计QS (m3/s)
0 350(合50
mm)30RS (mm)
2020mm产生 QS(m3/s)
030mm产生 QS(m3/s)
0 70(合10 mm)3.解:次稳定河段,河槽平均单宽流?Bc?
β=k1???hc?0.060.06qc=3Qc4580==9.16m/(m.s) 500Bc?500?=0.92??=1.22?4.58?则桥孔净长为:Lj=Qp=mβqc1.22×9.164、解:典型暴雨各历时雨量统计:P1d=160mm;
P3d=320mm;
P7d=395mm;P336K1=1P==2.10P1601d
计算放大系数:K3-1=K7-3P3P-P1P560-336==1.40P3d-P1d320-160 P-P3P690-560=7P==1.73P7d-P3d395-320典型暴雨同频率放大计算表时段(Δt=12h1001.7301.4070.01.401122.101262.10210雨 量(mm倍比k设计雨量(mm)0 0 20.81.738.7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流速仪在该点的[
]。 a.转速
b.测速历时
c.摩阻常数
d. 脉动流速2、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a.吸着水
d. 毛管水3、某水文站河道顺直且河床稳定,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b.上抬c.呈顺时针绳套状
d、呈逆时针绳套状4、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 ]。a、河网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 c、坡地汇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5、典型洪水同频率放大的次序是[
]。a.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峰
b.峰、长历时洪量、短历时洪量 c.峰、短历时洪量、长历时洪量
d.长历时洪量、短历时洪量、峰6、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选取[
]。 a.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b.非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份c.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d.丰水期较长,但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7、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a.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b.提高观测精度
c.改进测验仪器
d.增大样本容量8、设计保证率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d.959、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x [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c.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相等 d.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为010、马斯京根法中的K值,从理论上说,应[
]。a. 不随流量而变化
b. 随水位的抬高而增大 c. 随流量增大而减小
d. 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二、多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
分)1、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
]。 a.对流雨
e.地形雨2、水文资料的审查,是指对资料的[
]进行审查。 a.合理性
e.代表性3、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的内容,包括[
]。a.插补展延洪水资料
b.代表性分析
c.经验频率计算 d.统计参数估算
e.选择设计标准4、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有[
c.补充土壤缺水量
e.植物截留5、对于超渗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取决于[
c.降雨强度
d.前期土壤含水量
e.后期土壤含水量三、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T”,错误的打“F”)1、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流域上全部面积的部分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2、在统计各时段洪量时,所谓“长包短”是指短时段洪量在长时段洪量内统计,按年最大值选样法在选取各时段洪量样本时,一定要采用“长包短”方式。[
3、水利枢纽校核洪水标准一般高于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水标准一般高于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4、从流域洪水过程线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直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直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小。[
]5、小流域与同一地区中等流域相比较,一般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的Cv值较小。[
]四、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
;计算日蒸发量的日分界是从
。2、用矩法计算不连续系列(N年中有a次特大洪水) 统计参数时,假定实测洪水(n年) 除去实测特大洪水( l次)后构成的(n-l)年系列的
与除去特大洪水后的(N-a)年系列的相等。3、降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暴雨中心在下游时,与暴雨中心在上游相比,所形成的单位线
。4、某流域由某一次暴雨洪水分析出不同时段的10mm净雨单位线,它们的洪峰将随所取时段的增长而
。5、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在适线分析时,当、Cs不变,增加Cv值时,则该线
。五、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值可以绘制等值线图?在图上查出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值一般较其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其原因何在?2、设计洪水和设计年径流频率计算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六、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求得某河流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计算结果为=365 m/s、CV=0.72,3CS=3CV。试推求该河流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Ⅲ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见表6-1。2、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如表6-2,该流域7月23日发生一次降雨,地面净雨过程列于表中,3洪水基流为50m/s,求该次暴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水过程。表6-2
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和一次地面净雨过程时间(日.时) 23.2 23.823.4.8 24.143单位线(m/s) 0 20 80 50 25 15 0 地面净雨(mm) 5 20
3、已知某河上断面测得一次洪水过程如下表6-3,该次洪水开始时下断面流量为150 m3/s,区间无支流汇入,分析求得该河段马斯京根流量演算参数分别为:K=6h,x=0.35。试推求下断面流量过程。表6-3
某河道一次流量过程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
分) 1、a.
d.三、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T”,错误的打“F”)1、T
5、F四、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0时至24时;当日8时至次日8时2、 均值,均方差3、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4、 降低5、 呈顺时针方向转动五、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答题要点:1、答:因年径流深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而气候因素在地区上的变化具有缓变的规律性,因此,年径流深值可绘成随地区变化的等值线图。 因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大多是由中等流域资料绘制的,而中等流域比小流域有较大的调蓄补偿作用,故从等值线图上查得的小流域年径流深值常常比实际的偏大。2、答:二者的主要共同点是都要对资料进行“三性”审查,然后在经验频率计算的基础上用适线法确定理论频率曲线。主要不同点是:①设计洪水按年最大值法选样,年径流计算一般无此问题;②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时一般都有特大洪水加入,因此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设计年径流计算一般无此问题;③校核洪水可能需要加安全修正值,设计年径流计算则不需要。六、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解: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即P=2%;CS=3×0.72=2.16;查离均系数表得Φ=2.95;则Qm,p=2%=ΦCV+1Qm,p=2%=ΦCV+1)=365×(2.95×0.72+1)=1140 m3/2、解: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和一次地面净雨过程24.20时间(日.时)23.1423.20单位线(m 地面净雨(mm) 5毫米净雨径流 20毫米净雨径流0 地面径流(m112.50 基流(m50 洪水流量(m162.3、解:0.5Δt-kx0.5*6-6*0.350.9==0.1304 =k-kx+0.5Δt6-6*0.35+0.5*66.90.5Δt+kx0.5*6+6*0.355.1c1===0.7392 =k-kx+0.5Δt6-6*0.35+0.5*66.9k-0.5Δt-kx6-0.5*6-6*0.350.9c2===0.1304 =k-kx+0.5Δt6-6*0.35+0.5*66.9c0=O2=c0I2+c1I1+c2O1=0...1304O1 推求下断面流量过程为: (流量单位:m3/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同一气候区,河流从上游向下游,其洪峰流量统计的CV值一般是[
]。 a.CV上>CV下
b.CV上2、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P~Pa~R,当P相同时,应该Pa越大,[
]。a.损失愈小,R愈大
b.损失愈大,R愈大
c.损失愈小,R愈小
d.损失愈大,R愈小3、有两个水文系列y,x,经直线相关分析,得y倚x的相关系数仅为0.2,但大于临界相关系数ra,这说明[
]。a.y与x相关密切
b. y与x直线相关关系不密切 c.y与x不相关
d.y与x一定是曲线相关4、利用相应水位法作预报方案,加入下游站同时水位作参数的主要目的是[
]。 a.考虑洪水到来前的底水作用
b.考虑上游降雨的影响 c.考虑水面比降和底水的作用
d.考虑河道坡降的作用5、入库洪水过程线较原坝址洪水过程线[
]。a.峰值相同、同时出现
b.峰值变大、提前出现 c.峰值变小、提前出现
d.峰值变小、推后出现
6、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则此时下渗率f为[
c.f7、水文现象中,大洪水出现机会比中、小洪水出现机会小,其频率密度曲线为[
]。 a、负偏
b、皮尔逊Ⅲ型曲线
d、双曲函数曲线8、从流域洪水过程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直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直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
]。a.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大 b.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相等 c.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小 d.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相等9、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
]。 a.洪峰出现的时间.洪水从开始到终止的时间c.从发布预报时刻到预报洪水要素出现时刻所隔的时间d.从收到报汛站资料开始到预报的洪水要素出现所隔的时间10、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暴雨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使暴雨系列延长
d.提高系列的代表性二、多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
分)1、暴雨点面关系有[
]。a.定点定面关系
b.定点动面关系
c.动点动面关系
d.动点定面关系
e.点面线性关系2、年径流系列资料的审查通常是指对资料的[
]进行审查。 a.连续性
e.代表性3、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
]。a.悬移质
e.细沙质4、对于蓄满产流,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取决于[
c.降雨强度
d.后期土壤含水量e.前期土壤含水量5、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
e.风三、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T”,错误的打“F”)1、按等流时线原理,当净雨历时tc小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流域上全部面积及全部净雨参与形成最大洪峰流量。[
]2、在年径流分析计算中,由于采用无偏估计公式计算参数,从而减小了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
]3、在一般情况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随时段长的增加而增加,其时段平均流量则随时段长减小而减小。[
]4、所谓“长包短”是指短时段洪量包含在长时段洪量内,在用典型洪水进行同频率放大计算时,采用的是“长包短”的方式逐段控制放大。[ ]5、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土壤蒸发将以土壤蒸发能力进行,因此,这种情况下的土壤蒸发将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四、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推理公式中的损失参数μ代表
的平均下渗率。2、相应水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水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有限的样本资料算出的统计参数,与估计总体的统计参数总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
。4、一般说来,设计洪水的径流深应
相应的设计净雨深, 而洪水的CV值应
相应暴雨的CV值。5、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在适线分析时,当、Cv不变,减小Cs值时,则该线
。五、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某流域植被茂密,后经毁林开荒,植被急剧减小,试分析对相同暴雨,在毁林开荒前后,洪峰流量与峰现时刻的差异及其原因?2、 从哪几方面分析论证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六、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流域最大土壤蓄水量Im=100mm,流域蓄水的日消退系数K=0.75,试根据表6-1所列数据,计算6月17日~20日各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a值。2、假设某流域时段为0.5h的10mm单位线为理想的三角形,如图6-1所示,表6-2给出了三个时段的超渗雨过程,超渗雨历时的平均下渗率f为10mm/h,试求解下列问题: (1) 根据单位线数据,计算流域面积;(2) 根据表6-2的暴雨数据,应用单位线推流,计算地表汇流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水过程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2520流量(m/s)15105000.511.522.533.54时间(小时)3图6-1
0.5h~10mm单位线表6-2 一次暴雨的超渗雨过程 时间(hours)0-0.5 0.5-1 1-1.53、某河段马斯京根流量演算参数分别为:K=5h,x=0.32,已知上断面测得一次洪水过程如下表6-3,该次洪水开始时下断面流量为200 m/s,区间无支流汇入,试推求下断面流量过程。表6-3
某河道一次流量过程3降雨量(mm)10 30 10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10
e.三、是非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 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T”,错误的打“F”)1、F
5、F四、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产流历时内2、 一次洪水中河段上、下站同位相的水位;河段上下站同一时刻的对应水位 3、 抽样误差 4、 等于,大于5、 中部上抬,两端下降五、问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答题要点:1、答:毁林开荒增加了裸露坡地面积,减小了下渗和流域调蓄能力,暴雨时产生地面径流大,汇流速度快,将使洪峰大大增高,峰现时间提前。2、答:从水量平衡原理、雨洪径流形成规律、水文现象随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规律、各种因素对洪水的影响、统计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国内外发生的大洪水进行对比等。六、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解:Pa,t+1=k×Pa,t+Pt=0.75×Pa,t+Pt≤Im=100mm计算的6月17日~20日各日前期影响雨量Pa值如下表:日期6月16日雨量(mm)0Pa(mm)152、解:(1)∵ R=W/F ∴F=W/R6月17日1011.36月18日日201006月20日090
其中,W=20×60×60/2+20×2×60×60/2=
R=10mm∴ 流域面积为:F=×10)=10.8km
(2)计算超渗雨时段的地面净雨:R=P-f×Δt-32时间(hours) 降雨量(mm)0-0.5 10 0.5-1 30 1-1.5 10根据单位线推流的倍比假定和叠加假定,有: 时间 单位线 净雨 5mm净雨流量0 0.5 1 1.5 2 2.5 3 3.5
40 10 20 15
05 25 5地面净雨(mm)5 25 55mm净雨流量
025500 5 10 7.5 5 2.5 0地面流量0 5 35 62.5 52.5 35 17.5 2.5 025mm净雨流量37.52512.5Qm=62.5m3/W=210*0.5*60*60=
3.解:c0=0.5Δt-kx0.5*5-5*0.320.9===0.1525k-kx+0.5Δt5-5*0.32+0.5*55.90.5Δt+kx0.5*5+5*0.324.1c1====0.6949k-kx+0.5Δt5-5*0.32+0.5*55.9k-0.5Δt-kx5-0.5*5-5*0.320.9c2====0.1525k-kx+0.5Δt5-5*0.32+0.5*55.9O2=c0I2+c1I1+c2O1=0...1525O1推求下断面流量过程为: (流量单位:m3/(一) 填空题 (总共10分,每小题2分)1.相应水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水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权函数法属于单参数估计,它所估算的参数为。3.相关分析中两变量具有幂函数(y=axb)的曲线关系,此时回归方程中的参数一般采用的方法确定。、 4.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审查。5.目前计算设计洪水的基本途径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二) 选择题(总共10分,每小题2分)1.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年。a、5
d、952.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a、增加系列的代表性
b、增加系列的可靠性 c、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d、考虑安全3.在等流时线法中,当净雨历时tC大于流域汇流时间τm时,洪峰流量是由[
]。a. 部分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b. 全部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c. 部分流域面积上的部分净雨所形成 d. 全部流域面积上的全部净雨所形成 4.推求分期设计洪水的原因是[
社区工作者入职培训心得三天的培训让我一开始忐忑的等待变为此时此刻的充满激情和期待,让我为能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而感到自豪。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而且也明确了自己的角色。担任此次培训老师有区领导、党校校长、社区主任,那精心准备的教案、那一…
小学体育水平一教学计划 安丘市青云山小学 赵明明一、学生分析水平一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也是从零做起的,经过去年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开始了正常的上课秩序,他们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
工程水文学综合模拟试题集与答案 QQ:445142530 TEL:15161218108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 ]。 a. 径流 b. 水循环 c. 蒸发 d. 降水 2. 一次降水形成径流的…
基础教育 2 0 1 3年 8期 ( 中) 杨春权 ( 重庆第一 中学校 重庆 4 0 0 0 3 0) 作为一名 高中数 学教师 ,经过几 年的教 学实践 , 我对新课 程改革下 的高中数学 教学 有几点感 悟。 与过去的 《 教学大纲 》 相 比…
电气学院实践活动上海小分队电气学院社会实践上海小分队——走进企业 走访校友 总结报告 卷首语 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我们不停的走着,不停的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景。“猝然临死而不惊,无故加这而…
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频率误差是如何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