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自己看绘本不用家长绘本阅读活动方案干涉可以吗

1.《小兔子走丢了》 适读年龄:0-4岁  内容简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小兔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这天,全家一起去兔子世界玩。小兔子什么都想玩,可妈妈总是说它还太小了,不能玩。找呀找,终于找到了可以玩的游戏。玩得开心的小兔子突然发现妈妈不见了……  推荐妈妈有话说:孩子的探索,从出生就开始了,他会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眼前的世界。到了3、4岁,他的好奇心更加旺盛,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非常宝贵的,要好好保护,但也要让孩子明白,探索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2.《汤姆走丢了》 适读年龄:0-6岁  内容简介:汤姆想要一条两边都有口袋的裤子,和妈妈一起上街却走丢了,但是不要紧,汤姆记得爸爸告诉他“在商场走丢时去收银台找阿姨帮助”,故事的最后是妈妈为了安抚汤姆,不仅买了他喜欢的裤子,还额外多送他一份礼物。  推荐妈妈有话说:画风走拟人路线,非常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在给孩子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常常暗暗佩服作者的智慧:这种不着痕迹的教育,让孩子在欢笑中知道了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让家长学会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3.《我的第一套亲子安全绘本》(共4册) 适读年龄:2-8岁  内容简介:  《走路坐车都平安》:将交通规则教给孩子,让孩子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妈妈,请不要为我担心》:让孩子学会避免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危险  《我不是笨小孩》:让孩子学会在遇到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时懂得保护自己  《你不能受伤》:告诉孩子家里有哪些日用品可能带来危险  推荐妈妈有话说:这套书编排非常生动有趣,很对小朋友的胃口。儿子不但爱听爱看这里的安全知识,还把记住的内容复述给姥姥、奶奶听,听得老人直夸好。小家伙有时听着安全知识还会提问题,为什么不能这样呀,如果受伤了怎么办呀,我们根据他的问题又能教给他不少应急安全知识。  相对于其他讲儿童安全方面的书,我感觉这套书最大的优点就是成功地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而且书上内容与生活中真实情境的转换非常自然,让孩子易于接受,也有一些亲子互动,可以让孩子不是简单地听,还要开动小脑筋。原来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给孩子讲一会儿他就觉得没意思了,而这套书一直给孩子一种游戏书的感觉,希望以后能多有这么好的童书面市。4.《聪明孩子安全有绝招》(共12册) 适读年龄:2-8岁  内容简介:  《红烧玉米猪嘴巴》:教孩子吃东西的安全常识  《大野狼想吃面包》:教孩子适时且勇敢地说 “不”  《毛毛兔变秃秃兔》:教孩子不要玩火及灭火常识  《妈妈不见了》:教孩子和家人走散时该怎么办  《跳跳猴玩电梯》:教孩子搭乘电梯的注意事项  《乖乖把门开》:教孩子单独在家如何自我保护  《胖胖猪缝屁股》:教孩子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常识  《沙坑里的宝贝》:教孩子游乐场的安全措施  《跳跳猴的衣架》:教孩子使用餐具的安全常识  《鸭脚毛毛兔》:教孩子谨慎选择好游戏地点  《小小汽车闹翻天》:教孩子物归原位的重要性  《羊咩咩请跟我来》:教孩子防骗对策  推荐妈妈有话说:小开本,携带方便,画面也很精美,故事更是贴近生活。全书分三部分内容: 一是儿歌、二是故事、三是互动,其中还有延伸活动。这本书开头用一首儿歌引入主题,然后才是故事的内容,在后面的互动里附有安全小问答,会问如果找不到妈妈了,你会怎么办等等,可以从孩子的回答来看看孩子是不是掌握了找到妈妈的技巧。互动里“象婆婆的叮咛”,是提醒家长在平时就要告诉孩子的一些事情,书的最后还有“语文乐园”,有造句等,延伸活动里面还有表情博物馆,让孩子了解什么表情代表什么样的心情,还支持孩子画下各种表情。  最后的延伸活动是“我很得意”,让孩子复述故事的内容,也是为了增强孩子的理解吧! 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安全故事书,也是一本动手动脑的活动书哦,内容非常丰富,我很喜欢!5.《安全第一》 适读年龄:2-8岁  内容简介:《安全第一》这本书,讲述的是小熊哥哥与小熊妹妹想玩滑板,但是不想戴护具,小熊妈妈只说了一句,“事前预防比事后遗憾的好”。而后来发生的事,大个子熊因为没戴护具而摔得挺严重的,让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深深地明白了,事前预防真的比事后遗憾的好。  推荐妈妈有话说:《贝贝熊》系列图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不说教的方式,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方式。“事前预防比事后遗憾的好”,这就像是一句有魔力的咒语,读完这本书之后,小米如果再做一些危险的事,我只要说这一句,小米立刻就会先问我,目前她正做的事,什么是事前预防,什么是事后遗憾。比如小米要玩轮滑,不想戴护具,我告诉她,事前预防就是戴好护具,事后遗憾就是如果不戴护具,一旦摔倒就可能把手、脚给擦伤,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小米听了之后就会停下危险的事不做,嘴里还念叨着“我不要事后遗憾”。  这本书,传达给孩子的信号、理念,就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孩子是好奇的,喜欢探索的,而在他们的探索中,只要时时提醒他们记得做好预防,记得保障安全,自由仍然是他们的。或许就是因为如此,小米才会如此喜欢这本书吧。6.《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共2册)适读年龄:2-9岁  内容简介:  《别想欺负我》:激发孩子对抗外在伤害的勇气  《我不跟你走》:保持对陌生人的警惕性  推荐妈妈有话说:入园前后,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里会不会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受了欺负以后该如何教育孩子呢?还有,就是现在坏人这么多,如何让孩子增强防范意识。这两本绘本生动地描画出了孩子遇到的这些问题,让孩子在阅读中了解一些应对的常识。壮宝一拿到书就爱不释手地看起来。现在知道在没有父母的允许下不可以跟任何人走。昨天去太姥姥家,家里的亲戚让他留下来不要走了,壮宝就看着我,看我是否同意让他留下来。回来的路上,问到壮宝为何不回复长辈们的话,壮宝答道:“妈妈不让我去,我就不能去。”看来这本书起作用了。7.《儿童安全365》(共4册)适读年龄:3-10岁  内容简介:  《勇敢说出我不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很珍贵,别人不可以随便碰;没有爸爸妈妈的允许,不能跟陌生人走;勇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想要诱骗和侵犯自己的坏人,大声说“不!”  《上学我会守纪律》:介绍上学放学时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教小朋友在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在教室遵守纪律,以及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方法,让孩子们明白遵守纪律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让爸爸妈妈放心。  《一个人在家我不怕》:一个人在家时,家里的哪些物品不能随便碰?不小心受伤了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回应?在小区里玩时需要注意什么?  《出门在外我会小心》:出门在外,乘坐交通工具,去洗手间、坐电梯、玩游乐器械时都要注意安全。在超市购物、去游乐园等场所游玩时如果迷路了可以采取的措施。  推荐妈妈有话说:在微博上看到有妈妈推荐,就入了。韩国人写的,手绘,简单,孩子喜欢看。教育安全意识,有效。书经常出现的黑影人,我起了个名字叫怪叔叔,娃很快就知道怪叔叔=危险。四本书方向不同,适合的年龄段也蛮宽的,总体来说,可以买!8.变形警车珀利——我的第一套交通安全故事(共24册)适读年龄:2-8岁  内容简介:布鲁姆斯小镇上的孩子活泼好动却问题丛生——随意穿行马路、在路边嬉戏、在停车场玩闹……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随时都会引发一场交通意外。而勇敢的救援队员们时刻守护着孩子的安全。他们救孩子于危险之中,帮助孩子认识马路上的危险,养成危机意识,有效规避险情的发生。  推荐妈妈有话说:现在的交通,马路杀手太多,不守规矩的太多,我们不能总是期望别人如何如何,关键是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正确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本《我的第一套交通安全故事》以变形的汽车化身交通警察,与孩子一起关注交通安全,包含安全过人行横道、视线盲区要提防、路边玩球好危险、转弯路口隐患大等24个主题,全方位守护宝贝平安出行,让孩子在阅读中远离交通意外伤害!9.我的安全养成书(共4册)适读年龄:4-8岁   内容简介:本书是针对4-9岁儿童“应掌握的安全法则和注意的问题,以及遇到危险时,哪些人可以帮助自己”这一问题进行的讨论。全套包括《水边的安全》、《路上的安全》、《户外的安全》、《家里的安全》四册。  推荐妈妈有话说:在家里,在马路上,在水塘边,在出行时,如何让您的孩子远离危险,让家长们放心去忙自己的事呢?本书以开放式的讨论,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激发他们对保证自身安全的责任感。  非常喜欢这一系列的书,贴近生活且实用,内容不多,用简单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画,更形象地给孩子讲道理,给予孩子安全指导,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更好地保护好自己。10.《学会爱自己》 适读年龄:3-9岁  内容简介:  《不要随便摸我》: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隐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的,以及遇到性侵犯时该如何处理。  《不要随便亲我》:这本书不但教给孩子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好地保护自己,也告诉大人们一个道理: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他(她)的爱,才是真正爱他(她)!  《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教孩子遇到坏人时应对危机的方法。  推荐妈妈有话说:这套书的适龄度还是蛮大的,我觉得三岁以后,当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就可以读给他(她)听了。我家是男孩子,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套专门写给女孩子的书,里面的故事,是适合所有孩子的。作为父母,送给孩子这套书做礼物,告诉孩子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家长最关心的人身安全问题,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教会孩子勇敢拒绝不当对待,避免危险。同时,学会与小伙伴相处,悦纳自己,变成内外皆强大的自我。  为方便读者查阅以往的精彩内容,小编特意精选出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以来最受欢迎的10篇文章,回复“01”、“02”……至“10”关键词查看相关信息。01、跪求帮助跪求转发黑心儿童医院把四个月大的宝宝全身插管,全身腐烂,导致重症感染死亡..02、警惕!在德州广场游玩时,请避开这个危险的怪物!03、麻烦在德州的你,告知所有家长,非常紧急!04、我叫德州,这是我的简历,我为德州代言!05、家长疯了 德州16岁女孩已失踪四天 有线索联系06、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看到请转发,功德无量!07、德州市12条背街小巷今年将改为单行道08、不穿的衣服别扔寄给大山里的孩子 有邮寄地址(求扩散)09、德州晶华集团将停产治理 被索赔2820万元10、H7N9到泰安了,德州人民该怎么办?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7953 更新:
人气:31686 更新:
人气:21769 更新:
人气:20552 更新:
德州教育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高考二本、三本分数线进入世界500强大学仅需一步
文|这些建议,给准备上大学的你
? 人心换人心,你真我就真!
【定向直招士官】我的梦想在军营!全国兵种最多、专业最多、招收省份最多!长沙航院定向直招士官等你来报!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5;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孩子间的争执 家长要不要干预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afp/door/;ap=284;ct=pu=4c451ece10ff899d0001;/?\"&&\/SCR"+"IPT&");&/SCRIPT&
&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也会有自己的小圈子,拥有自己的好朋友。然而,小孩子间的嬉笑打闹,难免会发生小矛盾、小摩擦。这真的说明小伙伴们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吗?面对孩子间的争执,家长要不要干预呢?&  学会理解孩子们间的游戏  1.孩子之间的&挑衅&是为了吸引小伙伴  我们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在亲子节目中,有时总能看到孩子喜欢&挑衅&对方。例如,有些孩子喜欢抢走小伙伴手中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通追逐打闹。在大人的世界中,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孩子喜欢挑衅、喜欢欠招儿。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喜欢&挑衅&小朋友的孩子,最后都会在一起快乐的玩耍起来。这样的挑逗方式是儿童之间非常常见的社交行为,一个会挑逗他人的孩子,说明他的发育有了飞速的成长,能够利用自我设计的游戏来引起其他孩子的,进行友好交往。同时,如果其他小朋友开他的玩笑,他也能够快乐地接受,并且利用自己的化解对方的挑逗,是请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的一种行为。但是,也有些小孩子确实喜欢抢别人的玩具,甚至占为己有,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爸爸妈妈注意了,不要让孩子有过多的私欲,要让孩子懂得分享的同时,学会如何与其它小伙伴交往。  2.小孩子也会&不打不成交&  儿童交往当中,大约10%的游戏行为是两个或者多个孩子纠结在一起,身体冲撞,扭打摔跤。在这种游戏当中,孩子们体验着自己的力量,发现着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着。并且呢,还排出老大、老二的顺序,还会根据伙伴的力量逐步调整。爸爸妈妈不仅需要经常孩子,也应该多跟孩子进行扭打游戏,有助于孩子发现自己、找到力量的极限、建立起自信。  3.理解孩子们的&战争&  我们可能都遇到过,两个玩的火热的小朋友,突然因为一些原因,你推我攘,然后一个孩子倒地大哭起来。随后而来的,就是家长的互相指责。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由于过早地引入了争斗、输赢、吃亏等等概念,让孩子参加各种竞技比赛,敦促孩子取得名次和证书;把孩子跟同龄、同班小朋友相比较,强调孩子必须各方面都得第一;干涉孩子的社交活动,容不得孩子&吃亏&,并且教导孩子必须时时处处占上风,不然就批评指责孩子太笨、太窝囊。这些做法会误导孩子的游戏意图,认为所有的冲突都是恶意的。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但是不是所有的争执都是恶意的。&  孩子间的争执 家长要不要干预?  当孩子之间有了争执时,爸爸妈妈不要忙于介入,先学会观察、聆听,如果介入过早,一来孩子会依赖于家长或老师处理问题,久而久之养成惰性,反而不会处世之道,二来未必有助于孩子之间矛盾的解决。当然,这里的等待介入是基于孩子之间矛盾不激化的情形,如果孩子的争执中出现攻击性行为,那么一定要及时介入,给予制止和教育。  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尊重孩子。只有尊重孩子,他才愿意和你沟通。别以为孩子们还小,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不管是一件事还是一个动作,都有他们如此做的理由。因此面对争执中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做到先听后说。认真听他讲述事情经过,以此帮他宣泄负面情绪并寻找原因。
| 15人有用 | 7人有用 | 1人回答 | 0人回答 | 1人回复 | 0人回复
| 7人有用 | 6人有用 | 0人有用 | 2人有用 | 14人有用 | 13人有用
| 3人回答 | 0人回答 | 6人回答 | 2人回答 | 2人回答 | 2人回答 | 3人回答
| 1人回复 | 1人回复 | 0人回复 | 0人回复 | 27人回复 | 1人回复 | 21人回复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头顶上会有或黑或黄或棕色的厚厚一层带痂皮的...
几乎每个妈妈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来源,母乳喂养是保护宝...
南极科考站日前发出一条招聘启事,20万年薪招聘厨师,各种待遇看起来帅帅哒。引得自称“新东方”和“蓝翔”的两方网友争相自荐。然而细看人家的招聘条件还真心是蛮高的,不仅要有高级中餐烹饪师...
尽管你每天刷翻朋友圈,却还是发现很多事情慢了半拍,追根溯源,原来他们都是从微博里长出来的!肿木办?幸好,有摇篮全新推出的【强势“微”观】!摇小蜜替你搜集每日微博里最新的火爆、奇葩、...
尽管你每天刷翻朋友圈,却还是发现很多事情慢了半拍,追根溯源,原来他们都是从微博里长出来的!肿木办?幸好,有摇篮全新推出的【强势“微”观】!摇小蜜替你搜集每日微博里最新的火爆、奇葩、...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288;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 /afp/door/;ap=582;ct=pu=4c451ece10ff899d0001;/?\" charset="utf-8"&&\/SCR"+"IPT&");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陪孩子读这三本绘本,不用打骂也能立规矩(全文)
“不打不骂不成才”在今天显得有些粗暴,对于想要做个“慈祥的家长”的您来说,不妨看看这本书。
本文为网易教育频道独家约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读法。好的绘本,连封面和封底、书本里的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该放过,因为作者在其中都注入了大量的心血。​
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我家开心特别喜欢的绘本,这三个绘本对开心的规矩建立很有帮助,分享给大家。​
虽然我知道,不少妈妈肯定早读过,但是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NO.1《图书馆狮子》:规矩也可以是有爱的​
这是来自美国的绘本。因为主角是动物,孩子更容易觉得亲近,让他们兴奋。“规矩”的概念在这个绘本里,到处都是。​
启发孩子:遵循规矩的好处​
一头狮子,进入了图书馆。它在馆里走了一大圈,嗅嗅目录盒,蹭蹭书架,趴在故事区睡觉,跟孩子们一起听故事,不吵不闹,人们都很喜欢守规矩的狮子,把它当馆内最舒服的靠垫。守规矩的狮子,当然人人爱啦!​​
正如整个绘本里,图书馆馆长一直在问:有没有人违反规定?为什么要有规矩呀,是为了大家都能好好看书。​&​
如果破坏规矩了呢?要接受惩罚。​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安静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大吼起来……狮子就要被赶出图书馆了。​
因为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合,任何人都不能大声喧哗,包括狮子。狮子却在大声吼叫,惊扰了所有人。因此,破坏规则的狮子理应受到惩罚,尽管它不是故意的。​
人们惩罚狮子,不代表不爱它!​
狮子为什么突然吼叫呢?原来是因为有个人摔倒受伤了,狮子在向他人求救,所以吼叫,他是善意的。当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后都很感动,终于图书管理员在一个雨天找到了蹲坐在图书馆门口渴望进门的狮子。​
(引导孩子)​
就像爸爸妈妈给宝贝立规矩,有时候发脾气了,或者批评宝贝了,都不代表自己不爱宝贝,其实是为了保护宝贝!​
发现有爱的小细节:​
引导孩子,情绪低落、挫败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但是只要有爱,事情一定会变好的!​
《图书馆狮子》的扉页就有故事:一头狮子来到图书馆门口,好奇地向里张望。注意门口的两头狮子的嘴角,全是威严地向下撇着。​
到绘本最后一页,注意门口的石狮子的嘴角明显向上翘起来,喜滋滋的样子,隐约可以看到图书馆里面有一条快乐地翘着的狮子尾巴,原来经过误会和暂别等周折,狮子重新回到了图书馆里来了。​
启发孩子,狮子为什么笑了呢?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
成人的世界固然是规则的世界,然而,规矩的立意之本是遵循善意的。因此,爸爸妈妈别忘了鼓励孩子像大狮子一样,不论遇到什么误会和不公,都要坚持,别害怕,雾霾总会被阳光冲破。​
在这个基础上,我还想额外对父母说两句。​
父母平日里给孩子立规矩,但并不代表规矩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图书馆为了狮子可以进行规则上的调整一样。​
比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给孩子一些例外的奖赏。​
一般我不允许我家开心吃冰淇淋。可是带她去哈尔滨的时候,那里有一家冰淇淋特别出名,我允许她吃了,但是告诉她,是因为我们处于不同的情况下。不过回到家,还是不能吃的。​
而且,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规矩也需要有调整。因为我们必须要记得,规矩的设定,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让孩子恨父母,而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学习把握分寸和尺度,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和适应社会。​
NO.2《我爸爸》:父亲角色在孩子规矩建立中的重要性
其实这套绘本有两本,一本是《我妈妈》,一本是《我爸爸》,作者安东尼。​
看过的父母一定会记得,《我妈妈》中,妈妈这个角色塑造都是花儿为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美、香、温暖等等。这就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妈妈其实在孩子的生命里,主要担负照料和爱的角色。​
而在《我爸爸》中,爸爸这个角色塑造都是格子和条纹元素,绘本里反应出的意象,就是有规矩、有力量、视野开阔等,这一点也明确地传达给我们: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应该承担起规则建立、意志力建构以及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等。​
所以,《我爸爸》的绘本创作本身,就融入了规则在内。不过,能够让孩子真正理解规则,关键在于,是否爸爸陪孩子一起来读这个绘本。​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这句话在安东尼的《我爸爸》中几次重复。小时候,我们很多人真的就是这样想的。我爸爸什么都不怕,什么都能干,而且不管干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很帅的。安东尼这位绘本大师,拿捏孩子和大人的心理都很准。​
在小孩子心里,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轻松打败小怪兽赶走小偷,可以站在高峰跨越障碍。所有的爸爸可能都在孩子面前吹嘘过自己的勇敢、智慧、强壮或者其他,体育在班里排第一,比猫头鹰还聪明,最能打架,歌唱得最好……而且说这些话时,尽管他们可能还穿着黄色格子睡衣,就像安东尼画中的爸爸那样睡眼惺忪。​
爸爸陪孩子轻松地读,甚至可以读着读着就把将绘本扔到一边,然后玩起来你追我赶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模仿绘本里的一些动作,然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规则融进来。​
譬如上面那个爸爸“大鹏展翅”的动作,可以在平地上和孩子一起去模仿着做,给孩子立的规矩可以是:规定时间之内,手不能放下来。或者爸爸喊某个口号的时候,孩子从飞的动作,要还原成立正的动作,诸如此类。​
我们要始终记得,读绘本不是我们的目的,更多的是将绘本作为和孩子沟通的工具。​
在这样轻松的亲子互动当中,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力量,对力量的控制。这就是规矩建立的前提。​
NO.3《大卫,不可以》:在哈哈大笑中消化平日里的坏情绪,学习理解并遵守规矩
这是一本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绘本,画风乖张,文字极简。虽然未有什么台词,但全书都是在讲规矩。​
看看大卫,土豆一样的脑袋,桀骜不驯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把墙涂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脚乱跑,洗澡玩水战,将一切东西敲得叮当响,睡前发上了人来疯……​
这不正是父母们嘴里不断在抱怨着的“熊孩子”的典型形象么?​
“不可以”是大卫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体验如此之深,所以,当我们的宝贝看到有另外一个小孩跟他们有一样的经历,一定会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玩儿,容易有共鸣。​
因此,在读《大卫,不可以》的时候,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帮助消化平日里因为被限制而积累下的诸多情绪。​
有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如果父母只是按部就班地把这本绘本读给孩子,不少孩子极有可能并不喜欢,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捣乱是应当的,因为大卫也这么做呀?​
所以,建议父母与孩子融入情景,以及角色扮演,来读这本绘本,这样就能将规则建立更好地融入其中。​
比如,大卫站在凳子上,想要去够饼干桶的这个画面:
“宝贝,小哥哥在干吗呀?”​
  “他去拿饼干桶。”​
  “你看,他够得着吗?”​
  “够不着”​
  “那够不着怎么办?要是你也够不着一个东西,你怎么办呀?”​
  “我有办法了,我搬个凳子!”​
  “好!可是,你看到没有,大卫这样子,危险不危险呀?”​
孩子也许说危险,也许是摇头。父母这是可以鼓励孩子:“来,咱们去搬个椅子,你也试试。”​
这样,就从绘本阅读,进入角色扮演、在情境中思考的阶段了。然后,父母引导,原来通过椅子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
于是,答案揭晓:宝贝,以后要是你想要什么东西,先要跟爸爸妈妈说。​
这样整个过程中,孩子懂得了,可以爬高,但是要保护好自己;发现问题,可以使用工具;想要一样东西,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自己获取;自己能力有限的时候,借助工具;工具也不行的时候,要向身边的人求助。另外,有需求可以直接跟父母说。​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绘本家长志愿者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