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痹证通论pdf引起的肢体曲伸不利能强行拉开吗?我的肩膀、胳膊疼痛,晚上疼痛加重,并且抬起受限不能正常梳头,希

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我的人气博文
唐丰堂的博文
博文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多,很多人都会熬夜加班,导致颈椎病&&祛寒颈椎贴的发生,一些司机、教师们也会常常感觉到颈椎病的上身,下面我们来看看应该如何预防这种颈椎病呢?&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人们最好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要放松颈肩部以及腰部,在电脑旁边,工作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多活动活动颈肩部位或手部。&预防颈椎病要选择合适的枕头,选择合适的枕头能够缓解头部以及颈部的压力,还能拖住颈部和头部。&在人们的生活中,还要对颈部进行保暖,避免用风扇或空调直接吹着颈部,这样会导致颈部肌肉出现僵硬,从而引发颈椎病。&在人们的生活中,还要注意防止颈部肌肉和韧带过度疲劳,放松关节部位,防止引起颈部肌肉以及韧带的紧张,防止引起血管痉挛缺血的情况。&唐丰堂中医药古方研究所温馨提示:减轻颈部肌肉韧带的劳损是缓解颈部疼痛的常见方法。
颈椎病是骨科的一类常见疾病,而且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工作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颈椎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症状多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疾病的发病类型不同,症状有所区别。(1)颈型:①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①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②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④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⑤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3)脊髓型:①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②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③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⑦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6)其他型: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你知道吗?颈椎在人体中头以下、胸椎以上,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是人体中相当重要的部位。正是因为颈椎的部位如此重要,所以颈椎一旦出现病变,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颈椎病不仅局限于导致身体的疼痛,它还会在一定情况下引发其他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有70多种疾病的发生与颈椎病有关。颈椎病一旦发生局部增生后,压迫和刺激食管,甚至造成食管周围炎症、水肿,从而引起患者吞咽不畅;该病发生使神经受到刺激和损伤,一定程度上引起内脏器官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腹胀便秘;颈部位置的突然改变可能引发心脏不适,心速过快等,还包括肢体肿胀、胸痛、胃脘不适、高血压、中风、颈椎性脑血管疾病、视力问题、下肢瘫痪,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唐丰堂中医药古方研究所提醒您:要减少颈椎病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颈椎病:首先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很重要;其次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真要是患有颈椎病了,一定不要大幅度摇脖子,这样会造成严重的症状加重。
运用热敷法治疗某些疾病,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应用热敷法的方法有很多,有药熨、汤熨、酒熨、葱熨、土熨等。热敷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具有不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热敷法可分为湿热敷和干热敷两种。&(一)湿热敷 热敷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在手法治疗后应用,即可疗效,又能减轻因手法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1.湿热方&(1)传统推拿热敷方&组成:红花10g,桂枝15g,乳香10g,没药10g,苏木50g,香樟木50g,宣木瓜10g,老紫草15g,伸筋草15g,钻地风10g,路路通15g,千年健15g。&主治:关节扭挫伤,寒湿痹证,关节酸痛等。&(2)简化推拿热敷方&组成:香樟木50g,g莶草30g,桑枝50g,虎杖根50g。&主治:因扭挫伤而引起的疼痛肿胀,并治肢体酸楚等。&(3)海桐皮汤&组成:海桐皮6g,透骨草6g,乳香6g,没药6g,当归5g,川椒10g,川芎3g,红花3g,威灵仙2g,白芷2g,甘草2g,防风2g。&主治:因跌打损伤而引起的疼痛不止。&(4 )五加皮汤&组成;当归10g,没药10g,五加皮10g,皮硝10g,青皮10g,川椒10g,香附子10g,丁香3g,麝香0.3g,老葱3g,地骨皮3g,丹皮6g。&主治:伤后瘀血疼痛。&(5) 散瘀和伤汤&组成:番木鳖15g,红花5g,生半夏15g,骨碎补10g,甘草10g,葱须30g。用水煮沸后,加入醋60g。&主治:跌仆损伤、瘀血积聚。&(6)八仙逍遥汤&组成:防风3g,荆芥3g,川芎3g,甘草3g,黄柏6g,苍术10g,丹皮10g,川椒10g,苦参15g。主治: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体表肿硬疼痛,风湿疼痛,肢体酸痛等。&2.湿热敷操作方法&(1)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方剂。&(2)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加热煮沸数分钟。&(3)医者趁热将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后拧干。根据治疗部位的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外敷于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毛巾换上(也可放在上一块毛巾的夹层中)。一般换2~4次即可。&(4)患者也可自我治疗。将药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3.湿热敷注意事项&(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二)干热敷&1.理气止痛方&组成:食盐500g。&主治:胸腹饱闷疼痛、气滞胀痛。&操作:将食盐置于锅内,在炉火上炒热。然后取布袋1个,将炒热的盐放入布袋内。令患者仰卧,将包着食盐的布袋置于患者胸部,然后将此袋缓缓地自胸部向腹部移动,如此反复数次。2.祛积滞方&组成:枳壳30g,莱菔子30g,大皂角1条,食盐15g。&主治:食积痰滞结于胃脘。&操作:将上药共研为末,用白酒炒热,然后用布包好,乘热敷于胃脘处。&3.暖痰方&组成:生附子1枚,生姜30g。&主治:小儿胸有寒痰,一时昏迷,醒则吐痰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者。操作:将上药一起捣烂炒热。再用布袋1个,将捣烂炒热的附子与生姜置于袋中。先将此袋敷于患儿背部,然后敷于其胸部。至袋不太热时,将袋中的附子与生姜取出,做成圆饼状,贴于患儿的胸口。&
附:膏摩方&1.黄膏&组成:大黄10g,附子15g细辛10g,干姜20g,蜀椒15g,桂心10g,巴豆5g。&作用与主治:有温散风寒,舒筋通络的作用。治疗目赤,头痛,项强,贼风游走皮肤等症。&制法:将上述药物用苦酒浸泡一夜,次日再放入1000g腊月的猪油内煎沸,绞去药滓,密封于瓷器内,贮存备用。&2.陈元膏&组成:当归30g,天雄10g,乌头30g,细辛20g,川芎30g,朱砂20g,干姜30g,附子30g,雄黄10g,桂心20g,白芷45g,松脂30g,生地100g,猪脂4000g。&作用与主治:有温通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治疗腰背疼痛,胸胁胀满,心腹积聚,经闭不孕,风痒肿痛及风湿痹痛等症。&制法:将上述药物(除松脂、猪脂、雄黄、朱砂外)切细,用米醋、苦酒和生地黄汁,浸泡一夜,再放入4000g猪油内微火熬炼,煮沸15次。煎至药色变黄为度,绞去药滓。再把雄黄、朱砂细末放入,搅拌和匀。置于密封的器具内,贮存备用。&3.莽草膏&组成:莽草500g,乌头60g,附子60g,踯躅花60g,苦酒500g,猪脂2000g。作用与主治:有散寒消肿,温热止痛,安神定魄的作用。治疗痹证肿痛,精神恍惚等症。&制法:将上述药物切细,苦酒浸泡一夜,次日放入2000g猪油内煎沸,绞去药渣,置入瓷器内,贮存备用。&4.野葛膏&组成:野葛、水牛角、蛇衔、莽草、乌头、桔梗、升麻、防风、蜀椒、干姜、鳖甲、雄黄、巴豆各30g,丹参90g,踯躅花20g。&作用与主治:有清热解毒,祛痹止痛等作用。治疗风毒恶肿,疼痹不仁,瘰疬恶疮,偏枯胫肿,脚弱等症。&制法:把上述药物切碎,用苦酒浸泡一夜,次日,将这些药物放入2500g猪油内,以微火煎沸,煎至药色变黄为度,绞去药渣,贮存备用。&5.青膏&组成:当归30g,川芎30g,蜀椒30g,白芷60g,吴茱萸30g,附子30g,乌头30g,莽草60g。&作用与主治: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头痛,项强,四肢烦痛等症。&制法:将上述药物切细,用醇苦酒浸泡两天,然后放入2000g猪油内煎至药色发黄,绞去药渣,贮存备用。&6.白膏&组成:天雄20g,乌头30g,莽草50g,羊踯躅30g。作用与主治:有解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治疗伤风恶寒,肢节痛疼,目赤,咽喉痛,头牛皮癣等症。&制法:将上述药物切成粗末,用醇苦浸泡一夜,次日放入盛有1500g腊月猪油的铜器中,文火煎炼,使药变成焦黄色,绞去药渣,置于铜器中,贮存备用。&7.丹参赤膏&组成:丹参30g,雷丸15g,芒硝15g,戎盐30g,大黄20g。&作用与主治:有开胸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疗心腹热痛。&制法:把上述药物切碎,用250g苦酒浸泡一夜,次日再放入猪油内煎沸,绞去药滓,贮存备用。&8.乌头膏&组成:乌头30g,野葛30g,莽草30g。作用与主治: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作用。治疗伤寒身强直,偏枯口僻,手足顽麻等症。&制法:把上药切细,用适量高度白酒浸泡3天,再放入2500g猪油内煎沸,待药色成焦黄时,盛入瓷器,贮存备用。&注意事项:&1.上述各方均有一定毒性,不可入口。&2.进行膏摩时切勿损伤皮肤。
肩峰下滑囊炎:找准痛点, 2, 3到4寸针, 找好角度与深度,刺中时患者有明显感觉, 停手法,针尾加灸3~5壮.多可一次而愈.13 我一般是这样治疗肩周炎的。初期已阿是穴局部封闭。再已重手法按揉阿是穴3-4分钟。中后期部封闭配合针刀松解治疗。具体治疗点是:以阿是穴为主。后伸困难者以肱二头肌长头腱和喙突为治疗点。平伸上举困难以三角肌滑囊和岗上肌为主。肩部疼痛剧烈的配合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腋神经阻滞。平时让病人注意功能锻炼。避免受凉。一般两到四次可收到理想效果。感兴趣者不妨一试&肩臂抬举不利,肱二头肌腱炎患者,可在肩头正中略前方,肩头略下方有痛点,以点揉法,指刮法,治十分钟,再配合肩周围的揉拿松解肌肉,效果不错。经常碰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急性发作的病人,采用以下方法,屡试不爽:取中平穴(健侧,经验效穴),啪』疾喑咴蟆⒂慵剩⑹茄ùΩ愿牧贾Υㄒ10ml穴位注射。远部、啪⒕植咳⊙岷希形鹘岷希偌由匣技绮恐贫ㄓ任匾1-3次便能解决痛苦。14 我说一下我的诊断与治疗1.肩胛提肌损伤.症状;颈部活动受限.和肩部以及肘关节以上疼痛或麻木.2.冈上肌损伤.症状;肩部以及肘关节以上疼痛或麻木,平抬上臂受限3.冈下肌损伤.肩部和上臂以及手指麻木疼痛4.肱二头肌腱鞘炎.平举90度-120度疼痛在往上举不痛5.喙突肌损伤.后伸受限6.三角肌损伤.平举后伸.前抬都受限7.大圆肌.小圆肌损伤.整个上肢疼痛或麻木我以上说的是临床常见能引起上肢病变的肌肉.有时候一个肩部疼痛合并好几块肌肉,大家要详细的查啊.我还想说的就是肩周炎必须是6块肌肉都挛缩注意(痉挛和挛缩)不一样,以及整个肩部都受限才可诊断为肩周炎.治疗.如果是1.2块肌肉痉挛发病在2周以内的在肌肉的起止点做治疗.推拿.针灸.外敷.针刀.什么都可以.我长用的是强刺激推拿和走罐了法,一般一次治愈.如果形成肩周炎用银制针在冈下肌和大小棱形肌治疗加上神经阻制然后被动牵引提拉有很好的疗效.我提醒大家的是在急性期不要在局部用运多种疗法刺激一块肌肉.不然会加重病情的,一般3到5天治疗一次就可以了.&15 治疗肩周炎我的方法是针灸为主结合推拿药物外敷.针灸取肩三针,天宗,肩背穴局部阿是穴.加电针密波10分钟,后该为疏密波20分钟.TDP30分钟起针.外敷药物可为生川乌,生草乌.川芎等份研末酒调外敷.&推拿隔日一次.肩背穴定位:位于尾骨旁开4--5厘米处。解剖:布有臀大肌,梨状肌下缘,股二头肌,和臀下动静脉及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坐骨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感: 以放射性针感出现的麻胀为宜。手法: 上下提插手法,带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功能: 消炎止痛,调节神经,祛风湿,疏通经络,醒脑开窍,镇静安神。主治: 颈肩综合征。颈间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以及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症性昏厥,偏瘫, 梨状肌损伤,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按语: 因取穴不方便,临床上以肩痛穴代替。歌诀: 肩背尾骨外二寸,坐骨神干交叉值。颈肩筋膜综合征,偏瘫癫痫癔症分。&16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这是本病之特点。早期针刺效果好,很快可治愈。后期因肩关节粘连,针刺推拿都不易收效。我的方法1,采用银针从肩髑进针,经关节囊透极泉,深达粘连组织将之松解,然后行抬肩扳法,将粘连组织彻底松解开,大多一次即可。17 我一般采用局部注射+口服中药注射液配方:当归注射液2ml+2mg氟美松+vb12注射液250ug+0.5%布比卡因4ml+注射用水2ml中药:羌活10 、防风5、白芷15g、葛根15g、土元5g、红花10g、木瓜15g、伸筋草15g、艾叶5g、丹参15g、鸡血藤15g 5付,水煎服。18 治别的不敢说有什么绝招,但治肩周炎是我们家拿手的,我父亲在家给人治疗时一般都是选取肩三针:肩贞、肩s、肩k外加阿是穴(因为一般疼痛处都有条索状筋变,痛则不通属经络不通之证),外加肩井、天宗、手三里和曲池,这些穴位可分几次来取用,也可同时取用,治疗中三次以后加用电针效果更好(三次以前由于有些患者怵针,等三次以后逐渐有所适应可以逐渐加强刺激量,用电针)电针主要连在主穴上如肩三针、天宗、手三里等穴为主,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肩周炎又称冷冻肩,遇冷则加重,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天凉时怕针灸的过程中温度条件不是很好时容易受凉所以一般都加红外线灯及一些活血的中药汤剂局部热敷,再就是我发现一个规律:患病时间同样长的肩周炎在夏天的治愈时间要比在冬天的治愈时间要短近一半,而且受暖温度的影响也不会造成加重的可能。19 我把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学习时所得的一个方法说出来吧,申明一下,这是谢秀坤老中医的经验,不治粘连,专治肩胛痛,是一个奇穴"前阴会",男性在**根上方五分处,扎针要轻柔,女性在耻骨联合下缘处。&20 我的理解肩周炎多是合并颈肌损伤患侧斜方肌强直椎体生理曲度改变致颈肩综合症,临床我多是采用中药透敷,手法按揉,针灸治疗;药敷以温经散寒,祛风止痛,舒经活络重用生川,草乌,细辛,路路通,乳香,没药等;手法以放松患侧斜方肌,三至五次后纠正椎体旋转,偏斜,变直,肩周抚摩,痛点点按,风池,颈部夹脊,肩井,肩k,肩s,肩贞,天宗,曲池,三至五次后施用制腋抻腕,托肘摇肩辐度逐渐加大,至大鹏展翅为效佳;针灸以上述穴位为主并配以同侧悬钟,针感放射到头颈部效果最佳;早期嘱病人做爬墙活动,康复期以单杠拨伸为主,对患者整条脊柱都有不可预料的收获,且主张肩病寻颈。&21 我的经验:对早期患者,病程较短,以无菌性炎症为主,粘连不明显,疼痛明显无功能障碍者,采用2%利多卡因3ML曲安奈德40MGVITB12,500UG肌生注射液4ML亚甲兰0.02ML局部压痛点注射,配合复方骨仙膏N贴贴于各压痛点(次膏组方偶已发在本论坛),1~3次搞定!对后期患者,粘连较重,关节功能受限,除上述治疗外,还要适当加大局麻药用量,再加针刀和手法松解!一次明显见轻,很少超过3次.还有,对50岁左右的患者要配合口服六味地黄丸,它是调节内分泌的优秀药物,肩周炎多发病于尤其是50岁左右更年期中老年人,为什麽叫50肩呢?就因为与内分泌有一定关系,调节内分泌至关重要!对了,也可以用点甲基睾丸素5MG/日或乙烯雌酚0.5MG/日.常见压痛点:喙突,大小结节,间沟结节,岗上下窝,肩胛骨脊柱缘,喙肱韧带,三角肌,肩胛上N投影,大小圆肌,周围滑囊,肱二头肌长头,最后一定不要忘了颈椎是否有压痛,一些久治不愈的肩周炎要考虑颈椎的问题!!22 我的治法是:先在患侧天宗穴穿胛刺,(即先向大椎穴方向,再退出向肩禺方向刺去,根据病情加以适当的补泻手法.虚则补,实则泻).不留针次在中渚穴(对侧)以强刺激手法.不留针后针条口(对侧)留针二十分钟.一般三至五天即愈.&23 我学的是广东靳老的靳三针,可以用肩三针来治疗,如下:位置:肩k穴为第一针,同水平前方二寸为第二针,同水平后方二寸为第三针。针法:针尖与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过深以免刺中胸腔。针灸并用.效果较好.24 肩周炎的封闭疗法   一 肌间沟神经阻滞注射A液:曲安奈德   5ml   维生素b12  200ug   维生素b1  100mg 选肌肩沟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7号输液针前部分从接头处取下,接上10ml装有A液的注射器。穿刺使患者肩部及前臂有麻木胀痛的感觉后回抽有无回血及脑积液,固定针头,注入A液,边注边回抽,完毕后轻柔注射部位数次,贴上无菌邦迪。
肌间沟阻滞注射主要是营养上肢神经。&  二 关节腔冲洗,玻璃酸钠注射.  B液 2%利多卡因 3ml          C液 玻璃酸钠 2ml    地米    5ml    庆大霉素  8万u    生理盐水  10ml选肩关节和肘关节炎内侧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刺成功后有积液者抽尽,保留针头,注入B液,再全部抽出,如此反复几次,保留针头,注入C液。完毕后被动轻旋肩关节和被动曲伸肘关节数次。  关节内冲洗可有效消除腔内无菌性炎症,清除关节退变所产生的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至痛因子,调节关节内渗透压;玻璃酸钠可以改变关节腔内关节液的流变状态,增加对关节的润滑,保护关节软骨,钝化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减轻疼痛,诱导内源性透明质酸钠的产生,而达到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三 关节外围压痛点营养镇痛液注射,刃针松解。  2%利多卡因 3ml  强的松龙   2ml  维生素b12  500ug  维生素b1   100mg  生理盐水   10ml  寻找关节周围敏感压痛点,一般集中在肱骨头和尺骨鹰嘴四周,内外侧韧带,肱三、四头肌下段、肩锁关节等位置,作好标记,常规消毒,每点注入上述药液3~5ml左右,用刃针原针眼进针,直达肌层或骨面,针刃方向与肌纤维平行纵向切割数下,纵向摆动,横向摆动数下,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贴创可帖。.  压痛点注射营养镇痛液,可消除因关节退变而造成的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刃针疗法是针刀的延续,可有效松解病变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粘连,减压和解除痉挛。    特别提醒:注意患者的适应症及禁忌症!!!&25 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26 治疗肩痛症的一点体会近来几例肩痛病例以慢性劳损引起的急、慢性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症为主。疗效较满意,体会如下:一、手法除常规松解长头腱(按、揉、弹拨)外,点揉云门、气户,特别是气户附近的纤维粘连感如能迅速消除,则疗效甚捷;二、松解胸大肌、胸小肌为必要步骤。往往因炎症浸润或疼痛牵涉而有该处肌肉痉挛。解除痉挛可有效改善局部气血运行;三、针灸以刺痛点为主,须注意深度,过浅不易起效,过深(如及骨)则多引起强烈反应(后遗痛等)。[按:此为当时体会,今日观之又有不同。针道深奥,尚须琢磨];四、对痛点固定不移者,可酌加拔罐或走罐,以放出瘀血为佳。反之,无瘀者,放血徒伤其筋!慎之;五、牵引等活动关节类手法须酌情使用。对体质壮实者,可边牵摇,边按揉局部,加速粘连松解。对不耐痛之体质瘦弱或虽肥而肉薄者,勉力为之,多徒增其苦。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手段]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2:TDP烤患处3:推拿治疗4:中药外敷 :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5:锻炼(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2)耸肩 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2次(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 治疗方法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另患者侧卧,患肩在上,以同一型号的毫针针刺患侧肩k、肩s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痛点。针毕,以电艾灸仪灸疗各痛点,留针30分钟。最后,在痛点行拔罐治疗10分钟,治疗5次后统计疗效。疗效观察50例病人中,痊愈(患肩随意各方向活动时无痛点出现)32例,占64%(其中,经1次治疗即获痊愈者13例,经2次治疗痊愈者17例,经3次治疗痊愈者2例);显效(患肩活动时疼痛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肩夜间疼痛消失)12例,占24%;有效(患肩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6例,占12%;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0例。总有效率100%。4 肩周炎一针灵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粘连,可用丹参注射液20ml,找出痛点(一般在肩关节处),进针得气后,注入即可。作用:丹参活血化淤,大量液体进入肩关节,其张力可使粘连松解,起液体针刀作用。副作用:注射后,一般二--三天内疼痛,可在注射后给于止痛药口服。 我自己做了近百例,只有十例左右因注射过程中的胀痛而放弃这种疗法。5 刺血拨罐治疗肩周炎1、 取穴,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2、 选择穴位周围有於血现象的静脉血管,局部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静脉血管壁,即流出5DD10毫升暗紫色於血,出血量和病情,体质有关,血止拨罐五分钟,去罐后用盐水棉球擦洗针孔血迹,十天后可行第二次。3、 部分病人一次治疗即可恢复或明显改善,多数病人经二三次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我的手法是,一先在患肢的尺泽或曲泽刺小静脉再拔罐,约十分钟后起罐,也可视出血量的多少起罐。二针刺中平穴。三从肩至手慢慢先分筋再理筋,同时用泻法摇针。四再揉肩颈部穴位。整个操作过程约四十分钟,基本上一次即有明显效果。我的治疗办法:先在最痛点结节处用0.7的粗针深刺到骨膜为止快速提插抖探后出针然后拔火罐令其出血少许。 大的结节可刺2-3针。再辩证取穴进行针灸治疗 一般2-3次后 症状减去大半 然后令其配合运动疗法和温和性的针灸调治输通10-15天即能恢复活动功能!!在患者的尺泽,大椎,及啊是穴,拔罐后用梅花针轻叩见有微血时再在此处拔罐见有淤血出起罐擦净,继续拔见有颗颗黄豆 大水珠时起罐,不愈3天后在重复此术.100%有效,80%可愈.当然,治疗前后的消毒不可缺少.6 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 . 祖传的非常有效7 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8 平衡针灸重点穴位肩痛穴-----肩周炎效穴肩痛穴是平衡针灸学中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最理想的一个穴位,临床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别名:肩周穴,中平穴,平衡穴,镇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局部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分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前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穴位取右侧,双侧病变取双侧穴位。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上下提插手法,直刺进针2寸左右。针感:呈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或踝关节传导。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冠状动脉,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胃肠,调节内分泌。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落枕,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扭伤,癔症性晕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癫痫,精神分裂症,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疗效。临床应用:1:配颈痛穴治疗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颈椎病,落枕。2:配胸痛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3:配咽痛穴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牙痛,三叉神经痛。4:配胃痛穴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到溃疡,膈肌痉挛。5:配急救穴治疗中暑休克,癫痫发作,精神分裂症。6:配耳聋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7:配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8:配臀痛穴治疗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按语: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间关节,内脏病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个阶段。经基础研究,此穴具有消炎,镇痛,促进软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还可以用于保健,抗衰老。&
9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维生素B12注射液0.5ug、地塞米松针5mg、天宗穴注射,二天一次、五次一疗程。效果特好。10 肩周炎奇效穴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 肩周炎穴&自创&. 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 取三寸针同侧取穴 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 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 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 ,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试试吧各位 。11 锋钩针治疗肩背部肌肉筋膜炎患者女56岁 肩背疼2个多月近来咳嗽是疼痛加重,曾服解热镇疼药疗效欠佳。因夏季炎热恣意纳凉而得,查体:胸6-7-8 椎旁有明显条索并压疼。诊断: 背部肌肉筋膜炎 给与锋钩针治疗&治疗:将锋钩针浸泡入碘伏液10分钟后备用。穴位碘伏消毒后, 找准压疼点,左手食、中指绷紧所刺皮肤,右手拇、食、中三指呈持笔式紧捏针柄,针尖迅速垂直刺入皮下(深度视患者胖瘦及穴位部位而定),随后上下提动针柄,听到有皮下纤维被割断的嚓嚓声后,患者感觉酸麻胀重,然后翻转针刃按摩患部2分钟使患者的针感持续一段时间并且自我感觉局部发热。随即针尖顺原针孔出针,干棉球压迫5分钟,创可贴保护。术后 三天回访,诸证消失,感觉很轻松。其实锋钩针割治最主要的不是划割筋膜重点在按摩! 肩背部的肌肉筋膜炎是局部肌肉浸没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因为机体受到风寒侵袭、疲劳、外伤或睡眠位置不当等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造成,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由于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致使筋膜增厚炎症渗出刺激使筋膜痉挛,筋膜室压力增高,造成局部微循环障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可以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锋钩针 可以将筋膜划开使其对内部肌肉的压力释放,局部的锋钩针背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带走至疼物质,进而是疼痛迅速缓解,并逐渐痊愈。12 说一个冈上肌损伤,诊断并不难主要就是肩外展 60__120度范围内疼痛,大结节处压痛最明显。治疗 :在秉风穴上1CM处有一压痛点触之酸沉用力按压则肩外展痛大减甚至不痛了,在此穴针刺一分钟再活动基本无障碍了, 在此穴留针2天或当归2ML封闭,效果OK,治疗三次基本痊愈了.各位如有兴趣我想说说我其他经验都是单穴或双穴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取法简单但止痛非常快 可以达到进针痛止. 我就再整一个肱二头肌肌腱炎, 分长头和短头两种.治疗单取侠白穴 正中左右三个方向按压 疼痛最明显出进针,瞩患者活动患肩可见疼痛当时缓解,留针30分后在穴位上当归封闭,2次搞定肱二头肌肌腱炎.我再整一个肩峰下滑囊炎,治疗 1巨骨穴向肩井方向斜刺1.5寸强刺激30分,2天宗穴用传甲热手法,直到整个肩都热起来停 隔5分钟行针一次.胳膊外展活动.大约3__5次搞定肩峰下滑囊炎.注意保暖夏天治疗效果最好.各位用一下.
正常情况下,走行于颈椎横突孔内的椎动脉虽可因为转头而影响一侧椎动脉的供血量,但另一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之,而不出现任何不适。然而,当颈以上有钩椎关节增生时,椎动脉可受到直接的挤压而使管腔变小,从而影响该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第5颈椎横突孔距椎体较近,更易造成椎动脉的压迫,还可因为刺激了该处的交感神经而造成反射性的血管痉挛,则更加影响了椎动脉的供血量。在上述病理改变的基础上,每当头部旋转或则屈时,极易加重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加之对侧椎动脉代偿性减弱,就会发生一时性的大脑供血障碍,因而出现眩晕等症状。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属于真性眩晕,可以伴有头痛、恶性、呕吐、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现象。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往往是在头部或颈部旋转时发生的,当患者感觉头晕,将头部或颈部转回到原来的位置时,眩晕症状就可以消失。某些病人患病时间长了,就会害怕转头和侧屈,每当需要回头时,总是靠整个身体的旋转,而不敢单纯回转头部。这是颈椎病患者眩晕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的最大区别。有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颈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及颈椎生理弧度改变等现象。做颈椎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可以发现椎动脉血流障碍的表现。头颅多普勒检查可以发现脑部缺血的表现。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里最轻的颈椎病类型,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此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人即属于此种改变。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本病大多由于风寒、潮湿、枕头不适或卧姿不当、颈肌劳损、头颈部长时间单一姿势、姿势不良或过度疲劳等造成颈椎间盘、突间关节及肌肉、韧带等劳损所致。有时外伤也起重要作用。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导致颈肌的痉挛、劳累或肌力不平衡而出现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造成颈椎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颈椎小关节失稳,此类改变刺激了颈神经根背侧支及副神经而致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早期可有头颈、用背部疼痛,有的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有的则轻微但治疗总是无效或反复发作;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侧,转动时往往随同躯体一起转动。颈项部肌肉可肿胀或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写作和看电视等;有的感到头痛、后枕部疼痛、胸痛及上肢无力;有的病人自诉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便或活动时颈部有响声;少数病人出现反射性的上肢疼痛、服麻不适,但颈部活动时并不加重。医生检查时可发现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受限,颈部肌肉痉挛有压痛,往往表现在颈椎棘突的两侧,肩角上部分颈背部及肩肿骨的内侧部;可见棘上韧带肿胀、压痛及棘突偏突歪斜,棘突间距增大;压头试验和上臂牵拉试验阴性,无肌乏力、肌萎缩表现,上下肢肌键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X线片上可见颈椎曲线消失而变直,颈椎反关节呈&双边&、&双突&征,钩推关节间隙不对称等改变,少数病人有骨质增生及项韧带骨化等表现,但也有病人没有X线片改变或仅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
假象1:胃痛呕吐&  颈椎病假象,实际上是颈椎的脊柱病因学的一个现象。临床所出现的胃痛、反酸、心理失常、以及甚至糖尿病,眼睛视力减退,心慌,恶心呕吐,这些脏器表现的一些症状。有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它不是本身的问题,其原因在颈椎病,所引起的一系列这些现象。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因为颈椎的两侧,甚至脊柱的两侧,有交感链,有很多交感神经,即植物神经,内脏神经,这些交感神经,遍布身体的各个脏器,包括上面说的眼睛、咽喉、心脏、消化系统、胃、一些腺体,各个脏器都有,膀胱、胰腺等到处都有。这个内脏神经跟内脏、颈椎是相连的。一旦颈椎和脊柱发生毛病,病变信号就可以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所支配的相应器官,而发生问题。比如胃的症状,植物神经传递的信号一个是抑制一个是兴奋,所以它兴奋了就可以引起某一节,胸六到胸九左右,这一段神经是支配胃的。胸六到胸九这一个节段,它是通过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胃分泌胃酸,所以它的根在上面,它透过植物神经调节引起胃酸分泌,所以引起胃病,胃痛,这叫做"颈胃综合证"。  颈胃综合征痛在胃病在颈,故治疗应颈胃并治。治胃是治标,而治颈是治本。又因为颈椎病是一个慢性退变性疾患,比较顽固,这就更显得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性了,平均工作中要注意颈椎的保护和锻炼,以减缓颈椎的退变过程。假象2:吞咽困难  颈椎两旁分布很多神经纤维,分布到咽喉部,如果某一节段的即颈1-3节段的颈椎(它两侧的交感神经纤维是支配咽喉部的)出了问题,它就会通过交感神经,将病理信息传到咽喉部,引起咽喉部粘膜功能失调而发生一些症状。比如感觉咽部发痒,有异物感,吞咽困难。假象3: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心和血管它是一个系统,它的病就可以引起血压的变化,高血压。比如说,你某一个节段的脊柱有问题,刺激了颈交感神经节和胸1、2节段交感神经节,它通过内脏神经,可以刺激到心脏和血管,引起心血管收缩的一些变化,就可以引起高血压的症状,这是临床上常说的&颈心综合证&。&  &颈心综合证&根源是颈椎病,所以主要是治疗颈椎病。如纠正高枕卧位,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约1个拳头高);避免长时间低头俯案工作;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脊背受凉;局部进行理疗、热敷、牵引;适当进行颈部体操以活动颈部,可缓解或减轻颈椎退变,预防"颈心综合症"的各种症状。&假象4:四肢麻木&  由于颈椎病患者一系列病理变化如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椎体后外侧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以及关节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牵拉和压迫,导致脊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反应性水肿、根管狭窄及粘连,产生手指麻木症状,由于累及部位不同,产生麻木的部位也不相同。如颈6脊神经根受累时,往往是前臂桡侧及拇指麻木;若颈8脊神经根受累时,则可使小指、无名指有麻木感。&假象5:视力障碍& 颈椎椎间盘突出后,刺激颈上神经节,可能会压迫或刺激椎动脉神经系统,引起视神经水肿变性。  专家提醒,白领阶层和长时间从事低头工作的人,特别应该注意颈椎的问题。  将颈椎病变造成的视力障碍称为颈性视力障碍,可以总结其特点为:&  ①眼部症状与头颈部姿势改变有明显的关系,不少人感到头部在某一特殊姿势时,眼部症状和颈椎病的症状均减轻,而另一姿势时则均加重;&  ②多有颈椎病病史,眼部症状和颈椎病症状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与颈椎病的病情变化关系密切;&  ③眼科检查常查不出明显的病因,按颈椎病治疗则视力改善。&  可见,这种视力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治好颈椎病,治好了颈椎病,视力也就随之而恢复,如果单纯从眼科去治疗,多是徒劳无功。 
二、确定部位(一) 腰椎管内病变1. 腰椎前屈后伸功能活动。腰部的前屈活动首先由髋关节屈曲来完成50%,其次才真正由腰椎脊柱本身来完成50%。腰部前屈活动中约75%主要依赖L.5-S.1之间的功能(其余的25%功能由L2-5完成)。当L.5-S.1椎间盘突出或腰骶部、骶棘肌损害时将会明显限制前屈活动。而腰部后伸活动时,主要由腰椎2-5节段完成后伸活动。以上情况使L.5-S.1节段影响较小,因而腰部后伸活动受限并产生神经症状,应考虑L.3-4/L.4-5节段的病变。同理,影响坐姿工作的运动节段应该是L.5-S.1部位。2. 腰脊柱棘突旁或正中部位压痛,可以提示椎管内节段性损害。棘突间压痛同时具有棘突旁椎板间压痛及下肢放射痛表示椎间盘中央偏侧型突出;如仅有棘突间压痛或棘突旁椎板间压痛及下肢放射痛则应考虑为椎间盘中央型或侧旁型突出。当然,压痛部位对区分脊柱的不同节段损害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棘突叩击痛对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很有意义,可以作为CT扫描/MRI检查前的筛选方法。3. 神经定位体征。具很高的诊断价值,但临床表现较晚。(1) 感觉减退或消失 。腰背部感觉神经分布,主要为脊神经后支支配;椎管内感觉纤维分布是由其后支发出的椎窦神经支配,肢体则以脊神经前支所组成的神经丛发出的感觉支支配。所以受累神经根支配相应的皮区感觉障碍可以作为腰椎管内病变的诊断及其定位参考。但是前提是首先在分清椎管内外两种病变之后。因为坐骨神经干及其分枝受到腰臀部病变软组织的痉挛或变性挛缩的压迫时,也会产生与腰部神经根本身受压一样的所支配的皮感区域感觉减退或消失。临床所见的坐骨神经痛与小腿外侧的痛觉过敏或减退,是椎管内外损害两者共同所有的体征。①大腿外侧皮区。来自腰丛(L.2、3)神经分支。②小腿前内侧皮区。来自腰丛(L.4)神经分支。③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皮区、足外踝、足背及内侧三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神经分支。④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或足外侧缘及外侧二个足趾皮区。来自骶丛(L.5-S.1、2)神经分支。(2) 肌力减弱。不同部位肌力减弱反映受累神经节段。如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反映L.2、3、4节段性受累(伸膝&);胫前肌肌力减弱反映L.4节段受累(足背伸&);伸拇长肌肌力减弱反映L.5节段受累(拇背伸&);足跖屈与屈趾肌肌力减弱反映S.1节段受累(足趾跖屈&);但须注意肌力减弱或萎缩也是椎管内外病变所共有的体征。临床上单足支撑躯体动作(锦鸡站立)可提示S.1神经节段受累与否。(3) 反射障碍。下肢的腱反射具较准确的定位意义。在椎管内病变中能确定受累的神经节段。膝腱反射降低或消失反映L.3、4节段的病变。跟腱反射降低或消失反映S.1节段的病变。若出现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则要将椎管内病变考虑到颈胸椎部位的椎体束征象,多为脊髓损害性病变所致。4. 俯卧位屈膝伸髋试验。L.4-5椎间盘突出刺激压迫L.5神经根,此项试验可以阳性。但是,如L.5-S.1椎间盘突出刺激压迫S.1神经根,此项试验不会引出下肢放射痛,所以能鉴别出L.4-5节段与L.5-S1节段神经损害。(二)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1、 压痛点与牵涉痛(1) 腰臀部压痛点。臀上皮神经压痛点;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处压痛点;臀上神经梨状肌上出口压痛点;臀下神经梨状肌下出口压痛点;胫神经掴窝处压痛点;膑下脂肪垫压痛点;内踝下方压痛点(胫后肌腱及腱鞘);外踝下方压痛点(腓骨长、短肌腱及腱鞘)。(2) 牵涉痛。椎窦神经或脊神经后支分布支配区域的软组织损害可产生相似于脊神经根受累的下肢放散痛。通常放散痛的径路较模糊,且不一定很远,少数情况可以抵达肢体末端。2、 功能检查。可以对压痛点进行确认,有助于疼痛的定位。(1) 直腿抬高试验:坐骨神经紧张;(2)屈膝屈髋分腿试验:内收肌群;(3)髋外展试验:臀中小肌;(4)髂胫束紧张试验;(5)髋内旋试验:梨状肌;(6)骶髂关节试验:&4&字试验、冈司林试验、爱利试验;(7)膑下脂肪垫挤压征;(8)麦氏试验:半月板;(9)抽屉试验:膝关节交叉韧带;(10)股神经紧张试验。三、区别性质。依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诊断可以明确病变性质。(一)椎管内疾患1、 肿瘤或特异病变(1) 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神经根囊肿、皮样囊肿、室管膜瘤、转移癌(肝、肾、前列腺、卵巢)、脊髓胶质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动静脉瘤等。(2) 畸形(骶化、腰化、脊柱裂)。(3) 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2、 常见疾患。(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侧旁型、外侧型、极外侧型、前方型)。(2) 胸腰椎管狭窄症(先天性、发育性、退变性、外伤性、医源性、混合性)。(3) 腰椎滑移症(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4) 软组织损害(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脂肪结缔组织变性挛缩等)。(二)椎管外病变。1、 肿瘤或特异病变(1) 脊柱肿瘤、结核、嗜酸性肉芽肿。(2) 脊柱损伤后遗症:挤压性骨折、劈裂性骨折、骨折脱位。2、 风湿类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李特氏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关节炎、皮肌炎及反应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疾患、股骨头缺血坏死等。3、 脏器疾患和系统性疾患。肝胆消化系、泌尿生殖系疾患、妇科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机能减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4、 血管疾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深静脉炎、髂总动脉或髂外动脉血栓。5、 软组织损害(含肌筋膜痛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大致分为腰部肌群、臀部肌群、股内收肌群、腹侧肌群、掴绳肌群、腓肠肌内外侧头、膑下脂肪垫、腓骨长短肌、胫后肌群、跗骨窦软组织及跖腱膜等部位的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6、 感染性。带状疱疹、淋巴管炎。
诊疗思路一、分清种类按照软组织外科学理论,人体疼痛疾病大多是由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所致。这两类损害可以单独或混合存在,临床依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肌电图表现能作出区分。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一) 病史特点1. 静息痛与运动痛。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由于肌痉挛、肌挛缩变性粘连的病理性改变,若人体长期处于某种体位,尤其是静卧状态,势必加重缺血性损害,最终导致病损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加剧。这种情况下,躯体只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或行走,使腰部软组织的血供获得改善,疼痛可以逐渐缓解。而腰椎管内硬膜囊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只有采取制动的卧姿下(脊柱无纵向压力)才能使炎症得到控制或消退。任何直立状态下的活动只能使神经鞘膜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加剧,因为突出的间盘或增厚的黄韧带都是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刺激物。越是运动越会加剧疼痛,有时表现为运动之后突发疼痛,仅在静卧时才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2. 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椎管内病变由于脑脊液压力的增高而对神经根或硬脊膜产生直接加压作用,当神经处于激惹状态时,自然会因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加剧疼痛。此时如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轴向压力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疼痛则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3. 一日疼痛的变化。晨起腰腿痛明显,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须起身活动后方能缓解疼痛,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这是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特点。而腰椎管内病变患者在一日之中晨起乃是腰腿感觉最佳时刻,无痛或轻微疼痛,如下床活动则以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快加重。4. 下肢疼痛的性质。下肢疼痛(广义的坐骨神经痛)不论是牵涉痛抑或是放射痛均可由椎管内椎窦神经所支配的硬脊膜、后纵韧带、黄韧带区域受刺激引起牵涉痛,神经根受累导致的放射痛,或椎管外肌肉、韧带损害所致神经干枝的刺激引起放射痛及其本身损害区域引起牵涉痛。但对其下肢放射痛而言,椎管力收缩,可使椎体静脉丛内静脉压极度升高,此时可以增加受累的硬脊膜与神经根的压力而加剧腰背痛和下肢痛。相当多的病例在主诉中均叙述因腰负重而使疼痛发作,而且不易自行缓解。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虽然也难以持重,但影响程度要小,一般经休息制动后疼痛可自然消失。6. 病程演变特点。椎管外组织损害性疼痛可以突然发作,但一般在短期内即可缓解,且间歇期(缓解症状)长,自限性明显,勿需特殊处理。椎管内病变引起腰腿痛突发频繁,间歇期随发作次数增多而逐渐变短,发作期长,一般须2-6周经专门治疗方能缓解。腰腿痛症状如果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甚至也无明显的诱因,发作频度愈来愈高,间歇期缩短。发作由开始自行缓解转而不能缓解,应考虑腰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所致。提示两类不同损害导致腰脊柱的稳定性破坏,也是病情严重性的表现。7. 马尾神经损害是椎管内病变的特点。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巨大突出或椎管内肿瘤均可导致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发病初起为缺血性局限性蛛网膜炎,功能性损害,临床表现为非典型的下肢麻刺感或沉胀痛,几乎所有病人出现间歇性跛行,一旦行走时间过长或刚下地行走即有下肢疼痛,患者自行蹲下休息或平卧后疼痛即刻缓解,如此症状循环出现。马尾损害严重时,迈台阶或上下阶梯时出现扳足。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由排尿无力、便秘,继而发展为大小便失禁,患者会**与肛周的感觉减退或消失。8. 椎管内的极端情况。倘若腰痛或腰腿痛持续发展,进行性加重,任何非手术治疗也无济于事,且出现下肢无力、沉重或萎缩现象,则要高度怀疑椎管内肿瘤的存在,不允姑息。若在病程中突发全身或下肢抽搐,甚至意识丧失、颈强、腰背部剧痛等,则应考虑腰椎管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腰腿痛病中的一种危象,应进一步排除硬膜内髓外血管肿瘤或变异。
9. 牵涉性腰背痛。原发性腹腔或盆腔脏器的病变,伴发腰背部或腰骶部一处或几处浅表疼痛,同时又存在节段性腰部反射性肌肉痉挛,故病人还能感到深在的疼痛。所谓的牵涉性腰背痛患者,常常被当成原发性腰背痛而误诊误治,应引起警觉。这种病人其损害并非在疼痛部位的组织,也并不是沿着这些组织支配的传入纤维,而是在另外一些其神经支配与腰骶部组织节段性相关的内脏器官组织中,即内脏伤害感受产生疼痛可被觉察于皮区。临床实证中,妇科疾病(如痛经、卵巢病变、子宫脱垂、宫颈癌等)、上泌尿道病变(如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后位阑尾炎、前列腺炎症均能涉及下腰背痛或骶尾痛。(二)理学检查。由宣蛰人提出并推荐的&腰脊柱三项临床试验&对腰椎管内病变具有鲜明的特异性,可以精确地同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作出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与硬膜囊外炎性组织反应,神经肿瘤等均可出现三项试验共同阳性体征。该检查临床上既具特异性,又有敏感性,检出率颇高。1. 胸、腹部垫枕试验临床意义(1) 胸部垫枕试验阳性,提示腰椎管内病变。(2) 腹部垫枕试验阳性,可考虑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2. 腰脊柱侧弯试验临床意义(1) ①脊柱弯向患侧引发腰骶部深层疼痛或并发臀部和下肢放射痛或酸麻感者,则为阳性体征,可判断有椎管内发病因素。②脊柱弯向健侧达到极度时,使原患侧侧弯试验引出的腰骶部深层痛与下肢征象完全消失,也示为本试验阳性。(2) 若脊柱弯向健侧而出现患侧腰部疼痛者,可判为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3) 若无论是脊柱向患侧或健侧弯曲时,均引出腰部或腰骶部疼痛者,则判断为腰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引起的腰腿痛。3. 胫神经弹拨试验临床意义凡检查时弹拨胫神经干出现局部疼痛或小腿传导性酸麻者均属本试验阳性。若手指重按神经干或膝关节后部关节囊,则可引出假阳性体征。(三)影像学特征1、X线平片。以下改变作为参考。(1)间盘变化。(2)正侧位椎体间序列/曲线改变。腰椎管内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发生腰脊柱侧凸与腰脊柱后凸,在腰部或臀部软组织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发生,临床上往往表现为严重的腰椎管内外混合性病变。2、 CT扫描或MRI检查。对椎管的大小测定,即有无狭窄(中央椎管、侧椎管、椎间孔)及内容物的结构形态变化可作为提示。对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大小、部位、节段范围及与硬膜囊,神经根的关系可较明确地作出诊断。对椎管肿瘤的检出率也很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肌电图检查。可区分为神经源性损害与肌源性损害,均表明来自椎管内病。1. 神经根受累。如胫前肌(L.4、5)、腓骨长肌(L.5、S.1)发现大量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同时动作电位减少,而波幅、波宽无明显改变,则表明L.5、脊神经可能受累。若再在L.5所支配的骶棘肌中也查得失神经支配电位,则可确定L.5神经根节段受累。如在L.5支配的骶棘肌未发现异常电位,应考虑是周围性病变。大部分肢体神经根性疼痛的定位可以据此来确定。如在萎缩肌群中查得大量失神经自发电位,同时又有运动单位减少,而传导速度正常,动作电位幅度高、宽度大,表明脊髓病变的可能。2. 肌源性损害。动作电位亦无减少且波幅较低,宽度较窄、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则多属于肌病。单纯的动作电位平均时限缩短表明肌肉组织因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刺激反应的影响而出现功能失调。&
共49篇文章
本周推荐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仰卧哑铃单臂曲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