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可以连5ghz但是连不了无线5ghz和2.4ghz区别怎么回事

10:26:0323688
本帖最后由 乖小语 于
21:31 编辑
其实我之前根本不懂什么是5Ghz wifi,看了ownhere大大的帖子才明白的。
他是在9100上做的实验,我参考了下,在我们的大牛上也可以成功支持5Ghz wifi。
修改/system/etc/wifi/下的几个nvram_net开头的带有txt的文件,把其中的GB替换成ALL即可。
把红框框里面的=后面改成ALL。
下面转一下ownhere的原文。
当时买i9100不知道他是支持5Ghz无线频段的,因为当时感觉2.4G足够用了,顶多弄个11N的路由器就能满足要求。
但是最近使用手机直接看PT站下载的高清视频时遇到了严重问题,手机所宣称的11N严重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探索,得到了很多牛逼的结论。
截至本帖发送时止,所有移动设备,包括android高端手机,Android高端平板,iphone 4s, ipad2等最新设备所宣称的11N支持都仅能支持最高75Mbps的传输率,与实际的802.11n的300Mbps传输率相差甚远,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截至目前所有移动设备都是单天线的设计,单天线所能实现的最高速度就是75Mbps,只有多天线设计的设备也就是完整的MIMO设备才能实现最高300Mbps的传输速度。为何移动设备不使用MIMO呢?据说主要是空间不够以及耗电,实际原因不知道。
基于上述分析,所有移动设备的最高速度就被限制在75Mbps以下,这也是为什么拿着i9100挨着802.11n的路由器也最高只能得到65Mbps的原因。
继续分析这最高的65Mbps,因为目前大部分设备依然工作在拥挤不堪的2.4GHz频段,包括蓝牙,无线鼠标键盘,无绳电话,笔记本,手机等等,这些设备造成了2.4GHz的频段异常拥挤。众所周知2.4GHz被分为了1-14共14个信道,实际使用中是每3个信道共享一个频段,也就是说1号信道和3号信道在频率上是有交叉的,会产生互相**,因此在2.4GHz的频谱中实际可用的互不冲突信道大概是3个左右,3个信道被无数设备瓜分,其冲突程度可想而知,直接结果就是手机虽然离路由器很近,但是连接速率总是不能满速,一般来说在10M-30M之间晃悠,这个速度对于看高清电影来说是完全不够用的,一部主流的1080p高清Rip(这里就不提蓝光原盘了,因为码流太大)大概是12G左右(ipad那种降低画质的720p不在讨论范围),以一部电影90分钟计算,则每秒的流量为:/60=17Mbps,考虑到X264的一般说可变码率的,因此瞬间流量很容易超过这个数值,带来的结果就是手机播放过程会卡顿。
说到手机看视频,很多人可能会习惯于把影片复制到SD卡上看,个人感觉这个方式很不好,首先任何SD存储设备的写入寿命是有限的,一部高清电影复制到SD卡上看完再删掉对手机内置存储或者外置SD卡寿命是有很大影响的,其次一部正规的高清电影的容量甚至比SD卡空余容量还大,也是不可能复制进去再看的。既然可以使用cifs/nfs等网络共享方式观看当然是网络共享欣赏最好。有人说用OTG可以看呀,个人感觉那样不太潇洒的,拖着一堆线看电影。
可能有人会说手机那么蛋疼的小屏幕看高清电影太扯淡了吧?我觉得还是不扯淡的,目前手机的分辨率和屏幕可能还不够大,但是高端平板电脑的分辨率和尺寸已经足够高清电影的呈现了,在高端平板上依然会有上述的SD卡容量问题,用无线+平板看高清电影是一个靠谱的欣赏方式。其次是:虽然手机屏幕小,但是对于同一个电影,我可以只下载一个1080p的正规版本就行了,不用为不同的设备单独下载或单独重编码一次,极大的简化了欣赏过程。
继续说无线速度,2.4G实现300Mbps的速度是怎么做的呢?他把与主信道隔一个的信道作为捆绑信道,用两个信道协同工作来得到更高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路由器指定9号信道的话,那么他实际上是使用7号+9号的方式提供实际的802.11n服务,这造成了2.4G频段更恐怖的拥挤和冲突。
既然2.4GHz这么拥挤,那么用5GHz不就行了?理论上是的,5Ghz是2.4Ghz之后出现的新标准,更多的信道意味着冲突概率大大下降,更高的频率意味着对人体的辐射更小。目前支持5Ghz或者双频的无线路由器已经很多,在2012年很快就会普及。以我的情况实际测试,同样的距离,同样的笔记本,连接2.4G只能获得最高103Mbps的连接速度,而连接5G频段则可以获得230Mbps的连接速度,几乎提高了一倍。因此使用5GHz是非常非常必要的。那么什么移动设备能支持5G呢?据目前所知iphone4s,ipad2,i9100都是支持的,其他高端设备是否支持要看他们的具体参数,一般来说支持双频的设备会把这个当卖点说一下。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真的支持5G吗?为何我手里的同型号设备不行?回答这个问题还要首先说一下5G频段的国别划分,其实2.4G频段也有国别差别,但是各国基本都是1-13,所以设备的互操作性很大。可是5G频段不同,5G频段的欧洲频段(所有水货以及绝大部分行货设备的默认频段)和中国的5G频段是互斥的,没有交集,因此导致手里虽然有支持5GHz的移动设备却无法享受5GHz服务。比如ipad2虽然支持5G,但是他只支持36-48一共4个频段,而中国标准的5G频段是149-163,因此ipad2连接符合中国无线标准的无线路由器时就会搜不到信号,当然可以通过把无线路由器设置到欧洲频段让ipad2连接,但是那样的话那些靠谱的笔记本等正规符合中国5G标准的无线设备就会搜不到欧洲标准的无线路由器5G频段了。i9100与ipad2情况类似,i9100的所有国家销售的版本(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零售行货版本)都把5G频段默认设置在了GB(英国),支持的频率范围是36-140。所以在中国境内使用的i9100手机99.99%连不上5G路由器。不知道是三星故意的还是一个严重错误,看到网上有人询问三星中国此事,三星还说他们广告标错了,说i9100实际不支持5G,真糊弄事儿,欧洲人用9100+5G好好的,到了中国就不行了。
那么怎么让那些支持5GHz的高端移动设备用上那牛逼的5G频段呢?对i9100当然是修改手机ROM啦。把GB改为ALL即可。对于ipad2这种2了吧唧的设备就不知道怎么整了,让苹果继续封闭去吧。
i9100使用中国5G频段连接后,速度基本能稳定在30Mbps以上,通过网络欣赏正规的高清已经完全无问题
希望本帖能给i9100支持5GHz频段的事情画上一个圆满之句号。
支持版主,前排~~~
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已经全是ALL了。
还是3楼比较猛~~~~~~~~
支持小语~新手学习中
进去之后在哪看是GB还是ALL啊?怎么修改?
找遍了也找不着GB
此贴已被删除
您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回帖哦!
快速登录:Wifi的抉择:2.4GHz还是5GHz&
选择2.4GHz还是5GHz?这是目前wifi领域的两大频段的抉择。作为802.11g/b来说,也就目前家庭中普及最广的wifi技术,它属于2.4GHz的ISM频段,即用于工业、科学、医疗领域的免费频段;这个频段的优势是不需付费,在室内环境中抗衰减能力强,劣势是许多设备用的都是2.4GHz,所以干扰很多,不能保障足够的稳定性。对于802.11a来说,它用的是5GHz,包含了UNII的三个频段,从5.1~5.8GHz都有覆盖;这个频段最大的优势是目前应用较少,很多国家都是需要申请许可的,所以干扰非常小,能保障传输的质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室内的抗衰减能力弱,隔个几堵墙也许就歇菜了。
802.11n则同时包含了以上的两个频段标准,那么在未来,我们需要如何去抉择使用这两个频段,以满足wifi的应用需求呢?
从他们的历史说起
802.11a和802.11b几乎是同一时间出来的,起初因为11a的器件要求较高,第一批出来的11a产品性能很差;而11b又靠着免费的频段以及其强大的调制方式和穿墙能力(速率也比较低,但至少能用)赢得了厂商们的亲睐,于是11b风头盖过了11a;后来过了4年11g出来,速率比11b快,跟11a一样都是54Mbps,厂商们乐坏了,从此11g的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开始大肆普及,飞入平民百姓家。于此同时,2.4GHz频段的干扰越来越多,邻居家的无线信号经常强过自己家的。。。
而此时11a的5GHz频段产品已经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得很成熟很稳重了,渐渐的有厂商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这块区域,他们发现5GHz的频段在满大街的2.4GHz的干扰下如入无人之境,速率还是那么快,于是室外的5GHz产品顿时起来了!因为室外环境相对室内来说几乎没有障碍,越是高的频段,传输越趋近于直线传播,在视距模型下应用很方便,架设难度也降低了。然后,就造就了5GHz独有的应用方式。
他们的应用方式
2.4GHz的wifi普遍应用方式:覆盖和接入。你去调查100个家庭用户,家里的无线路由器和网卡有99家以上肯定是2.4GHz的产品,剩下那家人可能是存在Geek,知道有5GHz这么个东西。wifi手机,有见过带5GHz的么?都是11g/b的。(排除iPhone这个变态,他家说要出11n带5GHz的)蹭网?我没见谁用5GHz的卡王或者什么王卡来蹭过,因为那只有一个结果&&一个信号都搜不到!
5GHz的wifi应用就比较多样化了。有家庭中的流媒体局域网共享,数据保护(用5GHz不易被普通人蹭网)以及一些对延迟、带宽要求较高的应用。
就像上面看到的,红色的2.4GHz频段用于日常的网络应用,蓝色的5GHz用于带宽要求较高的HD Movie传输,以及延迟要求较高的网络游戏。
另外,5GHz的最大用途还是作为无线传输的骨干网络,如图
每个基站都配备5GHz的骨干网桥,其下再用其他频段做覆盖,这是国内外WISP常用的一种无线网络架设模式。它带来的是可靠的骨干数据保障,这是2.4GHz无法完成的任务。
他们的合体
他们的合体就是802.11n了。现在市面上的11n产品都是2.4GHz的,但是由于11n采用的是软件无线电技术,所以其调制技术等等都可以移植到其他频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高端的11n产品都是&双频,兼容11a/b/g&,这么一来,11n既可以用在2.4GHz,也可以用在5GHz,而且速率又可以达到600Mbps(理论值,目前的芯片都只支持300Mbps),那么11g和11a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偃旗息鼓了呢?
其实不然。不论是从用户的观念上来看,还是从市场的情况来看,11n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取代11g和11a的位置,更不要说将其二者&合二为一&了。
本博曾经探讨过11n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1n在现有阶段,受厂家的投资规模以及技术限制,在没有智能天线的情况下,11n对远距离的吞吐量增加是没有MIMO那么显著的效果的。这个事实也已经被无数次地验证,市面上的每一款11n无线路由器带的都是全向天线,从没有定向天线的MIMO情况。所以让11n去取代5GHz的骨干网络肯定不现实。但是对于室内的其他5GHz的应用,11n未必就不行了,毕竟那么大的吞吐量摆在那儿,一般的短距离应用都成了小Case,就比如高清视频的传输,通常就是客厅和卧室的距离,5GHz足以胜任。
另一方面,由于2.4GHz的主要作用是覆盖和接入,那么11n刚好契合了这个应用,所以我们看到了就全球市场来说,2.4GHz的11n产品仍然是一个主流的形势。
在Wifi Planet上面,对2.4GHz和5GHz的选择做了以下的几个区分和总结
可共同使用性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和翻译了。综上几点得出,2.4GHz在日常应用方面足以胜任,尽管有的时候可能不尽人意,但是相对来说是一个大众都可以接受的选择;至于5GHz还是会以特殊应用为主,比如一些应用比较密集的情况:如多媒体数据流、VoIP应用、网络游戏、骨干网络等。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小型网络设备供应商,如D-LINK、Linksys等厂家相继推出了Atheros或者Broadcom方案的双频11n无线路由器,确实在家庭应用方面显示出双频的强大威力,今后也必将慢慢渗入企业应用以及骨干网之类的工程应用中。如果我现在是BOSS,那么我觉得即使国内产品还未开始做,作为国际化的品牌,应该考虑5GHz类的无线产品的规划了。
后记:本篇文章是会见了捷克的一家经销商后的感想。他是的CEO,跟我们谈产品规划时,非常着重地提出了5GHz的产品,因为捷克是一个WISP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所以造就了无线行业的超前发展,以至于满大街的2.4GHz干扰。我在想,中国那一天早晚也会来,到时候5GHz的市场定会慢慢浮现。
阅读(...) 评论()绿色免费汉化软件之家,用户体验最好的软件下载基地!
当前位置: &
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解决办法
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解决办法
  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解决办法来啦!有用户反映apple watch不支持连接5ghz频段的wifi网络,那么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怎么办呢?来看卡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解决办法就知道了!
  其实这并不是Bug或错粗,只是目前apple watch的硬件限制。对于不了解的用户,如果使用的的是5ghz wifi网络,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apple watch连不上5ghz wifi解决办法
  第一步:路由器会同时发出两个SSID,一个是2.4GHz,第二个是5GHz。
  第二步:为了防止出现问题,在iPhone上忘记所有WiFi网络。
  第三步:使用iPhone首先连接至2.4GHz网络。技术上看,Apple Watch会记住这个网络。这时在Apple Watch上访问网络,保持Apple Watch与iPhone之间的连接处于活跃状态。数据传输是通过蓝牙完成的,因为蓝牙传输更省电力。
  第四步:将iPhone的蓝牙关闭,这时iPhone仍然连接至2.4GHz网络,这时iPhone与Apple Watch之间使用WiFi网络通信,而不是蓝牙。这时在Apple Watch上可能会看到无法连接iPhone的提示,不过只是暂时的。
  第五步:在iPhone上,连接5GHz WiFi网络,这时Apple Watch会继续记住2.4GHz网络。这时,如果蓝牙不可用,Apple Watch仍然会连接至2.4GHz网络,而iPhone会连接至5GHz网络。
绿茶软件园小编推荐阅读: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热门应用推荐&主题:2.4GHz为什么不能用802.11ac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5GHz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802.11ax又是基于5GHz这个频段,大家都知道5G不稳定,穿墙和远距离传输性能差,那为什么不能再2.4GHz上做文章?
本帖最后由 2046小马 于
22:44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595&&回帖:21 &&
泡网分: 0.134
注册: 2012年12月
<font color="#46小马 发表于
看到一篇不错的文字,转一下。
无线网卡是大家买电脑很容易忽视的环节,尤其是经常使用高速带宽接入的用户,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配合一个相应的...
受教了,马克一个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为什么今后wifi为向着高频,短距离发展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些无线网络的特性,认真看完以后大家心里自然有谱。
首先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啥意思,就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大家都连在同一个无线路由器上面,每个人的电脑都要和路由器通信,如果只有一台电脑,那很简单,它可以和路由器随意“对话”因为没有人和它“抢”,如果有两个人(电脑),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发现另外一个人也在说话,那他必须停下来,通过一定的算法避让另外一个人,要等那个人说完了它才能去和路由器对话,两个人同时朝着路由器说话,就叫“冲突”,人越多,冲突就会越厉害,而且几乎不是线性的增长,可以理解成,呈指数增长。人多到一定程度,一般情况下,一个接入点,20个人,就是极限了,这个时候不是路由器吃不消,而是时隙资源不够用,大家即时什么都不干,就看看网页,都会感觉很慢,因为这个系统里面无时无刻都存在大量“冲突”。根本不能开口,一开口肯定有人和你同时开口,结果就是大家都闭嘴。然后等待。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人少的情况下(就是终端数量少),对路由器依赖不大,就像我上面说的,我在一台笔记本并且没啥干扰的情况下,用一个80块钱的mini路由器(性能很烂的路由器)放在电脑很近的地方,就能够下载达到100M,这没什么。但是终端一旦多起来,路由器就要同时面对很多设备。要处理很多对话,对路由器是很大考验。如果我一个100M的网络,接路由器同时给10个人用,10个人一起下载东西,那这10个人绝对不是每人10M的速度,这10个人的速度加起来肯定远小于100M,因为很多资源都被冲突掉了,不能高效的传输。而且这时候对路由器的能力有很大考验,这种场景需要高端的路由器来应付,因为一个要素,终端数量多
那么最终如何选择路由器呢?个人的建议是,除非预算特别低,100以下,那没啥好选的,选择的范围小,如果有一定预算,那选择的原则就是首先要和你无线网卡匹配,如果是,你2X2平且支持双频的无线网卡,那你买的路由器也一定要是2X2并且是双频的,11n的网卡也要买支持11n的路由器,不能让你的路由器成为规格的瓶颈,这是第一(否则你一个300M的双频网卡,用一个只有150M的路由器,那会很郁闷)
第二如果在自己家里用,房子不是特别大,并且家里终端不多,就5个左右,并且没有大的出口带宽,一般宽带在20M以内,我个人建议200块钱左右的路由器就够了(如果你预算充足,买好点的我不反对)。即使是你有11ac的网卡,那买个低端的支持11ac的路由器也够了,小米的mini路由马上上市了,那货就是2X2的MIMO,支持11ac的,即使你手上是顶级的无线网卡,7260ac,满足我以上说的使用条件那也足够了,你即使买了1000块钱的路由器,在家里一个人用,和200块钱的真心差距不大。。。
第三如果你房间比较大,人比较多,或者是在公司办公室里面,终端很多,吞吐很大,又或者是在学校寝室里面,人多,终端多,无线环境复杂,这个时候才是高端路由器出场的时候,一般400-1000块的路由器用在这种场合发挥的好些。
还有再说点,大家对无线的一些误解
这个是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大多数人对WIFI技术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信号越大越好,穿墙能力越大越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大家看了我上面说的“冲突”理论,应该就能明白,WIFI技术最怕的就是“冲突”,冲突大了,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体验过,在一些有公共热点的地方,你手机能收到信号,并且信号满格,但是你始终就是无法连上网络,其实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就是“冲突”,因为运营商在建设无线网络的时候,用大功率天线把信号打的很远,导致“冲突域”太大,能收到信号的人太多,我前面说过,一个接入点撑死也就能提供20个人接入,超过20个人接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和AP正常通信。
原理是这样的,还是用人说话来举例,当在一个教室里面,有很多人,都和老师在对话,你能听到其他人在和老师说话的时候,你就不会随意插嘴,肯定是等他说完了你在说,这个时候就很有条理,效率也很高,因为很简单,你能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但是假设教室很大,你听不到其他人是否在和老师对话,那你就只能想说话的时候就朝着老师喊话,如果这时候别人和老师在对话中,那你们就有了冲突,只能都等待,这个无线里面叫hidden noise,所以你如果功率开的过大,有过多的人使用无线网络,那些终端互相都听不到对方的“声音”那反而是最大的问题。
有了上面的理论基础,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无线路由器穿墙效果都那么差,说白了一方面是因为无线设备发射功率限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于即使你功率大到能穿墙到很远的地方,你的无线效果一定很差的。因为大功率导致的大覆盖面积引起hidden noise的出现,以及大功率导致的大的噪声都是很致命的。这些也不是WIFI技术创立的初衷。
由上面得出的结论,如果你家里或者办公室面积非常大(类似于有多层的别墅),结构很复杂千万不要想着用一个路由器开到大功率就实现无线高速的覆盖,即使是可以那速度也是无法忍受的,无线速度要想快,就要想着如何压缩覆盖范围,降低发射功率(这个结论可能很多同学都很吃惊,没错这就是WIFI),降低使用人数,如果人数多或者面积大,用多个路由器,甚至是专业AP,用不同的频段错开部署,才能实现高密度的无线覆盖。
还有一个是wifi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后wifi为向着高频,短距离发展,在很近的距离,60GHz的频段下面,速度甚至可以达到几十G,以后电脑互联的接口,显示接口等都是可以用高频wifi来替代的。室内的覆盖以后流行的,也是用5G频段来覆盖一个小房间,这种模式,能达到很高的速度。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关于网卡的分类,那我总结一下说一些。
无线技术其实比较复杂,往多了说,可以写很多东西,不过那些不重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实用,可能大家关心的首先就是如何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网卡。关于网卡的分类其实我帖子里面间接也提到了,我再总结几点。
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线网卡主要是速度的区别。下面我就把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无线网卡做个归类。除了intel外的其他品牌型号我不是太熟悉,我曾经是做无线方面技术有关工作的,那时候我们测试用的基本上都是intel的卡,而且一般是以intel的卡做标杆的。所以我主要拿intel对应的型号做例子。
前面先说两点做铺垫
1.对普通用户来说决定无线网卡档次的,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支持的技术规范,整理一下主要有802.11a/b/g/n/ac这5个,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产品,大多数都是11n,少部分是更先进的11ac的,其他的,比如11a,11b都淘汰了。至于11g,可能还有很少部分产品在用。
2.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所说的天线数量,学名就是MIMO,MIMO指是多输入输出,是802.11n带来提升无线带宽的新技术,本质上面就是用多对天线同时工作,让路由器和你的无线网卡建立多条路径的数据流,提升带宽,并且能明显提升信号(因为存在多条路径,就可以理解为既能纠错又能提升带宽,这点就是我一楼所说的,为什么高带宽的无线网卡和信号也有关系,这个一般人不太理解)
举个例子1X1指的是1根天线发送数据,1根天线接收数据。2X2指的是2根天线发送数据,2根天线接收数据,接收发送的天线数量越多,速度越高。
3.还有就是支持的频段了,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目前有2.4G以及5G
基于以上三点,对无线网卡进行分类就很简单,很直观,很实用了,能很方便的把无线网卡档次分出来。那么就看一下现在世面上有哪些产品,我大概例举一下
1.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1MIMO,这种网卡最高协商速度是150M,目前大多数的手机是这种配置,电脑典型的网卡目前能买到的intel产品有如下几个,Wireless-N 100 、105、130、135
2.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1X2MIMO(收发天线数量不同,此类产品比较少,有如下两个Wireless-N 1000 和Wireless-N 1030,这两款产品可以理解为接收数据能够达到300M,发送只有150M
3.支持802.11n,单频(只支持2.4G),2X2MIMO,这种网卡最高速度为300M。这种产品典型的有intel的Wireless-N 2230 和Wireless-N 2200,和最新出来的低端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4.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这种网卡的最高速度为300M,但是可以利用5G频段,来避开和其他接入点的无线冲突,提升实际网络使用体验。代表产品有intel的Advanced-N 30 6235 ,和最新一代的产品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5.支持802.11n,双频(支持2.4G和5G),3X3MIMO,这种网卡是上一代的旗舰网卡,最高协商速度能达到450M,代表产品有intel的Ultimate-N 6300, Dual Band,看命名就知道了,带Ultimate的一般都是当时的顶级产品(新一代支持ac的产品已经取消了3个天线的设计,最高只有2X2)
6.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1X1MIMO,最高速度在11ac下面是433M,我上面已经说过最新的11ac技术的核心就是5G频段,所以支持11ac的最低端1X1的产品都支持双频,并且速度都接近11n时代的3天线旗舰产品,此类的代表产品有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0
7.支持802.11ac,双频(支持2.4G和5G)2X2MIMO,目前最顶级的无线产品,虽然只有2X2的MIMO,但是在11ac强大的特性支持下,能够达到867M的速度,令11n望尘莫及,2根天线相对3根天线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终端设计,笔记本3根天线设计还是比较麻烦的。
目前网卡的分类应该都在上面了,如果不是intel的产品,按照我用的三要素去分,同样能够对号入座,我个人建议大家选购的无线网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要选第4类产品,第1和第2类的产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选。对网络质量要求较高的,第七类产品是首选。无线网卡不像其他部件,最高端和最低端的产品,差价很小。只要有相应配置的机型,就多留意一下。 本帖最后由 2046小马 于
00:47 编辑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看到一篇不错的文字,转一下。
无线网卡是大家买电脑很容易忽视的环节,尤其是经常使用高速带宽接入的用户,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配合一个相应的高端无线路由器,在人少的情况下替代有线网络是没有大问题的。thinkpad因为是商务本,尤其是T X W 系列,基本都能配到最高端的无线网卡,但是很多低配的机器网卡缩水,导致周围好多朋友都上过档,买的高端机,只配1X1的螃蟹卡,这种悲剧经常发生,还有看到贴吧有人拿着高端网卡,却不会使用,吐槽机器,实在看不下去,写点实用的东西给大家。
首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不同,无线网络是一个冲突域,人越多,实际可用总带宽会越小,还有同频干扰等因素,实际使用时的速度很难一概而论,因此下面我说的的情况都是基于在基本信号良好,没有同频冲突(无线环境相对干净)的情况下的典型速度,这个值基本上你拿着你的电脑到路由器附近在同频干扰不是太大的情况下点击网络属性就能看到的,非常直观。
简单的说,目前区分网卡的档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最大协商速度来区分。简单的说就是我的无线网卡最大能达到多少协商速度(协商速度不是实际下载速度,协商速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最大的理论速度,实际速度一般都比协商速度要小不少),目前大家能看到的典型的最大协商速度有以下几种,54M 72M 144M 150M 300M 450M 867M (基本很齐了)
说一下具体含义
54M 802.11g规范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1b技术不支持MIMO,无法绑定信道,带宽很低,目前已经淘汰,市面上很难买到此类网卡)
72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目前很多机器配的是螃蟹卡,典型的是X220 T420 等一些机器上面配的Realtek bgn 1x1的网卡,此类网卡在没开40Mhz频宽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速度,想要提速,建议在网卡和路由器上同时开启40Mhz频宽的设置,开启后速度可提升至150M)
144M 802.11n 规范下,2X2 MIMO ,2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支持2X2 MIMO的网卡至少也是中端网卡了,典型的有X220 T420这代机器使用的intel的6200系列以及现在最新的T440 X240上面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N 7260 还有Intel Wireless-N 2200等,想要提速也很简单,同上面72M,只要开启40Mhz带宽就可以提升到300M)
150M 802.11n 规范下,单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非常常见的一个速度,大多数手持11n设备,都能达到,详见72M说明)
300M 802.11n 规范下,2X2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同样也比较常见的速度,详见144M说明,能达到此速度以及以上的的设备建议使用5G频段,这个下面会说)
450M 802.11n 规范下,3X3MIMO,4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能达到这个速度的无线网卡非常少,最典型的是X220 T420这代机器上配的Intel的6300要三根天线同时收发才能达到这个速度,是11n时代笔记本最高的速度了,如果没有开启40Mhz频宽,协商速度会跌落到216M)
867M 802.11ac 规范下,2X2MIMO,80Mhz频宽下面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802.11ac是最新的无线规格,由于使用了更大的频宽,因此在2根天线的情况下面就能大幅超越11n下面3根天线的速度,能达到867Mhz的高速度,典型的产品就是现在T440 X240上面使用的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是目前的旗舰产品,但是此类高速只能在5Ghz频段下面实现)
另:可能会有人说,我家里带宽有限,54M就足够使用了,高的带宽根本没用,其实我上面说过,那些只是协商速率,实际使用整个无线系统的吞吐率,延迟甚至是信号,都可能因为协商速度不同而不同,就算你家里只有6M的宽带,很可能在你换了一个高端的无线网卡以及相对较好的路由器以后,你的ping包延迟明显减少,信号明显增加(多MIMO对于提升信号有很大帮助,单MIMO的网卡信号和稳定性是软肋),你要知道一点,影响网络体验最重要的其实是延迟和稳定性而不是所谓的下载的最高速率。
1.关于频段选择
由于2.4G频段资源严重不足,只有3个不重叠信道,干扰很大,而且看了上面你会发现,追求高带宽基本上都会去开40MHz的频宽,其实这个所谓40Mhz频宽原理很简单,一个信道频宽是20Mhz,40Mhz频宽就是将相邻的两个信道绑定起来,达到高的吞吐量,但是2.4G频段一共才3个独立的信道,你使用两个信道以后,周围只要有其他热点,就会对你的无线系统造成很大的干扰,会导致你实际使用体验很不理想,因此强烈大家有条件的去选择5Ghz频段,简单的说5Ghz频段信道更多,而且使用的人少,传播距离也短,几乎没什么干扰,能配合最新的无线技术达到超高的速度,最早802.11ac在草案阶段的时候原本是要放弃2.4G频段的,后来妥协了才恢复对2.4G的支持。可以说今后WIFI的主流将会是5G这种高频频段。
2.关于网卡选择
目前市面上网卡型号众多,但是基本上在thinkpad体系里面,高端的都是intel的网卡,intel的网卡也比其他牌子的稳定,大家买网卡的时候留个心眼看一下,还有,一般买中高端机器的用户,有条件的尽量选择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0这个卡,原因很简单,机器成本差不多,这个卡单买才200多, 但是无线表现会好很多,买低配机器的朋友,也尽量避免非intel网卡以及那种1X1 MIMO的卡,买之前做好功课,网上查一下网卡型号再出手
3.关于路由器
无线是一个系统,不是独立的。需要机器网卡和路由器的配合才能发挥出高速,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设置好,都会使你的无线系统降速。机器速度慢的时候不要只关注驱动之类的,路由器也要检查好,低价的路由器也不会有好的表现。最好是配合自己的无线网卡来选购路由器,千万不要出现用着顶级的ac网卡,还在用只支持11b技术的路由器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路由器和网卡规格匹配,假设你用2X2 MIMO 11n的无线网卡,就买一个至少支持 2X2 MIMO 的路由器,这样才不至于成为瓶颈。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种路由器也就200不到。
另外11ac是个新东西可能用的人不多,这个是需要相应设置才能开启高速模式,我今天自己折腾了一下,11ac的高速模式是需要手动在intel网卡的配置里面开启的,否则只有11n的速度,如何开启具体看图
本帖最后由 2046小马 于
00:35 编辑
泡网分: 29.829
帖子: 2779
注册: 2004年12月
<font color="#46小马 发表于
5GHz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802.11ax又是基于5GHz这个频段,大家都知道5G不稳定,穿墙和远距离传输性能差,那为什么不能再2.4GHz上做文章?
AC最宽的频道是160MHz, 2.4G的总共带宽也没有这么宽
泡网分: 0.229
注册: 2012年05月
老泉 发表于
700M对大多数县城来说一个基站就解决问题了。所以移动公司和广电的合作项目很多,不能排除它的目标是700M这个频率。当然路还很长,第一步它要有FDD牌照。
要广电让出频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最大的可能是合作建网。广电不受制约啊。搁别的国家,这种站着资源不用的,肯定被议会多去。
三月份美国刚刚把气象多普勒雷达用的几个5G Channels开放给802.11ac了。从5.18G到5.9G,原来中间被隔着多普勒雷达用频段,现在连续放开了。这是连续的700M啊。中国还是断断续续的。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gimer 发表于
2.4看着是13个,但是每个频道是5Mhz,用20M带宽模式,还要占4个呢,也就是所谓的只有1(1、2、3)、6(4、5、6、7、8)、11(9、10、11、12、13)三个无干扰频道。(1频道还要占用1频道之前的两个5Mhz频道,只是没有编号)如果是40M模式,干脆真个2.4G段只能有一个不受干扰的AP工作。
5G看着是5个频道,但是每一个都是20M带宽,比如157频道,与前面的153频道,后面的161频道,间隔都是20Mhz,如果按2.4g的表示法,其实是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这样的情况,每个频道也是5Mhz学习了,可同样范围的空间5G需要更多的AP覆盖把
泡网分: 4.389
注册: 2011年07月
老泉 发表于
700M对大多数县城来说一个基站就解决问题了。所以移动公司和广电的合作项目很多,不能排除它的目标是700M这个频率。当然路还很长,第一步它要有FDD牌照。
要广电让出频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最大的可能是合作建网。700M的覆盖范围也许能满足一个县城,但是它的容量明显不够,中国一个县城就多少用户?700M能提供的那些带宽给一个县城的用户使用,每用户的实际带宽弄不好还不如GPRS。运营商会被骂死的。
而且现在中国不用想700M了,很可能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手机都不支持700M这个频段。等5G时代再说吧。
泡网分: 4.389
注册: 2011年07月
<font color="#46小马 发表于
AC87U就是第二代11AC 4X4,问题是国内才开放5个频段啊,2.4G有13个2.4看着是13个,但是每个频道是5Mhz,用20M带宽模式,还要占4个呢,也就是所谓的只有1(1、2、3)、6(4、5、6、7、8)、11(9、10、11、12、13)三个无干扰频道。(1频道还要占用1频道之前的两个5Mhz频道,只是没有编号)如果是40M模式,干脆真个2.4G段只能有一个不受干扰的AP工作。
5G看着是5个频道,但是每一个都是20M带宽,比如157频道,与前面的153频道,后面的161频道,间隔都是20Mhz,如果按2.4g的表示法,其实是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这样的情况,每个频道也是5Mhz
泡网分: 24.567
注册: 2002年04月
gimer 发表于
欧洲才几个鸟人,700覆盖范围大,基站少,组网成本低,适合用户少的环境。你在中国部署700?估计也就钓鱼岛适用,用在珠峰搞不好都堵成...700M对大多数县城来说一个基站就解决问题了。所以移动公司和广电的合作项目很多,不能排除它的目标是700M这个频率。当然路还很长,第一步它要有FDD牌照。
要广电让出频率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最大的可能是合作建网。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4.181
主题: 1031
帖子: 20519
注册: 2011年08月
gxguax 发表于
是的,5G频段解决了2.4G频段太少,容易干扰的问题!
(最新的11AC Ver2.0已经可以做到4x4, 可以做到1.2Gb...AC87U就是第二代11AC 4X4,问题是国内才开放5个频段啊,2.4G有13个
iPhone6 iOS8.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89
注册: 2011年07月
fisherwei 发表于
不是说欧洲700拿来跑 lte了么,国内在广电手里,站着坑不拉屎呢欧洲才几个鸟人,700覆盖范围大,基站少,组网成本低,适合用户少的环境。你在中国部署700?估计也就钓鱼岛适用,用在珠峰搞不好都堵成狗。在中国还是老老实实的在高频段用微站以量取胜吧。
广电确实应该让出700M,因为只有这个段,在通讯领域它蛋也干不了,还不如让出来让移动拿到偏远地区做覆盖呢。不过说不定广电打算留着这个段以后做数字电视广播呢。
泡网分: 8.64
帖子: 7426
注册: 2012年02月
nahcooo 发表于
查了下貌似国内的LTE都是1.8G到2.6G的,没有700M的不是说欧洲700拿来跑 lte了么,国内在广电手里,站着坑不拉屎呢
泡网分: 0.03
注册: 2012年03月
gimer 发表于
“大家都知道5G不稳定”这话怎么来的? 5G频段比2.4G好了不知多少。除了绕射能力不如,导致的传播距离短(我还不认为是缺点)。其他方面哪里差?
现在无线网干扰是最大矛盾,2.4G因为穿透太强、传播能力太强、频道太少而根本没法解决同频干扰问题,5G就没这问题了。所以以后无线网的主力肯定是5G,2.4G在技术出现突破,且现有设备退役的差不多之前,基本上算是废了。是的,5G频段解决了2.4G频段太少,容易干扰的问题!
(最新的11AC Ver2.0已经可以做到4x4, 可以做到1.2Gbps实际速度,相应的产品快上市了(芯片刚出来)!Ver2.0是带MIMO功能的!)
泡网分: 20.431
帖子: 7590
注册: 2008年06月
speeding66 发表于
700/800m的LTE还有300M呢。5g能到1G以上的传输速度。2.4g 是这个频率的3倍。
实际上是和频带宽度有关。2.4g频宽只有不到80m,2.41g到2.48g, 三个互不干涉的20M频带。802.11ac 需要一个连续的80M频宽频段。5g大部分国家的标准有两个80M频段。有的标准有3个。所以现在有AC3200,实际上就是两个1300Gbps的802.11ac
顺便说一句中国国家标准5g只有一个80M
另外2.4g 穿透力强,信号干扰比较大,物理层速度即便上去了,传输层还是降下来了
下一代802.11AC据说用160M频段查了下貌似国内的LTE都是1.8G到2.6G的,没有700M的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06:34 编辑
泡网分: 1.891
帖子: 2796
注册: 2012年02月
iPhone5/5s iOS8.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29
注册: 2012年05月
nahcooo 发表于
道理很简单,频率越高,理论上能传输的数据就越多。
所以最早的802.11a,在5G频段有54M速度,然后802.11b在2.4...700/800m的LTE还有300M呢。5g能到1G以上的传输速度。2.4g 是这个频率的3倍。
实际上是和频带宽度有关。2.4g频宽只有不到80m,2.41g到2.48g, 三个互不干涉的20M频带。802.11ac 需要一个连续的80M频宽频段。5g大部分国家的标准有两个80M频段。有的标准有3个。所以现在有AC3200,实际上就是两个1300Gbps的802.11ac
顺便说一句中国国家标准5g只有一个80M
另外2.4g 穿透力强,信号干扰比较大,物理层速度即便上去了,传输层还是降下来了
下一代802.11AC据说用160M频段
iPhone6plus iOS8.3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89
注册: 2011年07月
“大家都知道5G不稳定”这话怎么来的? 5G频段比2.4G好了不知多少。除了绕射能力不如,导致的传播距离短(我还不认为是缺点)。其他方面哪里差?
现在无线网干扰是最大矛盾,2.4G因为穿透太强、传播能力太强、频道太少而根本没法解决同频干扰问题,5G就没这问题了。所以以后无线网的主力肯定是5G,2.4G在技术出现突破,且现有设备退役的差不多之前,基本上算是废了。
泡网分: 20.431
帖子: 7590
注册: 2008年06月
<font color="#46小马 发表于
5GHz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802.11ax又是基于5GHz这个频段,大家都知道5G不稳定,穿墙和远距离传输性能差,那为什么不能再2.4GHz上做文章?
道理很简单,频率越高,理论上能传输的数据就越多。
所以最早的802.11a,在5G频段有54M速度,然后802.11b在2.4G就只有11M的速度了。发展了好一会儿才终于做到802.11g,在2.4G频段能跑到54M。802.11n以目前的技术算是把2.4G用到极限了,所以802.11ac只能往5G上走。
将来还是有可能在在2.4G做到高速的,慢慢等吧。
泡网分: 0.2
注册: 2013年05月
制定标准的都是些顶级专家, 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标准制定好了, 目前就只能这样用, 问为什么没有一毛钱的意义.
泡网分: 25.411
帖子: 1062
注册: 2004年08月
频段越高,mimo天线越好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hz和2.4ghz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