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护理重点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2016护士执业:慢性病病人的护理
  医学教育考试网整理了2016年护士执业的考试辅导资料,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医学教育考试网护士执业频道。  2016:慢性病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对疾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病人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病人多谈心,使其提高认识,要坚持治疗、适当锻炼,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  (2)补充营养:因疾病造成病人较长时间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需要注意补充营养。  (3)协助和训练病人自我照顾:首先要使病人消除依赖思想,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训练。  (4)对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①增进机体抵抗力。要保证营养、睡眠和良好的情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锻炼。②协助合理用药。对长期用药的病人,要了解用药目的、种类、名称、剂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不要随便改变和增减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5)指导自我护理: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因素,以防止病情反复。指导病人了解所患疾病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及其原因,以防止发生并发症。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小编推荐  护士执业:2015护士资格考试交流
    北京文都医考官方微信公众号:bjwdyx001&
&&责编:木雨然
【】 【】 【】
关于"2016护士执业,慢性病"的新闻
发帖区(已有0条跟帖,)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看法。
护士资格考试交流群:您的位置: &
慢性病护理慢性病护理介绍: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 慢性病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的患病过程,造成人体多种功能障碍。慢性病护理需要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为一体。慢性病护理栏目主要介绍慢性病护理的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慢性病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要求_百度知道
慢性病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要求
慢性病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要求
百度知道提示您: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提问者采纳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能引起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等等,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总的来说,慢性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强  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在初始阶段,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人们并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展,直到质变阶段,病症才暴露出来。  2、致病因素复杂  慢性病的病因既有遗传方面的又有环境方面的危险因素。诸如种族、家族史、年龄、性别、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的不良习惯,尤其是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均会导致患病。与一种疾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可能对其他疾病也产生影响。比如吸烟,它既是高血压的一个致病原因,同时也是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的共同危缉粻光救叱嚼癸楔含盲险因素。疾病的本身,如肥胖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对于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皮肤病、胆囊疾患、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均有影响。  3、可预防性  既然许多因素能影响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那就说明它们具备预防的可能性,因为环境因素是可以加以改变的。譬如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容易患此类疾病的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如定期体检,戒除不良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就可能减少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 心理特点
  1.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忧虑,如:思虑过多、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分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
  1.2 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过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所以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调养,...
体质虚弱,需要多运动,补充营养矿物质。
要积极治疗,注意饮食,
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慢性病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蒋妙华(广西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阳中兴社区中心& 530003)
【关键词】老年人& 慢性病& 社区护理& 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2
&&&&&&& 联合国规定老年人的定义:在发展中国家,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群称为老年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则为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9亿,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上升到总人口的20%左右,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为69.2%[1]。对于大多数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并不都需要住院治疗,而是通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我保健来进行调理。社区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家庭病床是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的最佳方法[2]。目前,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开展了慢性病健康知识普及及危险因素干预、双向转诊、不间断访视、医疗咨询等服务工作。鉴此,笔者对目前国内外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开展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提升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 1& 国外老年慢性病护理的现状
&&&&&&& 1.1 国外社区慢性病护理干预的方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根据需要开展了以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为目标的社区干预项目。他们认为仅仅降低临床上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但如果以全人群为基础,即使是中强度的干预也能得到潜在的巨大的公共卫生效果。如新加坡于1992年就开展&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计划&,通过6年1次的健康大普查,指导干预方向,效果明显 。还有芬兰北卡项目[3]和意大利以心血管预防为主的项目[4]。社区干预的目的已从单纯的预防心血管疾病变成预防生活方式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干预内容也由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限制吸烟发展到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戒烟限酒、增加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等[5-7]。
&&&&&&& 1.2 重视社区护理的效果& 19世纪末,美国访视护士就已开始在全美各城市为老弱人群提供家居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服务。据1990年报告显示,美国已有250多家社区护理中心,形式多样,并且面向各类人群[8]。美国护士的定期家庭访视,内容包括对患者本身生理、心理评估,也包括对家庭成员照顾服务对象的指导和紧急情况的应对[9]。200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师提出&优雅老龄化&计划,其宗旨和该中心的任务就是为低收入社区老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监测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帮助老年人管理慢性病[10]。澳大利亚某医院设置社区居家服务机构,为慢性病的老人提供和医院一样的延伸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提供每周2次或每天一次的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注射药物、健康教育等,特殊病例抽取血标本化验[11]。
&&&&&&& 1.3 政府支持和多部门配合& 政府支持性的政策和决定可以加速居民观念的改变,多部门的参与配合可以在全社区营造利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自然环境。如新加坡政府于1992年开展&全国健康生活方式计划&时规定,不能在学校周边卖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烟草公司禁止做任何形式的广告,违反者给与严厉惩罚并依法论处;鼓励学校增加体育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课程;鼓励食品公司增加营养标签,以指导民众选择和消费等等,这些干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国民的健康素养。
&&&&&&& 2& 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现状
&&&&&&& 2.1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慢性病护理供需现状& 2004年度我国卫生部统计公告[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所,站)的护士总人数为8400人,相对于我国3.6亿城市人口,社区护士与居民人数比为1:42857。吴欣娟等[13]在2004年对北京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每名社区护士服务的居民人数平均为4045人,社区的老年人数与护士人数之比为574: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社区护士人数配置远远不足,特别是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较少,老年护理在我国发展缓慢,也是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05年卫生部统计数据:①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数的7.58%;②城市居民慢性病发病达到了23.96%,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成为城市居民常见病种[13-14]。③80%的高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15]。④高龄者和慢性病病人是我国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主要人群[12。16-18]。
&&&&&&& 2.2 社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不少文献报道,社区护士专业水平不高,其知识和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目前,国内社区护士绝大多数为中专学历,占83.3%-90.9%,中专护士在知识、经验及技能上受到许多限制;大专学历者仅占5.3%-16.7%;本科学历以上者所占比例很低,部分地区甚至没有[19]。王菊芳等[20]对社区护士服务&能满足需求&为满意基准,调查居民对社区护士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其结果为生活援助为31.8%;基础护理为50.0%;健康教育为34.8%;专业护理为39.1%;对护士的基本技术和能力满意度不到60.0%。因此,提高社区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和综合处理能力尤为重要。
&&&&&&& 2.3 单病种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老年慢性病患者施行单病种干预最多的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措施包括: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慢性病档案,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和1年至少4次的随访,纳入目标管理,进行持续的追踪监测和随访;②健康教育,充分重视健康教育的先行作用。
针对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缺乏的知识制定教育计划,利用讲座、健康咨询、门诊指导、上门及电话随访、多媒体播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多种形式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自觉管理自己;③综合干预,大多数的老年慢性病发病原因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综合干预方法为: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规律服药,定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预防骨质疏松防摔倒等,通过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出现并发症和加重病情,降低病死率。④效果评价,高血压采用血压值、体重、腹围、肾功能指标进行评定;糖尿病采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评定。庄睿等[21]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都有显著提高。
&&&&&&& 3& 发展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的对策
&&&&&&& 3.1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进行社区护理的人员不仅需要疾病的专科知识,还需要心理学知识、人际沟通技巧、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处理能力。随着老年慢性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对护理的质量要求更高,社区护士应每年进行老年专科护理的培训课程,建议城市社区指导中心和国内医学院校增加开设老年教育课程,包括老年心理学、老年慢性病流行病学、家庭护理学、社区康复医学等学科,促进老年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多方位地培养老年护理高级人才,鼓励高层护理人才进入社区工作,以此带动整个社区护理的发展。
&&&&&&& 3.2 增加社区护理人员,提升护理服务内涵& 社区老年护理的逐步发展,已成为护理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卫生部2007年公布: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护士142.6万人,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护士约为10万人,不到总人数的1/10[2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多,我国应加强专科护理队伍的培养,重视社区老年护理,有计划地增加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为更多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务。同时,还应逐步完善老年慢性病护理的内容和模式,多开展如: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功能、家庭负担、康复的远期效果、临终晚期情伤护理等多方面的研究。
&&&&&&& 目前,我国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护理和防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部分人群对社区护理的不认可等诸多困难。针对社区中日益增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老年慢性病护理的进行迫在眉睫。通过社区平台,联合多部门参与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预防保健及护理干预工作,尽力达到降低社区慢性病人群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真正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1] 雷松蕙,朱秀娥,李娉.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12-13.
[2] 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69-70.
[3] Puska.P.The North Karelia Project: nearly 20 years of successful prevention of CVD in Finland[J],Hygie,):33-35.
[4] Muntoni S,Stabilini L,Stabilini M.Resuits of a five-year community-bssed programm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the ATS-Sardeg-na Campaign[J].Eur J Epidemiol,):29-34
[5] 孙明艳,刘纯艳.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J].上海医学,):56-59.
[6] Pekka Puska,Vilie Helasoja,Ritva Pratala et al.Health behaviour in Estonia Finland and Lithuania& [J].Eur J of public health,):11-17.
[7] H Pardell E,Rouse W ,Drygas,et al.East-West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preventive practices[J].Eur J of public health,):393-396.
[8] 王校,卢爱工.老年社区护理现状与发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52.
[9] Catlin,AJ.Home care for the high-risk neonate:Success or failure depends on home health nurse funding and availability[J].home Health nurse,):131-135.
[10] Linda D.Gerson, Garm Dorsey, Janet Bery,et al.Enhancing self-care in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Adults[J].Geriatr Nursing,):272-276.
[11] 戴付敏.跟随澳大利亚老年社区居家服务团队工作的感触[J].中华护理杂志,):330.
[12] 张玉梅,冯正仪,夏海鸥,等.社区护理需求和工作内容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34.
[13] 吴欣娟,李晓霞,王玲,等.北京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A]:31-3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R/OL].[].http://www./mews/swb-index.aspx? tp-class=C3.
[15] 李继平.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16] 黄华.探讨我国社区医疗康复的新模式&家庭病床[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303-304.
[17] 周萍.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63
[18] 王伟平.家庭病床在三级甲等医院中发展的特点[J].中国全科医学,]:971-972.
[19] 闫红,刘书文,宋永慧.浅议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3]:166-167.
[20] 王菊芳,孙伟芳,陈丽红.对上海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66-67.
[21] 庄睿,蔡珊珊,喻松霞.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2] 毛群安.在&卫生部就牙防组审计结果等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EB/QL].[] ./xwfb/content-643892.htm.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护理学重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