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随鲁滨逊救星期五到了欧洲,这句话对吗

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几个问题?
1、鲁滨逊花费了很多时间想方设法要离开荒岛。但是,当他最终离开荒岛回到欧洲大陆时,却发现现实又与他的理想相差甚远。他对那里的事物,甚至朋友和家人的描述不如对自己的堡垒和农场的描述生动。事实上,在小说结尾克鲁索又回到了岛上。为什么笛福最初把小岛描绘成一个囚禁人的地方,而后来又描述成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呢?2、尽管鲁滨逊看到在岛上养的山羊和猫大量繁殖感到很高兴,但是,他从来没有为没有妻子和孩子而感到遗憾。他把他的宠物们当做他的家人,但却从来没有提到过想拥有一个真正的家的愿望。他似乎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打了35年光棍儿而感到忧伤,然而,他却为自己的狗没有配偶而感到难过。鲁滨逊对结婚生子的冷漠是否揭示了他的生活观念,或者暗示了小说所蕴含的某种寓意呢?
按投票排序
关于第二个问题,最近恰好重读了这本书,写了一点文字,发上来供参考(页码据徐霞村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冷酷的自由]重读前我肯定觉得鲁滨孙是个可怜、值得同情的人,这个看法从读到他推摩尔人下水那开始改变。这里徐霞村先生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来译——“掼”,英文原文的单词是“toss(投掷)”。之后鲁滨孙用火枪指着水中的摩尔人,说了一段值得玩味的话:“你泅水的工夫很好,一定可以游到岸上去,再说今天海上没有一点风浪,只要你好好地游到岸上去,我也不来伤害你;可是你若一定靠拢我的船,我就把你的脑袋打穿;因为我已经下了决心,要恢复我的自由了。(p16)”要制服摩尔人,鲁滨孙未尝没有其它办法(比如用火枪抵住他,让佐立把他绑起来),但他选择把摩尔人“掼”入水中,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这意味着对他来说,自己的个人自由与安全远比别人的生命重要,虽说有些狠,至少还算诚恳,目的也很正当,是为了解放自己的奴隶之身。但后来鲁滨孙的表现就多少近乎冷酷了。和佐立一起航行被葡萄牙船搭救后,尽管鲁滨孙说“因为他曾忠心地帮助我获得自由,现在我实在不愿再把他的自由出卖”,但最终他还是把佐立卖了,而理由竟然是“佐立本人也情愿跟他(当然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报船主的恩)”——佐立宁愿先当十年奴隶再获得自由,也不愿跟着鲁滨孙马上获得自由,看来鲁滨孙实在不是个好主人。在航行过程中佐立对鲁滨孙是有很大恩情的,有一次两个人没有淡水喝了,佐立主动要上岸去找淡水,而且这时周围都是野兽。鲁滨孙说佐立这样情深义厚,“使我永远爱上了他”。可是这之后不久有一次打狮子,他没有回报佐立的恩情,主动去打或是提出两个人一起上岸,而是想让佐立单独冒着危险上岸。尽管这次佐立没有抱怨什么,最终勇敢地上岸开最后一枪结束了狮子的生命,但如此一来他最后作出离开鲁滨孙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归根结底,是鲁滨孙没有真正把佐立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佐立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而只能是仆人。事实上佐立是接受这一点不予反抗的,同理的还有星期五(一救下星期五,鲁滨孙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为“主人”,书中记载的他和星期五的对话用的就是这一称谓,英文原文“master”)。星期五有一个和佐立类似的情节,鲁滨孙想让星期五一个人回他的部族,但星期五想和鲁滨孙一起回去。后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救下西班牙人后,鲁滨孙让他“监督、指挥”星期五和星期五的父亲工作,满眼深情、任劳任怨的星期五在鲁滨孙心中尚不如刚刚救下的一个欧洲人。佐立虽是奴隶,好歹是人类,对动物鲁滨孙就更不客气了。有一次鲁滨孙打死了一只正在哺羊的母山羊,小羊跟着跑了回来(p46),本来他想把它驯养大,但它不肯吃食,于是他便把它杀了吃掉。根据他后来建羊圈驯养山羊的行为来看,很可能这只小山羊即使被驯养大也会被杀来吃。还有一次鲁滨孙养的猫跑走了又带了野猫回来,因为生的孩子太多,妨碍到了他种的庄稼,便遭到他的一片枪击。奇怪的是,孤独地生活在荒岛上,鲁滨孙却从来没有、也从未想过要把动物当成自己有深厚情谊的真正的朋友,山羊用来吃肉,猫和鹦鹉用来解闷,如果对自己来说弊大于利,就坚决予以消灭,这就是我理解的鲁滨孙的“舒适的自我保存”。与之相匹配的是鲁滨孙对“自己”的迷信。第二次航行的时候,为了筹办货物,鲁滨孙找到几位亲戚,他们送了他钱,但他觉得这是父母给的钱(p12);在推摩尔人下水之后,他说“我完全相信,他后来毫不费力就游到岸上”;打狮子的时候,他仿佛也觉得佐立一人就可以胜任,佐立不去是因为“害怕”;甚至到后来他在岛上发现脚印后惊恐万分,不久也“相信自己没有被他们发现的危险(p127)”。总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鲁滨孙都是很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总是依自己的想法来定义别人。此外,他对自己的能力也越发自信,不仅之前在经商、航海中掌握很多技术,而且在荒岛上制造工具的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自信,因为他取得的每项成功都可以归之于他的能力,而失败则可归之于材料的缺乏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综上,鲁滨孙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一个人就能舒适地生活,而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依赖于任何其它生物,不具备任何依恋式的感情。他不仅超脱了家庭、社会,甚至超脱了国家,旁证便是后来在岛上看到英国船时,鲁滨孙高度警惕(p194)。鲁滨孙的自由是纯粹的,但也是冷酷的。摩尔人的事例证明,要获得并保持这样的自由,鲁滨孙就要有杀人的能力和决心。包括后来他在岛上发现脚印,以为是野人或魔鬼,必要时他当然是会开枪的。没有爱人,甚至没有宠爱的动物,对鲁滨孙来说,除他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是“物”,都不是与他平等共存的主体。这种自由是一种极致的自我意识。自由的前提是自我。庄子的“逍遥”是自我意识的完全消弭,“无所待”同样强调一个人不依附于别人和外物。但这不是自由,如果用“自由”这个词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一个人越是不依附于别人,他越是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自”,先要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越是脱离于他人而存在,越是自由。不同于鲁滨孙极度强调自我和外物的区别,庄子的“逍遥”、“无所待”是将自我化于外物,把自己当作和外物一样的“物”,没有了自我,也就不再需要自由的概念了。[二、外物之外:造物]鲁滨孙是个多少有些矛盾的人,与膨胀的自我意识相对的是他对上帝的服膺和信仰——除了从船上抢救下来的工具和物资,这是他带到荒岛上的唯一之物。小说开头并未具体交代鲁滨孙的信仰状况,他对上帝的态度是通过父子关系暗示出来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反对他出海,在举出诸多理由之后最终归诸上帝,鲁滨孙转述父亲的原话是“假使我一定要采取这种愚蠢的步骤,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尽管鲁滨孙在用懊悔的口吻叙述这些,但可以想见,当时他对此应是颇不以为然的。我大胆地猜测,他是在以自己的心意臆度上帝——为什么上帝就不保佑我?这之后一直到上岛遭遇地震,除了感激上帝在两船人中独独留下自己的性命,鲁滨孙往往只在危急时刻才想起上帝,甚至因为忙于“生计”连礼拜日都顾不上了。如果他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感激上帝留下自己的性命,并希望忏悔后上帝能拯救他,那么他一定不会忘记有规律地祈祷。但他没有,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这时要救自己还是得靠自己动手。鲁滨孙对上帝的态度关键性的转变是感冒病重一事。这次感冒的病情越来越重,鲁滨孙甚至陷入了绝望。最后他想起巴西人曾用吃烟叶的办法治病,于是找到了烟叶并最终痊愈。在装烟叶的箱子里,还放着一本《圣经》,这是一个暗示,经历过数次生命危险的边缘,这一次,鲁滨孙终于相信了这个暗示。这之后,他养成了每天读《圣经》的习惯,并设立斋戒日,在制作陶器和面包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他也觉得上天已经给予他足够好的条件。难道鲁滨孙不知道是烟叶治好了他的病?难道鲁滨孙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药物病情才加重?显然不是,在这不久之前,他同样因为发现地里长出幼苗而感激上天的恩惠,但他后来知道是无意间撒下了种子后,便觉得是“很平常的事”。而这一次,他相信了,之所以他能想到吃烟叶,正是因为上帝的启示。之后在上岛四周年的时候,鲁滨孙给了上帝一个新的名字“造物”,象征着他真正认可自己来源于上帝,服膺并信仰上帝,并承认了自身的局限性。这在四周年纪念的之前和之后都得到了印证,之前他造了一艘大独木船想要出海,却因为船太大而无法搬动,由此他认识到人要适当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并承认自己当时很愚蠢;之后他终于坐着小船出海,却又一次遇险,由此他又想到,上帝多么轻易就能让人类身临险境。到此,鲁滨孙再也不妄度上帝,而是以敬畏之心崇拜上帝的力量。那么,信仰上帝与自我意识矛盾吗?答案在鲁滨孙对野人的感受的变化里。鲁滨孙曾对野人吃人极度愤慨,并萌生了杀光上岛野人的计划。但想到上帝以后他就放弃了这一计划,因为上帝没有惩罚野人,自己没有资格代行(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再次目睹野人吃人后,他对上帝容忍野人的野蛮行径非常不解。之所以鲁滨孙如此激动,因为此时他已接受了“造物”这一概念,他和野人同为上帝创造,事实上是他不能容忍他和吃人的野人被划为同一个种类,这又是鲁滨孙强烈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为什么后来“挽救自己的愿望战胜了一切”,他终于克服了杀野人的心理障碍。另一个旁证是救西班牙人一事,前面鲁滨孙还在感叹“那野蛮的风俗,那只是他们自己的灾难”,后来发现一个白人当了俘虏,他便登时怒不可遏。因为白人具有和鲁滨孙近似的“人”的地位,拯救西班牙人,意味着宣告“人”不能被“物”俘虏,最终满足的还是鲁滨孙的自我意识。在鲁滨孙的眼里,野人与“物”等同(推理同佐立、星期五),而他是造物所创造的“人”(或用新教的“选民”概念),一次次脱离危险恰恰使他相信,父亲的预言是错误的,上帝是保佑他的。上帝没有保佑野人,因而野人和他之间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上帝的信仰反而强化了鲁滨孙的自我意识——强调自我与外物的区别。有一个地方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救下西班牙人后,鲁滨孙在和他讨论解救他的同伴的问题时,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背叛,“我宁可把生命交给那些野人,活活让他们吃掉,也不愿落到那班西班牙僧侣手里,受宗教法庭的审判(p189)”,此时,信仰已化为鲁滨孙个人自由的一部分,与自我合二为一。在之前(p187),鲁滨孙说,在他的独立王国他允许信仰自由。这是我理解的“鲁滨孙”这一角色的意义(或也是新教徒的典型特征),有时或也有软弱之处,但绝对是一个自我的强者,果决抛弃家庭、社会、世俗牵绊的冒险者,拥有卓绝个人能力的孤胆英雄。自我之外,别无他物,唯有上帝。荒岛之上的建筑并不需要任何外人、外物的认可,创造本身就是他们将自己与上帝联系起来的理由。他们并不是因脆弱而求助于信仰,而是强大到只需要信仰,在浩瀚大海的纷茫之上,扬起的唯有一片心中的风帆。或许这段描述过于诗意而缺乏更为理性细致的分析甚至略微有点失真,但我想,在抹去童年那些回忆的乐趣之后,这部作品最能吸引我的,就是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也是一部英国小说)般的诗意吧。
我觉得鲁滨逊就是喜欢未知的旅途喜欢冒险,喜欢为自己创造新世界,不甘于安稳舒适的生活,即使在荒岛他每天也是在不停劳动创造新东西,是非常热爱自然和生活的人,虽然乍到荒岛他恐惧不安孤独,可是时间见久,他觉得这已是他的地盘,他不再恐惧反而有巨大的自我敬佩和成就感。这是我的理解,可是有一点不明白,虽然火药多 每天用来生火也不够啊。难道真的钻木取
吗,要是女的应该没那个力气可以钻出
1鲁滨逊从小向往水手航行喜欢新鲜事物,注定其一生波折,后来有辗转几地生活跟亲人书信往来证明其薄情(不是无情),再孤岛独自生活多年而习惯,最后回归社会因时代发展物境变迁加上心态反而向往着孤岛生活(如果还是他一个人回孤岛,他也受不鸟)他想待着一些人回到孤岛回到他的另一个家,证明给上帝也好身边的人也好这就是他的家。2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鲁滨逊漂流记(周末练习)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鲁滨逊漂流记(周末练习)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4发现相似题《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A.体现了启蒙思想B.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C.彰显了冒险精神D.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A江苏省淮安市范集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答案鲁滨逊对星期五是怎么样的态度态度?他对星期五的态度可以体现鲁滨逊的什么性格特点?
夜幕惩罚捊k
同伴兼仆人吧,他在岛上很寂寞肯定不会把星期五完全地当奴隶看待,但是星期五是野人肯定也不会把他当同等的朋友看待,我的理解是比朋友低级但是比仆人高的一个定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滨逊和星期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