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5待机时间长一般多久

查看: 9319|回复: 16
你一部手机一般用多长时间,安卓和苹果对比
没事就打打酱油
网上看到说法,现在人,换手机越来越频繁,很多人1年换好几部手机。
你呢?你换手机频率多高?
话说我之前用诺基亚塞班S40的,S60都没用过。安卓是我接触的第一款智能手机系统。
现在一部手机用了两年多,三星的,以后我估计不会再买三星,换小米中兴或者华为。
另外,对比苹果,我这么看,大家可以吐槽一下:苹果用户分两种:1,一小半是高富帅白富美,2,一大半是穷人装富!
网上转载的安卓苹果系统对比,苹果系统我用了一下, 很不习惯:
原先发在子论坛了,但比较小众,想发在综合论坛看到的人能多一点吧,就转过来了。
换老婆的苹果手机用了半个月,ios已越狱。终于能够完整的写一下ios和安卓的对比了。
以下都是针对iphone5c的ios7.1.1和我用过的安卓4.4.2的个人亲历对比。我就ios和iphone混用了,说到ios的地方就是说iPhone。
用惯安卓的人,再用ios系统,就像一个老美来到中国一样,城市漂亮,现代建筑林立,但freedom自由落体。
如果说,对于未root的安卓,用户操作自由度是80分的话,那么未越狱的ios,自由度就是20分。一点不夸张。(安卓root后,自由度若为100分,苹果越狱后,也只有85分。为什么还是比不上安卓?后面我会说到)
一个没有越狱的iPhone,你操作起来能够深刻理解什么叫做“举步维艰”——哪怕是最简单的操作。
(1)没有类似windows的文件资源管理器。事实上,在未越狱的ios上,你几乎是看不到任何目录存在,也别想访问任何目录的。为什么说“几乎”呢?
(2)唯一你能够看到“目录”的情况,就是你在安装了软件后,从各自的软件里面看到的,软件自己能掌控的那一小块“目录”空间。这形象的体现了“监狱”的性质。每一个软件都像一间间监狱格子,每个软件都只能看到自己管辖的那一方寸空间。如果你装了两个软件,那么存在a软件里面的文件,b软件是看不到的,也访问不到。所以ios,就是一个总的监狱。而如果各软件不能互通互访你的mp3或jpg,电影等文件,那么你的文件就会和相应软件共存亡——或者说,你的文件被该软件劫持了。
(3)如果不装“pp助手”之类应用的话,你要拷个mp3到ios里,需要一本itunes手册来指引。安卓一步就能完成的操作,ios需要10步。而且还不能做错啊,不然你手机里原先的音乐就灰飞烟灭了(要命的“同步”)。
(4)你要安装个软件,需要itunes来指引。而itunes的账号注册,要比安卓麻烦3倍。并且,每次你在app store中下载一个新软件,都需要重复输入一次itunes id账号和密码。
(5)你要导入联系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原先gmail中的联系人要如何导入iphone这个问题,在我网上查阅了80个链接后,了解到一些方法已经失效的情况之后(因为大多数都是2011、12年左右的,为什么搜索结果都是11、12年,这就要问百度了),最后发现,除了qq同步助手外。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法。(苹果自带的icloud云方法?你体验过itunes的威力后,还相信苹果吗?)
(5)ios自带输入法。网上诟病极多。老外用当然是好多了,反正英文键盘也不用选字什么的,而且现在老外也抱怨这个输入法了,因为近年出来的“滑行输入法”比ios自带的强太多。而中文输入法,ios落后国内第三方输入法不是一条街,而是几条街了。易用性什么的缺陷就不说了,只说一条,你能想象一个连词组都不能打的中文输入法吗?只能单字一个个的往外蹦。这个设计被一网友评为——脑残。(在越狱后,通过cydia我装了百度输入法,但发现ios上的百度输入法,似乎要比安卓上的百度输入法落后一个版本,因为输入法的界面就是较旧的那个。)
(6)除了你用手机拍的照片外,你从电脑拷进ios里的图片文件,竟然是不能删除的!因为ios根本就没提供给你“删除”选项。这是有多奇葩的设计啊(这也叫保护用户隐私?)。你要删只能连到电脑上,用itunes或pp助手等删除。
(7)ios中很多数软件都没有返回键。带有返回键的少数软件,都是软件开发者为了用户易用性,而自己加入进去的。缺乏返回键造成了极大的使用困难,你沿着一条路径走过来,却没有路径给你沿着退回去。至今,在很多软件中,很多时候在操作到某一步时,我都不知道怎么返回,而只能生生的退回桌面,重新进入那个软件。缺乏返回键,就好像你在浏览网站时,找不到main菜单、找不到“首页”链接按钮一样。
(8)安卓的虚拟键最有价值的功能之一就是,它统一了安卓系统下所有软件的操作体验。虚拟键上的三个按钮永远在屏幕下方,你在任何软件中操作,想返回,都只要习惯性的把手移到屏幕左下方,按“返回”即可。而在ios上,问题就来了,由于没有固定的返回键,也没有固定的返回键的位置,有些软件的返回(如果该软件设计有返回的话),是设计在左上角的,有些软件的返回,是设计在右上角的,有些是在左下角,可能还有些会在右下角。然后你想返回时,都要先看一看当前这个软件的返回键到底是在哪个角落上的,别按错了。这就造成ios软件点击体验上很“乱”的感受。
(9)ios系统的“设置”,给人感觉也比较没逻辑。安卓系统的设置是很有条理的,分类清楚明白。而ios的设置下的摆放,为什么一堆软件要和系统功能并列摆放,作为一级目录?为什么“通用”中的功能这么常用,要放在二级目录下面?(当然,这个是先入为主,见仁见智的。用惯了iphone的人可能不会有这种感受)
(10)非越狱下,ios的后台软件切换相当的麻烦。安卓虚拟键一建可见,而ios却需要两击才行,而如果想保护实体键,用小白点的话,那就是三击了。软件切换功能是用户使用频率非常多的操作,如果用户一天切换一百次软件的话,安卓用户只需100次点击,而ios用户却需要300次点击量,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
1. 关于谁包揽谁
正如一网友所说,“iphone不越狱,基本没法用”。不是不能用,而是用起来非常麻烦。安卓不root就能实现的功能,iphone却非要越狱才能持平。ios越狱后,以上十大问题,也只能解决8条,因为还有两条(严格来说是一条:就是返回键的问题)(7)缺乏返回键,(8)返回键四个角落皆可能,是ios系统本身的设计问题,不是插件能够解决的。
很多果粉有这么一句话“安卓能实现的功能,iphone都能实现,而iphone有的软件,安卓不一定有。”这句话只说对一半。首先,iphone即使越了狱,也只是获得和安卓一样的操作方便性。换句话说,ios越狱就是为了实现安卓本身就自带的功能。这是对苹果的称赞还是笑话呢?而且,就算你安装了插件,还要看该插件是不是支持你当前的最新系统(有些人受不了就降级了),还要看你安装的插件有没有冲突,彼此间兼不兼容,会不会导致进入安全模式等。这些又是一个需要ios用户担心,而不需要安卓用户操心的问题。安卓非root就很自由,当然也不需要操什么心了。
其次,安卓和ios,都有很多对方不能实现、而自己能够拥有的功能。ios并不能完全取代安卓,而安卓也不能包揽ios。上“知乎”网搜搜“安卓能够实现,而ios不能实现的功能”或“ios有哪些安卓不能实现的功能”的帖子,就能发现。
2. 关于流畅度
关于安卓和ios谁更流畅的经典话题:我并不觉得苹果比安卓更流畅,事实上当我从moto x转到iphone5c上来后,一点都没有惊艳的感觉,反而体验到了上面的种种不适与不便。即使是在我越狱了ios7.1.1后,安装了网上最著名的那些插件后,仍然感到一些不如安卓那么方便的地方。反而我觉得moto x比iPhone5c更流畅。因为当我加速iphone的动画速度后,明显的看到了卡顿,当然,这可能是动画效果的卡顿,而不是软件的卡顿。但是moto x的动画也是很快的,却非常顺滑,没有丝毫断帧感,断档感。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安卓的浏览器滑动距离长也会带来更顺畅感,不像ios的safari浏览器一样,后者滑行距离太短,有滞感,一个长页面经常要滑动n次才能到底,手太累,也造成了ios体验上的不流畅感。
我认为,很多人说ios比安卓流畅,都是一两年前的情况了,也就是安卓4.2系统之前的情况,安卓4.2之后的系统是非常流畅的。甚至我觉得苹果反而不如安卓。我用安卓的感觉就是“滑”,而用苹果总是感到那么点“滞”(不是卡),ios不卡,就是有点“滞”,也就是有那么点“粘性”。换句话说,滑动起来加速度不够。
3. 关于iphone的优势
以上说的都是ios的缺点,iphone当然有优点,我这里说的都是我亲自体验过的,而不是听网上其他人人云亦云的东西(比如金属档次啊(我的iphone 5c也不是金属),拍照白平衡准啊,软件质量高啊,更新最快啊什么的。这些人家都说过了)。iphone的最大优点,就是真正的单手操作。为什么要说“真正”两个字?因为现在的手机都喜欢往大屏方向发展,无论是厂商还是媒体都鼓吹大屏未来趋势。但我却不相信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都希望单手就能操作手机的,并且还要是“真正的”单手手感好,不是那种卖着大屏手机却增加所谓的“单手操作模式”的那种“伪单手”。你五个手指都只能拿稳了大屏手机,你还期望再省出一个大拇指来单手操作,而只靠那4个手指来拿稳手机?这不是笑话么。单手体验何在?
而iphone的单手体验是最舒服的(其实我觉得3.7寸可能更佳,这一点上我是同意乔布斯的理论的)。就凭这最舒服的单手体验一点,我就能忍受iphone的其他种种不便(越狱后要好些了,但还是不能完全超过安卓)。
这篇文章是纯个人的使用体验,并不是想和果粉们争论什么(当然,我也没发到苹果相关论坛,而是发在更倾向的安卓论坛上),我也不是安卓粉(倾向但不“粉”),虽然我用了那么多年安卓手机,也受过安卓卡顿(2.2,,2.3系统)带来的怒火。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有着对苹果的迷信,无论是用过iphone多年的老用户(已经有着“ios就是好的”的惯性思维了,逢安卓必反),还是那些从没用过ios的安卓用户(不了解ios的真正情况,而对iphone有着朦胧的理想美化。我就是过来人啊,但现在已经认识清楚了。所以在这里写了这篇文章)。
4. 关于安全性
ios是个出色的产品,但是安卓进步更快。而且安卓的开放性,是ios一向欠缺的,即使是ios8开放了某些接口给第三方软件,但进步的步伐迈的还是比较小的。关于开放性问题,很多果粉有一个理论,说是安卓流氓软件多,私密信息安全性差什么的,甚至把美国中情局啊,斯诺登什么的都拉进来,我觉得这个很好笑。试问我们平常人,有多大的价值,能令美国中情局来查你的底啊?美国全球这么多{banned}都忙不过来,还有心思来窃取你中国一个小小平民用户的手机信息?你有这么大的价值吗?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退一步说,就算查了又怎样?老美来天天打监视你的生活?网上有一个笑话,说是国外有一个用户,知道斯诺登爆料后,就给美国监控部门发邮件,要求他们从服务器上归还自己手机上删掉的爱情动作片。哈哈。所以,如果让我选ios安全性高但易用性太差(非越狱前),和安卓安全性差但易用性很高,我肯定选后者啊。况且安卓安全性并不差。(不过就算我iphone已经越狱,未来某一天换机,我可能还是会选安卓,因为iphone已经也往大屏的方向去了。无论我个人是否期望,小屏且相对配置高的手机,或许也将随着苹果的迈进而在整个手机业成为过去。)
————————————————————————
第一次更新
6.20日下午4:50分 更新
下面回复一下一些坛友的回复
1.关于大多数国产安卓机的体验不如ios的问题
是的,大多数安卓手机并不像谷歌亲儿子n5和干儿子moto x,三星旗舰等等的体验那么优秀。但是,iphone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只有旗舰没有低端机的,甚至也没有中端机。每一代iphone新出来的时候,在当时都属于旗舰。无论是4,4s,5,5s。iphone5c勉强算是现在的中端机,到如果它不是和5s一起发布的话,它其实算是5的延续。5已经停产了。
所以,拿安卓的低端机来和iphone的旗舰相比较,是不对等的。既然是旗舰,就要和旗舰级别的手机相比,所以我这里也是拿iphone和moto x等最能体现安卓系统真正水平的手机来对比的。安卓低端机体现不出安卓的水平,所以拿来和ios比较式没有意义的。
2.系统文件目录是非常常用的功能,我用的很多 。另一说,如果你越狱后没安装ifile插件的话,那么我就真的相信你不常用哦。
3.安卓软件常驻后台耗电的问题,我不觉得严重(当然,除非你有个优化不好、特别耗电的软件),我moto x手机的待机时间是可以的。而iphone的电池小,就算不越狱也不会待机太久。moto x在安卓旗舰中,电池也不算是大容量电池。所以相比待机时间的话,iphone的强制管理后台没有优势。
奇迹虎_QIHOO
用到不能用为止,不管这个不能用是软件或硬件问题。
用惯安卓或IOS再去用另一款系统肯定不习惯,这不是系统的错,而是你还没适应,或这款系统不适合你。
上上一台,努比亚小牛,各种负优化,各种问题,各种难用,半年换掉了,与此同时,正好半年,努比亚小牛2上市,这就是中兴所谓的旗舰,半年寿命,从此相信人傻钱多并不是买高价低配,而是买高性价比。
于是买了S5 9009d,一个月后给女票,自己再买了一台M8D,半年后女票换手机,我卖了M8D用S5,一直到现在,虽然说系统速度被M8D完爆,但是系统稳定,不剁手,一直用到现在
我都觉得像苹果靠拢!并且不打算越狱
没事就打打酱油
我都觉得像苹果靠拢!并且不打算越狱
不越狱的苹果。不适合玩家折腾吧
恋爱的夏娜
本帖最后由 恋爱的夏娜 于
00:38 编辑
关于用户:
如果是iPhone 2G,那么你这样的定义或许还有市场(599美元带合约的手机,非常昂贵)
但是现在,实在是太过时了。
关于iOS和Android的比喻我还是比较赞同的,而且我相信这也是苹果能够迅速进入大陆而Google举步维艰的一个潜在理由。
操作程度的“举步维艰”我觉得就很片面了。
iOS的易用性在所有系统当中是相对领先的(不是绝对领先),而且因为iOS一脉相承的那个界面,使得任何一个用过iPhone的人拿起别人的iPhone,可以立即知道基本的一些东西在什么地方,简单说来就是上手特别快。
Android?原版就已经改动很大了(2.3到5.0),虽然确实增加了易用性,但是让一个用习惯2.3的来找5.0的有些东西,肯定一时半会儿不容易找到。更别提android极大的自由度使得各种定制化的界面出现,更增加了其他人使用你的手机的上手难度。
(1)(2)记得某个地方看到过Steve Jobs 说iOS不需要文件系统,因为普通用户不需要关心他们所在的位置在哪里。他们只要享受自己的内容就够了。为什么苹果产品的易用性那么好,我觉得,把这些技术性强的东西隐藏在后台,减少普通用户的关注度,是iOS易用的一个体现。你打开music app,所有音乐用你熟悉的方式安排好,你选择一首,就可以开始听了。而这些文件存放在文件系统哪个文件夹,你不需要知道。我看过iOS的music library的存放音乐的文件夹,简单说就是“你甭想看懂你的某首歌到底跑哪里去了”。你在music app里面看到的很直观的显示方式,放到文件系统里面就成了完全对用户无意义的文件夹和音乐文件的组合。试问,文件资源管理器有必要么?而关于file silo的问题,这个其实也是iOS开放更多API让app和app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的一个原因。可以设想后续版本的iOS会将功能相似的一系列应用的文件整合到一个silo里面,各个应用之间看到的文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后台怎么存放这些文件,你同样不需要知道。
(3)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和(1)(2)同样,也就是两种对待文件的思路。希望file explorer的用户,觉得用文件夹的方式管理音乐比较直观。不觉得file explorer十分必要的用户,觉得用内容的metadata管理比较直观。这个不好评论,虽然iTunes同步确实有点慢(因为他要协商很多东西。iPhone不是一个单纯的Generic USB Mass Storage Device)
(4)我早忘了iTunes账号怎么注册的,但是感觉并不麻烦,或许因为我看的是英文?(笑)
但是,基于Apple封闭的软件管理制度,我觉得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必然的选择。而且!每次你下载一个软件都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直接确保别人拿着你的手机用,不能随便乱装你不想要的软件(防流氓),因为他不知道你的账号和密码(或者密码,当然你要共享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android呢?拿着你的手机插在电脑上,apk下载几个,导入到手机里面,啪啪啪点点,一堆他认为不错的东西就呆在你手机上了,这是件好事?
(5)Apple卖的不仅是硬件,还是软件,和服务。你选择不使用他的服务,你就要比别人多花费十倍二十倍的精力去寻找潜在的替代方案。你提到的联系人同步就是个例子。我从注册Apple ID开始,联系人全部iCloud解决,每次更换设备或者购买新设备的时候,只要账号已登陆,后台全部给你搞定,完全不用操心,而且借助账号的集成,Google联系人,Outlook联系人,甚至Facebook联系人,都不是问题(Twitter没试过)。关于导入联系人的替代方案,只要你会足够的英文,就算用bing搜索一下,也可以找到优秀的国外解决方案。
(6)iOS自带输入法如果在iOS 7下面,我部分同意。但是iOS 8的输入法改进好多。英文我倒是装了个swiftkey,输入英文方便。中文的不敢用国内输入法,所以一直用自带的。长句输入已经不是问题,识别也不错,根本不是单字蹦上去这么夸张。
(7)(发现你的编号有重复的)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也是因为同步机制的关系,这个我就不多评论了。使用iCloud photo stream以后,这个问题就成为了过去式。
(8)关于返回键的问题,一个方式自然是swipe,另一个方式就是看起来有点脑残的按一次home键了。关于返回问题,这个东西其实和程序开发的思路有很大的关系,并不能完全说就是苹果的问题,因为他们给你了让程序返回上一个运行状态的方式——swipe或者界面上放返回键,或者其他的我不晓得的。android上放了一个虚拟按钮固然很好,但是也缩小了屏幕可用来查看内容的空间。我记得苹果在推出iPad mini的时候专门就这个虚拟按键吐槽过,认为iPad mini在略大的尺寸下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多的空间显示内容。至于体验上很乱的感受,那是应用开发的问题,至少,iOS stock app的返回不会这里跑一个那里跑一个,而且我用过的大多数应用的返回都是在左上角,区别只是大小和样式不同。
(9)iOS的settings我也想吐槽,因为既没有搜索,排布也很乱,显得非常不美观,甚至没有iOS 6 及以前的系统好看。
(10)关于切换麻烦的问题,我觉得,还好,这个跟用户习惯有关。不评论。
系统流畅度的问题,实际上,和动画效果执行速度的快慢有点关系,至少有感官上的影响。国外论坛上同样也有人吐槽iOS 7/8感觉没那么流畅,认为动画的时间拖长了,而且你不能中断动画。但是看这个毕竟是比较片面的。我个人认为,还可以,尤其是Beta 3的iOS 8.4,是所有iOS 8系统里面最流畅的。
关于单手操作,iOS 8做出了改进,但是远远不够。你或许不知道,但是国外有人做出来将screen protector和返回键集成起来的一个智能化的屏幕。让你的iPhone(甚至iPad)也能像安卓那样拥有一个单手操作的返回键,而且,这个返回键,不会拦着你的屏幕,不会让你的可见空间减少。安卓的虚拟按键必然减少了屏幕可见空间,你必须承认。
其他多的东西我也懒得说了,基本上还是一些同意一些持保留意见吧。
你对于苹果用户的看法,我表示呵呵!
怎么用一个烂大街的消费品来装富?
用Android的使用习惯去用iOS当然会觉得iOS是渣,反过来也是一样。
返回键:大部分iOS平台上的app根本不需要返回键,从左至右swipe即可返回
不是每个用户都需要访问目录的,你的这个需求代表不了大众
不越狱的苹果。不适合玩家折腾吧
我是为了不折腾才向苹果靠拢
缘木求鱼me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5000块钱的东西在国内能装X
自己的资料自己不懂在哪有点恶心,什么时候同步了都不知道
Copyright & KaFa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苏ICP备号 ) GMT+8,信誉等级:
开店时间:
经营品牌:
苹果5S待机时间多长,待机时间怎么样?
深圳福田区曼哈数码广场令先通通讯产品商行
& & 手机的待机时间一直是消费者购买手机时非常关注的,苹果5S作为一款目前非常热销的智能手机,在各方面都表现相当出色,当然也有很多朋友问苹果5S待机时间多长,有些朋友会问苹果iPhone5S采用了A7的64位处理器是否会拉低电池表现?苹果的答案是不会,而且iPhone5S的待机能力会高于iPhone5。& &&苹果5S待机时间多长,苹果iPhone5S支持250小时待机、40小时音乐、10小时视频、网页浏览10小时或8小时的3G浏览。同时在硬件层面,iPhone5S也用上了另一个芯片M7的概念,这类似与高通的DSP芯片,采用更适合处理低数据流的解决方案,让苹果更容易随时在处理低频数据而不触发高功耗的CPU。另外,M7芯片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待机能力。了解更多苹果5S更多资讯和水货手机报价,可以关注华强北水货手机报价单。
联系本店客服
为了您的购买体验和安全保障,请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或到店购买,不要给商家直接打款或采用货到付款形式购买。iPhone5s待机250小时 比iPhone5长1天多|iPhone5s iphone5 待机时间_商业硬件_IT业界_新闻中心_IT商业新闻网
iPhone5s待机250小时 比iPhone5长1天多
今天凌晨,苹果在美国发布了新款iPhone:iphone 5S和iphone 5C。iPhone 5s支持250小时待机、40小时音乐等等,而此前iPhone 5公布的待机时间是225小时。5S比5的待机时间长1天还多。
【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张良)9月11日消息,今天凌晨,苹果在美国发布了新款iPhone:iphone 5S和iphone 5C。
iPhone 5S采用4寸Retina显示屏,64位苹果A7处理器,兼容32位和64位应用,iPhone 5s 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 64 位处理器的智能手机&,那么采用了A7的64位处理器是否会拉低电池表现?苹果的答案是不会,而且5s的待机能力会高于iPhone&5。
除了A7处理器,iPhone 5S还配有M7动作协处理器,这类似与高通的DSP芯片,采用更适合处理低数据流的解决方案,让苹果更容易随时在处理低频数据而不触发高功耗的CPU,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待机能力。
iPhone 5s支持250小时待机、40小时音乐、10小时视频、网页浏览10小时或8小时的3G浏览。而此前iPhone 5公布的待机时间是225小时。
iPhone 5S将于9月20日在中国同步首发上市,iPhone 5C则提前一周在9月13日下午6点后开启预售。
责任编辑:杜庆先
声明:IT商业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
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
承诺,请网友及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新闻咨询:(010). 如果你对网站有好的建议请点击网站建议发表你的建议。
浏览过本文的还浏览过
日,华为携手中东地区领先的电信服务提供商阿联酋电信,在迪拜世界贸易中
这是一款主要针对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的精简版移动应用,所需的带宽和成本都非常有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数据分析为思维的经营和管理思路将成为大多数企业和商户进行
种种事件再次警醒人们:电子商务立法迫在眉睫。
研究报告称,最近几年以来敏感数据在网上被盗的数量大幅增长。
除了拨打、接听电话之外,还拥有收发电邮、发送传真等功能。
董明珠说,“我觉得这3年最大的收获是从思想上、从观念上、从行动上真正实现了格力的奉献价值观,实现了没有一个干部为亲戚谋利。我们的产品质量有更好的保证。”
八戒知识产权“海盗组
梦想照进现实 盘点201
TCL全线产品闪耀2016
中国制造响彻CES,TCL
不玩文字游戏,康佳OL
梦想照进现实 盘点201
暴风魔镜老了,改朝换
风波过后 到“携程们
“双效准则”大朋VR重
TCL全线产品闪耀2016
为了解决云存储中数据如何保护的问题,在2013中国存储峰会的云存储分论坛中,行业专家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将...
新闻中心 :
移动互联 :
电商频道 :苹果中国区从两周前开始,电影和图书商店就处在关闭状态了,令人不得不担忧中国区的一...
你会愿意为了它加入 MacBook 的大家庭里吗?
游戏将故事的发生地设计在一个远离尘世的小村庄里。原本宁静和谐的生活有一天随着一伙...
目前的iPad产品线,是否有点复杂?
防水的iPhone,你需要吗?
还去什么迪士尼乐园,在这里,你可以直接打造一座自己心里的梦幻城堡!
这能不能说,苹果解锁iPhone的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了?
开设零售店或许是增强苹果在印度知名度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刀塔的故事背景我想不少朋友已经很熟悉,再重复灌输难免显得有些啰嗦,详细的剧情小...
音乐游戏出现之后,可以说让许多既喜欢玩游戏又喜欢听音乐的玩家找到了一种可以鱼和熊...
游戏对于移动设备的优化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体验起来十分流畅。
在游戏中这是一个被僵尸们所占领的世界,平时看上去神采奕奕的人们此时都成了行尸走肉...
游戏中采用了复古的像素风格的设计,而且游戏的优化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都可以...
去年5月份,本站曾经介绍过一款当时正在接受众筹的游戏--《LOUD on Planet X(喧嚣星...
向来以浓重而独特的画风著称的 Goodnight Games 本周给我们献上了一款不错的冒险作品...
对于部分怀念数码相机这种传统操控方式的人们来说,不妨体验下Pictar。
在耳机的世界里,人们通常认为传统的 L 型插头要比 I 型插口更耐用,它能承受的压力也...
要说现在的智能手机还需要点什么?那自然是更大的电池容量。
这些配件,足以让我们的 iPhone 进入一个更为神奇的拍摄世界。
天空一声巨响,酷品闪亮登场!
TimePorter的外形有点像我们平时用的眼镜盒,只不过它里边放置的是Apple Watch的配件...
Moleskine 品牌所象征的,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笔记本、日志和城市指南的世家。
尽管手游越来越流行,但在某些核心向动作/赛车类游戏中,触屏所能提供的操作体验远远...
iphone5的待机时间有多长?比iphone4少?官网数据证明。。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071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此ID号 多好友使用!
白苹果, 积分 10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7 积分
新品iphone5,个人关心了就是一个待机问题,从今天新闻网页上面了解到机子的参数,对比了下手中的iphone4,发现5代从参数上面没有比iphone4待机时间长。晕,要是这样还是头疼,出门还是得带个随身充电器啊。
iphone5参数
待机时间225小时iphone4参数
理论待机时间300小时
上面所说的这个待机时间和理论待机时间,iphone4多了个理论?可以解释说大概能接近300小时的待机时间吗?
那如果iphone5明确225小时,那不就待机时间又是一个问题?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071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此ID号 多好友使用!
以上数据我都是从百度上面了解到的。
虽然手里的4代可能是用久了点,或者是越狱装插件原因可能会比较耗电,但如果这样说的话,A6处理器更快,那手机耗电不就更大?
相反,五代在这个电池方面没有该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五代的A6芯片工艺提升为32纳米了.所以更省电
.基本能用一天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95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都是够用一天的水平lz不用担心了,5代4GLTE光比待机会费电一点但是正常使用一天就没差了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0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我擦- -....误入坟墓....这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87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内容担心电池,,,,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775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我觉得4s待机最长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744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6P$6S 傻傻分不清楚
我觉得iPhone一代做的比一代薄,但是电池续航差不多!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882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已亲身体会过,确实待机时间不长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在线时间1231 小时 UID
主题帖子人气
待机我觉得还是挺抗用的。。。平时正常用的比较多的话。。。一天也完全没问题。。。这个是前天冲的电。。。这两天就打了几个电话,刷刷微博。。一直没冲。。。。
威锋旗下产品
Hi~我是威威!
沪公网安备 29号 | 沪ICP备号-1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5电池待机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