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含有古代人名的书字的押韵

半书堂诗话:同音字作韵脚
半书堂诗话
群内论诗,某日,忽一人曰:同音字者不入一诗中作韵脚。余谓未闻此说,欲反例证之,仓促之中亡以得。
一诗中同音字作韵脚,单放翁咏梅诗词,就几多佐证:
绝句如①“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之“西、溪”;②“疏枝冷蕊谁能画?杨叟江西旧擅名。今日东窗闲拂拭,去人一尺眼先明”之“名、明”;③“湖上梅花手自移,小桥风月最相宜”之“移、宜”;④“五十年间万事非,放翁依旧掩柴扉”及⑤“疏影横斜事已非,小园日暮锁芳菲”之“非、扉”;⑥“折得梅花古渡头,诗凡却恐作花羞。清樽赖有平生约,烂醉千场死即休”之“羞、休”;⑦“雪晴萧散曳筇枝,小坞寻梅正及时。临水登山一年恨,十分说似要渠知”及⑧“五年作竹梢,十年作梅枝。九泉子廉子,此语今谁知”之“枝、知”。
律诗有:⑨“家是江南友是兰……索笑情怀老渐阑”之“兰、阑”;⑩“……惟恨相思太瘦生……试倩羁鸿为寄声”之“生、声”;⑪“……归去始惊身染香……剩欲尊前说故乡”之“香、乡”;⑫《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簪帽凭谁拣好枝……平生初不愿春知”之“枝、知”;⑬《别梅》“……万点梅花掠地飞……子满枝时事更非”之“飞、非”;⑭《涟漪亭赏梅》“……判为梅花倒玉卮……彻骨清寒蘸水枝……万斛尘襟我自知”之“卮、枝、知”;⑮《园中赏梅》“……马上夕阳香趁人……回头青子又生仁”之“人、仁”;⑯《客舍对梅》“……风传残角引声长……未折一枝先断肠”之“长、肠”。
古体如⑰《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之“笛、敌”;⑱《城南王氏庄寻梅》之“知、枝”;⑲《梅市暮归》之“颊、荚”并“捷、劫”。
词有⑳《朝中措·梅》之“场、肠”。
韵脚皆同音字也。
作诗,乐事也,何苦自作茧画牢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每个词牌名下的词都有固定的句数与字数及押韵规律,有介绍这方面知识的书籍吗?
小然然0337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龙榆生的《唐宋词格律》很好用
《白香词谱》 也不错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文言文押韵词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