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剂的燃烧的实质实质上的反应是什么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这句话对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不对 氧化反应是指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即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改变的反应(在有机化学中指有氢离子转移的反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般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放热反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在初中范围是对的,到高中范围就不对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烟雾事件,其化学实质都是污染源直接排放放污染物的缓慢燃烧,如果是错的,错在哪里?
对的 雾的形成如果不是自然的 就是人类排放过多的污染物
能详细解释一下吗???急求解释答案!!!
......可是是对的怎么解释
。。。。。不过请教其他高手了,这句话确实对了,所以我们都要好好学习啊!!!泪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你首先应该充分理解燃烧一词的含义
缓慢燃烧我是理解为氧化,而光化学烟雾动力学实质却实是氧化,还原型烟雾发生机制也应是氧化,所以感觉是对的,但又不确定,所以有没有更深刻的理解???
扫描下载二维码硬PVC在燃烧时冒黑烟的本质及烟雾抑制剂效用--《聚氯乙烯》1982年03期
硬PVC在燃烧时冒黑烟的本质及烟雾抑制剂效用
【摘要】:正 在硬PVC燃烧时,烟雾抑制剂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效能已被明显显示出来,特别对完整的氧化反应来讲已作为催化剂的开端。铜及铁二个无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物在这些方面作用尤大。当前工作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对于不同燃烧产物的主要的精确天平及得到对于发生效能情况的认识和这些产品分布方面的有关烟雾抑制剂的效应。 根据Afnorts 1073试验,利用动力装置将一个样品(50到10,500mg)在管形炉内在空气流下燃烧,产生的燃烧产物包括可用光暗度计量度的(在这里暗是一种量度)烟灰、焦油及可用红外分析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在硬P’VC燃烧时,烟雾抑制剂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效能已被明显显示出来,特别对完整的氧化反应来讲已作为催化剂的开端。铜及铁二个无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物在这些方面作用尤大。当前工作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对于不同燃烧产物的主要的精确天平及得到对于发生效能情况的认识和这些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梅;赵卫星;李健;王艳;;[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李铁海;郭利娜;李中华;王佳佳;李静;赵炜;;[J];化学进展;2011年08期
李海普;张莎莎;蒋昊;李彬;李星;;[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2011年08期
杨锐;韩葳葳;王嵩;;[J];化学学报;2011年12期
邱正松;徐加放;赵欣;盛杰;江琳;黄维安;;[J];石油钻探技术;2011年02期
邓欣贤;沈庆;徐丽丽;熊子君;赵伟利;镇学初;付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余江鸿;刘守信;;[J];矿产综合利用;2011年04期
任学军;杜彬;朱凤妹;;[J];食品工业;2011年06期
邓海波;朱海玲;何小民;吴承桧;;[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年06期
高义霞;武光朋;周向军;刘翠霞;;[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超;程序;赵串;冯雷;肖建敏;杨科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刘敏;章晓联;叶新山;;[A];湖北省暨武汉市免疫学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王炜琴;;[A];2006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韩新光;杨彩玲;;[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赵钰岚;许根俊;许传莲;;[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张明亮;严志强;沈宝荣;郭子义;方小玲;姜宗来;;[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金晶;陈晓光;;[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修瑞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李艳梅;;[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张杰;刘莹;惠答美;刘亦;宿文辉;宗志红;于秉治;;[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媛;[N];保健时报;2005年
;[N];中国气象报;2000年
缪培昌;[N];中国摄影报;2010年
赵婉姝;[N];长春日报;2011年
虞仁珂;[N];舟山日报;2011年
靳晓磊;[N];石家庄日报;2011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祝娟;[N];山东科技报;2003年
诸环;[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林栋 钱蓓
吴秀娟;[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魏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黄大卫;[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尹玲;[D];山东大学;2010年
方勇;[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张书刚;[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蒋忠科;[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伊长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晓君;[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庞小东;[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赟;[D];浙江大学;2006年
葛蔚;[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王岩;[D];吉林大学;2005年
王树青;[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柏冰;[D];西南大学;2006年
周洪彬;[D];西南大学;2006年
贾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杨佳倩;[D];浙江大学;2008年
王玲玲;[D];吉林大学;2008年
陈艳君;[D];江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1、什么是燃烧、自燃、燃点、自燃点?    燃烧是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三者必须同时进行。    自燃是指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的过程而产生热,由于自行发热与散热处于不平衡状态,使热量积蓄下来,达到自燃点而引起的自动燃烧的现象。    所谓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点燃后,所放出的燃烧热,能使该物质挥发出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燃烧的继续。此时加热该物质所需的最低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2、影响自燃点的因素有哪些?    (1)、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2)、催化剂分为活性催化剂、纯性催化剂。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纯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    (3)、可燃性气体的自燃点随其组成而变。当混合物的组成符合于反应当量浓度时,自燃点最低。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增高,也将使自燃点降低。    (4)、温度升高,则析出挥发物愈多、自燃点愈低。固体粉碎的愈细、自燃点愈低。    3、什么是闪点、闪燃?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内燃的最低温度。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遇明火,即自行着火而发生瞬时燃烧,这一现象称为闪燃。    4、物质的比重、闪点和自燃点有何关系?    液体燃料比重愈小,则闪点愈低,而自燃点愈高。液体燃料的比重愈大,则闪点愈高,而自燃点愈低。    5、什么是加热自燃?    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继续燃烧的现象叫做加热自燃。    6、燃烧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可燃物&&能与氧气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助燃物&&能帮助或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或各种强氧化剂。    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能量的能源。    这三种因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作用、并具有一定量时燃烧才能进行。    7、燃烧过程如何进行?    燃烧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大部分可燃物燃烧是在气相中进行。固体可燃物都是先经过受热熔化蒸发变为蒸气而燃烧。可燃性液体先受热蒸发变为蒸气而燃烧。    蒸发&分解&燃烧    8、燃烧有哪几种形式?混合与扩散燃烧有什么不同?    (1)、按照产生燃烧反应相的不同,分为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    (2)、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3)、挥发性可燃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液体蒸发蒸气进行燃烧,叫做蒸发燃烧。    (4)、可燃固体燃烧,是由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燃烧,叫做分解燃烧。固体燃烧有火焰,故称为火焰燃烧。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称为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称为扩散燃烧。混合燃烧反应迅速,火焰速度快,化学爆炸属于这种形式。扩散燃烧中,由于氧只是进入反应带的部分参加反应,所以常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碳黑。    9、什么是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    凡是不需要明火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热,湿度影响发热达到自燃点而能自行燃烧的物质,叫做自燃性物质。    凡遇水和受潮后发生反应,能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人量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叫做遇水燃烧物质。    10、哪些物质遇空气或水能发生自燃?    受空气氧化自动发热燃烧的物质有:白磷、磷化氢和干性植物油浸透的纤维材料等。因为这些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使其温度自行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便起火燃烧。    遇水起火的物质有:钾、钠、磷化钙和活化金属等。这些物质与水作用下一方面产生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乙炔、磷化氢等,另一方面在作用中放出热量,促使可燃气体着火燃烧。    11、易燃和可燃液体是如何分类的?    可燃液体根据其闪点不同可分为四级二类:    第一级闪点<28℃。    第二级闪点&28℃至&45℃。    第三级闪点>45℃至&120℃。    第四级闪点>120℃。    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类。    第三级和第四级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类。    12、变压器为什么会着火?    工业生产中一般使用油浸变压器,变压器内有很多绝缘油,这种油是一种闪点在140℃以上的可燃液体,变压器的线圈是用棉纱或纸做绝缘物,另外还有木质支架,如果变压器经常超负荷运行,温度升高,就会引起火灾.    13、煤堆为什么会发生自燃?    煤堆内部接触空气所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产生热量不能散发出来,因而又加速了氧化反应,这样,使热量逐渐积聚在煤堆里层,促使煤堆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燃点时,煤堆就会自动着火。    另一种原因是煤和水蒸气相遇,煤本身有一种吸附能力,水蒸气能在它表面凝结变成液体状态,并析出大量的热量,当煤堆温度达到一定时,再因氧化作用,温度达到每的燃点时,便会自行着火。    二、防火措施    1、防火防爆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防活的原理和方法就是要设法消除造成燃烧和爆炸的三个条件。    (1)控制可燃物,防止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构成爆炸混合物。原理、消除或控制形成燃烧三条件的其中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中止。(2)消除着火源。(3)隔绝空气贮存密闭生产。    2、安全阻火装置有哪些?    防护安全装置,信号安全装置,保险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    3、阻火闸门的用途是什么?    阻火闸门是为了防止火焰沿通风管道或生产管道蔓延而设置的。在正常情况下,受易熔金属元件的控制而处于开启状态,一旦温度升高,易熔金属熔断后,在闸门本身重量的作用    下自动跌落而关闭管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4、在易燃易爆车间哪些工作属于动火作业?    (1)、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工作。    (2)、安装刀形电气开关。    (3)、安装非防爆型灯具。    (4)、钢铁工具敲打工作。    (5)、凿洋灰地,打墙眼。    (6)、使用电烙铁等。    5、固定动火区应符合哪些条件?    (1)、距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等不小于30米    (2)、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与危险源隔开,门窗要外开,道路要畅通。    (3)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能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域内。    (4)、固定区内要有明显标志,不准堆放易燃杂物,并配置一定两的灭火器材。    (5)、固定动火区的划定,应由车间申请,经消防队与安技部门审查报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    6、动火证按规定应办理什么手续?    (1)、动火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专人合伙由动火负责人办理。    (2)、申请动火单位根据动火证要求,认真填写和落实动火中的各项安全措施。    (3)、一级动火由厂安全部门审批;二级动火由车间主任审批;特殊动火由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    (4)、必须在动火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动火工作。凡延期动火或补充动火,必须重新办理动火证。    7、动火时有哪些安全规定?    (1)、凡在贮存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道、容器及设备上动火,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并与生产系统隔绝,经清洗、置换后,分析可燃气体浓度符合以下标准方为合格:    爆炸下限大于4%(体积比)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5%;    爆炸下限小于4%(体积比)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浓度应小于0.2%。    (2)、将动火现场的易燃或可燃物质清除干净。    (3)、一般情况下严禁带料、带压和动火。    (4)、动火地点应设灭火器材和看火人员,动火完毕后,应将余火熄灭方可离开现场。    8、进入可燃气体和有毒物质的管道、设备内检修时,对有害物质及氧含量有何要求?    (1)、可燃气体在0.5%以下;    (2)、有毒气体不得超过在空气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    (3)、氧含量不高于22%,不低于18%。    9、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和火源三者距离各多少?    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二者距离不得小于7米。两者与火源距离不得小于10米。    10、在禁火区穿化纤服装有什么危害?    因为化纤衣服在人肢体动作过程中产生摩擦,很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空气中可燃气体的着火和爆炸.同时化纤衣服极易着火,着火后粘在皮肤上,会加重烧伤程度,因此在禁火区内不准穿化纤衣服.    11、厂区内为什么要禁止吸烟?    化工企业有很多易爆物质,如果随意吸烟,就将烟头带到禁火区内,烟头温度可达到700-800℃,很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为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厂区内要禁止吸烟。    12、什么叫清洗、置换?    在检修动火前,有毒物质的设备、管道内部用水或蒸气和其它溶剂进行冲洗,彻底清除易燃、有害物质,使其达到规定要求,这种方法叫清洗。    在动火检修前,对有毒物质的管道、设备内用水、蒸气、氮气等惰性气体,将内部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置换。    13、动火前为什么必须要进行清洗置换?    化工企业的设备和管道里有易爆,有害物质,动火前如不按规定要求,将设备内、管道内的有害物质彻底清洗、置换合格,一旦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性混合气,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火源即能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如果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最高允许浓度标准,还能发生中毒事故。因此,动火前必须清洗、置换合格,以保证动火安全。    14、动火前为什么要与生产系统隔离?    因为设备管道虽然有各种阀门控制,但因化工生产中,阀门构件长期受内部介质的冲击    和化学腐蚀作用,严密性能大大减弱、总会出现微量的或者局部泄露。这样,易燃、易爆、易中毒物质会泄露到动火的场所或与动火相连接的设备管道内、形成爆炸性气体,遇到火即能发生火灾、爆炸或造成中毒事故,因此动火的部分必须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    15、怎样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    (1)、个单位的消防器材应有人负责和保养。    (2)、消防器材要专物专用,不能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3)、要定期保养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4)、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的地方,以便急用。消防器材附近不能堆放架物,要保持道路畅通。    16、什么是动火分析,在设备管道内检修,动火分析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动火前半小时对动火地点、设备、管线内的易燃易爆介质,有毒物质、氧含量或对周围环境所做的测试及化学分析叫做动火分析。    (1)、可燃性气体:0.5%;(体积)    (2)、有毒气体不得超过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    (3)、氧含量不高于22%,不低于19%。(体积)    三、消防知识    1、什么叫火灾,它与火警有什么不同?扑救火灾的原则是什么?    火灾是指起火后继续燃烧和扩大,造成一定损失。火警是指起火后,能及时得到扑救,未造成损失或损失很小。    先救人,后救物。先控制,后扑救。边扑救,边报警。    2、灭火的方法有哪几种?    (1)、窒息法:就是要使着火物质同空气隔绝,使火熄灭的方法。    (2)、冷却法:就是要将燃烧的物质温度降低到燃烧点以下,使火熄灭的方法。    (3)、隔离法:就是将着火物质同未着火物质隔离分开,使其熄灭的方法。    (4)、抑制法:就是同化学反应生成抑制火势的发展,最后使熄灭的方法。    3、人身着火如何扑救?    人身着火,不可惊慌乱跑,否则越跑火越大。而应就地打滚将火熄灭,如附近有清水池,可跳入水中将火熄灭,如火势不大能脱掉衣服,应迅速脱掉后将火熄灭。    4、火星灭火器的用途是什么?    火星灭火器也叫防火帽,一般安在产生火星的设备的排空系统。使带有火星的烟气由小容积进入大容积,造成压力降低,气流减慢,将体积和重量大的火星颗粒沉降下来,而不从烟囱飞出,设置障碍,改变烟气流动方向,增加火星所走路程,而使火星熄灭或沉降,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    5、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适用范围是什么?    泡沫灭火器在使用时将筒颠倒,内装碳酸氢钠与发沫剂,硫酸铝溶液很快混合,产生出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泡沫,并以一定的压力射向火源,覆盖在燃烧的液面上,使燃烧隔离了空气,将火熄灭。    适于扑救固体物质或其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扑救忌水和带电设备火灾。    6、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适用范围是什么?    二氧化碳灭火器里装的是二氧化碳液体,液态的氧化碳转化为气态后,其体积比原来液体的体积增大700倍。当它从灭火器的喇叭形喷管喷出后,部分变成白色的雪花状物,又称为&干冰&温度很低(-76℃),干冰吸收热量气化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和周围,燃烧物表面的空气被稀释冲淡,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稀浓度为30&35%时,燃烧便会停止。    适于扑救电气、精密仪器、由类和酸类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    7、四氯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适用范围是什么?    四氯化碳喷射到火焰上、由于它与高温接触,就会立刻蒸发成蒸气。一公斤重的四氯化碳,可以气化成145立升的蒸气,这样的气体比空气重4.5倍,它能迅速覆盖在燃烧物及其上周围,隔绝空气,喷在空气中的四氯化碳。含量达到10%,火焰就因窒息而熄灭。    适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不能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    8、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适用范围是什么?    干粉灭火器内装粉末主要成分是NaHCO3等盐类物质。当干粉灭火器喷出的灭火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而且通过受热还会分解出不燃烧气体,降低燃烧区中的含氧量。同时,干粉还会中断燃烧连锁反应作用,因此,燃烧迅速熄灭。    适用于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天然气设备火灾。    9、&1211&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211&灭火剂之所以能够灭火,主要是它与燃烧物接触后,受热产生溴离子,并立即与燃烧中产生的氢游离基化合。使燃烧连续反应迅速中止,将火扑灭。同时也有一定,冷却和窒息作用。    适用于扑救油类、电器设备、化工化纤原料等初起火灾。    10、水为什么能灭火,哪些种类的火灾不宜采用水扑救?    水有显著的冷却作用。水的热容量比任何液体都大,要使一升水升高1℃,需要一千卡热量。当把水烧到燃烧物表面,能使燃烧物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到燃点以下。同时一升水能生成一千七百多立升水蒸汽,水蒸汽可以稀释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在燃烧区的浓度,形不成着火的混合物、并能阻止空气中的氧通向燃烧物,使火熄灭。    (1)、比重比水轻、又不容于水的液体物质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2)、水是一种导体,扑救电器设备着火时容易使救火者触电,造成伤亡事故。所以不宜扑救带电体的火灾。    (3)、不能对与水起化学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产生大量热量的物质的火灾。    (4)、不能对灼热的金属或矿渣,以及熔融的盐类扑救。因为水会迅速气化,形成很大压力,促使高温物质爆溅伤人。    11、酒精和电器设备为什么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化剂、泡沫遇到酒精后即被溶解,没有泡沫就隔绝不了空气,起不到灭火作用。泡沫是一种良好的导体,扑灭电器设备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而且泡沫能污染和腐蚀电器设备。
中国安防展览网微信公众平台:搜索"AFzhan"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安防展览网微信,安防资讯尽收眼底!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安防展览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安防展览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了解安防行业更多资讯查看安防行业供求信息凸显安防行业自身价值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只需要发布一条商机,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90%!还等什么?
《安防新视界》第074期
期号:第74期
《安防新视界》第071期
期号:第71期
《安防新视界》第070期
期号:第070期
《安防新视界》第071期
期号:第71期
《安防新视界》第069期
期号:第69期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和反应的实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