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comsol 超声超声导波监测腐蚀

基于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的管道局部腐蚀检测研究--《石油化工设备》2015年06期
基于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的管道局部腐蚀检测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管道腐蚀失效的事故频繁发生,而有关地下铺设、地面架空以及高温在线等特殊工况下压力管道局部腐蚀的检测尚无相应的检测规范和成熟方法。介绍了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了研究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在管道局部腐蚀检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理论为基础,对制作有不同缺陷类型的2种样管进行了导波检测试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磁致伸缩导波检测技术对压力管道局部腐蚀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E988.2【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高硫、高酸原油的输送炼制,压力管道的腐蚀问题日益严重。腐蚀会直接造成设备损耗,引起腐蚀穿孔,严重时造成停工、停产或重大火灾事故,可能导致人身伤亡,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腐蚀的停产检测与在线监测一直是炼油与化工企业完整性管理中最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建华,申阳春;[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4期
宋高峰;王志亮;张涛;;[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0年05期
王悦民;刘勇;沈立华;朱龙翔;;[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杨雅洁;周丽;;[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11期
吴斌;刘增华;王秀彦;何存富;;[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2期
沈立华;王悦民;郑明雪;孙丰瑞;;[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良云;[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立华;王悦民;范春利;孙丰瑞;;[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9期
张春雷;马庆增;张超群;;[J];广东电力;2009年10期
丁敏;俞树荣;胡斌;刘展;韩利哲;;[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3年01期
冯勇明;杨建元;陈卫东;李航航;;[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年03期
段鸿杰;林鸣;李文波;;[J];湖南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肖凯;焦敬品;马庆增;;[J];广东电力;2014年05期
丁秀莉;武新军;孙鹏飞;;[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12期
吴蓉蓉;;[J];工业设计;2015年07期
朱龙翔;王悦民;孙丰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朱龙翔;王悦民;宗侣;孙丰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伟伟;[D];暨南大学;2010年
刘秀成;[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马子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于保华;[D];浙江大学;2014年
马书义;[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猛;[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汤杰;[D];暨南大学;2011年
熊红芬;[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杨雅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宋振华;[D];暨南大学;2009年
顾军;[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朱英奎;[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陈卫东;[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邹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刘伟佳;[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存富,刘增华,吴斌;[J];传感器技术;2004年11期
王军民,陈义群,陈华;[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4期
孙圣和;;[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1期
王悦民,康宜华,武新军;[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王悦民,康宜华,武新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王悦民;沈立华;申传俊;孙丰瑞;;[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朱自强;何现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年S1期
张松,程顺峰,康宜华,武新军;[J];无损检测;2005年04期
周正干;冯海伟;;[J];无损检测;2006年02期
他得安,刘镇清,贺鹏飞;[J];声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柯岩;[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鹏;解腾云;王小保;;[J];辽宁化工;2011年03期
朱定伟;张春雷;黄建冲;;[J];广东电力;2007年05期
杨富政;张昌锁;朱家胜;;[J];山西煤炭;2008年01期
王禹钦;王维斌;陈长坤;佟文强;刘广文;;[J];无损检测;2008年09期
叶宇峰;程茂;夏立;项智;;[J];轻工机械;2009年03期
张路根;胡智;刘伟成;汤新文;韩艳;吴冰;;[J];无损检测;2010年06期
孙立瑛;李一博;;[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张利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03期
张武能;汪毅;王朝华;靳峰;;[J];热力发电;2012年04期
吴斌;颉小东;李昱昊;刘增华;何存富;谢伟达;;[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小军;罗春苟;他得安;王威琪;;[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刘洋;杨迪;郭霞生;章东;;[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龚鲁华;杨京;程建春;;[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焦敬品;刘溯;吴斌;何存富;;[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光海;焦阳;孙广开;赵玉博;田凤彬;;[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李中伟;刘长福;;[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夏纪真;;[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叶宇峰;郑建伟;夏立;;[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顾福明;左延田;吕华亭;杨惠谷;;[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许凯亮;他得安;王威琪;;[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兆光;[N];中国石油报;2007年
杨婧瀚?通讯员
王维斌;[N];石油管道报;2007年
杨婧瀚?特约记者
武英俊;[N];石油管道报;2008年
孙兆光?通讯员
王禹钦;[N];中国石油报;2007年
杨婧瀚 通讯员
武英俊;[N];石油管道报;2007年
胡拥军 通讯员
张根华;[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符浩;[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刘飞;[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赵继辰;[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李喜朋;[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李鸿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周进节;[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赵乃志;[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杨湖;[D];中北大学;2013年
宋小军;[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双庆;[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朱英奎;[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张文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孙广开;[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张玲玲;[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高文凭;[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罗岩;[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宋志东;[D];天津大学;2006年
齐向上;[D];暨南大学;2012年
田凤彬;[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文档分类: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开题报告】管道腐蚀缺陷超声导波检测仿真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管道腐蚀缺陷超声导波检测仿真研究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龙盛蓉填表日期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我国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长度约9.3万千米。油气管道投入使用的后期是事故的高发期,我国油气管道己经进入老龄化,如果能够对管道进行周期性检测,对有腐蚀的管道采取加固或者更换的方法,可以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从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英国等国对油气管道检测技术开启了全面研究。现在常用的管道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漏磁检测和涡流检测。漏磁检测方法是先将管道磁化,然后用磁传感器阵列检测管道的磁通量,再判断缺陷的腐蚀程度。超声波检测方法是利用管道内检测器的传感器阵列发射接收信号,将信号存储在系统中,根据壁厚的变化,分析信号判断缺陷的存在。但是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原理上是移动检测探头逐点扫描检测管道腐蚀情况,而且不能对管道实行实时监测。同时,现在的油气管道大多数都有包覆层,或者是埋地管道,这些检测方法需要在剥离包覆层将管道开挖,或者将检测器放入管道内之后才可以进行检测,这将极大地增加检测的工程量、检测费用和检测风险,并且会降低检测效率。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管道无损检测技术,与常规超声波技术相比较,有很多优势。第一,在构件一点激励超声导波,由于导波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它沿构件传播过程衰减很小,可以传播很远距离,最远可达几十米;第二,探头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了有关激励点和反射点间构件整体性的信息,因此,超声导波技术实际上检测的是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这样就克服了常规管道检测方法逐点扫描的缺点,适合长距离管道大范围的缺陷检测。第三,超声导波可以在充液、带保护层的管道中传播,在管道运行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检测。由于超声波频率较低,检测时不用祸合剂,也不用对放置探头的管道表面作特殊处理,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木。第四,超声导波在管状波导中传播时,在管的内外表面和中部都有质点振动,声场遍及整个壁厚,这说明超声导波检测可同时检测管道表面缺陷和管道内部缺陷。利用超声导波检测技术进行油气管道检测时具有快速、可靠、经济且不需要剥离管道外保护层等优点,是长距离管道无损检测前沿发展方向。因此,研究超声导波技术在油气管道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ANSYS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具有完备的前、后处理功能,强大的求解器以及多种方便而实用的二次开发技术,被广泛用于核工业、铁道、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和土木工程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然而,作为通用软件不免在某些专业领域中有所欠缺,如不具备直接进行弯管缺陷导波检测数值模拟的功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采用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技术进行弯管缺陷导波检测的数值模拟,为今后ANSYS在弯管导波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研制和开发大型检测分析软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相对于实地的实验,仿真具有实验所没有的优势,实验的成本比仿真来的大,周期都要比仿真来的长。仿真可以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完成相关的研究,降低各种损耗。所以在实验不太方便进行的情况下,仿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体波是指能够在无限波导中传播的波,而导波则是指由于波导边界的存在而产生的波。根据介质中的质点振动方向和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向是否相同,可以将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和横波以各自的传播速度向前传播而没有发生波形祸合。使用波的频率f归类并且以人的可感觉频率进行分界,可以将声波分为三类,依次为次声波(f&20Hz)、可闻声波(20Hz&f&20kHz)和超声波(f&20kHz)。超声导波的理论和应用在国外的研究都比较早。研究者们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对不同波导中传播的弹性波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延伸到与实际管道接近的空心圆柱体的柱面导波的研究,最终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中。H.Lamb[1]和J.Rayleigh[2]研究了在各向同性的板中自由状态下的弹性波的传播特性。D.C.Gazis[3]首先推导出壁厚和内径比越大,空心圆柱壳的解会越接近Lamb波的解,之后1959年D.C.Gazis[4,5]又对空心圆柱体中的波在三维上的传播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两种模态(纵向拉伸波和扭转波)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含有许多模态的频散曲线及不同模态的截止频率。M.V.Brook[6]等在管道一端施加法向载荷激励脉冲,利用激励出的轴向超声导波对管道进行检测,证明了用柱状导波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的可行性。M.G.Silk和K.F.Bainton[7]利用压电超声探头从热交换管道的内部激励超声导波,利用L(0,1)模式导波对管道进行检测,这是由于和M.V.Brook不同的激励方式造成的。Brook等于1990证明了轴对称纵向导波即L(0,2)模态适用于管道检测[8]。P.cawley和D.N.Anwyne进步将超声导波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工厂中的在役管道[9]。20世纪开始利用超声导波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Ditri进一步指出了导波中不同模态之间的特征,并且说明模态的特征和模态存在的数量以及模态的中心频率有关[10]。Alleyne和Lowe等通过试验论证了纵向导波在70~360kHz的频率范围内群速度是最快的,而且频散是最小的,并对空管道中的扭转、弯曲和纵向模态进行了数值计算[11]。D.N.Allwyne等提出L(0,2)模态,因为这个模态在一定的频带内呈现非频散特性,并且在很多模态中传播速度最快[12]。1997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Rose教授提出了内插式锥型压电传感器进行在管道内激励、接收导波的思路[13]。由于管道弯头处焊缝的出现导致检测效率的降低,美国的JosephL.Rose和XiaoBangZhao对管道弯头处的缺陷进行了研究[20]。近年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P.cawley和M.J.S.Lowe等人利用脉冲回波法激励超声波脉冲,并对由缺陷引起的回波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回波幅值的大小判断缺陷的程度,对导波回波信号提高信噪比运用多种方法处理分析对比[14,15,16,17]。国外SiqueiraMH在2004年就是用小波处理信号提高信噪比[18]。PeterW.Tse2012年提出新的方法MP处理数据,不仅可以提高信噪比,而且可以直接准确的判断缺陷轴向位置[19],但是这些方法的缺陷定位都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从回波信号中获得缺陷的信息。国内对超声导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己经掌握了管道腐蚀检测技术,但在实际管道检测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在理论研究、传感器和实验室研究阶段,并且缺少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徐可北分析了反射回波和传播中支点振动方向的关系[21]。刘振清综述了国内外的超声波技术、声发射技术、新型超声非接触换能方法等无损检测方法[22,23]。周正干、冯海伟[24]研究了导波在不同介质和结构中的频散特性。他得安,刘振清[25,26]等提出如何选取导波的中心频率,指出了导波的模态受到管道的直径和壁厚影响。程载斌,王志华,马宏伟等重点对应力波在管道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超声纵向导波对管道裂纹进行检测做了数值模拟,根据缺陷回波信号的到达时间和反射系数的大小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程度[27,28]。刘锋、马宏伟对激励信号的周期、频率进行研究,对双裂纹和单裂纹进行试验,以及能量反射率和能量透射率的研究[29]。焦敬品等对超声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试验检测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方面进行了研究[30]。徐新生、郭杏林等讨论了应力波在检测到缺陷时的反射和透射性质,然后根据反射回波的时间和强度来判断出缺陷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并且验证理论模型和方法在检测中是有效的[31]。齐瑞才、郭杏林试验验证管道的周向缺陷、轴向缺陷以及点蚀缺陷对回波信号产生的影响[32]。姜秀娟、张文雍、徐鸿利用ANSYS软件对管道的裂缝和焊缝进行建模并仿真,对各种不同腐蚀程度的缺陷进行回波研究分析得出波形和局部损失的关系,对所给出的所研究的材料物性泊松比、密度、弹性模量不同变化条件下[33,34]。何存富、刘增华等对超声导波检测中的所用到的传感器的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有包覆层的管道、充水管道中各种导波不同模态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王智、何存富主要对采用分布式PZT传感器在管道中如何激励和接收导波,分布式可以抑制不同导波模态的波形,建立了一套实验装置,并且利用这套实验装置对管道进行检测,通过处理和分析反射回的信号幅值,达到对缺陷的识别和判断缺陷位置[35]。何存富、李隆涛等对薄壁管道的周向导波进行了重点研究,试验论证了激励模态与斜探头楔型角的关系,并且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周向导波在管道中的传播特性,并使用建立的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对己加工出缺陷的试验管道进行检测,论证了周向导波检测的正确性。何存富、王秀彦等利用纵向导波L(0,2)模态对90。弯管己加工的人工缺陷进行超声导波检测试验。何存富,邓菲重点研究使用时间反转的处理方法对超声导波进行信号进行研究、缺陷的参数识别和数值分析。吴斌对如何对导波回波信号进行处理进行了研究,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回波信号。国内关于导波检测技术的模态频率选择激发、探头环传感器以及各种影响回波幅值因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在检测结果信号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信号比,而在使用何种方法表示缺陷可以提高缺陷的定位则比较少。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1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软件对无腐蚀管道和有腐蚀管道进行模拟。2实验方案1.建立实体模型,设置模型参数2.划分网络以得到有限元模型3.设定边界条件4.施加激励以及载荷并进行求解5.计算结果进行处理,或者输出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1研究目标应用超声导波对管道的内部腐蚀进行检测,通过仿真来探究其中的规律。2主要特色利用仿真有着试验所没有的优势,仿真可以在实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同时更能准确的反应出研究结果。3工作进度~前期资料收集、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开题~建立模型、开展关于本课题的仿真研究~分析、整理数据,归纳总结~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五.参考文献[1]H.Lamb.OnWavesinanelasticplate[J].Proe.Royalsoc.London.1917.[2]J.Rayleigh.ThetheoryofSound.VoI.?and.DoverPublications,NewYork,1945[3]D.C.Gazis.Exactanalysisoftheplane-strainvibrationsofthick-walledhollowcylinders[J].JournaloftheAcousticalSocietyofAmerica,-794.[4]DenosC.Gazis.Three-Dimensionalinvestigationofthepropagationofwavesinhollowcircularcylinders.I.Analyticalfoundation[J].TheJournaloftheAcousticalSocietyofAmerica):568-573[5]DenosC.Gazis.Three-Dimensionalinvestigationofthepropagationofwavesinhollowcircularcylinders.II.Numericalresults[J].TheJournaloftheAcousticalSocietyofAmerica,):573-578[6]M.V.Brook,NgocTDK,EderJE.Ultrasonicinspectionofsteamgeneratortubingbycylindricalguidedwaves[J].ReviewofProgressinQuantitativeNondestructiveEvaluation9[7]M.GSiIk,K.F.Bainton.ThePropagationinmetaltubingofultrasonicwavemodesequivalenttowaves[J].Ultrasonies.):11一19[8]M.Brook,T.D.K,Bgoc,J.Eder.Ultrasonicsinspcetionofsteamgeneratortubingbychemecalguidedwaves[J].ReviewofProgressinQuantitativeNondestructiveEvaluation,-249.[9]M.J.S.Lowe,D.N.Alleyne,P.Cawley.Modeconversionofguidedwavesbydefectsinpipes.ReviewofprogressinQuantitativeNondestructiveEvaluation[J],1一1268[10]J.J.Ditri,J.L.Rose.Excitationofguidedwavemodesinhollowcylindersbyappliedsurfacefractions[J].J.Appl.Phys.):]M.J.S.LowedD.N.Alleyne,P.Cawley.Themodeconversionofaguidedwavebyapart-circumferentialnotchinapipe[J].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656[12]HEKauza,BALerch.Preliminaryinvestigationofacousto-ultrasonicevaluationofmetal-positespeciments[J].MaterialsEvaluation,):607-612.[13]RossR.J.,pellerinR.F.NondestruetiveTestingforAssessingWoodMembersinStructures:AReviewGen.Tech.ReP.FPL-gtr-70(Rev).Madison,WI:USDA,ForestService,ForestProductsLaboratory,]JosephL.Rose.RecentAdvancesInGuidedWaveNDE[C].IEEEUltrasonicsSymposium,[15]AlleyneDN,PavlakovicB,LoweMJS,eta1.Rapid,longrangeinspectionofchemicalplantpipeworkusingguidedwave[J].AdvancesinnoddestructiveEvaluation,-441[16]C,Aristegui,M.J.S.Lowe,p.Cawley.Guidedwavesinfluid-filledpipessurroundedbydifferentfluids[J].Ultrasonics,-375[17]Yong-MooCheong,Dong-HoonLee,Hyun-KyuJung.UltrasonicguidedwaveparametersfordetectionofaxialcracksinfeederpipesofPHWRnuclearpowerplants[J].Ultrasonics42(8[18]SiqueiraMH,GattsCE,daSilvaRR,RebelloJM.Theuseofultrasonicguidedwavesandwaveletsanalysisinpipeinspection[J].Ultrasonics.):785-97[19]PeterW.Tse,XiaojuanWang,Characterizationofpipelinedefectinguided-wavesbasedinsectionthroughmatchingpursuitwiththeoptimizeddictionary.NDT&EInternationa1.一11[20]J.L.Rose,ZhaoXiaoliang.FlexuralModeTuningforPipeElbowTesting[J].MaterialEvaluation,-624.[21]徐可北.金属薄板兰姆波检测技术.无损检测[J],):461-65[22]刘镇清.圆管中的超声导波[J].无损检测,):560-568[23]周正干,玛海伟.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无损检测,):57-63[24]他得安,刘镇清,Hi光春.超声导波在管材中的传播特性[J].声学技术,):131-34[25]刘镇清.圆管中的超声导波[J].无损检测.I999,21(12)560-562.[26]他得安,黄瑞菊,刘镇清.数值分析方法在超声无损检测的应用[J].声学技术,):485-488.[27]程载斌,土志华,马宏伟.管道应力波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426-430.[28]程载斌,土志华,马宏伟,张立军.管道超声纵向导波裂纹检测数值模拟[J].应用力学学报,):76-79.[29]刘锋,马宏伟.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管道损伤检测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2010.[30]焦敬品,吴斌,土秀彦,等.管道超声导波探测技术研究发展[J],实验力学,):1-9.[31]徐新生,郭杏林,刘凯欣.纵向应力波对裂纹探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7-12.[32]齐瑞才,郭杏林.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超声导波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33]姜秀娟,徐鸿.管道焊区裂纹缺陷的超声导波检测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0.[34]张文雍,徐鸿.管道材料物性变化对超声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0.[35]王智.超声导波技术及其在管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2.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开题报告】管道腐蚀缺陷超声导波检测仿真研究.doc
文档介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管道腐蚀缺陷超声导波检测仿真研究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龙盛蓉填表日期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我国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长度约9.3万千米。油气管道投入使用的后期是事故的高发期,我国油气管道己经进入老龄化,如果能够对管道进行周期性检测,对...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管道缺陷导波与超声波C扫描复合检测新技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管道缺陷导波与超声波C扫描复合检测新技术
上传于||文档简介
&&超​声​导​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长距离管道超声导波聚焦检测系统
管道腐蚀检测系统
如果您对该产品感兴趣的话,可以
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原理:  TTF 采用低频导波技术,操作频率刚好在可听频率以上,声波从固定在管道周围的探头环发射。这些低频(属超声波范畴)必须以适当的声波模式产生。该频率范围不需要液体进行耦合,采用机械或气体施加到探头的背面以保证探头与管道表面接触,从而达到超声波良好的耦合。管道环向的超声波探头均匀的间隔排列,使得声波以管道轴芯为对称传播。  导波的传播主要被声波的频率和材料的厚度控制,在遇到管道壁厚发生变化的位置,无论增加或减少,一定比例能量被反射回到探头,因此为检测不连续性提供了机理。在这种情况下,管道的特征如环行焊缝、壁厚的增加在管道周向是对称的,因此上升的环向波峰被均匀的反射回来。而反射的声波也是对称的,由特优良的相同的声波模式作为入射波,在有腐蚀的区域,厚度的减少将被集中,导致入射声波的散射附加到反射并发生模式转换。因此组成的反射波模式加上模式转换组份。模式转换声波由于不统一的声源趋于产生管道弯曲波,该信号的出现是不连续的强烈显示,如腐蚀。TTF 能够检测和区分对称波和弯曲波,并且能显示这两种声波。被显示的反射作为提纯的信号,在幅度与距离的A扫描显示中,与常规的超声波显示相似,但是测量的时间基为几十米,而不是厘米。&A 扫描显示  在A扫描的的信号被解释之前,DAC曲线被放到显示器上,随距离逐渐的衰减来自管道的环焊缝的信号,制作了真实的反射器,设置DAC曲线。根据经验,我们知道环焊缝(有正常的焊高)反射比管道的端部(即全反射)弱14dB(5的系数),此外,经验也给出了管道壁厚9%截面损失产生比环焊缝远小于12dB的信号,26dB水平线被作为评价信号的门槛。在A扫描上,有4个DAC曲线:0 dB 曲线:  管道端部或法兰为近全反射,在试验室的单根长管上可以证实,可以被作为设置绝对参考灵敏度,该参考一般为0dB反射。如果显示在A扫描显示上,DAC曲线是黑色的曲线。-14 dB 曲线:  现场的环焊缝典型地提供20%(-14dB)管道端部的当量反射率,同时从焊缝到焊缝有少量的变异,该前提在实践中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在A 扫描图上-14dB的DAC曲线是蓝色的线。-26 dB 曲线:  管道壁厚截面损失的9%与管道端部反射率的5%(-26dB)相当,在A扫描的图上,该门槛水平是绿色的线,判为异常线。异常接近但没有超过-26dB曲线,一般被判定为小缺陷,超过-26dB曲线为中等曲线,大于-26dB线直到-14dB线为严重缺陷。-32 dB 曲线:  &32dB 曲线为有效的测试范围的决定因素,该因素使得可重复的异常有一个6dB的或更好的信噪比。为了有效的解释测试数据以及对于小异常充当测试范围和灵敏度,知道信噪水平是必要的。&二、报告  TTF 的操作者为解释目的,使用A扫描显示。对于一般的服务工作,客户得到的仅仅是由TTF 软件生成的报告。为在报告中记录信号,操作者简单的使用屏幕的箭头在A扫描图中选择有关的信号即可。程序自动的测量信号的峰值,作为在-14dB DAC曲线的上或下的数值,从探头的中心线测量信号前沿距离。如果允许,可以从测量距离的已知基点,给定一个坐标偏移,要比从探头位置测量距离更好。TTF 的报告也包含关于测试的信息,该信息进入程序设置的&用户信息&页,例如管道识别号码测试位置和管径,图4 显示了报告的格式。这些报告通常由在每个测试点采集的几个处理数据文件的一个产生,所以报告可以利用不同的测试参数的其它的处理数据文件的观察结果,例如测试频率的范围。缺陷分级:  对于检测到的异常可定性为&小的&&中的&&严重的&,同时从理想的缺陷的反射幅度和其尺寸之间,有单一的关系,如大缺陷产生大的反射,真实缺陷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大的缺陷好像有大的响应,反过来将不是必然的,因为缺陷的形状和取向也影响响应的幅度。  -26dB 线是报告水平线,如果信号超过该线,对应的是一个理想的9%的区域缺陷响应当量。TTF 是一个扫描工具,因此响应的分级为&中的&&严重的&,在对它们的解释的选择中,对该区域的检测有更多的说明。&严重的&级别表示响应的幅度是可能的大缺陷;&小的&级别表示定义一个被观察的信号,但是没有超过报告水平线;记录这样的显示,对于某些应用,对检测到的这些小缺陷需要适当的监测,观察该区域是否随时间增长。对于&小的&指示为练习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  TTF 的信号解释要求充分理解影响试验输出的因素,和其它任何高级的新的测试方法一样,都需要解释结果的丰富经验,英国皮艾公司提供系统操作和结果解释培训。&&TTF长距离管道超声导波聚焦检测系统&  TTF仪器应用低频导波技术,用于检验管道的腐蚀或冲蚀,能够100%覆盖管道壁厚。仪器在一个测试点可以沿着管道向两端发射低频超声导波,可以传播很长的距离,甚至在保温层下面传播,反射的回波由仪器接收,由此评价管道的腐蚀情况。该技术正在被广泛的接收为管道和管网评估的有效工具,尤其在对其实验检验很困难的或因实施检验的费用昂贵的场合,更易发挥其技术优势。&&&一、技术优势:  && 管道100%快速检测,覆盖管道所有检测区域;  && 高效检测,在同一位置可以检测几十米到上百米的距离,并可双向检测更长的距离;  && 检测灵敏度高,对管道内外腐蚀具有同样的灵敏度;  && 无法到达区域的检测,如套管、穿公路、过河等埋地管线、水下管线;  && 降低检测成本,除探头安装区域外,可不开挖、不拆保温层;  && 自动识别纵波和扭转波,可区分管道的腐蚀情况和管道的特征(焊缝、支撑、弯头、三通等);  && 模块式探头,将探头组合到相应管径的膨胀圈上,高适用性和性价比,最大检测管径达72英寸;  && 高灵敏度、低噪音,定位准确;  && 与计算机高速通讯,能够进行实时的采集和快速自动特征分析,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 无需液体耦合,采用气泵给探头施加压力保证探头与管道充分接触。&二、技术参数:  && 检测管道类型:无缝管、纵缝管、螺旋焊管等。  && 管道情况:埋藏管道、水下管道、高架管道、带有套管的管道、垂直水平管道、岩棉保温层、环氧树脂层、沥青环氧树脂涂层、PVC涂层、油漆涂层等。  && 管道直径:2-48&为商业化型号,48-72&可定做。  && 使用温度范围:5-160℃。  && 缺陷定位类型:外部腐蚀、内部腐蚀或冲蚀、环向裂纹、焊缝错边、焊接缺陷、疲劳裂纹。  && 最高精度:管道横截面积的1%,增加导波聚焦功能,最高精度可达0.5%。  && 可靠精度:管道横截面积的3%。  && 定位精度:&10cm。  && 检测距离:理想状况&180米。&三、TTF设备组成:1、TTF长距离超声波检测主机  主机为新设计的24通道多模式的系统,是在以前的性能优良的12通道的基础上改进型号,与12通道具有相同的操作方式,但是其能力却增加了50%以上,为更大的检测距离和更高的精度提供强大的电压。  该设备能够产生导波技术中使用三种主要的波形,纵向、扭转和弯曲波。同样被设计作为相控阵,使其超声声束聚焦到一点以提高缺陷的检测和鉴别能力。通过发射一个不对称的信号进入弯头,将以与直管相同的方式检验管道的弯头,超声波可以被聚焦到弯头的某一点上。2、电池供电   TTF系统的高能量输出意味着需要外接的电力系统,但是,对于流行的需求,英国皮艾公司已经研制使用电池块供电,使用时间可达8个小时,独特的技术确保了最小的尺寸和最轻的重量。典型充电时间为6小时,并且适合空运。<span style="color: #、膨胀圈   新型的膨胀圈比原来的要薄,重量是目前的25%,更加柔性,既可以平板放置,也可以卷成需要的圈放置。4、多模式模块   新设计的模块可以安装五个传感器,两个用于产生T波,三个用于产生L波。因此,使得在发射一个模式的同时可以接收相同或不同的模式,极大的增加了缺陷的检出率和减少伪陷的误判率。<span style="color: #、高温能力  新设计的圈和模块使得使用温度可以高达160度,比原来的125度高很多。<span style="color: #、新软件   2.0版本的软件与新的硬件相匹配,当然也可以使用在现有的设备上,操作环境为Windows& 2000/XP ,并且能够进行实时的采集和快速地自动特征分析,尤其是适合于多频应用,还有自动报告生成功能,大大的提高检验效率。&&&&&四、TWI集团目前(05-06年)正在研究的方向1、增加导波方法,改善埋藏管道检验性能,总投资117万欧元  1)改善导波方法,提供大量的异常数据并分析解释;  2)引进新的波束聚焦技术,提高灵敏度和检验范围。2、开发相控阵与扫频技术,应用于评估管道腐蚀,总投资101万欧元  1)增加导波试验方案(相控阵、多谱勒和扫频技术),并推广到应用现场;  2)验证这些技术;  3)使波的模式(接受/发射)和试验频率最优化;  4)提高缺陷鉴别能力;  5)应用导波适用于检验复杂的管网,如压缩站;  6)提高导波方法,应用于检验沥青包裹和埋藏于严实的土壤中的管道。3、 开发下一代导波检测系统,投资56万欧元  开发高性能的硬件,应用于检测铁路和扩大导波的在管道检验方面的应用范围。4、 采用压电晶体产生弹性波&小结构的诊断,投资300万欧元。基于压电产生的波的传播特点,开发新的结构诊断环境。  1)研究长距离波产生技术,基于先进的低频压电探头  2)研究新的信号处理系统,确定缺陷位置和影响弹性波传播强度的因素等。5、 应用导波断层技术,在不倒空罐的情况下,检验大型石油和化工储罐,总投资200万欧元  开发导波(UGW)技术,沿着油罐底板发射低频超声波,该技术目前处于&幼年&阶段,将应用于检验直径大于100米的油罐底板的腐蚀和缺陷。6、 开发检验系统,应用于检验埋藏于水泥、水下或有防腐层的金属管道,总投资200万欧元  开发超声波导波技术,增加测试范围,在一个测试点达到检验100米的埋藏管道7、开发导波检测技术,应用于海洋平台结构的监测,投资290万欧元  1)开发监测疲劳裂纹技术,从一个100米远的检验点,使检验精度达到截面积的1%。  2)通过改善信噪比、探头设计、波的模式选择和信号滤波,将检测范围从10米增加到100米。  3)通过使用多谱勒波和频扫技术,改善裂纹鉴别能力。  4)增加在&粘&的防腐层和水泥下的管道的测试距离,使用低频和扭转波代替纵向波。&&&Perm-A-MountTM远距离检测装置&?& 检测设备的局限性驱使一款新的永久性安装前置检测工具的产生,这个工具被称为Perm-A-MountTM远距离检测装置。这种装置由一个可直接放置在管道表面的传感器阵列组成。这种装置具有所有导波远距离检测的优势,并且不用考虑被检材料表面的情况。&应用:?&&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检测:?&&☆ 埋地或者埋入河道的管道?&&☆ 高架管线?&&☆ 绝缘管线?&&☆ 近海梯级竖板?&&☆ 埋地管线?&&☆ 海底管线(进一步的开发)?&&这个装置由英国焊接研究所公司的表面腐蚀部门研发,并且通过测试,此装置不会成为管道系统中的新腐蚀源。?&&检测的探头通过一个外部连接盒连接在远距离检测装置上,这个外部连接盒可以安装在距离探头20米的地方。此远距离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的采集执行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可以由CSWIP培训的检测人员进行远距离操作。&&优点:?&&☆ 点击三个鼠标按钮即可对检测的信号进行自动采集。?&&&&&经过CSWIP培训的检测人员可以在现场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也对信号进行远程分析。?&&☆ 低成本?&&☆ 多种波形显示形式:传感器的阵列极大的优化了管道直径,壁厚以及容量的检测能力。?&&☆ 极好的数据稳定性和重复性?&&&&&在管道检测中,高速重复传递传感器的信号的过程中可以允许检测的环境有微小的变化。?&&☆ 使用温度范围广?&&&&&Perm-A-Mount远距离检测装置的温度适用范围为:-40&C~+125&C。?&&☆ 被检管道的尺寸范围:2~36(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 每个检测装置都有单独的唯一的序列号?&&☆ 提升了检测的能力?&&&&&扫描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分析能力和检测能力?&&☆ 便携:此检测工具仅有15mm 厚、150mm 长。?&&☆ 仪器的高性能?&&&&&经过410万次疲劳测试,此检测工具的性能并没有下降。?&&☆ 适用于任何检测环境?&&&&&经过盐水喷雾试验,检测信号没有减弱。?&&Perm-A-Mount是一款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的装置,它可用于处于恶劣环境、危及人生安全或者难以接近被检材料等情况下的管道系统的定期检测。&&&&&
注:1.可以使用快捷键Alt+S或Ctrl+Enter发送信息!&&&&&&2.如有必要,请您留下您的详细联系方式!
长距离管道超声导波聚焦检测系统相关产品
联 系 人:余先生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QQ:
Copyright@ &
北京科海恒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omsol超声传输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