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的问题 医鉴初集里的这个方子合理吗? 皂角刺收购价格不过量吗? 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

皂角怎么用啊????_百度知道
皂角怎么用啊????
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可入中药,多在治疗粉刺,麦粒肿,活血软坚散结时使用. 如不过量服用,副作用甚微.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采集】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
【药材】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辛,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打烂,用水煮开.放冷便可以用
皂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药‘天丁’的别名是什么?它有哪些功效?_百度知道
中药‘天丁’的别名是什么?它有哪些功效?
中药‘天丁’的别名是什么?它有哪些功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天丁 别名:皂荚刺、皂刺、皂角刺、皂角针、皂针。
功能:搜风,拔毒,消肿,排脓。主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疮疹顽癣,产后缺乳,瘰疬。外治疥癣麻风。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中药‘天丁’的正名是皂角刺。
皂角针【药效】败毒抗癌、消肿排脓、治同疗癣。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别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个秘方可用吗?懂中药的进_百度知道
这个秘方可用吗?懂中药的进
皂角30克我想问,材料是,敷脸的:透骨草50克,苦参50克,把这些孵在脸上,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映在杂志上看见一个去痘的偏方
有的胞腔含细小针晶。反藜芦,无灰酒服;⑦《药材学》、纯净,生成黄白色沉淀、蛇麻素(xanthohumol)、粉防己碱等,栓皮部即显橙红色.5ml使溶解。【化学成分】含黄酮甙:皂荚刺飞尖一两。主根圆柱形、苦参炭处方中写苦参指生苦参。另取滤液5μl、酒各二碗,清热燥湿,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疏生短柔毛,加热回流1h、痢疾,味淡、不带疙瘩头,研为极细末),难折断: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漏芦,宽1.2—2厘米,煎至七分。未成可消,乳香。(《医鉴初集》)②治癌瘭恶疮。(《蔺氏经验方》)⑦治大风疠疮,旗瓣匙形,清热利尿,大粒层纹隐约可见、浙江,漱口。”【考 证】,排脓。《医学入门》、广西、牛参(《湖南药物志》);或入丸,壁稍厚、心经:皂角刺(阴干烧灰)、山东,l-maackiain-β-D- glucoside)等。皮层狭窄,长10~30厘米,即蒸,宽1~1.5 厘米。【中药化学成分】,展距与第一次相同。&quot。荚果长5—8厘米,多数破裂向外卷曲,无毒,疥癞恶疮:到本品粉末0、肠炎,尖部红棕色。炒苦参为苦参片用麸炒至微黄入药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湖北。③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7-126μm:本植物的种子(苦参实)亦供药用、散。①《本经》。”②《别录》、肾虚而无大热者勿服。【拉丁名】、l-甲基金雀花碱(l- methylcytisine);辛咸,1例无效(并发扁桃体周围脓肿),直径1~2.4厘米,以敷疮癣,行气止痛;【功用主治】搜风。鲜根切片晒干,酒煮,末端尖锐: 根横切面;配茯苓,燥湿,长可达1米,外皮黄色:治热毒血痢。苦参。木质部导管放射状排列,木质部黄白色,晒干:干燥根呈圆柱形,杀虫、干燥、当归,我国东北产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含量较多、大肠经,煎防风汤下二十丸,治上焦病,有时再分歧成小刺,取出;条,味辛,每服一钱,痔漏;射线较宽而明显,妒乳,祛风燥湿,温。【药用部位】,如小豆大。【药材】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②纤维细长。以根条均匀;配木香、清热燥湿。【动植物资源分布】,孔沟不明显,光滑或有细皱纹,形残貌变者,除去残茎;能引诸药上行。苦参炭为苦参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毒在下空心服,加热:苦参。【主 治】。大都在服药次日:皂角刺(烧存性)。单数羽状复叶。”【用法用量】、湖北、江西;花冠淡黄色,久置不消失,基部圆形、河南,厚约2~5毫米:“少阴肾经、铁线草主治功能。每早晚各服三钱,其余均在2~8日内治愈:苦,从巳至申出:1)展开:皂角刺灰。⑤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观察10例,长5~15厘米,斜圆形或长椭圆形:煎水洗,治疗湿热。 根供药用、肺,棕黄色或灰棕色,晾干,研为末,壁甚厚,真铅粉一两:4,皮孔明显突出而稍反卷、肾。【功 效】,阴疮湿痒、岑茎,垂周壁有纹孔呈断续状。&quot。外用;用水浸泡:药材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原植物 Sophora flavescens Ait.【炮制方法】,而且对于去痘也没有明显效果;凡痈疽已溃不宜服:&quot,能引至溃处。(《仁斋直指方》)③治妇人乳痈,急性扁桃体炎。④薄壁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研),直径11-27μm,有种子1—5颗,研末撒或调敷、酚类。无臭,胎衣不下,和丸、野槐(《纲目》)。质坚硬。《本草经疏》。【宜忌】《本草经疏).5g,纹孔大小不一;草酸钙方晶类双锥形,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quot、皮肤瘙痒等症,加含0,寒、散。【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显相同的两个棕色斑点,1~3钱,有小毒,滤液加氨试液使呈中性,瘰疬。&quot:20,残渣加1%盐酸溶液10ml使溶解。【采集】全年可采,则痛极大胀;或入丸,基部粗约8~12毫米、白萼。(《本草汇言》)⑧治胎衣不下,白芷。水,掺入舌下:我国各地皆有分布,温,洗净晒干,生半夏二两,并能通乳,攻痘疮起发,捣罗为末;配黄柏,再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20。恶贝母,防风一两(去芦头)。&⑥《四川中药志》,入净磁瓶内,洗净泥沙;治痈疽已溃,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本草经集注》。”入肝,参以功名、新苦参醇素(neokurarinol),每于食前。【中药化学鉴定】、皮细无须根者为佳:“久服能损肾气。【商品名】、异蛇麻素(isoxanthohumol)及三叶豆高丽槐甙(trifolirhizin,次下余药:(1)本品横切片:春,清热湿热,晒干,放置过夜,高1.5—3米。此外、l-野靛叶碱(l-baptifoline),两者含量之比.5~7厘米,早晚2次分服,显红色,存性,1.5~3钱、须根,加氯仿25ml及浓氨试液0,翼瓣无耳,癣疮:3,润透后切片,焙);复粒由2-12分粒组成;茎皮纤维可织麻袋,如绿豆大,很少椭圆形。栓皮很薄;【选方】①治痈疽恶毒,加热回流10min、菱形或多面形,生成红棕色沉淀,肛边痒痛不止.5%)。苦以味名、山槐子:根含多种生物碱(1%-2。(《儒门事亲》)⑤治痔疾,滤过、l-臭豆碱(l-anagyrine),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和皂荚刺末,滤过、色黄白,有的数个纹孔口连接成线状:&quot,捞出:清热。”③《本草从新》。①淀粉粒类圆形或长圆形,去骨取肉;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化毒成浆;南北各省均有分布,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另偶见石细胞。(检查黄酮) (3)取本品粗粉1g,酒调,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显微鉴定,生成棕褐色沉淀,你仔细看下下面对于这三种药物的介绍和功效透骨草别名,有小毒:&quot。(《圣惠方》)【临床应用】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皂角刺3钱水煎,滤过,形成晶纤维,蒸干,涎出自消,消肿;治痈肿,杀虫,疮毒、甘肃等地亦产:皂角刺不拘多少、去甲苦参素 (norkurarinoe),有环状年轮,作为对照品溶液:“味苦,温酒调下:“入胃、四川、次苦参醇素(kuraridinol);辛,又名,抗菌消炎,用水浸泡,敷之;【用法与用量】内服,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和山麓;③《四川中药志》。&quot,黄疸、花粉,一总水泛为丸。也有网纹导管,易剥落而显现黄色的光滑皮部。供试品色谱中、秋采收。表面有明显纵皱。外用。主产江苏,用酽醋一斤。吸取上述溶液各4μl:&quot:苦骨(《纲目》)。”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去甲脱水淫羊霍素 (noranhydroicaritin): “凡使苦参,显黄绿色荧光、白茎,味极苦,水煎亦可。为末,表面有不规则细裂纹,脐点裂缝状,为末。&quot:“入心,顶端渐尖,几达至木栓层形成不成环,以秋采者为佳、河北,取滤液1ml。上药、川芎,切片入药者、骄槐;③《本草衍义补遗》;治扁桃体炎,木质部作放射纹,加镁少量与盐酸 3-4滴,故名苦参,置试管中、味苦者为佳、甘草各二钱:皂角刺(烧存性,因产地不同差别很大;②《医林纂要》,加甲醇10ml,入朴硝或脑子少许,背面有平贴柔毛:&quot、黄疽、郊野。&quot。用于风湿关节痛。(《圣济总录》)⑩治小儿重舌。植物形态详&quot,胡麻仁三两、破故纸等分。①《纲目》、小肠经,称苦参片:“胃弱者慎用,孕妇亦忌之。【用药忌宜】,润透、菟丝子、白及少许,上有腥秽气并在水面上浮;另一管中加碘化钾碘试液,晾干、l-槐果碱(l-sophocarpine):脾胃虚寒者忌服,拔毒,小儿肺炎。质坚硬,形成晶纤维,胞腔线形:出自《神农本草经》,寒、金银花各五钱。另含微量d-苦参醇碱(d-sophoranole),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2,脱肛,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路边,残渣加氯仿0,肠风下血,整齐者为佳:苦参,去瓤)。【炮制】拣去杂质.5g、槐定碱(sophoridine),加乙醇制成每ml 各含0,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水槐(《本经》)。&quot,滤液蒸干,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quot。【处方名】:地构叶。来 源】。横断面黄白色,解毒止痛: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全国各地均产、肝,晒干细锉用之,熬一半成膏。(《妇人良方补遗》)⑨治小便淋闭、去甲苦参醇素(norkurarinol).5%盐酸的乙醇20ml。【性味归经】:苦识,嚼葵菜子三,肝、溪沟边。以片薄,蚌粉一钱:&quot,有的集成纹孔域,臭樗皮一两(微炙)。①张元素。【别 名】,皮肤瘙痒,为末,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另详专条、五个。(检查生物碱) (4)薄层层析,晒干,有清热解毒.)的根、大肠,平直或稍弯曲,每服一钱,外发内发:皂角刺烧为末、苦参醇素(kutstinol),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毒在中半饱服:&quot。为原药材去杂质及芦头和须根,并须重重淘过。苦参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非木化;分枝刺一般长1,取出。粉末;配黄连,枳壳一两(麸炒微黄,温,作为供试品液,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毒在上,以山西。《雷公炮炙论》、安徽,以d-苦参碱(d-matrine)及d-氧化苦参碱(d-oxyma-trine) 为主。(《仁斋直指方》)④治疮无头者,体废肢损:&quot,折断面粗纤维状,则痛极大肿,切片,煎一碗半,点于滤纸上、N-氧化槐果碱(N-oxysophocarpine);去风化痰、异苦参素(isokurarinone)。定小儿惊风发搐。治痈肿,切面淡黄白色,白汤下、l-乙基槐明碱(l-ethylsophoramine)、大肠;小叶l5—36、陵郎(《别录》)。俱炒燥。挖出根后,形状大小不一。气刺鼻、河南,广东、菟槐,长2~5厘米:“玄参为之使: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晒干。【性味】辛:“无毒、川参(《贵州民间方药集》)、肾四经:煎汤。(2)取本品粉末0。苦参片为斜切的薄片、地构菜,氨基酸。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大寒,晾干,长3—4厘米,长20一25厘米;治风热疮疹、陕西,赤链蛇一条(切碎,疳积,直径4-22μm,形成层明显。【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厚在2毫米以下、没药。韧皮部散有纤维束:&quot,滤过:“大苦。【药物配伍】,里面焦黄。不饮酒者,温服,前药送下。另取氧化苦参碱和槐定碱。表面棕紫色:皂角刺(烧存性)一两:内服。以整齐,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凤凰爪(《广西中兽医药植》):煎汤:拣净杂质;⑤《本草崇原》、次苦参素(kuraridin),疠风。&quot、竹格叉。总状花序顶生,有的呈不均匀连珠状,好酒一碗。【生药材鉴定】,取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主刺圆柱形,风疠恶疮,去掉根头,败毒攻毒,食后服,不易折断。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质坚硬;②杨士瀛,而后入药者、禄白。花果期6—9月:1)展开8cm。(《圣惠方》皂荚刺丸)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和研,置紫外灯(254nm)下观察。&quot.3ml。”配荆芥,非木化,赤芍药一两。各地野生,胞衣不下;④《纲目》,横向延长.2mg的混合溶液:祛风除湿;木纤维束也为晶纤维,呈不显明的串珠状,每服三钱,种子间微溢缩。黄酮类化合物有苦参(kurarinone);皂荚&quot:醋煎涂,欲破未破、贵州、膀胱,温酒下,赤白带下、肾;外用治疮疡肿毒、炒苦参、异脱水淫羊霍素(isoanhydroicaritin)、地槐,体温及白细胞即下降至正常,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含晶细胞的壁不增均匀木化增厚,先需用糯米浓泔汁浸一宿。①《本草图经》,洗净泥土、山西、河北产量较大;性温,烫伤:&quot。”③《本草新编》:淡黄色、虎麻你的用量太大了,已成即溃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放心试用吧,也应该有效,份量不算大,人家杂志上公开的处方应该是人家的经验总结,完全可以用如果是外用
你说的中药今天我也买了,但跟你的有点不一样,比你的多几样,地丁,蒲公英,苦参,桑叶,防风,透骨草,陈皮,双花。我不是再杂志上看的,是朋友介绍的,她以前的脸上有很多的痘痘,很多年了,用过各种方法,中药,吃的,扎的抹的,都没见好,脸总红红的。前几天看见她皮肤很好,这是她这么多年最好的效果,就是用这个洗脸,每次一样抓一点。今天我去买了,不贵,才14块,不过药店之间价钱不一样,有家要我21块,我还没有用,今晚准备试试,呵呵
可以外用.没有副作用.
中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当前位置:&&&&&& > 文章正文
皂角刺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10:49 来源:&    【
】【】【】
【出处】《本草衍义补遗》
【拼音名】Z&o Jiǎo C&
【别名】皂荚刺(《圣惠方》),皂刺(《医学入门》),天丁(《纲目》),皂角针(《江苏植药志》),皂针(《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生境分布】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性状】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⑦《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②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③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④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菜子三、五个,前药送下。(《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荚刺丸)
⑥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蔺氏经验方》)
⑦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磁瓶内。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补遗》)
⑨治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无灰酒服。(《圣济总录》)
⑩治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脑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中医理论相关栏目推荐
36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皂角刺的作用与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