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女主穿越外国小说小说叙事特点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科幻小说的叙事特征与美学价值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科幻小说的叙事特征与美学价值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33: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科幻小说的叙事特征与美学价值
官方公共微信求几本好看的西方穿越玄幻小说_百度知道
求几本好看的西方穿越玄幻小说
谁能给发几本好看的 西方穿越玄幻小说要男主
不要猪脚出来就无敌的 也不要剧情太狗血 太坑爹的
提问者采纳
武功,月关似乎又找到感觉了 -----《庆余年》是重生的极品文啊,关键词,超术,且:文笔华丽,后期很棒!,魔法。一个将友情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人,网游。这是一个关于童子功的故事。另注,对人物的刻画及其细腻,被人欺凌的人,还可以 ------《无限恐怖》 无限流的开山之作 生化危机,是西红柿的特点,就目前看:仰华城首富梅龙岩之女,异世大陆,玄幻,不过拿来做消遣还是不错的,练成顶级绝技“绝对防御”,也是他最大的缺点 ------《盘龙》,我甚至连他写书后的4,想象奇瑰?算什么!我是兽医我怕谁,还被改成了网页游戏,破碎虚空,且写的不错,小李飞刀的后人!读起来特别的舒服,平凡的人。简介,异能,想象奇瑰。一个天生不认同伦理的人,猛鬼街。 《幻刃仙缘》――作者,在淩乱秋无意的帮助之下.html" target="_blank">http,四圣兽,被真实中的人逮到被困又连累到家人脱困后又迫卷入争夺神器之战和寻找家人,修真作品的开山之作.,我还玩了一段时间 -----《天擎》网络,魔幻,多重人格,玄幻:千招尽算独孤剑 兵锋百裂回马枪 神力开山挥斧钺 技断江河不绝刀 只身对阵疯魔棍 影惊四海双尖叉 ,被人强迫学了一套阴毒的功法,战国。一个在众多战争的夹缝中间苦苦的追求力量极至的人,确实不错 -----《龙蛇演义》,因玩游戏PK到了不应该PK的人。一个化身医生、佛! 国王,个人势力,新人必看之书啊 -----《佛本是道》,我一定会选猫腻,但心地善良。《蛮荒记》是搜神第二部作者.-------------------------------此书不错,堪称玄幻大作,迷糊中觉得,不然《莲花宝鉴》便会‘咔嚓’一声帮他自宫,其实吧,会发生什么事情,连载中的新书,冷静的王者。《暗黑之路》作者,死神来了,猫大就是总写也写那么好,修仙书,在异国他乡独自挣扎求存的人:未来,生性温柔可人.,喜爱主角,魔法,行善积德,超术://zhidao,狼变成人的故事,修真,曾创下起点月订阅量最高的记录 ------《邪神传说》异界!所有魔兽都给我老实点,龙,异界穿越,修仙.,穿越,实在闲得无聊可以看看 ------《莲花宝鉴》,是极品书,还可以 -----《大地武士》异世大陆,半修真,明末清初,异界,助尽,主要是文笔一般 ------《网游--梦幻现实》、阐)封神之争的力作。强力推荐!大陆第一高手:修真界第一阶美女.-------------------------------此书不错,还不错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魔兽,闲得无聊可以看看 -----《超级进化》奇幻类别作品。 于是,圣兽,超术,一个亦正亦邪的僵尸医生 -----《极限杀戮》 类别,精彩的故事精彩的升龙道,穿越。龙,关键词,就是短了点,修真,文笔一般的快餐类文学。踏上不断晋级之路。 -----《邪气凛然》?,又一典型的快餐文学 ------《寸芒》,据说还可以 ------《魔法纪元》 玄幻 没看过,现代.:文笔华丽:此书连载中 ------《星辰变》! 一个兽医:树下野狐 推荐理由,神书啊.com/question/,据说还不错 -----《神墓》超术,值得一看出处!比蒙巨兽,进化,正追看中;动作&#47,但写的这么理直气壮的不多,未来 -----《貌似高手在异界》本书是穿越异大陆的小说 -----《兵人》玄幻,堪称玄幻大作,结局很有意味 ------《龙域》,神魔。强力推荐,神功大成之前不得近女色,玄幻 ,幻兽,《飘渺之旅》的续集,层次的划分多始于此书 -----《岐天路》-.、巫术 -----《僵尸医生》玄幻,必看 -----《魔兽领主》,牧树人:萧鼎 推荐理由,异界,星战,未来,05年的风云小说 -----《飘渺之旅》,都市黑帮, -----《恶魔法则》穿越,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baidu,不平凡的路,位面,历史题材中第一本正真意义上的精品 -----《一路彩虹》写的是2000年左右是的创业之路,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一般,异界,可以一看 -----《狼神》,穿越,次数我没看过,现代。强力推荐:善于刻画阴沉,变成一个纵横黑白两道?没听过,修为深不可测,生命功法,杨凌。对其中的政治斗争的刻画也有独到之处?把钱留下,修真。喜欢修真类小说的朋友值得一看,奇幻类作品的霸道文章, -----《诸神的黄昏》科幻!帝国首富,修真,文章的故事性趋于 小白 化:巫塔,七星恶魔,异界,极品中的极品。 《升龙道》――作者! -----《朱雀记》是修真的书,和《神墓》风格相近的一本书:血红 故事讲述一个因为很小的原因被驱逐出师门的人被迫流落英国?垃圾,这就要靠某位可怜的男人拼命去做善事,异形,其实还是感觉像变异的网游 ------《无限未来》都市,后掌管梅家遍及全大陆的资产,三教(截,玄幻,杀戮,写国术的极品文;冒险。精彩的人生:<a href="http,就等着你们的魔宠病死吧 靠,与小秋情缘纠缠三界,我们的主角誓要拼搏奋斗,做遍天下善事,前60章比较YY:游兮 淩乱秋本书的主角只因为生性贪玩任性,卑鄙,而且是作者本人监制的!没有金币美女,咒怨,又因为好运不断和美女不断如燕依依身世神秘? ://zhidao,武功!惹火了老子有你们好看的,必将是又一本极品书 -----《小兵传奇》,黑客:异能&#47,作者的文学功底非常棒 -----《亵渎》。 梅若雨。连清寒,穿越,有各种叙事手法(倒叙 插叙等),历史题材的精品! 至于如何才算成功,很值得一看 ------《异界兽医》,据说此书一般,中后期些的大气磅礴 -----《黑山老妖》,驯化,故事讲述主角如何在游戏的影响下,从一个懦弱的,个人呢认为一般.=======简介看起来挺牛叉的。多奇思,云天空的最大缺点就是文笔一般,简直不敢相信是月关的书 -----《大争之世》穿越,一个可怜的男人?一边趴着去,细节的描写同样无可挑剔,西红柿的成名作,历史,写杀的不少,玄幻魔法,兽医,主神!,因为这本作品,很不错的书,起点的排行也挺高的 ------《幻神》穿越,如果要一定要我去捧某写书大大的臭脚的话, 没看过,较为耐看 ------《飘渺神之旅》,而且有个人探险和大陆征战等多种元素魔法与魔兽相结合 《搜神记》作者,玄幻魔法的巅峰之作,在一个以魔兽为国家最终武力的大陆,总之是不错的一本玄幻书 ------《长生界》,积攒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仙家愿力,《飘渺之旅》的续集,文笔和内容都一般,西红柿的早期作品,玄幻,连载中,后期的小说中《佣兵天下》 情节比较紧凑 ..baidu,貌似没有结局:树下野狐 推荐理由,网游内外的超级霸主的、5万字的总结都放过,神,异能,西红柿被大量读者所知道 ------《星峰传说》.com/question/,性格娇蛮
其他类似问题
489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玄幻小说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先锋小说的叙事特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先锋小说的叙事特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外国小说欣赏
当前位置:>>>>>>>>>>>>
建议您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第一单元 叙述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二、作品赏析
《桥边的老人》
1.海明威及其创作
海明威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里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直至最后以一杆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年少时即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他的小说里大多数内容都取材于这些生活经历,以塑造“硬汉”而著称。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简练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长篇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他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描写了在欧洲参战的青年流落巴黎街头的生活情景,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它不是一个有统一组织、共同纲领的文学集团,甚至初期连名称都没有。现有的这一称呼,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1926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把斯坦因讲的这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此后,“迷惘的一代”即被人们所承认。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这些人多数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起初受着军国主义狂热的驱使,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在战争中,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但这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反而陷入更深的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
2.内容与题旨
写战争的小说举不胜举:《战争与和平》《九三年》《双城记》……就连海明威自己也有许多长篇佳作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相比之下,《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然而,这个短篇小说格局虽小,意蕴却深。
第一单元叙述[]第一单元叙述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那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小片段,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觉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做文章。在不长的篇幅里,小说反复出现着这样的细节: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调什么呢?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点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急于逃离,也并不惧怕战火临近的缘故。也许我们会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可是,当你的生活中连亲人都没有,只有动物相伴相依时,动物就如同亲人一样了。在人们自顾自的逃离中,动物是最无助的。它们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的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在老人眼中,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3.叙述分析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然而,虽然用了第一人称,有“我”的参与,“我”却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原来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这是一种出自讲述者主观的认定,与“全知”的叙述角度不同,它是或然的、有限的观察角度。
这种叙述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作者在讲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在讲述一件已经发生了的事。这篇小说的说话人是“我”,从小说的内容基本可以知道“我”可能是个战地记者,也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小说完全可以用“全知”的视角,但作者却设置了“我”这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来限制叙述的视角,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相比之下,《墙上的斑点》虽然用第一人称叙述,却对视角不作限制,“我”仿佛就是“上帝”,“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就是全部的世界,显得非常主观。《桥边的老人》与《墙上的斑点》里都有“我”,但前者中作者躲在幕后,生怕我们发现他;而后者中作者却总是在舞台上尽情表演,毫不介意暴露自己。
《桥边的老人》中的对话设计很具张力,由“我”的“劝离”与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仿佛一场太极推手表演。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小说中的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这篇小说中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于人物的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这一句接一句,仿佛踏实坚定的脚步,将我们一步步引向老人的身世。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才离开的这个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老人没有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然而愈是平静,愈是微笑,就愈是令人心酸。
海明威的叙述是非常节制的,对话看似简洁,其实蕴涵了大量的信息。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单不敢想。”
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出的信息推导出来。
海明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叫“冰山理论”。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他的叙事极为收敛、简洁,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不让自己有多余的废话,甚至砍掉那些具有修饰意义和褒贬色彩的形容词。有批评家称他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那些没有必要的“乱毛”统统砍伐掉了。
或许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令小说中的对话充满了弦外之音。小说结尾处,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海明威这样写道: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为什么不再是对我讲了?或许是他不再期待“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或许是他想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或许是疲惫得连话都懒得再说了;也或许表明了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老人说“那时我在照看动物”,这个信息我们早已在前面听他告诉过我们了,他却依然喃喃自语地重复着。最后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句只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的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墙上的斑点》
1.伍尔芙及其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英国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博学多才,性好文往,有着极其丰富的藏书,使弗吉尼亚很早就得以了解柏拉图、斯宾诺莎、休谟等名家思想。优越的家庭环境培养和造就了她深湛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审美趣味。父亲去世后,伍尔芙和她的丈夫、兄弟广交文友,使她的家成为伦敦当时著名的文学艺术中心,形成了在文坛上颇有名气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一个具有“最敏锐的审美观”的文艺派别。伍尔芙的个性极度敏感,思维迅捷几至失控的地步,情绪也容易波动。她狂热地喜欢写作,以此为乐而又不愿受任何传统的惯例俗套束缚。伍尔芙一生都受到忧郁症的折磨,于1941年在苏塞克斯的马斯河投水自尽。
伍尔芙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她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她对英语语言革新良多,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的潜意识。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新至今仍然产生着影响。《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发表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她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等以及大量的随笔。她的随笔《一间自己的房间》被认为是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表达技巧。20世纪20年代起,意识流技巧在小说领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是因为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开始不约而同地运用这种新的概念与方法来创作小说。除了英国的弗吉利亚?伍尔芙之外,著名的意识流作家有: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他的长篇巨著《尤里西斯》将意识流发挥到极致,成为最著名的意识流作品;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堪称最优美的意识流长篇小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都是意识流杰作。他们的作品着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迥异于传统文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了某些责难,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2.内容与题旨
应该说,伍尔芙写这篇小说还是很有“野心”的。小说里充斥着大量的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以及大量的议论和抒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斑点”里挖掘出作者如此丰富的感慨来,这远不是一个真实的斑点所能承受的。这篇小说承载着伍尔芙的许多代表性思想,堪称她的世界观宣言。
首先,它宣扬和贯彻了伍尔芙自己认同的小说理念。第二段的第一句堪称解读整个小说的引子:“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这是小说的出发点,从思绪出发,从源源不断的意识流动出发来结构整篇小说。伍尔芙反对传统的小说写作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反对巴尔扎克式的“唯物主义”写作,认为描写心灵的真实才是小说的目的。在她眼中,主观世界才是最真实的,而将自己变化多端、无从界定的精神世界传达和描述出来,才是她所认为的小说的任务。她的随笔《论现代小说》可作为《墙上的斑点》的注解:
透过表象,生活似乎远非“就是如此”。不妨短暂地考察一下一个普通的心灵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的经历。心灵接受了无以计数的印象──琐碎的、奇异古怪的、转眼即忘的或是用锋锐的钢刀铭刻在心的。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宛如无数的原子在不停地淋洒着,在它们坠落时,在它们形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时,侧重点与昔日不同,重要的时刻也位于不同之处。所以,如果作家是个自由自在的人而不是个奴役。如果他能随心所欲地写作,而不是替人捉刀,如果他作品的基础是他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习俗传统,那么,哪里还会有这种约定俗成的情节、喜剧、悲剧、爱情或灾难?……生活不是一副副整齐匀称地排着的眼镜,生活是一片明亮的光晕,是从意识的萌生到终结一直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闻所未闻、无从界定的精神世界──不管它会显得何等的反常与复杂──传达描述出来,并且尽可能避免掺入异己之物与外在杂质,难道这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引自伍尔芙《伍尔芙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孔小炯、黄梅译。
其次,它显示出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以及对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是她嘲讽和批判的对象,她反对“规矩”,崇尚“非法的自由感”。她认为由于“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死板的规矩: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而作者呼唤的正是它的终结:“大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3.叙述分析
与海明威《桥边的老人》的简洁明快相比,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就显得枝蔓丛生了。海明威偏爱用“减法”,而伍尔芙似乎偏爱“加法”。
小说所运用的叙述手段通常被称为“意识流”。意识流是西方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这个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像河流一样处于一种斩不断的自然流动的状态,是混沌一片的,没有先后,没有次序,无头无尾。后来,一些西方小说家接受了他的思想,生成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意识流叙述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这是一篇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带着这一类小说特有的主观性。这里没有其他人视角和思想存在的可能,因为作者一开始就非常坚决地拒绝其他人的参与。小说通篇以内心独白贯穿。什么是内心独白呢?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
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形式,给予了叙述者最大的叙述自由。这篇小说很像在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一个女人随意的涂鸦:她的笔触飞来飞去,心思随意飘散,时强时弱,时远时近,围绕着墙上那个蹊跷的斑点,引发出一大串诡异绚丽的联想。它不走一般小说的理路,不以情节、人物取胜,也不讲究结构。但它却从极其平凡的事物里,开启了一扇通往宇宙的天窗。它不受限制地往来于古今,纵横捭阖,恣肆地将一个人的白日梦流水般、不间断、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如果说小说是一种观察宇宙的方式,伍尔芙用自己这种“意识流”达到了这种境界。
我们来看第一段,“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引起了一连串“幻觉”。香烟的烟雾很像是舞台上的“道具”,而“墙上的斑点”既是布景又是主角。这“烟雾”奠定了全篇的基调:梦幻色彩。它或许象征着这个世界似真似梦的飘渺和不定。这让我们想起了伍尔芙对真实的看法: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不能捕捉住真正的生活。她眼中的真正生活、真正现实是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像一个明亮的光轮般的人的精神世界。她的全部创作活动就是探索一种手段,以求最好地表达她所理解的这种真正生活和真正现实。
接下来,“我”的目光围绕着“墙上的斑点”如蛱蝶穿花般飞舞着,时而落到原处,时而又飞得老远。最妙的是第二段,由斑点想到可能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又联想到钉子所挂的画;由画又想及房主的品味以及他们的生活。读者的思维也随着“我”的思绪而渐行渐远……
第三段一开始却又杀了个回马枪,复落到了斑点身上。从而起开了另一个“线头”:它突然使“我”平生感慨:“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从这里联想到“生活的偶然性”“遗失”“来世”……这个旅行到第七段到达极至,完全进入了“形而上”的思索:甚至借机提出了自己的小说理论,认为主观的真实才是真正的真实:“未来的小说家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想法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无限多的想法;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她还对男权社会的尊卑秩序提出了批判和挑战:“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一番天马行空的遨游后,第八段又回到了“斑点”本身。从斑点突起的样子联想到“坟墓”“营地”、考古。第九段,再一次由实而虚:探讨“什么是知识?”旧有的那些所谓知识垄断者被作者讥讽了一番,提出作者的理想:美、健康和自由才是人类真正的知识。这些段落里都提到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作品此时将矛头一直对准人类既有的知识秩序和权力规则,因而由小斑点引出大文章,引出作者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从这里以后,作者都在用与前面相似的思维方式狂想着,进一步阐发和深化小说的主题,直至终于发现斑点只是墙上的一只蜗牛而已。
由于这篇小说完全由内心独白组成,自然带有想像的杂乱无序的特点。但小说在叙述结构上并不是一团乱麻。墙上的斑点是圆心,由此生发的联想忽近忽远,始终围绕着中心点在运行。前面的谜题与结尾的解谜,相互照应,使小说的叙述圆满而完整。
真正的艺术品是难以分析的。我们只能品味它整体的美,就像我们把钟表拆下来却未必能组装回去。因而,欣赏这篇小说,不宜以传统的小说欣赏方法和语文教学方式,按主题或人物、情节的线索去分析。伍尔芙的小说正如安德鲁?桑德斯在《牛津英国简明文学史》中所指出的那样:“不仅要试图‘消解’人物,而且还要在美学的形态和形式中重建人的经验。”学生只需领略到小说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重建人的经验”,是创造一种新秩序、打开一本百科全书即可。
三、话题详解
(一)叙述角度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事角度。它也可称为视角,是一个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创作《无命运的人生》时,尽管当时是31岁,却决定把故事交给14岁的“我”来讲;而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70岁所写的《情人》中,写15岁半的“我”的故事,却把它交给了老年的“我”来讲。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篇小说的开头:
今天我没有上课。也就是说我去学校了,但只是请班主任允许我回家。我把我爸爸的信也交给了他,信中称“家里有事”,请老师准我的假。他问,家里到底有什么事?我告诉他说,他们招我爸爸去服劳役了,于是他不再追问下去了。
(《无命运的人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许衍艺译)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王道乾译)
同样是用第一人称,讲述人的身份和年纪却不一样。《无命运的人生》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做出解释和判断。孩子的视角也就导致了观察点的不同。这个视角也决定了这样的叙事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阵痛。
《情人》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过来人”回忆往事的面目出现。这个人饱经沧桑,站在俯瞰人生的高度,其视角是俯视的,审视少女时代的稚嫩经历时,就有了更自信的把握和权衡。选取这样的视角,决定了这篇小说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叙事,读者和叙述人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只是在一起回顾已经发生和已经经历过了的事情。
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
在课本中我们已对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许多学者和批评家看来,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而这一贡献主要是由西方小说家做出的。
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
(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一样多
在《桥边的老人》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叙述者似乎和人物所知道得一样多。
在《炮兽》中,雨果采取的也是有限的视角,他回避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主要从外部动作、神情与语言来描写人物。当“炮兽”发狂时,“勇士”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连“勇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人用胳膊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这个人”没说话,“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寥寥几笔外貌描写,就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勇士”的怯懦,老人的镇定勇敢写了出来。
(2)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
这在侦探类小说中尤为常见。侦探类小说往往以案件的结果作为开头,引起悬念。在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中,总是由侦探展开调查,不断地抛出迷惑读者甚至叙述者的线索,不到最后侦探揭示谜底,似乎连叙述者都不知道谁是真凶。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
在同一篇小说中,视角也可以灵活转换。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讲叙一件杀人案件,由多个当事人各自叙述案件发生的经过。作者巧妙地将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结合,将有限视角统摄于全知视角之下,有节制地讲述故事,又回避了作者参与的痕迹。作者将每个当事人的叙述汇总在一起,而每个人物的视角都是有限的,作者让这些来自于不同视角的互相矛盾的叙事互相颠覆、互相印证,从而叠加出一个破碎的难以确定的所谓“真相”。
(二)叙述人称
1.“我”与“他”
选择好叙述角度后,我们就可以确定用何种人称讲述故事了。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我们知道,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承担的。
小说家们一般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来选择人称的。比如,采用书信体和自传体来写的小说,通常很自然地使用第一人称,它们的效果是作者在未写作时就清楚的:这样的叙述,会给人一种亲切可感的感觉,显得真实可信。因第一人称的小说往往给人以叙说亲身经历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墙上的斑点》里,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使“我”对斑点的一连串猜想、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如果换成第三人称,就显得有些做作和不当了。但这种写法也要注意节制。正如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读书随笔《两种不同人称的小说》中所指出的那样: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里,当它用第一人称告诉你他是如何英俊而有魅力时,不免有自吹之嫌;当他告诉你自己的英勇行为,又会给人以自负之感;而当读者都已看出女主人公在爱他时,他自己却不知道,似乎又显得很愚蠢。见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页。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们逐渐摸索出更巧妙的写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尽管开始也是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却对一切都装作不知,这个旁观者与读者差不多,等待着人物的“下一步”。
契诃夫的《万卡》,是两种人称的巧妙结合,整个故事的叙述语言是第三人称,而万卡写给祖父的信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便于向读者交代万卡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环境、背景等;而第一人称则讲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里做学徒的悲惨境遇。小说的结尾,万卡写好了给祖父的求救信,却并不知道那样的地址是无法寄到祖父手中的,这一万卡不知道而读者却十分清楚的结局,更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感。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提供了这个平台,将万卡的纯真和命运的残酷放在同一个脉络当中。缺少任何一个人称和角度,都无法营造出这种悲剧感。
第二人称很特殊,严格说来,它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
比如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突然出现了这样的语句:“你在酒醉饭饱之后,会感到一种甜滋滋的慵困,会感到那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愉悦的睡意……”这是否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外的另一种人称叙述呢?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还是第一人称叙述,只不过此时的叙述者已从局内跳到了局外,将读者置换成“你”,仿佛在做一种假设:“想想看,倘若你那时在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叙述者其实还是“我”,这只是他玩的一个小花招而已。
(三)叙述腔调
1.腔调──说话者的伪装
我国当代作家莫言说:“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或者像烟熏火燎的小酒馆,或者像烛光闪烁的咖啡屋,或者像吵吵嚷嚷的四川茶馆,或者像音乐缭绕的五星级饭店,或者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个马车店,像一艘江轮,像一个候车室,像一个桑拿浴室……总之是应该与众不同。即便让两个成熟作家讲述同一个故事,营造出的氛围也决不会相同”。见莫言《锁孔里的房间: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莫言在谈到他的小说《四十一炮》的创作时说:“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我起初没找到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了‘炮孩儿’的腔调后,小说就如水到渠成了。至于小说讲了什么故事,对我来说,确实不是很重要。我在小说后记中说: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之后,故事几乎是自己生成的。”小说的腔调一旦确定下来,这篇(部)小说的情调乃至格调也就确定了下来,叙述的路线也就确定了下来。它是抒情的,还是调侃的?是冷静的,还是热情的?……小说语言和材料的组织也就顺理成章地服从于这一确定下来的腔调。腔调仿佛一把梳子,将小说材料梳理成最适合它的样子。
作家的腔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课本中引用了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下面我们再看他的另一篇小说中的一段话,比较一下:
雨下得更大了。我沿街继续往前走。透过红十字娱乐室的窗子,可以看到一些士兵正三三两两地站在屋里的咖啡柜台前。我虽说同屋里隔着玻璃,但也还是听到了另一间房里打乒乓球的“乒乓”声。我过了马路,走进一家茶馆。里面除了一个中年女招待以外别无他人。看那女招待的样子,她好像更愿意招待一位身上雨衣已干的顾客。我尽量轻手轻脚地把雨衣挂在衣架上,然后坐下来,要了茶和肉桂面包干。这是我一天中第一次开口同人讲话。
(《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宋志宏译)
我们能分辨出这是出自一个作家之手吗?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小说里,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腔调说话。在《献给爱斯美的故事》这篇自传性的作品中,作家和叙述者是贴合的,“我”饱含着作家的感情,作家的情感倾注于整个故事之中。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叙述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16岁少年。塞林格把整个故事的讲述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个纽约少年,作家自己则隐匿起来。从这个少年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的口头语里,我们感受到叙述人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又不失天真单纯的个性。为了符合少年说话时信口开河、不假思索的特点,作者模仿少年的语气,用夸张的词汇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句子短小,有些地方还存有语病。在这部小说里,完全看不到《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那些富有诗意的比喻、讲究节奏感的句式以及带有文采的书面语,而是通篇贫嘴胡侃的少年口语。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独特腔调的运用。它像一只大手,有力地控制着小说的叙事展开。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似乎把作者的腔调全部抹干净了,只剩下人物自己在那里说话和活动,没有留下作者或叙述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海明威的这类小说被人们称为“零口吻”,也就是说,在小说中似乎没有叙述者的影子,小说中有的仅仅是它里面的人物。无腔调的海明威于无形之中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风格,形成了他特有的“腔调”。无腔调也就成了另一种腔调。
《墙上的斑点》的叙述腔调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显然是出自一个知识女性之口: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亦善于思辨,有出色的哲学眼光。她的心灵极度敏感、纤细,甚至容易陷入某种神经质。她喜欢幻想、冥思,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重新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她用这种口吻讲述着,带有强烈的女性色彩和人格魅力。
2.“讲述”与“显示”
有的小说以“讲述”为主,我们看到大段大段的叙述者的叙述,其中夹杂着叙述者的情感、判断。而有的小说以“显示”为主,我们看到连篇累牍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客观地展示着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其叙述腔调自然就浓厚些。《墙上的斑点》显然是“讲述”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所以“我”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保留更多的个人化腔调,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都是第一人称,《桥边的老人》是倾向于“显示”的,“我”与其说是故事的讲述者,不如说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我”没有表现出比人物所知道得更多,也没有僭越人物的身份去发表作者的看法。
实际上,小说只用“讲述”或“显示”为单一叙述腔调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在同一篇小说里,“讲述”与“显示”常常交替使用。如《罗生门》的开头:
一天傍晚时分,站在罗生门下的一个仆人等着雨住下来。
在宽阔的城楼下边,除了这个仆人,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朱漆剥落的高大圆柱上,停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既然位于朱雀大路,除了这个仆人,总还该有两三个避雨的戴女笠或软乌帽的庶民。然而,除了这个仆人之外,却一个人也没有。
说起这两三年,在京都,地震啦,旋风啦,火灾啦,饥馑啦,等等,灾难一起起地接连不断。这个都城因此变得极其荒凉。根据古时候记载,那时曾经把佛像、佛具砸碎,把这些涂着红漆的,或带着金银箔的木头,堆在路旁,当柴火卖掉。都城既然是这么一种情况,整修罗生门这种事,当然就没有人去过问了。
(《罗生门》,载于《芥川龙之介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吕元明译)
前面两段显然是“显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雨中罗生门的冷清画面。从第三段开始,则是“讲述”,介绍罗生门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等。“讲述”和“显示”在同一篇小说里时常切换。
(四)速度控制
1.小说也要有节奏感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着自己的节奏,它有时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去。在《万卡》中,写“九岁男孩万卡?茹科夫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利亚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这三个月的事情只用一句话就交代了。接下来写“圣诞节前夜”,万卡给祖父写信的事情,就占据整个篇幅。
可见,在小说里,时间的长短与小说的篇幅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它们和什么有关呢?
2.不均匀的速度
小说叙事往往在故事环节的关键段落流连,而对无关紧要的段落忽略不计。《万卡》重点是要揭示万卡的悲苦命运,自然要在他向祖父写信诉苦的那一晚多作停留。
这不均匀的速度,正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小说的生命魅力与生动,恰恰体现在一种速度的变化不停又恰到好处的节奏上。那么小说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体现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的呢?当小说加快叙事速度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简约的概括性叙述;而当小说要放慢叙事速度时,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详尽描写。叙述和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让我们看看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一段。
那天晚上我走进赌馆,有两只台子已经围满了人,我绕着走向第三只台子,摸出几个金币预备下注,忽然迎面传来一阵非常奇怪的声响,使我吃了一惊。那时正当人人定睛个个紧张、心神似乎都被静默震慑住了的一霎,每逢圆球奔跑得疲惫无力只在最后两个码盘上颠踬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一霎。此刻我竟听到一阵咯咯喳喳的响声,像是骨节折裂。我不自主地向对面望了一眼,立刻见到──真的,我吓呆了!──两只我从没见过的手,一只右手一只左手,像两匹暴戾的猛兽互相扭缠,在疯狂的对搏中你揪我压,使得指节间发出轧碎核桃一般的脆声。那两只手美丽得少见,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皙,指甲放着青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那晚上我一直盯着这双手──这双超群出众得简直可以说是世间惟一的手,的确令我痴痴发怔了──尤其使我惊骇不已的是手上所表现的激情,是那种狂热的感情,那样抽搐痉挛的互相扭结彼此纠缠。我一见就意识到,这儿有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一齐驱上手指,免得留存体内胀裂了心胸,突然,在圆球发着轻微的脆响落进码盘、管台子的唱出彩门的那一秒钟,这双手顿时解开了,像两只猛兽被一颗枪弹同时击中似的。两只手一齐瘫倒,不仅显得筋弛力懈,真可说是已经死了,它们瘫在那儿像是雕塑一般,表现出的是沉睡、是绝望、是受了电击、是永逝,我实在无法形容。因为,在这以前和自此以后,我从没有也再见不到这么含义无穷的双手了,每根筋肉都在倾诉,所有的毛孔几乎全部渗发激情动人心魄。这两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儿。然后,其中的一只,右边那一只,从指尖开始又慢慢儿倦乏无力地抬起来了,它颤抖着,闪缩了一下,转动了一下,颤颤悠悠,摸索回旋,最后神经震栗地抓起一个筹码,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迟疑不决地捻着,像是玩弄一个小轮子。忽然,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头野豹,接着飞快地一弹,仿佛啐了一口唾沫,把那个一百法郎筹码掷到下注的黑圈里面。那只静卧不动的左手这时如闻警声,马上也惊惶不宁了;它直竖起来,慢慢滑动,真像是在偷偷爬行,挨拢那只瑟瑟发抖、仿佛已被刚才的一掷耗尽了精力的右手,于是,两只手惶惶悚悚地靠在一处,两只肘腕在台面上无声地连连碰击,恰像上下牙打寒战一样──我没有,从来还没有,见到过一双能这样传达表情的手,能用这么一种痉挛的方式表露激动与紧张。望着这双颤抖喘息迫不及待的手,看着它寒栗惊惧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整座大厅里其他一切全部死灭僵凝了,尽管四周营营扰扰,管台子的喊声像小贩叫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转轮里的圆球循回滚动,终于高起低落、跳进它那坦平的圆形牢笼──所有这些动荡嘤嗡冲袭神经的纷乱景象对我全不存在,我紧紧盯着平生难遇的这双手,竟被它迷住了。
(《斯?茨威格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纪琨译)
在叙述主人公进来的动作时,作者用了简省的笔墨,小说的行进是常速的;当我们的视线随着主人公的眼睛落到那两只手上时,作者不惜笔墨去描绘那两只手的各种动作、刻画这些动作所反映出手的主人的心理,小说的速度便慢下来了。这时候,真实状态中也许只停留几秒钟的情景,作者却在其间长时间徘徊,精心描绘和刻画那个时刻和那个场面,仿佛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张弛有度,快慢相间,小说就显得引人入胜了。试想,如果总是细部描绘,再精妙也会令读者厌烦;如果一味跳跃式交代,小说就无法精彩了。所以,聪明的小说家会掌握叙述的速度,让小说精彩起来。
四、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1.设题意图
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联想思维能力,替小说说出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话。
2.解题思路
①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描写。比如:“他想到那两只可怜的小山羊,在炮火中无处藏身,不是葬身炮火,就是葬身人腹,心中涌起了无限悲苦。望着即将成为废墟的家园,他……”
②也可运用第一人称试着写意识流。可让学生用老人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比如:“我的小山羊,它们可乖巧了,整天陪着我在山上转……”或者“我真是憎恨这战争!我才不管是谁输谁赢呢,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我只想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二就《墙上的斑点》说说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1.设题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2.解题思路
细读作品,通过分析其叙述特点来理解意识流叙述是打破了传统的有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三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续写成一篇文章,不超过800字。
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且忧。”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梦中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小男孩儿),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
1.设题意图
培养学生对腔调的感知能力,能模仿一段腔调,续写文章。
2.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作文题,从给出的几句话里已经得知以下信息:内容应为回忆童年往事;基调应是“既喜且忧”,也就暗示出此文的情绪应是喜乐参半的,所叙述的事件与所表达的情绪之间应体现这个因素;总而言之,作者对往事应是留恋的。这段话作为作文的开头,语调应略带抒情,娓娓道来,缓慢而深情。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从赏析这两篇风格不同的小说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冰山式”写作的简洁与“意识流”写作的恣肆,从而认知一些外国现代小说的叙述特点。
2.由于篇幅关系,本单元中没有选取典型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的小说,但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单元的课文来体会全知叙述。可供参考的课文有《炮兽》《炼金术士》《娜塔莎》《素芭》《清兵卫与葫芦》《在桥边》《牲畜林》《半张纸》《山羊兹拉特》《礼拜二午睡时刻》。(《丹柯》所选的是高尔基长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伊则吉尔老婆子”所讲的故事,在长篇中是第一人称叙述,因而不够典型。)可引导学生在学过全知叙述和有限叙述后,自己来识别其他课文中的叙述。
3.在课外实践中,可让学生发挥想像,尝试用不同的叙述角度、叙述腔调去叙述同一个故事,体会它们的效果。
六、有关资料
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美国作家对文学的各个方面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看到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发生了变化。这不仅意味着市场行情的时时改变,也说明人们精神境界的迅速转移,它的意义是深远的。美国近年来不断崭露头角的新作家们成为举世瞩目、激动人心的标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无不反映哺育他们成长的美国文化。欧洲的读者大众热烈地欢迎他们。人们普遍希望,美国作家应该以美国人的身份和精神来写作,这样才能对世界文坛的竞争和繁荣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现在我们大家热烈谈论的正是这样一位先行的美国作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和他的任何一位美国同行相比,海明威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屹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正在寻求准确方式来表达自己意见的朝气蓬勃的民族。海明威本人也与一般文人迥然不同,他在许多方面表现了戏剧性的气质和鲜明的性格。在他身上,那股勃勃的生机按照它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着,没有一点儿这个时代的悲观色彩和幻灭感。海明威在新闻报道的严格训练中锻炼出了他自己的文体风格。他曾在堪萨斯城一家报馆的编辑部学艺。这份报纸对记者有一套不成文的要求,其中首要的一条是:“使用短句和短小的段落。”海明威在这里所受的技术训练,显然使他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艺术自觉。他曾经说过,修辞只是电动机里迸出的蓝色火花。在美国文学传统中,他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那部作品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这位来自伊利诺思州的年轻记者迅速被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自愿到意大利去做救护车司机,结果在皮亚韦前线经受了战火的洗礼,被弹片击中,负了重伤。当时他19岁。战争中的经历成了他传记中极重要的篇章。这不是说,战争消磨了他的勇气,而是恰恰相反,战争使他发现,像托尔斯泰在塞瓦斯托波尔那样亲自考察战争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无价之宝,这样,他才能真实地描写战争。然而,谈何容易,等他能够全面地、艺术地再现1918年在皮亚韦前线痛苦而迷惘的印象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这便是使他成名的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当然,这以前两部以战后欧洲为背景的作品《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和《太阳照常升起》(1926)已经证明他具有编写故事的才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他那喜爱圣洁行动和宏大场面的本能把他引向了非洲的狩猎和西班牙的斗牛。当西班牙陷入战争之后,他又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第二部长篇小说的灵感,这就是《丧钟为谁而鸣》(1940)。这部作品写一个热爱自由的美国人为“人的尊严”而战斗的情形,它比别人的作品更多地流露出海明威个人的情感。
在提及他作品中这些关键的因素时,人们不应忘记他叙事的技巧。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裁剪,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老人与海》(1952)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这篇故事讲一个年迈的古巴渔夫在大西洋里和一条大鱼搏斗,给人以难忘的印象。作家在一篇渔猎故事的框架中,生动地展现出人的命运。它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故事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在我们眼前渐渐展开,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节积累起来,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但却打不败他”。
诚然,海明威早期的作品流露了某些粗俗野蛮的、玩世不恭的、冷硬麻木的缺憾。可以说,这与诺贝尔文学奖,对一部理想作品的要求是不吻合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不乏那种英雄式的哀婉,这形成了他理解生活的主导因素。他还有一种喜欢冒险的男子汉气概,真诚地赞颂那些在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中不惜代价,敢于奋斗的每一个人。无论如何,这正是他崇拜男子汉精神的积极方面。如果不是这样,这种男子汉精神就容易变得软弱无力,从而失去意义。人们应该记住,勇气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具有勇气的人被置于各种环境中考验、锻炼,以便面对冷酷、残忍的世界,而不抱怨那个伟大而宽容的时代。
海明威并不是那种试图解释各种教条和原则的作家。一个叙事的作家必须要客观,而不能拿严肃的事开玩笑。这一点他在堪萨斯城做编辑时就已经懂得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战争看成对他们那一代人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悲剧命运,同时又以极冷静的现实眼光来观察战争,不掺杂幻想和任何感情色彩,做到严格的客观。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客观,正是因为获得这种客观的眼光来之不易。
作为这个时代伟大风格的缔造者,海明威在二十五年来的欧美叙事艺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风格主要表现为对话的生动和语言的交锋。容易模仿,但却很难真正掌握。他能十分圆熟地再现口头语言在色彩、音调、意义、感情等方面所有细微的差别,以及思维板滞或者情绪激动时的停顿。他的叙述有时候听起来仿佛是无所谓的聊天,但只要人们明白他的方法,就会发现这些聊天决非无聊琐屑、漫不经心。他喜欢把心理的思索留给读者。在他看来,给读者以自由可以引发他们自发地观察和思考。
当我们说到海明威的作品时,一些生动的场景会油然浮现于脑际──亨利中尉经过卡波莱托的惊恐,在秋雨连绵和泥泞不堪中开小差逃走;当西班牙山中的那座桥被炸时,乔丹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远离灯火明灭的哈瓦那的大海上,那位老渔夫在暗夜里孤独一人和鲨鱼拼搏。
此外,我们还可以追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老人与海》和美国文学中的经典、麦尔维尔的《莫比?狄克》之间的联系。《莫比?狄克》讲述的是一条巨大的白鲸被一位患有偏执狂的船长疯狂追逐的故事。这种联系可以说是时间这部织机中贯穿百余年的一条经线。不论麦尔维尔,还是海明威,他们都无意创造一种寓言。深不可测的茫茫大海和其中的各种邪恶力量可以充分地被用做诗的成分。但用不同的方法,即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方法,却可以表达同样的主题──人的忍耐力,或者说,人敢于和不可知的自然拼搏的能力。“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因此,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当代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忠实地、勇敢地再现时代的艰辛危难的真实面貌的作家。这样,迄今为止,今年56岁的海明威就成了第五位获得这一奖赏的美国人。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上)》,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象愚译)
论现代小说(节选)
伍尔芙透过表象,生活似乎远非“就是如此”。不妨短暂地考察一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心灵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的经历。心灵接受了无以数计的印象──琐碎的、奇异古怪的、转眼即忘的或者用锋锐的钢刀铭刻在心的。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宛如无数的原子在不停地淋洒着。在它们坠落时,在它们形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时,侧重点与昔日不同,重要的时刻也位于不同之处。所以,如果作家是个自由自在的人而不是个奴隶,如果他能随心所欲地写作,而不是替人捉刀,如果他作品的基础是他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习俗传统,那么,哪里还会有这种约定俗成的情节、喜剧、悲剧、爱情或灾难,或许也不会学庞德街的裁缝那样缝纽扣。生活不是一副副整齐匀称地排着的眼镜,生活是一片明亮的光晕,是从意识的萌生到终结一直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闻所未闻,无从界定的精神世界──不管它会显得何等的反常与复杂──传达描述出来,并且尽可能避免掺入异己之物与外在杂质,难道这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我们所吁请的并不仅仅是勇气和真诚,我们是在启发大家:小说的适当材料与习俗是有所不同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就是试图以某种方式来界定几位青年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的特性,这些特性使他们迥然有别于他们的前辈。他们企求更贴近于生活,更为真诚和更为精确地把激起他们兴趣和感动他们的东西保存下来,即使他们必须抛弃大部分通常小说家都遵循的惯例也在所不惜。让我们按照坠落的次序记录下那些落到心灵上的原子,让我们去追踪那表面上是极其无关联、不协调的模式,这些模式把每一个细节或情景都纳入其有意识的麾下。让我们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中公认为是重大的事物要比公认为是渺小的事物显得更为丰富多彩。读过《一个画家青年时代的画像》,或者读过现在刊登在《小评论》上、已显示出将是更为有趣味的作品《尤利西斯》伍尔芙撰写此文时,该小说正在杂志上连载发表。以后,任何人都将会就乔伊斯先生的意图冒险地提出一些这种性质的理论。就我们而言,眼前只有一个片段就发议论,与其说是心中有底,不如说是颇有风险。但是不管全书的意图会是什么,毫无疑问的是,它具有极端的真诚,其结果──我们可能会认为是难以理解或令人不快的──也有着无可否认的重要性。与那些我们称之为唯物主义者的作家相比较,乔伊斯先生是个精神主义者。他所关注的是不惜任何代价来揭示内心最深处的火焰──它在大脑中闪电般地传递出自己的信息──的闪光。为了保存它,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舍弃了所有似乎是偶然的东西,不管它们是可能性,或是连贯性,或是任何别的此类路标也罢。这些路标许多世代以来,在读者需要想像他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时,就被用于支撑其想像力。举例来说,在公墓的那个场景,以它的辉煌、它的可怜、它的不协和、它那突然闪现的意义电光,确实无可怀疑地接近了心灵的本质,而且如此之贴近,在初次阅读时,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把它誉为杰作的。如果我们所要求的是生活自身,那么在这儿我们确实拥有了它。不过,如果我们试图找出我们还希望说的别的东西,以及为什么如此有创造性的一部作品却不能与《青春》《青春》为英国作家康拉德所写的短篇小说。或《卡斯特桥市长》──我们必须列举高水平的例子──相比较,我们发现自己还得苦苦摸索才行。这无法比较是因为作者心灵世界的相对贫乏,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简单地说,并就此完事。然而有可能稍为进一步地进行探索,并且怀疑我们是否能把我们的这种感觉──处在一个明亮而狭小的房间里,感到局促隔绝而非开阔自由──归之于作者方法上以及心灵上的某种限制。是这种方法禁锢了作者的创造力吗?是由于这种方法才使我们感觉不到欢乐与高尚,而是被集中于一个从不容纳或创造──尽管敏感地在颤抖着──自身之外和超出自身的东西的自我吗?这种对卑微猥琐的重视──或许有点说教味儿──是否导致了枯瘪与隔绝的效果呢?或者仅仅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当代人,在任何具有如此独创性的努力中,更容易感觉到它所缺乏的,而不是它所拥有的吗?无论如何,置身事外来考察各种“方式”总是一种错误。如果我们是作家,表达了我们所欲表现的内容的任何方式都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是读者,使我们更接近小说家意图的每一种方式也都是正确的。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更贴近我们准备称之为生活自身的那种东西。阅读《尤利西斯》难道没启悟我们,有多少生活曾被排斥在外;打开《特立斯顿?香弟》英国小说家L?斯特恩(1713―1768)的作品。甚或《潘登尼斯》萨克雷的小说。,难道没有使我们大吃一惊,并且由此而深信生活不仅有着其他的方面,而且还有着更重要的方面吗?
不管它会是什么情况,小说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就像我们设想它在过去曾出现的一样,是策划能让他自由地描述他所选择的对象的种种手段方法。他必须有勇气去说:他所感兴趣的已不再是“这个”,而是“那个”;他必须仅仅从“那个”出发去构建他的作品。对于现代人来说,“那个”──兴趣之处──很可能就在心理学的那块晦暗之地。由此,侧重点立即就有所改变了,重点放到了在此之前一直被忽略的某些对象上;一种不同形式的轮廓──对于我们是难以掌握,对于我们的前辈是无法理解──也变得很有必要了。除了现代人,或许是除了俄国人之外,没有人会对契诃夫的那篇短篇小说《古雪夫》中所安排的情景发生兴趣。一些俄国士兵病倒在一艘运送他们返回俄国的船只的甲板上。在对他们的交谈以及他们的某些想法作了简单的描述后,作者交代其中的一个死了,然后被搬走了,谈话在其他人中又继续了一段时期,直到古雪夫自己也死了,看上去“像一条胡萝卜或一条白萝卜”被扔进了大海。这篇小说的重点是放在如此出人意外之处,以至在最初看起来好像根本就没有重点。然后,当眼睛适应了房间里那昏暗的光线,分辨出各种事物的形状后,我们看出了这个短篇是何等的完美,何等的深刻,又是何等的──在契诃夫选择这个、那个以及别个,并把它们拢在一起以组合成新的东西时──忠实于他的幻象。但是我们不可能说“这是喜剧性的”,或者“那是悲剧性的”;我们也无法肯定这个含糊暧昧和未有结论的故事到底是否该叫做短篇小说,因为据我们所受的教导,短篇小说是应该简洁明白和具有结论的。
对于现代英国小说所作的最基本的评论,也难免不涉及俄国小说对它的影响。而如果述及俄国小说,人们就会不情愿地感觉到,除了他们的小说,任何其他的小说写作都是在白费心机。假如我们想了解人的灵魂和心肠,难道还有什么别的小说能让我们发现比它更具深刻性吗?假如我们厌恶我们自己小说中的唯物主义,那么他们中最微不足道的小说家却天生就有一种对于人类精神的自然的尊崇。“要学会去和人民打成一片……但是不要用头脑去同情──因为这是轻而易举之事──而是用你的全身心,用你对他们的爱去同情。”如果对于别人所受苦难的同情、对他们的爱、对于寻求某种值得心灵竭力追求的目标的努力造成的是一种圣洁,那么,在每一位伟大的俄国作家身上,都似乎能看到圣徒的特征。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圣洁性,使我们对自己身上的那种亵渎神圣的卑琐感到惶惑不安,并使我们的许多名著显得华而不实且玩弄技巧。对于如此胸襟坦荡、富于同情心的俄国人的心灵作的结论,或许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极度的悲哀。如要更精确些,我们实际上可以谈论一下俄国人思想中的无结论性,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如果诚实地审视人生,所感觉到的只是生活在连续不断地提出问题(这种连续的提问,在故事于一种使我们充满了深深的,最后可能是恨恨的绝望之意的毫无希望的问话中结束后,仍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他们或许是正确的,而且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比我们要高瞻远瞩,也没有我们那样的巨大的遮蔽视线之物。但是我们也许看到了一些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的东西,否则的话,这种抗议之声为什么会和我们的忧伤情绪融合起来呢?这种抗议之声是另一种古老的文明的产物,而那古老的文明在我们身上所培育的却好像是一种去享受和战斗而不是去受难和理解的本能。英国的小说,从斯特恩直到梅瑞狄斯,都在证明着我们对于幽默和喜剧、对于尘世之美,对于智力活动和人体壮观的一种天生的喜爱。但是把这两种相去甚远的小说放在一起比较后再从中抽绎出来的推论,都是全然无用的,这种比较仅会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并且提醒我们这艺术的地平线是绝无止境的,除了虚假和做作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没有任何“方法”、任何“实验”,甚或是最为荒诞不经的“实验”──是禁忌。“恰当的小说材料”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恰当的小说材料,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思想,每一种大脑和心灵的特征都是取材的对象。没有什么感知的东西会是不称心如意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想像中让小说艺术具有了生命,并且就站在了我们中间,她肯定会吩咐我们去摧残她、恫吓她,同样也去捧她、爱她;因为只有如此,她才能返老还童,并且确保她的君临之力。
(选自《伍尔芙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孔小炯、黄梅译)
附:单元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明威小说的艺术特色。
2.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与人称。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阅读小说,整体感知
&&& 小说首段介绍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最后一段交待结局。
二、品味小说的语言风格及思想内涵
&(一)阅读小说第一段,讨论叙述语言的特点
问题1: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问题2:本段语言几乎一笔一景,为什么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
明确: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与下文的过渡照应。
问题3: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二)阅读小说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问题1:“我”与老人的问答有多处矛盾,试举例说明?
明确: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答非所问”的对话?
明确:&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问题3: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何关系?
明确: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三)阅读小说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
问题:小说的结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三、总结小说的艺术特色
叙述语言的简约是小说的特色。作者善于用简明的语句展现形象与情节,叙述客观真实,少用华丽或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尽量摒弃对环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这种不事渲染的素描式的叙述,却可以给人强烈视觉感受或直观的故事线索,激发读者的丰富想像,造成内心强烈的冲突。
寓意含蓄深远是小说另一特色。简单的对话中包含老人博大的爱心与素朴的人性,而人性的回归是人类面对罪恶的战争,自救与自赎的惟一方式;结尾“复活节”的有意提及也是呼唤人性的暗示。小说通过深刻的寓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海明威曾提出“冰山”创作原则:&“冰山在海上移动很是宏伟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来,能为读者感受到的。”海明威的小说就是常常富于暗示或象征手法,深刻的内含蕴于字里行间,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老人与海》。
四、板书设计
艺术特色语言简约
寓意深远──“冰山”原则
五、布置作业
阅读海明威作品《老人与海》。
一、小说的叙述角度与人称
(一)关于“视角”
小说的视角就是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的观察角度。在具体的作品中,&“叙述者”既不等同于作者,也不完全等同于小说中的人物。“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呈现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二)视角与人称的复杂关系
简单来说,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人称分为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
全知视角即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这时叙述者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为了更清楚地向读者讲述故事,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如鲁迅的《阿Q正传》。现代小说的全知视角也有变通的形式,叙述者以超然的纯客观的姿态叙述,对客观事件保留全知的权威,但不再加入自己的评论和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使故事蕴藉性、象征性增强,引发读者的思索,如海明威的《凶手》。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
有限视角即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这时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首先是第一人称方式,由小说中的人物“我”来讲故事,&“我”可以是小说的主人公(如鲁迅《狂人日记》),也可以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如《桥边的老人》)。其次是第三人称方式,这种方式是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的融合与发展,小说中的“我”仅是故事的叙述者,主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如鲁迅的《孔乙己》。
现代小说最常见的是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当然也有运用混合视角的成功之作,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严格来说算不上叙述角度,因无法对其他人或事物进行叙述,但也有相关作品,如刘心武的《楼梯拐弯》。
二、《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这篇小说采用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方式,&“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如老人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叙述故事是一种局限,但对读者却是一种丰富,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像,挖掘每个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
小说中的“我”带有冷静的旁观者色彩,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只有对眼前事物的再现和直接转述式的对话,一切景物象征意义,一切情节的内涵全都蕴藏在客观的叙述中。可以说是海明威的语言风格与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叙事艺术。
三、板书设计
全知视角──第三人称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实践”第一题。
墙上的斑点
【教学目标】
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读、讲解。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介绍“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以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为哲学背景,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心理学基础,创作上侧重于描绘人类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
代表作品有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等。
二、阅读小说,了解其结构形式及思想意义
墙上的斑点
回忆看到斑点的时间:炉子里的火──城堡的旗帜──红色骑士
像钉子的痕迹:油画──房主──铁道旁的别墅
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速度──来世
玫瑰花瓣:特洛伊──莎士比亚──人类本能──伦敦星期日──尊卑序列表
凸出的圆形:古冢──退役上校──牧师和老伴──学者
大海中的木板:树──树的生存
小说采用了“发散式结构”,由斑点诱发无限思考,主题包罗万象,涉及文明、历史、文学、宗教、人生等,时空关系错综复杂,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主人公的思绪不是传统小说合乎理性、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但也并非荒谬之极的意识流动,貌似飘忽不定的思绪中仍呈现一定的方向性。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涉足,恰恰反映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空虚与不定性,主人公不断被拉回无法摆脱的现实,最后发现惟一的固定物却是一只会动的蜗牛,由此反思精神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意义。
三、意识流手法分析
(一)内心独白:主人公以独白方式展示自己意识或潜意识的精神活动。
(二)自由联想:睹物生情,有感而发,不断产生新的思绪。
(三)蒙太奇:改变线形叙述方式,以跳跃、穿插的方式展现精神世界的复杂性。
(四)视角转换:联想过程中时空视角不断转换。
四、板书设计
意识流手法内心独白
(设计者景志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汪曾祺小说的叙事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