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同步时钟系统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专业GPS常见故障解答大全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专业GPS常见故障解答大全 (1)
上传于||文档简介
&&广​州​鑫​图​科​技​专​业​解​答​G​P​S​日​常​故​障​,​分​享​G​P​S​日​常​故​障​解​答​大​全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09-1409-0608-1908-26
01-1901-1712-2703-18
◇本站云标签TDS怎么实现同步 - 问通信专家
已关闭问题
TDS怎么实现同步
提问者: &提问时间: 14:46:20 &
其他答案&(2)
1、GPS同步;2、IEEE1588v2协议同步;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自主3G标准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步需求和应用GPS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授时和使用地面传送网进行时间传递来替代基站加装GPS的方案。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时间同步,卫星授时,IEEE1588v2协议,北斗卫星(BD)
TD-SCDMA的同步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同步技术的支持,载波频率的稳定、上下行时隙的对准、可靠高质量的传送、基站之间的切换、漫游等都需要精确的同步控制。我国提出的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标准,由于采用了TDD模式对时钟和时间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D-SCDMA系统相邻基站之间空口对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是3us。
&&&&&&&&&&&&&&&&&&&&&&&&&&&&&&&&&&&&&&&&&&&&&&&&&&&&&&&&&&&&&&&&&&&&&&&&&&&&&&&&&&&&&&&&&&&&&&&&&&&&&&&&&&&&&&&&&&&&&&&&&&&&&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步性能指标要求
Frequency Accuracy
Phase Accuracy
UMTS/WCDMA
目标小于3ms
必须小于10ms
相邻基站间相差小于3ms
Femtocell (UMTS)
100ppb, 200 (NSN), 250(Samsung)
Femtocell (TDD)
相邻基站间相差小于3ms
LTE(FDD)
LTE(TDD)
相邻基站间相差小于3ms
相邻cell间相差小于5ms
WiMax 802.16e (TDD)
绝对偏差2ppm;
相邻基站间 ~50ppb
1.4ms (SOFDMA, G = 1/8) (相邻基站间)
Backhaul N/W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同步性能指标要求如表1所示。其中,TD-SCDMA的同步需求主要来源于无线系统同步、物理帧同步和载波频率的同步需求。
系统同步主要是要实现基站和终端的帧同步,以及接入网设备RNC和NodeB的节点同步,是通过各个网元通过PP2S或1PPS时刻获取原子时,通过原子时计算SFN来最终实现的。
TD的物理层帧同步原理是NodeB通过获取授时系统1PPS相位、通过本地高稳晶振产生与1PPS无相差的5ms子帧时刻(观测点为天线口),实现空口同步。
&&&&&&&&&&&&&&&&&&&&&&&&&&&&&&&&&&&&&&&&&&&&&&&&&&&&&&&&&&&&&&&&&&&&&&&&&&&&&&&&&&&&&&&&&&&&&&&&&&&&&&&&&&&&&&&&&&&&&&&&&&&&&&&&&&&&&&&&&&&
TD-SCDMA系统的同步需求
TD的载波频率同步原理是各个网元的时频单元在相同时频产生算法通过授时系统得到1PPS长期稳定度高于1×10-10;NodeB通过获取授时系统1PPS长期稳定度高,来调整本地高稳晶振,使本地高稳晶振满足±0.05ppm,就可满足终端250km/h的移动速度。
如图1所示,当TD-SCDMA同频组网时,如果相邻Node B之间空口不同步,会产生时隙间干扰和上下行时隙干扰。时隙干扰是指前一个时隙的信号落在下一个时隙中,破坏了这两个时隙内的正交码的正交性,使这两个时隙(内的基站或手机)都无法正常解调。上下行时隙干扰是指一个基站发射的信号直接对另一个基站的接收造成强大的干扰,严重影响第二个基站的正常接收。
TD-SCDMA 基站的时间同步需求描述见技术规范3GPP TR
25.836,要求提供NodeB的物理层(码、帧、时隙)同步,保证所有NodeB同时发送同时接收,相位精度为&1.5us;提供NodeB的SFN同步,现在的TD系统要求做到所有NodeB的SFN同步,SFN = ( time * 100) mod 4096;其中time为从 00:00:00开始计数的秒时间,SFN号每隔1024秒循环一遍;提供TOD信息(年月日时分秒);提供1pps,通过锁相技术使NodeB保证输出频率稳定度高于5×10-8。即要求:TD-SCDMA 基站要求频率准确度满足±50ppb,同时要求相邻基站间时间误差小于3ms。
TD-SCDMA授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通信领域中,对于高精度时间同步需求主要来自CDMA基站和TD-SCDMA基站,现有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配置GPS来解决,即在每个基站设备上都配置了GPS。
目前TD网络的基站间的时间同步需求主要是通过采用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功能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然而,通过在每个基站加装GPS模块来解决基站时间同步问题,存在如下几个隐患:
GPS要求必须同时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才能完成定位和授时,因此天线安装需满足120°的净空要求,天馈施工难度大;
接收天线馈线距离超过110米需增加中继放大器,而且长距离的GPS天线馈线芯径较粗,安装施工困难;
GPS设备和相关的馈线成本在天馈系统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每台基站都须安装GPS接收机模块,增加基站成本;
GPS系统由美国军方开发和控制,可进行局部性能劣化设置和限制使用,因此在战争等特殊情况下对TD整网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
目前TD-SCDMA无线系统使用GPS进行同步
卫星授时的优点是时间同步的精度高、无需组建网络,获取方便;但使用GPS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美国政府从未对GPS信号的质量及使用期限给予任何的承诺和保证,而且美国政府还具有对特定地区GPS信号进行严重降质处理的能力,这是大量使用GPS后面临的最严峻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考虑GPS不可用时的后备技术手段。
2009年5月,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政府发出警告说,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世界卫星网可能会在2010年瘫痪,这种情况将对全球数百万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这一警告成为现实,将对全球数百万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依靠GPS的一些重点行业,将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对于我国的电力、电信、金融等系统,目前对GPS的依赖性较强,一旦GPS的运行、维护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会对行业以至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随着我们3G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相应地部署的基站越来越多。最近美国政府警告,由于严重超支和技术问题,无法按计划更新和发送卫星,GPS系统到明年可能无法保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使得GPS使用安全问题更加凸现并急需解决,在目前TD基站均普遍使用GPS获取时间同步的情况下,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TD基站的非GPS授时方法
针对GPS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有两种替代GPS提供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方式: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授时系统,或者通过地面传输网络提供高精度时间传递,以保障CDMA网络和TD-SCDMA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1.&&&&&&&&&&&&&&&&&&&&
用北斗替代GPS的授时方案
北斗卫星授时原理是指接收机通过某种方式获得本地时间与北斗标准时间的钟差,然后调整本地时钟使时差控制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在北斗导航系统中,授时用户根据卫星的广播或定位信息不断的核准其时钟钟差,可以得到很高的时钟精度;根据通播或导航电文的时序特征,通过计数器,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同步秒脉冲1PPS信号,用于同/异地多通道数据采集与控制的同步操作。
第一代北斗共3颗星,每颗星上发出2个波束,各个波束之间采用正交的扩频码进行扩频,即码分多址(CDMA)。理论上接收机可以锁定一个或多个波束进行授时,而在各个波束之间切换,不会产生授时误差。在锁定波束的优先级策略上,有接收功率优先、信噪比优先、稳定性优先等策略。
“北斗一代”为用户机提供两种授时方式:单向授时和双向授时。单向授时的精度为100ns,双向授时的精度为20ns。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要与地面中心站进行交互信息,只需接收北斗广播电文信号,自主获得本地时间与北斗标准时间的钟差,实现时间同步。由于“北斗一代”系统有三颗工作卫星,而定位导航需要解算四个未知数X、Y、Z、△T(钟差)
,所以还需要通过外部输入高度或位置来完成授时。接收机在获得高度或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接收卫星的导航电文,解算出本地钟差△T,调整本地时间给出一个脉冲信号,使其上升沿同步于BD标准时间(UTC 时间)的整秒时刻,并通过串口实时输出脉冲对应的年月日时分秒信息。在双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与中心站进行交互信息,向中心站发射授时申请信号,由中心站来计算用户机的时差,再通过出站信号经卫星转发给用户,用户按此时间调整本地时钟与标准时间(UTC)信号对齐。
目前使用的是第一代北斗同步轨道系统,有3颗卫星,采用2+1互为备份的工作模式。2003年开始民用,授时功能为单星授时方式,单向授时精度100ns,无需军方授权,广播式无用户容量限制。第二代北斗系统计划发射5颗静止轨道卫星+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将主要改进定位和通信功能,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授时功能将增加与GPS相同的4星授时方式,但北斗一代还将并存继续提供授时功能。北斗一代工作频段为2.49GHz,北斗二代工作频段为1.5GHz;一代和二代卫星会长期共存,时统系统不变,两种授时方式并存。
&&&&&&&&&&&&&&&&&&&&&&&&&&&&&&&&&&&&&&&&&&&&&&&&&&&&&&&&&&&&&&&&&&&&&&&&&&&&&&&&&&&&&&&&&&&&&&&&&&&&&&&&&&&&&&&&&&&&&&&&&&&&&&&&&&&&
使用北斗和GPS的双星备份应用
目前北斗接收机和基站可采用以下两种对接方式:一种是直接在基站内部将GPS接收模块用北斗卫星接收模块替代,这就需要推动设备提供商直接在其新提供的设备中支持北斗授时功能及模块,当需要替换时只需要更换GPS子卡同步模块即可。也可以将GPS接收和北斗接收在同一块单板上实现,实现GPS和北斗双模接收模式。例如可以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工作于GPS,当GPS异常后自动切换到北斗,以达到在非常时期的备份目的,同时摆脱了GPS的制约。这种GPS/BD双模双待的工作模式如图3所示。
针对已经在现网的CDMA基站和TD-SCDMA基站中使用的GPS接收机的情况,如何实现北斗卫星对GPS的替代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种北斗替代GPS的方案就是首先要推动基站支持1PPS+TOD的标准外时间同步接口,然后可以通过外置的北斗接收机的1PPS+TOD时间输出接口来给基站设备提供授时功能,如图4所示。对于外置北斗接收机的方式,基站内的GPS芯片及算法不再生效,彻底摆脱了GPS,故不再存在GPS安全性隐患。目前中国移动已针对该方案在实验室完成了4个北斗授时模块与华为4个TD-SCDMA基站的对接测试,测试结果完全满足基站的同步性能要求,缺点是必须规范基站设备提供标准外时间1PPS+TOD输入接口。
&&&&&&&&&&&&&&&&&&&&&&&&&&&&&&&&&&&&&&&&&&&&&&&&&&&&&&&&&&&&&&&&&&&&&&&&&&&&&&&&&&&&&&&&&&&&&&&&&
北斗使用标准外接时间接口1PPS+TOD为基站提供同步
中国移动从2008年7月开始,分别对北京国智恒公司、北斗天汇、四创电子、神州天鸿、威科姆等公司提供的北斗接收机进行了实验室长期性能测试验证,以及在多个省市现网上的不同基站设备内部内置北斗授时模块的同步性能监测、授时机与基站接口对接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可以提供长期的小于100ns的时间精度,完全可以满足TD系统亚微秒的精度要求。
2009年4月中国移动在多个省公司现网上组织进行了基站设备中北斗模块替换GPS模块的试点测试工作,共有4个厂家的北斗内嵌模块和3个厂家的基站设备实现了10个组合的内嵌测试。经过几个月的长期运行测试,除因北斗工作频段在2.49GHz易受其它无线电波干扰,对电磁环境要求较高之外,全部运行正常。可见北斗卫星从时间稳定性和频率稳定度等各方面都满足TD系统的授时指标要求,完全可以替代GPS来使用。当前限制北斗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产业链还不是很成熟,成本相对较高,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经过中国移动的测试和标准化推动,北斗产业链发展很快,目前已在芯片化、接口标准化、抗干扰措施、创新性设计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能够实现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其成本可大大降低,完全可以达到与GPS相当的水平。例如北斗天汇公司提供的北斗/GPS双模授时模块价格已降低到3000元左右,体积也只有名片大小,而且还和大唐基站联合提供面向TD的抗干扰授时系统优化方案,对增强现有TD-SCDMA系统的授时同步抗干扰能力、提高TD系统授时安全性、提高系统性能等方面能发挥较好作用。北京国智恒公司提供基于北斗双向授时和通信功能的全网时间同步方案,突出优势是可以实现同步性能的集中监控管理,以及在突发灾害情况下还可通过北斗卫星的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功能实现应急通信。
在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TD网络中使用中国自有的北斗卫星系统,实现“中国人的TD,中国人的北斗”,可以大大增加TD-SCDMA的自主技术含量,在推动TD-SCDMA网络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同时带动北斗产业链的发展。如果能够在新建的TD基站中直接配置北斗授时模块,将可以避免模块替代的改造成本,实现北斗授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部署,摆脱GPS的安全风险。
2.&&&&&&&&&&&&&&&&&&&&
用地面传送时间信息替代GPS的授时方案
如果地面有线网络特别是肩负2G、3G无线通信系统的承载职能的的传输网络可以提供时间同步传递功能,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在基站中配置卫星接收机和在机房架设卫星接收天线所存在的成本和工程安装方面的难题。具体解决思路是在网络的某个节点处注入时间同步信息,通过有线网络如分组交换网或SDH网络来实现时间同步传递功能,基站从相邻的传输网元提取同步信息,从而达到所有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目的。
传统的地面时间同步链路是采用传送NTP(Network Timing
Protocol)协议的方式来实现,该协议最大的缺点只能满足ms级别的时间传递精度,这对于无线时间同步基站所需的ms级时间精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IEEE协议组织提出了PTP(Precision Time Protocal)- IEEE1588精确时间传送协议,IEEE1588协议的全称是“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目前已发展到v2版本。1588v2对v1进行了完善,提高了同步的精度;引入透明时钟TC模式,包括E2E透明时钟和P2P透明时钟,计算中间网络设备引入的驻留时间,从而实现主从间精确时间同步;新增端口间延时测量机制等,通过非对称校正减少了大型网络拓扑中的积聚错误。
&&&&&&&&&&&&&&&&&&&&&&&&&&&&&&&&&&&&&&&&&&&&&&&&&&&&&&&&&&&&&&&&&&&&&&&&&&&&&&&&&&&&&&&&&&&&&&&&&&&&&&&&&&&&&&&&&&&&&&&&&&&&&&&&&&&&&&&&&&&&&&&&&&
IEEE1588时间同步过程
如图5所示,1588v2的核心思想是采用主从时钟方式,周期时钟发布,对时间信息进行编码,利用网络的对称性和延时测量技术,实现主从时钟的同步,PTP的关键在于延时测量。IEEE1588V2的优点主要有支持时间和频率同步;同步精度高,可达亚微秒级;网络PDV影响可通过逐级的恢复方式解决;是统一的业界标准。其缺点有不支持非对称网络,且需要硬件支持IEEE1588V2协议和工作原理。相对于NTP的毫秒级精度,1588v2协议可实现微秒及次微秒级时间同步精度,可替代当前的GPS实现方案,降低网络组网成本和设备的安装复杂性。
基于分组网传递时间同步的TD-SCDMA基站时间同步解决方案如图6所示。首先在分组网络上游某节点注入时间源,然后通过PTP协议在分组网络上传递时间信息到所有分组网络的边缘站点,基站从与之相连的分组网设备上接收时间同步信息,达到空口之间的同步目的。核心思想是在分组网络中使用IEEE 1588v2技术,通过IEEE1588V2协议报文实现时间同步。
这时分组网络提供的时间同步接口主要有带外接口和带内接口两种模式。
带内接口:支持PTP同步的以太网接口,包括百兆和千兆以太网,这种模式可传较远的距离,但要求基站支持PTP协议和时钟恢复功能,需要对已有基站接口进行IP化和1588v2功能支持的改造。
带外接口:支持TOD+1PPS的RJ45接口,这种接口不需基站运行PTP协议,但只适合近距离传输,需人工补偿固定延时。
公开&&&来自:labs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文中表达的意见、判断、数据、观点和陈述文字等内容均与中国移动研究院无关。移动Labs博客致力于为ICT领域的研究者及从业者提供技术和业务交流的网络平台,对本文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 &
&&&&专家指数:12861&&&&
• 一般情况,TDlte速率上不去如何处理
• 请大神能不能把TD-LTE
DL-DCCH-Message信令的具体解释给弄一下,不懂呀
• TD-LTE信号强但网页打不开网络侧排查手段与方法
• 移动TD-LTE频段划分
• FDD与TDD的网管参数有啥不一样的
• TD-SCDMA系统用于什么区分数据小区属性
• TD-LTE那条信令可以查看基站配置的发射功率
• 怎么样才能知道TD的天线支持频段
相关资料下载
<font color="#44人关注
<font color="#24人关注
<font color="#907人关注
<font color="#8人关注
<font color="#33人关注
<font color="#371人关注
<font color="#39人关注
<font color="#2人关注
<font color="#1人关注
<font color="#5人关注
聘: 需求人数:10 人
地点:十堰市,襄樊市,随州市
聘: 需求人数:5 人
地点:河北省
聘: 需求人数:3 人
地点:上海市,新疆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东省
聘: 需求人数:1 人
地点:安顺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西省
聘: 需求人数:8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15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盐城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海外
赞助商链接
Powered byTD基站GPS不同步会有什么影响 - 问通信专家
已解决问题
TD基站GPS不同步会有什么影响
请问高手GPS不同步会哪些时隙会受影响,哪些不会谢谢
提问者: &提问时间: 21:14:25 &
&的答案& ( 采纳时间:
TD-SCDMA系统要求间定时同步。目前TD建网的同步方案是通过在每个基站上安装来进行同步。但是在基站上安装GPS接收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可能会被遮挡,导致GPS不能接收到卫星,进而引起基站失步,失步后可能会造成质量下降。
在此前的研究中,基站失步后会对网络质量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没有定论,因此也无法从网络现状排查故障原因。此外,规范对TD的同步精度有定义,该同步精度是否合适,更高的同步精度是否能提高网络质量也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GPS失步对TD网络的影响
3GPP25.402[3]定义了同步要求,其中系统特别要求基站间时间同步。现网TD-SCDMA基站都采用GPS进行同步,所有的基站都锁定在GPS时间上,不同的基站能够保证定时一致。
但由于基站只是把GPS作为本地高精度时钟的参考源,并不直接使用GPS时钟,具有一定的时钟保持能力,短时间内的GPS异常并不会影响基站的正常工作。当GPS长时间出现异常,基站晶振长时间处于自由振荡状态,将导致基站间定时偏差逐渐增加而不能保持同步。基站不同步会对网络质量带来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邻区搜索、切换的影响以及干扰抬升。
&&|&&&&|&&&&|&&
专家指数:60
&#8226; TD-LTE那条信令可以查看基站配置的发射功率
&#8226; wcdma基站功率范围是多少
&#8226; eNodeB是指基站么?
&#8226; 基站的调度算法中轮询调度、最大载干比调度、比例公平调度中所说的调度是调度用户的数据流么?还是调度用户本身?就是轮到该用户时,调度器将属于该用户的数据流发送给分配给用户的信道上然后传输,还是调度器每次都
&#8226; 中兴U31网管可不可以测试基站光纤接错、接反
&#8226; 4G上网中突然回落到2G等段时间继续这情况,基站设备诺西无任何告警。回落机制电平等无问题。
&#8226; 基站ID和CI是同一个参数吗?有什么区别
&#8226; 请问基站在调度时怎么知道用户在每个RB上的速率
其他答案&(7)
站间切换失败、掉话、对周围基站产生干扰
&&&&专家指数:734&&&&
麻烦问一下对那些时隙干扰谢谢
现在的3G都是要GPS同步的,如果故障都会受影响的
&&&&专家指数:336&&&&
站间无法切换,这是最直接的结果~~
&&&&专家指数:380&&&&
GPS不同步会导致切换切出失败,而且GPS故障出现24小时后小区会自动退服。用屏蔽软件将GPS屏蔽了,不安装GPS,小区也能建立,也可以正常做业务,但是进行接力切换。个人认为GPS只是起到一个同步时钟的作用,没听说过会对时隙有什么影响,可能本人学疏才浅,还望高人指点。
&&&&专家指数:286&&&&
时隙干扰,上次我们这有个基站GPS跑偏了,造成一片周围基站都有干扰!
&&&&专家指数:116&&&&
干扰,并且可能对邻近基站有干扰
&&&&专家指数:1418&&&&
一个站的偏了,就会对周围基站造成干扰
&&&&专家指数:160&&&&
相关资料下载
<font color="#24人关注
<font color="#128人关注
<font color="#396人关注
<font color="#390人关注
<font color="#3人关注
<font color="#44人关注
<font color="#75人关注
<font color="#01人关注
<font color="#701人关注
<font color="#30人关注
聘: 需求人数:10 人
地点:十堰市,襄樊市,随州市
聘: 需求人数:5 人
地点:河北省
聘: 需求人数:3 人
地点:上海市,新疆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东省
聘: 需求人数:1 人
地点:安顺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山西省
聘: 需求人数:8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15 人
地点:河南省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盐城市
聘: 需求人数:2 人
地点:海外
赞助商链接
Powered byGps卫星同步时钟系统_百度百科
Gps卫星同步时钟系统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Gps卫星同步时钟系统是针对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装置等进行校时的高科技产品。
GPS卫星同步时钟是针对自动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装置等进行校时的高科技产品,GPS卫星同步时钟装置它从GPS卫星上获取标准的时间信号,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接口类型来传输给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时间信息的设备(计算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事件顺序记录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远动RTU),这样就可以达到整个系统的。
GPS卫星同步时钟产品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以高速芯片进行控制,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能强、无积累误差、不受地域气候等环境条件限制、性价比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全自动智能化运行,免操作维护,适合无人值守且广泛应用于电力、金融、通信、交通、广电、石化、冶金、国防、教育、IT、公共服务设施等各个领域,上海峻峰伟业公司为您提供全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操作系统同步问题习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