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郑 市 哪 里 代 开 假 病 历

[评论随笔]《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没有清朝,历史将会如何
    目录  第一部 真实历史中的大明日落(历史篇)  第一章 内忧外患的崇祯朝…………………………1  【崇祯朝十七年】1  【可能是政策和战略错了】6  【历史也许是偶然的】7  【偶然中的必然】10  第二章 盲目无知的弘光朝…………………………15  【大顺朝的胜败之间】15  【门户之见】16  【联虏平寇的回报】17  【胎死腹中的大顺帝国】19  【在沉默中灭亡】22  第三章 捉襟见肘的隆武朝…………………………25  【在犹豫抉择中立国】25  【有人不服】26  【两个封疆大吏】28  【似乎消失的太快了】29  【隆武朝亡在何处】31  第四章 苦苦支撑的永历朝…………………………33  【新儿便有溺殁之难】33  【军阀的援救】35  【被浪费的大好局面】36  【希望在农民兄弟身上】38  【内战导致的彻底覆亡】40  第五章 汉文化的辉煌与变革………………………43  【繁荣的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43  【传统科学的最后辉煌与东西交融】44  【人文思想的发展及启蒙运动的可能】45  【内阁、党社的发展及民主政治的可能】48  第六章 真的是盛世吗………………………………51  【入关时的暴政】51  【萧条还是繁荣】52  【真的是清承明制吗】54  【思想与科学】55  第七章 挽救这一切吗………………………………58  【为什么会这样】58  【可不可以假设】61
  第二部 假设中崛起的南明帝国(故事篇)  第一章 绝地逢生……………………………………63  【新星闪耀的儒将】63  【希望在山东破灭】64  【浙江的契机】67  【拥戴背后的较量】69  【杭州保卫战】71  【游击江南】75  【将计就计】78  【围点打援】81  【海军的优势】83  【决战南京】85  【继续面临的危机】88   第二章 生死关头……………………………………93  【决战前的实力分析】93  【瓜洲保卫战】94  【张家洼大捷】96  【一致抗虏】98  【一支军阀的反正】101  【恭顺王的实力】103  【关中也许可以】106  【僵局从淮西打破】107  【牵着鼻子走】110  【决战乌衣镇】112  第三章 半壁之功……………………………………115  【再次南下】115  【大西王的结局】117  【铁血攻坚】120  【清理门户】124  【华夏第一城】126   【胜败之间】128  【反败为胜】131  第四章 北伐僵局……………………………………134   【又一支军阀反正了】134  【战与和】137  【被迫的改变】139  【满清的实力】141  【老杨的反思】143  【党争暗流】144  【新政的前奏】146  第五章 隆武新政……………………………………149  【军制变革】149  【藩王制度改革】152  【反贪】154  【胥吏政治】158  【科举制度改革】159  【清丈田亩】164  【市舶司】166  【赋役制度的继续变革】167  【乡村政治】169  【中枢】170  第六章 战略包围……………………………………175  【蹶名王】175  【正面交锋】177  【另辟蹊径】179  【万里奇袭山海关】180  【进军辽东】182  【调兵山】184  【蒙古的问题】186  【会战中原】187  【再来一次关中会战】189  【结局】192
  第三部 是真是假谁人知(论述篇)  第一章 何去何从……………………………………195  【北方边疆的安定】195  【谁言华夏无海洋】198  第二章 未来的路在哪里……………………………201  【会不会发展出资本主义经济】201  【会不会产生工业革命】208  【会不会参加殖民扩张】209  【会不会产生思想文化的变革】214  【会不会与强国爆发战争】216  【会不会走向民主制度】218  第三章 真的不可能吗………………………………227  【真的不可能吗?】227  【可能又怎么样】233
  晕倒~~小说而已  
  第一部
真实历史中的大明日落  (历史篇)
  ====更新====  第一章 内忧外患的崇祯朝  公元日,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正值秋高气爽、秋收农忙的时节,在385年后的今天,很多人翘首以盼的是“十一国庆长假”,心中不免有些小激动,很多人已经早已为小长假怎么度过做好了打算了。然而在当时,整个皇城,却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帝国的现任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这一天驾崩了。  二十三岁的朱由校英年早逝,此前并没有考虑过接班人的问题,直到弥留之际,才在张皇后的提醒下,及时决定传位给十八岁的弟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即皇帝位之后,改明年为崇祯元年,他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朝崇祯皇帝。  从这一年算起,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在位执政的时间有十六年七个月。这十六年七个月,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中相当精彩的时段。即位之初,魏忠贤等一大批阉党把持朝政,关外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又威胁着中原的统治及生民安危,关内则酝酿着星火燎原般的饥民起义。恰恰是这种时候,即位的崇祯皇帝勤政而又并不昏庸,但却偏偏做了亡国之君,其间原因纷繁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的。  历史学上,崇祯朝这十七年是备受关注关注的一块,关于这段历史的史学著作不胜枚举。  在总结明朝为什么会灭亡这一方面,那些著述给出了大概这么几种论断。一种是自然灾害灭亡论,即将明朝灭亡归结于当时小冰河气候导致的寒冷与干旱,才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和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侵扰。一种是政策不当灭亡论,即认为即便有天灾,明朝君臣也可以力挽狂澜,避免亡国,但由于政策失当,才导致最终亡国。一种是气数已尽灭亡论,即认为明朝立国近三百年,各种体制等等都已经腐烂,积弊已成,亡国无可避免。  总的来说,大概就这么三种。可说了这么多,很多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恐怕早就头昏眼花了。  所以,要想分析事情的因果,就得先将明末这十七年的历史简单走过一番。
  看憶雪發目錄。。。嘎嘎
  @左袖舞翩跹 7楼
14:50:39  看憶雪發目錄。。。嘎嘎  -----------------------------  你好,报上腾讯ID,斜眼笑
  =====更新=====  【崇祯朝十七年】  朱由检登基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财政拮据,然而还有一个小问题给朱由检亲揽政事造成了掣肘,这就是魏忠贤揽权的问题。  魏忠贤的问题说大不大,因为魏忠贤说到底只是个宦官,他的权力并非制度所授,他必须依靠文官集团中与东林党相对的阉党(原为浙党、楚党、齐党三党,因为与魏忠贤关系密切而被东林称为阉党)支持。此外,宦官的权力直接来源于皇帝的信任,魏忠贤既没有掌控文官集团的能力,又无法控制军队,皇帝的权力又没有衰落,所以搞垮一个魏忠贤,实在不是很难的事情。  搞垮魏忠贤到底有没有必要呢?其实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魏忠贤并不重要。  朱由检的想法是,一定要搞垮魏忠贤,原因很简单,一是舆论使然,虽然有一大批人以魏忠贤为靠山,然而整个社会的舆论是,魏忠贤是个祸国乱政的权奸,除去魏忠贤,可以为自己赢得声望。二是权力使然,魏忠贤在朝内外势力很大,而且是明代有史以来第一位与文官集团联盟的宦官首领,不仅对皇权有所掣肘,而且也有威胁。于是,搞垮魏忠贤,就成了朱由检心中最坚定的想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先是隐忍,并不露出要整治魏忠贤的意图,而是暗中慢慢地撤他的后台,比如拉拢魏忠贤的心腹太监,这样做使得魏忠贤放松了警惕。短短一两个月,朱由检开始动手了。  皇帝先是将魏忠贤的铁搭档——先帝朱由校的奶妈奉圣夫人客氏驱逐出宫,再罢免魏忠贤最依赖的文官骨干崔呈秀等人。等膀臂都被折断之后,也就意味着魏忠贤势力的垮台,崇祯一鼓作气,将魏忠贤贬谪到凤阳守皇陵。魏忠贤离京前却装载了大批的金银财宝,向皇帝示意自己意在求田问舍而不留恋权力,结果却适得其反,让皇帝更加生恨。在南下途中的肃宁,也就是自己的老家附近,魏忠贤估计心理承受不了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剧,上吊自尽了。  时间就这样到了崇祯元年(1628),皇帝一鼓作气除掉“大阉”,天下无不为之庆贺(尤其是东林一系)。十八岁的朱由检除掉了魏忠贤,为自己总揽朝政铺平了道路。  除掉魏忠贤对大局会有很大的影响,却又没有特别巨大的影响,但是彻底打垮与魏忠贤关系密切的三党,影响就不一样了。  朱由检虽然小小年纪,但在即位当皇帝的那一刻起,早在心里树立了一个目标榜样,那就是他的老祖宗,以铁血加雷厉风行的作风著称的朱元璋。眼下,朱由检学习的这种作风开始显现出来了,他一鼓作气,责令群臣上疏,检举“阉党”成员。到这一年秋,与魏忠贤有瓜葛没瓜葛的人,名单都汇报到了朱由检那里。朱由检毫不犹豫,责令三法司严审,到次年(1629)三月,钦定“逆案”,入案官员225人,都遭到惩处,或贬谪,或充军,或处死。  “阉党”成员基本上被一网打尽,在主流的史学观点中,认为这是正义之举,是涤荡污浊,使忠良得以沉冤昭雪的做法。其实从杨涟、左光斗被迫害的事情来看,整治魏忠贤的确是大快人心,然而说到底,阉党与东林的争斗属于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无所谓正邪,无非是利益的分歧冲突而已。至于谁的利益符合帝国的利益,谁的主张对帝国的利益有益,这里不做讨论。单就一点,相当于高中生年纪的朱由检,气盛之下,把能够牵制东林的三党和宦官势力彻底打垮,必将导致东林集团的独大,对将来的军国大事的影响,也就不那么让人乐观了。
  ==========更新==========  话归正题。  就在清扫阉党的同时,皇帝没有忘了军国大事。对待辽东的紧张局势,朱由检想起来在天启朝连续两次击退后金进攻的袁崇焕。当年(1628)七月,朱由检诏对袁崇焕于平台,以右都御史的身份让袁崇焕督师蓟辽,对付后金。十一月,会推内阁阁臣,非东林党的温体仁、周延儒集团与东林党集团发生冲突。  到崇祯二年三月(1629),三党基本被打残,东林党重新崛起,朝政看似焕然一新了,可以大张旗鼓,改革弊政,治理天下了,朱由检这样以为。这时候,面对的问题有三个,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下降。对于国库空虚,朱由检听取刑科给事中刘懋的建议,于这年二月批准裁撤驿站,希望节省每年八十万两银子,结果银子并没有省下来,倒裁撤了几万名像李自成这样的驿卒。对于吏治腐败,朱由检希望大臣百官揭发检举贪赃纳垢之人,户科给事中韩一良表现颇为积极,但当皇帝问道具体有哪些人贪腐时,韩一良含糊不言,和皇帝实实在在地打了一场太极拳,整顿吏治的风潮也不了了之。对于军队退化,皇帝听取礼部右侍郎徐光启的建议,购买仿造西洋火器,训练新兵,以及修订新式历法,打算走科技强兵的道路。结果,仅仅这一项得以实行,这又要等到两年后再详述。  应该说形势还不算很坏,但崇祯二年下半年的局势,可以用风云突变来形容了。这一年六月,袁崇焕乘舟跨海,来到鸭绿江口的皮岛(今朝鲜椴岛),先斩后奏,将镇守皮岛并负责监督朝鲜的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斩杀。这年十一月,已经东征朝鲜、西征漠南蒙古,打破明、蒙、朝三方联盟的后金军,在皇太极率领下,以七到八万八旗精锐绕过关宁防线,取道漠南蒙古,从喜峰口(今天津蓟县北)突入关内,攻破蓟门,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北京,朝野震动,是为后金第一次入塞。袁崇焕急忙调师回援,在赵率教的先遣部队五千人被后金军全歼后,袁崇焕便一直尾随金兵而不开战,直到逼近北京城,倚城而战,才击退清军,京师得安,史称“己巳之变”。  后金兵撤离京师之后,朝廷开始了一系列政治斗争。温体仁、周延儒等非东林党人策动大批御史弹劾袁崇焕怠战误国,袁崇焕被捕。此后,又借袁崇焕一事将内阁大学士韩爌、钱龙锡拉下了水,东林党人在内阁的势力越来越小,这年腊月,周延儒得以入阁。  时间又到了崇祯三年(1630),朝廷面对的局势就略显紧迫了。后金兵并未完全撤出关内,还在永平府(相当于今唐山市)占领着遵化、迁安、卢龙、滦州四个城池,时刻威胁京师。而在陕西,由于大旱,饥民遍地,民军起义如火如荼,陕西一省几无完地。面对这种局势,朱由检重新启用先皇帝师、提拔袁崇焕的前蓟辽督师孙承宗重新复职,率军迅速收复了永平、遵化四城,将后金军彻底赶出了关外,此战中左良玉等将领崭露头角。  东面的危险暂时解除了,但农民起义却让朝廷十分头疼,毕竟当下满朝唯一的帅才孙承宗已经到辽东去了,陕西交给谁呢?
  @淮山秋雨 以前用这个号更新,帖子太监了多次,这次不应该重演历史了
  ==========更新==========  一个人冒出来了,左副都御史杨鹤。他抒发了一番见解,认为流寇也是朝廷的赤子,是天下的元气,应该以招抚为主要手段,说的头头是道,貌似只要杨鹤一去陕西,问题就能解决。皇帝很高兴,将杨鹤派往陕西,任了陕西三边总督。然而杨鹤压根不愿意去,左推辞,右推辞,但朱由检三催五催,杨鹤还是去了。去了之后,用皇帝亲自发给的几十万两银子成功地招抚了乱民,短时间内陕西竟然恢复了平静。  事情似乎有了转机,但到了崇祯四年(1631),情况又出现了变化。在陕西,杨鹤的招抚策略实质上并没有奏效,因为财政没有改善,赈济的银两不够,义军再次举兵,这一年春,陕西几乎是在一瞬间又恢复到了半年前那混乱的状态。九月,杨鹤因招抚无效被治罪,贬谪江西。  而在辽东,形势也很严峻,按说孙承宗斗走了王在晋,缔造关宁防线,应该比袁崇焕更牛才是。但是当孙承宗准备将势力延伸到广宁右屯卫(即大凌河城),准备重修大凌河城时,皇太极就不干了。八月,皇太极派重兵围了大凌河,最终将新建的大凌河城又刨成一片废墟,俘杀了城内所有军民,祖大寿只身逃脱。孙承宗无奈,知道事情无法交代,在御史们的轮番攻击下,辞了蓟辽督师的职位,回高阳老家养老去了。  后金兵刨掉大凌河有两个影响,一是直接影响,证明了关宁锦防线并非坚不可摧,后金随时想啃都可以过来啃,加上之前后金绕道突破喜峰口,已经向明朝君臣证明了,关宁防线实质上已经报废了,就如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一般,终崇祯朝始末,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可惜终究没有得到重视。再说另一个影响,由这件事引发的另外一件事,对大明朝甚至对以后的整段历史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前面说了,晚明实学派领袖、西学大家徐光启给皇帝提了很多意见,其中的训练新兵一项,确实得到实行了,地点在山东登州府,实施人是孙元化。孙元化是徐光启的老乡、学友,也曾是袁崇焕的部下,经历过宁远之战、宁锦大捷,对练兵、使用火炮很在行。于是这一年年初,便到登州任了登莱巡抚,招募新兵,聘请葡萄牙教官训练西洋火枪火炮,想锻造出一支超前的近代化部队。但孙元化收留了不该收留的两个人,孔有德、耿仲明。此二人原本是毛文龙部下,毛文龙被杀后,皮岛时常发生变乱,二人为求生存,投奔孙元化。大凌河被围时,老孙派孔有德领八百骑前往救援。闰十一月,孔有德行至河北吴桥县,因军饷不济,发动叛乱,杀回山东,一路抢劫,攻占登州。山东巡抚俞大成及登莱巡抚孙元化寄希望于招抚,使得叛乱持续一年,直到崇祯六年初,朱大典任山东巡抚,以关宁铁骑攻破了登州,孔有德、耿仲明等仅以身逃脱,这才平定叛乱。  乱虽平了,但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此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主动投降了后金,将所学的十分先进的火器技术传给了后金,使得明军唯一应对后金的优势也消失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开始了微妙的变化,明军从此在关外无法发动攻势。  崇祯五年(1632)的形势是东面不妙,西面开花。杨鹤被治罪以后,陕西左参政洪承畴先升巡抚,再接总督的位置,开始了以剿为主的策略,在陕西大举战事,十几万农民军溃不成军,头领相继被杀,部分农民军流动到山西。陕西的连番大捷,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朱由检慌乱的内心。
  ========更新========  崇祯六年(1633),重点转移到朝廷了,斗倒东林党的温周联盟瓦解,温体仁和周延儒又斗上了。相互之间用尽了各种权谋手段,最终周延儒失败。这年六月,周延儒被罢官,温体仁进为首辅,独揽大权。  而在地方,山东叛乱肃清了,辽东也没有大规模战事,只有在山西。陕西有洪承畴压阵,于是识时务的农民军全部跑到山西了,皇帝便命曹文诏为山西总兵,围剿农民军。围剿的效果很好,不到一年,农民军便尽数转移,离开山西,到了河南境内。这一年十一月,各路明军将十几万民军围困在河南北部的武安县境内,准备一举歼灭。关键时刻,曹文诏被调往大同,农民军用诈降之计,逃出包围圈,渡过黄河往南而去。  崇祯七年(1634),朱由检上台的第七个年头,农民军越剿越炽。在朝野的努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出场,五省总督,空前而不绝后。五省总督本应由洪承畴担任最合适,却因为皇帝担心洪承畴军权过重,将总督的位置留给了陈奇瑜。陈奇瑜是原陕西右参政(原与洪承畴同时分任陕西左右参政),后升陕西延绥巡抚。陈奇瑜倒也有些才能,只消半年,到六月间,便将散布在河南、湖广、陕西各地的几十万农民军逼到了陕西南部的车厢峡,又准备一举全歼,而农民军再一次使出了诈降的招数,再一次脱离险境。就在陈奇瑜围剿失败后的七月,彻底击溃漠南蒙古林丹汗势力的后金军第二次入寇,从大同边境长城突入关内,在宣府、大同一带搅扰了一番,劫掠了人口、财产而去。这一年可谓双失。
  ========更新========  然而崇祯八年(1637)的情况也许更糟糕,年初,农民军又集中到了河南中部,讨论去向,史称荥阳大会,张献忠和李自成在这次集会中展露头角,提出了奇袭中都凤阳的计划。随后,农民军分两路而去,一路西行,转移明军注意力,一路由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率领,直奔凤阳。正月十五,农民军攻克凤阳,张献忠掘了皇陵,朝野大大震动。崇祯皇帝为此颁布了第一封罪己诏。八月,又有一位儒将崭露头角,原郧阳巡抚卢象升改总督保定、河南、江北、湖广、江西五省,与洪承畴一东南一西北相应,围剿农民军。而高迎祥攻陷凤阳后,准备一鼓作气攻打南京,一直打到江浦。进攻江浦受挫后,高迎祥转而攻打滁州,卢象升率军赶到,大战一场,歼灭农民军数万人,高迎祥逃入湖广郧阳山区。这场战役史称滁州大捷,卢象升算是给大明朝挽回了一点点面子。  崇祯九年(1636)的情况依旧是一胜一败,功过相抵。胜的是对农民军,败的是对后金军。这年六月底,后金军由阿济格率领再次突入关内,劫掠京师畿辅一带,攻克城池十二座,劫掠人口数十万,清军主帅阿济格打出“各官免送”的招牌,招摇过市而去,京师百姓生灵涂炭。七月中旬,又有一位儒将崭露头角,陕西巡抚孙传庭,在子午谷劫杀高迎祥部,并生擒高迎祥,解往京师处死。
  =======更新========  崇祯十年(1637)的情况要有所好转。三月,前面讲的那个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他的儿子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提出“十面张网”的围剿策略。六月,温体仁自作孽,想对东林党党魁钱谦益斩尽杀绝,不料对方作困兽之斗,联合宦官首领曹化淳,反将温体仁斗倒,温体仁当月被罢官,杨嗣昌入阁。  崇祯十一年(1638)的情况又与崇祯九年的情况相类似,一胜一败,功过相抵。明廷对农民军剿抚并用,正月,罗汝才、张献忠部向东南五省总督熊文灿投降,独留李自成孤军,流动作战于川北、汉中、甘肃、陕北一带,连战连败,后来准备经潼关向河南突围。这年十月,孙传庭与洪承畴设伏于潼关南原,几乎全歼李自成部,仅李自成、刘宗敏等十八人逃入商洛山中。然而这年九月,后金兵又从青山口一带突入关内,第四次入寇,深入竟达山东,腊月,一代文帅卢象升战死于河北巨鹿,次年正月,清军攻破济南城,一省都会几成废墟。此役,清军攻克八十一州县,劫掠人口五十余万,牲畜财产无算,冀鲁两省遭到巨大破坏,直到五月,后金兵方才退出关外。
  ========更新========  十二年(1639)的局势和用兵重点都有了转变,洪承畴被调任蓟辽总督,孙传庭被调任宣大总督。但孙传庭认为内乱不清,不能轻易调内地兵力防守边塞,从而给农民军以再起之机。但这个主张没有得到朝廷认同,孙传庭失意之下以耳疾推辞不就宣大总督一职,却反被朱由检逮捕入狱。就在五月,张献忠与罗汝才在湖广谷城、房县再次起兵,这次只能杨嗣昌亲自督师,追剿张献忠。年末,李自成也重新出山,与张献忠会和攻破竹溪,后活动于汉中、豫西、楚北一带,袭扰明军粮道。  十三年(1640),北方边境无事,在内地,督师杨嗣昌、湖广总兵左良玉等与张献忠周旋于湖北、四川一带。二月,张献忠在玛瑙山中左良玉埋伏而大败,退往川北。七月,张献忠西走白羊山与罗汝才会合,随后与明总兵孙应元等战于兴山之丰邑坪,被官军斩二千三百余级,俘五百余人,退往巫山。年底,杨嗣昌进入四川,坐镇重庆,准备围剿张献忠。而与此同时,李自成被左良玉击败于房县,率残部转战河南,攻占汝州,利用河南大饥荒的契机,宣传“均田免粮”,振臂一呼,立刻拥众百万,关内的局势立刻紧张了起来。   到崇祯十四年(1641),局势益发的艰难,农民军和后金兵几乎同时行动。正月,李自成攻克河南重镇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张献忠趁明军主力集结于川东,突袭襄阳,杀襄王朱翊铭,而李自成在攻克洛阳后也随即围攻开封。三月,皇太极发重兵十二万余包围锦州。这三股势力极为强大,而朝廷此时似乎已经没有能力应对了。对张献忠,杨嗣昌追缴徒劳无功,积劳成疾,这年三月在襄阳郁闷死了。对李自成,新任的五省总督丁启睿根本不被李自成放在眼里。这年九月的河南项城之战,李自成歼灭明军官兵数万人,杀陕西总督,开晚明农民起义以来的第一大捷。对后金,朝廷派出了八部总兵十三万精锐,由洪承畴督师,救援锦州。洪承畴采取对峙策略,步步为营,清军无可奈何。但朱由检及兵部尚书催战,洪承畴只得加速救援锦州,结果被清军偷袭截断粮道,而且由于组织不善,洪承畴计划的战略撤退变成了大溃逃,清军趁机发起反击,明军被歼灭五万余人,洪承畴本人被困于松山所城。
  ========更新========  到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后投降后金。而在此前,内地战局也十分不妙。正月,李自成二次包围开封,左良玉围魏救赵,奇袭大顺军辎重所在地临颍,迫使李自成解除开封之围,迎战左良玉于郾城。二月,崇祯帝逼迫陕西总督汪乔年出潼关寻战李自成,汪乔年攻襄城而救郾城,李自成弃郾城不攻,专攻汪乔年所在的襄城,左良玉被李自成打怕了,龟缩不救,汪乔年策划的夹击李自成的计划没有实现,结果两万明军被李自成全歼,汪乔年本人也战死。到了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开封,九月,黄河决堤,开封被淹。到这时,三股势力应该说是没有敌手了,可以得劲地潇洒了。  可还有一个人,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就是孙传庭。这个时候,孙传庭还关在京师的大牢中。当然,等朱由检发现,再也没有大将可派时,终于想起来了孙传庭。这一年秋,孙传庭被下诏释放,并委以陕西三边总督之职兼督师七省军务。然而毕竟以一挡三是不可能的,而且十五年下来,大明的国力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即便有孙传庭重新出场,也很难再挽回什么了。这一年十一月,后金将领阿巴泰率兵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最南竟到达兖州、海州一带,劫掠人口六十多万,牲畜、财产无数。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再也没有大将能够阻挡了,唯一的一个以阁臣身份被委以督师之职的周延儒,向来不知兵事,也只是尾随敌军,不敢交战。次年四月,后金军方撤出关外。
  ========更新========  崇祯十六年(1643)的局势,可以用一败再败来形容。这一年正月,李自成攻克襄阳,建大顺政权,设立官制。五月,在淮西作战失利的张献忠,转战湖北,攻克武昌,杀楚王,建立大西政权。同时周延儒被罢黜,后来到腊月被朱由检赐死。中原已经没救了,情势危急之下,朱由检慌了神,不顾前番汪乔年出潼关战败的教训,仍然强令孙传庭出潼关迎战李自成。孙传庭本实行固守牵制方略,无奈皇帝多次催促,出关与战,先于汝州大败,退守潼关,李自成大兵压境,十月潼关失守,孙传庭战死。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著名的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都,完善政权机构,随即展开北伐,势如破竹,除一度在山西代州和宁武关遭到山西总兵周遇吉的阻截外,一路未遇大的抵抗。到三月,大顺军已抵达北京城下。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外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更新========  【可能是政策和战略错了】  在官方的标准上,即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为明朝灭亡的标志,实际上,明朝还没有灭亡,在南京,将有明朝的延续政权,史称南明,这是后话。  明朝灭亡多少有些可惜,一是明亡之后,异族侵入中华,把中华“治理”得一塌糊涂,使得国人多少对明朝有了些无法言传的好感。二是崇祯皇帝并不昏庸,有守成之才而无救时之能,偏偏生不逢时,最终只能以身殉国,让人多少对这位亡国之君产生了同情之感。第三点,就历史史实来看,其实崇祯朝十七年的情况,起初乃至最终,都没有十分糟糕,如果用对了治国救时方略,明朝也许能避免灭亡,而崇祯朝君臣偏偏就不止一次策略失误,终至亡国。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十七年来,究竟情况如何并不十分糟糕。
  ========更新========  崇祯元年到崇祯四年,孔有德在山东叛乱之前,这四年算是早期。这四年的局势,后金并未十分强大,至少明朝的北方局部可以与后金势均力敌。这时候,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三位帅才还没有浮出水面,满朝可用的有孙承宗、王在晋、袁崇焕等人。西北虽有农民起义,但毕竟只限于陕西一省之地,其余地方尚且太平。期间,虽有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但明军尚能上下同心将后金兵驱出关外,错就错在不应该杀掉袁崇焕。  有人说袁崇焕是明朝的救命稻草,也有人说袁崇焕是欺君误国的卖国贼,笔者认为袁崇焕是卖国贼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但他仅有将才而无帅才,当把一个将才放到一个帅的位置的时候,是小材大用,不出问题才怪。不管哪种说法,袁崇焕是当时明廷可用的人才这一点无庸置疑,有总比没有要好,袁崇焕一死,就少了一名能战的将才。而此时孙承宗也年过七旬,王在晋也失势而不被重用,而应对西北的民乱,用杨鹤的招抚之策本无可厚非,剿也罢,抚也罢,都有道理,关键是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崇祯为了支持杨鹤,甚至发出内帑(皇帝的私人财产),然而也无济于事,这就不是杨鹤的问题了,也不是招抚政策的问题了,而是财政拮据的问题了。
  ========更新========  崇祯五年到崇祯十一年,清军第四次入塞之前,这七年算是中期。在这几年,陆续涌现出了洪、卢、孙三位儒将,事实证明,这三位的才干不在袁崇焕之下,尤其是洪承畴,讽刺般地竟然成了将来后金夺取中原的主要功臣。  这七对付后金,基本上处于守势,但也还能守得住,对付农民军,基本上处于攻势,但围剿多年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农民军与后金有很大不同。后金政权体制严密而且高效,但总体实力不够。农民军虽没有严密的体制,既不精锐也不高效,但是农民军有强大的后备,任何受到天灾人祸威胁而无法生存的百姓,都可以加入起义的行列。也就是说,农民军看似无组织无战斗力,但潜在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仅凭剿,是剿不完的。这个时候,只能说朝廷的一味剿杀的方针错了。后金是精锐的,打不一定能打得赢,守却多半能守得住,农民军潜在强大,剿一定剿不完,怎么办?这个时候,上天给大明送来了一位难得的人才,杨嗣昌。  杨嗣昌不同于洪卢孙三人,他不是将才,更不是帅才,但他是相才。他不善于领兵打仗,但他善于制定战略政策。杨嗣昌提出了很明智的解决方法,对付农民军,剿抚并用,对付后金,暂时议和。这个方略无疑是当时最稳妥的方略了,后金自知没有能力消灭大明,议和却可以每年获得“岁币”与榷场贸易换来的棉粮,又能休养生息,何乐而不为。对于农民军,自然不能一味剿杀,但眼前这股势力,自然是要尽快解决的,所以就得剿抚并用。然而两个方略在执行中都出了问题,对于农民军,一错在用了熊文灿,一味招抚,导致张献忠先降后叛,二错在一味地增收赋税,饮鸩止渴,导致北方农民更多地破产而加入起义军的队伍。而与后金的议和政策,杨嗣昌既没有足够的能力让群臣理解接受,皇帝也没有足够的魄力将议和支持到底,结果议和事宜就成了过街老鼠,一旦公开,立刻招致朝野上下的全力攻击,最后议和方略自然是遗憾地胎死腹中了。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勉县郑清春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