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东是名老中医的望诊秘诀吗

您当前的位置:&>&
上海中医医院信息:
挂号网站:/szy/html/shzyy/portal/index/index.htm
总院地址:上海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
门诊部地址:石门一路67弄1号
上海市中医医院创建于1954年,2005年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医学人才汇聚,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医院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和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两个专家诊疗中心,云集以国医大师颜德馨为代表的70余位上海中医界最高水平的专家为病人服务。
医院开放床位530张,临床科室设置齐全。医院现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6个;上海市优势专科2个;上海市传统医学示范中心1个及上海市中医预防保健示范单位1个。儿科、脑病科、神志病科、肿瘤科、骨伤科、耳鼻喉科、风湿病科、外二科、心病科、脾胃病科、妇科、医学影像学科、康复科等临床科室优势明显。
医院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中药饮片使用在全市中医院位居第一;开设专科专病门诊96个。开展&冬病夏治&、&冬令进补&等中医特色工作。医院合理配置医疗设备,引进一批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如MRI、64排128层CT、DR、CR、DSA、大型生化仪、聚焦超声刀、主动康复设备等为患者提供保障。年门急诊人次达174万,年出院人次14730余人。
医院以师承教育为平台,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医&。医院有全国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3项,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6项;上海中医药大学老中医工作室建设2项,院级老中医工作室5项。医院拥有全国及上海市名中医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4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4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158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84人。医师中硕博比达58.71%、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88.41%。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设在我院,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老年病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医老年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合作成立上海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中心,以此和院级研究所(室)为平台,提高中医药科研能力。医院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教育部等各类各级别科研项目多项,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基地。
医院积极探索区域性中医医疗联合体的建设模式,以上海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以闸北区域内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为依托,成立上海市中医医院&&闸北中医联合体。提升区域中医整体水平,探索解决广大市民&看中医专家难&的问题。为百姓提供优质中医服务。
医院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以&服务百分百,医患零距离&的服务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推出全程自助服务为特点的&门诊一站式&付费服务模式,简化就医流程,便民利民,深受广大老百姓好评。
医院坚持中医药特色,以学科发展为龙头,致力于打造代表上海中医药水平的精品中医医院。
推荐科室:
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博士生导师虞坚尔教授的带领下,经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医药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中医优势和中医特色鲜明的学科,在全国中医儿科界处于领先地位。曾先后立项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厌食专科),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中医治疗小儿哮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及哮喘协作分组组长单位),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十二五&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拥有王霞芳名老中医工作室;2010年隶属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的儿科研究所正式成立,以虞坚尔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标志着中医儿科科研和临床迈上了崭新的台阶。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现有医生14人,正高3人,副高5人,中级3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1名,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学术继承人3名。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及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和带教工作。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上海市科委、教委等课题十余项等。其中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成果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编全国中医儿科教材一部,编写教材5部。近几年来,先后成功承办了几次大规模的国内、国际性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项目,为儿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契机。
&&& 科室以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主攻方向,以呼吸系统(哮喘、复感、咳嗽、鼻炎、肺炎、扁桃体炎)、消化系统(厌食、胃炎、腹痛、腹泻、便秘、口腔溃疡)、营养系统(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肥胖症、微量元素缺乏等)、内分泌系统(性早熟)及神经系统(癫痫、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等)疾病及杂病(长期发热等)为研究重点,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设有小儿哮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厌食专科。开展中药穴位敷贴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小儿肺系咳喘病;膏方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病证;脐部敷贴疗法、刺四缝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火丁指压法治疗婴幼儿吐乳症等特色疗法。科室拥有小儿雾化治疗仪、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各类医疗设备,中药外治独树一帜,疗效显著,具有鲜明的中医治疗特色。
&&& 儿科全体人员以&以人为本、病儿至上、医术精湛、至微至细&为理念,突出中医药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重要地位,防治并重,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确立了自己的特色,愿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竭诚为广大患儿服务。
上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组建于1998年,2011年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更名为脑病科。科室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1年的发展,从一个内科中的二级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独立门诊、病区,拥有名老中医工作室和中医神经疾病研究室的医院重点学科,2011年成为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2012年入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近3年的发展中,科室门诊、病房医疗业务量迅猛增长,病房出院人次与3年前相比几乎翻一番。脑病科在发扬中医特色优势治疗神经科疑难病症方面,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在上海医院管理研究所提供的网络民意调查显示,我院脑病科综合影响力全国排名第8位。脑病科在李如奎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科主任刘毅主任和李文涛副主任带领下,全科秉承中医传统特色,结合神经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确立了帕金森病、脑梗死、癫痫病3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积极发挥中医药综合治疗优势,增设了5个专病专科门诊和科室特色诊疗制剂,完善了优势病种的特色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科室注重单病种质量控制,2011年在全市神经科质控检查中成绩名列前茅。同时,科室进一步加快科室人才梯队培养,使科室医、教、研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科室 &&& 医生
风湿科 &&& 夏嘉 陈薇薇 张娜 苏晓 唐华燕 沈丕安 杨旭鸣
推拿科 &&& 纪清 王桂茂 王尔才 严海清 孙国荣 徐旭
肿瘤科 &&& 连强 颜仲仪 方志红 庄芝华 申屠瑾 王俐琳 王羲明 殷晓聆 李树芳 侯风刚 陈东林 刘静 顾维文 钱伯文 罗春光 周奕阳 王魏明 李雁 庄小华 赵凡尘 张丽英 王维平 宋伍铭 陈F 裴传宝
骨伤科 &&& 罗蔚 唐豫良 胡栋 邱卫东 车涛 石仰山 汤慈德 戴慈德 汤俊 裘敏蕾 高令军 许炳奎 邵萍 李岩峰 王延雄 何永淮 戴琪萍 陈秉中 成金康 林发雄 樊天佑 王林元 倪卫祖 马寄晓 孙剑 劳继英 丁忠贤 杨洋 李玉梅 赵晓敏 曲克服 林其雄 吴文虎 忻志平 陈永强
失眠专科 &&& 徐建 许良 许红
脑病科 &&& 陈敏 施慧芬 李文涛 陆小青 刘毅 黄宁静
儿科 &&& 刘兆华 张永 郑美华 夏以琳 霍莉莉 翁婷 孙红梅 张新光 封玉琳 林外丽 林洁 虞坚尔 李洁 周静冬 闵伟福 程家正 陈家树 李利清 吴杰 董幼祺 王霞芳
皮肤科 &&& 凤锋 蔡希 傅佩峻 胡晔 顾乃芳 吴怡峰 孙世道 许金生 傅燕华 卞青
风湿病科 &&& 杨旭鸣 苏晓
妇科 &&& 胡国华 廖英 王隆卉 忻文华 邵公权 施晓红 薛永玲 倪晓容 戴德英 王文锦 左玲 孙卓君 蔡小荪 李国维 宋艳华 胡蔚洁 曹玲仙 唐青之 钱S 夏亦冬 杨悦娅 胡杏梅
急诊科&ICU &&& 杨兴才 王馨璐 李越华
肺病科 &&& 石克华 刘丹 王丽新
肛肠科 &&& 周大成 徐伟祥 许晓东 朱坤 顾继平 崔丽华 王洁蓉 张鑫麟 张遗鹤 姜东萍 杨镛 夏懿 司徒夏昊
泌尿外科 &&& 王泰东 周家乐 宋武 宣文虎 梁国庆 陈春雷 陈伟杰
血液病科 &&& 胡琦 夏乐敏 王运律 刘敏 张红玉
肾病科 &&& 张长明 周家俊 龚学忠 夏海岩
外二科 &&& 王小平
眼科 &&& 李洁 蒋玲娣 朱莺 刘嘉立 宋毅 郑祝新 刘崇晏 陆汝贞
针灸科 &&& 杨志贤 倪卫民 于雪红 单永华 朱博畅 姚建宏 张仁 朱炯 徐世芬 吴君怡 严君白 洪钰芳 张学亮
耳鼻喉科 &&& 江洁 祁方 郭裕 郑昌雄
普外科 &&& 姜民 石坤和 金庆元 沈承澜 高瑛 刘宁 夏惠钟 顾渊 王约青
口腔科 &&& 张志荣 黄艺 侯潇 曹伟芬 宣静
石门路内科 &&& 徐瑛 卢巧珍 赵杜鹃
内科门诊 &&& 虞建华 叶一V 严静
精神科 &&& 姚嘉康 曹家骏 尤林森 王希达
石门路推拿科 &&& 张江海
急诊科ICU &&& 杨兴才 王馨璐 李越华
消化科 &&& 潘湘学 赵忠 肖敏才 胡坚文 秦嫣 蔡淦 朱南孙 林宗广 沈遐君 虞胜 汤健 周福梅 程越明 余莉芳 李勇 朱凌云 李毅平 程络新 夏丰 朱彬彬 刘晏
石门路肝科 &&& 张玉琴 韩政
中医内科 &&& 陆安康 陈熠
中西医结合外科 &&& 李大卫 郭福新 李萍 王小平 奚九一 蔡惠群 陈诗吟 吴菊生 朱松毅 王群 秦万章 励幼年 张宇
肝病科 &&& 祝峻峰 桂美华 陈玉泉 徐爱娣 王灵台 郑亚江 陈保龙
神经内科 &&& 钱心兰 李如奎 王惠茹 张雯静 戈盾 路煜 严晓丽 王慧新 李庚和 许良 施慧芬 陈敏 王素英 黄素英 胡开敏 李文涛 许红 徐建 吴九伟 刘毅 周康 陆小青 杜玉玲
内科 &&& 徐勤 叶一V 金赛飞 马志远 张萍 严静 贾路民
内分泌科 &&& 高文澜 陈易 张毅 许粤 张敏 范征吟
心内科 &&& 陈妙峰 袁炳勋 丁学民 陈平 董耀荣 赵嗣音 王俊龙 竺培华 赵颖 张叶青 陈兆善 虞建华 邢健东 龙林森 苏敏亚 胡晓贞 周苗 吴美平 黄士通 王胜林 钱静庄
石门路中医外科 &&& 傅佩骏
康复医学科 &&& 郑晓 黄秋琴
乳腺科 &&& 虞亚男 陆德铭
中医综合科 &&& 秦亮甫 胡国庆 林真寿 方宝华 魏承生 陈农 沈庆法 王庆其 焦东海 王秀兰 严佩贞 赵宪先 颜乾麟 莫锦明 周芳 张春涛 沈秀兰 陈嘉 严世芸 赵杜鹃 王左 丁学屏 秦志仁 乐逸仙 颜新 徐建玉 赵章忠 卢巧珍 杨新伟 康培英 查良伦 叶信莉 陈孝伯 颜德馨 徐曼华 孙思明 苏永庆 马仁美 陈崇羔 杨炳初 肖郡芳 邵小兰 孟炎 徐蔚霖 潘善根 夏翔 张云鹏 彭培初 黄吉赓 张鹤年 杨翠兰 王锡顺 孟百三 史济柱 陆鸿元 姚洁明 匡调元
疼痛科 &&& 杜震 王开强
肾内科 &&& 夏海岩 张长明 龚学忠 黄宝砖 叶景华 周家俊
呼吸科 &&& 王丽新 赵志翔 石克华 邹似平 刘丹
功能检查科 &&& 程蓉岐
放射科 &&& 詹迎江 张闽光 邢东炜
我院四项成果荣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
2月7日下午,第七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市医学会隆重召开。大会对2014年度荣获的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我院荣获4项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王小平主任领衔的成果《血管微波微创技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荣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二等奖,张闽光主任领衔的成
果《天冬多糖和精制天冬胶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和机理研究》荣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徐建院长撰写的《让你一觉睡到天亮》及郭裕主任撰写的《五官常见疾病健康科普&&眼耳鼻喉病患者宜忌130条》荣获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普著作奖。
王小平主任带领研究团队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技术与方法&&微波血管腔内闭合技术结合中医外治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应用此技术方法9年余,治愈1万余患者,并作为上海市级适宜技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救助专项&技术,已经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陕西、河南、吉林、云南等多个省市医院推广,效果满意。
张闽光主任将中药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内给药和瘤内注射。经长期研究成功研制了天冬胶制剂。该制剂具备一定的粘滞性,在X线下可显影,符合介入使用要求,具有很好的理化和抗肿瘤特性,可用于介入抗肿瘤。
徐建院长撰写的《让你一觉睡到天亮》,既用现代化睡眠医学的理论知识让读者对睡眠问题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同时又灵活的运用中医学中&天人相应&、&治未病&理论作为指导,阐述了作息规律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的互应原则,强调&尊重自然,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有益健康&的道法原则。
郭裕主任撰写的《五官常见疾病健康科普&&眼耳鼻喉病患者宜忌130条》着重从对眼耳鼻咽喉疾病的认知上、对药物及手术的治疗上、对生活习惯的预防上、对饮食结构的保健上着手,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人们在眼耳鼻咽喉方面的宜忌要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花粉治疗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网
花粉治疗糖尿病
花粉治疗糖尿病
花粉(延缓衰老及老年病用药)& 名称(英)& Pollen& 适应症& 蜜源花粉用于老年性衰弱、贫血、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前列腺炎、糖尿病等,有一定治疗效果。并具有提高免疫水平的作用。&有些单一花粉也有治疗作用。例如蒲黄花粉,具有行血散瘀(生用)及止血(炒炭)作用;松花粉,《本草纲目》称其有“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等功能;苹果花粉据称可预防心肌梗塞。&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使用花粉及花粉提取物作为营养保健、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药物。&
免费下载Word版:
邀请朋友看此页
上一条疗法:下一条疗法:
更多中医/西医治疗方法请点击: &&|&&&
写下你对“花粉治疗糖尿病”的回应...
您可以对本疗法:“花粉治疗糖尿病”进行补充或点评。当前可输入点评
请点这里写下您的回应...
您的名字:
[看不清就点击图片换一个]&&
&医博士:医疗器械推荐&
收藏本页到:
主题赞助商内容区...
上海就医 专家指南
治疗糖尿病的专家
&&沪ICP备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 环球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1-611372环球医网
--为全球华人提供健康养身及疾病治疗方案的公益网站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玉泉降糖饮治疗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网
玉泉降糖饮治疗糖尿病
玉泉降糖饮治疗糖尿病
疗法提供:神农架林区医保中心 陈仕华治疗方法:
玉泉降糖饮组成:天花粉70 g,生地15 g,党参15 g,麦冬30 g,知母30 g,地骨皮20 g。
用法:水煎服,2次/天,2个月为1个疗程,15天查空腹血糖1次,服药期间控制饮食,停服一切化学降糖药物。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在临床上典型的三消症状并不多见,用上、中、下三消辨证分型往往比较困难。笔者认为,消渴虽然与肺、胃、肾关系密切,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病机相同,即阴亏阳亢,阴损及阳,故气阴两虚,是消渴的基本病机。
《圣济总录》云:“原其本为一,推其标有三”。故治疗本病应抓住主要病机,注重于益气养阴,清解淫热。《医学心悟?消渴》云:“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而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临床实践证明,益气养阴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免费下载Word版:
邀请朋友看此页
上一条疗法:下一条疗法:
更多中医/西医治疗方法请点击: &&|&&&
写下你对“玉泉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的回应...
您可以对本疗法:“玉泉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进行补充或点评。当前可输入点评
请点这里写下您的回应...
您的名字:
[看不清就点击图片换一个]&&
&医博士:医疗器械推荐&
收藏本页到:
主题赞助商内容区...
上海就医 专家指南
治疗糖尿病的专家
&&沪ICP备号-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沪)- 环球医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1-611372环球医网
--为全球华人提供健康养身及疾病治疗方案的公益网站性功能咨询
咨询用户 :PASSATING
咨询时间: 12:46:01
咨询对象:[医生]
王先生你好,
我37岁,两年前开始勃起障碍,一些民办医院诊断出患前列腺炎症,开始时4个+,用药后降到一个+,但勃起情况没改善.去年8月在曙光医院份检查还是两个+,卵磷脂小体极少.当时吃了两个月中药,没有改善.现在我需要强烈刺激才能勃起,且不能持久.我很特别,我的奶头很敏感,刺激后基本能勃起,而且硬度也够,就是不能持久.我吃六味地黄丸和汇仁肾宝都没有实质效果.我不知道是始末原因.王先生您能大约给出个评估吗?我不喝酒,但抽烟,每天半包.还有就是所有的药吃下第一剂(粒)后效果很好,所后就没有了任何反映.去年8月份曙光医院的专家认为是抽烟引起的,我为此戒烟到今年1月份,没效果就又抽了.
#1 咨询:补充
另外,就是白天和晚上勃起困难,晨勃也不好,但是早上只要稍微刺激就回勃起.还是不能持久.
王泰东医生资料
王泰东已收到14束鲜花
网友给王泰东医生的赠言
与王泰东相同科室的专家
职称:副主任医师
溃疡性结肠炎、各种胃病、支气管哮喘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职称:主任医师
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内科杂病和相关的精神疾病,以及心理指导和养生保健
职称:副主任医师
失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职称:副主任医师
1988年~至今,上海市中医医院,专长:心血管疾病,慢支肺气肿,呼吸衰竭,消化性溃疡等急危重症。
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慢支、哮喘、失眠
职称:副主任医师
在长期的医疗医疗实践中,汇中西医术于一体,善医呼吸、消疾患,长于心脑血管病和亚健康调理。在诊治过程中,将八纲辩证与辩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职称:主任医师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阳萎
职称:主任医师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关、皮肌炎/多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强直性脊柱炎、白塞氏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风湿性多肌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脂肪肝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职称:主任医师
失眠症、抑郁焦虑症、血小板性紫癜
职称:主任医师
老慢支、哮喘、男性病、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职称:主任医师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老年病
职称: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师从老中医林钟香教授,曾在上海龙华医院工作,并且作为中医专家在德国工作一年。中医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擅长治疗冠心病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各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眩晕、老年病、血管性头痛、慢性支气管炎、黄褐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病毒性心肌炎、冠心、心力衰竭、脑梗塞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甲亢、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冠心、心肌炎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脾胃病、咳喘、中风后遗症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治疗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疾病(如焦虑、抑郁症、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血管性头痛、心动过速、小儿夜啼、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杂症)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冠心病、心肌炎引起的早搏,房颤,病窦综合症     
您当前的位置:&>&&>&
遗尿中医辩证论治
&&&&时间:03-29&&来源:&&发布:laozhongyi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屎,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前者是指持续的或持久的遗尿,其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1年;后者是指小儿控制排尿至少1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
  据国外报道,约15%一20%的5岁儿童, 5%的10岁儿童,2%的12^~14岁儿童患遗尿症,即使至青少年后期或成人期,也还有l%一2%出入患遗尿症。夜间遗尿的儿童中,男孩是女孩的2倍,且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未经治疗的遗尿症,每年有15%的儿童自行缓解。本病大多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中也会发生遗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
  中医学对本病有较全面的认识,《素问&宣明五气》明确指出:&膀胱不约为遗尿&,《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尿床候》也说:&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常用温补之法。
  现代对本病的认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内服外敷、针推并施的综合疗法,不仅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而且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则闭藏失职,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2。病后失调 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致使脾运失健,肺气虚弱,&上虚不能制下&而遗尿。
  3。湿热内蕴 或因疾病影响,或因饮食失调,以致湿热内蕴,郁于肝经,肝经疏泄失利,移热于膀胱而致遗尿。
  4。情志失调 突然受到惊吓,或因小儿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因小儿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睡眠过深,呼唤不应;或骤然更换新环境等,均可造成遗尿。
  5。其它因素 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尿道畸形、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小等。
  二、病理
  1。下元虚寒 肾为先天,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溺,小便的贮留和排泄为膀胱气化功能所司约,而膀胱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又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病后失调,素体虚弱则肾气不固,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致遗尿。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也说:&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
  2。脾肾两虚 肾主水液,脾主制水,脾肾功能正常,则水液固摄有权,气化有序。由于小儿有&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病理特点,若失于调养或因它病导致脾肾虚弱,则水液代谢紊乱而发生遗尿。
  3。肺脾气虚 肺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而能制水,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病后失调,致肺脾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而见遗尿。
  4。心肾失交 心主神明,内寄君火,肾主水液,内藏相火,心火下炎以温肾水,肾水升腾以济君火,水火既济则心有所主,肾有所藏。若因教养不当,或睡眠较深,不易唤醒,失去对排尿的警觉,这与心主神明功能失调有关,心神不宁,水火不济,故夜梦纷纭,梦中遗尿,或欲醒而不能,小便自遗。
  5。肝经湿热 肝主疏泄,肝之经脉循阴器,抵少腹,若因湿热之邪蕴郁肝经,致肝失疏泄,或湿热下注,移热于膀胱,致膀胱开合失司而遗尿。正如《证治汇补&遗溺》所说:&遗尿又有挟热者,因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
  现代研究认为,遗尿是由于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或为膀胱脊髓神经支配的兴奋性发生变化所致。
  【诊断鉴别】
  一、诊断要点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遗尿的诊断依据:
  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1夜尿床数次。
  2。发病年龄在5岁以上。
  3。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
  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X线造影可能见结构异常。
  二、鉴别诊断
  1。尿失禁 其尿液自遗而不分寐寤,不论昼夜,出而不禁,在小儿多为先天发育不全或脑病后遗症的患儿。
  2。神经性尿频 其特点是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入睡后尿频消失,与遗尿迥然有别。
  【辩证施治】
  遗尿的辨证重在辨其虚实寒热。遗尿曰久,小便清长,量多次频,兼见形寒肢冷、面白神疲、乏力自汗者多为虚寒;遗尿初起,尿黄短涩,量少灼热,形体壮实,睡眠不宁者多为实热。虚寒者多责之于肾虚不固、气虚不摄、膀胱虚寒;实热者多责之于肝经湿热;虚实夹杂者又当责之于心肾失交。临床所见,虚寒者居多,实热者较少。
  虚证以扶正培本为主,采用温肾阳、健脾运、补肺气、醒心神等法;肝经湿热之实证宜清热利湿为主。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外治疗法及单验方治疗本病,均可应用。
  [下元虚寒]睡中遗尿,醒后方觉,每晚1次以上,小便清长,面色觥白,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智力可较同龄儿稍差,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本证是小儿遗尿的常见证候,病程较长,夜尿频多,全身虚寒之象较为突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命火,下元虚寒,膀胱失约,故见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肾阳不足,髓海失养,故见阳虚气馁之症。
  [治法]温补肾阳 固涩止遗
  [方药]菟丝子丸加减 组成:菟丝子、肉苁蓉、制附子(先煎)、补骨脂、桑螵蛸、牡蛎、五味子、山药、乌药等。方中附子性热不宜久服。补骨脂性温入肾经,补肾壮阳,为历来治遗尿之要药,可作单方应用,用时取本品炒10~20分钟后,研细。3&9岁每次服1。5g,10~12岁每次服2。4g,每晚用温开水冲服。缩泉丸(益智仁、山药、乌药)有温肾健脾、暖膀胱、止遗溺之功能,对于病证较轻者,较为适宜。可适当配合针灸、推拿疗法,以提高疗效。
  [脾肾两虚]尿量多,尿色清,寐深不易唤醒,面色淡白,精神不振,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缓。由于脾肾两虚,水无所制,故遗尿量多次频;肾虚火不暖土,脾虚运化失健,故见面色淡白,纳呆便溏。
  [治法]温补脾肾 固脬缩尿
  [方药]巩堤丸加减 组成: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补骨脂、茯苓、山药、桑螵蛸、山茱萸等。若困睡不醒者加石菖蒲、远志以清心醒神;纳呆便溏者加党参、白术、炮姜温中健脾。本病疗程较长,由于小儿易实易热,疗程长则易从阳化热,故可酌加反佐之品,如栀子、黄柏等,但剂量宜轻。
  本证论治,重在脾肾双补,塞流澄源,五子卫宗丸补肾益元,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陷,缩泉丸加桑螵蛸收摄固约,三方合用,共奏补益脾肾元气以澄源,约束膀胱水道以固涩之功。也可用薏苡仁30g,山药15g,乌药6g,水煎1日2次分服。同时可配合外敷、针灸诸法。
  [肺脾气虚]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出,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缓弱。本证多因病后失调,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以致睡中遗尿,尿频量多;少气乏力,自汗出,易感冒为肺脾气虚必备之证候。
  [治法]补肺健脾 固摄止遗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乌药、益智仁、桑螵蛸等。可加入麻黄以加强其宣发温煦之功,裨肺气得宣,膀胱得固,则遗尿可止。常用量为3&5岁每剂4g,6&12岁每剂6g,12岁以上每剂9g,临床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一般在服药第3天起即可能取效。除肝经湿热证外,其余各证均可配合应用。
  [心肾失交]梦中尿出如白天小便状,白天多动少静,寐不安宁,易哭易惊、记忆力差,或五心烦热,形体较瘦,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本证为心肾不交;水火失济之证候,以白天玩耍过度,夜间梦中自遗为特点。心火偏亢,阳不入阴,则见寐不安宁,易哭易惊;肾阴不足,阴虚生内热,故见五心烦热,脉沉细而数。
  [治法]清心滋肾 安神固脬
  [方药]交泰丸合导赤散加减运用 组成:黄连、肉桂、生地、竹叶、木通、甘草等。嗜寐难醒加菖蒲、远志。若系阴阳失调而梦中遗尿者,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调和阴阳,镇阴潜阳。必要时配合针灸、推拿疗法以增强疗效。
  [肝经湿热]睡中遗尿,小便黄而尿少,性情急躁,夜梦纷纭。或夜间骱齿,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口渴饮水,甚或目睛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为湿热内蕴,郁于肝经,下迫膀胱所致。尿少尿黄,夜间骱齿,性情急躁,目睛红赤,属肝经热盛。证属实热,误补则生他变。若有小便涩痛则属淋证。
  [治法]清热利湿 缓急止遗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柴胡、生地、甘草等。若夜卧不宁,蚧齿梦呓较显著者,加黄连、连翘、茯神;若湿热化火,上犯心神,下迫小肠,水火相扰,开合失司者,宜清热泻火,豁痰理气,用黄连温胆汤;若久病不愈,耗伤阴液,肝肾亏损而见消瘦、低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用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夜尿宁 用于下元虚寒证。
  2。缩泉丸 用于下元虚寒之轻证。
  3。补中益气丸 用于肺脾气虚证。
  4。五子衍宗丸 用于肾虚不固证。
  5。龙胆泻肝丸 用于肝经湿热证。
  6。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火旺证。
  二:单方验方
  l。桑螵蛸3g,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许,每日下午用温开水调服,连服10曰。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失约者。
  2。益智仁lOg,醋炒研细末,分3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肾气不足,膀胱虚冷者。
  3。鸡肠工具,烧灰存性,牡蛎、茯苓、桑螵蛸各16g,肉桂、龙骨各8g,共为细末,每服3&4g。
   4。补骨脂(盐水炒)、五味子、桑螵蛸、菟丝子各18g,益智仁工2g,覆盆子30g,共研细末备用。每服3&6g,早晚空腹各服1次,连服7~10天为l疗程。
  三、药物外治
  1。五倍子、何首乌各3g,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覆盖,每晚1次,连用3&5次。
  2。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甲、仙茅、补骨脂、山茱萸、桑螵蛸各60g,丁香、肉桂各30g,研末装瓶备用。每次工g,填入脐中,滴1&2滴乙醇或白酒后,外用暖脐膏固定,3天换药1次。
  3。生硫磺末45g,鲜葱根7个。先将葱根捣烂,与硫磺末拌匀,睡前置药于脐部,油纸覆盖,纱布固定,次日晚继用1次。
  四、食疗方药
  1。益智仁、乌药、小茴香各lOg,装入猪膀胱内,用线将口扎紧,与鸡内金lOg一起,用砂锅以文火将猪膀胱煮至烂熟,去药渣,加入大青盐10g,早晚空腹吃猪膀胱喝汤,连服5剂为l疗程。
  2。猪小肚1具,纳入西洋参1。8-2。1g,加水炖服,每日1次。
  3。将鸡蛋大头一端轻敲工小孔,放入白胡椒5&7粒,再取原破壳片封住小孔,蒸熟5岁以下患儿每晚蒸吃1个,5岁以上海晚蒸吃2个,一般连吃5-7晚。
   五、针灸疗法
  1。体针
  (1)主穴:通里、大钟、关元穴,先针通里,以泻法强刺激,。得气后再针大钟穴,留针10一工5分钟,起针后再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3&5分钟,每日 1次,6次为1疗程。或取长强穴,快速刺入皮下5分,沿尾骨和直肠之间,深刺工。5寸许。配穴:气海、足三里及肾俞、三阴交,交替使用,每El或隔El 1次。
  (2)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每日下午1次。。
  (3)主穴: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膀胱俞。配穴:水沟、神门。主穴用补法,配穴用乎补平泻法。
  2。手针 针刺夜尿点(此穴在掌面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每次留针15分钟,隔天1次,7次为1疗程。 、、
  3。足针 用75%酒精消毒脚底小趾底部,用5分毫针在穴位一足小趾最下面的一个趾纹中点进针,来回捻转,待针尖接触骨面时捻转幅度加大,至患儿感到剧痛、下腹发热为止,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1次。
  4。耳针 主穴;遗尿点(在肾点与内分泌点之间,食道点的下方)。配穴:肾点、皮质下。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l疗程。
  5。耳穴贴压法 取膀胱、肾、脾、三焦、心,脑点及神门点,以王不留行籽贴之,每曰按压3次,每次5分钟,睡前加按1次,两耳交替。
  六、推拿疗法
  1。每日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c,以热为度。 、
  2。补脾土、补肾水各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O次,每日下午进行。
  七、西医疗法
  1。药物治疗
  (1)盐酸丙咪嗪 此药对睡眠时膀胱充盈不敏感的,患儿尤为有效。剂量为睡前30分钟口服12.5-25mg(幼童酌减。,必要肘可增量,但不超过每日IOOmg,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反跳及复发。副作用有血压升高、神经过敏、睡眠障碍等。6岁以下小儿不宜用。
  (2)遗尿丁(氯酯醒) 每次0.1g,每日3次。作用出现缓慢,服药至少l周以上。
  2。遗尿警报装置 使用对象为七八岁的儿童。夜间在患儿身下放一个对尿湿有反应的衬垫,尿湿后即发出警报,提醒患儿起床排空膀胱,治疗一段时间后,患儿逐渐容易觉醒,遗尿次数减少或不再发生。
  【预防保健】
  一、预防
  l、、自幼培养小儿按时、睡前排尿的良好习惯。
  2。白天勿使小儿过度疲劳,傍晚前应注意控制饮水量,少给流质饮食,如服汤药,应尽量在白天服完,以减少膀胱尿量。:临睡前令患儿排空小便。
   二、。护理
  1。排除遗尿对小儿情绪的影响,给以信心和支持,切忌打骂、责罚。
  2。夜间尤其在经常易发生遗尿的时间前,及时唤醒排尿。
  3。积极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
  (文献选录)
  《类证治裁。闭癃遗溺论治》:&睡中自&遗,j幼稚多有,俟其气壮乃固,或调补心肾自愈,寇氏桑螵蛸散。&
  《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益智散(益智仁、补骨脂、茯苓),加附、、桂、龙骨。&
  《保赤存真。二便症治》:。凡小便自遗为寒。&&寒者,火不足,水有余,治宜温肾水,益心火,益智散。&
  【现代研究】
  一、辨证论治研究
  金美亚报道,临床将小儿遗尿分为四个证型,心肾不交型方用安神定志丸合桑螵蛸散加减;肺脾气虚型治拟升陷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下元虚寒型方取济生菟丝子丸加减;湿热下注型方选连朴饮合二妙散加减。
  俞景茂报道,以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治疗小儿遗尿症64例,其中治疗组42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心肾失交三型,均口服遗尿停胶囊(由黄芪、炙麻黄、家韭子、、菟丝子、五味子、桑螵蛸、生牡蛎等组成)。3&6岁每次工。5g,7&9岁每次2g,10一12岁每次2.5g,1 日 3次,饭后服,7日为l疗程,连服2&4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尿多灵片,剂量每日0。25mg/kgbw,分2次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显效率62%,对照组分别为:50%、32%,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作者认为,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睡眠深度减弱,当患儿受到膀胱充盈刺激时容易自醒,或易被唤醒,有效地避免了遗尿的发生,此与&警铃条件反射装置&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韶景报道,运用自拟止遗合剂(当归60g,车前草30g,炙麻黄log,上药浓煎至200m1),14岁以下每次服100ml,15岁以上每次服200ml,每晚睡前l小时服,7天为1疗程。治疗100例患者,总有效率95%。作者认为,该药可扩张周围血管,增加肾与膀胱动脉的血容量,使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回吸收增加,尿液渗出减少。并且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膀胱逼尿肌松弛,膀胱内括约肌收缩,从而抑制了尿液的排放。(3,吴进录报道,临床以遗尿灵(鹿茸1。5g,山药12g,煅龙骨、煅牡蛎各20g,鸡内金10g,石菖蒲6g,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工O岁3&4粒,&10岁4&5粒,1日3次,盐开水冲服,15日为1疗程。治疗遗尿症200例,总有效率93%。
  杜跃进等报道,运用自拟中药益智止遗合剂(桑螵蛸、益智仁、黄芪、山药各等份,补骨脂、细麻黄、石菖蒲、远志肉各等份),水煎浓缩250ml,消毒密封装瓶。学龄前儿童口服20ml/次,1日2次;学龄儿童25&30ml/次,l 日 2次。对照组用丙咪嗪12。5&25rag,每日4次,I:1服。两组疗程均为2l天,观察统计自停药后2周内遗尿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2l例,无效11例;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16例,无效2l例。总有效率分别为73。2%和48。8%,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尸&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轻、中、重比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O。05)。
  徐经印报道,应用补肾强身汤治疗JJ,JL,遗尿56例,药用:益智仁、金樱子、山药各10--~20g,仙灵脾6一]2g,菟丝子、女贞子各12g,制狗脊、鸡内金、川芎、石菖蒲、陈皮各10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空腹早中晚分服,7天为l疗程。结果:临床治愈5l例(91%),好转3例(5。40A),无效2例(3。6%),总有效率96。4%。其中以肾气不固型疗效最好,其次为肺脾气虚型和痰湿内阻型。对湿热下注型不宜用本方治疗。
  此外,曾明生以夜尿警觉汤(益智仁、麻黄、桑螵蛸、石菖蒲、猪膀胱)、罗钰以固涩汤(菟丝子、山药、补骨脂、益智仁、大枣、乌药)、王世彪以芍药甘草汤加味(芍药、甘草、覆盆子、益智仁、山药、桂枝)、贺哲以遗尿散(麻黄、五味子、菟丝子、益智仁)、郝五明以节泉汤(党参、鸡内金、菟丝子、桑螵蛸、酸枣仁)、赵国仁以固泉饮(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黄芪、山药、五味子、石菖蒲、麻黄)、邓国强以止遗汤(黄芪、山药、白术、金樱子、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等治疗小儿遗尿症,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外治疗法
  付少云报道,用丁香3粒研细末,调米饭适量捣作饼,贴患儿脐部,或用加味生姜膏(生姜、炮附子、补骨脂)敷脐,每日1次,连用3&5次,可获满意疗效。
  邱训杰等报道,以麻益散填脐治疗遗尿38例,药用:麻黄2份,益智仁、肉桂各l份,共研细末,每次用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脐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以上再敷,共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续2次,以巩固疗效。结果:痊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9%。
  沈占尧以肉桂、丁香、五味子、补骨脂研末,白酒调敷神阙穴;邓宝康用五倍子与硫磺、桑螵蛸、芡实共为末,醋调,于临睡时敷脐;马宝林用五倍子与硫磺、葱白共捣如泥敷脐,均获显效。
  三、针灸疗法
  王全仁等报道,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刺关元穴向下透刺中极穴,进针2寸5分;用2寸毫针斜刺百会穴,进针1寸5分深,中强刺激,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灸时将艾条对准穴位,距离1寸左右,以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7&10次为1疗程,一般l一2疗程治愈。
  张晓霞报道,以通督法治疗遗尿症52例,取百会、命门、肾俞、膀胱俞,用平补乎泻法,留针15分钟,若不配合则用快针。另嘱家长在患儿入睡前用艾条熏灸命门穴约10分钟。每曰治疗1次,5次为l疗程。结果52例全部治愈。最短治疗2次,最长不超过2个疗程,平均治疗次数为6。4次。
  杨El和取箕门穴,直刺1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叶长青以针刺长强穴为主,7&10次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即获痊愈。
  毛服民针刺遗尿穴(足针,部位手法见本病其它疗法),金伯华针刺遗尿点(-笋-针,部位手法见本病其它疗法),王泰东以头针双侧足运感区,田维柱采用眼针肾、膀胱区,亦均获良好效果。
  高美玲报道,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神经学知识,选取肾、膀胱、脾、肺、缘中、皮质下、耳中、额、骶椎穴,用耳穴探测仪在所取耳穴相应部位探测敏感点,然后将粘有黄精籽药粒的小胶布块置于选好的耳穴上,进行按压,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发热感,每日按压5&6次,5日更换工次。通过对比观察,认为耳穴贴压对原发性遗尿具有疗效佳、取效迅速、无针刺样剧痛等优点。
  巫峡等报道,将小儿遗尿分为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3型,主穴选肾、膀胱、缘中。下元虚寒型配内分泌、脑点、尿点;肺脾气虚型配肺、脾、皮质下;肝经湿热型配肝、胆、三焦。每次用两侧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嘱患者每Et按压3次,每次按压1分钟,3天换药1次,换药5次为1疗程。治疗184例遗尿患儿,总有效率96。7%。
  田正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肾、膀胱、心、脾、脑干、皮质下、内分泌、神门穴;丁育德则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膀胱、尿道穴;袁诗眷等贴压肾、心、皮质下、兴奋点;。丁福荣等贴压肾、膀胱、脾、胃、心、神门、脑点,治疗小儿遗尿症;曹希和用王不留行籽耳压外生殖器点、尿道点,配肾区、膀胱区,亦获良效。
  四、推拿疗法
  朱升朝报道,用常规按摩法治疗小儿遗尿症,补脾土、补肾水各100次,揉丹田5&10分钟,揉三阴交50次,随症加减。肾气不足型加揉外劳宫穴lo分钟,百会穴200次;肺脾气虚型加补肺金、推三关各100次;阴虚内热型加揉内劳宫lO分钟,揉小天心100次。治疗64例,总有效率92。1%。
  庞承泽报道,主穴选中极、关元、三阴交、百会、肾俞、中脘、阴陵泉、箕门、脾俞、膀胱俞;配穴选命门、气海、复溜、阴谷、血海、气冲、八髂。手法用点、按、揉、推、摩、啄等。效果颇佳。
  丁丽选取百会、丹田、三阴交、阴陵泉、肾俞穴,同时辨证选加其他穴位,用按揉法结合以加强效应。陈昶采用足部按摩法,取穴肾、膀胱、输尿管,治疗小儿遗尿症,均获显效。
  五、其它疗法
  陈景云等报道,用JGL一Ⅳ型激光医疗机,照射患儿关元、中极、双三阴交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15分钟,7次为1疗程,经治32例,总有效率9l%。
  何福秀等报道,采用CL一2型电磁疗机,将双磁头线接通磁疗机后,置于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等穴位上,每穴每次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20例,总有效率100%。
  陈英用654&2注射于通里、大钟穴后,患者夜间能自醒,遗尿自然而愈。叶茂田取穴关元、中极、曲骨,用埋线法将羊肠线埋入皮下组织。沈宗英采用经气导平仪疗法的补泻平衡法、优势平衡法、局整平衡法、交替平衡法治疗小儿遗尿症,均收到较好效果。 。
  有关中医药治疗遗尿的报道较多,疗效较好。但诊断、疗效标准尚不统一,未设置对照组等,影响了疗效的可比性。因此,统一诊断、疗效标准,应用脑电图、眼电图位等客观指标,进行证候分类标准化、客观化的研究,仍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对器质性病变,如蛲虫病、尿道畸形、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小等引起的遗尿,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以确定疗效。
&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
?&?&?&?&?&?&?&?&?&?&
?&?&?&?&?&?&?&?&?&?&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治疗依据,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请遵医嘱。
本站部分图文取自互联网。若发现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将删除作品、停止传播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老中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