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和太原学院北校区是一个学校吗

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
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附近的公交站:
柳巷、柳南、广场、火车站、南华门、建设北路白龙庙街口、五一东街、五一大楼、建设北路五龙口街口、桥头街、省博物馆、桥东街西口、二六四医院。
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附近的公交车:
10路、25路、51路、808路、901路支、52路、902路、103路、11路、201路、4路环线、812路、21路、805路、864路、870路、102路、410路支、602路、869路、863路、73路、830路、861路、826路、308路、848路、101路、105路、615路、820路、820路支、829路等。
打车去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多少钱:
太原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8元、起步距离3公里、每公里1.6元、燃油附加费1元(不超过3公里不收),请参考。
自驾去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
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附近的热门地点
山西汉唐企业策划公司
三晋国际饭店-茶园
文庙巷45号
太原市新方招待所
新城南街17号
宏太盲人按摩上官店
黛丽丝美发
上马街53号
五湖大酒店
上马街37号
文庙巷35号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上马街54号
文庙巷43号
文庙巷37号
日昌便利店
唐林老面馆
太原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西门)
山西省钰岫驾驶员培训学校
五一路21号
太原师范学院(候家巷)
文庙派出所
九牛私家牧场
新自然酷客奶茶
上马街73号
薯乐滋(文津巷店)
山西省公安厅离退休人员管理处
很不错,赞!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从餐馆到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有多远?
从太原师范学院北校区到火车站打车需要多少钱?
我的看法(20-2000个字)请勿发表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
前往论坛发布你的想法!
& 附近地标
& 酒店名称
看这里的人还关注了…
太原小店区坞城南路8号太原杏花岭区柏杨树北二街太原青年路附近太原太原万柏林区新矿院路18号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太原万柏林区新矿院路18号
太原市相关链接
太原市旅游景点
太原市酒店预定
网友们在找我们常说的“几本”就是第几批本科的意思。众所周知,高校招生是分批次进行的,一般来说,本科录取分三个批次进行:第一批本科,也就是所谓的“一本”(有些省份称为本一),在这个批次招生的院校大多是全国重点大学及部分省属重点大学,通俗的说,在一本招生的基本上是重点院校。
第二批本科,简称“二本”或“本二”,在这个批次招生的院校办学水平相对就比较一般了,基本是公办院校为主。
第三批本科,简称“三本”或“本三”,在这个批次招生的一般是,及部分民办高校,这些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的就是学费比较贵,基本都是上万元/年的。
以上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明,实际上各个省份对批次的划分差异较大,因此“几本”的含义不尽相同。
关于太原师范学院是几本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得不说明的是,部分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录取批次可能是不一样,因此会出现一个情况:某某大学在山东省是一本招生,但该大学在广东省是二本招生的,所以在问这个问题前要根据自己的生源归属地去问。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回答大家太原师范学院是几本这个经典问题,小编特意整理了以下表格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招生地域录取批次
河北本科二批
山西本科第二批A类
山西本科第一批B类
黑龙江本科二批A段
江苏提前录取公办本科
江苏本科第二批
浙江艺术类第二批
浙江第二批
安徽第二批本科
江西本科二
山东本科二批
河南本科二批
湖南本科二批
广东第二批本科A类
甘肃本科二批
以上便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太原师范学院是几本的回答,由于并未掌握全部省份的数据,部分省份的考生可能看不到太原师范学院对应的招生批次,不过小编会努力尽快补充数据的。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 2016 院校大全
联系我们:太原师范学院院级重点学科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院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物学学科简介
生物学学科最早设置于2000年学院合并伊始,具有12年的本科办学历史,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态学三个专业。生物系教学、办公、实验用房总实用面积7342 m2,其中,实验室5346 m2。实验室拥有可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实验设备339台(件),价值800余万。拥有省级示范中心一个—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校级精品课程2门。
生物学学科拥有一支高职称、高水平、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教学科研人员3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17人,讲师(实验师)14人,教师队伍中有博士学位14人,硕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2人;并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3人。
自生物系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山西实际,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目标,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一些成果,先后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取得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已完成的部分科研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山西水土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应用保障。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生物系结合自身条件,通过组建学科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4个研究方向。
1.植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学二级学科)
依据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以及“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路,本研究方向围绕生态修复的大政方针,以水生植物生态修复为特色。
主要对以娘子关泉域为代表的大型泉溪,水库和河流等水生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对水生植物的区系组成、季节性变化规律、群落结构特征的变迁、以及与水体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对常见的轮藻、刚毛藻、蛋白核小球藻等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进行去除氮、磷、氟污染物、重金属及氯苯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藻类为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栖息的载体,在工业废水修复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为不可多得的材料。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污水生物治理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方结合山西地方河流水体状况,在原来单一藻类对水环境某一类污染物进行治理的基础上,发展到水生植物(包括低等和高等植物)综合治理系统工程研究体系。前期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已申请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4项专利成果和1项高校科技发明二等奖。
2. 环境生物与动物健康(动物学二级学科)
针对山西现存的环境污染物(砷、镉、铬、氟、二氧化硫、硒等)引起的昆虫遗传物质的变化、水生动物生理生态的影响以及畜禽生物学效应和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反应,对山西主要农田环境和畜禽养殖环境的质量以及农产品安全环境进行监测和生物学评价。前期已经取得了2项国家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
3. 食品与环境微生物(微生物学二级学科)
以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态学方法和原理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污染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应用微生物修复土壤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与土壤功能恢复关系的研究,为我省矿区土壤的修复及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技术原理和方法。利用环境微生物进行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和经济效益。
同时,研究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发酵理论和微生物与食品品质和风味的关系;食品级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及保健微生物特性的研究。系统研究发酵蔬菜中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及其功能的关系。同时也进行了抗性微生物筛选和对人类有益微生物的的鉴定和培养及活性成分方面分析。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研究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群落变化与功能的关系是国内外在本学科未涉及的研究部分,形成了本学科的优势。前期已经取得了1项国家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专利成果作为食品微生物发酵的基础。将为发酵食品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取得新突破。
4. 细胞凋亡与信号转导(细胞生物学二级学科)
采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组织和细胞水平研究环境胁迫下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环境胁迫下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组织和细胞水平研究重金属对昆虫的影响及昆虫对重金属的解毒机制。
---化学学科简介
化学系是于2001年7月由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化学系合并而成的。
化学系现有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5.6%。博士10人(含在读),硕士10人。高学历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62.5%。化学系具有一支学历高、职称高而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化学一级学科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四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是研究各种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反应和应用的,研究和解决材料、生命、能源、信息、环境和资源等领域中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历史最悠久的化学分支。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来源与组成、合成与表征、结构与性质、反应与转化,以及功能与作用机理的科学,是创造新物质的重要学科之一。物理化学是利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研究化学科学中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体系行为最一般的宏观、微观规律和理论。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确定物质在不同状态和演变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和时空分布的量测科学。
化学系实验室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普通化学以及中教法等基础实验室和大型精密仪器室共计37个。实验室总面积为2634m2,其中物理化学实验室于2005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本科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实验室800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共计740台件、848.3余万元,其中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0台件、475万元。这些条件足以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非师范类)两个专业,在校本科生696名,16个教学班。
2010年以来,化学系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山西省基金项目、留学基金项目、攻关项目、平台项目及科技开发等省级项目10余项。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收录60篇。出版高校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8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校企合作获得了150万元的科研经费。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
2002年首届本科毕业生以来,连续九年获得学院考研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学院师德师风、教学管理、科学研究、毕业生就业等表彰奖励。
化学系的现状说明了我系具有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教育部科研项目,且获得较充足的科研经费,有组织发挥跨学科合作研究的能力和优势。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之一,是化学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借助数学和物理学的理论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不仅与化学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而且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不断深入,物理化学的相关知识已广泛应用于环境、能源、医学和材料等领域,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物理化学从大方向上讲包含1)化学热力学;2)化学动力学;3)催化化学;4)结构化学;5)量子化学等。每一个领域涉及较多的分支,比如化学热力学包括宏观的热力学三大定律的相关研究,还有分子水平研究热力学问题的统计热力学方法,溶液体系的性质、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的问题,电化学的应用研究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光化学和胶体表面的研究需要考虑热力学问题等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和反应的科学,在各个领域研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物理化学为化学提供核心方法、研究手段和理论基础,其作用不言而喻。物理化学的水平反映化学学科的深度,物理化学的方向代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方向。物理化学始终和自然科学理论的前沿和研究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为交叉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初进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我校物理化学研究团队近几年开展了一定量的研究工作,包括:
1)与北京化工大学化个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西大学化学系在承担项目、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我院化学系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下一步研究生的培养积累了经验。
2)目前,三位年轻老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思维和方法学方面收获不小。
3)我们的新实验室在正在建设之中。
虽然我校身处较为落后的地区,但山西的化学并不落后,我校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弱,但我们团队的人员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相信通过全体人员的努力,会有显著的成果。
物理化学二级学科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流体相平衡的研究、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和煤和生物质转化制备化学品工艺过程的化学问题研究。
(1)流体相平衡的研究
流体相平衡的研究,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体系的相图对于化学化工过程而言,就好比地图对于地质工作者。
我们研究的体系,针对我们的研究体系,包括例子液体体系、煤和生物质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中间产物和溶剂之间的相态问题。
(2)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离子液体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应用面较广的新的物质体系,像不同的碳链结构可以组成数量庞大的有机物一样,改变阴阳离子官能团可以合成出性质不同的离子液体。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在催化、反应、电化学、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有关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数据非常缺乏,相关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3)煤和生物质转化制备化学品工艺过程的化学问题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和传统能源的枯竭及环境因素带来的问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如火如荼。煤的洁净、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有效利用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要解决其应用问题,必须解决其中的主要化学问题,在热力学可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反应速度,溶剂的影响、催化剂的问题、产物的分离等等都需要基础数据来支撑,需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2、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来源与组成、合成与表征、结构与性质、反应与转化,以及功能与作用机理的科学,是创造新物质的重要学科之一。有机化学的新理论、新反应、新方法不仅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该学科与生命、材料、能源、信息、农业和环境等相关领域在更大程度上的交叉和渗透,进一步拓展了有机化学的研究范围,促进了新的学科生长点的产生。
有机化学二级学科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新型有机功能物质、有机合成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
(1)新型有机功能物质
有机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促进了新型有机功能物质的发现、制备和应用;加强新颖结构和性质的分子设计、高效合成、组装与本征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
新型有机功能物质分子作为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和铜基材料表面镀锡研究。在有机功能物质分子应用于金属表面处理方面获得9项授权专利,并且2项专利工业化实施、2项转让企业被企业独家占有,获得到山西省技术发明奖1项。本方向与工业联系紧密,应用性强,在山西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会在未来的服务于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中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2)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化学的分子设计与制备、分子识别与组装等概念正在影响着多个领域的发展,注重新合成受体和构筑基元的设计、分子识别、自组装方法及组装体的功能研究。
应用新型的微波合成、超声波合成、水热合成的等实验技术,在有机合成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为有机化学方向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未来会在合成有机功能分子等领域做出标志性成果,在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中做出贡献。
(3)金属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中的新兴学科,开展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和试剂的研究及其应用,推动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化学的发展。
在金属有机化学中,主要研究金属与有机物的配位及其用作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为继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未来会在设计合成更多类型金属配位化合物,在应用于催化反应中获得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兴催化剂。
有机化学学科带头人:李文娟,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功能分子与材料表面处理。主持及参与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工业部分)等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其中两项已工业化实施,另有两项转让;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3、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确定物质在不同状态和演变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和时空分布的量测科学。分析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分支甚多,常见的有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药物分析、食品分析、临床与法医检验、材料表征及分析、质量控制与过程分析、分析仪器研制及其联用技术等领域。凡是与这些领域相关的创新性研究工作都在资助之列。分析化学学科不资助无创新、简单或重复性的方法验证等工作。
“十一五”以来,分析化学学科项目申请数量以及资助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如下特征:研究体系由简单转入复杂,组学样品、活体生物等成为研究焦点;研究层次已进入单细胞、单分子水平;研究内容更加注重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目标已由物质组成延伸至结构、形态、构像及功能等,化学计量学及化学信息学得到重视;指导思想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或简单原理的仪器分析,纳米科学、微流控学、仿生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原理与新概念被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的创建之中。
  近年来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显示,分析化学学科有如下发展趋势:方法学的研究更加突出,学科交叉、方法集成和信息处理受到重视;有关物质相互作用、信号转换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化;复杂样品前处理和分离、鉴定技术得到加强;科学仪器与装置的创制,仪器性能的提升和关键器件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检测与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与功能材料、资源环境、新型能源、空天探测等前沿领域的结合更加密切;分析化学在国家安全、国家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学科带头人:张彩凤,女,1964年2月27日出生,教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Centre of Australia)博士后;现任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副主任,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质量检测中心常务副主任,《腐植酸》杂志总编助理,自2009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山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一项,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一项,山西省留学基金一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五项,SCI、EI收录文章三篇。
分析化学学科共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的82%。从年龄上看,50岁以上1人,40岁以上6人,30-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了一个具有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梯队,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整体队伍中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比例不低于80%。
分析化学具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张彩凤老师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煤化学》和《煤分析》两门专业课程,韩玲军老师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药物分析》课程,且开课时间在六年以上。以上三门课程均有相关的实验课,说明我系在这个方向上已具备了良好的理论和实验条件,从而为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分析化学的教学成绩突出。李鹏鸽教授2012年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化学学科本科生考入重点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较多,学校如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分析化学专业在全国分析化学二级学科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毕业生分布在海关、质检、化工医药企业等领域,从事着药物分析、质量检测等化学分析工作。
分析化学学科拥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光分析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电导率仪、离心机、折光仪、熔点测定仪、酸度计、三用紫外分析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分子荧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气-质联用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X 射线衍射仪、ICP 单道扫描光电直读光谱仪、加压微色谱实验装置、激光粒度仪、总有机碳TOC 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2475 型荧光检测器、红外快速干燥箱等分析仪器设备801 台,总价值822 万元,其中10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7 台,价值434.6 万元。
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特别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实验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健全。资料室建设完备。
图书资料较丰富,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教材,国内分析化学类相关刊物,如《分析化学(英文版)》,为今后购买Elsevier奠定了基础。具备了开设研究生基础课的条件。
已取得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与澳洲有重要的中澳合作项目(项目名称:低阶煤自燃研究,年),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和科学院煤化所、美国“Pfizer Inc.”公司的研发机构均有合作研究。
每年有三次以上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积极主办承担全国或全省有关学术会议,积极开展校内外教学与科研合作。
分析化学二级学科主要包括两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药物分析和煤及其煤制品的品质分析。
(1)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等等。药物分析涉及范围较广泛,包括药物制控、新药研制、临床药学、毒理分析、和中草药检验等。也就是说,没有药物分析的同步发展,就谈不上药学领域其他学科的突飞猛进。
药物分析要发展,就必须重视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药物分析工作者的素质,以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的种类不断推陈出新、数量日益增长,药物分析技术势必向微量、灵敏、准确、简便、快速、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2)煤及其煤制品的品质分析
煤的分析检验,分为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化学系分析化学在此方向的研究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比如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改性炭基材料研制气体或液体净化剂,采用多种分析表征方法研究其改性条件对炭基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炭基产品的结构和特定性能的系统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改进传统分析方法;探讨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建立系统可行的分析方法。这是我们有别与工科院校的特点。
---教育学学科简介
教育学专业早在合并前的山大师院、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就有多年的教育研究历史。山大师院从1989年开始招收教育学专业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长期从事教育管理专业成人本专科学生的培养,太原师专设有教育学教研室承担全校师范生的公共课教学任务。合并后的2005年,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教学论被确定为学院级的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教育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研究方向较为明确,可以涵盖四个二级学科,负担八个研究方向的专业师资队伍,人员包括教育系、数学系、文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基础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单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5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12人,并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4人。
近5年来,教育学学科已取得较为丰厚的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78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0部,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课题45项,共获科研经费95万(不含教改经费56万)。
1-1-1 教育学原理
1-1-1-1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化既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渠道教师教育由“职前为重”向“职后为重”转移成为一种新趋势。本学科在此研究背景下提出教育实践的变动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当代教师教育道路演变的脉络是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师学习。教师学习是当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逻辑起点,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前期已获得5项省部级项目作为教师教育职后教育新机制研究的基础。
不足之处:目前的研究偏重于思辨研究,缺乏实证研究、行动研究和田野研究。已研究的档次和水平不高,没有国家级资助项目。因此,今后要充分整合研究队伍,通过课题引领的方式,进行团队攻关,构建教师教育以及教师教育改革的系统理论体系,以及我省教师教育实践的运行模式。
1-1-1-2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教育学原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选题丰富、内容庞杂,方法多元,观点纷呈。从对学科的本质认识出发,教育管理的学科发展应该以教育管理知识建构为核心,活动形态创新为基础,组织形态建设为载体。具体到本团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中小学管理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研究,以团队成员前期的系列研究成果作为中小学管理研究的基础。
不足之处:目前的教育研究偏重于思辨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不足。与一流学科的主要差距表现为现有研究成果档次和水平不高,没有国家级资助项目。因此,今后要充分整合研究队伍,通过课题引领的方式,进行团队攻关,构建中小学管理的科学理论框架,以及我省中小学管理运行的创新模式。
1-1-2 课程与教学论
1-1-2-1教学论
本方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题原则,逐步形成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服务实践为取向的研究特色,并开展了一些相应的研究。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在对中小学课程改革需求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可能会对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实践指导领域,以服务中小学教学、教研改进为目的,通过团队整体策划方案、有计划开展活动、定期反思交流等形式,保证指导质量,初步形成一支有实力的指导团队;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研究方面,着力构建包括评估机构、评估内容标准、评估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估系统,研究可能对改进现行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具有现实意义。
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研究以中小学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为主,在将课程研究成果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二是课程理论研究的方向多元,需进一步整合,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稳定的学科团队。
1-1-2-2课程论
  本方向以中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各学科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方法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建树的探索。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引进元认知理论,对数学课堂进行微观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语文阅读方法的研究在三千年历史追溯和百年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中,匡正错误认识,在理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指导的实用性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视角独特,引起业界关注;科学教师的培养和成长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本方向的研究,坚持了两个特点,一是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二是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
  不足之处:一是还需要加强实验研究,推进我们理论研究的应用,构建山西本土的学科教学模式;二是需要改变教材研究的不足,在“一纲多本”的背景下,推进山西的教材研究和教材建设。
1-1-3 教育史
1-1-3-1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方向主要从事英美大学史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大学教学制度和学习文化是国内大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方向以大学教学制度和大学学习文化为切入点对英美大学史展开研究,重点围绕英美大学学院制历史、英美大学教学思想史、英美大学学习文化以及国外大学非正式学习展开研究。
不足之处:外国教育史方向的研究受资料限制较大,英美大学教学制度和学习文化的相关史料建设工作较为薄弱,尤其是一手的相关史料比较缺乏;外国大学史研究对我国大学发展历史及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制约了该方向学术研究的发展。
1-1-3-2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方向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的相关研究。重点围绕我国近代大学教学制度发展史,近代大学教学思想演进、近代大学学习文化变迁和近代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历史展开研究。该方向以大学教学和大学学习文化为核心的研究突破了教育制度史和思想史的划分,凸显了大学文化史的研究特色。
不足之处:虽然目前中国近现代大学史的资料相对较为丰富,但是支撑大学教学文化和学习文化历史研究的一手资料仍较为缺乏,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有待加强;大学教学史和大学学习文化史变迁研究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需合理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学术水平。
1-1-4 学前教育学科
1-1-4-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基础。本方向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如情绪对单字法定向遗忘的影响、影响儿童错误记忆的因素及理论解释等研究;二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政策研究,包括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学前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研究等;三是幼儿教师教育研究,包括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研究、高师学前教育见习教学体系的研究、幼儿教师教育培养规格与课程设置研究、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研究等。该方向的系列研究选题从微观到宏观,涵盖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幼儿教师教育三个方面,研究者通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级教育研究课题或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关的开题报告和学术论文曾被中国学前教育网等多家网站全文转载,相关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受到了国内学前教育一流专家的较高评价。
不足之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与学前教育实践的联系仍存在不足,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提炼和分析都有待加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科研选题较为分散,需进一步整合,凝炼科研方向,力争在基本理论研究中取得突破。
1-1-4-2幼儿园课程
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幼儿园课程改革。本方向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主要着眼于山西省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本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研究者主要依托于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山西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山西省幼儿园课程改革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的编写,并完成了《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专著。二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以陈鹤琴幼儿园课程实验的历史研究为抓手,展开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都受到专家的好评。
不足之处:研究对近两年来国内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和探索的关注度不够,无法及时准确地对幼儿园课程改革难点重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应加强具有时效性和实践性的研究;研究理论深度有待提升,需更加充分地借鉴国外先进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太原师范学院的院级重点建设学科,它由政治系与思政部两个部门共同承担。涉及四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道德问题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特别是研究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的学科。我们选择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重点展开的,具体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是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的发生、演变及基本思想的学科。重点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本质和规律,以期教化和影响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等。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是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