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医药有皮硝哪里有卖卖吗

糖尿病、哮喘、白癜风专病为云南省重点专病,此外,医院还拥有皮肤科、推拿科、康复科、男科、心理咨询科等特色优势专科。为了充分继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医院还开设了“治未病”中心,设立了肛肠、针灸名医工作室及名中医门诊。
  医院始终坚持“创新兴院”的发展战略,几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在研项目40余项。其中2011年肺病科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资金资助1项;肺病科、制剂科项目获云南省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共2项,其他科室获云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6项。近年来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3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3项、昆明市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作为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学院医学院、遵义医学高等专科学院等的教学医院,承担着硕士研究生培养、医学本科、护理本科、大中专等的教学工作,并承担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等多项教学任务。近三年来带教实习进修人员2000余名,带教瑞士、加拿大、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土耳其等外国留学生200余人,向国内外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医学专业人才。近年来,医院举办国家及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2项,肛肠科、骨伤科作为为国家中管局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及云南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承担各级专科医师的培训任务,为基层培养了大批专业实用人才。
  为了努力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不断挖掘整理中医药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2010年成立了以我院为龙头的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及昆明中医医疗协作医院。制剂中心按国家GPP标准建设,设备先进,能生产蜜丸、水叠丸、散剂、片剂等10余种剂型,有列入医保用药目录品种82余种,其特色制剂在所有昆明中医医疗协作医院内流通使用。
  医院近年获“云南省中医名院”、“昆明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先进单位”、“云南省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先进集体”、 “第三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医院总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昆明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11年,以李雷为领军人物的中医预防保健团队荣获昆明市第4批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继承与创新,坚持 “特色立院、专科强院、创新兴院、开放活院、环境优院”的发展战略,秉承“究医术之精,谋大医之德”的医院文化精神,科学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医院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为人类健康、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向好大夫咨询
近2周回复2问
咨询范围: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男性不育...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29
好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向十一万名公立医院专家免费提问
请输入您的问题,我们帮您安排最合适的医生解答...昆明实时气温
昆港网群 | 五华 | 盘龙 | 官渡 | 西山 | 东川 | 安宁 | 呈贡 | 晋宁 | 富民 | 宜良 | 嵩明 | 石林 | 禄劝 | 寻甸 | 高新开发区 | 经济开发区 | 滇池度假区
昆明日报&&
《昆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出炉 昆明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
发布时间:
  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仍很大。
  速读&目前,全市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的乡镇卫生院、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4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仍难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昆明将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服务群众。  日前,昆明出炉了《昆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晰了未来两年全市中医药的发展规划。《方案》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民营医疗机构。  构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目前,全市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的乡镇卫生院、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4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不健全、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严重匮乏、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制约着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加快全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昆明于近日出炉了《昆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晰了未来两年全市中医药的发展规划,谋划出蓝图:到2015年,力争100%以上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90%以上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力争19个县(市)区建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提供4种以上中医药服务。  可以说,昆明正朝着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主体,以中医医院为龙头和支撑,以社会资本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方向迈进,从而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合理,素质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中医药报销比例高于西医  《方案》要求,全市落实基本医疗保险中医药倾斜政策。使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均能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报销比例较西医药提高10%以上;参合人员在中医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降低10%。同时,将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和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引导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鼓励和支持乡村医生自采、自种、自用中草药并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适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和制度;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使用中医药服务。  而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中,《方案》要求体现中医药特点。将在基本药物目录增补中,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范围需要,适当增加部分中成药。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临床服务需求,配备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配备不少于200种中药饮片和80种中成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配备不少于100种中药饮片和50种中成药。  加强打造县级中医医院龙头  《方案》要求全市加强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建设。要开展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力争使7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每个医院至少有2个省级及以上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并基本能够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能承担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指导作用。  对未设置县级中医医院的县(市)区,则要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的建设。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基础上,将中医临床科室床位配置比例提高到10%以上,每床配备不少于0.6名中医类别医师。同时加强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将医院中医科建成区域内中医医疗服务中心和技术龙头指导中心,使其具备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指导作用。  而在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将力争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医师配备比例不低于医师总数的20%,力争中医全科医师比例占机构全科医师比例不低于50%。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同时,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力争到2015年,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别医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此外,还要开展多层次师承教育,逐步在县级遴选一批基层名老中医开展带徒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  同等条件优先审批民营医疗机构  昆明将积极争取国家、省和市级项目支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应用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等多种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为群众提供中医药综合服务。积极引导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县级中医药“龙头”作用,在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逐步建立县级中医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和培训乡村医生的机制。  依托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还将开展远程会议、技术交流、技术推广及远程会诊等。同时,分层次、分类别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力争到2015年底,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掌握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掌握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而依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昆明还将积极开展民间医药单方验方及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应用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明确了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举办中医医疗机构。这也就是说,昆明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支持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在基层开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对各类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民营医疗机构。记者朱鸿英报道  相关新闻  昆明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本报讯&记者朱鸿英报道&除《昆明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外,昆明还同步出台了《昆明市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  《意见》除包含《方案》相关要求外,还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和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意见》要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体制辨识理论和应用方法培训,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中医体质辨识的比例。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同时,继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探索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在加强基层中医中药监督管理方面,昆明将杜绝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个体开业,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医活动和虚假医疗广告,清理、整顿和规范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允许村卫生室中医药技术人员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自种、自采、自用民间习用的中草药。各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将注重收集和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用中药验方,筛选适宜的中药验方并探索推广应用。保证在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及使用等过程中的饮片质量。此外,还要加强中药质量监管,发展道地药材,规范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严格规范中药饮片采购程序,严禁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体诊所。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走!到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看中医去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感谢您的支持!国医在线讯 7月6日,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呈贡医院(以...
本平台由云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感谢您的支持!国医在线讯 7月6日,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呈贡医院(以下简称呈贡医院)开业仪式在新院门诊大厅隆重举行。呈贡医院的开业,极大地缓解了呈贡及周边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先期开设的急诊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针灸科等19个门诊科室同日正式开门运行,与此同时,为期3天的大型义诊惠民活动也拉开帷幕,5000份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体验卡、800份中药保健花茶免费发放。开业仪式现场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文荣、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郑进、云南中医学院校长李玛琳、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皕、昆明市政协副主席陆玉珍、昆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龚志龙、昆明市呈贡区委书记周峰越等出席仪式,昆明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小天主持开业仪式。仪式上,昆明市中医医院李雷院长表示,呈贡医院开业后,院方将举全院之力,派出业务骨干团队开展医疗工作,服务呈贡区广大人民群众。郑进副主任强调,2015年是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昆明市中医院呈贡医院要再接再厉,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中医综合服务能力。龚志龙书记对医院寄予希望:“望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不断提升,建设成为医术精湛、群众信赖的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医院。”据了解,呈贡医院是呈贡区首家大型中医医院,也是云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医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中医养生保健、社区服务、干部保健等服务功能于一身。医院占地面积124亩,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总概算投资8.6亿元,设置病床位1000张。呈贡医院开业先期开设350张病床,19个门诊科室、11个住院病区。门诊开设急诊科、骨伤科、肛肠科、肺病脾胃病科、心血管病内分泌病科、老年病科、针灸科、康复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男科、儿科、口腔科、推拿科、眼耳鼻喉科、治未病门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住院部设急诊ICU、骨伤科、肛肠科、肺病脾胃病科、心血管病内分泌病科、老年病科(含干部保健中心)、针灸科、康复科、外科、妇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电生理科、检验科等科室,中、西药房等药剂部门按照住院、门诊的医疗需求,提供24小时服务。拥有1.5T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多普勒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仪、钼靶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呈贡医院还为患者提供省级、市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全部医保付费结算服务。据统计,开业当天呈贡医院门诊就诊人数2949人,专家义诊282人,冬病夏治2250人。领导嘉宾参观呈贡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的建设是昆明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探索了政府投资、企业代建、医院管理使用建设的模式,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义诊现场编 校/雷婕 刘伟 排 版/高海燕 摄影/甫琪森投稿/意见/建议邮箱:欢迎大家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参与话题讨论!↓点这里↓请您挪动手指↓点击大拇指赞一个呗!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yunnanzhongyi
为公众提供权威中医药健康服务信息,宣传中医药政策法规,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服务大众百姓健康.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医院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昆明再发现7月16日——昆明中医药史上的珍宝
【昆明再发现】
乙未年农历六月初一
昆明开设药店最早的应是始创于清咸丰丁巳年(1857年)的湖北帮李氏的“福林堂”和同治光绪时期创办的昆明帮欧氏的“春生堂”药号,距今近150年之久。清光绪以前(即1875年前),昆明仅有中医悬壶济世,还无西医。自法帝国强修滇越铁路后,中西医药才开始竞争于世,但西医院则寥寥无几,除教会少数信徒外,民众大多不相信西医。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后,因治疗伤外科疗效快,才部分人就诊西医,后继昆明中西医才并行于世。
老昆明的中药店不少,据民国初年的统计,大约有一百二十家,著名的有福林堂、大安堂、百寿堂、百福堂、百龄堂、利济堂、六和堂、寅生堂、颐元堂、太和堂等等。这些药店当中,有的只卖药材,一般不配方,不制成药;有的又是专门制售成药;有的则兼售药材和成药,并且有坐堂医生在店堂坐诊,当堂开方,就店抓药,一气呵成,很是方便。
&福林堂:昆明百年老字号
&云南白药出自曲焕章之手
&老拨云堂开云南制药先河
&王运通的膏药:拔尽总毒
&大安堂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黄良臣医馆:百年医术传承
*精彩内容敬请欣赏*
千百年来,时间的车辙在昆明留下纷乱而清晰的脚印,城市按照自己的步调堆积着历史。人的过往,人文的撞击,使昆明成型并成熟。千百年来,孙髯翁空阔无边的滇池彼岸,究竟有多少高人韵士曾经登临选胜,昆明的街陌巷道,住过多少名人高士?即日起,昆明手机报每周推出《昆明再发现》特刊,从历史的浪花里撷采几朵回味。
【昆明中医药史上的珍宝】
*福林堂:昆明百年老字号
------------ 
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已年(1857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创始人李玉卿,前清时期随父李德由湖北黄岗到云南。因深谙医道,便在光华街创立了这个药店,并效法三国董奉,为穷苦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后堂植杏树三棵,轻者一棵,时间一长,逐成杏林,故药店取名“福林堂”,意在“福泽杏林”。
福林堂初开张时,只有一间铺面,前面看病卖药,后面切药制药,因面积狭小,人称“簸箕堂”。但就是这间小小的簸箕堂,经过四代人一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发展成为昆明最负盛名的中药店。
福林堂是一家“一条龙”服务的大药店,兼售药材和成药,并且有坐堂医生在店堂坐诊,当堂开方,就店抓药,一气呵成,很是方便。福林堂自创办一个半世纪以来,店址一直未变,而且依然保持了古色古香的传统风格。这一点也是福林堂的“一绝”。
多年以来,福林堂配制的成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很得病家喜爱,盛名历久不衰。其中尤其著名的有回生再造丸、益肾烧腰散、济世仙丹、黑锡丹等。至于常用的清热凉药银翘散和消食健胃的糊药,更是家常必备之药。现在五十岁上下的昆明人,恐怕很少没有吃过福林堂这两种药的。
*云南白药出自曲焕章之手
-------------
曲焕章,1880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后卫乡赵官村,1892年,曲焕章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曲焕章出师后,悬壶济世,遍游名山,学神农尝百草,凡奇草异木,耳闻目见,不辞险阻,必得之。
1902年曲焕章研制出伤科药物百宝丹(即云南白药),百宝丹功效以治刀枪伤及跌打为最,凡外伤,只要身软不死,虽人事不省,先入百宝丹,再服虎力散,气绝者渐苏,血流者渐止,再用消毒散、洗创止血药,敷药涂其伤口,伤轻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凡疮、疡、痈、疽以及妇科、儿科疾病兼能治疗,以此丹为主。妇科以干血劳药酒、保身药酒、红崩白带散为辅;儿科以洗肠散为辅,皆有明显效验。
1931年曲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专门治疗伤科疾病,售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1938年“七七事变”后,云南60、58军北上抗日。曲焕章出于爱国之心,每位参战的将士赠送一瓶“百宝丹”,“百宝丹”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了重大贡献。唐督赠给 “药冠南滇”、吴学显赠以 “效验如神”、蒋介石赠以“功效十全”、胡汉民赠以“白药如神”匾额。“曲焕章万应百丹”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代理商或分销点。“曲焕章大药房”声誉如日中天,成为当时国内第一知名的品牌的大药房,“曲焕章万应百丹”也成为当时国内第一知名的传统中成药。
1956年,昆明制药厂接收了百宝丹配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历史终让曲焕章等老一辈医药家和云南白药的缔造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老拨云堂开云南制药先河
-------------
老拨云堂始创于雍正六年(1728年),曾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医“四大名堂”,是一家具有3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制药企业。
据《云南通志》等史料记载:老拨云堂首开云南制药之先河,公司主导产品--拨云锭,是大理鸡足山得道高僧秘授给老拨云堂始祖的奇方。其选料奇特—-按秘传标准选取药材上品,组方奇特—-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10多味名贵中药材精心炮制,按“五行”精妙配合,堪称一绝。
民初,老拨云堂传人就走出通海,把拨云堂开在昆明武成路上,今武成路不存,旧迹难寻。历史上,老拨云堂曾在昆明开设药店五十余年。拨云锭经“茶马古道”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曾成为清皇室贡品,因“宫内眼疾者用之无不见效”而倍受嘉奖,回赠楹联“拨云抽丝眼光若电,云开雾散医道通神”。还一度作为 “银锭”流通,民间曾有“身带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之说,堪称眼药中的“奇珍异宝”。老拨云堂也由此成为中国中医眼药当之无愧的代表企业。
历史上老拨云堂的发展浮浮沉沉,几经坎坷。直至1984年,第十世传人沈永刚献方创办现代化制药厂,才改变前铺后厂的作坊式经营。2002年云南烟草兴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重组老拨云堂,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出现。老拨云堂的品牌药为眼科用药,如拨云锭等及卤药。今已在楚雄市设立了制药现代化基地。
*王运通的膏药:拔尽总毒
------------
顺治元年(1644年),王运通在昆明光华街开店行医,最初名为“王运通药室”,该药室以自制的拔毒膏、万应膏来治疗疮疡、痈疽迅速驰名。“文革”时期,王运通膏药店被查封,大量病历资料全部被毁。改革开放后,王运通百年老字号膏药店重新开张,又成为了光华街的一个亮点。
光华街108号,那栋老屋依然在,旁边矗立着云南省中医院。相比之下,那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一个“王”字,遒劲而沧桑。364年不变的一帖膏药,已深深地植入了老昆明人的记忆……小小的108号掩映着历史,先前是制台衙门旁唯一仅存的衙门职员住宿,后成为“正支首创王运通十代老药室”。药室以祖传密制膏药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有奇效。时逢制台大人、云贵总督林则徐滇西平乱患疡疾向药室求治,月余即愈,林则徐亲笔赠联“有沈宏博丽之作,以宽厚和平为心”,为昆明市留下的唯一真迹。“王运通膏药——拔尽总毒”的歇后语由此从老街传遍昆明。
老昆明人几乎无人不知王运通家的膏药,膏药对拔毒有神奇功效,价格不高。一贴膏药只相当于现在一碗米线的价格,对许多平民百姓患者来说很实惠。现在即使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先进了,还有人对“王运通膏药”之类的膏、丹、丸、散情有独钟。
*大安堂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
1922年的某一天,在一阵爆竹声中,昆明市文明街一家张灯结彩的店铺开业了。这家店铺颇具规模,三间铺面连为一体。这幢新落成的房子是大安堂总号,“前店铺,后作坊”经营地道药材,丸散膏丹。
开业之始,曾有人议论大安堂是否选错了店址,它正与开业于咸丰年间的著名老字号福林堂中药店遥遥相对。后来才发现它是后起之秀,这个小字辈的大安堂竟然与福林堂争雄多年。
大安堂的创始人杨尚文,号兴周,清同治元年(1862年)出生于大理凤仪。幼年父母双亡的杨兴周仅读过两年私塾,10岁时到位于昆明南门正街(今正义路庆云街口)的著名中药店春生堂当学徒。宣统二年(1910年),在昆明人气最旺的南门正街(正义路)清真寺旁,杨兴周挂出了“大安药室”的招牌(《昆明市志长编》卷七),这一招牌只不过挂了50多年,传了三代人,却已全省闻名。
杨兴周认为,创一块招牌比千百万元的资本更为可贵,只有创出招牌,才能使生意走上正轨,经营得以发展。“全鹿丸”(后改为“参葺卫生丸”)就是大安堂创下的名牌产品,与此同时还推出了一批疗效显著、畅销全省的中成药。
1956年公私合营,大安堂和昆明的其他中药铺合并成立昆明市药材公司,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大安堂便改换招牌不复存在了,但昆明人仍习惯性地称长春路的中药铺为“大安堂”。
*黄良臣医馆:百年医术传承
------------
五一路中段,一个不显眼的临街店铺,若不是门旁挂着“黄良臣”的牌子,很多人不会知道,这里竟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医术传承的医馆。
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云南战乱频繁,加之昆明城屡遭水灾,伤外科患者极多。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于是一批良医在昆明城中应运而生,黄良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解放前,黄良臣医馆的名气在昆明可是响当当的,恶疮奶花、痈疽疔毒、跌打损伤、连筋接骨,在黄良臣医馆总是药到病除。最早的时候,医馆的名字叫作“敬心堂”,店铺开在圆通街马家店巷。过去的老昆明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黄良臣 ,许多人但凡受了外伤,或生了疮疡都会想到要找黄良臣医生。现在五一路的这间医馆是从光华街搬迁过来的,由黄良臣的大儿子黄恭坐镇。
黄良臣生于晚清(1892 年袁即光绪18年),生于昆明的一个中医世家,家中排行老三。他的曾祖父黄镗、祖父黄嘉惠、父亲黄鑫均为清代昆明名医。19岁便开始挂牌独自行医,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在继承传统和家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内治外治巧妙配合,使自己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省内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名医。当年,在黄良臣的诊所里挂满了“神医妙手”、“华佗再生”、“存心济世”等匾额,书法家吴锡忠、段金锷还因为被黄良臣治好了沉疴而赠送“敬心堂医药室”的招牌。
(温馨提示:此业务不收取手机流量费,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的彩信,以免手机内存不足影响正常接收。)
欢迎订阅昆明手机报,电信用户发送短信km到即可开通,包月3元。有何建议和意见请拨打编辑部7。更多精彩资讯,请登录昆明信息港()编辑:邱丽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硝哪里有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