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物理学排名吴峰主编谁有

欢迎你,    
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博士生导师吴峰简介
13:13:00 新东方在线
&&& 新东方在线频道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各招生单位博士生导师基本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姓名&&& 吴峰&&&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年7月&&& 职称&&& 教授&&& 毕业学校&&& 英国伯明翰大学&&& 专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学位&&& 博士&&& 联系电话&&& 025-&&& 电子邮件&&& Wufeng@&&&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 获奖情况&&& 1.&电力系统建模理论、技术与应用&,2012年度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河南电网负荷特性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 3. &电力系统动态等值的在线测辨方法及装置&,2001年度河南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 二等;&&&& 4. &电力系统非线性辨识&,1999年度国家电力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 主要成果&&&& 科研成果:&&& 1 波浪发电建模与控制&&& (1)建立了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直接驱动式波浪发电的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变速PARK变换,在不同的速度方向下进行变换,将直线电机的模型转换到dq坐标中。&&& (2)提出直接驱动式波浪发电的解耦控制。根据作用力的分析结果,提出了对波浪发电装置有功功率和谐振频率的解耦控制。这样提高了波浪发电系统控制的灵活性,同时能够从波浪中获取最大的能量,提高了波浪发电装置的效率。&&& (3)率先将储能装置应用于波浪发电系统。分析了采用分布式储能和集中储能两种不同的结构,波浪发电场的电能质量及其动态特性,对波浪发电场接入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风力发电场接入电网的规划、分析和控制&&& (1)建立了基于双馈发电机的风力发电及其控制器的详细模型,对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小扰动分析,研究了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机组小扰动稳定特性的影响。&&& (2)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风力发电系统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由于风力发电系统有多个控制器,对所有控制器的参数同时进行优化,解决了控制器之间的协调问题,有效的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在系统扰动情况下的动态特性。&&& (3)率先将非线性控制理论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设计了基于双馈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应用非线性控制器,不但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小扰动稳定特性,并且能过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与此同时,由于非线性控制器只与风力发电机组自身的参数有关,所以也实现了与电网中其他元件的解耦控制。
本文关键字:
已帮助9492人
考博网络课堂
考博英语(通用)
【协议】20
【协议】20
医学考博(统考)
2016通用考博阅读单项班
¥580.013212试听
2005年初加盟新东方国内考试部,教龄已逾十载。熟谙国内各类考试命题规律,带领无数考生顺利冲关破级,...
2016通用考博...
2016通用考博写作单项班
¥480.013221试听
2016通用考博翻译单项班
¥380.013212试听
新东方功勋教师,原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思雅达翻译社董事长,曾担任俞敏洪老师特别助理一年。...
2016通用考博...
2016通用考博听力单项班
¥380.013218试听
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学士,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2009...
2016通用考博...
2016通用考博词汇单项班
¥680.013122试听
2016考博英语通用全程班
¥1980.012740试听
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学士,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2009...
2016考博英语...
2016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加专属直...
¥2280.012780试听
新东方在线考博英语辅导名师。美国西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博士,资深英语辅导名师,从事十多年英语辅导教...
2016考博英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考博网络课堂
实用 o 工具
交流 o 下载
考博课程排行榜
考博公开课
新东方在线考博微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13年大事记
日,我院大尺度量子信息处理实验成果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2012年底推出的年度回顾特刊中,我院潘建伟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的研究成果被选为年度十大新闻亮点(Features of the Year)。《自然》杂志为该研究成果专门撰写长篇新闻特稿(News Feature)&数据隐形传输:量子太空竞赛(Data
teleportation: The quantum space race)&。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相关部门给我校发来感谢信,感谢我院潘建伟院士量子通信项目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党的十八大信息与通信保障工作中,部署的量子加密电话网、量子加密数据传输设备为大会顺利召开提供了新一代的安全通信技术保障,收到了良好效果,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十一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教育部委托安徽省教育厅对我院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心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创新性强,示范作用显著,完全达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标准。
日,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中微子探测器读出电子学关键技术研究&结题验收会于在大亚湾举行,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PC电子学作为电子学子课题之一顺利完成了验收工作。
日,杜江峰教授入选&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特任研究员李明哲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理论物理学科点。
日,物理学院召开行政管理人员年终座谈会,座谈会特邀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出席。学院办公室、各系及实验室二十二名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了座谈。
日,物理学院举行2012年度学工总结及辅导员班主任新春座谈会。院学工负责人张增明在会上就物理学院一年来的学生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全体在校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座谈。
日,光学课程组邀请集成影像中心联合主任、生命科学学院毕国强教授给全校选课同学做《光学显微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光学课题组组长高琛老师主持。
日,丁泽军教授主讲的《计算物理A》引发网络和报纸热评。1月10日安徽商报以&范围、答案、计分都&无极& 有本事还可自荐原创考题&、1月14日中国科学报以&大学考试应激发创新&、1月22号科技日报以&神课老师的神奇考试方式&为题分别进行了报道。
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大部)举行2012年工作总结会议。实验室副主任安琪做2012年工作报告,赵政国教授发言强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人翁精神,王砚方教授做了题为&研究网络的物理学方法&的学术报告,实验室固定人员及博士后以及部分离退休老教师参会。
日,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理事会投票评选出2012年度王大珩光学奖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和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我院李传锋教授荣获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其研究生周宗权同学获得高校学生光学奖。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特任研究员任新国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杜江峰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荣膺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日,物理学院召开了2012年度总结教授大会,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光灿院士主持会议,共60余位教授参会。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做2012年物理学院总体工作报告。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会教授分别围绕教学、招生、人才引进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会还评选出了物理学院2012年度十大科研进展。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做大会做总结发言。
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2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我院潘建伟团队&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获重大突破&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至此,我校先后有11项成果分别入选10个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日,由中国科学报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科学网等国内强势媒体于2012年发起的&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公布。我院潘建伟院士凭借&首次实现高效长寿量子存储&研究成果被推荐为评选候选人,最终被评选为&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日,我院校友、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客座教授詹其文入选2013年度国际光学工程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简称SPIE)会士。
日,陈仙辉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日,《电磁学》课程组在物理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课程组成员20多人与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参会,会议由组长叶邦角教授主持。特邀韩荣典教授、胡友秋教授出席。
日,郭国平教授半导体量子芯片研究组成功实现了半导体量子点单电子量子比特的制备并且演示了全电学控制的普适超快单比特逻辑门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29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我院物理学一级学科列全国参评物理学87个参评大学的第一位,天文学一级学科在全国参评的5个大学中名列第二位。
日,杜江峰教授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研制――单核自旋探测&项目在合肥启动。
2013年1月,近代物理系七级职员朱忠英退休。
日,杜江峰教授研究组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J. Wrachtrup教授组合作,成功实现了5nm体积样品质子信号的检测,取得微观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于2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Science 339, 561 (2013)]。
日,潘建伟、陆朝阳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的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该工作以长文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的子刊《自然?纳米技术》上。这是我国在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第一篇论文。
日,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2013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获得者名单,包括16位华裔在内126名青年学者获奖。王正(9502)、尹希(96少)、魏巍(96少)、邢毅(9608)、夏晶(9900)等5位中国科大校友荣膺该奖。
日,物理学院经研究决定,聘任彭慧担任物理学院办公室主任,李业龙担任物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李宏伟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物理学院组织女知联全体成员前往包河区大圩镇的生态园,开展采摘草莓活动,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副教授柳必恒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研究员在为2010级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的150余名同学作了严济慈讲座第一讲《球面结晶学》。讲座由《固体物理学》课程组长、严济慈班《固体物理学》主讲教授、物理学院王冠中副院长主持。
日,物理学院工会在物理学院办公楼举行首届全院教工扑克大赛,来自全院共20支队伍,40余人参加了比赛。最终,来自物理系的魏海莉老师与费祥珍老师获得了冠军,来自实验中心的胡勇老师与卢荣德老师获得了亚军。
日,我院高炜博博士《多量子比特纠缠态及其应用》获得&全国优博论文奖&(指导教师潘建伟院士);我院唐泽波博士《RHIC能区高横动量J/ 的产生》(指导教师李澄教授)、舒新文博士《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与铁Ka发射线》(指导教师王俊贤教授)获得&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
日,物理学院召开学生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第十九届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王晨坤、徐晓韬、王宇豪、李天舒、苏言、张屹东、成伟帅、季文涛、曹珊珊、郭闻、何t雨等11名同学被选为第十九届学代会代表。
日,学校授予丁宁等763名学生2013届校优秀毕业生称号,物理学院胡三乐、吴祺恺、关哲、王健、马思源、周稀楠、何佩如、窦文杰、张李俊、李诚、陈晨、马祥程、张成、刘汉础⒔鹗⑵萱鳌⑴\懊贰⒑慕ā⒄旁箬 ⒄趴⒙较匝铩⒍我院恪⒙砬Ю铩⒀钚瘛⒉懿┫⒄噪蘖臁⒘跸⒅熳咏堋⒏哐沛谩⒅芤⑿煌鹜⑼趵簟⑿蛔恿亍⑸虺狻⒙矫鹘!⑼粼煤健⒑武臁⒐⒑推健⑹χ谢⒗盍子畛健⒄早⒑爻泻啤⒗詈A⒋锊⒀铌]炜、刘晓迪、张艳革、刘艳芬、许文贞、尹周建铖、罗春丽、刘清泉、郑仕健、张杰、安然、秦熙、李世平、商林峰、吴峰、王郝密、周宇、单杰、周津津、刘腾、潘震、芮光浩、周诚、周丹丹、姚尧、理玉龙、董磊等72人获此殊荣,其中胡三乐、马思源、马祥程、段以恒、马千里、陈晨、白宇辰、赵琰、贺承浩、李海龙、刘艳芬、许文贞、尹周建铖、罗春丽、刘腾、芮光浩、周诚等17人同时获得安徽省双优毕业生称号。
日,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物理学院代表选举顺利召开,兰婷、屈直、金锋、严忠波、陈良文等6位同学被选为第四次研代会代表。
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3月26日宣布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新的共振结构,我院BESIII高能物理组的教师和研究生正积极的投入4.26/4.36 GeV能区数据分析工作中,尤其是严亮博士及博士生耿聪在Zc(3900)新粒子的发现中做出重要贡献。
日,&复旦大学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研究&自然科学工作小组马世红教授、徐建军副教授到我院调研。南开大学物理教学督导组吕福云教授、盛秋琴教授、姚江宏教授、张立新教授、曾晓伟老师一行5人来我院学习考察。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少年班学院副院长、原物理学院副院长尹民教授,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和来访老师分别进行了座谈。
日,根据学院发展以及各系实际工作需要,物理学院经过多方面酝酿提名,院务会讨论通过,经研究决定聘任以下十位同志担任各系副主任。物理系:徐宁、曾长淦;近代物理系:韩良、安琪、完绍龙、郑坚;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王沛、周正威;天文学系:朱青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张增明。
日-4月1日,物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2013年我院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72名,其中推荐免试生96名,公开招考学生76名。
日,由物理学院工会举办的物理学院教工乒乓球赛在东区乒乓球馆开赛,共有来自全院十余名老师参赛,来自量子信息实验室的柳必恒老师获得冠军。
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授予55人博士学位、702人硕士学位、90人学士学位。物理学院共有3位同学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了硕士学位和3人获得了本科学位。张小丁、秦品全(以上近代物理系)、芮光浩(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3人获得了博士学位;高尚(以上物理系)、吴泾辉(以上物理系)2人获得了硕士学位。
2013年3月,近代物理系庄全国高级工程师退休。
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原副校长、物理系主任、台湾中央大学前任校长刘全生教授应邀访问我院。刘全生教授在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孙腊珍教授陪同下参观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与我院各课程组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9日,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学会核电子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于国内多所大学、研究所、军工单位的16名委员参加了会议。7日上午,专委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工物系刘以农教授主持会议,近代物理系主任陈向军教授致欢迎词,安琪教授向来宾们介绍了我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团队建设。各位委员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情况,并就加强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快我国核电子学领域的学科与前沿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量子统计测量技术实现了不受传统光学散射极限限制的相邻发光物体的测量和分辨,其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级。研究成果4月9日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日,物理学院经院务会讨论通过,决定设立&《低温物理学报》改版推进项目&,任命林子敬为项目负责人。
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奖学金颁奖仪式及宣讲会在西区科研实验楼1617会议室隆重举行。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出席仪式并讲话,与会领导还有近代物理所副所长袁平、研究生部主任邱嵘,核科学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盛六四、副院长叶民友、书记董赛、副书记丁翠平等。两院获奖学生、班主任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
日,欧洲物理学会致函我院陈宇翱教授,授予他2013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基于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纵以及在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拟等领域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日,力热课程教学研讨会在物理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本学期力热课程交接和汇报交叉物理教程《热学》讲义的编写情况。教学院长王冠中教授、校教学督导程福臻教授、向守平教授、本学期《热学》、《力学与热学》课程的主讲老师共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课程组组长朱晓东教授和刘斌教授共同主持。
日,物理学院召开本科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会议由教学院长王冠中教授主持,校教学督导组韩荣典教授、程福臻教授、向守平教授、顾新身教授,院教学督导组曹烈兆教授、周子舫教授、朱栋培教授,各有关课程组组长及各班学生代表共四十多人参加了座谈。
日,物理学院评选出21名同学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候选人和&朱李月华奖学金&获得者,上报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审。
日,物理学院召开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全体学生会议启动文化建设活动。会议由物理学院副院长、严济慈班项目负责人王冠中教授主持。严济慈班项目主管教授曾长淦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学者、2012级严济慈班班主任袁军华教授出席了会议。2009级―2012级的四个年级一百余位同学参加了会议。
日,物理学院学生会被评为优秀院系学生会。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研究成果于4月23日在线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同时,Nature Communications网站还以&Medical Research: Clearing blocked capillaries with light&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博士在东区师生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为全校同学带来了严济慈讲座第二场报告――《产权的兴起与治理》。报告会由物理学院王冠中副院长主持。全体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的同学以及全校感兴趣的师生聆听了报告。
日,学校授予皇甫越等85位同志杨亚校友基金-爱岗敬业奖,物理学院李业龙、魏海利、朱忠英获此殊荣。
日,我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吴自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我院陈仙辉教授领导的小组利用X射线吸收谱学,在三维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铁基超导材料的同位素效应,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29日自然出版集团(NPG)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上。
2013年4月,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暗物质探测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成功转段,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日,我院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彭承志等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全方位的地面验证,为未来实现基于星地量子通信的全球化量子网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研究成果于5月1日以长文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杂志上(Nature Photonics 7, 387C393 (2013))。这是中科院量子科技先导专项继去年实验实现拓扑量子纠错和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与纠缠分发后取得的又一阶段性重要突破,同时也是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重要成果。
日,我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办的&赵忠尧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冠名仪式在东区赵忠尧塑像前举行。侯建国校长、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李燕副所长出席了冠名仪式。仪式特邀赵忠尧先生女儿、我校59级校友赵维勤研究员及赵忠尧先生女婿出席。
日,李晓光教授研究组成员董思宁博士后研究员、殷月伟助理研究员在多铁性材料及原型器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Room temperature multiferroicity in Bi4.2K0.8Fe2O9+δ&为题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上[Sci. Rep. 3, 1245
(2013)]以及&Enhanced Tunnelling Electroresistance Effect
due to a Ferroelectrically 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at a Magnetic Complex Oxide
Interface&为题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Nature Materials 12, 397 (2013)]。
日,《电磁学》和《电动力学》课程组在物理学院学术报告厅联合召开教学研讨会,25位任课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了研究生主干课程《高等电动力学》张鹏飞副教授参加,《电动力学》课程组长刘万东教授和《电磁学》课程组长叶邦角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
日,物理学院举行了第二届&862校友物理学优秀新生奖学金&评审工作, 王佳慧、徐金伟两位同学获得第二届&862校友物理学优秀新生奖学金&。
日,叶邦角、彭海平、陈仙辉、金革、张强、陈帅、潘必才、袁军华8位教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在上海、天津、哈尔滨、长春组织的科学家全国巡回报告会进行招生宣传,此次活动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等著名高校的20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日,物理学院启动了2011级本科生专业学科介绍。报告由物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张增明主持,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向同学们介绍了物理学院的专业学科概况,并就同学们进入专业学习过程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了介绍。
日,物理学院学生会赴南京大学交流访问,互相学习、借鉴学生会工作上的亮点。
日-13日,郭光灿、李传锋、韩良走进山东大学,拉开了我校在山东济南招生的序幕。双方就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免试研究生推荐、研究生招生、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科研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张广宇研究员和许秀来研究员带来的&严济慈讲座&第三讲《石墨烯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及《量子体系光电子学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两场精彩报告,报告吸引了许多感兴趣的师生参加。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主管教授曾长淦主持报告会。
日,物理学院举办第三季研究生学术论坛。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和来自物理学院各专业的十位评委老师,以及物理学院和其他院系的5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本届论坛。
-18日,陈宇翱、朱林繁、朱弘、赵博、徐宁、曾长淦等6位教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在大连、北京、济南、长沙组织的科学家全国巡回报告会进行招生宣传,此次活动吸引了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18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19日,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学校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科技活动周,对社会公众开放。
日,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确定了2013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录取人员名单,我校共有69名研究生被录取,我院共有江琨、刘斌、郑奇靖、张小辉、李龙科等5位同学被选派到欧、美一些知名和高校进行为期1-2年的联合培养学习。
日,物理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达博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号下午,杜克大学吴英教授物理教学改革座谈会在物理学院会议室举行。校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校教学督导组教授、胡友秋教授、朱栋培教授、教务处长教授以及物理学院教学院长王冠中、核科学技术学院常务副院长盛六四、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学督导刘祖平和物理基础课程组组长及物理实验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教务处、物理学院、核学院及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共同举办,教务处副处长李蓓主持。
日,美国密苏里大学代表团一行5人来我院访问。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副院长杜江峰教授、近代物理系赵政国教授会见了代表团。刘万东院长代表物理学院向密苏里大学代表团一行赠送了书籍《至美无相:创造、想象与理论物理》。
-26日,叶邦角、韩良、郭国平、陈向军、周正威、陆朝阳、孙方稳等7位教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在厦门、兰州、广州、杭州四个城市组织的科学家全国巡回报告会进行招生宣传,此次活动吸引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1600多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日,学校表彰学年度先进毕业班集体,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4班获此殊荣。
日,物理学院学生会换届大会顺利举行。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老一届学生会主席团工作总结,选举产生了学院新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傅慎明当选新一届物理学院学生会主席,赵申森和聂榕当选学生会副主席。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邹长铃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物理系新引进副教授张榕京正式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日, 教育部以教高函[2013]8号文公布了第三批13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名单,我院郭光灿院士讲授的《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名列其中。
日,曾长淦教授研究组与张振宇教授研究组及其国内外同行理论与实验互动性合作,在石墨烯超低温可控外延生长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和
Scientific Reports上。
2013年5月,近代物理系赵智宏副教授退休。
日,毕业于我院的硕士列兵肖渊发挥知识优势破解多项训练难题,入伍半年进入团专业人才库。
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办&钱三强英才班&。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焕玉研究员、朱科军研究员、研究生部常务副主任何会林等一行3人,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琪教授、近代物理系彭海平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李晓周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办&黄昆英才班&,合作开展半导体科学方面的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由副院长王冠中教授主持,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李树深院士、姬扬研究员、研究生部祝素娜主任,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副院长杜江峰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执行系主任韩正甫教授、物理系潘必才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物理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殷月伟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院士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的粒子物理学――探索物质微观结构与宇观结构之谜》的报告。此次报告也是《物理学报》创刊80周年、《Chinese Physics B》创刊20周年&物理学前沿高校巡回报告会&第5场报告。报告会由物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主持。
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玉泉路园区组织召开了2013年中国科学院各类研究生奖学金、奖教金初选会议,共评出480名获奖人选,分获院长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非西部)和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物理学院石发展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崔金明、王爱峰、许小冶、蒋鹏、刘腾、沈奇、张艳革、李煜、金光希等9位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张青天、王向贤、张丽娟、刘晓迪、吴峰、薛国胜、秦熙、刘坤、姬长胜等9位同学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杜江峰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的称号;郭光灿、叶邦角、杜江峰、陈仙辉、潘建伟、曾长淦、程福臻等7位老师荣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的称号。
日,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信息团队陆朝阳、刘乃乐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量子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实验。该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7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日,物理学院10级2班本科团支部获红旗团支部标兵称号,10级4班本科团支部获红旗团支部称号,
09级4班本科生团支部、11级1班本科生团支部、12级1班本科生团支部、12级5班本科生团支部获甲级团支部称号。
日,我院召开了&交叉学科物理教程编写组第七次会议&,会议由程福臻主持。出席会议人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高哲峰、编辑肖向兵等6位编辑, 刘斌、朱晓东、叶邦角、王沛、彭新华、潘海俊、李弘、潘必才、袁业飞等多位教授出席了会议。
日-17日,高亮度τ-粲物理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50多位专家和学者汇聚科大理化大楼科技展厅畅谈高亮度τ-粲物理未来发展规划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特任研究员董春华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530人博士学位、1388人硕士学位(科学学位695人,专业学位693人)、1730人学士学位(普通本科学士学位1675人,双学士学位55人)。物理学院共有329名同学获得学士学位。刘金养、贺承浩、张欢、张青天、李煜、张艳革、李鹏飞闻军、吴凌远、陈丽敏、达博、雷洁梅(以上物理系),汤卫东、李晓周、高雅纯、石发展、崔相利、许文贞、许红霞、张杰、戴汉宁、刘清泉、陈博奎、李霄鹏、姬长胜、郑仕健、张杰、秦熙、商林峰、姚麟、桑子儒、郑名扬、梁福田、文斐、张丽君、朱文松、李世平、徐修峰、赵立臣、庞锦毅、张丽娟、吴峰、沈奇、胡晓芳(以上近代物理系),刘腾(以上天文学系),李敏、姚尧、崔金明、张锐、王向贤、林中、董磊、周诚、理玉龙、赵成、许小冶(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等56人获得博士学位;李硕、吕艳娣、端木庆勇、朱胜、李海龙(以上物理系),余毅聪、王辉、李习怀、蒋宗均、高雁翔、马冠宾、毛迪、李靖伟、周津津、郝梅、李登杰、罗春丽、张汉君、王郝密、尹周建铖、周宇、单杰、李玉英(以上近代物理系),潘震(以上天文学系),刘芳、刘哲雨、周丹丹(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等27人获得硕士学位。
日,学校公布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结果,并予表彰奖励。物理学院单旭、赵霞、陈永虎获二等奖,邵明、张仁友、孙勇杰获三等奖。物理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日,学校授予张咪等96名本科毕业生2013年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物理学院马苏、白宇辰、马祥程、王宁远、吴瀚波、江敏、周文嘉、赵琰、梁宇、胡三乐、张世政、戚骥、潘照第、冯超等14名同学获此殊荣。
日,《电磁学》课程组举办2013年全校小论文竞赛。参与本次竞赛的评委有国家教学名师程福臻教授,《电磁学》课程组特聘督导张玉民教授,教务处处长蒋一教授、副处长李蓓教授,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徐春凯副教授和《电磁学》课程组组组长叶邦角教授。
日,学校表彰2012年度考核优秀教职工,物理学院受表彰者为:金西、丁泽军、李毕友、潘必才、张建武、魏海莉(以上物理系),王永纲、杜先彬、叶邦角、万树德、张子平、赵智宏、马锦秀、彭新华、邓友金、丁桂军、陈帅、蔡辉山、肖志广、苑震生、彭海平、黄光顺、余羿、刘阿娣、封常青、朱忠英(以上近代物理系),袁业飞、王俊贤、孔旭、舒新文(以上天文学系),韩正甫、史保森、李传锋、许立新、何力新、鲁拥华、易为、周祥发(以上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王中平、谢宁、张增明、张宪锋、朱玲、郑虹(以上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斯文(以上院办公室)。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封长青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物理电子学学科点。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傅强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崔金明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我院王群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手征反常流体的量子输运理论研究中自然导出手征磁效应、手征涡旋效应和局域夸克极化效应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9, 2)],受到中高能核物理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项工作有助于揭示高能重离子碰撞与凝聚态物理的联系,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0, 3)]上。王群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
日,经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汤茜同志任物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张平同志因赴校团委任职,不再担任物理学院分团委书记。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张丽君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光学》和《原子物理》课程组联合召开教学研讨会,22位任课老师、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参加了会议,《原子物理》课程组长陈向军教授和《光学》课程组长高琛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2013年6月,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申报的&国家基础科学(物理)人才培养基地―条件建设&项目获得批准。该中心建设的《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全部资源升级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于2013年6月正式首批上线。
2013年6月,物理系汪成友高级工程师退休。
日,由物理学院主办的优秀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IRPU)正式举办,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大学等多所高校18位大三本科生,来科大进行为期1到2个月的优秀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
日,哈佛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尹希博士来访并讲授暑期课程。尹希博士是物理学院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国际合作交流委员会成员,同时也参与了严济慈班培养体系改革工作。
日-13日,41位严济慈班同学以及13位物理学院其他班级的同学分赴中科院物理所,进行了为期两周和一周的暑期科研实践活动。
-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和物理学院联合举办首届未来物理学家国际夏令营(2013 Future Physicist International Summer Camp)。来自牛津大学等多所国外名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的优秀学生参加了夏令营。开营仪式由夏令营组委会副主任、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与组委会秘书长袁军华教授主持,陈初升副校长发表开营讲话。
日,学校表彰奖励我校年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成果,郭光灿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 获此殊荣。
-6日,第五届强子物理国际研讨会(The fifth workshop on hadron physics in China and Opportunities in
US, 2013)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研讨强子结构和量子色动力学、少体物理、核介质效应和标准模型的低能量区检验及杰弗逊实验室的12GeV升级项目等。美国杜克大学高海燕教授,美国杰弗逊实验室陈剑平研究员,黄山学院闫新虎博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鄢文标副教授为本次研讨会联合主席。
日,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召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会议从教师备课,绪论课,面上实验,实验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了研讨。
日-7日,我院58级、63级百余名校友重返母校,参加2013年校友毕业值年返校纪念活动。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周金华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工程学科点。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袁浩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王鹏飞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日-15日,由校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大2013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来自全国各著名高校的805余名优秀学生参加了夏令营。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物理与化学夏令营,物理与化学分营共有510名大三本科生参加。
日,《经济日报》以《朝气勃发的量子科研团队》为题,报道我院量子信息科研团队的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及其研究背景。
日,物理学院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主持会议。校组织部赵峰副部长、机关党委叶征老师出席座谈会。院系领导、教授代表等十余人参加了座谈讨论。
日,近代物理系新引进百人计划教授朱平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点。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庞锦毅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日-8月2日,应&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陈虎成研究员来我系进行讲学和交流。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与量子弱测量理论奠基人之一以色列的Vaidman教授研究组合作,开发出新型的弱测量技术,首次利用廉价的商用发光二极管白光源实现时间延迟的高精密测量,精度达到阿秒量级。探测装置简单实用且性能稳定,不受消相干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19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本成果将为量子技术走向实用化打下坚实基础。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教授刘文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工程学科点。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引进&青年千人计划&学者王亮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至8月3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和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共同承办的《(e, 2e),光子双电离和相关议题国际研讨会》暨《第17届电子原子碰撞中的极化与关联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 2e), Double Photoionization and Related Topics &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arization and Correlation in Electronic and
Atomic Collisions,简称(e,2e)/polarization会议)在合肥成功举办,来自十多个国家的9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陈向军教授和罗毅教授共同担任了本次会议的组委会主席。
日,《中国科学报》以《瞄准核与粒子物理科学前沿》和《为高能物理培养创新人才》为题,报道我院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做的一系列工作。
日,赵瑾教授理论组与王兵教授、侯建国院士团队合作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揭示了锐钛矿二氧化钛(TiO2)表面催化活性和微观反应机理。该成果以发表在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
日,物理学院布置落实&科学与社会新生研讨课&工作,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主持会议,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张杨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以及各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钟敏成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石发展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日-6日,由我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组第六次工作会议&在南昌航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召开。来自全国38 所高校的51 名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骨干教师出席了会议。
日,物理学院举行2013级新生家长座谈会。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3年度各项基金批准情况,物理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再创新高。物理学院共获批项目64项,批准金额6720万元,平均批准率为52.9%,三者均创历史新高。
日,物理系新引进百人计划教授乔振华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凝聚态物理学科点。
日,力学和热学课程组联合召开集中备课和教学研讨会。会议由力学课程组组长刘斌教授和热学课程组组长朱晓东教授共同主持。课程讲座教授向守平和教务处副处长李蓓、汤家骏也与会进行了指导。
2013年8月,近代物理系马文淦教授退休。
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办&尚光英才班&。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邵建达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韩申生研究员、人教处副处长丁虹等一行4人,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系主任韩正甫教授、近代物理系系主任陈向军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王安廷副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经物理学院评审决定授予:完绍龙、周海洋2位教师第二届862校友物理学园丁奖;授予王佳慧、徐金伟2位同学第二届862校友优秀新生奖;授予陈创录、施灿欣、胡佳栋、蔡劲、宋国锋等5位同学第二届862校友新生励志奖。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刘明辉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点。
-4日,应我院光镊技术研究室的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王浩威博士来我校进行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活动。
日,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度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名单,我院李明哲教授、邵明副教授榜上有名。
日,第八届&困学守望&教学奖评奖会在我院召开,。&困学守望&教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困学守望&教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以及各基础课课程组组长出席会议。最终,评委共推荐出32名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其中终身成就奖4名,杰出教学奖8名,优秀教学奖20名。
日,物理学院举行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第二课&,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物理系主任沈保根院士、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等院领导及导师代表出席。物理学院此次入学的研究生共31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43名,硕士研究生171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代培研究生318名。
日,物理学院举行2013级本科生入学教育大会暨第二届&862校友奖&颁奖仪式。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物理系主任沈保根院士、郭光灿院士、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副院长王冠中、杜江峰,各系主任、党总支书记,2013级辅导员、班主任及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主持。近代物理系完绍龙教授、2009级本科物理四班班主任周海洋老师获得了&862校友奖&园丁奖; 2012级物理三班王佳慧同学、物理四班徐金伟同学获得了&862校友奖& 优秀新生奖。
日,潘必才、李传锋、王挺贵、陆朝阳、孙方稳、彭承志、刘树彬、朱林繁等11位教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宣讲团,在武汉、成都两地开展的招生宣传及面试活动。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本科生参加咨询。
日,第7次&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合作组工作会在我校近代物理系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0多位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CEE&合作组近期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计划,为2014年&CEE&大型实验装置项目的申请做准备。
日,CBM-TOF中国合作组工作会议在我院近代物理系召开,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2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日-11日,STAR国际合作组中国区域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约5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题是讨论STAR合作组近期两项重要的实验升级―缪子探测器(Muon Telescope Detector, MTD)和重味径迹探测器(Heavy
Flavor Tracker, HFT),以及相关的物理分析。
日,物理学院召开了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学院领导、各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和部分导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教授应邀参加了研讨。
日,2013年度教师单项奖评审结果揭晓,尹民教授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王文阁荣获&王宽诚育才奖&一等奖,许立新荣获&王宽诚育才奖&二等奖,浦其荣获&张宗植青年教师奖&,彭新华荣获&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王晓平荣获&校友基金会教学优秀奖&,李传锋荣获&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成就奖&。
日,物理学院进行了第一届黄昆英才班遴选。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黄永箴研究员、姬扬研究员、谭平恒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祝素娜,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黄昆英才班项目主管潘必才教授、物理系余庆选副教授参加了面试选拔工作,最终26位同学脱颖而出。
日,物理学院举行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和讨论会。党委常委、副校长、校第六督导组组长周先意,校第六督导组成员,学院分党委委员、院系正副职、党总支书记参加了学习。会议由学院分党委书记叶邦角主持。
日,校团委任命汤茜同志任物理学院分团委书记;季辉同志任物理系团总支书记;程心一同志任近代物理系团总支书记;邓征标同志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团总支书记;陈晓阳同学任天文系团总支书记。
日,校团委授予物理学院服务团&2013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优秀团队&称号;授予领队汤茜&2013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授予张曦文、曹罕杰、倪赛健、张立言、王起、龚智宇、董奕男等7位同学&2013暑期社会实践先进标兵&称号;授予戴元臻、田振华等16名同学&2013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季辉同学获得&2012暑期社会实践摄影活动一等奖&,张曦文同学获得&2013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二等奖&,刘韩、季辉获得&2012暑期社会实践征文活动三等奖&。
日,天文学系新聘博士后研究员刘腾博士进站报到,就职于天体物理学科点。
日,叶邦角、王冠中、薛永泉、王晓方、安琪、郭国平、韩良、朱弘、陈向军等11位教授,参加学校研究生院资助的研究生招生宣讲团,在南京、西安两地开展招生宣传及面试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本科生参加咨询。
-20日,在意大利古城帕多瓦举行的第19届仿星器和第16届反场箍缩装置联合学术会议(Joint 19th ISHW and 16th IEA-RFP workshop)上,物理学院博士生尤玮同学题为&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KTX Poloidal System with
Electromagnetic Model&的墙报获得了经大会遴选,由《等离子体物理与受控聚变(PPCF)》杂志颁发的最佳墙报奖(Postor Prize)。本次会议在110余篇参会墙报中设最佳墙报奖2名,以奖励内容、表达均佳的作者。
日,在理化大楼科技展厅召开了SUM(Stanford-USTC-MIT)2013物理学术研讨会。来自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代表参加研讨会并做报告。
日,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任Hideo Mabuchi教授来我院访问,与我院就学生交流合作等相关事宜进行交流讨论。
日,《人民日报》以《中科大物理学院教学有高招》介绍了我院在物理教学上的特色和取得的成果。
日,第八届&困学守望&教学奖颁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叶向东,人力资源部部长褚家如,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数学学院副院长陈发来以及获奖教师出席了本届颁奖典礼。第八届困学守望教学奖获奖名单:终身成就奖:谢盛刚、薛兴恒、程福臻、张玉民;杰出教学奖:李思敏、任广斌、尹民、许小亮、朱晓东、王沛、杨亚宁、胡友秋;优秀教学奖:叶盛、左达峰、李书敏、刘聪文、张梦萍、翁明其、谢彦波、朱界杰、秦敢、潘海俊、谢锦林、林宣滨、周宏岩、王声波、鲁拥华、涂涛、赵霞、张宪锋、庄玮玮、胡治水。
日,我院召开普通物理课堂教学研讨会,25名任课教员参加了会议,国家教学名师程福臻教授和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叶邦角教授主持。
日,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马雄峰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利用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的高效低噪声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测量器件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成功解决了现实环境中单光子探测系统易被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现实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4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日,物理学院院务会通过&关于发布2013年度研究生免试推荐工作和接收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3年度我院共向外单位推荐优秀本科生56人。
日,物理学院研究生会换届大会暨第九届全体干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物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张铖当选主席,张忠峰、高力为当选副主席。校团委副书记张平和校研究生会主席屈直出席会议。
日,为了加强对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物理学院分党委根据学校第六督导组的要求,决定成立物理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长:叶邦角;成员:张增明、尹民、杜江峰、陈向军、袁业飞、孙腊珍、崔宏滨、韩良、林宣滨、
张永生、浦其荣;特邀人员:刘万东、王冠中、张杨、林子敬、韩正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彭慧担任。
日,我院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签署联合创办王淦昌英才班合作协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研究员、副所长万宝年研究员,项农研究员、研究生部常昱红老师,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教授、副院长王冠中教授、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教授、近代物理系执行主任陈向军教授、天文学系执行主任袁业飞教授、近代物理系朱晓东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物理学院分团委与院研究生会共同组织的Student Seminar第一期之&量子计算机离我们有多远&顺利举行。&Student
Seminar&是在往年学术茶话会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是物理学院倾力打造的一项特色品牌活动。
2013年9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研究成果&多层次研究型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3年9月,物理系魏海利高级工程师退休。
日,第24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我院物理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沈保根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日,《科技日报》以《&最牛物理学院&的育人&秘笈&》为题报道了我院在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特色。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维量子信息存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史保森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携带轨道角动量、具有空间结构的单光子脉冲在冷原子系综中的存储与释放,证明了建立高维量子存储单元的可行性,迈出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关键一步。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10日,物理学院举行2013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评审。杨镇斌、伍佳星、陈宏彬、张静昌、王千畅、田野、邹继、李晨、胡邈、韩中东、祝鹤龄、许明睿、路遥、郭家豪、马昊然等15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穆建东、李瑞等2位同学获得三星奖学金;周广楠同学获得宝钢奖;陆昱、姜丽桐、陈明绅、张彦增、徐金伟、成博宇等6位同学获得近代物理所奖学金。
日,物理学院进行了2010级校郭沫若奖学金的评选。2010级本科生共有16名同学报名,最终评选出郭i若奖学金A获得者四名,分别是王胜、丁哲、张正宇、王瞳。
日,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新聘特任副研究员唐建顺博士正式报到,就职于光学学科点。
日,各系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1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系评审委员会成员投票,最终推荐38名(博士17名、硕士21名)研究生上报研究生院作为本次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
日至17日,杜江峰教授自旋磁共振实验室主办的&2013年基于金刚石色心量子信息研讨会&(QDiamond 2013: Workshop on Quantum Information using NV centers in
Diamond)在我校举行。会议邀请了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乌尔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大学,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武汉物数所等单位七十多位在基于金刚石色心量子操控与精密探测领域的中外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国家自然基金委张守著处长专程来校参加了会议。
日,由物理学院分团委、研究生会和学生会共同举办的大型知识竞赛活动&一牡降&初赛拉开帷幕,全校各学院近百名同学参加了初赛选拔。
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办&杨澄中英才班&,合作开展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及相关学科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赵红卫研究员,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副张增明教授、近代物理系执行系主任陈向军教授、近代物理系单旭副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16名来自美国著名大学的最具创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荣获了今年度的Parkard科学和工程奖。我院物理系校友王正(9502)入选。
日,《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刊发题为《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的文章,报道我院在&试点学院&建设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成果。
日, Student Seminar第二期之&传说中的上帝粒子&举行。活动邀请了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衍文教授和张仁友副教授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Higgs粒子&话题。
日,第一届中美束缚态问题与连续场论量子色动力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主要议题就是用连续场论方法研究束缚态问题。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部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并由教育部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和中科大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承办。会议联合主席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的王群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Craig Roberts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刘玉鑫教授。参会者有德国法兰克福大学Dirk
Rischke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Craig Roberts教授、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Stanley Brodsky教授等。
日-24日,应&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放射系副教授Scott
D. Metzler博士来我校交流访问。Metzler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Collimated PET for Improved Resolution》的学术报告,参观了&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与我校PET研究方面的师生进行了座谈和讨论。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丛书编委会顺利召开,杨国桢院士、叶邦角教授、王冠中教授、科学出版社数学与物理分社负责人、丛书编委共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程福臻教授主持。
日,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会盛情邀请,我院研究生会代表团赴南京大学进行友好交流,分享研究生会工作经验及共同探讨首届联合学术年会相关事宜。
日-27日,由教育部主办、物理学院承办的2013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物理研讨会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十七所实施物理学&拔尖计划&高校的本科教学负责人与拔尖计划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上,十七所&拔尖计划&高校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校&拔尖计划&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从课程设置、小班教学、学生遴选与考核机制、导师遴选与考核、滚动模式、科研与实践、国际交流合作、毕业生去向和存在问题及思考等角度进行了汇报交流。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超冷费米气体中的拓扑相变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邹旭波教授与易为教授分别同他们的合作者在理论上预言并刻画了一种同时具有非零配对质心动量及非平庸拓扑性质的新奇配对超流相。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日刊出的同一期《自然?通讯》上。
日,香港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潘建伟院士被授予本年度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是潘建伟院士继2005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来在国内获得的又一重要学术荣誉,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发贺信祝贺。
日,学校授予何小庆等59名同学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计划校级优秀奖,物理学院程珑、叶杨森、方正、戴森、何t雨、余超、杨晨飞、缪鹏、杨晓东、许定华、王卉、谭冠军等12名同学获此殊荣。
日,近代物理系新聘助理研究员高山山博士报到,就职于物理电子学学科点。
日,学校共授予37个班级学年度先进班集体称号。物理学院2010级本科3班、2010级本科4班、2011级本科2班、2012级本科2班、2012级本科5班荣获先进班集体,其中,2011级本科2班荣获先进班集休标兵。
日,物理学院经研究决定,聘任以下教员担任项目主管教授:彭海平教授为&钱三强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潘必才教授为&黄昆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段昌奎教授为&技术物理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单旭副教授为&杨澄中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郑坚教授为&王淦昌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 王安廷副教授为&尚光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陈向军教授为&天眷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
日,Student Seminar第三期之&文献检索与管理&举行,活动邀请到图书馆资深研究员的王晓莉老师以及杨东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文献检索与管理&的话题。
日,物理学院召开英才班管理座谈会,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叶邦角、副院长王冠中、院分党委副书记张增明出席会议,所有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2011级本科辅导员及班主任参加了会议。
日,物理学院召开了第二次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根据上次会议的布置,分组介绍和讨论各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思路,最后确定总体课程设置方案。学院领导、各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和部分导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日,学校授予程希明等146位同学第三届兴业责任奖学金,物理学院仲珩、徐理想、赵峻黎、赵云龙、张立言、傅蔚、冯珂、孙畅、王芳彬、金锋、程心一、陈良文、白伟、程斌、温晓镭、刘爱萍等16人获此殊荣。
日,我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创办&天眷英才班&,共同培养对原子分子物理、波谱等相关学科及相应领域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为相关领域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詹明生研究员,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分党委书记副张增明教授、近代物理系执行系主任陈向军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日,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所系结合英才班&启动仪式暨宣讲会隆重举行。仪式由科大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主持。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副校长陈初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李树深院士、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焕玉、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邵建达、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詹明生、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戴宁、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马新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张宏伟,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蒋一、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及少年班学院的领导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各英才班的院、所主管教授和班主任,2011级物理学院、少年班学院物理平台辅导员和班主任,2011级物理学院、少年班学院物理平台全体同学参加了会议。
日,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建设验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领导以及实验室骨干等30余人参会。
日,201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结束,物理学院共接收推免生131人,其中接收本校推免生77人,外校推免生44人,直博生14人,推免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多所985、211高校。
-17日,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组织的
&赵忠尧应用物理秋令营&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与少年班学院46名学生参加了秋令营。
-17日,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创办&所系结合英才班& 2013年度学生遴选工作圆满结束。各英才班录取结果:钱三强英才班26人、尚光英才班25人、技术物理英才班26人、王淦昌英才班23人、杨澄中英才班22人、天眷英才班20人,6个英才班共录取142名学生。
日,物理学院召开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师生座谈会。会议由教学院长王冠中教授主持,校教学督导组韩荣典教授、程福臻教授、缪柏其教授,院教学督导组曹烈兆教授、周子舫教授,各有关课程组组长、班主任及各班学生代表共四十多人参加了座谈。
日,由兰涛老师带队,我院11级王淦昌英才班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参观学习。
日,Student Seminar第四期之&强关联电子体系和非常规超导体&举办,活动邀请了低温高压实验室的陈仙辉教授做专题报告。
日,杜江峰研究组及其理论合作者利用掺杂金刚石中氮-空位固态单电子自旋量子干涉仪,成功在室温大气环境下实现了单核自旋对的探测及其原子尺度的结构分析。此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上[Nature Physics, AOP: 24 Nov. 2013,
DOI: 10.1038/NPHYS2814]。
日,清华学堂物理班师生50余人来物理学院交流访学,中国科大严济慈英才班项目主管教授曾长淦接待了来访师生,并介绍了我校在物理教学和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日,学校表彰201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物理学院荣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蔡一鸣等275名学生2013年光华奖学金,物理学院吴衍麒、程川、罗弋涵、周爽、朱明毅、许文轩、李天舒、刘永棠、邹扬、关欢、宫俊波、冯蕾、崔珂、孙维佳、李慧、朱珍妮、刘龙祥、李春灵等18人获此殊荣。
-29日,厦门大学物理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师生对我院展开了为期两天的访学交流,开展了随堂听课、参观实验室和严济慈班学生座谈交流等活动。
日,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在量子关联动力学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与英国和意大利的合作者利用一个两粒子体系的简单模型,实验上观测到在没有系统环境反作用下经典噪声中量子关联的恢复现象。这项研究成果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126人博士学位、402人硕士学位、40人学士学位。物理学院共有12名同学获得学士学位,庞瑞、郭荧荧、李惠、刘晓迪、杨磊、张鹏(以上为物理系)陈良、杨彬、龙海威、王俊峰、陈晨、杨阳、何乐为、孔德峰、时桂芬、邹丹旦、张双喜、HOVA HOAVO、魏然(以上为近代物理系)郝景萌、林琳、苏姗姗、潘治政(以上天文学系)傅强、刘静(以上为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等26人获得博士学位;贾文(以上物理系) 徐枭、张巍巍、陈满明、张丹丹(以上为近代物理系)汤宁宇、祖天龙(以上天文学系)等7人获得了硕士学位。
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7所罗文华副所长一行7人访问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琪教授、金革教授、唐泽波、赵雷、杨俊峰、张云龙、周意等青年教师参加了研讨。
2013年11月,近代物理系万树德高级工程师退休。
日-12月1日, &2013年度物理学一级重点学科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李建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复旦大学物理系党委书记蒋最敏、清华大学物理系副主任陈曦等20名五校物理学院(系)务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刘万东教授主持。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协商,决定筹划成立中国物理学一级重点学科大学联盟。联盟的简称取五校英文首字母组成&PFUNT&(朴方图),寓有&Physics
Five Universities,the National Top&之意。
日,物理学院荣获&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日,2013届赵忠尧应用物理英才班在物理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开班仪式。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燕教授和研究生部相关人员、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冠中教授等及11级赵忠尧英才班所有学生参加了仪式。
日,我院组织名本科生分三批先后赴科学岛进行参观学习。在合肥物质科学院团委的协助安排下,同学们参观了合肥现代科技馆、强磁场中心和等离子体所的东方超环(EAST)大厅,感受和体验了科学的魅力。
日,经物理学院评审决定授予:单旭老师第二届近代物理所教师奖;陆昱、姜丽桐、张彦增、陈明绅、成博宇、徐金伟等6名本科生第二届近代物理所一等奖;刘罕青、杨晨飞、张南、张博、占杨、胡奇涛、罗永双、杨奇欣、王佳慧、杨昊等10名本科生第二届近代物理所二等奖;黄卫平、高山山等2名研究生第二届近代物理所奖。
日,学校表彰学年度校优秀学生工作干部、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物理学院程路华荣获优秀辅导员,杨建明、陶小平、段开敏、朱燕飞、王声波获优秀班主任。
日,学校授予曹原等32名学生2013年郭沫若奖学金,物理学院王胜、丁哲、张正宇、王瞳等4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设立&2013年度研究生招生宣传先进个人奖&(校研字〔2013〕12号),我院王冠中、王挺贵、王晓方、叶邦角、刘树彬、孙方稳、安琪、朱弘、朱林繁、张义红、张强、李传锋、李雯、陆朝阳、陈仙辉、陈帅、陈向军、陈宇翱、周正威、金革、赵文、赵博、徐宁、袁军华、郭光灿、郭国平、彭承志、彭海平、曾长淦、韩良、潘必才、薛永泉、魏海利等33人获得此称号。
日,学校授予王子文等13名学生2013年三星奖学金,物理学院李瑞、穆建东、吴凡等3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掌子容等10名学生2013年宝钢奖学金,物理学院周广楠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张国军等21名学生2013年CASC 奖学金,物理学院张国军、陈一昊、孙彪、李强、席铮、李龙科等6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刘兰兰等15名学生2013年天翼飞Young奖学金,物理学院刘菡洁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王坤等20名学生2013年张宗植科技奖学金,物理学院姚煜、孙博儒、许家骏、韩冰岩、郑建民等5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张政等10名学生2013年地奥奖学金,物理学院陈创录、陈金挺等2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郭瑞晗等25名学生2013年度求是奖学金,物理学院张甲甲、黄靖正、张琛、陈向东、刘娟、张鸿飞等6人获得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罗明诚等22名学生2013年度华为奖学金,物理学院罗明诚、蒋厚强、覃延广、张文龙、李星宇、吴文庆、刘宇哲等7人获得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任文贞等15名学生2013年航天科工奖学金,物理学院任文贞、郝景萌、严忠波等3人获得此殊荣。
日,学校公布中国科大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物理学院杨镇斌、伍佳星、陈宏彬、张静昌、王千畅、田野、邹继、李晨、胡邈、韩中东、祝鹤龄、许明睿、路遥、郭家豪、马昊然等15人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徐俊文等24名学生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海外校友基金会优秀新生奖学金,物理学院吴璇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何威等1803名学生2013年优秀学生奖学金,物理学院於冰宇等289人获此殊荣。分别为:於冰宇、韩佳星、余安吉、曹锐、杨翊凡、李博、沈耀晟、黄达、张哲君、郑琳琳、杨泽栋、徐戎、倪赛健、高翔、刘骁、张博文、彭晗、张昊冉、曹珊珊、胡桐熙、杨逸、邝杰、郑云达、叶杨森、陈珏、李曦来、殷伟刚、彭晨、董伟乐、尹志伟、季文韬、冯泊钧、谭冠军、王一凡、周思益、姚宇西、杨晓东、章维勇、崔政、郭子煜、束童、胡月、谢清超、王相奇、郑若黄、赵耀、朱元铮、戴森、张南、周钰致、李云鹏、朱晨曦、方\旭、匡鹏、蒋超男、林静静、徐新枫、徐瑞、刘都、张B洋、弓殷强、代映秋、明逸轩、陈悦汝、陈子豪、石守谦、郭闻、张津、孙鹏飞、刘汉兴、王鑫础⒄偶佑馈⒘跣г础⒄赔谩⑷慰伞⑽饩 ⒅炷搅骸⒊玛爬ぁ⒘跹盼摹⑼鹾柘觥⑼跻碓蟆⑺锵橄椤⒌颂焓妗③啊⒎接嗲俊⒒莆啊⒄蓬!⒑物t雨、雷博、高尚、刘元乾、朱梦轩、向显嵩、岳之林、隋轶聪、彭常哲、韩威力、刘金鑫、杨帆、王文侠、吴啸川、王融坤、伍昀凡、张丰羽、王肇璇、刘文钊、韩坤霖、陈典腾、李泽汉、周祥、王俊森
、薛思皓、母川玉、覃俭、周国庆、李绰、郭景隆、刘浪天、郭x邑、杜威志、沐林峰、林卓楠、杨飞、张天昊、田轶凡、王霁霖、马舒文、陈一圣、冯永彬、张晓男、于兴洋、张毅、张晨鸥、吴力波、方啸天、何敏熙、张文旭、叶少亮、杜宇辰、王狄、赵申森、房臣超、夏俊、冯柯鑫、郭宇翔、李祺、程杨、孙泽亮、刘楠ぁ⑼粝⒑榭ピ丁⒖录仰巍⒊乱环⑿戾B
、刘抒婉、顾琳杰、刘思吾、张飞龙 、郭剑鸣、王艺涵、曹启韬、阎申、童鑫、任政、黄一鸣、左训午、陈嘉晖、王辉、江鲰怡、田晔[ 、王雯、章雷、何洲、殷佳晨、徐昊、刘力强、陶明远、张馥之、陈丞、王淑文、罗昱、吕游、徐超、张比晨、解腾扬、赵冠龙、苌朔、郭嘉、马韫伟、杨F、傅慎明、潘明豪、吕鹏尹杰、胡孝磊、廖星宇、张若愚、张昊、叶翔宇、聂榕、耿辰华、苏朕、罗巍、卓晔、陆娟娟、朱立洲、魏熙凯、干兴超、高超宇、马博文、闵浩、刘韩、强光友、闫宏涛、江鹏飞、詹子昊、冀金镖、蒋聿昂、陶临风、朱庆丰、闵皓彦、王莹莹、张仁鹏、李想、张博磊、曹越、施灿欣、肖雄、李好、雍海望、徐浩、叶俊彬
、蔡劲、朱沛俊、朱宇龙、杨子蛟、邢一鸣、杨hF、杨文轩、丛蓉 、高峰、杨宇珊、钟晓东、孙逸舟、蔡洪博、许天途、伊艾伦、周诺亚、黄伟哲、陈昊磊、易锐林、原劭凡、毛奥、赵宇健、高一凡、祖磊、章海梦、王君尧、李宏煜、郭文哲、田振华、肖涵予、王粲、王宇、闻芳迪、陈静远、苏昊文、韩东起、叶华成、吕芳珂、陈优琦、陈新凯、陈昭昀、李轩熠、余滔、王承邈、王皓、于亭义、谷雨茂、尚劲松、李景昊、杜成波、冷瑞丰、李可寒、张海宇、蓟衡、景家祺、周小雨
、许新宇、张仲恺。
日,学校授予王浩远等1180名学生2013年优秀新生奖学金,物理学院丁历杰等225人获此殊荣。分别为:丁历杰、康文泳、杨亘翔、刘健龙、李宇飞、唐田、曾若兰、程金博、徐高阳、康子涵、冯鸣啸、钱昊、郑镇法、匡毅松、杨嘉雯、郑根华、景伟国、凌军、陈烨、李宗余、邵思远、云震宇、丁雨昂、葛俊峰、葛可、刘文权、许昊、程朝晖、黄子训、伍荣波、王石宇、任志杰、谷舒豪、刘宇、陈娇龙、屈丹琦、程智、王航、徐浩岚、王羽韬、梁俊文、刘经纬、李牧耕、黄国俊、王瑞嘉、孙肇锋、翟曦雨、赵梦迪、刘可阳、诸秋冶、李万和、任骥、王泽生、张艺浩、王泽臣、付恩琪、张春、赵明心、杜东雪、秦亚威、王培能、石禹坤、刘恒、钱晋、王拓斌、盛泓威、徐一鸣、陈思瀚、陈晗、管毓领、姚志鹏、梁园、曲桐坤、肖立昊、刘正昊、赵有为、鲁诗韵、王子威、彭寄望、李雅博、江永亮、孟繁策、曹宇、杨紫嫣、张远、段飞、张玉景、王杰、黄胡云霆、刘博远、尹毅博、李云霄、孙浩然、丰雪雯、张方奕、王逸伦、张汪一郎、林霆、晏超、赵弘|、付皓、喻博|、曾宝、彭鸣、伍启铭、代沁津、安兆洲、罗秀哲、方程一绝、高强、彭惠宁、盛南、罗来富、张闻哲、李子天、张开宇、陈轩、董文翰、梁雕寒、林展、唐之瀚、王玮、杨致远、陈豪敬、王心皓、范申奇、杨茂夏、陈金、张俊德、谢宁致、董文豪、廖浩钿、刘旭、李培锴、谭春雨、赵靖玮、李浩宇、戴旭、崔佳浩、杨郑宁、黎浩书、罗文祥、伍若诚、谢祥羽、赵汗青、潘煦、成功、王明臣、徐康宁、容苏豪、钟翰森、傅健洋、金渝松、魏家一、余F波、张颖颖、刘润泽、李伟、张宇澄、潘一铭、王致峰、张树洲、李卓焕、唐鑫欣、杨叔阳、蒋哲华、刘啸天、曹正轩、刘少煜、张贺峰、王大志、王昕、丁致远、侯立强、沈默涵、汪申鹏、刘淇禄、张翔宇、盛威、李妍、邱大为、王力、朱鹏昊、文博、何裕东、张子越、柴梓华、王程禹、魏佳、郭佳玲、张逸智、曾锃煜、靳永昊、张炳南、邓静恒、李喜、尹雄才、吴艳玲、祁晓卓、安家骐、郝帅、张嘉航、强昊、魏凯、肖振宁、张琦、张铮、孙培泉、周志伟、毕琪、韩、杨晓雨、张化雨、李颖杰、陈昊天、周向宇、孙皓迪、王诗瑶、顾思思、倪嘉禾、吴龙昊、陈佳乐、陈耀生、彭军博、李相东
日,物理学院志愿服务中队策划实施的后勤系统职工子女义务家教活动圆满完成。该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受到各方面大力赞赏。自今年9月起,志愿服务中队再度行动,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坚持每周日半天帮助后勤职工子女义务家教。
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传锋教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日,学校授予李平等10位同志第六届平凡基金教育奖,我院丁泽军获此殊荣。
日,学校授予李嘉禹等32位同志第八届杨亚校友基金教育奖,我院李澄、孙腊珍获此殊荣。
日,2013年度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新增名单陆续公布。我院潘建伟院士(874)及浦晗(882)、陈扬(834)两位校友当选APS Fellow;江习承(864)校友当选IEEE Fellow;我院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客座教授詹其文(912)校友当选OSA Fellow。
日,科学网公布了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名单。物理系主任沈保根院士(732)荣获201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我校李学龙(9406)、刘磊(9500)两位校友荣获2014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日,中国科学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我院赵政国教授光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日,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我院校友刘文清研究员(752)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日,学校授予等名学生2013年中领导力奖学金,物理学院耿晨、尚启承、束童、原野、谢照宇、罗月婷、母川玉、付翰林、王起、马书恺、刘力涵等11人获此殊荣。
-22日,由物理学院研究生部、分团委主办,物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联合学术年会于12月22日在东三报告团开幕。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南京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4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
日,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举行第九届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论文竞赛,该项竞赛自05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有近5000名同学受益。
日,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复审工作日前结束。物理学院龚明、金贤敏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龚明的论文题目为&&(指导教师郭光灿);金贤敏的论文题目为&& (指导教师潘建伟)。全校共有5篇论文获奖。
日,物理学院召开聘期制科研人员转聘固定教职全体教授推荐大会。经过申请人报告答辩,无记名投票结果超过2/3 票成为教授会推荐候选人。朱莹春、赵雷、周祥发、王中平、姜鹏、郭磊、赵斌等7人成为科研教学系列副教授推荐候选人。
日,在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我校举行了2013年度杰出研究校长奖颁奖仪式。董振超、李传锋两位教授荣获2013年度杰出研究校长奖。
日,以&创新改变中国&为主题的&科技盛典――2013年度CCTV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十套播出,共揭晓十位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光灿院士当选2013年度CCTV科技创新人物。
2013年12月,物理学院共有教职工241人,其中教授99人,副教授69人,博士讲师22人,管理支撑人员51人。流动人员131人,其中特任研究员4人,特任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博士后36人,助理研究员2人,返聘29人,兼职博导2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 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3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1人。2013年,物理学院共引进20人,退休7人,调离2人;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2013年12月,物理学院在校本科生共1185名,其中名,名,2012级本科生288名(含交流生2名),2013级本科生297名。在读研究生共107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级)539人,硕士研究生(级)385人,代培研究生318人。
学年,物理学院共有169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17名)承担了本科理论课堂教学221门,总授课15370学时;其中本科生基础课程143门,授课10540学时;专业课程78门,授课4830学时。共有99名教员(其中退休返聘教员8名)承担了研究生课程85门,总授课学时6260。
2013年,物理学院共有在研项目523项,全年到位科研经费23867.80万元。其中物理系66项2543.94万元,近代物理系182项17336.61万元,光学与光学工程系60项3490.25万元,天文学系22项455.20万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3项41.80万元。按项目来源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4948.60万元,科技部项目50项4914.97万元,中国科学院项目72项9514.17万元,教育部项目42项170.23万元,其他部委项目2项15万元,安徽省项目3项15万元,高科技项目2项3954.63万元。共计205人主持项目,其中潘建伟、刘树彬、郭光灿、陈仙辉、郭国平、杜江峰、刘阿娣、阴泽杰、涂涛、李晓光、陈增兵、苑震生、赵政国、李传锋、何力新、王挺贵、孙玄、安琪、刘乃乐、陈向军、李澄、丁泽军、孙方稳、任希峰、陈帅、王冠中、黄光顺、徐宁、邵明、王晓平、彭新华、蔡辉山、邹旭波、武杰、黄运锋、曾长淦、林子敬、王沛、周海洋、赵瑾、苏吉虎等41人当年到款研究经费超过100万元。
2013年,物理学院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Science文章1篇,Nature
Physics文章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
8篇,Nature Photonics文章 1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1篇,Nature Materials 1篇,Scientific Reports 4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文章12篇。
2013年,物理学院共申请41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33项,国外专利3项,PCT专利2项(物理系5项,近代物理系5项,光学光学工程系31项)。获得专利授权2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明专利10项(物理系2项,近代物理系4项,光学光学工程系17项,实验中心1项)。
2013年,物理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陈仙辉),高校技术发明奖一项(韩正甫等),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张增明等)。
2013年,物理学院通过中科院电子政务系统上报出国(出境)访问申请共获批140人次,且悉数成行。
2013 年底,在任的学院、系行政、学术机构主要负责人如下:物理学院院长欧阳钟灿院士,执行院长刘万东教授,副院长叶邦角教授、王冠中教授、张杨教授、杜江峰教授;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叶邦角教授,副书记张增明教授;物理系主任沈保根院士、执行主任林子敬教授,近代物理系执行主任陈向军教授,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主任许祖彦院士、执行主任韩正甫教授,天文学系主任严俊教授、执行主任袁业飞教授,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孙腊珍教授;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琪教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窦贤康教授,中国科学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任王挺贵教授,安徽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明海教授,安徽省高校物理电子学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安琪教授。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学第四版北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