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s plus 更新提示plus可以更新吗

2015年苹果又一次进入了产品迭代期的“S”年,根据苹果往年的新品发布规律今年的新iPhone在外观上会延续上一代的整体造型,根本的变化会从硬件配置与软件升级两个方面进行。相较上一次S升级所带来的改变,这一次无疑是有史以来苹果最具诚意也是最给人惊喜与期待的一次S升级。抛开每年必定会迭代的IOS系统与处理器不说,用了4年的800W像素摄像头终于迎来了一次大幅度的升级,这是给那些拍照控们最大的惊喜。除此之外此次的S年苹果还在UI交互上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升级——3D Tough,由二维的操作一下过度到了三维进一步深度拓展了UI的交互体验。
iPhone6S Plus相较去年的iPhone6 Plus升级的东西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由于是S年的升级外观上几乎没有变化,工业设计什么的想必iPhone6 Plus发布时大家也都看了很多了,因此本次体验内容着重放在iPhone6S Plus软硬件的升级上。为了能让大家了进一步了解今年的iPhone6S Plus的变化,我会给大家着重选取iPhone6S Plus软硬件重点升级的地方进行深度体验,将体验感受与发现的问题依依在文章中呈现。
在此还要感谢极果网提供的iPhone6S Plus体验机,让此文可以呈现在大家眼前。还有此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评文章,对于此次iPhone6S Plus升级的重点部分我都会进行客观的评价,但体验部分还是会呈现一些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过还是希望今天的体验文能够对大家在购机选择上有所帮助。
最直接的变化
当我拿起iPhone6S Plus时最直接的变化并不是因为增加3D Tough压力传感器而变厚的0.2mm,而是增加的重量。此次升级后iPhone6S Plus比上代iPhone6 Plus重了20g,这个变化是相当明显的。做个简单的类比,一颗普通的五号碱性电池的重量在20g左右,相比拿着iPhone6 Plus的用户来说拿着iPhone6S Plus的你所感受到的重量要比他们多拿一颗5号电池。
经过5S的土豪金配色在国内风靡之后,这次苹果依旧在颜色上玩起了花样。此次的iPhone6S Plus推出的玫瑰金色整体观感偏粉色,对于等了8年的女性果粉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惊喜。最直接的变化还有对机身材料也进行了升级,换成了比上一代铝合金更硬的7000系列铝合金,比普通铝合金强度高60%进一步降低了被坐弯的风险。
iPhone 6 Plus 与 iPhone 6s Plus 在外观上几乎没有变化,但此次的S升级苹果却破天荒的在背部下方的 iPhone 字样下增添了一个S的字样,个人觉得这并不是让人进行炫耀的标志而是苹果对此次S升级的重视与引入全新交互方式的一个里程碑式地标记。由于S标志的出现使得本该在iPhone字样下的 IMEI 码被移至了 iPhone 6s Plus 的卡槽处。
更快更好用的Tough ID
Tough ID作为5S的革命性升级想必在当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Tough ID在当年刚刚出现时并没有很快就被大家使用起来,但经过几年的发展指纹解锁、指纹支付也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甚至越来越离不开。使用频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用户反馈——解锁速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为此在这次的S升级中苹果带来了2代的Tough ID。Tough ID此次升级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快,比上一代快了很多。如上面开箱体验视频所见的与用上代Tough ID的iPhone6相比iPhone6S Plus锁频状态下同时按下home键iPhone6S Plus已经解锁成功了iPhone6依旧还在锁屏界面。
Tough ID此次升级带来如此快速的体验提升主要得益于苹果使用了更大的指纹传感器,这意为着相同的时间里2代的传感器比1代能够感知到更多的指纹面积,识别指纹的速度也就更快。实际体验中这样的速度虽然差别不到1秒,但提升的体验感却是非常之明显的,用了二代的Tough ID或许就再也回不去了。
更强的处理器,更大的RAW
对于处理器来说现在基本是苹果每年迭代产品中必更新的项目,此次S升级苹果在处理器上给我们带了更大的惊喜。根据苹果的官方数据显示新一代 A9+M9 协处理器相较于上一代的A8来说CPU 性能比提升 70% ,图形性能提升 90%。这个提升无论是对游戏的加载速度与渲染还是4K视频的录制与处理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实际体验来说我用了iPhone6进行对比,如上面开箱体验视频里所见的运行狂野飙车8进入游戏的加载速度上iPhone6S Plus比iPhone6快了大概2秒左右。还有实际体验中录制了几个4K视频加起来大概五分钟,放到了imove里编辑加了一些滤镜和过场,整个拍摄和渲染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卡顿的现象。
还有此次的S升级中RAM终于由原来的1G升级为了2G,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运行更多的应用开更多的网页,而不需要担心内存吃紧而时不时要清一下后台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安卓设备的RAM都开始步入3G或者4G的标配,但以ios9目前的优化来说对应用的运行都是精确到1KB来控制的。因此2G的RAM对于iPhone6S Plus来说用上两三年是不会有问题的。在实际体验中对iPhone6S Plus进行了同时打开20个应用以及20个网页来回切换的测试,总体的使用都依旧很流畅并未发现任何的卡顿。
随叫随到的siri
得益于此次升级整合M9协处理器的A9处理器,siri的呼出终于可以真正意义上的“免提”了。即使在熄屏的状态下只需说一声“嘿siri”即可激活语音助手,而在这之前要实现这样的siri激活只能插上电源才能够实现。由于M9协处理器的大幅度升级使得现在的功耗降得足够低,实现了低功耗环境下直接语音激活siri。意味着这位语音助手不仅可以随叫随到而且还更为省电。
于此同时,苹果为了避免大街上有人随意叫声“嘿siri”就激活很多的尴尬,在此次的siri激活中添加了声纹识别,也就是说除了你以外别人叫破喉咙你的siri也是不会搭理他的。
3D Touch,交互机制上的革命性诠释
3D Tough可以说是此次S升级中软硬件的最大升级部分,把我们从传统的平面二维交互机制中一下带入了更为立体和多样化的3D交互体验里。打个比方,目前的UI交互只限于X和Y两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上只能进行点和滑动的二维操作,3D Tough的出现在交互方式中增加了同时垂直于X和Y轴的Z轴让按压力度的大小成为了垂直屏幕的操作逻辑,使得交互范围进行了纵向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苹果又一次玩转“黑科技”
作为引入立体交互方式的第一家公司,苹果其实早有尝试。我们所熟知的最新的 MacBook 与 Apple Watch 上,苹果早已经尝试了这个“黑科技”,只不过它的名字被苹果叫做Force Touch罢了。或许是因为显示与操作面积的限制,这种立体的交互方式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用潜能。
但在iPhone上就不同了,显示与操作都可以在同一块合理面积的屏幕上进行与完成,注定了iPhone更加适合去发挥立体交互技术的潜能。为了进一步提升3D Tough的交互体验,苹果还增加了Taptic Engine技术让每一次重压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反馈,让用户清晰的体会到3D Tough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经过多天的3D Tough使用,在体验过程中我发现苹果对这一“黑科技”的进行了十分精准的优化。作为一个中度使用者或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拿着躺在沙发上玩、走路的时候玩、上下楼梯的时候还在玩。在这些场景下人体对自身按压力度的判断是会存在偏差与区别的,打个比方人静止的时候用力按屏幕和行走过程中按屏幕的力度是存在一些差别的,但人体对自身这样的压力感知并不明显很多情况下会误以为是在用同样大小的力在按压。因此大家或许就会以为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下3D Tough就不那么好用了,会出现判断失误导致3D Tough失灵,但经过多天的多场景使用3D Tough对重压的判断依旧精准。我做了这样一个猜测,第一可能是苹果对3D Tough在立体交互上的优化并不仅限于新增在屏幕下面的压力传感器,还会通过重力传感器、加速传感器、陀螺仪等的辅助来进一步精准判断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用户是想轻按还是重按,并让Taptic Engine给用户一个实在的反馈来判断自己的操作是否成功;第二可能是苹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与数据收集,对各种状态下的按压力度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进一步拟定了人体对按压力度判断的偏差,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按压层级上按压力度能被接受的范围。无论如何,不管哪种猜想都是苹果对用户体验的执着与用心,就因为苹果这样执着的坚持才会不断有各种各样“黑科技”的涌现。
——不仅仅是“右键”与“长按”
刚开始使用3D Tough的时候,或许很多使用者都会觉得这不就是的右键么,或者说是安卓里的长按。但进一步体验3D Tough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还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首先来说说安卓里的长按,这个在IOS中也有但3D Tough的增加会比其在交互方式上更加丰富。而右键的作用是呼出一个二级菜单栏,这个在3D Tough中也有体现,但3D Tough增加了更加丰富的快捷手势并不仅仅是二级菜单栏这么简单。
下面来说说3D Tough目前在iPhone6S Plus上的应用功能。第一个是重压一些应用会出现一个二级菜单,里面会有一些快捷按键;第二个是诸如邮件、短信、微信、微博这样信息流的阅读软件,3D Tough会给出一个预览和跳转的操作逻辑使得我们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快速;第三个是一些特定的操作手势和有趣的辅助功能。
先来说说二级菜单这个功能,目前只有部分应用支持3D Tough的重按呼出二级菜单。有二级菜单栏的应用重压成功后Taptic Engine会给出一个干净利落的震动反馈,没有二级菜单栏的应用重压后Taptic Engine会给出几个更加快速连贯的震动反馈。二级菜单最大的好处就是缩短了指定命令的开启层级,不用进入软件的多个层级界面反复加载就能打开一些常用功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而且非常快。举个例子,当我们要捕捉一段精彩瞬间时通常的操作逻辑是先进入相机再选择视频录制最后点击拍摄,但有了3D Tough后就可以直接在系统主界面直接进入视频录制界面使用起来非常快捷。
然后是诸如邮件、短信、微信、微博这样信息流的阅读软件,通过3D Tough重按上面的图片、链接就可以直接在跳出的窗口中显示,不需要跳转到另一个界面或者浏览器才能打开,放手后窗口会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若是需要进一步详细阅读再重按一下便会跳转到另一个界面或者从浏览器打开。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可以快速阅读,特别是一些简要、摘要、短信等;第二个就是快速判断垃圾信息,快速判断为垃圾信息后可以直接放弃跳转从而继续阅读信息,这样的阅读方式非常节省时间和精力。
最后就是一些特定的操作手势和有趣的辅助功能。比如重按屏幕边缘会直接进入后台快速浏览、处理、选择后台程序,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果屏幕贴膜了之后这个功能的触发成功率会有所降低。贴膜的边缘会产生空隙使得人体对按压力度的判断产生误差,直接的结果就是重按屏幕边缘成功呼出后台并是不100%成功。希望苹果能够针对贴膜这个问题对3D Tough进行进一步优化,让重按屏幕边缘呼出二级菜单的成功率更高使用更加迅速。
3D Tough还有一个总要的功能就是实现Live Photos的呈现,开机锁频壁纸上的那条金鱼就是通过3D Tough的重压来游动的。
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3D Tough技巧,就是在输入法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3D Tough的重按来移动光标,而且重按的触发位置是全屏的没有任何区域上的限制,对编辑输入文字的速度有非常大的提升。
——令人满怀期待的未来
经过多天的使用体验,3D Tough对于我个人感受而言还是非常棒的,但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一些短暂的时间来适应与学习的。3D Tough的按压力度虽然可以在设置中调整,但刚刚接触这样的按压力度时人对自身的压力感知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因此需要一定时间的感知适应才能准确按压出一个正确的压力区间被3D Tough成功的读取。还有很多可以用3D Tough触发的功能需要自己进一步去摸索。当使用者对3D Tough的适应期和学习期过了,才能真正得心应手的去使用3D Tough。因此3D Tough的快捷与好用是要付出一定时间和学习成本的,也期待苹果后期可以对3D Tough的使用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得操作更加容易被使用者适应,各种快捷功能的触发更加的容易被使用者所感知。
目前3D Tough适配的应用不多,经常使用的也就是微信、微博以及一些系统的基础应用。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苹果会积极与开发者们共同去完善这个生态圈,第三方应用的适配也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3D Tough的操作逻辑只有Peek & Pop两种,呼出Pop的按压力度会比Peek稍大,也就是说目前3D Tough在应用中的压力感知层级只有两种。但可以相信的是3D Tough在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压力感知层级和更多的操作逻辑,从锁屏的金鱼可以明显感受到不同的按压力度金鱼来回游动的速度是不同的,这个体验结果可以很有力的证明金鱼来回游动的速度可以通过更多的压力感知层级来控制的。也就是说目前3D Tough的压力感知层级并不仅仅限于Peek & Pop两种,还有更多只是目前还并没有开放。相信在今后的更新与升级中3D Tough的立体交互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到时各种各样的应用与游戏也会出现更多的玩法,这一切也给人更多的期待。苹果是否会再一次颠覆整个行业的交互方式,或许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更加出色的拍摄体验
——摄像头的提升
苹果此次在拍摄硬件上的升级可谓是引爆了整个发布会的现场,终于将用了再用,用了很多年120W和800W前后摄像头升级到了500W和1200W。这一时刻或许是很多果粉都期待已久了的,但不得不说的一个事实就是此次iPhone 6s Plus的1200万像素摄像头的单个像素面积从之前的1.5um下降至1.22um,也就是说虽然像素数量整体得到了提升,但成像核心的感光元件的大小却提升不大。这会使得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相较之前有所下降,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越弱单个像素之间的互相干扰也就越多,暗光拍摄下噪点会增多拍摄的画质也会下降。执着的苹果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为了更好的解决单个像素面积小带来的问题,苹果此次在拍摄硬件上加入了Deep Trench Isolation “深槽隔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单个像素之间加一条深槽来对像素之间进行隔离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个像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看看样片好了,以下均为iPhone6S Plus的直出照片,没有经过任何色彩与细节的处理,只是在尺寸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与裁切。
以上两张是在白天光线充足环境拍摄的广角大景,iPhone6S Plus的整体白平衡还是比较准的没有出现颜色的过度失真。大场景下1200W像素的后置镜头就开始发挥优势了,画面整体的细节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画面局部的细节也更加丰富。
这张是夕阳下拍摄的,此时的光线开始减弱,但整个大景所呈现的细节依旧丰富,局部路面的沙石纹理都清洗可见。
接下来是微距,花瓣上的斑点分布都清晰可见,光线充足环境下花瓣颜色的色彩还原还是比较真实的,色彩饱和度也比较讨喜整个画面的整体观感不错。
如上图可见,植物在非光线直射的环境下纹理依旧清晰,叶片边缘细节也很锐利并没有肉成一团。
在夜间室内低光环境下拍照iPhone6S Plus表现依旧优秀,多肉的色彩还原还是比较准确的。左上角窗户的细节还是很丰富的,并没有太多的噪点影响。而在曝光方面白色的亮部墙面有些略微的过曝了,不过整体的观感还是不错的,这样的成像素质已经秒杀掉一大部分了。
夕阳下的逆光拍摄,由于是雾霾天气iPhone6S Plus的炫光并不是很厉害,虽然画面上色彩有略微的失真但整体观感还是很舒服的。
夜间的拍摄效果并没有因为单个像素面积变小而带来太大的影响,由于“深槽隔离”技术的良好应用降噪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低光环境下细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暗部画面也比较纯净。
在暗光环境下如上图f/2.2 1/4s ISO320,为了得到很纯净的画面效果iPhone6S Plus并没有增加太多的ISO而是拉长了曝光时间,此时iPhone6S Plus的光学防抖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在实际的体验中暗光环境下的自动对焦并不是很快,可能是由于光学防抖的启用在计算上需要一些时间。虽然iPhone6S Plus在夜景的拍摄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整体的体验感还是很不错的就目前的夜景成像体验来说iPhone6S Plus已经秒杀掉很大一部分了。
如上图在复杂环境光线的画面中左侧是偏冷的白光,而右侧是较暖的黄光,在夜间拍摄条件下iPhone6S Plus的色彩还原还是做得比较真实的。
——更人性化拍摄体验
苹果此次在相机的操作上也增添了3D Tough的部分应用功能,不仅仅是增加的二级快捷栏,在拍摄界面中也进行的3D Tough的交互设计。相机交互的操作逻辑依旧遵循Peek & Pop,在拍照过程中重按相册就会出现一个预览窗口展示刚刚拍摄的照片,左右滑动还能快速浏览和查看所有的拍摄照片,再重按一下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册若还需继续拍摄只要放手预览窗口就会消失。总的来说相机界面增加了3D Tough的应用使得整个相机在交互与使用上更加的快捷方便与人性化。
——更有趣的瞬间记录
此次在拍摄软件上苹果还增加了Live Photos这个功能,如上图在听筒下方的小黄点按下就可以拍摄Live Photos了。简单来说Live Photos就是在拍照的同时记录下一段在拍照画面前后1.5秒发生的事长度为3秒的有声小短片,确切的说是由所拍摄的JPG图片作为封面再配合一个45帧的MOV视频文件,拍摄完成后在相册中可以通过3D Tough的重按来查看。总的体验上Live Photos还是非常有趣的,它能更好更丰富的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拍摄在Live Photos里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张照片,而是一段有趣的视频还伴随听觉上的体验。
但在这几天的长时间体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Live Photos还并不完善,也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用。第一个是成像的问题,Live Photos是记录拍摄前后的1.5秒一共3秒长的画面,这个时间很难把握因此就很难拍出满意的MOV视频,一般情况下不是开头晃得厉害就是结尾晃得厉害,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这3秒一直固定着一个角度拍摄,要是拍摄静物这么操作就尴尬了;第二个是Live Photos的分享问题,想把Live Photos分享到朋友圈变成小视频?出来的也就是你拍的那张JPG图。目前Live Photos的完整视频只能通过运行iOS 9的设备、Watch OS 2的苹果手表以及OS X EI Capitan系统的Mac上观看;第三个是Live Photos非常占内存,一般直出的JPG在4M左右,而Live Photos可以达到8M。这对使用16G的苹果用户直接造成了1000点的物理伤害,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尴尬。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只要苹果进行进一步的软件优化,开放Live Photos的分享权限,以及不要再出16G这种小容量的机型,问题就可以完美解决了。
——更出彩的拍摄效果
在此次的S升级中,苹果添加了4K视频的录制功能以及Retina Flash功能。先来说说4K这个功能,每分钟消耗375M的容量,一部16G的iPhone极限也就能拍摄半小时左右的4K视频,因此注定是针对小部分人设置的。不过iPhone 6s Plus 的 OIS 光学防抖和 4K 视频的结合会有更出色的拍摄效果,如果你有随手拍摄短片记录生活的习惯还希望画质不错的话那请买128G容量的版本。
而Retina Flash 技术是在前置摄像头拍照的瞬间让屏幕快速以 3 倍亮度闪过,从而充当闪光灯的角色。这个功能一定会使喜欢自拍的用户爱不释手,配上升级的500W像素前置摄像头,在低光环境下iPhone的自拍效果更加出色。
体验总结:
对于这几天的iPhone6S Plus的使用体验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更快的操作与更丰富的交互体验。操作快、硬件处理速度快、指纹识别快、siri反映快,快的好处就是省出了更多的时间简化了更多反锁的操作,使得人机之间的交互更加简单。3D Tough的应用使得交互变得立体变得丰富,不再是平面的滑动,即使纵向的按压也变得可以被感知。
总的来说iPhone6S Plus虽然并不完美,但苹果此次带来的3D Tough却给我们预示着立体交互方式上更好的未来。虽然目前iPhone6S Plus只有两个压力层级可以被感知,但拥有更多可被感知的压力层级是必然的趋势。可以想象以后玩愤怒的小鸟再也不用通过控制按压时间来把握射出力度,多少力去按下去它就能飞多远。倒腾文玩的小伙伴再也不用随身带电子秤了,一部iPhone就可以帮你称出手串的重量。
纵观此次的S年升级无论是3D Tough的加入还是摄像头的升级,无论是整合M9协处理器的A9 CPU还是随叫随到的siri,等等的这一切软硬件的变化都是苹果有史以来迭代中最大幅度的升级。iPhone6S Plus相比前代带来了更佳的操作体验,这无疑是苹果迄今为止最具诚意的S升级。
使用极果账号直接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直接登录重庆洋人街一水上乐园众多游客扎堆水中如“下饺子”。
事件造成1死1伤。老虎袭击游客现场监控视频曝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提示:点击上方&IT之家&↑一键关注
  9月25日,苹果新一代“S”辈双兄弟――iPhone6s、iPhone6s Plus国行版正式首发开卖,首批狂热的果粉们以及被全新玫瑰金色吸引过去(被女友逼迫等情况均含在此)的同学们,此时想必都已经拿到并完成了开箱、秀单、合影自拍全流程。
  不过,更多理性用户,可能仍然在继续保持观望,iPhone6s、iPhone6s Plus是否值得购买?现在用着iPhone5s、iPhone6、iPhone6 Plus还不错,有必要再破费一把更新升级吗?有啥提升?虽然我们的体验可能跟你的实际感受有所出入,但IT之家还是想通过客观的初步上手和体验,尝试解答下这些问题,供这部分朋友参考。
  笔者在今年四月份才从iPhone5过渡升级到iPhone6,虽然存在可能弯掉、摄像头凸起、背带不忍直视等诸多槽点,但更大的屏幕+显著的速度提升+Touch ID确实让体验有了质的飞跃,绝对值得升级,那么,如今的iPhone6s呢?
  一、外观和手感:
  先来说说外观和手感,“你猜这是iPhone6s还是iPhone6?”身旁同事拿着遮住“下半身”的iPhone6和iPhone6s深空灰版这样问其他人,然后从对方迷茫犹豫的眼神中我们已经读到了答案:这俩有啥区别啊?没错,这就是玫瑰金版本为何订购量如此一骑绝尘的最大原因,因为只有这个版本才能彰显出你用的是iPhone6s。其实,苹果还做了很多事情,例如把原来的土豪金版本颜色调的更浅了一些,深空灰背面的颜色更深了一些,银色版本我们还没拿到,希望对比过的朋友能帮我们补充完善下,放在一起对比差异明显,单独看就实在无能为力了。
  ▲上图中金色版为苹果iPhone6
  与外观上的高度相似不同,笔者在初次拿起iPhone6s后,明显能感觉到它重量上的增加,多了一分坠手感,实测重量iPhone6为128克,iPhone6s则为142克,重量相差14克,对于此前熟悉了iPhone6重量的用户而言,差异感受较为显著。再有就是机身厚度,别小看了这从6.9到7.1mm的微小变化,这0.2mm厚度的增加,使得iPhone6s手感上变得更加饱满,相比iPhone6略有撑手,这种变厚变重对于更大尺寸的iPhone6s Plus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可以说,从iPhone6、iPhone6 Plus到iPhone6s、iPhone6s Plus,手感是有着明显的退步。
  手感方面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那就是iPhone6s、iPhone6s Plus采用了7000系列铝合金,号称强度更高,这里笔者很抱歉无法实际掰一下给大家测试下,单就手感来说,金属表面似乎变得更涩了一些,不像iPhone6那么滑了。
  二、硬件和性能
  硬件性能,苹果在此前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表示,iPhone6s、iPhone6s Plus采用了新一代的A9处理器,相比于iPhone6上的A8处理器,百分比差距绝对能让很多人目瞪口呆,CPU 快了70%,GPU快了90%,性能提升巨大。最重要的是,内存也从1GB的LPDDR3升级到了2GB的LPDDR4,一下子让很多人突然感觉手中的iPhone6变得卡顿不堪。IT之家也使用Geekbench 3对两者进行了一把跑分,实际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数据差距确实很大,但实际体验又能差多少呢?首先,就第三方应用和游戏来说,要知道,现在App Store中的大部分应用和游戏仍然是以iPhone6为旗舰进行打造的,所以流畅度上完全不是问题,iPhone6s、6s Plus也只能是在优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第三方应用要想榨干A9的性能,恐怕还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不过,系统层面上,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出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两者同样运行最新iOS9.0.1正式版系统的情况下,开启应用的速度、界面间的切换明显更快一些,当然我们不排除iOS9.0.1对于旧设备优化不足的可能性,后期可能更流畅一些,但和6s、6s Plus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流畅与灰常流畅,目前的差异仅此而已。
  三、指纹识别
  Touch ID指纹识别功能:苹果iPhone6s、iPhone6s Plus使用了第二代Touch ID,号称识别速度是此前的2倍,这又是啥概念呢?此前在iPhone6上按下Home键速度不能太快,很多时候都是点亮屏幕后,再保持按压一会儿才能识别并解锁屏幕,如果是湿手情况下或者手上沾上油污等,那么Touch ID则完全失灵,为了百分百成功,笔者更多时候还是愿意直接用四位密码。不过,iPhone6s如今变得相当给力,正常速度按压一下Home键即可解锁进入主屏幕,几乎察觉不到识别的过程,不用再刻意去保持一会儿。至于湿手等更多情况,我们将在深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再为大家做出解答。
  四、3D Touch
  3D Touch体验:苹果iPhone6s、iPhone6s Plus在系统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个3D Touch,也就是压力触控技术,引起了不少原有苹果用户的好奇,这项功能的实际体验如何呢?经过一番上手试玩,我们来简单谈一下具体感受。
  基本逻辑很清晰,但实际力度的把握稍显模糊,苹果iOS9的3D Touch分为轻触、轻压、重压三种操作方式,可苹果没告诉你到底多大力度才算轻压?多大力度才算重压?它能实现哪些操作?功能设置在哪里?首次上手使用完全摸不着头脑,经过一番查找后终于在“设置――通用――辅助功能”底下找到了它的开关和设置,提供轻、中、重三种触发压力可调,不过,不论是哪种设置,操作起来都感觉把握不准力度,失败的几率很高,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这里也稍微赘述下3D Touch所能实现的功能,最基础的就是用力按压图标开启类似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的右键菜单功能,能够实现一些应用的快捷操作,不过即便是系统应用也不是每项都支持,初期只能试过才知道,而且每个应用的快捷菜单差异都很大,要清楚记住每个应用的快捷菜单内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推荐大家将支持3D Touch的应用单独放到一页,或者建立一个文件夹,最起码不用反复尝试了。
  此外,3D Touch还能在看到信息中的网页链接或书签时,通过轻压弹出一个小窗口,并在其中打开链接对应的网页,如果继续再用力按一下,则是将小窗口放大到全屏网页查看,松开手则是关闭,遗憾的是,笔者在测试过程中的网速一直很一般,需要保持轻压很久才能打开网页,而且小窗口打开电脑版的大型网页,看上去也比较费劲。这个功能的好处自然就是让你不用离开当前应用就可以查看链接内容,具体体验因网速、网页内容也有着很大差异。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主屏幕左侧重压一下并向右拖动打开多任务管理页面,感觉并不如直接双击Home键进行开启。最实用的可能是重压键盘,将键盘变成一个触控板,拖动移动光标,效果拔群。在拍照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重压左下角的小图片并向右滑动开启预览,继续左右滑动即可在最近拍摄的照片中快速查看,看到想放大的,继续重压一次就可进入照片查看大图,若松手了图片又会自动收起来。不过,iOS9其实已经加入了一项好用的功能,从小图位置垂直上划即可打开图片,继续相同位置下滑即可收起,似乎更加方便快捷。
  就以上体验来看,3D Touch功能目前仍然比较基础,苹果首先围绕它打造基础操作逻辑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手的学习成本以及操作的成功率方面对于新手并不友好,操作反而有更加复杂的趋势,至于后续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特别是游戏开发者能否充分释放它的潜力,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的观察。
  五、Taptic Engine振动引擎
  Taptic Engine振动引擎:苹果的3D Touch技术其实是压力触控与Taptic Engine引擎的结合体,两者缺一不可,由于压力触控轻压、重压之间的模糊性,必须要通过合理的反馈机制,帮助用户进行区别,并强化记忆。Taptic Engine振动引擎在这里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这项源于Apple Watch的振动技术,可以产生完全不同于普通振动的清晰敲击感,而且力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这种清晰的反馈也是我们在进行轻压、重压操作时,唯一可以依靠的参考,Taptic Engine本身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丰富振动、敲击效果,即使是在来电话、信息、通知时,给我们的感受也有很大不同。当然,如果撇开压力触控,仅就振动提示而言,Taptic Engine与普通振动只是方式上的差异,不存在明显的好与坏。
  六、Live Photo和锁屏金鱼
  Live Photo和锁屏金鱼:在拿到iPhone6s、iPhone6s Plus之前,笔者其实一直认为新版iPhone锁屏上的那条金鱼是会不停游动的,或者是点亮屏幕后会短暂的游动一下,但拿到后才发现,这个金鱼其实就是将Live Photo设为了锁屏壁纸,必须在锁屏界面用力按压才能让它游动起来。
  这里你可能会问,啥是Live Photo啊?我们对此也很好奇,按照此前苹果的描述,用力按压Live Photo图片,即可让它产生动画效果,同时还带有声音,这样的奇特图片又怎么导入电脑中呢?拿到iPhone6s后,我们也随手拍了几张Live Photo将其导入了电脑,大家看看下图估计就啥都明白了……也就是说,Live Photo其实是拍摄了一张照片,以及之后的2秒钟时间视频。
  七、拍照部分
  1200万像素全新摄像头提升巨大:在iPhone6s、iPhone6s Plus上,苹果终于在拍照方面做出了重大改变,采用了全新的1200万像素iSight后置摄像头,支持4K高清视频拍摄,前置摄像头也升级为500万像素。
  由于拿到iPhone6s的时间较短,我们只是简单的随手拍了几张对比照片,从以下样张中可以看到,全新摄像头带来了明显更加强大的解析力,画面的细节表现的更为充分,白平衡相比iPhone6更加准确稳定,同时色彩变得更加饱满画面的通透程度看起来更高,HDR开启模式下的画面明暗部的处理更加到位,整体动态范围提升也是十分明显,夜拍方面的噪点控制也是明显更好,不过解析力上的提升没有日间来的明显,对焦速度上则没有太大的变化,绝对可以称作是”可能是目前拍照最好的iPhone”,不过苹果依然固执,没有提供目前安卓阵营中比较流行的手动玩法。
  ▲第一幅图片中的细节放大对比。
  对于iPhone6s拍照部分的更详细解析,以及iPhone6s与安卓、WP旗舰间的拍照对比,将在后续单独进行,敬请期待。
  好了,以上就是IT之家在拿到iPhone6s之后所做的一番简单体验内容,通过与它半天左右的相处,我们认为苹果iPhone6s在性能方面的巨大提升、3D Touch压力触控技术的加入目前尚未给用户的实际体验带来绝对本质上的提升,这些新特性、新内容都需要时间让开发者以及用户去接受、去消化,等等下代iPhone7显然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真正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还是摄像头部分的全面升级,如果你对拍照有着更多的需求,那么iPhone6s、iPhone6s Plus绝对值得购买升级。
  新鲜科技,深度好文,微信中搜索IT之家或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IT之家是业内领先的即时IT资讯和数码产品类网站。IT之家...
36493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6s plus软件更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