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颁发了哪些文件是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

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炉&身高体重是必测项目--潍坊--人民网
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炉&身高体重是必测项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大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不能拿到毕业证。新规引发不少争议。7月28日,记者走访潍坊高校了解到,“体测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要求并非新政策。
800米1000米 成为必测项目
7月28日,记者了解到,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等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新规与过去相比有了改进,例如测试总分从100分变为120分,包括标准分100分和附加分20分。此前颇有争议的800米(女)、1000米(男)成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必测项目。
新规指出,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分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得体育奖学金。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大学生 体质差,怕拿不到毕业证
坊子区九龙街道大冯家村的小冯是潍坊学院大三的学生,前几天偶然听到消息,称大学里体能测试不合格将拿不到毕业证,这让他很郁闷。因为他自身体质不是很好,也不喜欢体育运动,更不用说引体向上这些项目了。小冯立即回家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消息属实,新规中明确规定: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这也就意味着,体测不达标的大学生将无法获得毕业证。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相同,没必要按照统一标准吧,要是因为体育成绩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我觉得很委屈。”小冯对新规有些不理解。
家住奎文经济开发区富贵田园小区的小曹在河南省许昌学院读书,近日也听说了这一消息,体型微胖的他也很担心,体能测试中的1000米对他来说是个挑战。“开学以后我得加强锻炼了,可不能因为这个影响了总体成绩。”小曹暗下决心。
小学生 孩子太瘦,家长担心扣分
新规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是所有年龄段学生的必测项目,在总分占比重达15%。因为体测成绩直接挂钩学生评奖,有些家长担心,“我的孩子天生瘦小,但是热爱运动,上课表现也不错,那不是很吃亏?”“我家孩子属于吃不胖型的,要扣分吗?”当然,还有很多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太胖而特别着急。
对此,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研室耿主任解释说,身高体重在体测标准中以体重指数的形式出现,并不是单纯地看孩子的身高或体重,而是看孩子身材匀称度,“小胖墩”“小豆芽”身材需要改善。“孩子体重较重但比较高或体重轻但个子不高,只要比例协调就可以了。”耿主任介绍,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另外,目前的小学体育成绩还会结合学生的体育课表现进行评分。2014版新规对低年级的体质要求放宽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体质标准,有了一个明显的上升梯度。
只要坚持锻炼 99%都能合格
对于有些学生认为新规要求偏高、担心拿不到毕业证一事,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研室耿主任表示,从大学生整体情况来看,仅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体育项目比较热爱,能自我实现体育运动的生活化,坚持课上课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大部分同学平时对体育不感兴趣,但体育课上的项目可以完成得比较好;也存在小部分同学对体育活动心存排斥。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差别较大,但只要坚持锻炼,99%的同学体能测试可以合格。“《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从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便是体质不好的同学,只要坚持锻炼,都能达到标准。”耿主任说。
耿主任还表示,此次教育部推出的“体测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要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政策”。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这一要求。“2007年后南京大部分学校都推出了相关文件,要求学生体测与毕业证挂钩。”耿主任表示,此次是对这一要求进行重申。(记者 李廷辉 窦圆娜 实习生 曹琦)(原载潍坊晚报)
(责编:杨文鹏、王鑫福)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青州花博会学生体质健康网
历史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电话:010-181980
软件技术服务电话:010-171820
邮箱:csh@
主 办: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务通知 (2015)第97号
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的通知
浏览次数:<span class="WP_VisitCount" url="/_visitcountdisplay?siteId=68&type=3&articleId=25
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落实学校体育三个办法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5〕3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将开展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测试由教务部负责,体育学院体质测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请各学院及时通知各班学生,组织学生认真准备,按时参加测试,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实行缓测或免测。具体工作安排如下:一、测试对象我校各院2013、2012级在校学生二、测试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三、测试人员培训本学期第8周进行测试人员培训,具体事宜由体质测试中心负责实施。四、测试时间、流程及地点11月2日-11月21日,正常工作日晚6.30-10.00、周末全天,集中测试2012、2013级学生,地点在南湖校区第一田径场。五、测试要求1.测试教师要认真解读《标准》,领会要求和测试要领,组织班级学生测试,把好要求责任关,做好《标准》测试的宣传和测试工作。2辅导员要积极学习《标准》测试文件精神,了解测试内容,开展“《标准》测试”主题会议,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并组织安排学生按时参加《标准》测试。3.参加测试人员要认真学习测试的方法和要求,严格把关。做好数据整理、录入,建立学生的个人《标准》登记卡,毕业放入学生档案,保存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测试的人员必须按时到位,认真组织,严格要求,严肃测试纪律,确保测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4.凡参加测试的学生均须着运动装、胶底鞋,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与身份证),提前10分钟到达测试场地,严格按规定的动作和要求接受测试,严禁舞弊,舞弊者按《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考试违纪及作弊处理办法》处理。六、《标准》测试成绩评定说明1.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2.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3.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4.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七、关于免测、缓测、缺测、补测的要求1.免测因存在心、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有病、肢体残缺、先天性运动障碍、本学年患重大疾病者,请提前开具县级以上医院或校医院证明(残疾者持《残疾证》),经所在院系辅导员签字核实后,附《免于执行(标准)申请表》在本班级测试时交至体质测试收发表处,经批准后方可免测。未按时办理免测手续者按缺测处理。2.缓测和提前测试由于短期伤、病、女生例假等原因,不能在本班测试时间段进行测试的学生可以提前3日向体质测试中心申请缓测或提前测试,经批准后方可缓测或提前测试。提前测试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缓测必须在补测时间段完成,逾期者本年度成绩按缺测处理。3.缺测无故不参加测试或申请缓测后未按时参加补测的学生视为“缺测”,缺测者本学年《标准》测试成绩以0分处理。4.补测只针对申请缓测同学进行测试。补测时间为11月12日晚和11月21日晚规定时间段。八、成绩核对为保证学生《标准》测试数据准确,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体质测试中心将统一计算、汇总学生数据、并在体育学院网站公告以备学生及时核对。若学生对自己的测试数据有疑问,可以及时到体质测试中心进行核实。九、测试数据整理上报2015年11月22日至11月30日进行数据整理、上报。十、其他事项1.为了保障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测试的学生须遵守测试秩序,配合测试工作人员的安排,测试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受伤,同时安排医护人员做好临场急救准备。2.凡急性病患者及处于月经期间的女生、一个月内发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可申请缓测。附件:1.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中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及程序各班级具体测试时间安排教务部中国矿业大学体质测试中心2015年10月30日关于开展2015年度大三大四本科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当前位置:
关于开展2015年度大三大四本科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时间:[]&&来源:
全校各学院: &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落实学校体育三个办法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5〕32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山东大学的实际情况,2015年度大三、大四本科生(大五学生以后不再参加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定于10月10日正式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测试预约时间:10月10日—10月15日
各学院大三、大四本科生,务必在此日期内登陆网站预约测试,否则将无法安排测试,视为无故缺考。网站登录方式:登陆山东大学体育学院主页点击“体质健康监测”链接进入,或输入网址:.cn/学生输入学号和密码(初始密码为校园卡账号)登陆系统,首先认真阅读测试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以及测试须知,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开放的日期进行预约。请学生选择自己学院所在的校区进行预约。
(注:千佛山校区考生请预约选择趵突泉校区,到趵突泉校区测试场地进行考试) &
测试时间:10月16日—10月25日每天下午1点30分
测试期间,为保证测试同学安全,各校区体育场将临时封闭,请其他同学选择其他的运动项目进行活动。各校区具体考试时间如下: &
中心校区考试时间:10月16日—10月22日 &
洪家楼校区考试时间:10月16日—10月19日 &
千佛山、趵突泉校区:10月20日—10月25日 &
软件学院校区考试时间:10月23日—10月25日 &
兴隆山校区考试时间:10月19日—10月24日 &
注意事项: &
请根据本人在网上预约的日期,穿着运动装,携带身份证、校园卡和肺活量吹嘴,于当天下午1:30准时到达测试地点进行测试,无故缺考者,责任自负。 &
2015年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坐位体前屈、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受测学生务必留意项目变化,以免漏测考试项目。 &
受测学生需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各测试项目的要求进行测试,具体测试要求网站有详细说明。如若不按测试要求进行测试,测试人员有权利终止其测试,成绩按0分记。 &
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测试过程中,将采用身份识别、拍照和测试现场录像等方式进行测试监督管理,以防替考现象发生。如果发现考生找他人替考或者替他人参加测试,立即取消考试资格,成绩按0分记,并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处分材料存入学生本人档案。受纪律处分的学生能否重考,由学生所在学院视其表现而定。 &
山东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还在调试试用阶段,各项功能将陆续完善,目前历史成绩咱不能查询,会在后期开放查询功能,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
大一、大二本科生考试将关联体育课成绩,在体育课上进行,具体预约和测试时间11月初另行通知。 & 欢迎师生监督,发现作弊违纪行为可随时举报,举报电话: & 如有其他疑问需咨询,可拨打山东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中心电话:咨询。联系人:马老师 & &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 &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教&&&&&&& 育&&&&&&& 部&&&&&&&&&
国& 家& 体& 育& 总& 局&&& 文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体育局: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年试行以来,各地认真组织推广试行,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确有困难不能在2007年实施《标准》的学校,须请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同意后可以延期至2008年实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须将延期实施《标准》的学校名单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备案。
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于日前报教育部备案。
三、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附件: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二○○七年四月四日
主题词:学生 健康 标准 通知
&&&&&&&&&&&&&&&&&&&&&&&& 20074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三)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四)本标准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五、六年级为一组,初、高中每年级各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小学一、二年级组和三、四年级组测试项目分为三类,身高、体重为必测项目,其他二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小学五、六年级组,初、高中各组,大学组测试项目均为五类,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其他三类测试项目各选测一项。
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并公布。选测项目原则上每年不得重复。
(五)学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本标准的测试,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六)本标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 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见附表1-5)。学生毕业时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因病或残疾免予执行本标准的学生,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见附表6)。
(七)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评价指标(测试项目)
身高标准体重
坐位体前屈、投沙包
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
身高标准体重
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
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米跑(50米&8往返跑)、台阶试验
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握力体重指数
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
大学各年级
身高标准体重
肺活量体重指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font-family: 仿宋_GB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
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
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工作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体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组织实施。
二、《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学校体育教研部门、教务部门、校医院(医务室)、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标准》的测试应与学生的健康体检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测试。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小学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含电子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对达到及格以上成绩的学生颁发证章。《标准》的实施工作记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三、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
四、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后,可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对确实丧失运动能力、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奖学分评选,毕业时《标准》成绩可记为满分,但不评定等级。
五、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者,奖励5分,计入学年《标准》总成绩。
六、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1.评价指标中400米(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的得分达不到及格者;
2.体育课无故缺勤,一学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1/10者。
七、各地、各学校在实施《标准》时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要认真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对生病学生实行缓测或免测。
八、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均直接将本校各年级《标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网址中文域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英文域名:www.),报送至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上报数据的时间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上报测试数据的工具软件,由学校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免费下载使用。
九、高职、高专类学校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十、教育部每年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标准》的基本情况;每学年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新生《标准》测试结果,按生源所在地进行统计,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公布。
十一、各地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标准》的情况,要认真检查监督。要将《标准》的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并作为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评优、表彰的基本依据。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
十二、为保证《标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各地、各学校招标、选用的《标准》测试器材必须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
十三、本办法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中 共 中 央 文 件
“”“”“”
&&&&&&&&&&&&&&&&&&&&&&&&&&&& 20075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体育局:
&&&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竞争力。学校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
&&& 近些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由于全社会的教育观、健康观和生活方式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切实改变这一状况。
二、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 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 建立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娱乐、课外活动和休息的安排,都要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要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要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加以公示后,坚决保证实行。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提出安排中小学学期、假期和学校作息时间的指导意见。
&&& 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将共同组织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活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依托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俱乐部工作的力度,组织和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 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普及体育人口和培养、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要把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提高课余体育训练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更加广泛的群体、竞赛活动形式夯实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通过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带动、促进学生群体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要坚决纠正少数地方和学校把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体活动与培养、选拔优秀体育人才割裂开来的做法。今后,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评估,必须将学校开展群体活动的情况和形成体育特色的水平作为重要条件。要加强学生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合理解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保证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都要从学生的特点和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历史传统出发。在保证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低年龄段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要强调趣味性、集体性和安全性,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高年龄段学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农村学校要根据校园环境和地域特点设计体育课程、开展体育活动,并从当地传统体育活动中汲取营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积极开展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三、完善学校体育的保障机制
&&& 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对照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定期对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薄弱环节,切实加以纠正。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并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 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的实际,重新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各地要通过三年的时间,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一次轮训,并纳入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对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要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参照教育和劳动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落实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劳保待遇。
&&& 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要把农村学校体育的条件保障作为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的重点,纳入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同时,体育设施向广大村民开放,充分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要认真执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目录》,做好规划,力争在“十一五”期间配齐体育设施与器材。同时,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努力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相互配合,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使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
&&&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要长抓不懈。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与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协作机制。积极提倡和推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
四、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的评价制度
&&&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测试报告书要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或中小学生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测试报告书要列入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教育部定期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高等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和测试结果。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组织新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其结果反馈给地方和下一级学校。这一办法首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试点,而后在全国推广。
&&& 改革、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认真总结各地已有的成功经验,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 明确学校校长和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责任并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把体育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日程,认真解决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履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班主任教师负责监督班级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防止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挪用。体育教师要切实履行职责,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及时向学校、班级和家长报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其他任课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不健康的坐姿和用眼方法,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和服务支持
&&& 在教育督导工作中强化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在综合督导的评估指标体系中,要加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状况的权重。定期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督导结论作为评价各地区、各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配合和支持,并根据《体育法》的有关规定,定期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监督。
&&& 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地方和学校综合性的教育工作评价必须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层次的合格性评估、示范性评选和先进性奖励工作中,要纳入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不能评为示范学校和先进单位,其负责人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 鼓励探索学校体育与高等学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约束机制。教育部直属高校新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应作为调整直属高校招生计划区域分配方案的依据。示范性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向初中学校分配时,应根据初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调整分配指标。
&&& 积极促进全社会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通过新闻媒体和举办家长学校,普及科学的人才观、育子观和健康观,并向家长发放通俗易懂的“学生体质健康手册”或“体质健康测试通知卡”,争取广大家长主动支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
&&& 加强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合作,促进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设施向学生和学校优惠开放,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体育局、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体育局、团委:
&&&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举措,认真组织实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认真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 7.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成立全国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细则,领导和组织全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的措施,组织本地、本单位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
&&&&&&&&&&&&&&&&&&&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