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1919全国门店地址址

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平安银行与平安好医生签署全面战略合作
关键字:终端
  12月18日,平安银行与国内领先的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平安好医生(平安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健康管理、就医协助、健康保险等贯穿健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并在支付结算、网上银行、投等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化合作。
  根据协议,在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平安好医生将根据平安银行及客户的需求,向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客户提供包括家庭医生、体检、上门检验、专科问诊、预约挂号、上门送药、健康名册、慢病管理等一系列O2O的健康管理及就医协助服务,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无死角覆盖。同时,版好医生也将面向公司金融客户,搭建“移动云医务室”,从企业职场医疗资源可获得性匮乏的痛点出发,帮助平安银行的企业客户提高员工健康管理及医疗福利投入的效益。
  在综合金融服务方面,平安银行将协助平安好医生打通支付环节,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医疗授信以及个人健康险商保账户的资金增值。此外,平安银行将还为平安好医生提供包括电子账户、现金管理、个人理财、投融资方案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平安银行行长邵平表示,平安银行与平安健康险同属平安集团旗下的块,在践行集团综合金融战略上,双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随着国内健康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双方的合作空间将更加。平安银行在今年8月份成立了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打开了局面,树立了口碑。事业部成立了金橙医疗健康客户俱乐部,聚集了大量健康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未来可以携手平安好医生,共同整合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涛表示,平安集团的健康医疗战略,其核心思路是打造一站式全流程O2O的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平安好医生是这个模式进行网上获客的重要入口。作为一个入口级的平台,此次和平安银行的战略合作将成为平安好医生与集团其他业务进行深入互动的良好开端,好医生在未来将继续向集团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客户提供线上对接线下的 O2O打包服务,一方面增加和集团金融板块存量客户的互动频率,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创新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潜在客户的导流,实现互联网用户向金融板块的迁徙,发挥更多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
  据介绍,作为平安集团旗下首个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平安好医生于今年4月上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为医疗平台的第一入口,拥有2500万注册用户,日均咨询量达到10万次。目前,平安好医生拥有全职家庭医生团队以及社会化签约医生团队共同组成的服务供应端医生资源,全天候在线免费接受互联网用户的海量咨询;同时,通过面向B端和C端的好医生健康卡、企业版好医生等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稳定的付费用户群业已成型并不断扩大。此外,平台已接入了3000家以上的医院、诊所、体检中心以及1200家药房,作为服务供应合作方,将O2O打包服务落地,形成从线上到线下,预防保健、导医挂号到康复指导、诊后管理的一站式健康解决方案。
  关于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平安银行”,证券代码000001。其前身是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于2012年7月更名为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截至日,平安银行总资产2.60万亿元人民币,通过全国45个主要城市的850余家网点,为公司、零售和政府部门等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关于平安健康
  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集团旗下互联网业务板块的重要成员,在平安集团“医战略”中担当在线健康医疗服务第一入口,所研发产品覆盖健康管理移动应用、医药电商以及健康管理计划等大健康O2O产业链的多个领域,旨在打造一站式、全流程、O2O的服务平台。
  平安健康互联网2015年4月推出移动医疗核心产品----“平安好医生”客户端,以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健康咨询及医患关系平台为己任,为广泛的亚健康及疾患人群提供从日常健康咨询到就医问诊的一站式服务。“平安好医生”通过即时在线的私人健康顾问,实行一对一的家庭医生服务;同时整合全国上千位重点三甲医院主任级以上名医资源,帮助用户实现线上远程就医问诊,并能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随时提醒用户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平安健康互联网以中国时代智慧医疗的领航者为目标,于打造用户健康管理一站式解决方案,构建中国新一代互联网健康产业生态系统。
[ 责任编辑:lf ]
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已经完全迁移到…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无所不能 健康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平安O2O健康产品销售过亿 图接入医保
2015 年4月28日,北京,2015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平安好医生的展台。 CFP
  【财新网】(记者 李妍)涉足具有两项明显优势,一是具备庞大的保险客户潜在销售群,二是具有自系统保险付费的天然商业闭环。
  今年7月,中国平安旗下的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宣布,其开发及运营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打包服务“平安好医生健康卡”上线销售。
  10月15日,平安好医生首席产品官吴宗逊对财新记者表示,平安好医生的付费产品“平安好医生健康卡”销售额已经过亿,这是移动医疗付费模式上的重大尝试;另外,平安养老保险将在年底接入100个城市的医保系统,平安好医生将尝试与各地医保对接合作。
  付费产品销售过亿 尝试对接医保系统
  “平安好医生”平台从诞生之初就颇受业界关注。多有业内人士认为,平安创建“平安好医生”,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平安的健康险。
  但吴宗逊却不认同此一说法。他告诉财新记者,“平安的商业健康险市场占有率第一,现在商业健康险是发展早期”,“我们今天看到更大机会是,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产业本身快速发展,我们和商业健康险是‘结合’关系”,意即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结合商业健康险,为用户提供各种收费医疗健康服务产品。
  目前,“平安好医生健康卡” 的销售方式,分为依托传统保险销售渠道的线下销售和APP线上销售两种。
  “平安好医生”的付费产品健康卡则分为12个门类,包含不同服务内容,定价从500多元到2400多元不等,主要包括一对一家庭医生服务、私密沟通、个性化的体检服务等等。
  三个多月下来,业者称,“平安好医生”健康卡的销售额过亿,用户达到十几万人,“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吴宗逊说。
  吴宗逊称,平安健康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要将医疗健康保险、医院加健康管理三者合一,核心模式则是HMO(HMO模式是最早期的健康管理计划形式,它向会员提供一定范围的健康服务,包括在每月付费或年付费基础上,提供预防性护理服务)。按照计划,“平安好医生”将推出绑定商业医疗保险的新款产品,费用从500、600元到3、4万元一年之间。
  吴宗逊还称,“平安好医生与保险合作的意义在于可以内部提供买单方。”
  作为平安集团的一员,平安好医生可以享受集团内部的资源红利。他透露,平安的养老险公司将在今年年底,接入全国100个城市的医保系统。与医保系统合作的方式,则包括提供经办业务、提供用药审核、控费等服务;以及提供咨询业务,为医保系统的业务改革提供帮助。
  吴宗逊坦言,让“平安好医生”对接医保系统并不容易,需要一个过程,“但养老险公司业务与医疗健康有密切关系,我们在寻找合作可能,希望‘平安好医生’能提供服务,导入医保客户。”
  线下诊所落地难 放弃“全自建”构想
  今年4月,“平安好医生”曾公布其线下服务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在全国发展1万家线下诊所。随后,春雨医生、丁香园、挂号网(现称微医集团)也相继公布线下诊所计划,但线下诊所“落地难”,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据财新记者了解,平安诊所的旗舰店原定于今年8月在上海落地,面积500多平米,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科室包括内外妇儿等通用科室,以及中医、心理等热门咨询对应科室等等。预期用户则包括“平安好医生”平台的客户及平安集团原有的保险客户。医生来源则包括诊所单独招聘和自建医生团队的轮值人员,但开业在即,平安诊所却告触礁。
  吴宗逊透露说,自建诊所的难点在于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为加快诊所落地的速度,平安好医生不得不放弃“全部自建”的预想。“在中国靠自己能力建诊所是比较痛苦的事”吴宗逊说,就算申请牌照主管机构都同意,但预批以后有公示环节,又会遇到周边小区抗议。“我们现在改变策略,用自建、合资(引入国外医院管理方)、认证加盟合作的方式,让诊所复制的步骤快速扩大,形成网络。计划在年底建成150-200家。”
  目前已经落地的诊所,则覆盖上海徐家汇区、黄浦区等地。
  在资源投入的成本分析上,吴宗逊说,“自建和合资投入是一样的,只是另有一个有诊所管理经验的公司合作。认证加盟的投入不在资金上,而在于制定服务标准和把控服务质量上,其实试错时间和成本更多。”
  全职医生团队模式待考验
  “平安好医生”自建全职医生团队的策略,也一直受到人力成本过高和团队稳定性偏低等质疑。
  吴宗逊介绍称,“平安好医生”现有上海、广州、合肥等三个全职的医生团队,人数共600多名,“相当于已经超过了一家三甲医院”。例如在广州新的医学中心,有很多主治医生加盟,“原来是在线咨询,现在是体检报告解读、预诊分诊导诊等,包括在线咨询后,尝试做用药建议等等。”
  与大多数移动医疗公司采用兼职医生提供服务不同,吴宗逊认为,聘用全职医生团队的利基在于,能提供客户“在线咨询服务解决用户问题的能力”。
  吴宗逊解释,“我们在业务体系中有复杂的系统,就是医生工作台,我们结合了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用药库结合的系统。全职医生按照这个系统实现在线问诊。在健康医疗领域中,须要根据不同疾病和情况来判断,几千种疾病有几千种模板,我们在后端打造了标准,用内部专业培训规范在线问诊指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而全职医生加盟“平安好医生”后,可以获得两部分收入,“一部分是稳定工资,与传统医院相比有竞争力;第二部分是根据服务用户数量、评价等标准制定的绩效公司,每个医生的占比都有不同,最高能达到一半一半。”
  但在巩固队伍稳定性方面,“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生团队也曾经历人才回流到体制内的困境。“我们第一个团队招了10个人,有6个又回到医院。” 吴宗逊介绍说,为保证自建医生团队的稳定性,“平安好医生”采取了期权激励、医生合伙人制度。“我们引入的人才都是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以上的医师,除了经济回报,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学习机会、临床机会、晋升通道等等,并帮助他们保留执业医师资格。”
  吴宗逊称,目前该平台的全职医生团队流动率已经趋低,“最近几个月还低于IT团队”。■
责任编辑:徐和谦 |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千里财缘一线牵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医疗O2O到底要多重?听听平安好医生和医生怎么说
作者: 来源:互联网
19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5亿美元,估值30亿美元。平安好医生在2015年4月正式上线,定位是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其针对用户的主要价'...
19日,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5亿美元,估值30亿美元。平安好医生在2015年4月正式上线,定位是O2O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其针对用户的主要价值和其他医疗平台听上去并没什么太大不同:都是试图重构医疗服务流程——以医生资源为核心, 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医患的实时沟通。不过平安好医生宣称自己与众不同的竞争力是“重”。重的根本是医生资源:首先,自聘1000人的全职医生团队,作为核心服务圈层,通过7*24小时的全天候图文及视频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和用药建议,这就多少有点虚拟医院的味道;其次,签约5万名社会化医生作为服务外圈,分布在线下3000家定点医院、完成后续分诊转诊、线下首诊及复诊随访服务,这是平安好医生的万家诊所计划。当然,名医预约环节也有,平安好医生汇集了5000名三甲医生,可以实现一键呼叫。以医疗资源整合为基础,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涛宣布了2016年的几个重要战略举措:1、智慧医院。与国内大型医院合作,建立更有效率的分诊、转诊平台,简单说就是让一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带动医联体,把县级、乡级的卫生医务室、社区医院充分调动起来,使他的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看到三甲医院的医生,方便他的转诊。2、家庭医生。这是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生团队的核心价值,在家庭健康时做健康管理服务;在成为患者后做辅助诊断,与智慧医院结合起来。3、和医疗保险、商业保险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争取解决一些我国人民在医疗保险方面的一些痛点,比如移动支付。4、打造O2O闭环。线上通过快速咨询、健康计划、健康商城、健康社区及送药上门五个产品,实现线上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合一,打造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流量入口平台;线下接入辅助诊断治疗、医药器械、健康管理及护理等领域的垂直合作伙伴,打造平安好医生O2O产业链,实现服务落地。最终,通过改善供给,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以上算是对平安好医生A轮后战略发布的简单梳理,坦率地讲,作者看到新闻稿时用心读了好几遍,只看一遍也看不太懂,因为确实看上去盘子铺得很大,模式很重,但凡和普通人医疗体验相关的,平安好医生都涉及到了一些,医疗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如果再把健康管理算进去,基本可以说盘子已经大的没边儿了。产业很大,但每一个细分的口,水都很深。 所以也就先零散地谈一点感想和见闻。先说自建医生团队。平安好医生的高层宣布自建医生团队的规模在以后还要增加,这一点作者是支持的。作者一直坚定地认为,凡是属于重度、非标的服务,只做平台的体验一定不好。作者在一些移动医疗平台咨询过医生,虽然也花钱买过服务,对方回复态度也很客气,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因为医生回复间隔总越来越久,打字越来越少,去找平台告状好像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所以,不自有服务团队,在管理和体验控制上,平台一定是缺失的。这和我网购喜欢买“京东配送”道理差不多,当然,医疗团队的建设难度和快递难度不能同日而语,比如第一个问题是:患者是否足够信任平安好医生的自建团队。第二个问题是:在线服务究竟能解决患者的多少问题,虽然不会有任何人指望患者能在线就把自己面对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但是既然要自建医疗团队,那么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作者有一位亲戚在东部沿海某县的一甲医院做医生,姑且称呼他为A。作者拿到新闻稿后的第一时间就转给他看了,抛出一个问题:对你们有威胁么。A微微一笑,说你想多了。为什么?废话,因为我们是医院。A说,和很多人看病就想到医生不一样,从医生的视角看,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医院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医生的“望闻问切”,是“检查”。换句话说,这个核心价值不是人,是机器。这个观点好像和痛恨一去医院看医生2分钟检查2个小时的群众们想得到的答案不同,但在A的视角来看,确实如此。医院有专业、科学的检查流程,这是诊断的前提,脱离了这个前提,医生所能提供的服务其实更接近“咨询”。“咨询”能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再说药品领域。作者曾经咨询过一位医生,谈药品的流通问题。他说在其他行业,互联网平台还可能找到厂家直接对接,把流通环节绕过去,但是在这个行业绝对不可能。因为药厂一定要给代理活路,所以只要医生本身是正常的,那么外面买药的成本真低不到哪里去,况且医院还有报销的优势。再再说医疗器械领域。作者曾经采访过康复之家的创始人。康复之家应该是国内早期比较大的医疗器械连锁机构,早期说要做国内医疗器械零售的国美和苏宁。前些日子见到作者时,说已经不提那个概念了。医疗器械实体零售早些年一直在政策、水货、网络冲击下,颇有点夹缝中生存的味道。比如正规军要在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必须要有药房资质,非常复杂。后来康复之家尝试一些医疗器械出租服务,也在探索。比如出租一台呼吸机,可能一天也就几十元,但呼吸机面罩是耗材,不能出租,呼吸暂停患者要租用呼吸机就必须花几百大洋购买面罩,这在体验上非常不好,但没办法。总之,这些小细节真的是医疗领域的一个缩影,谁都知道改善了哪一个环节都是刚需,都有市场,但做起来,就知道有多难了。所以,虽然吹牛是企业新闻稿的常态,但读下来平安好医生的想法,必须说他们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比较克制和客观的。而且在不同的业务介绍上有不同的话术,这说明触角虽然多,但也是有重点的。比如介绍全天候的医生服务时,提到的价值是“诊断辅助”,“康复指导”和“用药建议”。也就是说,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普通感冒不同的症状对应不同的药物。再比如解决一些病人讳疾忌医的问题。平安认为自建团队能够比纯平台提供更好地辅助诊断、治疗、康复建议,但纯平台“不包治病”这个根本问题,虚拟医院也解决不了。所以平安好医生除了强调线上医生资源的重,也强调了线下的重。就是他们的“万家诊所”和“分诊平台”计划,只是目前两个计划都是整合资源性质。A先生看到这里笑着说平安好医生很鸡贼:“这不是最后还要回到医院吗?这些互联网平台不可能脱离我们这些传统医院独立解决问题,除非你自己盖医院买设备,不过这就太重了吧。”不过作者在和平安好医生的人交流时,他们倒是说起过要线下自建,虽然不是医院。一个是要开设15万家自营、认证、或加盟诊所;一个是利用平安租赁铺设连锁独立诊断中心。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盖医院,下文再说。诊所、家庭医生是诊疗链上的前端,要做闭环,药品这一块儿当然也要涉及——而且即便只从互联网思维来讲药品到家这也是流量入口啊!如前说,药品这一块儿水也很深,所以平安好医生强调的也不是重塑供给,而是改善供给,2小时送药到家才是表达的重点,这是外力能有效作用的体验。至于医疗器械,平安好医生只是提了一句会以整合资源的形式有所触达,没多说,作者估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领域也不会是平安好医生的重点,起码短期内看不到自营的必要。以上谈得比较散,如果要缕清楚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愿景,可能是要先听听医生怎么说。回到作者把新闻稿发给A时的场景,A回复的第一句话是:其实我们也在做这些事儿啊。然后A把他们所在医院的运行体系描述了一遍。 前文说过,A所在医院是东部沿海某县城的一甲,地方财政状况比较宽裕。近些年地方一直在做医疗改革,其中的关键词有三个:报销、分诊(转诊)、数据,核心精神是,尽可能把医疗资源有有效率地覆盖到基层:他们医院下管辖着几十个基层诊所,诊所可以下沉到农村,最小的诊所配备2-3名医生就可以了,由地方财政拨款,A所在医院进行管理;其核心原则是,把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就消灭在基层,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转诊到A所在的医院。至于报销就不用多说了,诊所下沉后医疗资源有了,财政配合着给基层老百姓解决钱的问题,基本就把两大核心痛点解决了。而A和同事们这几年还肩负着辖区患者和潜在患者,尤其是老人的健康摸底和备案工作。用互联网企业的话说就是进行大数据建设。A对我说:你们那些互联网O2O平台辅助解决你们城市青年看病可能靠谱,但是在农村基层,还得靠我们,基层哪里有那么完善的上网条件和移动医疗环境。这是A和A所在医院的对下职能。对上,他们和三甲医院也在进行信息化对接,A举了个例子,“比如你在我们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你的每一个数据,我们对接三甲医院的医生都看得到,远程会诊非常方便。”总之,这套逻辑核心也是改善供给,把医疗资源分层、疾病诊断分层,逐级解决。否则人们一有点病痛就跑向大医院,那绝对是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对患者治病体验也不好。当然,A也承认,这套体系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运行还是会有点障碍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财政投入和医院投入的博弈问题。东部沿海富裕城市尚且如此,中西部一些地方面对的问题可能就会更大一些。但毫无疑问,国家这种医疗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都是正确的,只要执行好就行。所以回到平安好医生的战略,正如A说“他们和我们做的事儿一样啊。”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一定是跟着国家在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走,这是前提。平安好医生计划里确实有整合集团保险资源的规划,但如果如某些评论认为的只是借助前端流量卖点保险,那不但格局太小,而且估计也离完蛋就不远了。在这个前提下,平安好医生的业务核心其实是分为C端和B端两个部分,其基本精神是改善,而不是重构。在C端,所谓自建医生团队和线下诊所实际上是把A医院分诊转诊体系链条的纵向和横向延伸,而且互为补充。比如基层医院解决的是农民看病问题,那么平安好医生短期内解决的一定是城市青年的基层看病体验,辅助他们做更有效的诊断和就医,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平安自建诊所计划真的得到有效执行,那么普通小病甚至就能在平安系自我流转。这听着好像不太令人激动。我们可能都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平安好医生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若干大医院,从此老百姓看病再也不用担心了。这种故事当然是童话,还需要解释的读者也不用看这篇文章了。事实上,如果平安好医生能把在线诊断,和线下诊所、诊断中心两个事情做好,就真的还不错了。正如大城市解决堵车,从路网角度最要紧的思路是毛细血管的疏导而不是新修主干线(也修不起了),解决医疗资源的最优方案不是建设新的三甲,而失去中心化,把既有的资源尽可能地高效利用甚至重构,分散,沉降。坐落在基层的一个个毛细血管及背后的医疗网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个企业,在这么大的盘子里其实如果真的能够解决部分问题就很牛了。这不是一家企业能单独完成的,也不是孤立在体制外能搞定的。所以,在平安好医生对战略的描述中,可能有一句话容易被忽视:“以线上健康管理服务联动线下实体医院的方式,从数据共享及慢病管理切入,帮助各地政府打造专属健康云,助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以及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与医疗协同等流程的优化,为各地方贯彻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信息化、数据化平台与技术支持。”这就是在B端的布局了。如前所说,地方医改在大方向上目前是比较明确的,但基层执行中一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执行问题,这可能是比C端更有想象空间的市场(事实上以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风气,C端基本看不到不补贴的可能性)。如果平安好医生想真正在医疗领域做出成绩,长远发展,而不是只是冲着上市圈钱,这部分的业务必然是重点。所以,未来我们可能看到的并不是重塑医疗体制的改革先锋,而是和传统医疗若即若离的“平安好医生”。
本文由入驻智能FUN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智能FUN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智能FUN立场。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好医生收货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