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抽和老抽和生抽里面的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吗

4发现相似题您所在位置:&&&&& > 正文
吃味精真的对健康不利?专家证实定量食用没有危害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作者:记者 叶宇莉
  长期以来,关于味精的传言很多,有人说味精吃多了会脱发、变傻、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以至于它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冷落。近日,网上更流传说味精会致癌,“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那味精究竟还能不能吃?它真的会对我们的健康如此不利吗?面对诸多疑问,今天我们一一解答。
    疑问1
  味精的成分是什么?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专家鲁力解释说,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味精进入人体后分解为谷氨酸和钠,其中谷氨酸有提鲜效果,这也是味精为何能提鲜的原因所在。
  “谷氨酸钠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很多食物都含有谷氨酸钠,例如葡萄、番茄、豌豆茄这些蔬果中。”鲁力补充说,水解后的谷氨酸也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很多动植物蛋白质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等。
  但是结合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是没有味道的,只有当谷氨酸游离出来时才能刺激舌蕾上的鲜味受体。因此,我们吃生鸡肉并不会觉得鲜,只有把鸡肉炖熟了,谷氨酸游离出来,鲜味才跟着出来。谷氨酸由酸变成盐时更容易电离,也就更有鲜味,因此往鸡汤中撒一点盐,味道尤其鲜美,因为这时候鸡汤中有大量的谷氨酸根离子能和鲜味受体结合。同样,酱油、西红柿、葡萄汁等食物之所以让人觉得鲜美,就是因为含有游离的谷氨酸。更简单的增鲜办法是撒上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
    疑问2
  焦谷氨酸钠真的会致癌?
  味精加热后极易脱水,变为另一种稳定的物质――焦谷氨酸钠,这就是上文提到的致癌物质。不过要纠正的是,温度并不是传闻的100℃,味精溶解最佳温度是70―90℃,而在150℃的时候会出现脱水,200℃以上时则会发生分子内脱水,这才变为焦谷氨酸钠。
  焦谷氨酸钠是没有鲜味的,所以网上说的“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会降低鲜味”是正确的。
  “但是焦谷氨酸致癌,这个言论尚无科学证明。”据介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分出的四级致癌物中,也没有把焦谷氨酸钠包括在内,因此致癌说法也无从谈起。早在1999年,我国实验室也对味精做了细致严格的毒性研究实验,实验数据加上专家总结证实,每天每人食用50―200克的量,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疑问3
  味精和其他调味料又有何不同?
  不少人也搞不清,做菜到底是放味精还是鸡精,味精和鸡精又有何不同?专家表示,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但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除味精外,还含有淀粉、增味核苷酸、糖以及其他香料。不管是哪种香精,只要能产生“鲜味”,都含有味精。经过各种配方,复合香精产生鲜味的效率更高,并能满足不同的需求。
  谷氨酸钠含有钠离子,于是许多人认为味精的使用会增加钠的摄入。“合理的使用味精,并不会增加钠离子的摄入量。”专家建议,盐的钠离子产生‘咸味’,味精中的钠离子也同样产生咸味,所以我们做菜时,如果要放味精,则要减少盐的用量。
编辑:蒋卫
更多新闻马上拿起手机微信搜索nnnews2008 关注南宁新闻网官方微信,小新等你哦~!
相关新闻:欢迎回来!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 >
过多食用谷氨酸钠的危害
在我国,味精是大家做菜时必不可少的一个调味品,但在西方国家是很少用的。因为很多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味精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多,主要由以下几点。&一、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过多摄入,会干扰神经系统的自然规律。因此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食用过量的味精之后会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二、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小的小老鼠、小鸡受味精的伤害最严重,会破坏脑神经和视神经。&三、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四、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因为味精不咸,所以很容易食用过量而察觉不到。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味精虽然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就是我们每道菜的味精含量不能过多,尤其是我们在给宝宝做菜的时候,这些味精更是最好不放的,以防上面这些危害伤害到我们的宝宝。&&&
本文内容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cn)原创,未经本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网站的上述内容。
本网欢迎热爱原创、关注食品安全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广大网友投稿。投稿信箱:&谷氨酸钠:我不是“害人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被定为“增味剂”。通常有人说味精“有毒”,实际上是认为谷氨酸钠“有毒”。
原标题:谷氨酸钠:我不是“害人精”!
陈玺撼“要鲜不要命啦?放太多了! ”时至今日,“味精有毒论”仍在成千上万个厨房里流传着,困扰着无数只正伸向调味罐的手。味精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里被定为“增味剂”。通常有人说味精“有毒”,实际上是认为谷氨酸钠“有毒”。什么是谷氨酸钠?其实就是谷氨酸和钠形成的盐。谷氨酸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中的氨基酸,人体可以自产,是人脑神经之间交流的“信使”;钠,人体必需的元素,吃过食盐的都知道。这两种物质结合起来,就能让人感到鲜味。谷氨酸钠可以用甘蔗、甜菜、淀粉等为原料,通过细菌活动来大量生产,也可以从酵母中提取。此外,海带、蘑菇、西红柿、豆类、肉类等食物天然地也含有谷氨酸钠。从上世纪初在日本开始商业化量产,人类至今已用谷氨酸钠调了100多年的鲜味。如果上述都不足以还谷氨酸钠清白,就再看看我国标准。食品添加剂一般都会被限制用量,可对于谷氨酸钠,我国现行标准却说“所有食品皆可按需要使用”,“翻译”过来就是“放心用”。其实早在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就已为谷氨酸钠正名,取消14年前作出的日摄入量规定(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20毫克),并允许未满12周的婴儿服用。从此,联合国决定不再就谷氨酸钠摄入量做调查,因为经过多年研究,其安全性无疑,被列入了食品添加剂“最安全”级别。再举个极端的例子,有相关实验数据指出,给小白鼠口服谷氨酸钠的LD50(半数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16.2克,如果把这个结果推及到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年人,就是一口气吃掉一包一斤装的味精也没事(虽然感觉相当糟糕)。值得一提的是,小白鼠口服食盐的LD50是每千克体重5.25克,一个成年人一次吃掉一斤盐,可比等量的味精危险。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正常的摄入量根本不会如此夸张,可见要吃味精吃成“中毒”实在太难。从提倡健康饮食的角度而言,一般专家推荐每人每日味精的摄入量应当控制在6克以下,可实际控制不住也不必太纠结。与其担心味精吃太多,还不如先留神食盐,同样以每天不超过6克为宜,显然吃盐超标的可能性大大超过了味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炒菜中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吗_百度知道
炒菜中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吗
炒菜中酱油中的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吗
酱油中不含谷氨酸钠,含谷氨酸。味精是谷氨酸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纯天然手工制造的,不过很多南方人都不吃酱油,他们那有一种叫豆油的调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比酱油要健康前段时间爆出很多酱油都含有致癌物质,类似酱油的功用,特别是湖南衡阳人
谷氨酸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抽老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