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移动号码段有多少个这样的号码1395****808

主题:世界遗产981个,你知道几个?
来自:上海&
发帖:4+807&
日光的神社与寺院[1](日文:日光の社寺),是指存在于日本*****心鞠厝展馐械纳裆缬胨略旱淖艹啤&&&&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08&
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1](日语:紀伊山地の霊場と参詣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登录的世界遗产。此遗产包括了横跨日本和歌山县、奈良县及三重县的寺院及参拜路线(熊野古道、高野山町石道及峰奥驱道),是全世界仅有的两处与“道路”相关的世界遗产。(另一处是各自属于西班牙、法国的两项的世界遗产“圣地牙哥朝圣之路”。)
目录 [隐藏]
2 登录基准
3 遗产范围
3.1 吉野‧大峰
3.3 高野山
3.4 朝圣道(熊野古道)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链接
概要[编辑]
此遗迹的主体是高野山、吉野山及金峰山三个灵场。自古以来,这三座山就是山岳信仰的圣地。平安时代,真言宗的创立者空海大师跟随遣唐使到中国习佛,学成归国后在此创教建寺,即金刚峰寺。
传说吉野山的修行者役小角是因受到“藏王权现”的感召在该处建立金峰山寺,所谓“藏王权现”,是指佛教密宗里的神祇形象(即释迦如来、千手观音与弥勒佛,但形象与一般认知不同)。纪伊山地约在6世纪中成为真言宗的山岳修行场,更在10-11世纪时,由希望能够藉修行取得超自然能力的人建立了修验道的修行场。此外,在9-10世纪时在日本广泛传播的“神佛习合”思想,也就是将日本古代神祇转化为佛教神祇的一种思想,也在此处建立了一些圣地。
另外,由于11世纪左右日本流行的“末法思想”(指如果佛教衰败,世界也将灭亡),希望借由修行能在死后到达西方净土的“净土宗”也跟着兴起。可能是由于纪伊半岛深山及断崖紧邻的自然景观,使部分的人认为纪伊山地就是所谓的“净土”,使得此地也有部分净土宗的寺庙。
纪伊山地的各寺院高僧辈出,所以很快成为日本重要的佛教圣地,历代天皇与将军纷纷到访参拜与赏樱。另外,埋葬在此的人也很多。而因为此地的信仰非常多样化,由各地前往参拜的信徒络绎不绝,他们所走的道路即是今日的熊野古道。它连接了高野山及附近的各个灵地,形成大面积的宗教灵地。其中高野山海拔高度约800米,为日本密教真言宗的重镇。
登录基准[编辑]
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因为符合下列标准,在日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ii) 通过建筑或技术、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展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在一个文化区域中进行的有重要意义的人文价值的交流。
(iii) 独一无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别地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或是一种现存或已经灭绝的文明。
(iv) 突出地代表了某一类建筑或技术的,并且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的某一段或几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vi) 直接或明确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价值的事件、现实的传统、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艺作品相联系。
遗产范围[编辑]
标有※标记表示非世界遗产,但为本区域/道路所连接的著名景点。本遗产占地约44.8公顷。
吉野‧大峰[编辑]
吉野山(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
吉野水分神社
大峰山(奈良県吉野郡天川村)
大峰山龙泉寺※
熊野[编辑]
熊野本宫大社
熊野速玉大社(和歌山县新宫市)
熊野本宫大社(和歌山县田边市本宫町)
熊野那智大社(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
那智大瀑布
补陀洛山寺
那智原生树林
高野山[编辑]
高野山(和歌山县伊都郡高野町)
金刚三昧院
慈尊院(和歌山县伊都郡九度山町)
丹生官省符神社
丹生都比卖神社(和歌山县伊都郡葛城町)
纪伊山地参拜道示意图
朝圣道(熊野古道)[编辑]
大峰奥驱道(吉野・大峰-熊野三山,约140km)
弥山(奈良県吉野郡天川村)※
玉置神社(奈良県吉野郡十津川村)
小边路(高野山-熊野三山,约70km)
中边路(田边-熊野三山)
大边路(田边-串本-熊野三山,约120km)
伊势路(伊势神宫-熊野三山,约160km)
高野山町石道(金刚峰寺-慈尊院)
纪伊路(大阪-田边)※&&&&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19&
知床半岛是日本北海道东北部的一个半岛,突出于鄂霍次克海,日在南非召开的第29届世界自然遗产会议中,决定把知床半岛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并于日正式登录。
名称的由来是爱奴语的“シレトク”(sir etok),意味大地之果,大地突出之所。&&&&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20&
石见银山是日本战国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山,其产量曾占当时全球的30%,明治时期也产铜、铁等矿产,但已于大正12年(1923年)闭山。
目录 [隐藏]
1 自然情况
2 历史变迁
3 定义范围
4 外部链接
自然情况[编辑]
矿脉位于石见国东部,相当于今日岛根县大田市大森地区的中央位置,故又称大森银山。早期开采区为以仙山山顶周遭的银矿石,在开发间陆续发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一般矿山开发时在精炼部份会耗去山林里很多薪炭类木材[来源请求],可是石见银山封山已久看不出当时破坏的情形,况且灰吹法使用的是煤炭,而非较低温的木炭(800℃以下,银熔点约960℃),所以至今银山附近仍保留相当完整的阔叶森林地貌,因此曾入选2007年日本地质百选。
历史变迁[编辑]
根据《石见银山旧记》一书所载,早在1309年(延庆2年)时周防国大名大内弘幸往访石见国时,在参拜北斗妙见大菩萨之际便有采银的纪录,后来臣从于大内义兴的出云国田仪村铜山主人三岛清右卫门帮助大内家在1526年(大永6年)3月开掘出地下的银矿脉,其子大内义隆继位后在1533年(天文2年)透过博多的商人神谷寿贞招徕工匠,以从海外学习的精錬技术灰吹法大幅提升银的产量。当时日本极盛时银产量年约200吨,石见银矿极盛年生产38吨(百万两),价值约一万贯。
在石见银山产量上升后,四周大名大内义兴、大内义隆父子,尼子经久、尼子晴久祖孙以及毛利元就为争夺银山主导权爆发多起战争,直到1562年(永禄5年)时尼子家臣服于毛利元就,才以毛利家的胜利告终。后来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在1584年(天正12年)臣服丰臣秀吉,成为毛利家与丰臣家各派家臣担任奉行共管,与秀吉后来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来源。后于1600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银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长安,他以对矿山了解极深的安原传兵卫为助手,急速开发银山,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在1602年(庆长7年)时仍有高达4~5千贯的产值,但此后产量逐渐下降。
明治维新后,石见银山曾交由民间团队经营,但效能不彰,最终载1943年(昭和18年),完全封山。银山在1969年(昭和44年)时成为日本国指定史迹。为使石见银山进一步注册世界遗产,当地居民组成了“银道振兴协议会”,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在2007年(平成19年)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定义范围[编辑]
龙原寺间步
银矿山迹和矿山町
银山栅内 (Ginzan Sakunouchi, a)
代官所迹 (Daikansho Site, b)
矢滝城迹 (Yataki-j& Site, c)
矢筈城迹 (Yahazu-j& Site, d)
石见城迹 (Iwami-j& Site, e)
大森银山伝统的重要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Omori-Ginzan, f)
宫前地区 (Miyanomae, g)
重要文化财 熊谷家住宅 (House of the Kumagai Family, h)
罗汉寺五百罗汉 (Rakan-ji Gohyakurakan, i)
佐毗売山神社
石见银山街道
鞆浦道 (Iwami Ginzan Kaid& Tomogaurad&, a)
温泉津冲泊道 (Iwami Ginzan Kaid& Yunotsu-Okidomarid&, b)
鞆浦 (Tomogaura, a)
冲泊 (Okidomari, b)
温泉津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Yunotsu, c)&&&&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21&
小笠原群岛(日文:小笠原諸島、おがさわらしょとう。英语:Bonin Islands)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一个群岛,位于东京以南1,000多公里,行政区划属东京都小笠原村管辖。群岛由3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著名的有父岛、母岛和硫磺岛等岛屿,总面积104.41平方公里。另外,700公里以南的冲鸟礁和1,900公里以东的南鸟岛,也属小笠原群岛的一部分。
小笠原群岛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毫米。
目录 [隐藏]
3 世界遗产
4 参考资料
历史[编辑]
1830年,曾有一些美国人在岛上开展过殖民,但是没有成功。1875年,英国将这些岛屿的所有权转交给日本。1880年,日本在该群岛建立居民点并建立统治。二战期间,美国军队和日本军队为争夺小笠原群岛展开连番激战,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驾驶的鱼雷轰炸机曾在父岛附近海域被击落,险些丧命。至于硫磺岛战役则更是名留青史。
1945年,美国海军占领该群岛,并强行迁离了所有日本居民。1968年,该群岛归还日本,原被迁离的居民又回到了岛上。
2011年,小笠原群岛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1]。
岛屿[编辑]
聟岛列岛:聟岛、嫁岛、媒岛、北之岛
父岛列岛:父岛、兄岛、弟岛
母岛列岛:母岛、姊岛、妹岛
火山列岛:北硫磺岛、硫磺岛、南硫磺岛
南鸟岛、冲之鸟岛
其中仅父岛和母岛有一般居民居住,硫磺岛有自卫队驻扎,南鸟岛则有自卫队、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人员驻扎。
世界遗产[编辑]
小笠原群岛
世界遗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英文名称* Ogasawara Islands
法文名称* Iles d'Ogasawara
地区**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注册类型 自然遗产
评定标准 自然遗产(ix)
注册年份 2011年
IUCN编号 III(天然记念物)
官方网页 UNESCO(英文)
* 名称依据世界遗产名录注册。
** 地区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划分为准。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ix)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发展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显著例子。&&&&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22&
平泉文化遗产,正式登录名称是平泉—象征著佛教净土的庙宇、园林与考古遗址,是日本岩手县平泉町存在的一系列寺院的总称。按照8世纪传到日本的净土宗的宇宙观建造而成。
目录 [隐藏]
1 构成要素
2 登录基准
4 参考资料
5 外部链接
构成要素[编辑]
平泉文化遗产包括以下要素[1]:
观自在王院迹
无量光院迹
登录基准[编辑]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ii)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vi)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图像[编辑]
金色堂遗址
(白山神社能舞台)
观自在王院迹
无量光院迹
金鷄山&&&&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24&
富士山(日文:富士山·ふじさん)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睡火山(休眠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主峰海拔3776米,2002年8月(平成14年),经日本国土地理院重新测量后,为3775.63米[2],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3]富士山顶于冬季积雪,直至隔年六、七月才会溶化,在管理上属于本州地区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范围内。富士山不但名列日本百名山,同时也是日本三名山之一,其名称由来源自于竹取物语。闻名全球的富士山是日本重要的象征之一,被视为圣山,其在古代文献中亦被称为不二、不尽或是富慈,也经常被称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来,这座山的名字就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中出现。
在富士山山麓周围,分布着5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是日本著名的观光度假名胜地。富士山有4个主要的登山口,分别为富士宫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等,其中前三个登山入口都在静冈县内。
由于富士山本身的魅力和在日本的地位,人们一直以来希望将其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但是由于大量的观光游客和登山家以及不良商贩所丢弃的垃圾,构成了富士山壮丽外观**暗的一面。甚至在全球的登山家之间还流传着“不要像对待富士山一样对待珠穆朗玛峰”这样的传言。日本政府在2012年重新提交了世界文化遗産的推荐申请,成功于日正式获选列入世界文化遗産,使富士山成为日本的第17个世界遗产(第13个世界文化遗産)。
目录 [隐藏]
1 地质学上的富士山
1.1 火山喷发史
1.2 宝永山
1.3 地下水
1.4 富士八峰
5 宗教信仰
5.1 富士山宗教
6.1 注意事项
6.2 登山器具
6.3 登山路线
7 作为日本文化遗产
8 灾害防治工作
9 气象观测所
10 带有富士的地名
10.1 日本各地存在的乡土富士
10.1.1 北海道
10.1.2 本州
10.1.3 九州
10.2 其他带有富士名字的企业或列车名
12 相关条目
13 参考来源与注解
14 外部链接
地质学上的富士山[编辑]
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拍摄的富士山
富士山的航空照
富士山是典型的成层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具有独特的优美轮廓。至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中,小御岳年代最为久远,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世形成的火山。
古富士是从8万年前左右开始直到1万5千年前左右持续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沉降后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标高3000米。据估计,当时的山顶位于现在的宝永火山口北侧1-2公里处。
富士山顶火口,正前方为最高峰剑峰,左前白色为虎岩
火山喷发史[编辑]
主条目:富士山喷发史
距今大约1万1千年前,古富士的山顶西侧开始喷发出大量玄武岩质熔岩。这些熔岩形成了现在的富士山主体的新富士。此后,古富士与新富士的山顶东西并列。约年前,古富士的山顶部分由于风化作用,引起了大规模的山崩,最终只剩下新富士的山顶。
据估计,距今1万1千年前到8千年前的3000年间,新富士山顶仍在不断喷发出熔岩。此后,山顶部没有新的喷发,但是长尾山和宝永山等侧火山仍有断断续续的喷发活动。
史上关于喷发的文字记载有:公元800年-802年(日本延历19-21年)的“延历喷发”,以及864年(日本贞观6年)的贞观喷发。富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日本宝永4年),这次由宝永山发出的浓烟到达了大气中的平流层,在当时的江户(现称东京)落下的火山灰都积有4厘米厚。此后仍不断观测到火山性的地震和喷烟,地质学家一般都将富士山归类为活火山之列,但估计其爆发风险很低。
根据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于2004年4月进行的钻探调查,在上述的3座山体下仍存在更为古老的山体。这第4座山体被命名为先小御岳。
从富士山顶俯瞰宝永山
宝永山[编辑]
主条目:宝永山
宝永山(ほうえいざん,Houeizan)是富士山周围最显眼的寄生火山,其形成于日本历宝永四年。位于富士山东南斜面,标高2693米。在宝永山的西侧,有一巨大的火山口。
地下水[编辑]
在富士山域降下的雨雪,在地表下形成了地下水脉而涌出,主要有四个景点:忍野八海、白线瀑布、柿田川、涌玉池
富士八峰[编辑]
在富士山顶直径约800米的火山口周边,共有8座山峰:
名称(别称) 海拔
剑峰 3776米(日本最高峰)
白山岳(释迦岳) 3756米
伊豆岳(阿弥陀岳) 3740米
朝日岳(大日岳) 3730米
势至岳(成就岳) 3730米
三岛岳(文殊岳) 3730米
久须志岳(药师岳) 3720米
驹岳(浅间岳) 3710米
历史[编辑]
在日本古代诗歌集《万叶集》,有许多以富士山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山部赤人的短歌最为著名:
“ 田兒之浦從 打出而見者 眞白衣 不盡能高嶺尓 雪波零家留 ”
(上为万叶假名原文,现代日文写作:田子の浦ゆ うちいでてみれば 真白にぞ ふじの高嶺に 雪は降りける)
能够考证富士山喷发年代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续日本纪》,书中记录了781年(天应元年)从富士山喷出的火山灰。在平安时代初期创作的《竹取物语》也有相关记载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在江户时代,日的宝永山大喷发在江户城中落下了大量的火山灰。关于这次喷发,留存有大量的文字和图画记录。
此后,也有许多关于火山口冒烟和震动的记录,但可以推测基本都为短期且小规模的火山活动。&&&&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25&
绘画[编辑]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的赤富士
江户时代日本著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以富士山为题材创作了46幅的连续版画《富岳三十六景》(约1831年)。当初画家计划按照题名只画36幅,但后来因广受欢迎,又加画了10幅。其中,描绘了富士山雄美壮观的作品《凯风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广为人知,这两幅画也被人亲切地称为“赤富士”与“黑富士”。(《富岳三十六景》之中,还有一幅描绘海浪的《神奈川冲浪里》的杰作非常有名)
文学[编辑]
如前所述,富士山作为和歌的题材被广泛使用。此外,也有一种说法:在《竹取物语》中,许多武士将长生不死的灵药在最接近天的富士山上燃烧,因此,这座山名为“富士山”、“不死山”或“不尽山”。(日语中,“不死”和“不尽”的发音都与“富士”接近)
近代作家太宰治在1939年(昭和14年)创作的小说《富岳百景》中,有一段“月见草与富士山最为相配”的文字广为流传,现在的山梨县富士河口湖町的御坂山腰处立有刻着这段文字的石碑。
直木文学奖获奖者新田次郎根据本人在富士山顶气象观测所的工作经验,写成了关于富士山的许多作品。他的获奖作品《强力传》便是描写富士山的挑山工的生活的小说。此外,新田次郎还写有《死在富士》、《发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顶》等作品。
宗教信仰[编辑]
位于富士山顶附近的鸟居
富士山顶设有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用于祭祀富士山的神灵。因此,在富士山八合目[4]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气象观测所之外的385万平方米土地,都属于该神社所有。但是,由于无法确定静冈县和山梨县的边界,因此没有取得土地所有权登记。
浅间大社内供奉的神灵为记纪神话中出现的女神“木花开耶姬命”(日语: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但是目前仍不清楚从何时起这位女神成为了护佑富士山的神灵。
在古代的常陆国风土记中记载有关富士山神和筑波山神的传说。据说,天神拜访富士山神的住处,请求留宿,但是被主人以正在斋戒为由拒之门外。后来天神拜访筑波山神,也请求留宿,结果受到了欢迎。因此,此后筑波山上人流不断,而富士山却遭到了终年积雪的惩罚。
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更级日记》中,记载了当时一些人认为富士山神可以决定朝廷次年的人事更替的观念。
富士山宗教[编辑]
江户时代,攀登富士山也在平民百姓中流行起来。平民们由于对富士山强烈的信仰,特地在江户各地堆起了许多富士冢。所谓“富士冢”,就是在能够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用土堆起的人工小山丘,在山丘顶部也建有浅间神社供人参拜。因此,不能去富士山的人也能够在当地体验一下攀登富士山的感觉。这样的富士冢很多被命名为“浅间山”或者“朝熊山”。另外从港湾眺望到富士山的地方,也有建立浅间神社的石碑的风俗。
在高涨的富士山信仰的背景下,江户时代诞生了许多以富士山信仰为基础的神道教佛教混合的新宗教。这些宗教在江户进行施教,建立组织,许多都达到对幕府构成威胁的规模,因此遭到了幕府的镇压。这些宗教在明治维新中得以保存,与现在的实行教、丸山教和扶桑教等都有着渊源。即使在现代,也有许多以富士山信仰为基础的组织,例如奥姆真理教和法华三法行等都在富士山的山麓设立总部。
在越前岳远眺富士山
登山[编辑]
富士山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开始冠雪,山顶的积雪一直要到第2年6月融化,有时候7月中旬仍旧会有残雪。因此每年的7、8月份是攀登富士山的最佳季节,其他季节封山。而8月份台风数量增多,故推荐7月中旬登山最为适宜。虽然富士山高达3776米,但是各登山口基本都在2000米以上作为起点,所以难度不算很大,普通人不加以训练也能攀登,每年都有数万人攀登富士山,约有一半人能够登顶成功。上山从五合目到山顶正常人约花费7到10个小时,下山约花费3到5个小时。
注意事项[编辑]
有心脏疾病、高血压、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人不宜登山。海拔2500米以上,身体会出现高山病征候,具体表现为头脑发胀、发热、恶心。此时应该放慢攀登速度来适应缺氧状况,也可以通过便携式氧气罐补充氧气。
富士山是孤立山峰,所以受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很大,越往高处攀登,风力就越猛烈,山顶气温和山脚相差大约20度。即使最热的夏天晚上也只有摄氏4~5度的气温,必须切实做好防寒工作。
每年都有登山者遇难。如果体力不支或遇到恶劣天气,急流勇退不失为明智之举。
登山器具[编辑]
水:登山最重要的物品之一。登山体力消耗大、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由于气压低,请勿携带碳酸饮料。也可同时准备手巾擦汗。
登山拐杖:可在各登山口购买。
保暖衣裤:晚上气温只有摄氏4~5度,和地表温差很大。建议携带吸汗、易干燥、易替换的轻质棉衣。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把报纸扎在外衣里面挡风。
登山靴:富士山是砂质山,靴子很容易磨损。建议使用宽松、容易脱卸、便宜的一次性靴子。为了避免下山时沙砾进入靴子,可以使用绑腿。
食物:建议携带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小体积食品。由于气压低,避免携带膨化食品。
手电:晚上登山手电是必备工具。
帐篷:如果在封山季节登山,务必带好帐篷。
登山路线[编辑]
富士山一共有4条登山路线,分别是吉田口、须走口、御殿场口和富士宫口。每条路沿路都建有山小屋,在登山季节对外开放。每条路都分为上山路和下山路。其中吉田口和须走口在八合目以上是一样的,因此从吉田口下山在八合目务必注意路标。
吉田口:历史最悠久,五合目离山顶比较近,因此登山人数最多,路边山小屋和商业设施也最多。五合目标高2305米。
新宿乘坐中央线到大月换乘富士急行,在河口湖下车后换乘登山巴士。
新宿西口直接乘坐前往河口湖五合目的登山巴士。
须走口:五合目到六合目之间有很大的一片森林。五合目标高2000米。
乘坐东海道线在国府津换乘御殿场线,在御殿场下车换乘须走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乘坐东海道线在国府津换乘御殿场线,在松田下车换乘须走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乘坐小田急在新松田下车换乘须走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御殿场口:是难度最高的路线,五合目离山顶最远,下山时可以顺大砂石坡狂奔,并且可以从侧面观察宝永山。五合目标高1440米。
乘坐东海道线在国府津换乘御殿场线,在御殿场下车换乘御殿场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富士宫口:五合目离山顶最近,但是岩石很多,主要是关西和名古屋方面的游客。五合目标高2400米。
乘坐东海道线在新富士下车换乘富士宫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乘坐东海道线在三岛下车换乘富士宫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乘坐东海道线在国府津换乘御殿场线,在御殿场下车换乘富士宫口方向的登山巴士。
要到达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最高峰剑峰必须通过马背,这里坡度很大而且两边都是悬崖的沙坡,由于山顶天气多变,并不是人人有机会能够到达。因此到达各登山口顶部便算登顶成功。
围绕山顶火口走一圈称为钵巡,大约需要40分钟,沿顺时针方向比较常见,但这样通过马背是上坡所以也有人选择逆时针钵巡,当然从陡滑的马背下坡也不是那么容易。
作为日本文化遗产[编辑]
“富士山” - 纪念物(特别名胜:日特别指定)
“富士山原始林” - 纪念物(天然纪念物:日指定)
“富士风洞” - 纪念物(天然纪念物:日指定)
“富士浅间宫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富士山本宫浅间神社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富士御室浅间神社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西宫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东宫本殿” - 重要文化财(神社,日指定)
灾害防治工作[编辑]
火山喷发预告联络会(气象厅)
该会的工作不仅限于富士山,而是针对日本全国的火山活动进行研究。根据情况发表研究报告,但未对喷发的具体日期时间进行过公告。该会一年举行3次例会,在火山喷发时进行临时会议。2000年10月,富士山附近的低周波地震增加的时候,设立了工作小组,集中进行收集富士山基础数据,监视系统以及火山信息发送发放的研究工作。
富士山灾害地图检讨委员会(内阁府防灾负责)
旨在制作火山喷发时大范围避难场所的地图。
富士直辖防砂工作(国土交通省)
旨在防止大泽山沟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泥石流对山脚地区造成的灾害。
气象观测所[编辑]
在日本最高峰的富士山观测气象,可以有利于台风的预报。因此日本很早就在富士山顶设立了气象观测所。
1880年(明治13年),开始在富士山顶观测气象,但直到1932年(昭和7年),才设立了富士山临时气象观测所,进行常年的气象观测工作,观测结果通过超短波无线电送到气象厅。1936年,观测所移至最高峰的剑峰,并改为常设气象观测所。这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所。1964年观测所设置了雷达。这个雷达作为富士山顶的象征对于登山者们来说非常熟悉。
随着气象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的技术完善,山顶的雷达观测渐渐失去了重要性,因此在1999年(平成11年)废止了雷达观测。观测所也在日变成无人自动化(实际上由于天气恶劣,直到10月1日才实行无人化),目前该所仍自动进行气温、湿度和气压的观测。废弃的气象雷达接收器,陈列在富士吉田市的富士山雷达馆中,供人参观。
带有富士的地名[编辑]
由于富士山是日本代表性的名山,因此日本各地都有许多带有富士名字的地名。许多能够看到富士山的地方就被称作“富士见”,而一些与富士山相似的山也被冠以“富士”的名称。许多移民到海外的日本人,也往往爱将住处附近的山称为“○○富士”。例如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就被当地的日本人称为塔科马富士。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55&
哈萨克斯坦(3项)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位于突厥斯坦(以前称为亚瑟市),建造于贴木尔时期()。它是贴木尔时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对伊斯兰宗教建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中亚地区文化和建筑技术发展的独特见证。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成为帖木儿 (Timurid) 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是贴木尔时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对伊斯兰宗教建筑的发展作出了巨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大的贡献;
陵墓和其所在的位置提供了中亚地区文化和建筑技术发展的独特见证;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是贴木尔时期蓬勃发展的重要建筑模式的最原始形式,对研究贴木尔时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哈萨克斯坦是蕴育古代文明的沃土。早在远古时代,当地居民——现在的哈萨克人的祖先,就开创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了独特的原始文明。保留下来的村落、防御工事、陵墓,甚或是整个城镇,无一不体现出了当时文化的繁盛。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一些古老城市(塔拉兹市、奥特拉尔市、突厥斯坦市、伊斯比扎布市、瑟格纳克市、占德市及其它城市)沿着古丝绸之路呈链状分布,它们为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为它们曾是贸易、手工业、艺术、浓郁宗教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 在这批城市中,突厥斯坦市发挥着独特作用。突厥斯坦市的名称很像是一个突厥国家的名称,它作为一个神圣的地方“第二麦加”而闻名于世(尤其是闻名于穆斯林世界)。位于突厥斯坦(16世纪前为亚瑟城)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则是其中最为炫目的。亚瑟城处于古代商队运输路线的咽喉,是大丝绸之路的分支。连接了德什特和克普沙克大草原与中亚农贸绿洲,包括了中亚的撒马尔罕,,塔什干和布哈拉。
亚瑟城的商业繁荣,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国输出瓷器,亚洲虎皮,金银器皿到波斯,各种妇女编织品到拜占庭,都得途径此地。前往俄罗斯的商队带满了俄国羔皮-土耳其游牧民族的无价之宝、彩鲜艳的突厥斯坦玻璃制品(中国的玻璃品制造方法就是从土耳其人处学的)、薄薄的丝绸和棉树的种子。
在公元15到18世纪,突厥斯坦是哈萨克民族可汗们的居住之地。亚瑟城是霍贾·艾哈迈德的宗教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活动地,在此度过了他人生的大半部分,死后并安葬于此。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公元1103年出生在什姆肯特附近的塞拉姆小镇。阿思兰-巴巴拉教主是艾哈迈德的第一位精神上的老师和指导者。教主死后,艾哈迈德远往布哈拉,深入学习了苏菲教教义。一段时间后,他就成为了布哈拉苏菲教之首,但是很快他就放弃了这种尊贵的地位,来到了亚瑟城,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
在他的传教中,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劝说人们要虔诚和慈善,鄙视贪婪和贪财。他的诗歌流传很广,被各地人民熟记在心,远到有些地方的人民还当成圣歌传唱。他的诗歌的名声于日俱增,已成为世界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关于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还有一个传说,他视“圣人”-穆罕默德为自己的老师,为了表示对圣人之死的悲痛之情,在他63岁这年(穆罕默德也逝世于63岁),定居于清真寺旁的一个地下室,并以传教度过了余生。公元1166/67年,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逝世,人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建造了一座小陵墓以纪念他,这座陵墓后来成为了穆斯林朝拜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朝拜此陵墓3次,就相当于到“圣地”麦加的朝拜。
城中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建筑水平高超,堪称700年前的大制作。1000年前,突厥斯坦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旧名为亚瑟城)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及宗教中心,现已退化为一座只有10万人口的小城,现存的亚萨维陵墓是唯一于繁盛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标本。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是10世纪初活跃于此的宗教圣人,伊斯兰苏菲教派的创始人,以优美的诗歌传达神谕,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现存的陵墓则由当时统治中亚地区的帖木儿于1390年间所造。帖木儿去世前,陵墓尚未完工,建筑的正立面未镶上瓷砖,甚至还保留了尚未卸下的木桩鹰架。后来波斯建筑师由这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陵墓取得灵感,将之运用到帖木儿王国都城撒马尔罕的建造中,到了今天,亚萨维陵墓依旧是帖木儿时期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建筑之一。
现在看到的陵墓是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死后233年,在贴木尔的命令下重新建造的。公元1389 ,,1395年,在经过无数血战后,贴木尔摧毁了戈尔登游牧部落的力量,放火烧了他们的都城,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他决定在原来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的位置上新建一座巨大的、辉煌的纪念馆,而当时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也多少有点朽坏了。贴木尔并非完全出于宗教考虑,他想通过建造纪念馆,不断提升自己的权威,并表明自己神圣权力不可侵犯的信念。贴木尔亲自参与了陵墓的规划设计,对陵墓的建造者们做了指示。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是一个巨大,长方形的有入口和圆屋顶的建筑物。测量其地基465米宽,655米长,外墙的厚度为1.8到2米,中心寝室的墙厚达3米。陵墓拥有无数的入口和大量的圆屋顶,35多间房间围绕在中心寝室的周围,各有用途。建造陵墓大厅的材料是一种表面光洁如玻璃的炼砖,其纯度令人惊叹。陵墓的北面入口及其漂亮,拱顶的门是雕刻所成,并镶嵌有精致的象牙。单从尺寸上来说,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的大小与撒马尔罕的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相当。
土黄色的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就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中,边上树木结满树挂,陵墓的玫瑰也已沉睡了,一派静穆。整个亚萨维陵墓建筑以厚实的炼砖垒成。主厅是个直径18米的圆形拱顶,并藏有重达2000公斤、用来盛宗教圣水的大铁盘。除了陵墓,建筑还有35个各种用途的房间,包括厨房、清真寺等,陵墓内经常可见前来朝圣的教徒做祷告。陵墓的内部设计略显低调,外墙和圆形拱顶则铺满了孔雀蓝和深蓝色相间的瓷砖,构成优美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
突厥斯坦已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朝拜的圣地,他(她)们去此一睹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这个中世纪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的风采。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位于突厥斯坦(以前称为亚瑟市),建造于贴木尔时期(),就是从这座未完工的建筑中,波斯高明的建筑者们学会了各种建筑方法,后来用到了贴木尔王国都城撒马尔罕的建造中。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成为帖木儿 (Timurid) 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56&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置身于泰姆格里大峡谷,在辽阔的群山环抱中,有一组值得注意的多达5000多件的岩石雕刻。创作年代跨越公元前1000年到20世纪初整整3000年。
这些作品大多数散布在远古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坟墓的遗址上,反映了当地人耕种、社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等情况。另外,在泰姆格里大峡谷中,还拥有大面积的古代墓群。一些矮墙和地基遗址上刻有的繁复雕版画被证明是远古祭坛的遗迹,用于摆放祭品和纪念牺牲的英雄。2004年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1]
楚河是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河流。源出天山,由朱瓦纳鲁克(Dzhuvanaryk)和科奇科尔(Kochkor)两河汇合而成,向北经博阿姆峡谷(Boam Gorge),纳琼-克奥明河(Chon-Kyomin)后转西北,穿过肥沃的楚河流域(大量河水在此被用於灌溉),最后消失于穆云库姆(Muyunkum)沙漠之中。楚河全长1,067公里。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置身于泰姆格里大峡谷,在辽阔的群山环抱中,有一组值得注意的多达500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0多件的岩石雕刻。创作年代跨越公元前1000年到20世纪初整整3000年。
在岩刻中,最少得到描绘的是人,而最多刻画的是动物。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岩石上的图画,作为人类早期的视觉表达,是最重要的人类文字发明以前的记录,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重建人类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资料。由于人类交流有一定的规则性、体系性,它们具有某种“符号性”,在对这些岩石上的信息进行系统地分析之后,实际上,大多数岩刻艺术都可以归纳为几个有限的内容,那就是三个主题和五种题材。
几乎所有的史前岩刻都集中在三个基本的主题:性、食物与土地;虽然时间在流失,年代在推移,人类主要考虑的问题,几万年来似乎并没有很多变。
至于岩刻视觉表达的内容,则有以下五种主要的题材:①动物形;②拟人形;③建筑和地形;④工具和物件;⑤几何图形和图形字母。但是这五种题材,各自所占的数量和比重是不同的。当人们从事狩猎时期,岩刻的题材是动物和符号;拟人形这个题材相对来说要少些;作品数量,以及在画面所占位置的重要性,都以动物形为最。而反映地形和建筑的岩刻极少,有时还辨别不清,似是而非。工具和武器亦是如此。几何形和符号是属于抽象的表意的图形,在各地岩刻点都有发现,并且又常与其它图形联系在一起。待到复杂经济与农耕发展之后,动物的图形在画面上就不那末重要了。
岩刻的数量是如此的巨大,它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也是极其丰富,它描绘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古老的岩刻,都体现了人类抽象、综合和想象的才能,也反映了早期人类的活动、观念、信仰和实践;它并对现代的人们认识早期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样式,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料。岩刻不仅代表着人类早期的艺术创造力,而且也包含着人类迁徙的最早证明。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它成为人类遗产中最有普遍意义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这些远古的岩刻艺术,已成为原始时代的百科全书。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在岩刻中,有三种视觉表达的符号形式到处存在:
①图画型:这些是可以辨认的现实的形象,动物或人物。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②表意型:表现为符号或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有时以圆圈、箭形、树形、棒状、树形、十字形、蘑菇形、星形或蛇形、“唇形”、之字形图样,男性或女性的***等等。它们图形的意义,存在于它们所要传达的通常的观念。
③情感型:这些作品,看起来既不是表现实际的事物,也不是去描绘什么符号。它们的出现是一种狂热的精力的发泄,可能是为了表现对生与死的感觉,爱与憎的狂热,但是也可以被理解为表现某种征兆,或别的很敏锐的知觉。
种种研究表明,图画型与表意型画面的结合是基于共同的逻辑,它们构成象形文字的基础。从岩刻看,的确已经组成了这样的一种系统;而且这种系统合乎逻辑的发展。则必然要导致文字的发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看,早在四五万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洞窟岩刻中那些常常布满崖壁的点点、条条、杠杠,由于没有壁画那样壮观,有时候确实容易被人忽视。在肖韦洞窟里。仅一个壁面上就有120个红点。这些符号有时候与图画相伴,出现在洞口,或者相反,出现在山洞的最深处。其中有些符号确实非常特别,而且更为精致,如椭圆形符号、屋顶形符号等。它们具有相同的总体外表,但它们的组合似乎每次都不一样,缺少恒定性,很难找出可以辨认的重复,或许人们永无可能辨读它们。但是,那些不确定的轮廓,点和交错的线刮出来的宽线条,在旧石器时代的各个时期屡见不鲜。这种持续性必然意味着某种确切的意图。当一座山洞布满了手指划下的线时,人们可以认为人类是想通过这种法式把空间占为已有,希望团团围住所有被认为是吉祥的表层,或与存在其中的力量建立联系。 要如何解释一种如此悠久、却又普遍一致的传统,它可能属于象征、信仰和神圣事物的范围。如果没有什么重大理由,旧石器时代人类是不会走进那些不容易接近的黑暗洞窟的。这种做法之所以维持了几千、几万年,是因为存在着一个结构化的、严格的知识传递系统,一个表达和交流的系统。
事实上,在论及史前时代的造型艺术遗品的时候,岩画应该是首要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的。这里所说的岩画,是指那些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天井岩床、或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即所谓岩石艺术。
在岩画中,又把刻绘在洞窟深处的叫做洞窟艺术;把刻绘在岩阴处的叫做岩阴艺术。岩画共使用彩绘、刻、浮雕等三种制作技法, 而通常又把使用刻与雕两种技法的称作岩面雕刻,在中国则统称为“岩画”。 ??
岩画的传统跨越三、四万年。它最早出现在非洲、亚洲和欧洲,两万年前出现在澳洲, 一万七千年前出现在巴西,一万年前到达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史前的遗址以其相似的艺术风格和题材内容,以至大体相似的年代散布在世界各大陆。 岩画产生于文字之前,岩画犹如文字记载, 是人类历史非常重要的资料。提供了人类数千年前的记录。岩画作为早期人类遗存应得到全人类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具有代表性的岩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的洞穴岩画
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岩画艺术
挪威-阿尔塔岩刻
葡萄牙-高阿山谷史前岩画遗址
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瑞典-塔努姆的岩刻画
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岩画
阿尔及利亚-阿杰尔的塔西里
利比亚-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
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
博莰瓦纳-措迪罗(岩画)
阿根廷-洛斯马诺斯岩画
巴西-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
墨西哥-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
秘鲁- 纳斯卡和胡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印度-温迪亚山脉比莫贝卡特石窟
津巴布韦-马托博山区
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泰姆格里大峡谷位于辽阔而干旱的楚河-伊犁河之间的山脉中,有5000多个稀世的古代岩雕,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000年直至20世纪初。它们分布在48处地点,描绘了当时牧区人民农业、畜牧业、社会组织和礼仪方面的状况。定居在这里的人们,一直有着等级的区分和人身依附关系。这里还发现了大量包括石棺椁在内的古代墓葬(青铜时代中晚期)和墓穴(早期铁器时代至今)。峡谷中有如此密集的石刻,表明这里可能曾经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58&
萨雅克-北哈萨克干草原与湖群位于哈萨克丘陵(哈萨克语中称为Saryarka,即“黄色的山脉”)。这个地区于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哈萨克斯坦现有的三处世界遗产中唯一的一个自然遗产。[1]
目录 [隐藏]
1 气候与地理
4 外部链接
气候与地理[编辑]
这个世界遗产涵盖的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由库斯塔奈州的诺尔绰姆(Nauyrzym)自然保护区和位于阿克莫拉州的可干尔赞恩(Korgalzhyn)自然保护区组成。当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仅100至300毫米(4至12英寸),因而河流并不密集,甚至有许多溪流是季节性的。[2]
生态[编辑]
两个保护区内的湿地被视作来自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候鸟向他们的繁殖地西伯利亚迁徙过程中重要的中转地。据估计,约有1500万至1600万只鸟类——包括许多濒危物种在内——在萨雅克境内觅食[3],如西伯利亚白鹤、卷羽鹈鹕、玉带海雕等[4]。鸟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可干尔赞恩保护区内的火烈鸟,萨雅克也是地球上地理位置最靠北的火烈鸟栖息地。
而在萨雅克的草原上,有着旱獭、狼以及濒危动物高鼻羚羊等哺乳类[5],也有大鸨、蓑羽鹤、黄颊麦鸡、黄爪隼、黑百灵等草原性鸟类。[4]&&&&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62&
基里巴斯(1项)
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是地球上“最健康”的珊瑚群岛之一,其岛屿数量众多,生活着800种动物,其中包括500种鱼类和18种海洋哺乳动物。2010年8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的5处自然遗产之一。
5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 )亦译凤凰群岛,太平洋中西部岛屿,位于南太平洋夏威夷和斐济之间。由坎顿、菲尼克斯等8个岛礁组成,整座群岛的陆地面积仅27.6平方公里。
过去2个世纪,人们曾想在这座岛上定居或者移民,由于连续干旱,最后一批居民于1963年居民移居所罗门群岛,无常住居民。
菲尼克斯群岛各岛均系低平珊瑚环礁。坎顿和恩德伯里岛自1939年起为英、美共管五十年外,余为英国占领。
菲尼克斯群岛现为基里巴斯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产椰子、油棕等。[1]
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是基里巴斯三大主要岛群之一,
位于吉尔伯特群岛以东、莱恩群岛以西。
1930年代时英国一度计划开发此群岛,但未付诸实施。后美国也曾对此岛提出过领土要求,但在基里巴斯独立后即放弃。
菲尼克斯群岛几乎完全无人居住,2005年人口统计发现全群岛的人口仅41人
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位于夏威夷和斐济之间海域,将包括8座珊
瑚环礁、大量天然暗礁和海底山脉。
面积达40万8250平方公里的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是南太平洋上海洋和陆地生物的栖息地。此外,区内还包括已知的14座海底山峰(据推测为死火山)和其他深海栖息地。
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海洋鱼群和鸟类,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原始珊瑚群岛生态系统之一,其规模也为世界最大之一。
该地区已知的动物物种有大约800个,其中包括约200种珊瑚,500种鱼类,18种海洋哺乳动物和44种鸟类。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显示了其原生态的本质,以及作为物种迁移路线与储藏库的重要性。
5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0年8月,菲尼克斯群岛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的5处自然遗产之一,同时也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洋保护区。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国,由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和菲尼克斯群岛构成。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也是基里巴斯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遗产计划主管蒂尔曼·贾格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菲尼克斯群岛的鱼类和海龟健康状况格外突出,抗漂白珊瑚受保护程度也最高。国际社会继续对基里巴斯提供支持,帮助其管理这个保护区的做法,将对保护这里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64&
朝鲜(2项)
高句丽墓葬群包括了63个单独的朝鲜三国时期高句丽王国的坟墓,位于平壤和南浦。它在2004年成为朝鲜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高句丽在5世纪-7世纪的时候曾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上一个强大的王国,该王国在大约前37年创建,后经一系列的扩张后领土大概覆盖了现今朝鲜北部、中国东北部,于427年迁都平壤。
朝鲜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句丽墓葬群包括:
平壤东明王陵与真坡里古坟群
平壤湖南里四神冢
平安南道德花里1、2、3号坟
南浦江西三墓
南浦德兴里古坟
南浦药水里古坟
南浦水山里古坟
南浦龙冈大冢
南浦双楹冢
黄海南道安岳1号坟
黄海南道安岳2号坟
黄海南道安岳3号坟&&&&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65&
开城历史古迹地区
开城历史古迹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的朝鲜开城境内。日,成功申遗成为朝鲜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开城历史古迹地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朝鲜首次向ICOMOS提出将开城历史地区列为世界遗址的申请,但遭到保留。
2012年朝鲜再次提出申请。朝鲜在申请过程中,以“开城的历史纪念物与遗迹(Historic Monuments and Sites in Kaesong)”的名称进行了申请,而ICOMOS则建议使用“开城的纪念物与遗迹(Monuments and Sites in Kaesong)”这一名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日,在柬埔寨金边和平宫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决定将朝鲜申请的开城历史古迹地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朝鲜方面代表人士在大会上表示,这不仅是朝鲜民族的自豪,也是人类共同的骄傲。
据悉,此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开城历史古迹地区包括了开城城、满月台、开城南大门、成均馆、嵩阳书院、王建王陵、恭愍王陵等遗址。[1]&&&&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68&
韩国(10项)
石窟庵位于大韩民国庆州市吐含山,与相距4公里的佛国寺在1995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庵同时也是韩国第24号国宝。
石窟庵与佛国寺一起由新罗景德王时期的金大城创建。[1]石窟庵最初为称为“石佛寺”是金大城为他的前生父母所建,而佛国寺是为他的今世父母所建。[2]佛国寺是位于韩国庆尚北道的一座佛教寺院。寺内的多宝塔,释迦塔,蓝云桥和两座金铜大佛等7个文物被列为韩国国宝。1995年,佛国寺和位于其东部的石窟庵一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佛国寺被认为是新罗佛教艺术的经典。
历史[编辑]
佛国寺多宝塔
佛国寺建于新罗第23代王法兴王15年(528年),当时被称为华严佛国寺或法流寺。 据《三国遗事》记载,佛国寺为751年新罗景德王的宰相金大城为纪念父母所建立。整个工程在774年由新罗王室在金大城去世后完工,并命名为佛国寺。历经壬辰倭乱将佛国寺及其全数宝物烧毁。
寺院在高丽王朝期间和朝鲜王朝早期曾重修。年,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木制建筑被烧毁。1604年,佛国寺再次被重建,之后又经过扩建和不断的重修。据说年朝鲜日治时期日本人曾对寺院进行重修,但无记录表明工程完工。反而寺内的一些贵重的宝物在这一时期丢失。
1966年,二战和朝鲜战争结束后,佛国寺被部分重修。年,朴正熙对佛国寺进行了全面的重修,使其恢复成目前的情况。现在佛国寺知名的石头建筑都是新罗时期的原有建筑。&&&&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70&
海印寺位于韩国庆尚南道伽倻山,与通度寺和松广寺合称韩国佛教三宝寺。寺内藏有高丽八万大藏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高丽大藏经,又称八万大藏经,是13世纪高丽王朝高宗用16年时间雕刻成的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全面的大藏经之一。高丽大藏经内容全面,准确无误,做工精美,为韩国第32号国宝。其保存地韩国海印寺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
高丽大藏经共有1496章,6568卷,汉字,雕刻于81340块木板上。每块木板长24厘米,宽60厘米,高2.6-4.0厘米,重量在3到4公斤。高丽大藏经涵括北宋,契丹和高丽的大藏经版本,并有高丽高僧所添加的内容,对了解古代中国和契丹的大藏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
目录 [隐藏]
3 相关条目
4 参考文献
历史[编辑]
高丽大藏经最早在1087年雕成,称为初雕版。在1232年,因蒙古军入侵高丽,初雕版被烧毁。高丽高宗为祈愿降伏蒙古军,于高宗23年(1236年)再次雕造大藏经。于江都设立大藏都监,于晋州南海县进行雕造,经16年,于高宗38年(1251年)完工。此版称为再雕版高丽大藏经,即是现存的八万大藏经。
高丽大藏经经板原先藏于江都大藏经板堂,在14世纪中叶,为躲避日本人入侵,移置于海印寺,流传至今。
组成[编辑]
高丽大藏经可分成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高丽高宗时期所造本藏,共卷。第二部份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海冥壮雄撰补遗目录中,增列的15部236卷。第三部份,则是将近一万块的杂版。&&&&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74&
宗庙是韩国首尔供奉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灵位的儒教祠庙。宗庙1394年由朝鲜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庙,宗庙199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仪式——宗庙祭礼。宗庙祭礼的音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被称为宗庙祭礼乐。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目录 [隐藏]
3 牌位配置
3.2 永宁殿
3.2.1 正中
3.2.2 西夹
3.2.3 东夹
4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
5 相关条目
6 参考资料
7 外部连接
历史[编辑]
宗庙制度在朝鲜半岛最早由新罗从中国引进。韩国首尔的宗庙1394年由朝鲜太祖李成桂下令修建,被认为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建筑之一。宗庙的主殿叫“宗殿”。宗殿最初由7庙组成(源于《礼记·王制》“天子七庙”),每个庙代表一位朝鲜君主和他的王妃。世宗大王在位期间对宗庙进行了扩建,修建了“永宁殿”。随着朝鲜王朝的延续,宗庙被后来的朝鲜王朝君主由西向东不断扩建,以容纳新增加的神龛。目前的宗庙一共有19个神龛,供奉有19位朝鲜王朝君主和30位王妃的灵位。万历朝鲜战争期间,宗庙被倭烧毁。[来源请求]不过供奉的灵位由于被隐藏在平民家中而逃过劫难。1601年,宗庙被重建后,灵位被放回原处。[2]
建筑[编辑]
正殿:祭祀李氏朝鲜的君主
永宁殿:祭祀李氏朝鲜先祖及年少驾崩的君主
功臣堂:祭祀李氏朝鲜83位功臣
斋室:准备沐浴、祭仪的场所
典祀厅:保管祭器、祭具的仓库
乐工厅:演奏祭祀音乐的乐师待命的地方
牌位配置[编辑]
正殿[编辑]
庙室 王・皇帝 王后・皇后 配享功臣
第1室 太祖大王 神懿王后 赵浚、义安大君、南在、李济、李之兰、南訚、赵仁沃
第2室 太宗大王 元敬王后 河仑、赵英茂、郑擢、李天祐、李来
第3室 世宗大王 昭宪王后 黄喜、崔润德、许稠、申概、李随、让宁大君、孝宁大君
第4室 世祖大王 贞熹王后 权览、韩确、韩明浍
第5室 成宗大王 恭惠王后 申叔舟、郑昌孙、洪应
第6室 中宗大王 端敬王后 朴元宗、成希颜、柳顺汀、郑光弼
第7室 宣祖大王 懿仁王后 李浚庆、李滉、李珥
第8室 仁祖大王 仁烈王后 李元翼、申钦、金瑬、李贵、申景禛、李曙、绫原大君
第9室 孝宗大王 仁宣王后 金尚宪、金集、宋时烈、麟坪大君、闵鼎重、闵维重
第10室 显宗大王 明圣王后 郑太和、金佐明、金寿恒、金万基
第11室 肃宗大王 仁敬王后 南九万、朴世采、尹趾完、崔锡鼎、金锡胄、金万重
第12室 英祖大王 贞圣王后 金昌集、崔奎瑞、闵镇远、赵文命、金在鲁
第13室 正祖大王 孝懿王后 金钟秀、俞彦镐、金祖淳
第14室 纯祖大王 纯元王后 李时秀、金载瓒、金履乔、赵得永、南延君、赵万永
第15室 文祖大王 神贞王后 南公辙、金鏴、赵秉龟
第16室 宪宗大王 孝显王后 李相璜、赵寅永
第17室 哲宗大王 哲仁王后 金洙根、李宪球、益平君
第18室 高宗太皇帝 明成太皇后 闵泳焕、朴圭寿、申应朝、李敦宇
第19室 纯宗孝皇帝 纯明孝皇后 徐正淳、宋近洙、金炳始、李耕稙
纯贞孝皇后
永宁殿[编辑]
正中[编辑]
庙室 王 王后
第1室 穆祖大王 孝恭王后
第2室 翼祖大王 贞淑王后
第3室 度祖大王 敬顺王后
第4室 桓祖大王 懿惠王后
西夹[编辑]
庙室 王 王后 配享功臣
第5室 定宗大王 定安王后 益安大君
第6室 文宗大王 显德王后 河演
第7室 端宗大王 定顺王后 成三问、朴彭年
第8室 德宗大王 昭惠王后
第9室 睿宗大王 章顺王后 朴元亨
第10室 仁宗大王 仁圣王后 洪彦弼、金安国
东夹[编辑]
庙室 王 王后 配享功臣
第11室 明宗大王 仁顺王后 沈连源、李彦迪
第12室 元宗大王 仁献王后
第13室 景宗大王 端懿王后 李濡、闵镇厚
第14室 真宗昭皇帝 孝纯昭皇后
第15室 庄祖懿皇帝 献敬懿皇后 闵百祥、李宗城
第16室 懿愍皇太子 懿愍皇太子妃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编辑]
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儒教仪式——宗庙祭礼。 宗庙祭礼的音乐是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这种祭礼乐源于朝鲜世宗时宫中宴**用《保太平》和《定大业》,在世宗10年(1464年)补充祭礼所需乐曲,并正式被定为宗庙祭礼乐。此后,经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宗庙祭礼乐一度被削弱或中断,但在英祖时期经一些变化,传承至今。宗庙祭礼乐,在举行祭礼过程中按程序用不同乐器演奏《保太平》和《定大业》11曲。 在正殿前台阶上(上月台)演奏无词乐曲的乐队称“登歌曲”;在台阶下(下月台)演奏有词乐曲的乐队称“轩架”。不同时期的乐器编配有所变化,一直传承至今。
《保太平》和《定大业》简洁、有力,其内容为赞颂建立伟大国家并使其发展的国王之功德。在演奏祭礼乐的过程中还有表现文治和武功的舞蹈“文舞”和“武舞”的表演。“文舞”颂扬历代先王们的文德,舞者则伴着《保太平》之乐,左手持笛、右手持带羽毛的长笛;武舞是赞颂先王们武德的舞蹈,舞者伴着《定大业》之乐,手持木制剑和枪、弓、箭。
在宗庙祭礼乐中,主旋律是打击乐,外加长笛、竹笛、奚琴、雅筝等管弦乐器的装饰性旋律。在此基础上还有长鼓、锣、太平箫等乐器增添更多样的曲调,加之伴唱,其浓重和动听都远远胜过其他任何音乐。 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分别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56号和第1号,保存和传承下来。2001年,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80&
华城(朝鲜语:화성)是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的一座城堡。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隐藏]
2 主要建筑
3 相关条目
4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朝鲜李朝正祖十三年(1789年),正祖因父亲庄献世子墓园——永祐园风水不佳,且在墓穴中有蛇,因此将其从杨州拜峰山迁移至水原华山脚下,并更名为显隆园。原位于华山脚下的水原郡官衙及村庄奉命搬迁至八达山脚下。
此后正祖感念于庄献世子的惨死,因此在正祖十八年(1794年)开始在八达山修建华城,计划在世子(后来的纯祖)年满十五岁时(1804年)禅位,随生母惠庆宫洪氏隐居于华城,守护父亲陵墓。此外,正祖还想将华城建设为一座兼具农、工、商业,坚固难攻的城市,从南方拱卫首都汉城。
华城于正祖十八年(1794年)一月七日动工,正祖二十年(1796年)十月十六日竣工,建造经费约80万两。华城由朝鲜王朝实学派哲学家丁若镛设计,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丁若镛设计的西洋式起重机械。
主要建筑[编辑]
长安门,华城北门,门楼五间,左右有双阙,门外有瓮城
八达门,华城南门
苍龙门,华城东门
华西门,华城西门
华虹门,建于正北的水门
访花随柳亭,位于华虹门之东,又名东北阁楼
华城行宫,正门为中阳门,正殿为惠庆宫居住的奉寿堂,国王寝宫为洛南轩,还有长乐堂、景龙馆、维与宅、左翊门、右翊门、新丰楼、未老闲亭等建筑。
大有屯,位于华城西北方的国营农场
万石渠,石砌水库&&&&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82&
庆州历史遗迹地区位于大韩民国庆尚北道原新罗的国都庆州。历史遗迹地区内有新罗遗迹和文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目录 [隐藏]
1.3 大陵苑
1.4 皇龙寺和芬皇寺
3 参考资料
4 外部连接
构成[编辑]
南山[编辑]
芬皇寺石塔
南山是新罗人的圣山。大量新罗佛教和巫教的历史遗迹位于南山地带。新罗佛教历史遗迹包括122座佛寺、53座石雕塑像,64座石塔和16个石灯。南山地带的历史遗迹还包括南山城、鲍石亭遗址、书出池。
月城[编辑]
月城地带的历史遗迹主要包括原新罗宫廷遗址月城、鸡林、雁鸭池遗址和重建部分以及瞻星台。
大陵苑[编辑]
庆州新罗王陵
大陵苑有三座新罗王陵。其中最著名的是天马冢。
皇龙寺和芬皇寺[编辑]
皇龙寺的遗迹表明,该寺占地72500平方米是朝鲜半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佛寺。该佛寺在蒙古入侵高丽时被烧毁,不过有4万多文物从皇龙寺遗址出土。[2]芬皇寺石塔最初有7到9层,目前仅有3层留存。&&&&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84&
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遗址是位于韩国高敞郡、和顺郡和江华郡的支石墓群。支石墓是史前部落首领的陵墓,是史前朝鲜巨石文化的体现。据说韩国拥有世界上40%的支石墓,其中以高敞、和顺、江华地区最为集中。
2000年,高敞、和顺、江华支石墓地点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85&
济州特别自治道(朝鲜语:제주특별자치도;英语:Jeju Special Self-Governing Province),是大韩民国西南部的岛屿地方行政区,由济州岛及其附属岛屿组成,总面积1845.55平方公里,是韩国行政区中最小的道。
济州火山岛和熔岩洞,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遗产[1]。
目录 [隐藏]
1 行政区划
5 友好交流关系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行政区划[编辑]
济州特别自治道下辖2市、7邑、5面、31洞,总人口约565,519人(2008年),道政府位于济州市。
济州市(位于岛北侧,面积976.56平方公里)
西归浦市(位于岛南侧,面积869.82平方公里)
地理[编辑]
济州岛火山柱状节理海岸
济州岛城山日出峰
济州岛是韩国最大的岛,位于朝鲜半岛西南侧的东海上,北距木浦154公里,东北距釜山304公里,东面与日本的对马岛及长崎县隔海相对,西面与中国的上海隔海相离,北面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岛上最高山峰汉拏山,是一座休火山,海拔高达1950米,也是韩国最高峰,超过韩国本土最高峰智异山(海拔1915米)与第二高峰雪岳山(海拔1708米),岛南侧西归浦还有著名的正房瀑布(Jeongbang Waterfall)、天帝渊瀑布与天地渊瀑布等景点,其海岸也有奇特的火山柱状节理海岸。
济州岛气候湿润,为韩国最温暖的地区,年降水量毫米。
历史[编辑]
约3世纪 - 出现古代耽罗国。
1105年 - 高丽废止耽罗国国号,设耽罗郡。
1275年 - 高丽忠烈王恢复耽罗国,设蒙古总管府。
1294年 - 回归高丽管辖,朝鲜王朝初期改制为济州牧。
1416年 - 在济州牧内设置大静及旌义二县。
1864年 - 将济州属全罗道观察使管辖。
1906年 - 废牧使,改设郡守。
1915年 - 废止郡制,改为岛制。
1946年 - 实施道制。
1955年 - 济州邑升格为济州市。
1981年 - 西归邑、中文面合并,升格为西归浦市。
日变更为济州特别自治道,北济州郡并入济州市,南济州郡并入西归浦市。
交通[编辑]
济州国际机场
济州国际机场为韩国使用人次第二多的机场,仅次于仁川机场。[2]
济州国际机场共有13条国内航线 ,大部分韩国本岛的机场皆有飞往济州的航线。国际航线则以邻近国家为主,例如: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台湾等等,共16条路线 (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中国–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西安、兰州、延吉、香港、杭州,菲律宾-马尼拉,台湾-台北、高雄) 。前来济州的旅客94%以上乘坐飞机。
3公里跑道,包括大型飞机 (波音747)在内,每年起降143000次,处理1520万名的游客。
根据第2届机场开发中长期基本计划,计划投入4493亿韩元的公共财源,到2010年为止逐年扩大规模,第一步是到2010年按照年容纳177000次起降以及1864万名旅客的规模扩充主要设施。&&&&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87&
朝鲜王陵(朝鲜语:조선왕릉)是朝鲜李朝时期(1392年-1910年)二十七代国王、王妃以及被追尊的国王及王妃的陵寝及墓园建筑,共有42座,绝大多数分布于今大韩民国京畿道、首尔市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开城市境内。2009年6月,位于大韩民国境内的40座王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隐藏]
1 朝鲜王陵形制
2 分布区域
3 朝鲜王陵列表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朝鲜王陵形制[编辑]
朝鲜王陵和王妃陵的形制严格遵守中国古代的《周礼》、《礼记》等典籍,并以李朝第一代国王李成桂的健元陵为蓝本,通常由神道、红箭门、丁字阁、焚帛炉、神道碑、山神石、石像生、魂游石、长明灯、墓冢、宝顶组成。依据功能划分,则可分为神道、祭拜区、陵寝区三大部分。
在陵区之内,依山水的自然地貌修建有弯曲的神路。红箭门是祭拜区的入口,通常为红色的木栅门,靠近此门的地方有准备日常祭品的水剌房和守陵人员居住的守仆房。红箭门内为祭拜的主要空间——丁字阁。丁字阁为单层建筑,面阔为三间,其中间一间向前凸出,平面呈T字形。在举行陵寝祭祀仪式时,阁内陈设祭主的神位以及供品。在丁字阁旁边通常设有碑亭,以及祭祀王陵所在之山神灵的山神石。
朝鲜王陵的宝顶通常依据风水理论,选择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均为小山脉)环抱之地,背后为主山(来龙),宝顶建在主山的中脊线延长线上。在宝顶之前有名为“魂游石”的长方形石台,供王或王妃的灵魂登台远眺。魂游石旁边立有长明灯,其下方是四方或八方的石柱,长明灯两侧为石望柱。宝顶前方陈列有两对石虎、两对石羊、文臣和武臣各一对。与中国皇陵石像生沿着神道两两对立的纵向排列方式不同,朝鲜王陵的石像生是左右一字排开的。宝顶为圆形,周围立有十二块屏风石或十二地支石。在宝顶后面通常围有半圆形或U形的矮石墙,称为“曲墙”。宝顶之下为墓穴,通常由地面向下挖掘十尺的深度[1]。
朝鲜王朝的王室墓葬分为同原(国王与王妃合葬在同一墓室中)、同原异封(王与王妃合葬在一座陵墓中,但是立两座宝顶;如果在正妃死后还立有继妃,则修建一前二后或者一前三后的三座、四座宝顶)、同陵异冈(王与王妃分葬在两座陵墓中,两座陵墓紧挨在一起,共用同一个兆域和享殿,但以不同的主山作为墓穴的“来龙”。通常王陵在右侧,王妃陵在左侧)和异地安葬(王与王妃在不同的地方建造各自的陵园)四种。
朝鲜王朝初期,王陵的兆域范围为周围一百步,在肃宗朝营建明陵之后扩大了兆域面积,在其境内种植松、柏、栎等乔木,以及杜鹃等灌木。宝顶及墓丘上覆盖的草皮由慕华馆种植[2]。根据朝鲜王朝时期的《国朝五礼仪》,王陵(含妃陵和世子墓园)为禁地,禁止居住、樵采、建造私人坟墓。在被划为王陵兆域的地区,所有的居民和坟墓都要限时迁出。
在朝鲜时期,王陵工程劳役由平民承担,农忙时期则以僧人代替。睿宗修建昌陵时征用了七千名百姓,世宗陵在睿宗元年从广州迁葬至骊州时征发了五千名百姓和一百五十名工匠,消耗大米一千三百二十三石五斗,盐四十一石三斗[3]。&&&&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90&
安东河回村(朝鲜语:안동하회마을)是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的一条村落,因为洛东江支流花川在此回绕而得名。当地保留了朝鲜时代的建筑和风俗,包括河回面具。
日,与庆州良洞村以“韩国历史村落”的名义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93&
吉尔吉斯斯坦(1项)
蘇萊曼 - 至聖之山 (Sulaiman-Too Sacred Mountain) 雄踞於吉&&&&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来自:上海&
发帖:4+878&
昌德宫位于今韩国首尔市,是朝鲜五大宫殿之一。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入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隐藏]
2 主要建筑
4 相关条目
5 参考资料
6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朝鲜李朝太宗五年(1406年)作为景福宫之外的离宫建筑所修建,被称为东阙。昌德宫是朝鲜续1395年修建景福宫后,所修建的第二座宫殿,创建时设有正殿、报平厅、便殿、正寝厅等建筑[1]。太宗十一年(1411年)增设楼阁、寝殿、石桥(锦川桥),以及议政府朝房。太宗时二年建敦化门,设各司朝房。太宗十八年修建朝启厅,将仁政殿西移到现址,面阔三间扩建为面阔五间。世宗元年建仁政殿南行廊。世祖七年命名了昌德宫内的主要殿阁,世祖九年大幅向外扩建宫墙。成宗六年命名了主要宫门。
1592年壬辰倭乱,昌德宫与正宫景福宫一道被倭寇焚毁。由于景福宫规模太大(有宫殿782间),财力有限,因此优先重建规模比较小(宫殿238间)的昌德宫。1609年,光海君重建昌德宫。但是这座新宫也在仁祖反正时烧毁。仁祖25年起再次重建昌德宫。为此拆毁了光海君在仁王山脚下为仁穆大妃建造的仁庆宫,将其中大多数殿宇拆建到昌德宫中[2]。
根据《昌德宫修建都监仪轨》的记载,重建昌德宫时,将仁庆宫光政殿移建为昌德宫宣政殿,仁庆宫庆寿殿、弘政殿移建为昌德宫大造殿,和政堂移建为熙政堂。此外还将仁庆宫庆极堂移建为宝庆堂,青瓦家移建为通明殿,无逸堂移建为养和堂,庆运堂移建为延禧堂,献箴堂移建为演庆堂,寿缕堂和备边司移建为景春殿,庆寿殿后行阁移建为涵仁亭,正顺堂移建为澄光楼,仁德堂移建为太和堂,庆宁殿移建为昭德堂。拆除弘政门南月廊修建了仁政殿东月廊。此外还拆除仁庆宫其他殿阁、门廊,修建了储承殿(世子东宫,英祖四十年烧毁后未重建)、玉华堂、静然堂、烧厨房、灯烛房、别监厅等建筑。[3]
1618年,朝鲜王朝正宫从庆运宫转移至昌德宫,之后约250年里,昌德宫取代景福宫,一直作为朝鲜王朝的正宫使用。在仁祖时期,同权臣金自点勾结的后宫赵贵人曾在昌德宫和昌庆宫中埋下幼儿骨头和从墓地挖来的树,诅咒作为王世子的孝宗和庄烈王后,以让自己的儿子乐善君和崇善君即位。因此孝宗即位后,对昌德宫和昌庆宫展开了修理工程,将两处宫殿所有殿堂的温突(地炕)全部拆开,重换泥土,重铺殿砖。工程从孝宗三年二月十六日开始,三月二十五日结束。由于预算不足,因此征发了两千名僧人,分配到仁庆宫和关王庙居住,参加清理工程。由于在地下不断挖出凶恶污秽之物,因此工程结束后很久,孝宗也没有还宫于此,而是居住在庆运宫中。[4]
为了供养慈懿大妃,孝宗五年修缮了昌德宫的寿静堂,并拆毁庆德宫的钦敬阁、齐政堂、丕显阁、观文阁、协和楼、承晖楼、鱼藻堂、万祥楼等建筑,在昌德宫仁政殿后面原钦敬阁的位置建造了万寿殿和春晖殿[5]。
纯祖三年(1803年)十二月十三日傍晚,处理日常政务的昌德宫便殿宣政殿西行廊失火,延烧至宣政殿和昌德宫正殿——仁政殿,并且威胁到仁政殿西边供奉历代先王御像的璇源殿。这次火灾给大王大妃贞纯王后造成很大打击,在火灾之后十五天下旨停止垂帘听政。纯祖四年八月开始重建仁政殿,四个月后竣工。
纯祖二十九年八月一日午时,在为孝明世子举行葬礼时,昌庆宫发生火灾,烧毁欢庆殿、景春殿、养和堂、涵仁亭、恭默阁、崇文堂、迎春轩、宾阳门等建筑。正当为重修昌庆宫筹措经费时,昌德宫又在纯祖三十三年十月十七日发生大火。火灾起于寝殿大造殿,延烧至熙政堂、澄光楼、景薰阁、玉华堂、养心阁、隆庆轩、兴福轩、齐政阁、静默堂、克绥斋、清香阁、集祥门、观光厅、烧厨房、行阁门等处。这是壬辰倭乱之后朝鲜宫殿最大的一次火灾,内宫地区全部化为灰烬。此时纯祖居住在庆熙宫,因此昌德宫处于闲置状态。失火原因无法确定是纵火还是管理不慎而失火。由于昌德宫是当时朝鲜仅有的大型宫殿,当作正宫使用,因此火灾之后十日就开始重建工作[6]。首先修复了大造殿、熙政堂、以及保存明神宗赏赐礼物的澄光楼(下层为景薰阁)。翌年修复了兴福轩、隆庆轩、玉华堂、养心阁、齐政阁、静默堂、克绥斋、清香阁、集祥门、宣平门、协阳门、曜辉门、同春门等建筑。修复工程共用体木2000株、大圆木3000株、楼柱2000株,均采伐自江原道的金城、宁越、浪川、麟蹄等地。为了筹备木材,下达了禁止入山的封山令。[7]
1868年景福宫重建,正宫移转,昌德宫再度成为离宫。1907年纯宗在昌德宫即位,他住在昌德宫直到1926年去逝。
主要建筑[编辑]
昌德宫的殿阁是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设计而成的,是朝鲜宫殿中最具有自然风貌的宫殿。目前的昌德宫建筑数目仅是其最初的30%, [8] 包括13座建筑和28亭子,占地110英亩。主要建筑包括:
敦化门 - 昌德宫正门,建于1412年,重建于1607年。敦化门是两层门楼式木结构建筑,是昌德宫规模最大的宫门。1592年壬辰倭乱,敦化门被倭寇烧毁。1608年,被重新修复。
金虎门,昌德宫西门,正对锦川桥和进善门
锦川桥 - 建于1411年,是首尔目前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桥梁。
进善门,位于锦川桥东,是前往仁政殿和内宫的必经之路
仁政门,通往正殿仁政殿
仁政殿 - 昌徳宫的正殿,大韩民国国宝,是朝鲜国王处理国事包括登基、会见外国使节的地点。仁政殿建于1405年。1610年和1804年两度重建。
肃章门,位于进善门东,通往便殿宣政殿。
宣政殿 - 最初名为“昌德宫朝启厅”,世祖时更名为“宣政殿”,是朝鲜国王会见大臣商讨、处理日常朝廷政务的地点。东别室称“昭德堂”,西别室称“宝庆堂”。
熙政堂 - 太宗初建时原名“正寝殿”,是国王寝殿,世祖七年改名为“崇文堂”。成宗十四年被火灾焚毁,燕山君二年重建,改名“修文堂”,后又发生火灾,重建后改名为“熙政堂”。熙政堂在1917年再次被烧毁,重建的熙政堂并没有按照原样修建,受到日本传来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殿内铺设了木地板、地毯、玻璃窗和吊灯,殿门外修建了日式的“御车寄”(供国王上下车用的雨棚)。
大造殿 - 朝鲜王妃的寝殿。太宗初建时原名“正殿”,世祖时改名为“两仪殿”,东寝室为丽日殿,西寝室为净月殿,东别室为凝福亭,西别室为玉华堂,楼称澄光楼,楼下称光世殿。世祖十三年,两仪殿改名为“大造殿”。1917年被烧毁,后重建。重建所用的材料拆自景福宫康宁殿。朝鲜最后一位王妃曾居住在此殿。
乐善斋,位于昌德宫东南隅,为大妃居所。纯宗纯定孝皇后尹氏在此居住到1966年,英亲王李垠遗孀梨本宫方子居住至1989年。
上凉亭,下层架空的凉亭
璇源殿,位于昌德宫西北隅,供奉历代国王御容。
后苑 - 后苑是昌德宫的后花园,始建于太宗六年,直世祖九年完成。壬辰倭乱时全毁,光海君二年重建。分为后园、北园、北苑、禁苑四部分。苑中修有多座亭阁,并曾建有祭祀明神宗、明太祖和明思宗的大报坛(皇坛)。后苑内有荷塘和几百种、2600多棵不同的树木,其中一些树木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多年。后苑是朝鲜国王和王妃的私密游所,即使是高官,如果不经朝鲜国王同意都不可入内。后苑因此也被称为“禁苑”或“内苑”。今天的韩国人很多称其为“秘苑”。不过“后苑”仍是最常用的名称。
奎章阁 - 位于后苑内的宙合楼二层,是朝鲜宫廷图书馆。朝鲜科举考试在奎章阁外举行,朝鲜国王在此亲自监考。
演庆堂 - 位于后苑内,1827年重建,仿照 两班士大夫的住宅修建,是朝鲜宫廷的礼堂。
清宴亭,茅草屋顶的圆亭
芙蓉亭,平面呈凸字形,一半位于水中
观览亭,是朝鲜唯一的一座扇面形建筑
霁月光风观
不老门,用整块岩石开凿的园门
玉流川,位于秘苑最北端,为自然石瀑景观
耀金门&&&&
-------------------------------------------------------------------------------------------
爱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顾亦婷
&&&&&&&&&&&...&
世界遗产981个,你知道几个?
以上数据由益盟操盘手独家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号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