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北方设计院近些年与北方建筑的差异

石家庄日报社数字报
第C05版:楼市快报·南门开
&&&&&&&&&&
大讨论:南部商圈如何崛起
专家学者纵论“零点地带”繁华秘籍 稿件来源:
  河北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曹润亭
  石家庄润德国际五金市场、石家庄创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北方绿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郝卫东
  新浪乐居石家庄副总经理、著名地产评论员 赵猛
&&新客站综合规划示意图&&1、火车新客站&&2、东广场&&3、出租车停车场&&4、西广场&&5、长途汽车站场&&6、公交换乘枢纽&&7、非市属办公区&&8、商业宾馆区&&9、邮政物流中心&&10、文化游乐区&&11、商业金融办公区&&12、景观广场&&13、地下隧道入口&&14、中央景观带&&15、商业服务区&&16、体育运动区&&17、普通居住&&18、商住混合区&&19、规划居住社区&&20、文化展览区&&21、专业市场区&&22、医疗保健&&23、商务居住社区&&24、公园游憩区&&25、高架快速路&&□本报记者 水墨&&南部商圈建设:勿忘点、面、线、流四环节&&随着新客站建设速度的加快,地铁、高铁和长途汽车站的呈现,一个以枢纽商业为主体的南部商圈正在形成。因为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都不难发现,交通便利、设施完备,资讯发达的地方商业设施的启动都比较快。毫无疑问,商业是讲究客流量的。在这些客流中是本地客流多,还是外地的客流多,或是流动的客流多,都决定着商业格局的定位与商圈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围绕石家庄新客站的建设而进行的商业配套也好,一些临近的城市综合体也罢;地下的项目也好,地上的住宅也罢,都应该根据客流量的大小与客流的种类,确定好自己的规划布局,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火车站的强大吸引力毋庸置疑,其在石家庄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百、东购、太和、南三条,以及正在崛起的省会金融街和遥相呼应的北国商圈,无一不以火车站为地理中心。而火车站南迁,势必会将这种吸引力随之南迁,随着城市的发展,南部商圈的兴起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我认为省会南部商圈能否最终形成,关键是要抓好点、线、面、流四个环节。所谓点,即新火车站本身和周边区域所建设的重点商业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与新客站一样会构成南部商圈发展的龙头,成为整个商圈崛起的排头兵;所谓线,即围绕新客站而建设的城市综合体、物流仓储市场、批发零售市场、客运市场、货运市场等进行细分划线,寻找适合自己经营的门类与产品;所谓面,即不断完善整个商圈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形成错位与差异化经营的良性竞争格局,切忌简单形式主义的一起上一窝风。要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商业业态的井然有序和焕然一新。所谓流即人流、物流、信息流。因为石家庄新客站自然会形成地上地下、铁路、高铁、公交、长途客货运、邮政等纵横交错的现代人的立体交通枢纽,因此,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会形成人流的交汇、货物的转运,信息的快速滋生与传递。一旦在南部商圈里的项目认真在点、线、面、流上作足文章,那么这个商圈的繁荣必将指日可待。&&南部商圈布局:如何打造旷世精品群&&都说石家庄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点也不假。而我们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更是看重了石家庄火车站南迁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精心谋划同,把我们已经建成的润德五金市场,打造成省城南部商圈的十里金街,把即将建设的留村改造项目做成精品工程,品牌工程,使之成为南部商圈的新地标。&&我们在项目的建设首先要抓好高标准定位。为了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商业与住宅项目,我们投入巨资专门请美国的爱森哲公司和香港戴德梁行给我们的项目进行定位,力求拿出高品质的产品来。为了做到精益求精,我们还投入资金建设一个堪称精品的售楼部,并仅在户型的选择上就已经筛选2000多种。&&其次,我们围绕新客站建设的城市新布局,提出了完善目前的五金市场,做大商业区,物流区,再做住宅项目的发展思路。在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上都说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地段,而是项目的定位是否准确。应该说定位、定位还是定位。基于这样的思路,我们不做综合体,而是做商业、物流和住宅。因为无论中外,围绕火车站的建设,周边必然会形成枢纽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强力把项目打造成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商业中心、电商中心、商业精英中心和总部基地,进而形成石家庄市南部商圈里的项目精品群。&&再次,我们的项目既位于石家庄新客站的南端,又正好处在南出市口的结点上,所以我们要做好一路一站的有序衔接,一抓住宅,二建市场,充分发挥未来新火车站交通枢纽中心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优势,做好产品定位和行业的差异化选择。&&打造新形象,把握好色彩&&石家庄新客站的建设毫无疑问会重新带动南部区域,在给城市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成为一个新的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和城市副中心。围绕新客站建设起一个新的城区或者说是商圈,对于石家庄来说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各个项目的建设者一定要把握住这一机会,把这一区域打造成一个省会城市的新的形象。 &&首先,作为建筑师,我认为必须围绕火车站南迁做好各个项目的前期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总规划和分步规划,在现阶段尤其应注意控制火车站区域内100万平方米大盘的出现,要力求把住宅、商业项目的建设与新客站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进行综合评估后再进行。从而更好的把握交通体系,照顾到地上与地下的结合,商业与住宅的结合,商业设施与物流园区的结合,将街区尽量做成小模块。以方便这一区域庞大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穿越与传递。&&其次,对于居住建筑而言,新客站附近的建筑再也不能简单地选择用涂料进行外立面的粉刷了。要选用更好的建筑材料作为外立面才能与这一区域的地位相吻合;而对于公共建筑则应更加慎重,要对整体建筑的每个细节进行仔细推敲,并严格执行各种规划,千方百计保持规划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建筑形态,进而实现对整个区域建筑风格与规模的总体把握和有序控制。&&其三,这一区域的色彩不要太多枣红、黄、灰等色彩,要在色彩的把握上做到位。比如,尽量选择蓝色、绿色、淡青色、浅米色彩等相对安静些的色彩,以给人的整体感官上的感觉不是太闹为佳。&&巨大客流量,推促服务业&&建成后的新石家庄新客站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必将带动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会对城市结构、功能布局、交通、城市形象等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它将推动城市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促进石家庄市向多中心城市结构转换。&&首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石家庄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新客站作为石家庄未来的交通枢纽,形成新商圈是必然的趋势。预计新客站建成以后,石家庄将产生10余万的客流量,这些人都需要解决吃、住、行问题,至少火车站半径5公里的区域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新客站的商业发展价值巨大。“一小时交通”的实现,使石家庄与周边北京、郑州、太原、济南等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必然推动商业地产的发展。这一区域最被看好的也应是商业地产。新客站建成后,南二环、槐安路段区域将形成一个新的商圈,包括写字楼、公寓、商业等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这一区域商业地产项目必将为各路开发商所争抢。&&其次,区域商业的发展、配套的完善也会对居住需求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但考量到景观、环境等居住因素,虽有利好但不会像商业地产发展机遇如此大。
Copyright@ .cn, 石家庄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本网邮箱:.cn
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13号 联系电话:83 国新网 许可证编号:&&&备案编号 :  来自中文百科专业版
()( | )
() ()( | )
 [[文件:99063.jpg|right|thumb|280px|石家庄城市风光]] [[文件:99063.jpg|right|thumb|280px|石家庄城市风光]]
-[[文件:99062.jpg|right|thumb|280px|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文件:99061.jpg|right|thumb|280px|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文件:99174.jpg|right|thumb|280px|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城南]] [[文件:99174.jpg|right|thumb|280px|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城南]]
  
  
        
-石家庄市区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日 (三) 09:51的版本
石家庄城市风光
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城南
石家庄,旧称“石门”,简称“石”,河北省省会,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石家庄市域历史悠久,所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自古为河朔重镇,西柏坡为中国革命圣地,石家庄于1947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由解放军解放的大城市,孕育了新中国的雏形。石家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正定大佛和赵州桥同为华北四宝。石家庄交通便利,为铁路、高铁枢纽城市;现已成为市区城市人口规模286.2万(2010年)的全国特大城市之一,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医药、纺织工业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华北重要商埠。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山,是首都的南大门。现辖6个区、12个县、5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27.98万人。
  石家庄市是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崛起的新兴城市。城市是年轻的,而她的扎根的这块土地,是古老的,更是富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人民焕发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不断创造出优良业绩。目前石家庄已经成为经济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突出、人民生活富有、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国北方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县――赵县;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4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石家庄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工商业发达,市场前景广阔,投资环境较为优越,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石家庄依托自身优势,正在全力打造“中国药都”、“全国纺织基地”、“华北重要商埠”、“北方特色农业区”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主导的支柱产业,为早日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石家庄市市花:月季;市树:国槐
  石家庄市辖6区17县(市),即新华区、桥西区、桥东区、长安区、裕华区、矿区、辛集市、晋州市、藁城市、新乐市、鹿泉市、正定县、深泽县、无极县、赵县、栾城县、高邑县、元氏县、赞皇县、井陉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镇114个,乡108个,办事处43个,行政村4488个,居委会449个,家委会195个。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为光辉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桥与殿浑然一体,凌空飞架于千丈深涧之间,状如飞虹,设计形式奇巧,建筑雄伟险峻,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美学造诣。在艺术创作领域,著名的有上京毗卢寺壁画。这些壁画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此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也非常丰硕。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20世纪初期,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在此交汇,石家庄就是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25年,这座城市始称石家庄市(后曾改名为石门市)。
  日石家庄市解放,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较大城市之一。同年12月26日,更名为石家庄市。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1948年5月-1949年3月间,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改革开放给石家庄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建成现代化大都市的机遇。石家庄以其环京津、环渤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石家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形成了三横、六纵、二环、十二放射的城市道路网络格局,一在批造型别致的现代化建筑和居民生活小区拔地而起,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雏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正在世界范围内疯狂地进行资本输出与殖民掠夺。而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大地正在经历着民族命运的艰难抗争。这时的石家庄还只是正定府所辖获鹿县的一个小村,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
  命运的转折起源于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修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汉铁路通至石家庄村东并建站,这一车站的设置,对石家庄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03年,正太铁路动工兴建。为进一步压缩开支,主办者决定将正太路的东端起点由正定向南移至石家庄。光绪三十三年(1907)9月,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从此,石家庄村东成为京汉、正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晋冀间最重要的物资转运枢纽。石家庄由此崛起。
  在正太铁路创办之初,法国巴黎铁路开车公司于1904年在石家庄村东建起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为筑路生产枕木、道钉等物料。继之,在附近建造了正太路局办公楼、法国工程师公馆和高级职员寓所。同时,大批中国劳工汇集于此。到1911年,石家庄村南(今大桥路一带)形成了以旅馆、客货栈为主的服务业街区;村东形成沿京汉路分布的工商业区。同时,石家庄炼焦厂、大兴纱厂在石家庄创办,奠定了石家庄工业的雏形。1925年前后,以京汉车站、正太车站、正太总机厂为中心,形成了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全面发展的城镇群落。到1925年设立石门市时,石家庄已经发展到桥东的休门、栗村,人口达到3.3万多人。
  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的石家庄,虽然城镇规模不大,但随着产业工人队伍的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建立,石家庄迅速成为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之一,并成为冀中、冀西一带的政治中心。
城市磨难()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石家庄即开始遭受军阀混战之苦。1920年的直皖战争、1922年的直奉一次战争期间,直系军阀都在石家庄广征车辆、骡马等民用物资,搜刮民财;1924年的直奉二次战争期间,在石门(石家庄当时名称,下同)商会专设了支应局,大肆为军阀征用、供应物资,市民苦不堪言。1926年以后,晋奉战争的主战场就在石家庄一带,兵祸之害,殃及百姓益甚。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由于石家庄的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日军将这里作为其兵站基地,一直驻扎重兵。同时,日本侵略者在此侵占大批良田,建造兵营,挖掘壕沟,铺路架桥,开通机场,扶植地方傀儡,建立日伪政权,石家庄在此期间畸形发展。石家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抢占了石门,他们把石门作为钉在华北解放区的钉子,苦心经营,从打内战的需要出发,挖掘壕沟、修筑堡垒。同时,国民党当局军警匪特勾结,武装走私,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大发接收财。这一时期的石门,货物短缺,饥民遍野,工人大批失业,经济濒临崩溃。
城市新生()
  年,对于石家庄来说,所意味的却不仅是数百个日夜。在这一时期,石家庄以其特殊的地位和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成为石家庄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
  如果说,两条铁路的交汇为乡间小村石家庄带来了城市肇兴的契机,那么,日,历史的目光再一次垂青石家庄——人民解放军攻克这座军事重镇,为城市的发展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石家庄的解放,其意义不仅在于创造了我军“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更在于由此掀开了石家庄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并成为我党管理城市的“试验田”。从1947年11月宣告解放,至1949年8月石家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石家庄在中央工委和华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人民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管理城市,为全国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在此时期,另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又必然地将石家庄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起来。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华北有了一块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拥有4500万人口的解放区。因此,石家庄解放半年后,1948年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进驻石家庄西北的西柏坡村,这个山坳里的小村,成为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石家庄不仅是西柏坡的门户,而且成为党中央的对内、对外接待站。在石家庄,中国革命铸就了新的辉煌。
城市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亲时代的开始。华夏大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年轻的石家庄从此迎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石家庄作为解放战争中解放的第一个关内大城市和中国共产党管理城市的重要试验田,得到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尤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先后多次亲临石家庄视察,大大加快了石家庄城市发展和建设速度。
  亚洲最大抗生素生产企业华北制药厂在此建成,利用石家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创建的石家庄国棉一、二、三、四厂和热电厂等新型工厂陆续投产,石家庄由一个消费为主的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之一。与此同时,一批大中专院校、医疗单位陆续迁来或兴建,国家重点科研院所也迁建到石家庄,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60年代初石家庄市与石家庄专署的合并,在某种意义上进一步强化了石家庄中心城市的地位。日,河北省省会由保定迁到石家庄,确立了石家庄作为全省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并由此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如果说“一五”计划奠定了石家庄作为现代轻纺工业基地的工业格局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那么,省会的确立,不仅强化了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带动了石家庄政治、经济和文化全方位的发展。
城市辉煌()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我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石家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几年,石家庄人民书写了百年发展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全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冲破旧体制的桎梏,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包干”,到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企业承包经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到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单一所有制和单一分配形式,到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横向经济联合,到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建立和文化、技术交流……石家庄的改革开放步步深入。
  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石家庄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连跨台阶:1992年跻身全国50强,居第25位;1997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最强方阵,居第15位,提前四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二环路、地表水厂、民心河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60平方公里发展到近120平方公里。宽阔笔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建筑,无不让人感受到现代都市的繁华;方便快捷的通信,四通八达的交通,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让人体验到人居环境的变化。石家庄市已初步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功能齐全、服务良好、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城市 。为21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近代城市化的起点——偶然的机遇 历史的选择
  据有关史料分析,石家庄村创于明初,原是真定卫的军屯和官庄。直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才成为隶属真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20世纪初,石家庄村的面积还不足0.1平方公里,仅有200户人家,600 余口人。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投资兴建的芦汉(京汉)铁路修到了石家庄,并在石家庄设立了车站,因石家庄名气不大,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叫振头站。1903年正太(今石太)铁路动工兴建,为了减少费用,避免在滹沱河上架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振头站。历史的事变如万花筒,让世人应接不暇。由于偶然的因素,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而由此带来了一个区域在世纪之初的重大变故,一个乡野小村被隆隆的车轮托起,使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后取代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
  正太路起点南移,是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真正起基础作用的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铁路线的通车,一批近代工业相继兴办,其中包括:在石家庄村东创建的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大兴纱厂即石家庄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井陉矿和正丰矿等。近代大工业的兴起,带动了中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920年在铁路以东建造石沧路场子,同时,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等企业也在铁路东兴起。随之,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到1930年,仅产业工人就达1.6万人,大大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石门市自治——从乡野小村到城镇的跨越
  这一决策的实施,导致了石家庄交通地位的变化,也成为新城市崛起的先导因素。光绪三十三年九月(1907年10月)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使石家庄村东一举成为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汇处。在当时公路交通十分落后的背景),铁路交通在物资集散、商品流通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石家庄铁路交通地位的迅速提高,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使石家庄的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到1925年仅铁路以西的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平方公里,开始形成了小城镇的雏形,成为与获鹿县城。正定县城规模相当的新兴城镇。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城市建制酝酿创立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之下。当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令,批准直隶省属11个城镇自7月1日起实行市自治制,其中“石家庄市”“以石家庄为其区域”。但是,由于石家庄村及周围工商业人口还不足一万,所以,获鹿县决定把铁路以东的休门、栗村合并在内,使这个新市镇的人口达33077人。经过多方协商,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村名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石门市”。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指令第12713号,批准“将直隶省石家庄、休门两市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从当时民国政府的文件可以看出,“市”这个概念在使用中十分混乱,与小城镇、市镇有许多类似之处,根本不是建制市的一种标准概念,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所以,这时的“石门市”,与“获鹿市”,“正定市”、“辛集市”等实行市自治制的城镇一样,不过是一种小城镇的管理模式。1928年,中国开始将“市”作为一种行政建制。南京民国政府颁发了《普通市组织法大纲》和《特别市组织法大纲》,规定了设立普通市和特别市的条件。审批程序,开创了中国市级建制的先河。而此前直隶省实施“市自治制”的11个所谓的“市”,显然不符合建制市的条件,所以一律取消。虽然石门设市未成,但并未阻挡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人口向石门集中,或充实产业工人队伍,或从事商业,服务业,或经营小作坊手工业。到1930年,石门产业工人总数已达16000多人。1933年7月,石门总工商户约230余家(包括银行,钱庄、工商企业)。随着交通地位的提高,电信、邮政事业也不断发展。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工商业,石门的社会管理机关也不断增加,政法方面有石门地方法院,石门地方检察院、石门特种公安局;税务方面有石家庄统税管理所、石门区税务征收专局、石门屠宰检验税局,西南区矿产税务局,河北第九区烟酒稽征分局、获鹿县汕饼花籽牙税征收所等等。与此同时,驻石门的军队、宪兵及各类行政机关、军政、商税各界官员、随员不断扩充,人口不断增长,到1937年6月石门总人口已达72100多人。从当时的城市规模和交通地位来看,石家庄已经取代了获鹿城作为晋冀两省之间物资集散地的地位,并且正在取代正定城逐步成为这一地区内交通、邮政、通讯中心。
  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他们十分看重石门的交通地位,采取一系列手段,把石门培植成他们长期侵占华北的军事基地。一方面大量增加兵力,拓展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的军事地位。另一方面在这里扶植傀儡政权,日扶植设立了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呈文给伪华北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称:“石门地当冲要,居京汉路中枢,正大路起点,物产集中,工商荟萃,人口虽不足三十万,而政治,经济具有特殊情形,拟请准予设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签发《行政委员会指令(秘字第1027号)》,批准石门设市。
  1941年,石家庄至德州的铁路建成通车,将京汉铁路与津浦铁路连接起来,使石家庄的交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事实上,日伪时期的石门市,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已经远远高于正定城,而成为这一地区新兴的中心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坚持活动在正定、获鹿等周围各县,不断地对石门日伪政权进行打击,所以,石门市只是一个侵略者控制下的军事重镇,在行政,区域管理、经济辐射和文化影响等方面还不具备中心城市的属性。1947年l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同年12月26 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同时,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成立,标志着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初步确立。新中国成立后,石家庄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进一步提高,成为石家庄专区所在地,管辖正定,获鹿等17个县,从此,真正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同时在经济辐射、文化影响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彻底取代了正定城的地位,而成为现代石家庄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石家庄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东与衡水接壤,南与邢台毗连,西与山西为邻,北与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南北向最长148公里,东西向最宽175公里,周边界长760公里。辖区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6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地处平山县的最高山峰驼梁海拔2281米,为河北省境内的第五高峰,是石家庄的制高点。东部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庞村海拔28米,为辖区内的最低点。
  石家庄资源丰富。全市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矿产地和矿点明储量的有1 7种,矿产地58处。优质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白云母等20余种。铁、锰、铬、钒、钛、铜、铅、锌等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各县(市)、区。地热资源已发现1 8处,热水总流量1。3 9万立方米/日,其中平山县温塘地下热水属天然露头,水温68℃,水质好,富含医疗价值较高的氡元素。
  全市已查明的植物资源2 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230余种。农业资源丰富,现有耕地5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优质玉米、小麦、棉花、梨、枣、核桃等,品种多、种植面积大,是河北省粮、棉主产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绿色农业基地之一。
  全市林业发展迅速,拥有林地面积506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2 3 7万亩,果品经济林249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 1.8%,林业产业总值达到46亿元,目前尚有宜林荒山、荒滩300万亩。西部山区山场资源广阔,适宜发展生态林和干果经济林,滹沱河、沙河等五条河流故道,沙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防风固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
  石家庄市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纺织基地之一,是国家确认的首批生物产业基地,也是河北省的工业大市。“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投巨资在石家庄市建设大型棉纺织厂、制药厂,奠定了石家庄工业的基础。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石家庄市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最大,华北制药集团等6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工业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以医药、纺织、化工、机械、电子、食品、轻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
  石家庄 位于新华区东南部。其范围,东至北大街,西至西横街西侧北于家胡同一带,北至北后街北侧,南至丁字斜街至大桥路一带。现存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记,已有石家庄村名。清光绪四年一《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据调查,清朝末年全村有殷、于、姚、马、卢、胡、白、潘、赵、谷等姓氏,约200户人家,600人左右。可见,石家庄原是获鹿县一个小村。现在的石家庄市就是在这个小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范村 位于长安区中南部。其范围东至东大街,西至青园街,南至范西路,北至长安西路。范村原属获鹿县,明嘉请本《获鹿县志》上已有范村乡之名。日划归市郊。1956年划入市内长安区,但村民仍属农业人口。随着城市的发展,该村耕地逐年减少,村民由以农为主逐渐转向从事工副业生产。至1980年,该村已无耕地,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至此,范村已不是自然村名,而成为城市居民片区各称。
  谈村 位于长安区广安大街北段西侧。西邻长安公园,南至谈南路,北至和平中路。谈村原系范谭(谈)村和小谈村两个村。大体以谈西街、谈小街为界,以南为范谈村,以北为小谈村。范谈村原属获鹿县,据张氏祠堂碑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氏始祖自山西迁来时,已有此村。小谈村原属正定县。两村于日同时划入市郊。1956年划归市内长安区,但村民仍以农为主,1958年公社化时,两村合并改称谈村,成立谈村生产大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耕地逐渐被征用,村民转向从事工副业生产,1980年全部转为城市居民,谈村完全成为城市居民片区。
  八家庄 位于长安区北部,建设北大街北段路东。东邻花园村,西至建设北大街,南傍棉纺五厂,北靠东货厂。该村原属正定县。据明万历四年本《真定县志》记载,“八家庄在城西南二十里有十六户”。相传明初有潘氏一户迁来此地定居,后生八子,分成八家,形成村落,取名八家庄。日划入市郊。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该村耕地逐渐被征用,村民由以农为主转向从事工副业生产,1980年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同时由郊区划归长安区,属建设大街办事处,成为城市居民片区。
  彭村 位于桥东区西南部。东邻市电机二厂、南临东风西路,西临胜利南街。据该村老年人座谈;原有刘氏家谱和祖坟碑文记载,彭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有刘姓兄弟二人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新乐县,因兄弟不和,其中一人又迁此定居,渐成村落。起初多搭棚为屋,故名棚村,沿用至民国初年。后村民感到“棚”字不雅,于民国九年按谐音改为彭村。原为东三教附属的自然村,1940年始分出独立。日从获鹿县划入市郊。1948年下半年划归市内三区(即今桥东区的一部分)。
  休门 在当地方言中读作“Qiu men”。位于桥东区中部。北临解放路,南临四中路,西至南、北人字街东段,东临建设南大街。休门原为获鹿县的一个村镇。据村民介绍,约于1939年在小沿村东南地内,曾出土一块古砖,上刻:“大隋大业七年石邑县休门乡赵氏”字样,可见隋朝已有此村。明嘉靖本《获鹿县志》也记有“休门乡”名。1925年筹建石门市时划入市内。“休门”之名,按字义是吉庆之门的意思。休门原为一较大集镇,每逢旧历四、九为集日。东西大街有店铺,至今有几处门面尚存,一些街巷名称也留下了集市的痕迹,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当年的棉花市。
  栗村 位于桥东区中部。北至和平西路,南至村南街,西至胜利街,东至长征街。栗村原为两个村,今平安北大街以东为东北栗村,以西为西北栗村。均属获鹿县。相传明永乐十三年,任姓由洪洞县迁至东北栗村时就有此村,西北栗村形成还早,这两个村与栾城县南栗村对称而得名。亦按姓氏称西北栗村为姚栗村,东北栗村为任栗村。后来逐渐合并成一个村,1956年成立办事处时,正式命名为栗村。栗村于1925年筹建石门市时划入市内,我市最早的居民区之一,同时也长期有一部分农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西里村 位于桥西区西部。其范围东至石太铁路,南至石邑路,西至友谊南大街,北至中山中路。该村原属获鹿县,明嘉靖本《获鹿县志》记有西里乡之名,清代曾将该村写为西李村。日划入市郊。1980年划归市内桥西区,由农村转变为城市居民片区,村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
  东里村 位于桥西区中南部。其范围,东至小斜街,南至东建胡同,西至前进街,北至南马路(原菜市街)。该村原属获鹿县。清乾隆本《获鹿县志》附图上的“东李村”即该村。清末县图标为“东里村”。日划入市郊,逐渐由村落转化为城市居民区。解放前村民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兼营碾米、磨面业,尤以碾米较为闻名。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划归市二区(今桥西区),属十二街政府。
  袁家营 位于新华区中部。其范围,东至革新西街,西至水源街。北至新开路,南至地区招待处北侧。相传该村原有姓袁的两户,故称袁家营。清光绪四年本《获鹿县志》所列“元家营”即指该村。是原属获鹿县的一个小自然村。日划入市郊。日,石家庄解放后划归市内第一区(即今新华区)。
  东焦 位于新华区中部。其范围,东至中华北大街,西至革新西街北头,北至宁安路,南至新开路。相传宋金时代,在今东焦、西焦、北焦三村之间有一铁匠营。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至铁匠营附近定居,渐成村落,取名焦村。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北太堡庄(今后太保)《重修圣佛寺碑记》和嘉靖本《获鹿县志》,均载有焦村之名。后因该村地处古太平河散温地带,为防水患而疏浚河道。于是,焦村一分为三,位于东者为东焦。东焦村原属获鹿县。日划入市郊。日,石家庄解放后,划归市内,归第一区(即今新华区)。
  正定八大碗 是正定一带民间传统菜肴的主要代表,此技艺创造经过历史演变和战乱,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并开始广泛流行。正定八大碗制作技艺以“宋记”最为正宗,最具传统风格。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并精选其肘子肉、后臀肉,还有以精肉做成馅制成肉丸子,分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四素以萝卜、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等30余种,根据招待的客人不同,选择其中八种,经过其独特制作工艺做熟而成。由此技艺制作的八大碗已经成为该县城乡婚庆、重大节日招待尊贵客人时,不可缺少的一套菜肴,已成为正定县民俗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扇鼓(赵州扇鼓) 起源于汉代,是由乞讨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自娱性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明清两代遍及城乡各阶层,明未清初流传到赵县一带,主要分布在城东杨户,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章等地,各自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赵州扇鼓的鼓面为圆形,鼓柄下端弯成云钩状,钩的左、中、右三处各吊三个铁环,共有九个铁环,铁环表面突起螺旋状棱形花纹。正如老艺人所说“扇鼓扇鼓圆又圆,上打下坠九连环”。扇鼓的表演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即独唱和对歌形式、故事形式、说唱形式以歌舞形式。其艺术风格明快、活泼、诙谐、风趣,适合舞台表演和广场表演。赵州扇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的鼓点套路以及艺术风格都很独特,是赵县民间文化的瑰宝,也是河北省优秀的民间艺术之花。
  乐乐腔 是传承于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但唱腔独特、乐律优美,没有发现与现有的任何剧种有很深的渊源。乐乐腔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传。目前能向上追溯9代。乐乐腔文武场齐全,主要乐器有主弦四股弦,下配二胡、板胡、笛子等,打击乐有板鼓、手板、大锣、手钗、小锣、梆子、堂鼓。其唱腔虽然独特,乐律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一直靠口传传承下来。该剧种板式单调,仅有头板(慢板)、二板,三板却是同调,还有变调、梅花调、冲台、哭头、花腔、读信等几种原始唱腔。传统剧目有《罗裙记》、《翠屏山》、《金玉坠》、《劈山救母》等,共有三十多部,后来又新排练了《杨八姐游春》、《白蛇传》、《文书记》等。乐乐腔的曲调轻柔、优美,在表演程式上与京剧相差无几,在剧目上文武兼备,大小结合,悲喜欢乐,无所不有,适合各阶层观众的口味,所以乐乐腔能保持几百年演出不衰。
  无极剪纸 源于清末民初,本地很早就有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在窗纸贴窗花的习俗,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后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古朴大方,纯真完美,作品大多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赋予时代特色。无极剪纸为单色剪纸,以杨素苗为代表的民间剪纸艺人创作了“龙凤呈祥”系列、花灯系列、人物系列、花鸟草虫系列、双喜图系列、成语吉语系列六大类作品,既有传统的“百鸟朝凤”、“花好月圆”、“白菜蝈蝈”等,也有反映时代变迁的“勤俭持家”、“红心向党”、“五讲四美”、“勤劳致富”、“改革开放”等作品。
  抬花杠 为栾城县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花会舞蹈,源起历史上人们对苍岩山庙中“三仙姑”的祭祀仪式,以舞者肩抬三仙姑圣像“过驾”而得名,是祭祀舞队中的领队舞种,后逐渐演变成为群众自娱性的广场艺术。一副花杠由二人抬,杠子用竹料加工制成,所抬之物称为“杠箱”,领杠人手持押杠牌,其为船桨状,表演者有俊杠(富杠)、丑杠(穷杠)之分。抬花杠没有任何乐器伴奏,抬杠舞动时,杠箱上下颤动,使杠箱上的铁环发出哒哒的声响,恰与舞蹈合拍,这种特殊的伴奏声与舞蹈融为一体,具有特殊的效果,别有情趣。抬花杠表演时可单驾亦可多驾,杠子在舞者的头、肩、背、臀等部位不断滑动,配以站立、卧、蹲、躺等翻腾动作,舞者需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使杠子自由翻转,舞蹈动作粗犷质朴,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石家庄丝弦
  耿村民间故事
  井陉拉花
  婚丧习俗 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石家庄人生子大贺,婚嫁大庆,死者厚葬,既隆重,又有一整重规程,其场面之热烈、壮观,其礼数之繁杂,最集中地反映了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婚丧风俗既是经济生活的折射,又是思想观念的直接体现,从中可以窥见民风民俗中的崇拜信和趋福避祸的心理。但是,也不可回避,在一套套繁文缛节中,掺杂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渗透着农耕文化的影响,在一场场铺张浪费的大操大办中,暴露了追逐虚荣、比阔斗富的恶习。
  治家习俗 旧时,石家庄市的广大家庭的教子治家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方式方法和具体内容。在农村是血缘与土地把一家人扭结在一起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一起生产共同消费。孩子是依倚在父母、奶奶爷爷身边渐渐长成成人的。农村生活环境、农民思想意识、农家生活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家长主宰一家事务。家长普遍认为家有家风,门有门风。故有“将门出虎子”、“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和“拙手笨脚的娘,培育不出会描龙绣凤的闺女来”之说。农家很少有成文家规、家教,但却有共同的、约定俗成的代代相传的治家、教子方式方法。
  1. 家风 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民完全依赖土地,靠于吃饭,起五更,睡半夜,终日操劳,所收无几,生活十分艰苦。环境迫使人们渐渐养成勤劳、节俭和忠厚的优良品质。勤劳、节俭、忠厚是农民教子、治家的纲领。
  2. 家教 《三字经》、《弟子规》比较全面宣扬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流行甚广,影响深远,被官方、民间认为是良好启蒙读物。农家多取其精华,变为口头语言,或小故事教育子女。这种教育是口头的,随时随地的,一点一滴的,反反复复的,日积月累进行的,这种教育如同毛毛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又如同无形的刻刀,雕塑着每个人的心灵。母教子、婆传媳,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3. 家长制 旧社会农村家庭,多半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遵循传统的伦理纲常观念,家业的所有权归家长一人所有。家长主宰一切家务。
  4. 家规 旧时,家规多半带有封建性、强制性。如寡妇不准再嫁;媳妇有犯“三从四德”可休妻;从事剃头修脚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死了不得入祖坟等。
  居住习俗 石家庄市西依太行山,地势起伏很大,因而形成了山区与平原各居半壁江山的地貌特征。虽此,石家庄各地居住民俗的差距却不是很大,尤其是现代时期,纯山区型的居俗已相当少见,山区、丘陵地带的居住风俗和房宅式样同东部各县市的一致性目益趋同。
  1. 居住地的选择 从古至今,石家庄的人们对居住地点的选择是很重视的。古人言“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人们总是把选择“风水宝地”摆到首要地位。择址标准为:地势好,水源近;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其他因素,如井陉等山区建房习惯选择背靠山坡地方,正定等地选择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建筑村落或宅院。还有许多地方在选择居住地点时“宁在庙前,不在庙后;宁在庙左,不在庙右”,“宁在学房,不在庙堂”。实质上也是追求人丁兴旺意识的反映。
  2. 村落规模 石家庄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自古人们择吉营宅,连宅成村,居村为民,繁衍生息。从石家庄市的历史发展来看,山区同平原地区,古代同现代,贫穷地区同富裕地区,村落规模的大小和村落的营建质量有着很大差别。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比较大,村落之间距离也相对较近,有的甚至相互毗连。而在山区县,村落的规模相对较小,也比较分散。在富裕地区的村落则比在贫瘠地区的村落营建质量要好,这种对比现在表现的更为突出。
  3. 房屋式样 解放前,石家庄各地的宅院布局,以“四合院”为最高追求。人们一般以坐朝南的北房为正房(北正房),另有厢房(东、西房)及南房,围筑成一个方正的四合院落。正房与厢房既可单独成幢,也可以北东、北西,或北东西房一体建构,还可以通过走廊将各房连接起来。从房屋的式样看,主要可以分为:(1)平房,是最普通、最一般的农村住宅,其状似一个方形盒子,前山墙顶由外突出二、三寸的青砖或者突出一尺左右的椽子,支托着房顶,形成一个房檐。(2)牵檐房,又叫厦架房、夏子、抱厦等。其同平房的主要区别,是在阳面山墙之外再增加二檩宽度,由数根明柱支撑,形成一个独立的敞廊,廊顶和廊基(厦台)都与原房是同一个整体,可以防止夏季雨水潲进门窗内,窗前的夏台上也可以堆放一些物品。(3)瓦房,主要是针对平房和牵檐房的顶子而言。如果是铺瓦的顶就统一称作瓦房。瓦房一般都有青瓦铺成脊状,以便迅速排泄雨水。由于瓦房的造价较高,普通百姓建盖较少,一般都是衙署大户才盖。(4)楼房,指的是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子。石家庄历史上各地盖的都不多,主要是造价太高,普通百姓盖不起,只是一小部分地主大户才盖些楼房。20世纪80年代后,石家庄各地普通百性的楼房日益增多,至今仍旧势头不减。(5)窑洞,指的是西部山区的拱碹式房屋。窑洞的形成方式分为两种:开挖式,是早期人们直接在山体上挖洞成屋;垒建式,是人们依傍山坡人工垒石、顶部发碹建成的窑洞。窑洞的内部结构也分两种:直(筒)式,每孔窑洞各自独立、单门单窗;复工窑洞,指窑洞内部完全或部分相互连通,如同平原的帘子屋。开挖式窑洞现已基本绝迹,垒建式窑洞还很常见。过去窑洞的门窗上方墙壁均是圆碹,20世纪80年代前后多改为半碹式。后来,除窑洞的前山项是圆碹,门窗部分基本都改成为方形。进入90年代以来,西部山区也已大量建盖平房,式样、材料同平原地区没什么两样。
  4. 房屋建筑 在石家庄各地,以北正房为主体的四合院式民居格式,以及建房风格、材料和房间功能,都是持续到解放初期才逐渐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房屋结构,从古到今基本上经历了土木结构、砖木结构、钢筋水泥结构三个主要阶段。
  5. 公益文化设施 在连宅成村的自然过程中,各地村落的公益文化体现特别突出:
  (1)戏楼 有的叫戏棚、戏台或歌楼。这种纯粹的文化娱乐设施,有的是从建村之日就兴建的,以后随人口增多又不断变换地址和规模。在保存戏楼比较好的西部山区,今天也可以在一个村庄同时见到不同时代的好几幢戏楼,它们早的建于明清时期,晚的建于文革后期或改革开放初期。戏楼规模也从早期的一间房大小到现代近百平方米的大型舞台不等。戏楼的筹建资金基本由个人捐献。因此,古今许多戏楼都会附有刻记捐建者姓名和捐献钱物数量的石碑,相对而言,平原各县的固定戏楼很少,都是临时搭建席棚,过后即拆。虽然文革中各地曾垒建过一些无棚的戏台,但现在基本没有留存。
  (2)官房(坊) 是建于村落中央位置的村内公事处所。这里是一个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官房,如华北地区著名的“民俗文化村”井陉县于家村及其附近的攀家村、高家坡等,均保存有保清时期的“官房”。历史上“官房”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发布新闻、召开集会、商议村事等方面。其经济功能则同其作为村内冲要位置的第一标志密切相关,如集市交易的进行、贩夫走卒的物换,麻糖、肉铺的选址等,无一不是首选在官房左右。而把戏楼建在官房附近,则更是官房政教功能的体现之一。“官房”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已经很少被人听知悉。但官房的功能却被各地的“村委会”(大院平房或小型楼房)基本承续下来。
  (3)小庙 作为精神信仰的一个体现,各类小庙在石家庄各地的修建极为普遍,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村庄没有小庙存在。实际上石家庄各地对小庙的修建和供奉,并不是出于宗教信仰,而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如供奉观音者,绝大部分并不是佛教徒,而仅是为了祈求观音去邪保安。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小庙的修建也五花八门:观音庙、龙王庙、老母庙、娘娘庙、奶奶庙、三官庙、老爷庙、老虎庙等等,无所不有。小庙的规模很小,有的就是“三块砖一个庙”。虽此,小庙建筑却是整个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处的位置一般都比较冲要,或当路口或临大道,供人们在初一、十五等时间烧香叩拜。滥建小庙,烧香磕头,包含有很明显的封建迷信成份,应当逐步加以劝禁。但客观的分析,庙事又是反映农民愿望和心态的重要途径之一:久旱不雨,人们去龙王庙求雨,反映了对雨水强烈的祈盼愿望;久病不愈,人们去求观音菩萨,则反映了人们摆脱疾病,强身健本的良好企盼。即使在今天,人们也经常通过庙会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如农历二月二十九某地一个小庙会,就在席棚上贴有“贪官小人猖狂一时,良民君子心安一世”的醒目对联,表达了百姓对个别贪污腐败行为和道德低下者的愤怒,以及对平淡人生的追求。
  (4)牌坊、纪念物 牌访,主要是历史上的贞节牌坊和功德牌坊;纪念物,被公众认可的、有重要意义的,如井陉县高家坡村传说是祖先从山西刚刚迁来时所栽的大槐树。
  饮茶习俗 石家庄不产茶叶,但喝茶的人很多。解放前石家庄的茶馆比较多,比起京城的茶馆毫不逊色。石家庄的茶馆并不一定都称为茶馆,有的称“茶肆”、“茶坊”,有的称“茶铺”。那时的茶馆形式多样,按种类来说,有书茶馆、戏茶馆、酒茶馆、清茶馆。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石家庄人喝茶的兴趣有增无减,但进茶馆喝茶的还是少数。
  破五习俗 正月初五叫“破五”。清晨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相传,“破五”来自梁山泊。曾头市与梁山为敌,初五这天晁盖中史文恭毒箭身亡。将士回寨吃了顿肉馅饺子,意思中吃史文恭的肉,定为晁天王报仇雪恨,日久形成“破五”风俗。又说,这天是财神的生日,清早户户迎财神。
  打春 农历24个节气,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民间叫“打春”。相传,古代每逢立春之前,地方官府要塑一头泥牛称春牛,肚子里放些五谷杂粮。在所塑的泥牛旁边再塑一个人,手扬皮鞭称“芒神”。立春这天地方官府要举行“打春牛”仪式。地方主要官员先打三鞭,意思是春天到了,他先带个头,规劝人们早早耕种田地,争取好收成。另一个意思“打”掉春牛的懒气,好勤勤恳恳下地拉梨。之后,民众乱打“春牛”,并捡打下的泥土块和五谷杂粮。回家后将泥土块和成泥,涂在灶边、牛棚的墙上,以示六畜兴旺。把所检的五谷粒撒在存放粮食的囤里,以示五谷丰登。旧时的木刻年画有“春牛图”,上边印有柳丝飞燕和牧童,下边印有每个月大进或小进(即大进30天,小进29天),及二十四个节气名称、日期(好似现在的挂历),农民把画贴在墙上,随时阅读十分方便。如今鞭打春牛古俗已不复存在,只是立春这城在牲口的笼头上系一个红布条,以求吉祥。
  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又叫“天仓节”。它是象征“大囤满,小囤流,五谷丰登”的节日。按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小米干饭,喝杂面汤。民间有“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顺口溜。相传:古代有个皇帝叫“履癸”,贪得无厌,税重如山,每年征集许多粮食,建筑了一个大粮仓,派粮官日夜看守。“履癸”六年,老天爷一连三年滴雨未下,土地干旱,裂缝宽尺余,农家颗粒不收,民不聊生,饥殍遍野。粮官是个忠厚老实人,他不忍心上种粮的人一个个活活饿死,便把粮仓四门打开,任饥民随意装进口袋往家里扛。这样救了许多濒临残废线的黎民百姓。粮仓是皇家粮仓,他是吃皇粮的守仓人,开仓济贫救了百姓,可他怎么向皇帝交差呢?于是,放火烧仓,他也葬身于火海。为了纪念这位不知姓名的粮宫,并盼望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寄托人们的深情厚谊,把这天叫“填仓节”,填仓佳话世世代代流传至今。每逢“填仓节”这天,各家各户早早起床,筛些草木灰,放在簸箕里,一手端簸箕一手持木棍敲打,灰随簸箕撒出,在院子里画一个个灰圈,再画个十字为 形。之后每个格里撒数粒麦子、高梁、豆了、谷子等杂粮,用砖压住。十字的中心放些杂面条。一家人吃完早饭后,将压粮的砖拿去,让鸡啄粮,让狗舔食杂面条寓意是粮满仓,人们不愁吃愁穿,鸡狗也有食。用灰画图称“打仓”即修仓。杂面谐音五谷杂娘。天长日久,有的人把所画的仓装饰一番,如加个花边,画“吉祥如意”、“五谷丰收”、“连年有余”等,更有在所画的仓边画个梯子,以示粮仓高大。早在六七十年以前这个节日已不复存在。
平山县王母庙会 平山县县城西北有个王母村,相传王母娘娘就是在这个村出生的。时间在每年农历三月二日至三月六日。
  洪州庙会 平山县洪子店是个古镇,据说是北宋穆桂英破过的洪州。正会是农历四月初四,初二开始,共五天。
  栾城县庙会 民国前,栾城县每个村庄都有庙宇,多者达十余座,皆有庙日,有的村形成庙会,庙会期有戏曲、杂耍之类,过庙村各家盛情款待客人,走亲访友的赶庙者流连宴乐,热闹非常。有的村则形不成庙会,只是在庙日各家改善生活而已。
  井陉雪花山庙会 起源于祭神,早在明嘉靖年间,雪花山建有碧霞元君庙,为祭祀碧霞元君遂起庙会,时间为农历四月十六至十八三天,由井陉旧城所在各村组织,周围四五十个村庄参加。其庙会有很严格的仪式,从准备起会,到正式过会,都有一套程序。
  苍岩山景庄菩萨会 苍岩山自农历三月初一庙门大开到三十日关闭,整整一个月的庙会游人似水,香客云集,热闹非凡。庙会历史悠久,规模盛大,形式多样。而景庄菩萨会(料名神通会)隆重威严,独具特色,是苍岩山庙会中最为精彩的一幕。菩萨会围绕着三奶奶的满朝銮驾,展示了隆重的皇家出行气派。
  石家庄市旅游业自八十年代起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前景非常广阔的旅游城市,是海内外宾朋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
  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广阔。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其中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革命纪念地等人文资源,又有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还有风俗民情、商贸购物、都市观光等独特资源,不仅种类全、数量多,而且开发价值很高。
  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0余处,各类文物景点多达1200余处;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封龙山、天桂山);还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省历史文化名称――赵县;以及省级旅游度假村4处(蟠龙湖、苍岩山、温塘、嶂石岩),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五岳寨),省级森林公园7处(仙台山、驼梁、南寺掌、赤支、龙州湖、西柏坡等),国家级和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旅游要素齐备,产业初具规模。石家庄市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市已建成开放且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24处,星级宾馆24家,涉外定点饭店12家,定点餐馆5家,景区内集体、个体旅游宾馆饭店510家,全市旅游宾馆(饭店)总床位近2万张。城市现有国际旅行社12家,国内旅行社85家,旅游定点生产厂4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6万人。
  体制不断完善,管理日趋规范。近年来,省、市各级领导对旅游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在政策、资金、体制、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有利地促进了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石家庄市及正定、井陉、鹿泉、赞皇、平山、元氏、赵县、灵寿、藁城、矿区、高邑等11个县(市)区相继建立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重点景区还建有景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还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管理办法和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使石家庄市的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陈列馆广场
  西柏坡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
  赵州桥 
太行群峰--苍岩山
o 天下奇寨--抱犊寨
o 广惠寺华塔
o 天宁寺凌霄塔
o 临济寺澄灵塔
o 古城正定
o 开元寺钟楼
o 唐代风动碑
o 群宫荟萃
o 柏林禅寺
o 桥梁鼻祖--
o 革命圣地
扫描二维码可以用手机浏览词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北方汽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