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双胞胎儿子,现在马上2岁4个月了还不戴耳机学说话话,就会叫妈

来源:亲宝宝每次发一些关于宝宝发育的内容时,小编都有注意到评论中很多妈妈很着急孩子两岁了还不太会说话,担心是不是语言落后了等等,于是上周亲宝宝微课堂小编给妈妈们邀请到了杭州美中宜和儿童保健中心的冯建英医生,她给大家分享了各个阶段儿童语言的发育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开口说话。讲座干货满满,相信妈妈们看完今天的微课实录整理,能在语言这条道上少走一些弯路。专家简介:杭州美中宜和儿童保健中心 冯建英2001年毕业温州医科大学儿科系,长期从事儿童医疗工作。毕业后即在市级医院从事新生儿监护及儿科临床工作,后在浙江省级公立医院从事儿童保健及康复治疗。擅长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运动发育落后的诊治和语言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早期干预对语言认知培养的重要性在讲课之前,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关于狼孩的。1920年,在印度的丛林里面发现两个小女孩,一个不久之后就死了,另外一个被发现时才一岁半。一个在丛林生活了一年半的小女孩,在人类的抚养下究竟能够发育得怎么样呢?我们可能会认为一岁半的小女孩在人类抚养下,也能够跟正常的儿童一样说话、交流,但事实是这个小女孩在被人类抚养了两年之后,只会说两个单词,在精细动作和人类情感方面,掌握的远远不够。到她十七岁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只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水平。中国也有这样的狼孩、猪孩的报道,结果跟这个印度的狼孩差不多。所以我们说前两年的语言认知培养非常重要,虽然孩子从大脑的结构上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其实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大脑的结构,还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的宝宝核磁做出来看大脑结构都完全正常,为什么不会说话或者走路姿势不好呢?”其实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只能够辅助我们做一些诊断,最终还是要靠宝宝临床表现来做治疗方案。所以很多早产儿高危儿的语言能力,学龄期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都相对比较落后,其实跟前两年没有很好的干预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在以前的临床病例中,我碰到一个宝宝出生时因为一些高危因素窒息,大脑整个半球基本上都已经空洞软化了,我们可能会觉得一半的大脑都没有,怎么可能正常生活呢?但是因为他的妈妈是个医务工作者,早期进行了比较好的干预,所以孩子到3岁时身体很健康,评估出来有几个评分完全正常,只有个别几个可能稍微差一
点。就是说发育上的评估,包括运动能力的跑跳相对落后一点,走路姿态方面看上去跟正常小孩没什么区别。所以认知、运动、语言方面的教育跟培养,早期的干预
还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是怎么产生的?讲完这两个小故事,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语言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它跟我们大脑的结构、处理过程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看下面这幅图:上图是一个正常人的语言处理过程,我们听到“苹果”(就是右下角pingguo这个拼音),这个词语经过耳朵的放大作用,通过听觉传入神经的信号传递,到达大脑的听觉中枢和语言处理中枢,理解了“苹果”这个含义,然后跟实际的苹果联系起来。半岁之前的宝宝听了“苹果”这个词语,可能还是不明白含义,因为Ta的感觉性语言中枢还没有跟实物联系起来,不知道发“pingguo”这个音的时
候,就是苹果的含义。只有把实物跟语音进行配对之后,这两个语言符号有了实际的联系,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有一定规则的。另外,语言是实物跟我们的理解相互协作的,当我们开口说“苹果”,首先我们大脑要从记忆库里面提取这个词语,然后经过发声系统:呼吸、口腔器官发出
这个声音,如果中间有些环节比如听觉障碍:我们听不到这个声音或者听觉的分辨率比较低,那么语音可能就不清楚,发音必然也会模糊。还有一种失语症,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听到过,它可能是在车祸中受到脑外伤之后造成的,大脑里面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到损害之后,听觉还是完好的,Ta
也知道苹果这个东西,让Ta指着图片也没问题,但是Ta表达障碍,不能发这个音;还有一种情况是Ta能发“苹果”这个音,拼音都没有问题,但是你跟Ta说
这是苹果,Ta还是不能把它跟自己发的音联系起来,这就是感觉性失语症——表达是清晰的,理解是错误的。其实套用到孩子身上,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大脑中枢受到伤害,说不好话。所以说在早期的发声过程当中,语言要到一定程度才出现。那么孩子分别到哪个阶段有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发生、形成句子,就是接下来我们这堂课重点要讲的。儿童语言发育特点分7个阶段第1阶段 0-4个月(无意识的交流阶段)0-4个月主要是无意识的交流阶段,宝宝可以想哭就哭,不舒服就哭,是一种单方面的表达,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宝宝出生第一天,就把Ta作为交流的个体,对宝宝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宝宝会慢慢地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发出的啼哭声能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听不懂,有些爸妈也会对Ta说一些简单的话,特别是妈妈喜欢用比较高且夸张的声音逗宝宝,在这种情况中,宝宝也找到了交流的对象,渐渐地会产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用哭声示意父母要抱了,饿了或者尿湿了需要父母的关照。第2阶段 4-9个月(有意识的交流阶段)到了4-9个月,宝宝从无意识交流过渡到有意识的交流,爸妈要抓住每次和宝宝交流的机会。其实之前0-4个月也是一个语言的输入,还要进行眼神的交
流,让Ta能够注意到你。4个月之后,Ta的眼神交流能力逐渐达到比较合适的一个时机,宝宝会用眼睛盯着爸妈所指的事物。在宝宝关注事物时爸妈可以趁机说
出一些玩具的名字或者用图片、视觉刺激卡等进行解释和交流。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运动能力可能还没有达到比较强的程度,这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言语输入机会。我们可以指着身边的一些灯、球、狗之类Ta感兴趣的
事物,用简单的词语比如双唇音反复对Ta说,进行强化灌输,让Ta能够在听觉上不断的将这些词语跟事物进行对应。慢慢地ta会从理解到发声。第3阶段 9-18个月(单词阶段)一些语言发育早的孩子在9个多月就可以开口发声了。之前我也碰到过一对双胞胎女宝宝,9个多月时,妈妈说孩子能说话了,我问她“是不是4-9个月那
个阶段无意识的发双唇音?”妈妈说“不是”,我试了一下问孩子“妈妈在哪里呀?叫一声妈妈”,孩子果然可以比较有意识地对着妈妈准确地说出这个词语。而大多数孩子在12个月左右才会说出这些单词。事实上有些小朋友说话可能会早一些,特别是女孩子,她左脑的语言中枢发育相对强一点,男孩子可能右脑的运动发育强一些,所以有先后很正常。我们该怎么引导孩子说话呢?比如可以对宝宝说“妈妈给你喂奶啦”,“妈妈给你换尿布啦”,“妈妈给你喂饭啦”,在“妈妈”这个音的不断重复强化中,让Ta有一个感受语言的机会,从而能够比较早地开口说出这些音。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情境中使用自己会说的一些单词来表达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两个字组成的词组。一般来说,宝宝至少能说50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在18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这个阶段,不要纠正错误发音,融入游戏、故事情节的绘本故事,强化正确发音即可。若出现语言发音落后,更要注意关键词反复出现。第4阶段 18-24个月(词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成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其他家人交流。在这个阶段初期,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子”、“亲娃娃”这种“电报式”的说话。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中,父母要避免用语法不确切的话与孩子沟通。第5阶段 24-36个月(早期造句阶段)孩子说事物已不再局限于此时此景,还能说不在眼前的事情,能用简单的短句,如名词加上动词。宝宝还能使用代词“我、你、他”,介词“上、下”,形容词“好、坏、多、少”等等。到36个月左右,宝宝基本上能用短句进行表达,并且开始步入完整的造句系统。我们做的早期语言评估中,都会有项目来测试孩子对代词、介词、数量形容词的掌握程度,通过听觉、视觉等方面来测试Ta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第6、7阶段 3-5岁、5岁-成人(句子及完整的语法阶段)这两个阶段不是我们本次课程的重点,所以简单带过。第六阶段大家可以看孩子句式掌握的程度,家长在交流时也要注意做好完整的表达。我们在宝宝0-1岁时,就可以引入绘本,为Ta以后良好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各月龄段的语言特点描述接下来我们根据中国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单就语言这一能区,对每个月龄段的特点做一下描述。家长可以根据这些语言发育的里程碑,来对照一下自己的宝宝到哪种程度了,如果Ta在某方面有欠缺的,可以进行一些强化。3个月宝宝能够笑出声,这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指标。当然也有些宝宝可能偶尔逗笑的时候才会出现。到了4个月,大声尖叫是宝宝比较特殊的特征性表现。经常有家长会问“我家宝宝4个月,怎么老是尖叫?会不会有什么异常?”除了非常尖锐痛苦的尖叫声需要特别注意检查外,大部分情况可能是宝宝比较开心,就会用尖叫来表达情绪,并不是异常表现。6个月时,宝宝对自己的名字就有感应了,被叫名字的时候能够转头,会去关注一些声音,也能够知道我们的某些表情,而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情绪。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用肢体语言表示“欢迎、再见”,这需要家长在平时生活当中能够注意到,让Ta从肢体语言更好地过渡到声音的语言是非常重要
的。因为很多宝宝都是从动作的理解,才能够慢慢的过渡到声音的表达。如果9个月时有些肢体语言比如拍手、再见都不会,那么家长就要警惕宝宝的语言方面会不
会存在比其他孩子落后的地方,要引起重视,更好地强化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15-24个月这个阶段,刚才我们在前面发育的特点里面也讲到了,2岁的宝宝慢慢的可以从单词到说词语、句子了,并且也会提问了。这个阶段的发育
里程碑,是15个月的时候,宝宝会指五官了,一般15个月的宝宝能够指出眼耳口鼻中的3个以上,18个月的宝宝能指5个。家长也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
让Ta多学一些五官、肢体的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辅助Ta扩充词汇量。到2岁时,宝宝已经有问句了。这个时候Ta可以说出例如“这是什么?”这样完整的句子,那么家长也要尽量能够以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那是什么”,而
不是单单以一个词语来回复,让宝宝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语言表达的能力。Ta只有语言表达好了,才能够更喜欢跟人交流,更喜欢表现自己。2-3岁这个阶段,宝宝能够指认图片了。到了3岁,宝宝的理解能力会达到一个层次,知道例如“冷”之类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够连续执行三个指令,让Ta做三样事情都没有问题。刚才讲的这些情况是正常的发育标准,如果有哪些情况宝宝在这个月龄段还没有做到,家长就要引起重视,进行干预或者进一步检查,到底是正常的生理表现还是因为Ta有一些异常的结构或者伤害,导致发育迟缓。关键指标的红灯警示这里还有一个红灯警示,是提醒家长一些关键的指标,比如:9个月的时候,声音比较少,而且不会表达情绪,也看不懂父母高兴、生气等表情,Ta自己的表情比较单一;12个月时不会用手指东西,还不会“再见”之类的手势……这些情况也要警惕,因为Ta的肢体语言表达障碍也会影响语言。有些医生会提醒家长,如果宝宝18个月还没有开口说话,就要进行干预。其实15个月还不会说,我们也要提醒家长,看宝宝是否存在一些理解方面的问
题。如果理解方面都ok,那么Ta晚一点开口没有问题。如果在15个月的时候做了评估,显示Ta识别身边周围的事物没有反应,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智力发展
落后,或者有脑损伤。一般18个月的宝宝能够保持6-10个单词,并且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有些听力异常是分辨率比较低,Ta听不清楚,这个情况也会影响Ta的语言。20个月时,如果宝宝掌握的“d、t、n、l”这类辅音含量少于三个,那么Ta的语言相对就会比较贫乏,也不能明白简单的指令。24个月的宝宝应该能够执行简单的指令了,也有些宝宝比较能干,可能周岁左右就能执行了。如果24个月的宝宝还不能明白简单的指令,这也是一个异
常信号。另外,如果词汇量少于50个单词,那么Ta所掌握的词组、句子,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Ta的沟通就是有障碍的,这对Ta的情绪和交流都会造成很
大的影响。36个月的宝宝如果还不会用简单的句子,熟悉的人听不懂Ta的话,这也是语言障碍,是比较糟糕的事情。引起语言障碍的5大原因那么引起语言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这里罗列了五条:生理原因:这是相对来说比较清楚的,比如唇腭裂:发音器官有异常;或者听力有问题,比如脑损伤造成的。智力障碍:很多是不明原因,它可能也没有明显的脑损伤,也没有器官的异常,孩子的理解力不能让Ta很好地将听觉跟语言中枢联系起来,也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心理、性格原因:这是现在生活中比较多的,现在很多宝宝理解力都不错,智商也没问题,但18个月、20个月还
不会说话或者说的很少,这就跟家庭环境、性格内向有关了。Ta不太愿意说话,或者家长把什么事情都照顾好了,Ta也不需要讲,也有可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
跟宝宝交流比较少,那么Ta就失去了说话的机会。语言环境混乱:有些家庭又有方言又有普通话,这种语言混乱的情况也会影响Ta开口说话。自闭症:我们也叫孤独症,谱系障碍。现在自闭症越来越被重视了,以前的说法是3岁以后才诊断,但其实早期也能
够通过宝宝语言的落后、不愿意跟小朋友交往、眼神也比较少注视和交流,同时伴随一些刻板的行为等情况观察出来。自闭症导致的语言落后也是非常严重的,早期
的干预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有些孤独症孩子同时也会伴随智力的问题,造成语言方面的表现就是不开口说话。孩子语言落后需要做哪些检查?很多家长来咨询我,比如说“三岁的宝宝说话很少,或者都不会开口说话,或者只会说爸爸妈妈”,这个时候我会做哪些建议呢?会做哪些检查,或者进行哪些排除呢?一个就是早期语言筛查量表,这个是对0-3岁孩子使用的。通过这个量表来看早期Ta的语言表达方面,听觉跟感受、理解方面,视觉表达方面是否异常,通过这三方面来评估,初筛Ta在语言发音、理解、视觉方面是否存在障碍,然后来综合筛选下一个早期语言的能力。如果语言能力评估做出来是有异常的,那我会建议做核磁共振来排除一下大脑是否有损伤。然后是行为问题检查,就是前面说的引起语言障碍的第5个原因,检查Ta是不是自闭行为,通过心理问卷来排除Ta是不是这方面引起的语言弱。接着是口腔功能测评,有些孩子因为喂养得比较精细,三岁了还在吃糊状的东西,而说话是通过口腔器官如舌头、上下颌、咽喉来发音的,如果Ta的口腔功能很差,也会影响说话。另外就是智力测评跟语言词汇的测试,智力测定可以了解Ta到的那个程度,排查语言问题是不是智力问题引起的。通过语言词汇测评了解Ta的语言词汇量达到哪种程度,可以为我们制定语言康复方案提供一个比较好的依据。儿童语言发育的家庭指导根据儿童语言发育的特点,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家庭指导。0-1岁的时候是有叫必应。宝宝有什么情况,家长都要进行回应,比如孩子哭了,那么妈妈要回应:你是饿了吗?宝宝“唉呀”一下,你要说:妈妈在这里。就是要多跟宝宝进行交流。还有就是要把身边能够识别的物体的名字告诉孩子;多运用肢体语言,例如抱抱的时候张开双手,教Ta拍手、再见等动作,这些已经之前都已经讲解过了。1-2岁的时候,要用夸张的、慢速的语言跟宝宝交流,发生错误时也不要嘲笑Ta。同时也建议家长多留些时间跟孩子进行一对一的互动游戏,进行良好的示范,比如说“你来推车,接下来我来推”、给Ta示范小汽车会发出的“滴滴、叭叭”这种声音。因为小孩子很喜欢模仿一些动物、汽车的声音,这种互动能够起到一个模仿、学习的作用,让Ta喜欢上说话。五官指认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另外就是绘本故事,每天晚上或其他固定的时间都可以给宝宝讲故事,让Ta喜欢上听故事,喜欢上对文字、图片的认识,进行联想。让Ta能够复述或者指出绘本故事里面一些动物、人物的名字,绘本故事可以给宝宝想象的空间。这边也推荐一些小宝宝可以做的家庭游戏,比如图形拼图盘,可以问宝宝“这是什么形状”,告诉Ta“这是圆形”,
或者说“把圆形拿出来给妈妈”、“把圆形放到那个框框里面”,把目标语言不断重复,也可以让Ta增加理解能力。这对Ta以后学习的专注力、执行力都是非常
重要的。因为很多孩子自己玩,是一种无序的状态。抓住玩玩具的契机,做好示范和引导,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宝宝2-3岁,家长在互动中要多提问,多引导,可以用简单的句子问一些问题。目标语言要不断重复,比如“你拍球,我拍球”,把“球”放在句尾,或者“球在哪里呀?”把“球”放在句首,让Ta对这个目标词印象深刻,能够很清晰地了解到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要让宝宝能够放松下来,而不是你让Ta说什么就非得说什么,这个时候的效果通常都比较差。最后解答一下妈妈们提问最多,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宝宝听得懂,但就是不说话怎么办?这里有几点需要提醒家长们:内向的宝宝,都能按家长的指令行事,但是有一点难度就退缩,说话也是如此,难说的话不说,能不说的就不说。这个时候需要家长鼓励,在和宝宝互动过程中,提出发音的要求,家长要做好示范作用,又要不露痕迹。多鼓励、表扬,从简单发音的开始。还有一种类型的孩子是只关注玩,但不听指令。这类孩子专注力相对比较差,模仿能力相对较好,不听家长指令。这个时候家长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条件模仿发音或动作,若做到了就立刻表扬并实现承诺。有些宝宝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情感或意愿的表达,从而情绪变坏。这个时候要多疏导,忽略一些错误的行为,不要过多指责Ta的行为。家长的反应要慢一拍。如果有前面红灯警示的情况,建议带去有语言评估或发育评估的儿保科康复科就诊。以上就是第7期【亲宝宝育儿微课堂】的完整实录啦,大家记得收藏,认真学习哦。咱们的微课堂之后还会继续开设,定期邀请一名资深儿科医生或者育儿达人在微信群内给大家做育儿问题的主题分享。大家可以继续关注亲宝宝公众号每天的推送,这样才不会错过喔!
爸爸妈妈们如果有哪些棘手的育儿问题需要咨询,可以在评论中留言,说不定下一堂课的专家就是来解决你的问题哒~来源:亲宝宝,本文为亲宝宝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亲宝宝”微信公众号:qbaobao6(长按可复制)分享育儿知识,解决育儿难题。
学习好语言很重要
学好语言很重要
早产儿语言高危
亲宝宝:万千家庭必备的掌上亲子空间,记录、讨论、关爱宝宝成长必备的育儿神器!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
爱生活、爱美食,爱家庭,为家人用心制作每一餐!
国家高级营养师,高级讲师,莽莽签约儿童营养师
科学养育,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您的位置:
  宝宝多大会说话?
& & & 其实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进入开始“说话”表达清晰了。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4—5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虽然肯定会让你无比激动,但他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这要到他大约1岁左右才能做到。
  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听上去好像有意义了。这是因为他在使用跟你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
  12—17个月宝宝可以使用一两个词了,而且知道它们的含义。他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比如宝宝想要人抱的时候说:‘抱不?’。他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
  1岁半—2岁的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多达200个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词。在18—20个月之间,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为每天10个或更多。有的宝宝每一个半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词,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2岁半的宝宝开始会会开始使用“我”和“你”了。在两三岁之间,宝宝的词汇量会增加到300个词。他能把名词和动词连在一起,造出虽然简单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到了3岁时,宝宝将能够持续地谈话,并根据谈话对象来调整语调、说话模式、用词等。
  针对每个阶段不同特点,应该对孩子进行不同的语言训练。
  尽早“对话”: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使用“妈妈语”: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  做宝宝的“导游”: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成为“朗读者”: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0-1岁阶段语言训练:  说给宝宝听:不会说话的宝宝能通过耳朵接受信息,为他们日后的“说”打基础。如果父母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相应的动作传达给宝宝,孩子会对你的话很感兴趣,并试图咿咿呀呀地表达。  制造发声的机会:宝宝会用“咿、呀、哈、呜”等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恰是培养宝宝模仿发音的好时机。当他们表达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湿了时,妈妈趁机替他把这些愿望用简单的词语说给孩子听,然后等待宝宝的反应。如此天天重复,就等于在他的头脑中强化了这些语言,最终使孩子的语言模仿变得容易起来。  1-2岁阶段语言训练:  多给予刺激促使孩子讲话:身边物品,是教育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工具。把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给宝宝看,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名称、用途、形状等等,随后再问问孩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用途如何,这不但能帮宝宝学到一些生活常识,还能帮他积累新名词,促进语言的发展。  满足要求晚半拍:宝宝想要某种东西,往往盯着它或用手去抓。这时妈妈不要马上满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好,妈妈可以先做示范,由宝宝“学舌”,再把这些东西给孩子。  重复说过的内容:准备一套动物卡片,在宝宝认识了其中的动物之后,请他给妈妈讲每张卡片上有什么;也可借助简单的图画书,妈妈讲页、宝宝重复一遍,然后再往下进行。总之,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开口。
  1、按部就班地添加辅食对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很重要。  为宝宝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咀嚼使宝宝的口腔得到锻炼,使表达语言的硬件设备趋于成熟。有些宝宝因为没有咀嚼锻炼,在学习语言时,咽喉和口腔肌肉不知道如何配合,出现不知如何发声现象,所以改到添加哪一类辅食的时候,都不要忽视。  2、不要操之过急。  每个孩子的先天发育不同,他们的语言智力也不同,也许今天还不会说,明天就能说会道。因此在帮助宝宝学习语言的时候要结合孩子的情况,和他们的兴趣。  3、遗传因素专家指出,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宝宝的听力、智力和发声器官的发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其中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  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说话晚的现象,这时候爸爸妈妈要保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给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慢慢锻炼说话。  有的宝宝存在先天听力或大脑发育问题,直接影响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爸爸妈妈要时时关注孩子,发现不妥及时到医院做听力筛查和智力测评。有害物质测定铅等有害物质会损害宝宝智力和其他发面的发育,导致宝宝的语言发育滞后。  4、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  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一般情况下,孩子长到二三岁就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四岁时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的口语了,到五岁以后能较清楚地复述听过的故事大意、看图说话或自己编简单的故事。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孩子与发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个月的差异,超过这个时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4个月大时:不会模仿爸爸、妈妈发出的声音。  6个月大时:不会笑或大声叫。  8—9个月大时:不会用声音吸引你的注意力;还没开始咿呀学语。  满10个月时:对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不懂怎么让你知道他是高兴还是烦躁。  满12个月时:不会做挥手、摇头之类的肢体语言;还不能发出一两个声母(比如p、b等);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与你交流。  满15个月时:不明白“不行”和“再见”之类的词,也不做反应;会做的肢体语言(比如摆手、指东西等)还不到6种;会说的词不足1—3个。  满18个月时:连6—10个词都不会说;还不会用手指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天空飞过的小鸟或飞机。  满20个月大时:会说的声母还不足6个。  21个月时:不会回应简单的指令:不会假装和娃娃或自己玩(比如给自己梳头、给娃娃喂饭等)。  满24个月时:不会把两个词连在一起;不知道常见家庭用具(比如牙刷、电话、筷子等)的功能;不会模仿别人的动作或学别人说话;不会按照要求指出身体部位。  满30个月时:即使自己家里的人也没人能明白他;不会说简单的句子,不会问问题,也不能让陌生人明白自己。  满3岁时:不会说短语;听不懂简短的指令;对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感兴趣;和爸爸或妈妈分开时特别困难。  满3岁半时:经常不能把话说完整(比如不会说“回家”,只会说“回”)。  满4岁时:说话还经常结巴,基本上还是不能让别人完全听懂他说的话。
  宝宝学说话的三个禁区
& & &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相关知识点&◆
选择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点击:11303
点击:18157
点击:4650
点击:15917
你的孕期“肥胖”吗?
宝宝今天吃了多少钙?
看看宝贝未来有多高?
你喜欢男孩or女孩?
扫一扫&关注贝瓦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至2岁幼儿学说话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