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脸有彩陶旋涡纹瓶

文化专题->中国雕塑
本栏目其它文章:
中国原始雕塑
  中国原始社会雕塑大体上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
两大类。        人像雕塑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人像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
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原始社会人像雕塑对探讨社会
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
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是历年来出土原始社会人像雕塑较多的地区。进入20世
纪80年代之后,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遗址,也有引人注
目的新发现。从作品质料来看,陶塑人像所占比重最大,
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陶塑人像
  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 为迄今所知黄河流域年代最
早的一件陶塑人像,于年在河南密县莪沟北
岗遗址发现,属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头
像用泥质灰陶制成,高约4厘米,颈下部分残缺;作扁头
平顶、宽鼻深目、前额陡直、突颏缩嘴的造型,具有老
年妇女的形貌特征,可能是当时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
形象。其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是,从其信手捏成,略
加锥划即现老妪特征的作法来看,不失为质朴传神的原
始社会雕塑佳作。
  仰韶文化陶塑人像 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
区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通常包
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
像的陶壶、陶瓶等。
  仰韶文化圆雕头像,以西安半坡出土者年代最早,属
距今约6800年前的半坡类型遗物。头像高4.6厘米,用细
泥捏塑而成,陶色灰黑,塑工较粗。面部略呈方形,五
官皆用泥条或泥片捏合,嘴唇已脱落,眼眶及耳孔皆锥
刺而成,头顶到颈部贯穿小孔。其捏塑手法与形貌,和
裴李岗文化雕塑人头相仿,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件头像也
是氏族老祖母的形象,反映了妇女在当时享有崇高的社
  甘肃礼县高寺头1964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是仰
韶文化陶塑人像的杰作。头像残高12.5厘米,用堆塑与
锥镂相结合的手法制成,陶色橙黄,颈下部分已缺,原
先可能是陶壶器口的装饰。头顶锥刺着一个小孔,前额
至后脑堆塑着半圈高低起伏的泥条,仿佛盘绕在额际的
发辫。脸型丰满圆润,五官部位安排准确,那微启的嘴
巴仿佛正在娓娓地谈话,神态颇为优美,堪称中国原始
社会人像雕塑的优秀代表。
    圆雕少女头像(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
  陕西黄陵出土的圆雕头像,系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作
品。头像以细泥红陶制成,鼻梁作脊棱状,方颏,锥挖
成的眼睛呈现出瞠目惊恐的形貌,可能是原始社会巫术
活动中作为祛祟禳灾的法物。
  仰韶文化圆雕人像,在陕西宝鸡北首岭、临潼邓家
庄曾有发现。宝鸡北首岭下层1977年出土者,头部残缺,
仅存跽坐状的身躯,双臂用泥条粘附而成,双手置于腹
下,并在泥胎上刻画出手指。据放射性碳素测定,为距
今7000年前的遗物,早于半坡类型。临潼邓家庄1978年
出土的陶塑人像,以泥质灰陶捏塑而成,为距今约6000
年前的庙底沟类型遗物,出土时仅存上半身,脸型丰满,
眉目清秀,头戴无沿帽;胸部偏上处,左右各有一圆孔,
两臂已缺;从保存状况来看,仿佛是女孩的胸像。
  仰韶文化陶塑浮雕人面,在甘肃天水柴家坪,陕西
华县柳枝镇、陇县、宝鸡北首岭、扶风姜西村等地均有
出土。天水柴家坪1967年出土的陶塑人面,残高25.5厘
米,宽16厘米,细泥红陶质,塑工相当细腻,额上有隆
起的披发,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作张嘴欲语状。华
县柳枝镇和陇县出土者,均似娃娃的脸型,作品体现了疼
爱孩子的深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血缘纽带的紧密。宝
鸡北首岭上层出土的陶塑人面,细泥红陶质,残高7.7厘
米,须眉涂黑彩,神态威武,显然是中年男子的形貌。扶
风姜西村采集的一块浮雕人面,原是夹砂红陶罐口沿下
方的附饰物,锥刺成的双目,外眼角向下倾斜,鼻尖微
钩,嘴角上翘,颧骨低平,两腮有轻微起伏,塑工洗练
泼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老汉的忧郁神态。
    陶塑浮雕人面(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
  用圆雕人物头像装饰的陶壶或陶瓶,也始于仰韶文
化,陕西长武县和商县,皆有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红陶
壶出土。商县出土的陶壶,通高约22厘米,壶口部分捏
塑着一个发辫盘顶、笑容可鞠的女孩头像,人物造型堪
与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的圆雕少女头像媲美,而形象的
完整性过之(见彩图人头形陶壶(仰韶文化)陕西商县出
土)。甘肃秦安大地湾1973年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
瓶,通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在瓜子形的脸庞上,堆
塑着清秀的五官和刘海型的披发,鼻翼微鼓,生趣盎然。
瓶口设在人像头顶,瓶身绘三列由弧线三角纹和柳叶纹
组成的黑彩图案,具有庙底沟类型特征,属距今5600年前
的遗物。造型设计颇完整,宛如身穿花袄的小姑娘。在
秦安大地湾第九发掘区H831灰坑中,还出土一件堆塑着
3个人面的陶器器口,每个人面占器口圆周的1/3,其中
2个似为成年人,1个为小孩模样,发掘者认为这件多人
面陶器口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家庭组合状况。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
  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 发现于黄河上游的甘肃、青
海两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饰物。
  马家窑文化前期(包括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
的陶塑人像,多数还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仅占少数。
甘肃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属距今5100年
前的石岭下类型遗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黄色陶衣,
瓶口塑一个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
条圈贴而成,显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马家窑类
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夹砂黄陶质,器身
已残,器肩部位堆塑着一位浅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
厘米,五官锥划而成,体型瘦弱,神态悲伤,头侧垂发
辫,整体作挥臂迈步状。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为装敛一
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传为甘肃出土的一件马家
窑类型旋涡纹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头,嘴巴旁边绘黑
圈,颇似有胡须的男子头像。这种男女塑像共存的状况
表明:甘肃、青海地区在马家窑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
处在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剧烈变革阶段。
  马家窑文化后期(包括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伴
随着父权制的确立,装饰在陶器上的人物,几乎都是男
子的形象。甘肃东乡、宁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类型人
头形器盖,或在嘴巴及两腮部位画着胡须,或在脸上画
着黑色的直线纹和锯齿纹,形貌狞猛,论者称之为古代
黥面文身习俗的写照,或系装扮成野兽的猎人头像,而
按照当时的社会分工,狩猎是男子的职业。此外,青海
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地出土一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塑
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闭目养神的模样。
  70年代中期,青海乐都柳湾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
人像彩陶壶,属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厂类型遗物,作者
运用浮雕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壶颈和壶腹上部,堆
塑着一位正面站立的裸体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据人像嘴
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认为是男子形象,反
映了当时流行男性崇拜的习俗;但是从刻画的性器官形
状来看,有的研究者又认为是女性的形象,或认为兼有
男女两性特征的复合体。(见彩图人像彩陶壶(马家窑文
化) 青海乐都柳湾出土)
   人头形陶容器盖(甘肃东乡出土)
  龙山文化陶塑人面 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两件。
其一,1958年出土于河南陕县七里铺,在一块夹砂灰陶
片上,用堆塑和锥镂的方法,塑造一个五官清晰的人面,
双目锥透成孔,右脸稍残,用途不明,属河南龙山文化
遗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属距今约
4200年前的典型龙山文化遗物,高约 4厘米,陶色深灰,
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脱落,但鼻、眼、眉弓
刻画清晰,体面转折处理恰当,似具男子面容特征。
  红山文化雕塑妇女像 内蒙古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
遗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妇女像,头部残缺,残
高3.8厘米,泥质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
较细,下半身呈□叭座状。80年代初期,辽宁喀左东山
嘴一处距今约5400年前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若干
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残高5~5.8厘米,大型坐像相当
真人的1/2,头部皆残缺,躯体具有孕妇特征。1983年10
月,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现又
一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推测原来是一座女神庙,出土
一件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
厘米,形体与真人相当,额上塑一圈突起的圆箍状饰,眼
睛用淡青色圆饼状玉片制成,整个头像呈扬眉注目、掀
动嘴唇的说话形状,颇有几分神秘的格调,塑工细腻生
动(见彩图泥塑女神头像(红山文化)辽宁牛河梁出土)。
附近还发现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残块。
有迹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体更大的女
神像。据初步研究,它们是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的
象征,同时也是母权制遗风的体现。牛河梁女神头像具
有很强的艺术表现能力,揭示了中国原始社会雕塑辉煌
的新篇章。
  新开流文化陶塑人像 1972年秋采集于黑龙江密山
新开流遗址的墓葬区,造型颇似人物胸像,以夹砂灰陶
制成,锥划出五官,作尖顶、睁眼、有须、方颏的模样,
风格古朴,具有古代渔民的装束特点,属距今约6000年
前的新开流文化遗物。
  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年出土于浙江余
姚河姆渡遗址。在遗址第三文化层,先后出土两件距今
约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①长椭圆形人像,高约4.8厘
米;②陶塑人头,高4.5厘米。这两件皆捏塑而成,颧骨
突出,造型稚拙。遗址第二文化层为距今5200年前的堆
积,从中出土一件陶塑人头,高4厘米,外眼角上挑,颧
骨突出,精神饱满,塑工比前期进步,造型特征有明显
继承关系。两件头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
  马家浜文化陶塑人像 浙江海宁彭城遗址,1959年4
月曾出土一块刻画着人面纹的灰陶圈足残片,人面长3.5
厘米,宽4.1厘米,五官清晰,作双眉相连、尖下巴的造
型,形状有些像猴,属马家浜文化遗物。1980年春,在
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二层出土一件陶塑男裸像,属距
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类型遗物。人像系捏塑而成,陶
色浅褐,整体作站立姿态,头及双臂皆残,身高6.5厘米,
胸腹前鼓,臀部后突,两腿微张,腹下塑出形态夸张的
锥形男性生殖器。目前,考古学界有马家浜文化“处于
母系氏族阶段”的说法,而桐乡罗家角出土的陶塑人像
却具有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崇拜的特点。
  薛家岗文化陶塑人面 年出土于安徽望
江汪洋庙遗址上文化层(第二层),属薛家岗文化后期
遗物;在高13.4厘米,直径6.5厘米的夹砂红陶圆柱体上
端,捏塑出左右相连的两个人面,鼻梁凸起,眼、嘴皆
锥划而成。
  大溪文化陶塑人头 1978年冬出土于湖南安乡汤家
岗遗址下层,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遗物,头
像以泥质红陶制成,背面凹陷,正面凸起,眉骨、鼻梁
及吻部均明显突出,高4厘米,似为老人头像。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塑人像 1979年夏出土于湖北天
门邓家湾遗址,为距今约4000年前的青龙泉三期文化(即
湖北龙山文化)遗物。人像共两件,以泥质红陶捏塑而成,
皆作跽坐状的男子,高约7.5厘米。其一,头顶挽髻,两
手笼套在袖口内,环垂腹前;其二,发式扁平,双手交
叠置腹前,头部耳、鼻甚显,眼、嘴模糊,造型颇具淳
朴之天趣。类似作品,以前在鄂东北圻春易家山遗址亦
有出土,唯保存状况稍差。
  石雕人像 迄今发现不多,大致包括圆雕石刻人像
和浮雕石刻人面两类。
  圆雕石刻人像 已发现两批:①年在辽
宁东沟马家店乡后洼屯遗址下文化层,出土几件滑石雕
刻的小型圆雕人头,刻工粗犷,造型古朴生动,属距今
6000年前的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刻艺术作品。②
在河北滦平金沟屯遗址,曾出土一批大小不同、姿态各
异的石刻圆雕人像,大者立姿,高 0.334米,眉目清秀,
双手附于胸下,双足相连,足底呈圆锥形,便于戳立土
中;小者高6厘米,作举手盘腿的姿态,五官与表情均甚
模糊;从伴出之字纹陶器来看,这批石雕人像可能是红
山文化晚期遗物。
  浮雕石刻人面 共发现2件。1959年四川巫山大溪64
号墓出土的一件,以质地细腻的黑色火山岩雕成,平面
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厚1厘米,正反两面皆浮
雕着脸颊丰腴、瞠目张嘴的人面,顶端有2个穿孔,属距
今年前的大溪文化晚期遗物。另一件于1973
年出土于甘肃永昌鸳鸯池51号墓,白云石雕成,高3.8厘
米,宽2.5厘米,平面亦呈椭圆形,在鼓起的正面,用黑
色胶状物粘结白色骨珠以表现人面的五官,神态与巫山
大溪出土者相似,顶端有1个穿孔,属距今年
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物。
   浮雕石刻人面(四川巫山大溪出土)
  此外,还发现两件玉雕人面:①1976年出自陕西神
木石峁龙山文化墓葬,以玉髓雕成,高4.5厘米,宽4厘
米,作头顶束髻、鹰勾鼻、微张嘴的侧面头像,阴线刻
成的眼睛巨大醒目,脸颊部位透雕一圆孔。②70年代中
期采集于山东滕县岗上村,属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玉雕作
品,人面高3厘米,宽3.6厘米,正面磨光而微鼓,用阴
线刻出五官和脸部轮廓,双目有神,背面有带穿孔的凸
    玉雕人面(陕西神木石峁出土)
  以上4件石刻与玉雕人面,均作瞠目张嘴的形状,并
且均有供系绳佩挂之穿孔,推测其用途是原始社会巫术
活动中禳灾辟邪的护身符。
  骨雕人像 1982年 4月出土于陕西西乡何家湾遗址,
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遗物。头像以
动物肢骨作材料,用石质雕刻器刻成,呈圆雕形式,高
2.5厘米,头顶直径1.6厘米,颈下的躯体已残缺。双眉
和嘴巴刻成凹槽,双目呈半球状鼓起,嘴唇微凸,鼻梁
呈三角形。此头像正视与侧视效果均佳。
                   (汤池)          动物雕塑  中国动物形象雕塑作品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多属陶塑、石雕,也有少量牙雕和木雕。在河南裴李岗
文化遗址出土有陶塑猪、羊头,距今约7000多年。辽宁
东沟后洼遗址出土有很多滑石雕成的虎、猪、狗、鸡、
鹅、鹰、蝉、鸟、昆虫、鱼等形象,造型单纯而生动。
其中一件屈身、阔口、大眼、有角的龙,为已知最早的
石雕龙的形象。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也出土有陶塑和牙、
木雕刻的猪、羊、鱼、鸟、蜥蜴等动物形象,形体不大,
已具备圆雕、浮雕、线刻等不同表现形式。其中一件陶
猪,高4.5厘米,长6.3厘米,作低头疾走的动势,体肥、
口方,腹部肌肉松弛,将一头老母猪的形态,概括而传
神地表现了出来。鱼的身上戳出圆圈或圆窝,以象征鱼
鳞。牙雕“双凤朝阳”,长16.6厘米,在正中部位,以
阴线刻出一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缘有跳动的光芒,两
侧对称地雕出回首相顾的双鸟,构成相当完整的图案。
后洼遗址和河姆渡文化距今都在6000年以前。
  陶塑动物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
了更多的陶制动物雕塑作品。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
有狗首鸟尾的陶塑器柄。湖北天门出土的湖北龙山文化
时期的一群人与动物陶塑,数量众多,除羊、狗、鸡等
家畜家禽外,还有大象和乌龟。这些随手捏成的小陶塑,
能够表现动物活动中的神态。如狗和鸟的动作变化很多,
有的扭首伫立,有的回头仰望,有的低头觅食,有的狗
背上还栖着一只鸟。新石器时代,在定居农业的环境中,
南北各地普遍饲养着猪、羊、牛、狗、马、鸡等六畜。
雕塑作者在狩猎和豢养家畜的活动中,通过长期观察,熟
悉各种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因而,这些作品虽形体简单,
但特点鲜明,动态生动。
      陶鹰鼎(陕西华县出土)
  一些较大型的动物形陶器,在造型上达到很高的艺
术水平。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成年女性墓葬所
出的陶鹰鼎,高36厘米,作敛翼站立之状,器口开于背
上,勾喙有力,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结构简
洁,体积感很强,双足与尾稳定地撑拄于地,整个造型
充满桀骜猛厉的气势。华县出土的一个陶猫头鹰首器物
盖,眼圈与头顶琢出成排的羽毛纹,圆圆的眼睛与勾喙
强韧有力的轮廓线,也很好地表现出猛禽的特征。江苏
吴江梅埝遗址所出的良渚文化陶水鸟壶,则光滑细长,眼
小而机警,尾部为流口,微微上翘,既便于注水,又显
示出水鸟翔□于水边涯际的感觉。山东出土的几件兽形
器造型也很生动。大汶口所出的兽形□、胶县三里河所
出的狗□,都作扬首呼叫的动作,而神态互不相同。前
者口大张,小尾翘起,仿佛看到食物,发出急切的叫声;
后者头颈伸长,眯起眼睛,尾卷起成为器柄,仿佛是随
意发出狺狺的吠声,其臀部塑出腔门和生殖器,既是实
用器物,又力求做得真实、具体。三里河出土的一件猪
□,器足已残失,猪体造型圆浑,低头如觅食之状,也很
好地表现了猪的形体与习性特征。这些鸟、兽形体的器
物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可能具有宗教或礼仪的意义,商、
西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礼器在造型上与这些陶器有明显
的继承关系。
      陶水鸟壶(江苏吴江出土)
  有些陶容器从写实的动物形态脱出,而仍然保留有
其生活原型的某些特征。如江苏南京北阴阳营出土的青
莲岗文化陶□,器口如大张着嘴的鸟头,底部三只鸭嘴
形扁足向外撑开,腹部的管状流和鸟尾形扁把手,像是
双翼张开扑打着。整个器物的造型像一只肥胖的小鸟在
呼叫奔跑着的感觉。又如山东的大汶口文化白陶□,其
造型细部变化多端,但都能令人联想到雄鸡报晓的动作。
器口的流尖长如鸟喙,有的还在长流的后部加上两个像
是眼睛的圆泥钉;有的颈部很长且向后弯仰着;有的将
联结器□的袋足加大,有如鸟腹。这些器物的造型生动
有趣,能引发欣赏者的联想,具有抽象雕塑的意味。以鸟
头为饰的器物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陕西华县柳子镇、甘
肃武威皇娘娘台等地都有发现,有的形象比较真实、具
体,似为器物的把手部分;有的很简单,只塑出一对深
陷的大眼窝和尖喙,多是作为器耳或灶上的饰物。
           兽形□
  有些陶器上的附加小动物装饰,也很生动。河南陕
县庙底沟文化的三片残陶器上的捏塑壁虎,一件为细泥
黑陶,壁虎身上的平行斜线纹和长而直的尾巴,都造成
一种向前疾行的运动感;另外两片是塑于夹砂红陶器口
沿部位,壁虎身上戳出很多小圆点,十分生动地表现出
壁虎窜动、向器内窥探的动作。甘肃临夏出土马家窑文
化马厂类型的双蛙头形红陶篮与蛙形陶罐,双目凸起或
阴线刻成圆圈,口部以长长的阴线刻出,夸张而富于生
  大型动物泥塑的残迹发现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
神庙遗址之中,有神话动物猪龙和禽鸟。猪龙尚存头、
耳、吻及前身、下肢部分,吻部扁圆,上下颚间露出獠
牙,下身有蹄爪。禽鸟仅存两爪残块,每趾三节,趾尖
锐利,作抓攫之状。
  玉石雕刻动物 完整的猪龙形象石雕发现于同地区
的积石冢之中,为一种□形玉饰,双耳肥大,圆眼,吻
部前凸,有很多道皱折,身体蜷曲,尾端与吻部相接。同
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发现。有人认
为它是由猪神化、衍变而来,是神话传说的龙的形象的
早期形式。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和黄谷屯出土的
玉龙是猪龙玉饰的进一步发展。三星他拉玉龙高26厘米,
墨绿色,吻部前突,鼻齐平,眼细长突起,头顶有扁薄
的长鬣披于脊背,鬣的尾端宽大并向上扬起,与前伸的
头部取得平衡,尾上弯起,身躯呈C形,背部正中有圆孔,
可以系绳悬挂,通体光洁润泽,轮廓刚劲而优美,是原始
社会玉雕中的杰作。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发现了 3组
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最大的一组,龙长1.78
米,虎长1.39米,皆侧置背向主人。至可怪异的是龙的
形象竟与后世流行的龙的样式十分接近。红山文化遗址
还出土有玉和绿松石雕刻的鸟、龟、虎形□和鱼形石坠
等小型的动物形象作品。玉鸟和玉蝉、龟等在江南地区
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也多有发现。在江苏、浙江、
上海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上的兽面纹,为
商、西周时代流行的兽面纹的早期样式。其中雕琢最为
精工的是江苏武进寺墩所出的一件,为扁方柱体,高7.2
厘米。浮雕与线刻结合的兽面共8组,分做上下两层。下
层的4组均以四角为中轴作对称的安排,眼为重圈,包着
椭圆形的眼睛,鼻为扇形凸面,嘴为横条形,在五官范
围和边框上,刻有细密匀称的花纹,最细的线条仅0.7丝
米。上层的 4组图案为同一兽面纹的简化形式。这些玉
器具有宗教的、礼仪的性质。龙的形象和兽面纹浮雕,
显示了原始社会艺术与奴隶社会艺术之间的渊源关系。
                   (李松)
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的基本概述_科普知识_中国百科网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的基本概述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基本概述   【名称】: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类别】:陶器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马家窑文化(距今年)遗物   【文物现状】: 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用途】:盛水(相当于现在的旅游水杯)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彩陶旋涡纹尖底瓶_百度百科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陶器类重要文物,原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年,出土于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收藏。主要用途为盛水,相当于现在的旅游水杯。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简介
螺旋纹尖底瓶图案
高14.1厘米,口径29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内收成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在内壁上部。陶器内壁内壁饰二组人物手拉
手的舞蹈纹图案。构图生动,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有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面向一致。他们头上有发辫状饰物,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更奇妙的是,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西方现代绘画中把在静止画面上表现事物的连续运动视为一种艺术创新,而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类似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击节赞叹。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考古和历史资料及价值
尖底瓶,指的是流行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中的一种。这种陶器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可略称为小口尖底瓶。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二期文化中还能见到,所以它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北达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见于仰韶文化各类型及受到仰韶文化重要影响的一些考古学文化。据现有资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随后很快为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分布区的类型接受和改造,而且也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的这两个主要类型中。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红陶质,手工制作.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有多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庙底沟类型的尖底瓶为双唇,小口,器身瘦长,肩腹部无系。马家窑文化的尖低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54厘米, 口径6.5厘米, 1972年姜塞出土,藏。 此瓶为细砂红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当瓶空时,重心靠上;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这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特有的产品,距今约6000年,设计美观,实用性很强,体现了当时仰韶人的智慧。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起源及特征
艺术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陶瓷装饰绘画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分布相当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资料出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长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如龙山文化及良诸文化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则以器物造型而富有民族特色。
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热的升温,远古彩陶器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通过900到1000度的高温烧造彩陶。在红色坯体上用各种色料红、黑、白、黄、赭等彩绘制出不同花纹。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而且不易脱落。从西部的仰韶文化到东部的大汶口文化都有炫丽多彩的彩陶艺术,彩陶从技法上注重色彩对比,阴阳结合,图案主要有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花朵纹、卷云纹、圆点纹、斜扎纹、几何纹、等多种纹样。无论器型、彩绘都反映出当时艺术家们想象的天才以及生活的印记。
仰韶文化主要发源于我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仰韶文化可分为半坡型和庙底沟型,半坡型彩陶多用墨彩绘制,流行施内彩,动物图案发达,既有强烈装饰趣味的动物图案,又不乏引人入胜的较写实的动物形象。另外几何纹样也很丰富。动物纹的陶器有人面鱼纹彩陶盆、四鹿纹彩陶盆等;几何纹主要有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网纹、波折纹等。庙底沟型彩陶一般用墨彩绘制,个别用红彩或红墨两色,彩绘多施于器物的外部和口沿上,没有发现施内彩的。动物纹样不多,有鸟纹、蛙纹、人面蛙身纹、水鸟、鱼纹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旋涡流量计 流量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