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不过,这种经济学说并不是在20世纪才产生和出现的,而是从古代发展变化而来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流派,我们有必要在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之前,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上粗略地了解一下这种发展和变化概况。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的发展和延续,是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若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发端,至今半个世纪以来,现代西方经济学适应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各种经济矛盾的旋涡中,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坎坷困境中,不断地修改、补充,广泛深入地发展着。现代西方经济学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了,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虽然有时表面上缓和了矛盾,实质上却又促进和推动着在积累中发展和激化,使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摆脱不了如、失业和等难题。
  第一,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有利于了解与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实问题。规代的发展和演变,是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为客观背景和历史条件的。由于迅速发展的革命的深刻和广泛的影响,由于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剧增与统治加强,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矛盾`新问题,这一切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切也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进行了广泛考察与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观点,我们研究它,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规律性,更好地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给予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说明。
  第二,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有利于我们了解与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动向。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广泛、更密切。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方针的基点,但是也要了解外国,包括西方国家的的动向。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是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世界各的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指导意义。所以我们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动向,对我们参与和研究各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是很有益的。
  第三,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有利于我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有益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产生是史上的一场革命。马克思运用和,科学地批判与继承,创立了科学的,,揭示了产生、发展直至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通过对照比较,就可以更牢固地掌握与运用,进而开展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和批判。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的利益服务的。在我们有目的地研究和学习的同时,更要求我们旗帜鲜明地对它的阶级实质,庸俗观点和辩护性质从总体上,从本质上进行批判。
  第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完全抛开和回避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认为是研究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科学,任何社会都要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三大问题。这样,它就把资本主义经济间题抽象为人类社会的经济问题,把资本主义生产抽象为一般生产活动。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们面临稀缺性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抉择。
  第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研究经济“原子”的经济行为和活动,把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小生产者和工人都称经济“原子”,都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这明显地掩盖和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工人与资本家等同视之,用虚伪的平等、自由抹煞了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抗关系。它用和,说明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劳动在生产中都做出了贡献,应取得其相应的报酬,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掩盖了资本对的剥削关系。
  第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另一组成部分是,它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与变化趋势的。“收入决定论”是其理论核心与基础。它宣称储蓄与投资相等决定收入水平,决定经济的均衡发展,用消费、储蓄和投资等一些总量有意地抹煞了资本家消费和工人消费的本质区别,否认随着、提高,出现相对过剩人口,必然造成的现实。它把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变化归结为人们心理规律作用的结果,这更是唯心主义的荒谬论调。
许纯祯.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和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38页& 87页& 17页& 43页& 59页& 401页& 60页& 87页& 6页& 10页
本条目相关资讯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现代西方经济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欢迎您来到大学生自学网,希望《西方经济学视频教程全集》对您有所帮助!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共10个文档
格式 文档名称 用户评分 浏览量 下载量
10525 1439西方经济学
?当前位置:///名词解释
1.总成本(total cost,TC):指生产特定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总额,它包括两个部分,即固定成本(FC)与可变成本(VC)。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厂房费用、机器折旧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只要建立了生产单位,不管生产量多少,都需要支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支出、生产工人的工资。这些费用在短期内是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其变动的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生产效率,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较大;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趋于合理,其效率得以充分发挥,故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小;最后由于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依次变大。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描述的总产量的变动趋势相反。
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1)机会成本的定义。参见概念题第8题。(2)会计人员使用的成本概念,它不同于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所使用的成本概念(称为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指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发生后入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它是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或损益报告书的主要依据。由于会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记录、核算算和编制报表环节向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如股东、债权人、税收机关等)提供有关财务和利润的状况,所以作为主要记录数据的会计成本,只是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数据,即历史成本。又因为会计成本是为了获得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而发生的现金支出,如使用工人的工资和薪金,使用自然资源、或租用机器厂房、设备的费用,借款利息,购买原材料和设备的费用,以及税收支付等,因此它也被称为取得成本。会计成本不能直接用于管理决策,因为它不反映机会成本和增量成本以及资产的真正经济价值,但它却是决策所需成本数据的主要来源。
3.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1)私人成本是个别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所应支付的成本,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负担的成本。它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即厂商的生产成本。私人经济活动往往对社会造成影响,从而产生社会成本。(2)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是整个社会所支付的成本。社会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的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该资源最有利可图的其他机会。(3)如果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且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完全一致。若存在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当私人经济活动造成社会的外在成本时,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社会外在成本;当私人经济活动造成社会的外在利益时,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社会外在利益。
4.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与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1)规模经济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2)范围经济是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企业同时进行多产品的生产称为联合生产。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从而实现修理业节约,增加利润。主要区别在于:规模经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批量扩大所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是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范围经济主要是由于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是指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更高,范围经济与规模报酬递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5.交易成本(Transactions costs)与沉没成本(Sunk cost):(1)交易成本指市场主体由于寻找交易对象和达到交易所需的成本。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进行社会生产,就一定会有交易发生,而任何一笔交易得以进行和完成,都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按照具体的交易活动所涉及的程序,可将交易费用分为:寻找和发现交易对象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约的成本、履行合约的成本、监督合约的履行和制裁违约行为的成本,等等。经典的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定,即市场的交易是没有成本的,也就是说交易费用为零,但科斯等经济学家则认为,现实中市场交易是存在交易费用的,并且交易过程中的一系列费用,有时甚至高到致使合约无法达成。交易费用是不可以通过市场避免的,因为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因素是不可能改变的。这些因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即人的交易行为,往往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使交易费用提高;另一类是“交易因素”,因为在交易过程中,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情况均会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2)沉没成本指那种已经花费出去而又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沉没成本对企业当前的投资决策不产生任何影响。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是当前的投资是否有利可图,而不是过去花掉了多少钱。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的成本。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近二十多年来的对沉没成本的研究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等。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还包括前景理论与心理会计理论。上述关于没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6.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指由于产品种类的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是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例如:某企业生产X、Y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使用同样的生产设备与其他要素投入。X、Y两商品的产品转换曲线如图5-7。
图中凹的产品转换曲线表明了范围经济。曲线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上所代表的产出水平要低于连线之上的曲线上所代表的产出水平。即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的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水平更高。
图5-7 产品转换曲线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如下:
其中,C(X)表示用既定的资源只生产X商品所耗费的成本,C(Y)表示用既定的资源只生产Y商品所耗费的成本,C(X+Y)表示用既定的资源同时生产X、Y两种商品的联合生产所耗费的成本。如果SC大于零,则存在范围经济,表示两种商品的单一生产所耗费的成本总额大于这两种商品联合生产所耗费的成本。如果SC小于零,则存在范围不经济。如果SC等于零,则既不存在范围经济,也不存在范围不经济。
7.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货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保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隐性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隐性成本包括:①作为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设备的折旧费;②厂商自己投入的资金的利息、企业主为该厂提供的劳务应得的报酬。其中第二部分又被称为正常利润。西方经济分析中,把正常利润作为成本项目记入产品的售价仅能补偿工资、原料和固定资本的折旧费,企业主将会把它的资金转移到别的行业,该产品将不会再被提供给市场。所以包括正常利润在内的成本,具有产品得以被提供出来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含义。总之,所谓的隐性成本,就是固定设备的折旧费和我们称之为正常利润的总和。
8.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商的总收益与会计成本的差,也就是厂商在申报应缴纳所得税时的账面利润。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并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必须进一步考虑企业自身投入要素的代价,其中包括自有资本应得利息、经营者自身的才能及风险的代价等。这部分代价的总和至少应与该资源投向其他行业所能带来的正常利润率相等,否则,厂商便会将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途径的投资而获取利润或收益。在西方经济学中,这部分利润被称为正常利润,显然,它等于隐性成本。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性成本,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的概念,称为经济利润,或超额利润。上述各种利润关系为:
企业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9.成本、机会成本、成本函数:(1)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简称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付出劳动所得到的工资、付出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付出土地所得到的地租、付出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这四部分构成成本。因此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成本,包括利润在内。生产成本中所包括的利润称为正常利润,它是作为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而被包括在成本之内的。只有超额利润才不包含在成本以内。在分析成本时,可以把成本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成本是生产某一特定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总额,它包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平均成本是平均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也就是用产量除以总成本,就得出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包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最后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2)机会成本的含义。参见概念题第8题。(3)成本函数是指一定产量与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示厂商的总成本与其产出率或总产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它是由厂商的生产函数和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所支付的价格决定的。可以用公式把成本函数表示为:
其中,q代表产量;C代表厂商在生产q产量时所需要支付的最低总成本;F表示产量q和总成本C之间的函数关系。由于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因此,上面成本函数的公式又可以表示为:
成本函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的技术水平,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同等条件下,生产的技术水平越高,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出所花费的生产要素越小,从而成本越低;(2)生产要素的价格。要素价格越高,生产等量产出的成本越大;(3)厂商的行为。厂商合理安排要素投入组合对成本起直接的影响。在理性厂商的假设下,厂商会依照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来安排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以代数形式,生产的技术水平可以表示为生产函数,生产要素价格对成本的影响表示为等成本方程,而厂商的行为可以表示为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或生产扩展曲线方程。所以,成本函数由以下三个方程决定:
由式(1)、式(3)求出L=L(rL,rK,Q)和K=K(rL,rK,Q),代入式(2)可得
C=C(Q)+FC
此即为成本函数。
10.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指在短期内可以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与不变成本相对的概念。可变成本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等。厂商没有进行生产时,可变成本为零。产量逐渐增加时,可变成本会相应地增加,但可变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与产量的增加呈相同比例,这一过程受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开始时产量增加,可变成本的增加幅度可能较大,因为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可能不一定有效率;随着产量到一定程度,生产要素组合的效率得到发挥,可变成本增加幅度变缓;最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会使它增加较快。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了厂商的总成本,不变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而可变成本是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部分,因此可变成本的增长量与总成本的增长量相等,它们的增长率也相等且都等于边际成本。可变成本可以帮助厂商决定在短期内是否继续进行生产,因为不变成本对于厂商来说是不能改变的,而可变成本则不同,它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厂商停止生产,不能节省不变成本,却可以节省可变成本。因此,厂商如果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那么生产就是值得的;如果生产的结果不能收回可变成本,厂商就会停止生产;只有在进行生产能够补偿可变成本之后有余额,才能够补偿不变成本。
11.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指购买流动资本的生产资料的费用支出,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2)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费用,如厂房费用、机器折旧费用、一般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只要建立了生产单位,不管生产量多少,都需要支出固定成本。
(3)在图5-8中,横坐标表示产出水平q,纵坐标表示成本C。总固定成本是一条与横坐标相平行的直线,表示不管产出水平是多高,这笔成本支出不变,为。总变动成本TVC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总变动成本曲线在产出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先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增的速率增加,这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由总固定成本曲线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相加而得到。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变化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变化呈现相同的特征。
图5-8 总成本曲线
12.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减:(1)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投入各种要素,现假定仅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可变的,而其他要素保持不变,那么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在开始时,它的边际产量有可能增加;但随着可变要素的继续增加,它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我们把这种由于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引起的边际产量的递减甚至总产量的减少的现象,称为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
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分析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在任何生产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纯技术关系。必须指出: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规律是以生产技术给定不变为前提的。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使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后延,但绝不会使报酬递减规律失效。其次,这里的报酬递减规律,是以除一种要素外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为前提,来考察一种可变要素发生变化时其边际产量的变化情况。还有,报酬递减规律是在可变的生产要素使用量超过一定数量后才出现。
(2)规模报酬递减是指随着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达到某一时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出现递减现象的规律。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变化来定义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的,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假定各生产要素都以同样的比例增加,则企业产量的变化有三种可能:第一,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递增。第二,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的生产要素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不到一倍,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递减。第三,当产量增加的比例恰好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相同时,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报酬不变。
一般说来,企业规模报酬的变化呈致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之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个阶段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13.短期成本(short-run cost):指在短期内厂商为生产即定的产量水平对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最小成本。假设企业仅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在短期内,假定资本投入量不变,则厂商可以根据产量来确定可变要素劳动的数量。这样在劳动工资w和资本价格r一定的情况下,短期总成本为:
STC(Q)=w?L(Q)+r?
式中,w?L(Q)为可变成本部分,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r?为固定成本部分,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两部分之和构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是短期成本中两个概念。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它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即:
AFC=TFC/Q= r?K/Q;
AVC=TVC/Q=w?L(Q)/Q;
AC=STC/Q=AFC+AVC;
MC=dSTC/dQ=wdL/dQ
由于短期内固定投入不变,因此,平均固定成本随着总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平均总成本AC曲线和边际成本MC曲线都呈U形,即它们都表现出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的特征。
14.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厂商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者,说边际成本就是由1单位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设C(Q)为生产Q单位产量的总成本,则Q 与(Q-1)单位产量之间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在产量水平较低的阶段上,边际成本可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则随着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增加。之所以如此,这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如果用△TVC表示由产量的变动△Q所引起的总固定成本的变动,用表示由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总固定成本的变动,则
即然固定成本是固定的,即=0,所以
进一步说,如果厂商所使用的可变投入的价格是即定不变的,则,其中表示由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可变投入量的变动。这样,
公式中的MP为可变投入的边际产品。既然MP一般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开始时上升,在达到一个最高点后转而下降,所以,边际成本曲线通常也就随着产量的增加开始时下降,在达到一个最低点后转而上升,从而呈现为U形。边际成本曲线这一形状上的特点,也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15.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和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1)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2)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马歇尔认为,当没有刺激而使运用中的资本变更数目,这时产业中的盈利是“正常”的。企业家的收入如果高出正常利润,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家进入这个行业;如果低于正常利润,就会使有的企业家退出这个行业,结果只能使企业家收入维持在正常利润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常利润是指让一个企业继续留在原有产业继续经营所必需获取的最低收入。有时也会把其视为某厂商为从事某行业而得到的风险报酬。(3)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即当总成本等于总收益的时候,厂商仍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opyright by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经济学辅导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