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7年秋季入学的重庆高一大学新生入学指南能否赶上重庆的3十3高考改革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2015年秋季新生入学须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本站:武汉美术网&&&&网址:&&&&更新时间:
2015级新同学:
为便于你做好来校的准备工作,请仔细阅读。
一、请按规定时间(--12日)凭学院录取通知书报到。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应提前向学院招生办公室请假(023-691896),未请假或请假后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二、报到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城明德路3号?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三、报到时,须带齐如下证件及材料:
1、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2015年新生录取通知书。
2、本人身份证。
3、个人纸质档案。考生须按各省级招生办相关规定办妥个人纸质档案,如:重庆新生凭我院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到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招生办或高中就读学校领取纸质档案。若邮寄,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档案室收,电话:023―,邮编:401331)
4、党、团组织关系。(自带,党组织关系转入:中共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委员会组织人事处;团组织关系转入:共青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5、请自愿办理户口迁移的新生,报到时须自带《户口迁移证》和身份证,我校户口迁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派出所明德路3号。(重庆市城镇户口学生原则上不办理户口迁移)。
6、近期一寸登记照15张。
四、军训时间:9月13日――9月29日
五、收费项目及标准:
1、学费:根据重庆市物价局渝价[号、[号、[号、[号文规定执行,各专业收费标准请查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招生网(网址:183.64.83.3),最终标准以重庆市物价局批准为准。
2、住宿费:六人间1000元/年/生、四人间1200元/年/生(少量),(注:寝室内均安装空调)。
3、代收费:
(1)教材及资料费:专业550元/年/生。
(2)军训物品费596元/套
(3)体检费:85元/生
4、城乡医疗保险:一档80元/年/生、二档200元/年/生(城乡低保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大学生、重度(一、二级)残疾大学生:一档30元/年/生、二档140元/人/学年度)。开学报到后再缴纳。
5、缴费时间
为方便新生入学报到,所有新生都必须在日-9月8日通过网上缴费和手机缴费的方法进行缴费。
6、缴费方法
(1)网上缴费:登陆工银e缴费网站(.cn),切换城市到重庆,点击“学杂费”,在缴费项目中选取“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学杂费”进行缴费操作;
(2)手机缴费:在手机中下载安装“工行手机银行”APP,进入后将业务地区切换至重庆,在下方“移动生活”中选取“工银e缴费”,然后点击学杂费,在项目中选取“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学杂费”进行缴费操作;
(3)现场缴费:因网络等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完成网上缴费的,可携带银联卡到学校报到现场刷卡缴费。现场缴费的,按学校现场报到流程进行。
温馨提示:缴费操作中“学号”栏请填写高考报名号,“缴费金额”应包括录取专业学费、住宿费(暂交1000元,报到后按实际入住寝室情况差额补齐)、教材及资料费、军训物品费和体检费此五项费用合计,有助学贷款的同学请将助学贷款金额在五项费用合计中扣除后再缴纳。
六、报到日期内,学院在以下地点设立迎新接待点:
陈家坪汽车站、菜园坝火车站(汽车站)、红旗河沟汽车站、龙头寺火车站南、北广场(汽车站)、大学城汽车站(含大学城轻轨站)、南坪四公里公交枢纽站、陈家桥地铁站。
注:菜园坝、龙头寺汽车站接待点设在火车站广场处。
迎新接待点联系电话:彭老师(龙头寺站) 霍老师(其余各站)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2015年秋季新生分专业收费标准一览表
学费(元/年)
建筑经济管理
投资与理财
资产评估与管理
建筑设计技术
室内设计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园林工程技术
营销与策划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装饰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工商企业管理
工程招标采购与投标管理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给排水工程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更多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高考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录取查询相关信息请点击专题页:
8月 分数线公布: |无标题文档
上海高考改革三十年的探索与启示
[内容摘要]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上海的高考改革在考试科目与内容、高校自主招生、构建多途径的入学立交桥和考试管理体制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富有先导和引领意义的改革。回顾高考改革三十年的历程,本文认为,高考改革既要顺应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也要立足于改革实际稳妥渐进地推行;既要不断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要发挥为基础教育导航的作用;同时,高考向适应性考试的转变也要求其必须以多样化的选拔形式来彰显考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高考改革必须在统一与多样、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关键词]上海; 高考改革; 探索; 启示
  众所周知,高考制度既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又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上海的高考改革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积极的改革探索,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富有先导和引领意义的改革。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的高考改革在考试科目与内容、高校自主招生、构建多途径的入学立交桥和考试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高考恢复三十年的今天,回眸改革的历程,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改革的经验,不仅有助于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上海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而且对全国的高考改革也有重要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一、 上海高考改革三十年的探索历程
  1977年,废止了十一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极大地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制度重新走上了健康的轨道,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由乱而治,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恢复高考确立了社会发展的知识价值导向,开启了以知识作为发展核心动力的现代化进程。①自高考恢复以来,上海就一直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并于1985年率先取得了高考的单独命题权,进而在自主招生改革、春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和收费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简介: 李瑞阳,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许纪霖.知识导向与社会公正――高考恢复三十年的省思[J].招生考试研究,2007,(2).(一) 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改革自恢复高考以来,上海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探索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从单独命题、会考制度、科目设置、综合能力考试和命题立意等方面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改革之路。主要内容如下:
  1. 会考制度的改革与演进
  恢复高考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在提升高校生源质量、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招生制度“统得太多”、“管得太死”,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不相符合,同时,中学还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为克服这一弊端,教育部在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中提出:“毕业考试要和升学考试分开进行,并号召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毕业会考制度。”上海作为发达地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为配合高中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实行单独命题的基础上开始了会考制度的探索。1985年6月,上海市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次全市统一的历史科会考,这是会考制度最早的试点。1987年,在经过两年会考的基础上,本着“会考与高考分开”的原则,语数外三门学科不举行全市统一的会考,其毕业考试由各区县统一命题或由中学自己进行,在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和地理六门课程实行全市统一会考的基础上,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关于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的请示》,沪府教卫(86)第190号.并且高考科目与会考科目大致按一比一计入总分,这就是高考与会考成绩的“硬挂钩”。“硬挂钩”作为过渡方案,试图将高考与会考打通,目的在于通过减少考试科目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在实行中却出现了少数学生在会考成绩上弄虚作假的弊端。为改变这一情况,1988年以后,又将“硬挂钩”改为“软挂钩”,规定会考科目为高中九门必考课,成绩全部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上海市普通高级中学会考合格证书”,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数外,其他六门分别与必考科目配成六个科目组,高校可根据专业特点选其中一组。1991年以后,上海对会考制度再次作出了调整,规定自当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改会考合格证书为会考证书,并将会考成绩改为优良、合格与不合格三级。同时,为照顾因病缺考或会考成绩不合格的考生,还建立了会考统一补考制度。至1995年,全国大多数省份都完成了高中会考与高考相衔接的改革尝试。此后,由于人们对会考功能认识的分歧以及实际操作的问题,上海于1999年取消了会考制度。目前,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推出新型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加强对中学教学水平的检测和评价。
  其实,会考与高考最大的区别在于性质的不同,前者是水平考试;而后者是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选拔考试。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在高中全面会考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以减轻学生负担。总体而言,这种改革设想是合理可行的,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成功,它把会考和高考两种不同性质的考试区分开来,使两者各司其职,用高中会考来检查评估中学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中学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杨学为主任盛赞上海的这一改革是在中学证书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之外,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会考与高考相结合的崭新模式,弥补了我国考试制度的一个缺陷,为建立我国考试制度的体系迈出了一步。杨学为.论上海考试制度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 总之,通过建立会考制度,使会考与高考协调发展、各司其职,对于构建现代化的考试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考试科目改革
  上海高考科目的改革是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单独命题、会考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上海的高考科目改革坚持不懈地探索考试科目设置的有效方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目设置方案。
  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重中之重,上海的科目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也就是包括六个科目组的“3+1”方案,关于这一方案,上文已经论及。第二个阶段自2000年实行综合能力考试至今,考试科目为3+综合+1”,选考科目的成绩分文理两类进行调整。为稳妥推进综合能力测试的改革,上海将综合能力考试成绩的20%计入总分。另外,在科目改革中,还注重了不同层次高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要求,报考本科院校的考试科目是“3+综合+1”,而报考高职院校的考试科目为“3+综合”。而在三校生高考中,考试科目的设置则为“3+2”,语数外为全市的统考,“2”为两门专业技术课,由招生院校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总而言之,上海高考的科目改革,一直注重科学选拔人才,利用灵活的科目组设置来分散高考竞争,为深化素质教育,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 综合能力测试改革
  综合能力测试的改革最先在保送生制度中实行,为规范保送生制度,提高其生源质量,从1999年开始,要求保送生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并以此成绩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在保送生综合测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1年上海继续从两个层面进行综合测试改革试点。一是针对“高职”需要的综合技能测试;二是针对普通高校要求的综合能力测试。在上海“3+X”科目设置改革中,规定凡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必须参加“3+综合+1”的科目考试,凡报考高职与高专院校考生必须考“3+综合”。“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成绩满分为150分,试行阶段的评定暂定A、B、C、D四个等第,不计入总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后来又改为按20%(30分)计入总分。“3+综合+1”中的“1”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程之一,考生可根据高校专业设置要求任选一门。这六门相关课程在考试评分后,其成绩按原有“3+1”方案办法进行调整,计入“3+l”总分,考生可兼报兼收,进行录取。总之,综合能力测试是在“3+X”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推出的,它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中学各文化科目的拼盘。这一改革对于引领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具有积极的作用。
  4. 高考成绩报告方式的改革
  鉴于上海高考科目改革的鲜明特色,在高考成绩报告方面,上海也采用了调整分的形式,以更好地解决不同科目之间的高考成绩的比较问题。对考生参加不同相关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是个较大的难题。因为上海高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上海高考科目中选考科目的被试群体与另外三门必考科目的被试群体数量不等,故四门科目之间不宜采用标准分合成;二是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高,为了满足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客观上就要求招生录取必须在相近专业的科目组之间实行兼收。为此,上海市吸收了标准分办法的优点,采用“逼近坐标曲线办法”对相近选考科目的原始分加以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选考科目分数的等值问题。通过历年高考数据的模拟分析,上海语文、数学的得分与其他六门选考科目的得分具有较高的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国外教育测量理论研究的验证。何顺华,胡荣根.对上海高考科目组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校招生,1992,(1).因此,高考调整分的推出很好地保障了高考科目改革的顺利进行,为招生录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5. 高考内容的改革
  恢复高考的三十年,也是上海高考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30年,对于高考内容改革而言,更是如此。上海于1985年最先取得了高考的单独命题权,以此为契机,上海进行了自费招生、收费并轨、自主招生和春季高考等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上海在自行组织命题和考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为后来全国分省命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单独命题权的取得为上海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历史契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高考改革开始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突出表现为由原来考查具体的学科知识点转变为对学生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高考命题时,遵循课程标准,又不超越课程标准,注重考查能力和素质,试题的设计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特别是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联系,增加了应用型和能力型的试题。
  高考作为常模参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按知识和能力的高低区分学生,高考试题保持适当的难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区分度,而相对难度是根据考生人数、能力水平以及招生计划等因素确定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从自主命题开始就非常注重调整试题难度。多年的实践证明,各科试题的相对难度控制在0.6~0.65之间为宜。而全国高考试题的相对难度大致控制在0.5,上海通过试题难度的控制,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改革空间。
  此外,在高考内容的改革中,上海还因地制宜地实行了选考科目的“一卷分叉”,也就是在高中学校一期、二期课改教材并行的情况下,经学科专家和市教研员论证,在六门选考科目中设置共同部分和选做部分。考生可以在完成共同部分的基础上,根据选用教材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选做部分的试题。这一改革的推出,充分满足了中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为提高中学教学质量,深化二期课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上海的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在单独命题、调整分、命题立意以及一卷分叉等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逐步形成了适合上海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海派特色。
  (二) 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社会及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时期。与此同时,上海高考改革的重心也由原来的会考制度建设转向了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探索时期。在1985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改革招生录取制度,扩大高校在录取中的自主权。就上海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而言,可以划分为上海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自主招生改革两个阶段。
  1. 上海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改革
  为响应中央号召,探索多样、灵活的录取制度,1993年,上海工业大学作为自主招生的试点单位,本着“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实施多样化选拔新生”的宗旨,开展了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自主招生、学分制和收费入学的综合配套改革。1994年到2000年是改革的扩大普及阶段,一方面参与改革试点的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改革的内容逐步深化,试点学校由最先的上海工业大学扩展到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等十所高校,再到后来全市范围推广。就改革内容而言,主要有如下几项:(1) 在国家和上海市招生规模的宏观控制下,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生源状况,自主确定和调整本校招生计划和各专业的招生人数;(2) 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自主确定考试科目,并不少于三门;(3) 在德智体全面考查、择优录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下,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和录取办法,在坚持以高考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的同时,学校可以把会考、加试等成绩以及反映考生某种能力的证书作为录取的多元依据,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破格录取。金彪,胡荣根.统一考试自主招生:对上海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3,(4).至1996年,上海的所有高校都可以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要求自行确定考试科目,根据“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公平竞争和公正选拔”的原则,自主录取新生,并全面推行缴费上学制度。实际上,这次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是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思路,从上海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出发进行的改革探索。尽管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但是改革却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更好地依据其办学目标和特色来选择适合本校的学生;同时这一改革还为高考在全国范围确立“学校录取、招办监督”的招生录取体制做了很好的试验和准备。但是,随着改革试点的推进,自主选拔的标准开始遭受社会和民众的质疑,加上自主招生的选拔依据――会考制度的取消,这一改革也就随之中止了。
  2. 保送生及选送生制度的改革
  自恢复高考以来,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上海在统一的文化考试之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特殊人才选拔的试验和改革,主要有保送生、推荐生和选送生的改革。以选送生为例,为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振兴农村经济培养人才,1992年上海试行了由五所高校对22个边远乡定向选送的改革,在招生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该年共录取102名考生。此后,在录取方法上又进行了改革,例如,打破区域界限,统一录取标准;对于师范选送生,也从原来的参考三门会考成绩扩大到了四门。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使得高校扩大了选择的余地,同时也使选送生的整体生源质量得到了提高,改变了郊县边远地区在高考竞争中不利的局面。在保送生制度实行多年以后,其弊端也不断显现。在推荐材料中弄虚作假,权力和金钱等因素逐渐侵蚀到招生领域。为杜绝各种权力因素的干扰,提升保送生的质量,上海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开始对保送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虽然测试成绩不作为录取的依据,但是未参加综合测试的学生,就不能被录取为保送生。各参加测试试验的院校都认真组织力量阅卷、登分,使测试达到了教育部试验要求,综合能力测试试验产生了良好反响。
  3.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
  从2002年开始,上海就在高职院校实行了集中录取阶段的后放开,也就是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自主确定招生标准和招生人数,这样一来,极大地方便了考生选择不同院校,有的考生甚至可以拿到十几张录取通知书。但是,随着高校发展规模与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控制招生计划的矛盾,改革也就放缓了脚步。
  自2005年开始,上海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年有3所民办高职院校参加,招生计划共850名;2006年共有6所高职院校参加,除第二工业大学是公办外,其余5所均为民办高校,包括杉达学院、建桥学院、新桥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和邦德学院。上海市教委除控制招生计划外,给予了这些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办法均由学校自主决定。如工商外国语学院仅考语文、外语两门,招收700人,报名者逾2500人。6所高校实际报考人数为14706人,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数之比为4.27:1。有些长期报到率较低的院校,自主招生后报到率大大提高了。总之,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改革基本达到了“学校满意、考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比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改革更为彻底,表现为考生不用参加全市统一的高考,而且由学校自主命题考试、自主录取并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整个过程社会反映很好。
  4. 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改革
  2006年,本着“三个有助于”的高考改革精神,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进行了自主招生的改革试验。两校的改革特点是学校自主性很强,学校自己组织命题和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并向社会公布。该年两校的招生计划均为300人,占整个招生数的20%。以复旦大学为例来说明改革的情况:(1) 招生范围限定在上海市,名额为300名,且招生计划单列;(2) 报名者参加统一的笔试(3小时),测试内容涵盖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10个科目;(3) 成绩排名前1200名的学生填写入学申请资料,并随机接受5名专家的面试;(4) 通过面试的考生,最后参加上海市统一招生考试。这也就是“综合考+面试+全市统考”的模式。最后,两校总共录取了581名学生。总之,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是第一次由大面积的面试决定录取的改革,因此改革意义非常重大,对整个中国高校录取体制也是个很大的冲击,打破了原来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招生制度,变“应试教育指挥棒”为“素质教育指挥棒”。因此,此次改革被称为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同时,改革还呈现出另一个明显的特点:高校作为改革的主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以往不同,复旦和交大在改革中自主确定方案、自主命题和组织面试,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考试机构则主要负责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这突出反映了高校和考试机构在招生活动中角色地位的转换。
  除此之外,上海在各项高考制度改革中都遵循了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主线,比如在春季高考改革中,各招生院校也可以自主地确定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插班生的改革,也使招生学校可以自主确定考试科目和录取人数。总之,上海的高考改革充分尊重了高校在入学考试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 构建高等教育入学的立交桥
  构建灵活的、多途径的高等教育入学的立交桥,既是现代高校入学考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上海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途并进、共同发展的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主要的改革内容有如下几点:
  1. 春季高考的改革
  高考形式的改革,是事关高考制度宏观层面的重大问题,在20世纪末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高考形式的改革,根据199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1999年经市政府批准,上海市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00年本市普通高校增加春季招生考试的试点方案。这样,连同每年7月常规的全国性高考,上海就形成了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格局。200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遵循渐进试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先在少数院校部分专业进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该年参加试点的院校有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招生计划共有1110人,其中本科590人,占53.15%;高职(专科)520人,占46.85%。参加春季高考的院校规模逐年扩大,招生计划也是稳中有升。到目前为止,北京和安徽等地已经放弃了春考,而上海则一直坚持到现在,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
  实行春季高考改革,为考生增加了一次考试和入学的机会,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有利于缓解高考压力,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也有利于普通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春季高考在扩大招生规模、调节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是探索考试形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多途径的入学立交桥的构建提供了制度基础。
  2. 多途径的入学立交桥的构建
  为适应上海教育发展的特点,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桥,上海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和改革。首先,早在1996年便开始实行“三校生”高考改革,“三校生”是指中专、职校、技校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主要考查技能课和文化课成绩,考试时间在每年的5月,招生院校则主要是高职院校。通过这一“立交桥”的建立,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沟通与衔接,为中职学校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了多种渠道;其次,从2002年开始实行高职院校集中录取阶段的后放开。针对高职院校办学灵活的特点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在高考集中录取阶段,实行了由学校提出招生要求、划定分数线并自主决定录取的改革;再次,从2000年开始实行“专升本”的考试,其考试科目为“2+X”,“2”为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市的联考科目,“X”为专业基础课,这一改革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使高教系统内部“立交桥”得以架设。2005年,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了各校的联考,完全由高校自主进行考试;最后,实行了“插班生”的试点改革,也就是普通高校招收在专科学校就读一年以上的学生为插班生的改革,这对尊重考生志愿选择,为考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李瑞阳.稳步推进多元分层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7,(2).
  总体而言,上海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多层次、多途径的高等教育入学立交桥,这为有效缓解高考竞争,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 考试管理体制的改革
  考试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有考试机构的变迁及职能演变以及高考社会化的诸多改革。
  1. 招生考试机构的变迁及职能演变
  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推进,上海的高校招生考试机构也经历了三次调整,完成了三次职能转变。第一次,上海市高等教育考试中心于1985年成立,分担了原由上海市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的考试任务,转制为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第二次,上海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上海教育考试中心办公室和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于1991年合并组建“上海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全部转为“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第三次,随着上海教育行政机构的调整,上海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上海市中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和上海市中等专业学校自学考试中心于1995年合并组建为“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总之,招生考试机构的三次调整,折射出上海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地位的日益彰显和招生自主权的日益扩大,地方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机构的职能势必日渐转向提供考试服务的方面,而其招生录取权力应该也必须还给高校。孙崇文.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回顾与反思[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2).
  2. 高考社会化的改革
  除了以上改革之外,上海还在高考工作社会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淡化“片追”的倾向,减轻高考对中学教育的压力,实行高考报名和管理的社会化也势在必行。作为改革的过渡措施,上海于1992年开始改进公布考生成绩的方法,也就是将原来由上海市高招办将成绩发至区县招办,再由中学向考生公布,改为由市高招办直接向考生公布。这一办法的实行,既体现了考试机构自身职能向社会化服务的一种转变,也是在“片追”愈演愈烈的社会背景下方便考生、优化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益尝试。1997年在各区县教育局、高招办、中学和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市邮电管理局的全力配合下,又成功地实现了报名和成绩发送的社会化服务。1997年通过EMS共发出录取通知书21610份,1998年又将改革试点扩展到了全国卷考生和往届生,并且集中录取阶段的录取通知书也已绝大部分通过EMS投递。总体来看,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社会化的一系列改革,都取得了较大成功,深受考生及社会民众的欢迎。
以上便是上海高考改革三十年的整体轮廓,事实上,除了上述改革之外,还有高考方法的改革、高考手段现代化的改革等。总之,恢复高考三十年来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恢复高考至1985年之前,这一阶段可谓是恢复高考和平稳发展期;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单独命题和会考改革开始到2000年,这是高考改革的积极探索期;第三阶段,从2000至今,是改革的大力推进期。总之,三十年来,上海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筚路蓝缕,在为高校科学选才、保障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 上海高考改革三十年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和改革试验区,上海三十年来的高考改革实际上是对构建现代招生考试制度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三十年来,既有落实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探索,又有对现代考试及评价制度的改革尝试,当然,改革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总体而言,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有如下几点:
 (一) 高考改革既要顺应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也要立足于改革实际稳妥渐进地推行
  从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来看,高考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过程,它受制于社会各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应遵循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坚持一定的理论指导,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渐进稳妥地推行。自恢复高考以来,上海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的快速发展,规模的扩张带来了整个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型,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型高校的分化也日益加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方式;同时,上海的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行。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上海适时地推出了会考制度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改革以及春季高考等考试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正是顺应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求,为高校科学选才所作出的有益尝试。同时,高考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改革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水平,这些因素在为改革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发展水平和实施效果。20世纪90年代上海工业大学实施的自主招生改革,强调学校自行确定考试科目,并以会考成绩作为主要的招生标准,毫无疑问,这是对高校招生体制改革所作出的重大举措。但是,随着会考制度的取消以及招生规模和改革试点的推广,以会考的等级分作为主要选拔标准的改革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也开始怀疑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因此在实行了几年之后,改革不得不暂时中止。同样,高职院校集中录取阶段的后放开,也是对选拔职业型人才的有益探索,但是当改革逐步推广之后却又与严格控制招生计划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任何理论正确、设计科学的改革方案,如果不考虑具体的经济、文化及教育内部等综合因素的制约,都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总之,在高考改革这一系统工程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既要顺应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又要立足于改革的实际,稳妥渐进地推行。
(二) 高考改革必须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为出发点,同时也要符合考试与评价的内在要求,发挥为基础教育导航的作用
  实际上,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理念。同样,在招生领域,强调高校自主选拔人才的招生自主权也是大学自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上海的高考改革很早就在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方面率先作了探索。从按招生计划的120%生源投档到保送生和选送生改革的推出,以及后来的上海工业大学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等等,都是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举措。其实,在上海实行会考制度之后,就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注重学生高考成绩、并把它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模式,强调更为全面地考查学生,从而为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取得自主权打开了空间。在上海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改革以及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改革也是从高等教育的两端所进行的改革尝试,这次改革对整个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招生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由此可见,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一直是上海高考改革的内在逻辑主线。
另外,由于高考制度与基础教育的目标取向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高考方案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高考改革还必须符合考试与评价的内在要求,发挥为中学教学导向的作用。会考制度的推出,其最大的动因便是适应中学课程改革的需求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随后开始实施的三校生高考,也是适应基础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满足职业型人才发展需要的探索。除此之外,综合能力测试的推出,更是反映了高考试图解决片面重视知识测试的痼疾,发出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的改革信号。总之,这些改革对扭转高中教育长期陷入的“应试教育”怪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航作用。因此,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发挥对素质教育的导航作用是贯穿高考改革的两条主线,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在自主选拔和多元评价之间寻求恰当的结合点。
(三) 高考从选拔性向适应性的转变要求必须以多样化的选拔形式来彰显考生的主体地位
  高考的根本职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生源,这一内在要求就决定了在高考改革中必须注重维护考生的主体意识和地位。无论是保送生和选送生、三校生高考,还是春季高考,都是不断增强考生在高校招生中的话语权,彰显考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春季高考来看,它不仅使考生多了一次可供选择的机会,而且允许学生同时报考多所高校,使部分有能力的考生有可能成为决定自己升学命运的最后裁定者。孙崇文.回眸与展望:上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7,78(A).另外,高考改革中不断放宽报考资格的限制,从而使得更多有意继续深造者有可能圆自己的大学梦。除此之外,构建多种形式的“立交桥”,使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都能根据自身的愿望与要求踏上自己的求学之路。这些改革举措都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充分彰显了考生的主体意识的举措。
  为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要求,上海的高考改革也注重通过多样化的选拔方式来彰显考生的主体地位。随着高等教育系统的多元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多样化,高考的选拔标准从“优秀生源”转向“合适生源”,这一生源观的转变实际上是从原先高考招生中的笼统选才,即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生源不加区分地选才,逐渐向高校人才培养本质和规律的回归。张耀萍.高考形式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这一转变中,研究型大学依然可以借助“学术型”的标准来选拔人才,职业型的高校却必须在应用型的人才标准方面进行探索。事实上,这样的转变是对人才多样化和学生个性多样化的充分尊重,只有使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得以充分发挥,才可以做到人才配置的合理与高效。此外,上海的高考改革还很重视对特殊生源的选拔,除了注重对严重偏科的偏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的选拔,还对残障考生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以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2002年以后,上海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开始招收视力残障考生,使越来越多的考生可以走进高校的大门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尊重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特殊人才及残障学生的选拔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学和社会对考生主体地位的关注。
(四) 高考改革必须在统一与多样、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回顾上海高考三十年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到,高考改革存在诸多的两难问题。从表面来看,高考不过是高校招收新生的考试,但高考竞争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根源,高考竞争的实质是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竞争。高考中反映的许多问题,不仅是教育和考试中的问题,更是教育以外的社会问题。众多的社会矛盾和教育矛盾集中地在高考中体现出来,自然使高考改革处于一系列的两难选择中。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0,(3).因此,高考改革必须在统一与多样、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
  就目前的高考制度而言,统一考试作为高考的主体形式,还是必须坚持的,因为统一考试具有公平、高效、操作简便等优点,这早已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多样化的人才选拔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统一高考在保持国家教育标准、调试各地教育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多样化的选拔方式与统一考试所体现的共性要求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这一矛盾在上海高考的改革历程中彰显无遗。同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要求高考转变为为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提供依据的“合适”考试,这就必然要求考试更为科学、全面和细致,但同时,考试这一评价手段也具有片面性、偶然性和模糊性,即使高考在文化考试的范围内穷尽了科学化的极致,也未必能够全面客观地衡量考生的各种能力及素质。再加上以提倡能力考核的综合能力测试等改革,在客观上也会对不同阶层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来不公平。所以,科学性与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矛盾,也是高考改革永远追求的两个价值维度。此外,鉴于教育系统具有周期长的特点,这就必然要求教育及考试制度保持相对稳定,但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快速扩张也要求改变过于统一的高考制度。因此,如何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实际上,高考制度改革往往不是全盘否定原有的改革实际,而是对原有改革某种程度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也要兼顾稳定性和延续性。最后,高考改革在客观上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全局和发展方向,具有超前性。另一方面,高考改革的推行又不能离开具体的教育实际和社会背景,所以如何处理好理论先导性和改革现实性的关系就非常重要。总之,高考改革应具有全局观,如何在统一与多样、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总而言之,高考恢复三十年作为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给我们提供了总结、反思诸多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上海的高考改革在会考制度、自主招生、多元录取和综合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改革中,如何处理统一与多样、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却依然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放眼未来,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统领下,上海的高考必将向多元、分层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迈上新的台阶。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30 Years Reform
of Shanghai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i Ruiyang
[Abstract]Effective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subject setting and content selection, as well as independent selection and enrollment since the resumption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EE) in 1977. Great efforts have also been taken in building a multipatterns admission system. On reviewing 30 years reform experience,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form of CEE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while keepi that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practicably and stably, while exert positive backwash to elementary education, that more decisionmaking power can be offered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CEE turning from selective to adaptive, a variety of selecting patterns are required to ensure test takers priority. In a word, the reform of CEE should be rationally balanced between unity and multiplicity, validity and fairness, reform and stability, and ideal and reality.
[Key words]S reform on college
consideration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入学登记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