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关插秧机价格秧箱落水后一直上下不停的抖动是为什么

高速插秧机到底是洋马好还是久保田好?
高速插秧机到底是洋马好还是久保田好?
&&&&此论文介绍了高性能插秧机的技术特点,对作业条件的要求以及机插水稻的栽培管理特点,洋马高速插秧机的特性和久保田插秧机的特性。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品牌的告诉插秧机,其中有久保田、洋马、井关这三种,大家也知道提高水稻的质量、产量,插秧环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水稻种植户对插秧机的认识程度很高、使用普及性好。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纵观世界水稻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2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技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高性能插秧机技术特点&&&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并普遍使用的插秧机,其工作原理大体相同。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分类。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插秧机。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目前,步行式插秧机均为普通插秧机;乘坐式插秧机有普通插秧机,也有高速插秧机。&
插秧机的主要技术特点:
一是基本苗、栽插深度、株距等指标可以量化调节。插秧机所插基本苗由每亩所插的穴数(密度)及每穴株数所决定。根据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扩行减苗等要求,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株距有多档或无级调整,达到每亩1~2万穴的栽插密度。通过调节横向移动手柄(多档或无级)与纵向送秧调节手柄(多档)来调整所取小秧块面积(每穴苗数),达到适宜基本苗要求,同时插深也可以通过手柄方便地精确调节,能充分满足农艺技术要求。
二是具有液压仿形系统,提高水田作业稳定性。它可以随着大田表面及硬底层的起伏,不断调整机器状态,保证机器平衡和插深一致。同时随着土壤表面因整田方式而造成的土质硬软不同的差异,保持船板一定的接地压力,避免产生强烈的壅泥排水而影响已插秧苗。
三是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灵活自如。高性能插秧机具有世界先进机械技术水平,自动化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程度高,充分保证了机具的可靠性、适应性和操作灵活性。四是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步行式插秧机的作业效率最高可达4亩/小时,乘坐式高速插秧机7亩/小时。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步行式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一般为2.5亩/小时,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为5亩/小时,远远高于人工栽插的效率。
二:高性能插秧机对作业条件的要求&
&&机插秧过程中,在正常机械作业状态下,秧苗质量和大田耕整质量是影响栽插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是秧苗质量。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厚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长宽度在58厘米&28厘米范围内,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秧块的长&宽规格,在硬塑盘及软塑盘育秧技术中,用盘来控制;在双膜育秧技术中,在起秧时通过切块来保证规格。在适宜播量下,使用盘育秧或双膜育秧,促使秧苗盘根,保证秧块标准成形。土块的厚度2—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
&&机插秧所用的秧苗为中小苗,一般要求秧龄15—20天、苗高12—17厘米。由于插秧机是通过切土取苗的方式插植秧苗,这就要求播种均匀。标准土块上的播种量,俗称为每盘的播种量,一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80~100g,常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120~150g。插秧机每穴栽插的株数,也就是每个小秧块上的成苗数,一般要求杂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1.5株,常规粳稻成苗1.5~3株,播种不均会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数差距过大。&
&&为了保证秧块能整体提起,要求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土壤不散裂,能整体装入苗箱。同时根系发达也有利于秧苗地上、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因此,在育秧阶段要十分注重根系的培育。&
&&二是耕整质量。高性能插秧机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因而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cm,表土硬软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麦草必须压旋至土中。大田耕整后需视土质情况沉实,沙质土的沉实时间为1天左右,壤土一般要沉实2~3天,黏土沉实4天左右后插秧。若整地沉实达不到要求,栽插后泥浆沉积将造成秧苗过深,影响分蘖,甚至减产。&
三:机插水稻的栽培管理特点&
&&&&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与常规手插秧比,其秧龄短,抗逆性较弱。但机插水稻的宽行浅栽,为低节位分蘖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其分蘖具有爆发性,分蘖期也较长,够苗期提前,高峰苗容易偏多,使成穗率下降,穗型偏小。针对上述特点可采取前稳、中控、后促的肥水管理措施,前期要稳定,保证早返青、早分蘖,分蘖期注意提早控制高峰苗,中后期严格水层管理,促进大穗形成。实践表明,针对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机插水稻的产量完全能达到甚至超过人工栽插的产量。
下面就三种不同牌子的高速插秧机,现就洋马、久保田插秧机做一下简单的对比。
洋马高速插秧机简介:洋马VP6插秧机使用舒适,轿车感觉的”踏板变速”舒适度绝对不同,操作简单,无论是在田间调头,还是在何处,速度随心所欲。
主要特性:
1:有余裕的舒适作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处处体现机器“使用方便”、多姿多彩的功能,操作轻松,只需手握方向盘,脚下开阔,有着充足的空间,作业时所用的各种操作手柄(主变速、插秧油压操作、速度固定、离合器)都集中于方向盘旁边,提高了便利性和安全性,去报了从前部到座位旁边有平整、开阔的脚下空间、填苗可以轻松进行。
2:左右前轮各自独立,可以上下作业,振动小,舒适。前轮设有独立减震器,左右车轮各自独立,在前轮采用了上下减震器。因为四个轮子都接地驱动,所以调头也非常简单。即使田块有凹凸,但机体的摇晃和方向盘的震动都很小,作业舒适。
3:高速行走时非常稳定,轻松调头,助力转向装置实现了舒适的操作,在烂田和调头更能发挥威力,减轻长时间作业带来的疲劳。
4:以开车的姿势进行操作使用简单,效率更高。通常放在苗台里侧的组合式离合器手柄设计在座位左右部,以开车的姿势进行操作,提高了效率。
5:前轮650mm,后轮900mm,对烂田超强应对,配备了最高级别的大直径车轮,和机体的轻型化相得益彰,即使是烂田,也能顺利行走,顺利作业。
6:装备了高扭距、大马力的发动机,同时配备了大容量的20升燃料箱,使连续作业时间比目前为止的机器延长了2倍、拥有391cc的大排气量,最大14马力的发动机、支持告诉作业,低速时,由于发挥了高扭距,即使是烂田也能发挥威力、而且低燃耗、低噪音、减轻了连续作业带来的疲劳。
7:插秧深度和取苗量坐在驾驶座上就能调节,坐在驾驶座上就可以根据苗的种类和大小等,用插秧深度调节手柄调节插秧深度,用取苗量调节手柄调节每株的插秧根数。
8:振幅稳定快,正确控制插秧部,空气减震器可抬高插秧部的升降台,减轻停止时的振动,使之迅速稳定,因为能正确控制插秧部,保持插秧深度稳定,所以插的秧非常漂亮。
9:可以根据体型来进行调节,方向盘的角度和踏板的角度可以根据身体体型来进行调节,作为能进行简单的前后调节,舒适作业,不易疲劳。
10:后退时,载苗台自动上升,以防损伤插秧部,把主变速手柄推到后退位置,则插秧自动停止,载苗台自动上升,可以防止损伤插秧部,顺利地进行后退。
11:更快速度,更高精度,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每秒1.46米的插秧速度,在保证高精度高品质插秧的同时,实现了高效率作业。
12:即使高速作业,也接近手插,对秧苗柔和,秧插得漂亮整齐,洋马超级回转式栽植壁,四个行星齿轮划出近于手插的椭圆轨迹,不伤秧苗,漂亮载插,而且由于回转箱做回转运动,即使在高速插秧时,振动也很少,作业舒适,另外由于栽植臂是与回转箱偏心安装,不会碰到,弄伤已插好的秧苗。
13:牢牢地保持秧苗,可靠地进行输送,采用了可以通过牢牢地保持秧苗,进行可靠输送,支持正确插秧的长皮带,而且取苗量调节手柄和送苗皮带的纵输送量是连动关系,根据插秧爪取苗量的变化,可以自动调节纵输送量。
14:即使高水作业,也能进行正确插秧,有效防止浮苗,插秧深度自动调节结构,该配置在高速作业时,防止浮子上浮而使插秧深度变浅的调节结构。不管是低速作业还是高速作业,都很少出现浮苗,倒苗现象,能够进行稳定的栽植。
久保田高速插秧机简介:久保田NSPU-68C/NSPU-68CM乘坐式插秧机,采用17马力汽油发动机,四轮驱动,液压无极变速,插秧行距30厘米,插秧株距12至24厘米可调,作业效率3-10亩/小时。
主要特性:出类拔萃的大马力发动机,令人惊叹的插秧速度,创新的作业性能,简便的操作方式。
1:高效率作业:久保田NSPU-68C型高速插秧机的最快作业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62米,与其他同类机型相比,作业速度每秒快了0.19米,每小时可以插10.2亩地,使作业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可以满足大规模种植的需要。
2:路面行驶:路面行驶速度也达到了每秒4.1米,使得田间移动变得更快捷。
3:发动机:作业所必须的全部动力来自发动机,配备了最大输出功率高达17马力的久保田牌水冷2气缸4冲程OHC汽油发动机,它不但拥有高输出功率,而且还具备重量轻,振动小,低噪音,低油耗的优异性能,充分保证了作业的顺利进行。
4:全车重量: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研究,成功地研制出仅有590公斤重的轻量插秧机。
5:大直径车轮:采用了后轮900mm的大直径车轮设计。
6:高离地间隙设计:高达430mm的高离地间隙设计,在配上超级强有力的发动机,使得该插秧机即使在湿烂田中也能正常工作,作业自如。
7:高精度作业:到目前为止只有久保田真正开发了最能够实现“直线插秧”“整齐插秧”“精确插秧”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8:四轮独立悬挂系统:行业首次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系统和传统的插秧机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机器比较,由于四个车轮都设置了独立的减震弹簧,因此人的身体完全感受不到地面的凹凸不平和高低起伏,即使转弯时也能有稳定的操作手感,保证了机器的行走直线性。
9:水平控制装置:在遇到高低不平的地块时,自动水平控制装置,能使栽插部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不用担心浮苗,倒苗。
10:根据秧苗状况,可根据株距调节,取苗量调节,栽插深度调节来改变每株的取苗量,每亩的栽插株数和秧苗的插秧深度,以此来满足不同水稻品种的栽插要求,达到节本、省工、增产、增收的目的。
11:采用新型超级回转式双插秧爪机构,其结构更简单,耐久性更持久,插秧爪的插植动作宛如人手精细、准确,插植的准确和牢靠保证了秧苗的健康成长。
12:操作简单,简单作业: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简单的掌握机器的操作,只有一个操作手柄,一个制动踏板,坐在车上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与作业调节,男女老少一学就会,真正实现了简单作业。
13:采用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采用了HST无级变速系统,因为无须脚踩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和刹车踏板,作业中的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发车、停车只需操纵一个主变速手柄,而且可从停止开始迅速地进行超低速、加速运转使操作变得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14: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同行业首次使用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于采用了去除转向刹车踏板的精心设计,掉头时内侧车轮不停转,这样转弯时就不会搅烂田脚不用再次平整即可插秧,与踩刹车掉头的转弯方式相比新式转弯方式的优点一目了然。
15:安心作业:为了与作业速度、插秧精度相匹配该插秧机在机器耐久性、操作安全性、保养方便性上的表现同样高出一筹,有着在其他产品上体会不到的优越性能,机器倒退时,插秧爪可自动停止插秧,插秧部能自动抬起,可以防止因忘记提升插秧部而引起的故障,当秧苗不足,插秧部忘记下降,或者是划线杆忘记下放时,机器上都相应会有指示灯的闪烁或蜂鸣器的报警,可一目了然地掌握、确认作业状态。
16:坐着轻轻扳动切换手柄,即可切换、控制插秧的隔行离合器,方便最后一行的插秧作业。
17:采用单个橡胶带齿送秧皮带,使纵向送秧更可靠,可防止空插、漏插。
18:轻松打开栽秧台,可快速、方便地更换零部件,清除杂物,大大节省了维护保养时间。
19:打开注油孔,润滑机油就可通过软管流入滑动导轨,使得零件使用寿命更长久。
20:折叠式的预备栽秧台,收缩自如,不占地方。
21:为便于夜间作业,配备了可与汽车大灯相媲美的作业前大灯。
22:后车轴箱体铸件化,驾驶踏板宽大化,插秧臂加装润滑油嘴,安装了装秧安全防护栏,人性化的设计随处可见。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久保田高速插秧机比洋马稍微好点,也适合农场农户使用,功能方便也比洋马强,乘坐式插秧机来说,虽说洋马是公认最好的。相比其他机器,洋马插秧机的核心优势个人总结有这样几项:
1.省油,采用自主发动机和HMT变速机构,质量可靠。其他插秧机大多数采用外厂发动机、HST变速机构。
2.脚油门,省力,久保田采用手油门。插秧机和收割机的驾驶习惯是不同的,收割机大多数站着开,而插秧机是坐着开的,因此脚油门更加符合驾驶习惯。
3.插秧效果好。采用自主回转箱和插秧臂,采用了洋马经常拿来吹牛的平衡装置,漏插、伤秧、漂秧少,均匀度好。
4.插植部空气减震装置。这个优势往往被包括洋马公司本身在内的人忽视,事实上个人觉得非常重要,在转弯后放下插植部非常平稳,放下插植部即可插秧,无抖动;如果没有这一设计,放下插秧部后需要等待几秒抖动停止后才能插秧,不然起初几行的插秧质量很差。
虽然洋马高速插秧机的特性性能也很好,但我个人还是坚持久保田插秧机更好些,因为久保田NSPU-68C型高速插秧机彻底把人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性苦衷解脱出来,从脚踩泥泞湿田,手推笨重机器的繁重劳作中解脱出来,最大,最快,最强,以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易操作的强大功能,来回报那些希望大规模插秧作业的广大农民,近年来日本水稻插秧机向着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劳动力以及多种功能方向开展研究与推广,使得这2年久保田相比比较火,在加上
久保田高速插秧机的售后服务也很好,都是上门服务农户机器哪出毛病了第一时间出现在地号给解决,每年新的一批机器还上门给免费保养,很多农场近2年引进的高速插秧机,久保田占的百分比在50%以上,这点就足够证明农场农户还是认久保田比洋马好。所以我认为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好于洋马插秧机。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二者的结合应该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农机与农艺不仅是理论上需要结合,更需要农艺与农机研发人员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发展,才能推动农艺制度的改革和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
农业机械自动化和高性能化离不开符合工况的特殊液压件的助力。&
日本洋马VP6D全套液压件供应,日本原厂供货。
联系人:郑烟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井关插秧机秧针不工作了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井关插秧机秧针不工作了是怎么回事
提问者采纳
传动装置失灵了,找维修的修一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插秧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井关PG6高性能插秧机插秧技巧
盐城市志为机械欢迎您!今天是:
热门产品:
& 您当前位置: &&
&& 阅读文章
井关PG6高性能插秧机插秧技巧
完成插秧◇为将插植的最终行程(靠近田埂边缘的插植)和行数调整一致,有必要在前条作业时就调整插植行数。行数任意插植时,请使用插植杆停止杆和秧苗限制器进行。补充●对于用手拿秧苗的叶子而容易崩裂的弱苗,又必须长距离停止插植的情况下,请使用秧苗限制器如果使用插植杆停止杆,停止行的秧苗崩裂后再插植时,会产生缺苗的情况。
■最终行程插植行数的决定方法◇请在中心标杆和侧标杆划出的行数吻合后,伸出划线杆决定插植行数。
◇插植杆停止杆在“切”位置,如下图示可以停止插植的行数。
补充● 插植杆停止杆在“切”位置使用完毕后,请必须回复至“入”位置。◇以1行为单位想停止插植时,请把停止行的秧苗块往上拉起,从座位下部取下秧苗限制器,如下图示操作。
◇秧苗限制器使用后,必须从压苗板上取下,收纳在座位下部。※ 如不遵守秧苗限制器倒向后面与插植杆碰撞,部品会破损。
服务热线:3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 www.60e.net www.8888.cm.2015,插秧机市场走到拐点上
16:14:16    
   2014年是我国农机市场新常态下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梳理与回顾,譬如插秧机市场。从我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分析,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水平与水稻机插水平偏低,成为短板。在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玉米收割机市场呈现出高位运行快速增长的特点,机收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56%,已连续6年增幅超过5个百分点。与之相比,水稻的机插水平呈现出增长,但其增幅与玉米机收水平的增幅相比依然稍嫌不足,这与息息相关的插秧机市场不无关系。一、高台跳水,插秧机市场遭遇寒流我国插秧机市场在经历了10余年的增长之后,2013年,市场增幅嘎然而止,同比出现13.5%下滑,2014年出现了更为难看的数据,同比增幅下滑达到26.2%,这是10余年来未曾出现过的现象。一方面,我国机插水平和插秧机保有量偏低,刚性需求强劲,理应呈现快速增长才符合常理;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很多水稻主产区在国补的同时,还给予较高的地方补贴,不可谓力度不大,插秧机的政策冲击力够大。但市场需求疲态不断显现,为何出现这种反常现象? ⒈ 需求大幅度滑坡,出货高度集中2014年,我国插秧机市场受各种因素影响,遭遇多年未有的滑铁卢,出现大幅度下滑。市场调查显示,全年累计各种型号插秧机销售6.2万台,同比下滑26.2%左右。从市场月度走势分析,全年跌宕起伏,市场出货高峰集中在6、7月份。环比增幅最大值发生在5月份,正是我国农机补贴在全国铺开之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插秧机市场受补贴影响之深。造成2014年插秧机市场大幅度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围绕插秧机市场需求环境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大田小户制约插秧机的应用。机械化插秧更适宜于种粮大户,不适合于一家一户的小面积作业。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现实以整片大田分割成多家小田,分属不同的农户的形式存在,导致作业进出、转弯以及转场效率低下问题,制约了插秧机推广使用。第二,市场教育不到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386199”部队成为留守农村人员的真实写照。造成务农者非老人即妇女的现状,他们认为机械插秧技术既烦又难,还不如手工抛秧、直播简单,对插秧机技术的接受有较多思想顾虑。导致插秧机市场发展缓慢。第三,机插秧质量差,禾苗返青期长,也是制约水稻插秧机推广的瓶颈。机插过程中因秧龄超长、秧苗超高等原因,伤秧、断秧现象较为常见,加上机插秧苗返青期普遍延长,特别是二晚栽插期间返青期延长了2-3天,影响二晚的高产目标,对插秧机推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第四,机插秧苗需要特定的育秧盘,在目前水稻生产方式下,一家一户使用塑盘育秧,秧苗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适度规模条件下,虽然塑盘水育早管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育秧过程中的营养土、装盘、播种质量等都能通过机械化较快的控制,但种子的质量、播种均度、降雨频率和降雨量等都对育秧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近年土地流转加速,但大多农村依然处于一家一户小田块状态,势必增加育秧成本,造成插秧机市场举步维艰。第五,经营收入低,使用效益低。受耕种环境的制约,目前大部分乡村农户,只种植一季稻,部分农户购买插秧机后,一年累计作业时间不到20天,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一年要闲置10个月左右,造成了农机化经营服务困难,效益不高,利用率低,有的县购置插秧机的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靠跨区作业维持服务经营,从而影响了农民购买插秧机和推广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第六,插秧机价格昂贵,成本高风险大。尽管群众普遍反映现在推广的插秧机比七、八十年代推广的机器要好,可价格太贵,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虽然政府补大头,农户投资还是较大。购买一台好点的插秧机除政府补贴外,农民还要投资2—3万元,加之农民收入低,作业服务不能有效开展,农民购买机具风险太大,从而造成农民持有观望态度,制约了机具的推广和应用。第七,技术保障力量薄弱,售后服务跟不上。由于现在推广的插秧机都是一些新型高性能插秧机,其性能和技术要求较高,如操作不当易出故障或影响机插质量。再说刚开始在农村中推广使用,缺修理技术力量和零配件供应。如发生较大故障,只好请厂方来人修理,既误农时,又费力。第八,区域市场影响。2014年传统强势需求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江苏、黑龙江、湖南等需求量较大的市场,拉低全国市场。黑龙江市场,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连续3年出现大幅度滑坡。而江苏市场经过持续多年的大幅度增长,机插水平已经较高,刚性需求有所下降。第九,强势品牌大幅度滑坡,拉低整体市场。2014年,因补贴因素,久保田销售市场出现大面积下滑,同比下滑幅度超过60%,而其品牌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而其它品牌难以充填其留下的空白,市场出现持币待购现象,一些市场需求出现“塌方式”下跌,对2014年的整体市场需求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对以上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插秧机市场既有推广问题,也有产品问题;既有市场培育问题,也有市场年度个性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是市场的推广问题,刚性需求虽然存在,如何将之开发出来就是推广问题。就目前我国插秧机市场推进,可以看出插秧机市场七分取决于推广,三分取决于产品。只有解决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要让消费者接受机插秧,才能从根本上唤醒沉睡的需求。从江苏等地推动机插秧的实践不难看出,地方政府不仅要关注插秧机补贴,通过层层补贴解决农民购买力不足的问题。更要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专业化育秧、推动农业生产走上规模集约化、大力培育专业技术队伍。同时,要逐渐实现政府—农民——企业的有机结合,通过推动我国水稻机械化快步发展。⒉ 需求结构调整,凸显大型化趋势2014年,我国插秧机市场需求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市场调查显示,在我国插秧机需求结构中,手扶式插秧机依然是市场需求主流,占比76.44%,乘坐式23.56%,与2013年基本持平。从乘坐式插秧机需求结构分析,4行机同比下降62.87%,6行、8行机同比分别增长29.2%和18.34%。从市场占比分析,4行机占比41.06%,较之上年下降了29.12%,6行、8行机占比分别达到了39.69%和19.25%,较之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19%和8.93%。从手扶式插秧机市场分析,2014年我国累计销售各种型号手扶式插秧机4.86万台,同比下降25.99%,占比76.44%,较之2013年增长0.65%。从需求机型分析,与乘坐式插秧机市场需求一样,4行机出现42.32%的大幅度下滑,6行、8行同比分别增长203.85%和38.08%。占比也出现较大调整,4行机下挫20个百分点,6行、8行分别上扬19.76和0.24个百分点。2014年,插秧机市场需求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这种趋势与近年农村土地流转加速以及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崛起密切先关。⒊ 主流区域跌声一片,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4年,我国插秧机市场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调查显示,2014年插秧机市场需求前10的区域市场累计销售58830台,同比下降23.9%,占比为95%,较之2013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从主力市场分析,苏沪、“两湖”区域依然是我国主流需求区域,苏沪区域市场出现11.1%的滑坡,湖南市场出现33.3%大幅度下滑,湖北出现小幅增长。从区域占比变化分析,苏沪市场占比高达33.3%,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区域需求格局,较之上年同期增长了5.65个百分点;湖北市场成为2014年表现较好的区域,不仅同比出现小幅增长,而且占比增长了5.24个百分点。江西市场需求体量虽不大,但高达200.96%甚为抢眼,占比攀升至5.09%,较之上年同期提高了3.84个百分点。东北的黑吉辽市场同声下跌,跌幅最小的都超过45%,但下跌原因却各有不同,黑龙江市场下滑主要因为自然灾害因素引起,辽宁、吉林市场与品牌下滑密切相关。2014年插秧机市场区域销售一览表
单位:台序号省 份同比分析占比分析20142013同比20142013增减1苏沪2061823188-11.08%33.30%27.65%5.65%2湖北11759115331.96%18.99%13.75%5.24%3湖南743711144-33.26%12.01%13.29%-1.28%4吉林43238004-45.99%6.98%9.54%-2.56%5黑龙江34918258-57.73%5.64%9.85%-4.21%6江西31511047200.96%5.09%1.25%3.84%7辽宁24788139-69.55%4.00%9.71%-5.70%8安徽24383283-25.74%3.94%3.91%0.02%9浙江16551853-10.69%2.67%2.21%0.46%10广西148283078.55%2.39%0.99%1.40%小计5883077279-23.87%95.01%92.15%2.86%其它30896583-53.08%4.99%7.85%-2.86%总计6191983862-26.17%100.00%100.00%0.00%二、低端竞争激烈,高端日资垄断2014年插秧机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手扶式插秧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中日企业之间,市场调查显示,销售前5的品牌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手扶插秧机3.5万台,同比下降25.36%,占比55.2%,较之上年同期增长0.92个百分点。从主流品牌看,久保田以59.66%的下滑幅度占据下滑首位,占比也出现了13.19%的下滑。常发同比出现37.81%大幅度增长,占比也提高了5.33%。富来威、福尔沃、鑫华裕同比分别增长16.74%、-25.73%和74.21%。市场占比较之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64、0.11和5.04个百分点。手扶式插秧机市场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一是农机补贴,农机补贴对竞争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一旦失去补贴,插秧机市场寸步难行,因为插秧机正处于推广阶段,没有政府的补贴推动,单纯消费者需求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撬动市场;二是市场价格,手扶式插秧机属于低端产品,价格优势对市场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力;三是品牌,良好的品牌和口碑对竞争会产生强大冲击力,尤其在成熟的市场,消费者的理性将决定品牌的扩张或萎缩。乘坐式插秧机市场的较量主要集中在日资企业之间,2014年三大日资品牌久保田、洋马和井关累计销售各种型号乘坐式插秧机1.15万台,同比下降17.58%,占比84.4%,较之上年同期增长19.41%。从品牌个案表现看,久保田同比下降74.61%,占比9.33%,较之上年同期下降13.98个百分点;洋马同比与上年基本持平,占比33.91%,较之上年同期提高了12.39个百分点;井关同比出现29.72%大幅度攀升,占比41.14%,较之上年同期提高了21.01个百分点。插秧机市场的竞争焦点主要围绕品牌展开,农机补贴对插秧机市场竞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即使强势品牌也难以“幸免”。2014年因补贴原因,久保田的插秧机市场陷入塌方式下滑,同时也触动插秧机市场竞争格局,尤其是乘坐式插秧机,井关趁势崛起。但久保田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强大,尤其在其传统“地盘”势力范围内,其它品牌依然难以撼动其统治地位。三、出口强劲攀升,集中度进一步集中国内市场出现大幅度下滑之际,插秧机出口贸易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正应验了“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那句老话。年插秧机出口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出口区域进一步扩大。据海关统计,年,我国插秧机出口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中的个国家或地区,较之年多出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区域出现扩容;第二,出口区域高度集中。我国插秧机出口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年亚洲出口各种型号插秧机台,实现出口金额万美元,其中出口额占比高达;第三,出口前个国家的出口额有所下降。海关统计,年出口额前的国家,累计实现出口额2207.42万美元,同比增长15.21%;占比95.7%,占比较之上年同期下降2.59%,出口主流国家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从出口国家看,2014年,泰国累计实现出口额580.55万美元,同比下降7.64%,占比25.17%,较之上年同期下降7.08个百分点;印度、韩国作为2014年出口额第二、三位的国家,同比分别增长16.75%、-5.68%,占比23.63%和19.33%,较之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0.32%和4.92%。2014年,我国插秧机出口市场表现虽然出色,我们依然要看到插秧机出口的隐忧,首先出口产品主要是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尤其出口到泰国、印度的机型。其次,出口区域依然狭窄,主要集中在亚洲区域,说明我国插秧机国际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第三,出口企业依然较少。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要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拓展国际市场上做文章,实施走出去战略。2014年与2013年插秧机主要出口国出口金额对照表
单位:万美元序号国别名称同比占比20142013同比20142013同比1泰国580.55628.55-7.64%25.17%32.25%-7.08%2印度544.94466.7616.75%23.63%23.95%-0.32%3韩国445.74472.59-5.68%19.33%24.25%-4.92%4印度尼西亚175.61106.5664.80%7.61%5.47%2.15%5越南140.481.3372.63%6.09%4.17%1.91%6伊朗60.2352.7414.20%2.61%2.71%-0.09%7日本38.2827.1640.94%1.66%1.39%0.27%8菲律宾35.827.6529.48%1.55%1.42%0.13%9朝鲜44.799.85354.72%1.94%0.51%1.44%10斯里兰卡20.2218.718.07%0.88%0.96%-0.08% 小计2086.561891.910.29%90.47%97.06%-6.59% 其它219.8357.24284.05%9.53%2.94%6.59% 合计2306.391949.1418.33%100.00%100.00%0.00%四、刚性需求强劲,或将演绎绝地反击大戏2015年我国插秧机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些影响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或者正在改善,或者在消失。譬如主流品牌之一的久保田恢复的农机补贴,譬如农村土地流转加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因素将从不同方面,对2015年的插秧机市场产生利好影响。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插秧机市场的刚性需求强劲,成长空间大,产品正逐渐走向成熟。㈠ 环境利好,成长空间大⒈ 保有量低,插秧机市场刚性需求强劲从插秧机保有量分析,2014年插秧机保有量达到66.5万台,与拖拉机、收割机的保有量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决定了市场刚性需求强劲。近年,插秧机保有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但增幅趋缓。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我国插秧机市场进入常态化后,2015年我国插秧机市场需求或将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第一,市场稳健推进;第二,市场刚性需求强劲。⒉ 机植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插秧机市场成长空间大2014年,预计我国水稻机植水平将达到38%以上,较之2013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2009年至今,水稻机植水平沿着向上的方向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水稻的机耕、机收水平相比还十分低,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未来插秧机市场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第二,插秧机市场依然会成为国补和地补的重点产品之一。从区域机植水平分析,我国水稻主产区机植发展水平不平衡,黑龙江机植水平超过90%,江苏机植水平也达到了70%以上,但“两湖”、两广、云贵川等机植水平依然十分低,由此决定了我国2015年乃至未来的插秧机市场发展区域刚性需求将出现较大差别,市场也将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⒊ 补贴政策为2015年水稻插秧机市场提供强大动力
与我国农机市场息息相关的农业依然是我国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成为自2004年以来的第十二个“一号文”。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机市场政策红利依然成为拉动市场的第一驱动力。农机补贴作为拉动农机市场的第一驱动力,对2015年的农机市场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预计,未来农机补贴在补贴形式、操作方式方面将会发生较大调整,但补贴总量不会产生太大变化,预计2015年补贴量或将达到240-245亿元之间,增幅在1-3%之间。插秧机依然是2015年农机补贴的重点产品,从与2014年单台补贴额度对照中可以看出今年个别品种的补贴额度较之2014年出现一些微调,4行手扶步进式下调了300元,8行及以上四轮乘坐式下调1800元,其它品种保持了与2014年一样的补贴额度。从现在一些水稻主产区公布的插秧机补贴信息分析,他们继续沿用了过去一贯的补贴政策,在国补的同时地方政府追加补贴,以推动水稻机插水平的提升,譬如广西。2015年与2014年插秧机农机补贴对照一览表
单位:元/台 序号品类20152014变化<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2行手扶步进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4行及以上手扶步进式(简易型)<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4行手扶步进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3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6行及以上手扶步进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6行及以上独轮乘坐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4行四轮乘坐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7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7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6—7行四轮乘坐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8行及以上四轮乘坐式<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200<span style="font-size:13 color:#000-1800⒋ 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兴盛:推动我国插秧机市场向广度深度进军消费群体由个体走向集群,插秧机市场需求瓶颈逐渐被破解。以农机大户为主的各种服务组织迅速发展,以育秧大户、育秧公司、机插大户、机插公司等为代表的各类专业户和专业组织近年在我国主要稻产区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他们逐渐成为插秧机服务的主体,服务模式也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尤其是育插秧拓展,在跨区育插秧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些社会化服务实践,有力的推动了插秧机市场的推广和发展,推动我国插秧机市场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目前,我国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270多万户,各类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95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0万个,农机作业服务组织17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4.2万个,农村组织加速了农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进程,改变了农机消费群体,颠覆了传统的农机购买模式,宣布了一个调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兴农机市场时代的到来。由此决定了农机市场消费主体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宰的时代。这是政府引导的方向,政府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优惠,正确引导他们成立组织、协会、公司,帮助他们形成推广和使用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能力,并让他们赚到钱,通过他们去推广和影响农民将会使机械化插秧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鼓励在农村种植业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向农村散户推广“育、耕、插、割”包干服务模型,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利用租赁、承包等形式实行土地流转,使田亩成片,减少机插中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插秧机市场需求主体随之发生重大变化,2015年的插秧机市场这一特点或将更加突出。插秧机市场推广瓶颈将逐渐被打破,为其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⒌ 震荡蓄势,恢复性增长我国插秧机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同比出现下滑,尤其是2014年大幅度滑坡,形成市场需求“凹地”,一些持币待购区域或将发力。同时,插秧机刚性需求强劲,去年市场下滑现象只是诸多偶然因素所致,当诸如自然灾害、品牌大幅度下跌、周期性需求影响等偶发性因素消失之后,市场需求能量将得到释放,为2015年的恢复性增长提供动力。⒍ 跨区作业的勃兴:刺激市场需求的重要因子插秧机跨区作业正在各地兴起,插秧机手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这种示范作用将成为拉升市场的重要动力;插秧机跨区作业正在各地兴起。近年,我国插秧机消费者的购买用途正在经历由过去自用为主到以经营为主的转变。插秧机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开始进行跨区作业,并且收益颇丰,市场调查显示,一般插秧机消费者2年的时间即可收回购买成本,有效刺激的农民购机积极性。㈡2015,插秧机市场增长不是梦⒈ 需求反弹,步行式依然是主流2014年插秧机市场遭遇滑铁卢,演绎出近年少有的较大滑坡。2015年,插秧机市场克服了某些不利因素后,或将出现强势反弹,估计销量可望达到7万台,增幅在10%左右。第一,需求量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或将出现两位数增幅;第二,需求以步行式为主流,乘坐式在东北和江苏等市场进一步有所增长;第三,需求进一步趋向大型化,4行机继续向5行以上机型转移。⒉ 竞争激烈,渠道下沉插秧机市场竞争将围绕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展开,竞争市场竞争层次进一步提高。年我国插秧机市场竞争将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洋品牌垄断插秧机高端市场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未来可能出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依然是日系品牌的高地,手扶式插秧机将呈现出战国格局;第二,产品质量、服务与价格将成为未来插秧机市场竞争的三大焦点。比较我国拖拉机、收获机械发展的历程就可以看到我国插秧机可能出现的竞争景象,高端市场拼质量和品牌,低端市场拼价格与服务。在我国低端产品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价格战与服务比拼不可避免。第三,渠道竞争主要集中在网络覆盖与渠道下沉两个方面,各个品牌之间将打响渠道争夺战,通过密集的网络覆盖和终端渠道下沉,获取渠道优势,抢占竞争高地。⒊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将更加突出从年我国插秧机市场主流需求区域依然将集中于南方,基于市场周期性需求特点,年,主流需求或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两湖”市场或将演绎强势反弹大戏,以黑、吉、辽为代表的北方市场在经历的连年下跌后,将迎来增长的曙光。⒋ 出口市场值得期待我国插秧机面临着良好的出口环境:一是美欧经济复苏,带动外需改善延续;二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也有一定的支持作用,这一点对劳动密集型的插秧机商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三是我国插秧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尤其在亚洲区域,竞争力在逐渐增强;四是插秧机出口近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说明我国插秧机出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正在逐年增强。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年插秧机出口利好因素强烈,预计年插秧机出口区域将进一步拓展,出口品种会有所增加,出口额或将达到万美元左右,同比增幅上下。综合影响插秧机市场的各种因素,年,或将成为我国插秧机市场由降转升的拐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井关高速插秧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