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演示撒饭后的清洁卫生巾使用方法演示工作

负责幼儿园饮食卫生的是什么部门_百度知道
负责幼儿园饮食卫生的是什么部门
提问者采纳
  要加强对教师管理。 2,消除餐饮食品安全隐患,学校幼儿园是餐饮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深入开展餐饮食品安全自查,严禁教师以托管等各种方式非法提供面对托管对象的餐饮服务、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防止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其法人是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1,杜绝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餐饮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将校园餐饮食品安全作为监管首要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对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负全部责任,必须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各市县卫生局主要是各级政府中负责医疗卫生行政工作的部门,比如我们常提到的卫生部和各省、自治区卫生厅
饮食卫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保育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施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标题:保育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施
保育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实施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
保育:指保护幼儿的生命与健康,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其体质,培养幼儿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初步能力,养成健康生活和安全生活的习惯态度,为幼儿全面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的吃、喝、拉、撒、睡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为其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每日工作常规:1、上岗准备(1)清洗双手:用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2)整理仪表:换好干净的工作服,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披&&
长发、不穿高跟鞋和拖鞋。2、清洁环境(1)室内清扫:开窗通风,湿性清扫,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台面、矮柜面、教室门把手、窗台等。包干地区保持整洁,不留死角。提示:* 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消毒液也可使用0.2%过氧乙酸。(2)盥洗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盥洗室门把手、扶手、洗手池龙头、面池台面、墙面、男女便器、便池踏脚处、地面等。提示:* 便器消毒每天二次,分别安排在午睡时和幼儿离园后。* 使用便盆的消毒要求:大便后用一次消毒一次;小便后用一次清洗一次,每日消毒二次,消毒时水面高于物面,浸泡30分钟,浓度为1000mg/L。* 用专用工具进行消毒:从外到里、从上到下、从干净区域到污染区域。&&&&& 3、幼儿饮水准备(1)水壶清洗:倒尽隔夜水,用流动水、专用抹布由里至外清洗,然后倒入适量开水,摇晃水桶,冲洗放水龙头和桶内,最后将水倒尽。(2)水杯架清洗: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茶杯架和保暖桶的龙头。(3)纯净水提供:将消毒后的水杯放入水杯箱内,放置时手不触及杯口,杯口朝上,杯柄朝外,关上纱门。准备好充足的水,供幼儿随时饮用。* 纯净水要求冬暖夏凉。4、早点餐饮(1)桌面消毒:桌面先用清水擦干净,接着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巾擦净桌面。穿上餐点专用工作服并戴口罩。提示:* 餐桌每天要进行腿和桌面底部清洁工作。* 使用专用抹布,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再擦四角边缘,抹布勤搓洗,湿度以不滴水为宜。(2)分发点心:按人数先分发杯子、盆子,再分发牛奶、饼干。(3)早点护理:创设温馨环境,护理幼儿用完早点,关注个别幼儿,&&
指导得当。(4)整理清洗:清水擦洗桌面,清扫地面,在专用水池中清洗牛奶
杯、擦嘴毛巾,送到操作室生架上。提示:* 专用抹布清洗茶杯,由杯里及杯外清洗,无污垢。&& * 擦干盥洗室地面水迹。5、协助教师(1)教学准备:早点时护理幼儿,配合教师进教室准备教学用具。提示:* 注意幼儿安全,让吃完的幼儿在指定范围内休息。(2)户外活动:活动前准备场地、器械,和教师一起带领幼儿进场地;活动中护理幼儿,使用体煅毛巾,照顾特殊幼儿。站立有利地形,注意幼儿在分散活动中的安全;活动后整理场地、器械用具。提供湿毛巾为幼儿擦汗。提示:* 体育锻炼前与教师沟通,知道场地地点、器械用具,创设活动环境。(3)自由活动:与教师共同管理幼儿活动,为幼儿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提供保障。提示:* 与教师分好场地,观察幼儿活动,无不利因素不干扰幼儿。(4)教学大活动:配合教师开展各类活动,按教师要求护理幼儿或
参与活动。提示:* 如是外出活动,要带好水、杯、消毒毛巾、小便换洗衣裤等生活用品。6、午餐工作(1)桌面消毒:桌面先用清水擦干净,接着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0分钟后,再用清水巾擦净桌面。穿上餐点专用工作服并戴口罩。* 使用专用抹布,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再擦四角边缘,抹布勤搓洗,湿度以不滴水为宜。(2)餐具分发:餐具放置操作台固定位置,按当天出勤实际人数发
放。(3)分发饭菜:取饭菜等安放操作台,按顺序盛发蔬菜、荤菜、饭、
汤等。(4)午餐护理:护理幼儿吃完自己一份饭菜。提示:* 关心、指导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科学合理进餐,帮助幼儿安全、清洁、卫生吃完自己的饭菜。(6)餐后整洁:幼儿用餐全部完毕后清洗桌面,收拾餐具送营养室,用温水、洗洁精擦洗桌面、地面,清洗毛巾。提示:* 洗洁精清洗完桌面、地面后必须用清水洗净,保持不油腻。7、午睡工作(1)睡前准备:与接班教师一起准备小床、放下窗帘、摆好桌椅,
关好门窗,创设安静环境。提示:* 教师交接班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节点,要准确把握好与教师合作。(2)护理整理:幼儿起床前10分钟进教室,和教师一起照顾护理幼
儿穿衣等,整理、叠放小床,安放储藏室,开窗通风。提示:* 必须护理幼儿穿好衣服再整理安放小床。&&* 如下午教师有教研活动,必须进教室带班,照顾幼儿午睡。8、下午点心(1)桌面消毒:同早点(2)分发点心:按幼儿人数及点心的品种分发餐具,再分发点心。(3)点心护理:同早点(4)整理清洗:清水擦洗桌面,清扫地面,在专用水池中清洗餐具,
送到操作室生架上。9、离园护理(1)协助教师做好幼儿离园前准备工作,提醒幼儿带回物品、玩具、
药品。(2)提醒幼儿喝水,然后在专用水池中清洗茶杯、擦手毛巾,送到
操作室生架上。(3)整洁环境,关好所有的门、窗和水、电开关。开启紫外线灯。
二、掌握“幼儿生活管理”技能
1、晨、午检:
质量标准:协助老师晨、午检,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技能技巧:
一摸:摸摸幼儿头额部有无发热;
二看:精神状态、面色、咽部有无异常,皮肤有无皮疹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可疑者及时报告,以便隔离、观察、确诊。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异常情况;
四查:查看一裤兜内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2、洗&& 手:
质量标准:协助教师指导幼儿和帮助小班幼儿将手洗干净。
手腕、手指、手指缝,均要洗干净,注意节约用水和香皂(人手一巾)。
技能技巧:洗手时教幼儿按正确的方法进行:
1、卷好袖子;2、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3、关水龙头、搓香皂;4、两手心相搓;5、右手搓左手、手指、手背、手腕(换反方向手);6、两手五指分开,手指交叉洗手指缝;7、打开水龙头冲洗干净;8、关水龙头,在水池内甩手;9、摘毛巾擦手,将毛巾打开放在左手手心上,右手放在毛巾上,擦干(换反方向手);10、挂毛巾(秋、冬、春季擦油)。
3、进&& 餐:
质量标准:
桌面消毒干净,碗筷摆放整齐,中大班指导值日生擦桌子、摆碗。
技能技巧 :
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置及使用;
饭前10――15分钟消毒餐桌;先用浸泡1:200的消毒液喷至桌面(1塑料桶清水加1瓶盖消毒液),待间隔5――8分钟,用清水抹布再擦一遍餐桌后,再用清水抹布擦拭一遍桌面。注意:抹布擦一张桌子翻一个面,一块抹布擦一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质量标准:
分饭时要先照顾体弱儿、进餐慢的幼儿,饭菜少盛多添,分得均匀。纠正幼儿不良姿势,培养幼儿用餐的文明卫生习惯。
技能技巧:
掌握幼儿进食量,根据每个幼儿进食量分饭菜和少盛多添原则。分饭菜时,动作快,均匀,先给进餐慢的幼儿和体弱儿盛饭,让他们先吃。注意饭菜的保温、保洁。如: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质量标准:
准备好饭后餐巾纸和放碗、勺的桶等物。
技能技巧:
饭后协助主班指导幼儿漱口,正确使用擦嘴巾,从嘴角两边向中间擦,――对折,再擦一次,然后把擦嘴巾放在指定的地方。
将用过的饭碗、勺分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4、入&& 厕:
质量标准:
照顾年龄小的幼儿入厕,帮助穿脱衣裤,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厕习惯。将手纸裁好放在固定位置上。
技能技巧:
教幼儿会正确使用卫生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对折、叠好再擦一次,便后将裤子提好,内衣塞进裤子里,不漏肚脐与后背。
教育幼儿便后冲净、洗手。
5、饮&& 水:
质量标准:
协助老师组织幼儿喝水,要求保育员预先晾好温热适宜的开水。小班幼儿坐在座位上由保育员给每人杯中倒适量的水,中大班幼儿自己倒水喝,要求掌握孩子饮水量,保证每个孩子饮足够的水。饮水前桌面消毒与进餐相同。
技能技巧:
要求幼儿两只手拿水杯,杯口向上,右手握水杯把。喝完水,先放椅子,再将杯子放回原处。
6、穿脱衣服、睡眠:
质量标准:
1、做好幼儿睡前卧室环境的准备工作
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
2、帮助并指导幼儿正确穿脱衣服。
按顺序穿衣服:袜子――裤子――鞋――上衣
检查幼儿衣服是否穿得整齐,领子翻平,内衣放进裤腰内,两条腿是否分别伸进左右裤腿内,避免穿成三条腿,使幼儿着凉。按顺序脱衣服:上衣――鞋――裤子――袜子。
检查指导幼儿将衣服脱下,在小椅子上叠放整齐,袜子搭在椅子棱上,鞋放在床一侧,摆放整齐。
3、检查及帮助幼儿整理领口、袖口、裤口。
技能技巧:
1、幼儿睡前放好被子(两位幼儿交叉各睡一头,避免口对口呼吸),拉好窗帘,根据季节掌握通风及卧室气温。秋、冬、春季,穿脱衣服及入睡中避免冷风直吹幼儿。
2、教幼儿按顺序穿、脱衣服。
让幼儿知道袜子分袜尖、袜跟、袜筒,手捏袜尖(大拇指在内,四肢在外),将脚伸入袜内,将袜筒向上拉。
让幼儿知道裤子前后,两手抓住裤腰,两脚伸入裤腿内,向上拉,两脚露出裤腿时,站在地上把鞋穿好,将裤子提起,学会把内衣塞进裤腰内。
学会把脚伸入鞋后,将鞋提起,分清左右脚。
两手握住衣领、衣里向外,大拇指握在衣领处,四指握在衣里,右手经头上,从左绕到右边,将衣服披在肩上,先将左手伸进左边袖子里,然后再将右手伸进右边袖子里。将上衣穿好,前襟对齐,从下往上逐个扣扣子。
7、整理床铺:
质量标准:
幼儿起床后,被子完全打开通风,等幼儿穿好衣服后再叠被子。注意检查床上、褥子下是否有异物,被里被头是否有开线。
床单铺的平整,被子叠的有棱有角,宽窄与床一样,摆放整齐有序。横看竖看一条线,枕头放在被子上,枕巾铺平。(幼儿睡觉时爱出汗,应注意枕头、枕巾通风,切忌把枕头放在被子下面)。
技能技巧:
教幼儿学习叠被子:现将被子全部打开,一头搭在右边床头上(通风一会儿),然后先叠好自己的一边,往中间折――再折里边一边。折时要与床的宽窄一样。最后两头对折,先叠左边一头,再叠左边一头。叠好放在统一规定的一边。
8、劳&& 动:(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值日生工作)
质量要求:
为幼儿准备好抹布,协助教师指导幼儿擦桌子、椅、柜子等。要求擦干净无污垢、灰尘。
技能技巧:
培养幼儿会按顺序擦桌椅柜,如:椅子,先擦椅背――椅面――椅棱――椅腿,按顺序自上而下。
三、掌握“清洁卫生工作”基本技能
1、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天天要打扫干净。每周卫生小扫除一次(扫纱窗、擦玻璃),每月大扫除、清洁彻底一次。
?活动室(质量标准)
空气新鲜,地面整洁。玻璃明亮,光线充足。室内家具,舒适,摆放整齐,布置无尘垢。
?睡眠室(质量标准)
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床铺整齐,窗明几净,床栏杆、窗台、柜子等无尘土。墙壁干净,灯罩无灰尘。
操作技能技巧
(1)空气新鲜
注意开窗通风
每日早晨入园准备工作中,开窗通风,是使内空气清新。根据气候及风力大小,掌握开窗的大小和通风时间。冬季一般开窗通风10――15分钟。室内温度保持在16℃――18℃。
(2)玻璃明亮
清扫纱窗,无灰尘。用半潮半干抹布擦拭玻璃,透亮、无花纹。
(3)家具设备
边、角、楞、腿(天天擦),擦拭到位,无尘垢、无积土。
(4)床铺整齐
床单平整,被子叠的大小与床宽窄一样,枕头平放其上,枕巾正面向上,平整。摆放有序,方向一致。
幼儿睡眠前放好被子、枕头、拉好窗帘。
?盥洗室(质量标准)
清洁通风,水池下水道处无头发、污物,地面无积水、无污渍、垃圾堆物,消毒液等物放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便池、水池及时冲洗、无尿硷、无臭味、无苍蝇。
操作技能技巧
根据气候及风力掌握通风情况。
便池&&& 随时冲水、中晚各刷洗一次。
水池&& &每日要打扫干净,用洗衣粉(去污粉)将油腻刷洗干净。
地面&&& 地面无积水,无污渍,无死角,透亮&&&& 。
墙面&&& 无污渍
玻璃&&& 每周用半干的抹布擦1――2次。
四、卫生清洁与消毒洁&&&&&
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是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清洁就是清洗保洁各种物体,而消毒则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的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
&(一)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 为保证入园儿童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在日常情况下保证该场所的卫生质量,卫生消毒以及规章制度落实,适时进行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二)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内容
主要包括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清洁卫生工作, 消毒工作---包括预防性消毒工作和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生时的疫源消毒。
(三)清洁卫生消毒的方法
1.机械消毒法:其特点是幼儿园中操作简便,每天必用的方法,它能清洁除尘,排除或减少病原体,但不能杀灭病原体。如刷洗或利用水的机械作用清洗抹擦、肥皂洗手等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惠,适用于集体机构。
2.物理消毒: 利用空气和日光,开窗使空气流通,可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使一些不宜清洗消毒的玩具、图书、被褥等,可放在日光中曝晒,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3.热力消毒法热力消毒法热力消毒法热力消毒法 适合于集体机构,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消毒方法。大多数病原体可在60℃-70℃温度内死亡。常用的热力消毒法有消毒柜、流通蒸汽、煮沸消毒等,尤其适合于餐具、茶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
4.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制品的消毒药,配制后使用,是杀死病原体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托幼机构常用的含氯消毒液、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漂白粉溶液等。适合于消毒物体表面如门窗、地面、厕所、家具、教玩具等擦洗。
5.消毒灯消毒法: 常见的为紫外线灯和臭氧消毒灯。但要注意照射面,避免产生死角,适用于房屋和物体表面。
五、常用消毒种类
1煮沸消毒&&&&&&&&&&&&
适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毛巾、餐巾、服装、床单等耐湿物品。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水沸后开始计时,持续煮沸15-20分钟。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2流通蒸汽消毒
适用范围:适用餐饮具及餐桶、菜盆等。 流通蒸汽法是利用100℃水蒸气进行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蒸饭箱,常用流通蒸汽消毒设备有蒸汽消毒柜,蒸汽消毒车,可以按其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消毒时间应在水沸腾并冒出蒸汽后开始计算;餐具应垂直放置,并有空隙,防止空气留存在死腔内;大量物品勿用铁盆盛装,最好使用漏孔金属筐;包装不易过紧;能吸收大量水的衣物不要浸湿放入,否则妨碍空气的置换;在消毒时注意排除消毒柜内的冷空气。
3.消毒柜消毒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但消毒柜分为高温型和紫外腺臭氧型、消毒餐具必须为高温型。易烤焦物品不易放入高温型消毒柜。
4.消毒剂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织物、耐湿物品、玩教具等的消毒。 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对腔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物品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常用于消毒便具、玩具、家具等。
5.消毒剂溶液擦拭、喷洒消毒适用范围:
用于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墙面等的消毒。 擦拭消毒时,用布浸以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洗干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喷洒消毒时,用消毒剂使用浓度的溶液直接喷洒被消毒物品表面。
6,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人体呼吸道、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喷雾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雾改善呼吸道干燥时,需使用超声雾化器。但要注意易引起室内物品潮湿、腐蚀。
7.紫外线消毒法
适用范围及条件: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照射消毒。 紫外线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表面粗糙的物体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受到照射。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 1)注意事项: ①消毒使用的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射值达到国家标准的紫外线。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的电压为220V。 ②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射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③紫外线强度及消毒浓度检测:使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在开灯后5分钟,将化学卡放于灯下1米处,照射1分钟后,按照说明色卡对比,一般新灯管不低于90μW/cm2为合格,旧灯管不低于70μW/cm2为合格。测试卡要注意避光保存。
(2)使用方法: ①物体表面消毒照射方式: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m。一般每60-80平方米房屋空间,安装30瓦紫外腺灯管两支。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一般来说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有效距离内照射30-60分钟,对物品表面消毒效果可靠。 ②室内空气消毒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的方式。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灯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不少于30分钟)。8.8.8.8. 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法::::臭氧消毒分子式为O3,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迅速,消毒后天残留等优点,适用于蔬菜、水果消毒,但稳定性差,容易分解,只能立即生产立即使用。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臭氧灯均可选用。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时,房间应关闭门窗,人必须离开房间。关机后30分钟,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才可进入。
(3)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消毒灯表面的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2)用消毒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时或高于40℃时,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消毒灯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消毒灯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4)不得使消毒灯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眼睛皮肤损伤。 (5)消毒灯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六、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托幼机构常使用的清洁卫生消毒主要包括,常用物品清洁消毒、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清洁消毒、手清洁消毒、垃圾及排泄物处理。
1、毛巾& 在集体生活中,毛巾卫生不好是导致传染疾病流行的途径之一,如传染沙眼、流感等病毒。要求毛巾分为擦手毛巾、餐巾。擦手毛巾在幼儿园中必须是一人一巾,可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再消毒;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一,在开水中蒸煮15~20分钟;如果当天不清洗,等幼儿用后可放在阳光下曝晒。有消毒柜的也可放消毒柜消毒,但要防止毛巾被烤糊,也可将毛巾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钟,浓度为每升水中含有效氯250毫克。 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两巾距离间隔10cm,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毛巾最好不要贴墙挂,一是不易受到光照,二是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若因房屋面积小,只能贴墙挂,必须与墙间隔10-15cm。
2、.茶杯& 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或者备两套茶杯替换。当幼儿用完茶杯后由保育员统一清洗。清洗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后冲洗干净,甩干水滴后放入消毒柜消毒30分钟。 若没有消毒柜,可送去蒸煮消毒,蒸煮消毒时,水一定要浸没茶杯,等水开后煮沸15~20分种。 消毒柜方便快捷,用后可立即清洗消毒,只要一套茶杯即可,而蒸煮消毒较慢。茶杯消毒后要等冷却后再放入茶杯箱。
3、餐具&& 餐具要求在伙房清洗消毒,要求食堂有专用洗碗池,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四保洁、五输送。不得将餐具倒在班上洗手池里洗。& 洗碗时先用碱水或洗涤剂将油腻洗净,再用清水冲洗2遍。洗好的餐具放在专用容器内,用消毒柜消毒,或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后使用。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清水中,如果是少量碗、碟、盘,可平放于锅内;如果餐具较多,最好把盘、碗、等竖直放置、使其之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水开后15分钟即可。 对不能用热力消毒的食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但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氯残余。有些幼儿园班内不洗碗,但洗筷子或小匙,也要按以上要求清洗消毒,用专用筷子套或小匙的布袋也要一并消毒。装点心的盘子、端饭的盘子或给小幼儿喂饭的托盘,每日使用后清洗干净,用消毒柜消毒或用消毒液清洗浸泡
4、毛巾架&& 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上面贴有标识,两巾距离间隔10厘米,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 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5、茶杯橱& 幼儿茶杯存放要有专用茶杯橱,上面贴有标识,对模糊不清或发黄、剥脱的标识要及时更换,标识图案要相对固定,不要老是更换。茶杯箱每周清洗消毒一遍,每天用清水抹一遍。 茶杯箱最好不要固定在墙壁里,那样不容易清洗消毒。茶杯箱的布帘每周清洗一次。茶杯数要比实际人数多1~2个以供幼儿备用。
6、保温桶&& 保温桶是每天用来给幼儿盛开水的。每天晨间打扫,保育员将保温桶四周及盖子、壶嘴用清水擦洗一遍,一般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清洗桶内的内胆,先用肥皂水清洗一遍,然后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 对保温桶上的热水龙头要有安全保护,以防烫伤的发生。夏天注意水温不要过烫,冬天注意保暖。 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
7、.玩具、图书&& 玩具是托幼机构必备的物品,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物品,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在幼儿园,玩具的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尤其是小幼儿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如果清洁消毒不严,很容易传染疾病。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对于耐水的玩具,可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没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 对不怕高温或不变形的玩具可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毒柜消毒,如毛绒玩具、布玩具等。消毒液的腐蚀性较大,浸泡玩具容易脱色,所以对铁制玩具、木头玩具可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或通过日光消毒。玩具柜每天用清水擦洗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塑料筐等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室外大型玩具通过日光照射消毒,但要定期冲洗。 对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每周放消毒柜消毒,或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图书的消毒: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也可以用紫外线等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对污染破损的玩具、图书可及时更换。
8、被褥&& 被褥用品是幼儿每日生活的必需品,幼儿每人一床一垫一被一枕。幼儿用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日晒一次,每次晒2~4小时。& 幼儿床要摆放整齐,注意间隔距离(40~50厘米),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染,若卧室不大,床挤靠较紧,可让幼儿头对脚睡。卧室中要留有走道,一般50cm,便于老师巡视照顾。床单要定期清洗,连同被罩、枕套等每半月换洗一次。发生传染病时,可拆洗部分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洗。
9、席子& 夏天每天睡眠前用热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10、.痰孟&& 每次用后要冲洗。 有消化道疾病发生时,痰孟每次用后要浸泡,不提倡共用坐便器,如使用必须用1次消毒1次。 消毒痰孟的消毒液要每日更换,浸泡痰孟的桶要大一些,以消毒液浸满痰孟为好。一般采用有效氯500毫克/升浸泡20分钟。
11、抹布、拖把&& 清水抹布和消毒液抹布要分开使用,随时搓洗晾干。抹布必须专用,每次用后用肥皂洗净,煮沸30分钟可以较为彻底的杀灭微生物。传染病流行季节,抹布使用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拖把每班要有干、湿二种拖把,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在户外日晒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用消毒液拖地,拖把每日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
12、垃圾处理& 园内每班有加盖垃圾桶,每日倾倒1―2次,园内有收集垃圾的桶和箱,垃圾桶要保持清洁。
13、空调、电扇、取暖器、录音机&&& 不用时要用布罩起来,使用时每周擦拭一遍,但要注意安全,擦拭电器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14.水果的消毒: 吃水果前应清洗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水洗净水果后,用刀削皮,将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后再食用,二是将水果洗净后至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液应浸没水果,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食用。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1、桌椅&& 抹桌时准备2只小塑料桶,直径15~20厘米,一只装清水,一只装消毒液,椅子每天用清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 传染病流行期间桌椅每日用清水抹后再用消毒液抹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抹一遍。 桌子在进餐前由保育员负责消毒,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抹,最后用清水抹一遍。& 擦桌面时要讲究方法:可将抹布对折一下,一块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张桌子,抹布要搓一下。不能一擦到底,也有规律的横擦后再有规律的竖擦,不能乱擦,以免局部被遗忘掉。
2、纱门纱窗、窗帘&& 每周用清水擦洗一次,窗帘每季度清洗一次。
3、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 每日早晨打扫时用清水抹一遍,传染病流行时再用消毒液抹一遍。
4、地面&& 活动室每日早、中、晚各拖1遍,卧室、走廊、楼梯每日拖1遍,盥洗室根据情况随时拖。 拖把使用后要摆放在不影响幼儿洗手上厕所的地方。 洗拖把要有专用水池,不要和洗毛巾、餐巾、茶杯、玩具等的共用1个水池。
5、厕所&& 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要采用蹲式厕所,男幼儿有小便池。厕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冲洗清刷一遍,大小便后流水随时冲洗,保证磁砖上无黄垢、无尿迹、无异味。6.6.6.6.洗手池洗手池洗手池洗手池 每日用碱水或肥皂水刷洗,上下午各1遍,保证池内无油腻、无脏垢、无黄水迹,水龙头随时关好。
(三)空气清洁消毒
1、活动室& 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3次,每次20分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般情况下每周用消毒灯进行空气消毒一次。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一次。 关好门窗,用消毒灯消毒30分钟 ;也可,用消毒液喷雾,1小时后用清水擦洗窗台、门把手、家具等。&&
2、卧室& 卧室每日采取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冬季可以每天上下午各开窗10―20分钟。 在传染病或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可每天用消毒灯消毒一次。&
3、集体聚集场所& 一般指幼儿园内的多功能室、科发室、图书室、电脑室、美工室、音体室等,这些场所往往容易被忽视。每日应做好湿抹湿拖,并安排流动的消毒灯每周做空气消毒。 如在呼吸道疾病或传染病流行期间,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抹洗一遍,并减少幼儿聚集的机会。
4、手清洁消毒& 凡是大便后、进餐前、户外活动后、体育、美术、手工课后均需要提醒并指导幼儿用肥皂、流水洗手,双手擦肥皂后相互揉搓。注意指甲缝、手指缝、手腕处,揉搓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
七、发生一般传染病消毒时的卫生消毒
1、发生传染病班级要挂标示牌,尽量避免与其他班级接触,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单独给发病班级设立走道、楼梯等。发生传染病班级不参加园内集体活动,包括晨间户外活动。
2、发生传染病班级要做好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每日用消毒灯消毒30-60分钟。
3、传染病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按消毒技术规范,在其中倒入1/20漂白粉消毒液搅拌后倒入厕所。 病儿便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1/20漂白粉的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4、抹布、拖把分别在500毫克/升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每日1-2次。
5、被褥清洗消毒:床垫、枕心、棉褥应放阳光下晒4小时,无阳光时可用消毒灯照射30分钟消毒,床单、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
6.地面消毒:每日早晚采用湿拭清扫各一次,消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一次。通常采用含有效氯3‰的消毒液拖地30分钟。&
7.墙面消毒& 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常用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处理,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而确定,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好。
8.桌、椅、玩具柜、水龙头、门把手等用品表面的消毒 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 化学消毒剂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剂,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 玩具的消毒 传染病流行或发生时,每日进行一次消毒,要根据不同的玩具选用不同的消毒方式。& 耐热的玩具:可在开水中煮沸10~15分钟; 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溶液中浸泡15~30分钟; 怕湿怕烫的玩具:可在烈日下曝晒4~6小时,借助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将细菌杀灭;或用75%酒精擦拭。
9.已出现传染病疫情的班级,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直至疫情结束方可参与园内餐具的清洗消毒,并指定食堂人员给疫情班送饭菜,送饭菜人员要更换工作服,消毒双手后再进入食堂
八、保育员周、月工作常规1、每周一次消毒玩具、小床、水桶、夏季席子。(1)每周用250mg/L含氯溶液消毒小床一次。夏季每周席子消毒一
次。(2)水桶每周消毒一次:用250mg/L含氯溶液的专用抹布擦拭,
然后清水反复冲洗至无消毒水的气味,再倒入开水涮洗。(3)清洁用具(拖把、扫帚等)洗净后室外晾干,挂吊在有标签、
规定的地方。2、每月工作(1)教室、卧室、专用活动室及包干地区大扫除,要求达到环境整、
齐、洁、美,玻璃窗明亮。(2)每月将幼儿被褥分发给家长,请家长清洗、日晒,幼儿垫被、
被子每月日晒2次。(3)每月一次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清洗清洗空调过滤网。提示:* 发生传染病后,所有消毒对象与消毒液浓度均严格执行《上海市儿童保健工作常规》中所定的规范要求。* 消毒药品、杀虫剂、洁厕灵等应放在规定之处、幼儿取不到的地方。* 每次接触幼儿食品和餐具以前、大小便后、干完脏活后均要用肥皂、
流动水洗手。* 在接触幼儿食品和餐具以前,要穿上专用工作服、戴好口罩。* 每天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 所有工具做好标记,专物专用,不混用。
文章录入:进修学校&&&&责任编辑:进修学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五九南路185号 邮编:354300 电话: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如意卫生巾演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