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一直没消耗消耗多少卡路里减一斤 戴了一天了 也重启过 还是没有消耗 是什么没设置吗还是什么

查看: 2306|回复: 1
Apple Watch真实体验:电池撑不过一天 充电太慢
  Apple Watch明天就将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接受预定,不过早在一周前就已有相关人士率先拿到真机并进行体验,今天,外媒公布了Apple Watch体验一周之后的评测报告,正如大家预期的那样,电池续航太短是苹果这款新品的最大鸡肋,更令人遗憾的是,Apple Watch无线充电的速度远比想象中要慢。
9379.png (390.63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优点:外形设计精巧,App应用多,对喜欢尝鲜的消费者以及所有iPhone用户而言,都算是个利器。
  缺点:电池续航一天,充电耗时长;价超所值,仅iPhone 5以上用户可用;操作界面不易上手。
  综评:Apple Watch可堪“最有想法的智能手表”之称,但一代产品定位更多游走在时尚装饰品之间而非一款日常必需品。
6463.png (40.43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佩戴Apple Watch一周后的体验如下:
  总体来说,这款看上去逼格并不算太高的腕表,完成了它作为“智能腕表”的基本任务:计步、测心率、支付、听音乐、打电话、查收邮件、Uber叫车、新闻推送、定位导航、远程控制Apple TV。然而作为一款万众期待的苹果产品,Apple Watch才是个开端。
  功能:尽了分内之事
  首先,Apple Watch跟其它多数产品一样,不能独立使用,需要iPhone手机配套支持,且对手机型号有一定要求(仅iphone 5及更新型号),在很大程度上,一代手表是对iphone在屏幕上的延展,算是iphone手机的第二iOS屏。
4287.png (268.25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Apple Watch的四大核心功能为:通讯、健康、咨询、时钟,在此之上配备了诸多零七八碎的功能和应用。除了最基本的接收、编写短信息、添加emoji表情,拨打语音电话,监测及收发心率数据,计步及记录运动里程,Apple Watch可代替iPod,在无线蓝牙支持下播放音乐,同时也可使用Apple Pay支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缺少蓝牙或无线wifi的环境下,它的功能将大大减少。
  设计:近看是个宝 远看是个草
  苹果希望Apple Watch加入轻奢珠宝产品领域,但至少对于第一代产品来说,它只能算得上的是一款“看上去比较精致的可穿戴科技产品”。
5443.png (300.1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从远处看,Apple Watch不起眼且风格趋平民化,甚至不及圆形盘表的Android Wear智能腕表,更像一款带了表带儿的iPod Nano。但近距离观察,不锈钢表盘及其玻璃屏幕手感颇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远观时的缺陷。
  42mm的尺寸跟Pebble Steel同类热门腕表相差不大,看起来不错但上手后并不显得突兀(欧美人手型普遍偏大),对于亚洲消费者来说38mm可能要好一些。对于弧形边角的设计,虽然人们的观点不一,但在使用时手感远超预期,摸上去手感温润,并让它看上去比实际小一点。
  旁边的数码表冠可能让人有种“这是一款老式腕表”的错觉,但在实际使用时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个总控按钮相当实用,轻微的阻隔感增强了手感——尤其是二次敲击实用Apple Pay支付时——非常棒,且内侧按压力度适中,即便对于习惯了触屏操作的用户来说,也能很快适应这种交互形式。
  性能配置
  所有Apple Watch都配备了全新S1处理器、Taptic engine自定义芯片以及压感OLED显示器。内置加速器、陀螺仪、心率监测器及麦克风对讲,无GPS。支持蓝牙4.0及802.11b/g/n 2.4GHz Wi-Fi连网。
2467.png (422.03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快捷视图
  mini表盘上的“今日菜单”功能,可简单理解为是针对复杂信息的适配。
  屏幕上滑出现快捷视图,APP数量最多一次容纳20个应用;屏幕下滑出现通知界面,包括短信息、twitter等社交应用提醒,扭动数字表观可直接跳转主屏。
  在自定义表盘时你能充分感受到苹果的风格:延续了备受推崇的iPod Nano自定义屏,从圆形太阳脸提示日落日出、四季更替再到迷你地球标注地月运行,即便是米老鼠这种童年风格也能轻松hold住,可以说Apple Watch在个性化表盘元素上给出了很大的选择空间。
8770.png (359.68 KB, 下载次数: 2)
17:23 上传
  在处理信息时,Apple Watch采用了同类产品惯用的通知弹出方式,下滑屏幕即可实时全部查看,且便于删除。上划屏幕,即可实现“返回”等操作。此外,用户也可在iPhone手机上独立处理信息——是的,两款设备同时运行并不影响。最令人欣喜的是“敲击提示”这个功能,在用户收到新通知时,手腕会有轻轻的拍击感,好似有人轻敲你的手腕,而用户在自然应激反应下,抬起手腕时即可查看相关内容,无需再次启动屏幕。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App应用已经可以与快捷视图适配,却仍有个别应用除外,但电量、天气、音乐或者基本航班信息或头条新闻推送这些领域的主流应用,已经完全适配啦。
  Siri语音:明显提升
  iPhone上的Siri语音有点儿鸡肋,但对于Apple Watch它不能也不可以鸡肋。从启动应用到收发消息,音控操作在智能手表的整体表现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值得庆幸的是,Apple Watch在Siri上给出了足够的重视。
  抬起手腕对手表说一句“hey,Siri”,Apple Watch回应的速度远超iPhone等其他设备,且识别度明显提升,对于新用户来说,一开始虽然需要适应但此后的操作体验应该会很不错。
  通讯:说话、短信和emoji表情
  苹果对手表的通讯功能优化给出了宽泛的选择:智能好友滑轮,可从侧边底部弹出,支持“收藏通讯人”功能,除了让常规的通话、短信功能更便捷,如果对方也是Apple Watch用户,使用数字表冠即可。
7990.png (385.53 KB, 下载次数: 0)
17:23 上传
  然而遭到诟病的一点是,Apple Watch的通讯功能还是要基于iPhone手机的支持。与此同时,手表的内置麦表现尚有待提高,因为只有将表抬到耳边才能听清扬声器的声音。在语音通信时,Apple Watch未提供键盘输入,但用户可使用常用的诸如“马上到家”这类的快捷回复。
  最有新意的应该是手表的emoji表情功能,手机就爱用的用户们应该相比应该很开心。
  应用:最不愁的地方
  苹果最值得自豪的就是背后的庞大第三方应用支持,在Apple Watch这一点你会更清楚地体会到:常用的APP应用几乎都已经适配Apple Watch,所以……放心大胆地用吧!
5705.png (480.17 KB, 下载次数: 0)
17:23 上传
  原生应用自不必多说,跟早年的iPhone应用很像,菜单简明,功能基础,界面通俗易懂。从目前来看,Apple Watch做到了此前要求的:一个应用从开启到关闭不超过10秒的目标。
  但是很鸡肋的是,没有了iPhone配对,第三方应用就不能正常使用了……据说苹果正在尝试离线应用功能,不过可能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健康应用
  作为智能腕表的重要功能之一,健康监测必不可少。在表背多个传感器的配合之下,Apple Watch除了可以实时提醒用户“起来运动一下”,它还通过一个名为“健身活动”的应用进行“运动”、“锻炼”、“站立”三个指标的衡量,再通过不同颜色的圆环表示运动量完成百分比。
3515.png (413.22 KB, 下载次数: 0)
17:23 上传
  然而,苹果内置的“活动与锻炼”应用并不如预期一样好,甚至在操作时远不及三星Gear等产品。但其优势是,苹果融合了自家的敲击提示,加之其“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值”,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秒杀的Android Wear的同类产品。
  以卡路里燃烧值为例,苹果使用不同颜色来代表站立(蓝色)、锻炼(绿色)、活动(红色)时的燃烧量,非常直观地让用户对自身卡路里消耗情况大致了解。
  此外,所有健康数据也可支持第三方软件同步。目前为止,有Six Pack、Lifesum等第三方应用可以使用,用户可以自行选择。
  音乐播放:回归iPod年代
  支持最多2GB的音乐列表存储,换而言之,在音乐播放时Apple Watch变回了当年的iPod。不需要iTunes或者一台Mac,使用iPhone手机上的Apple Watch应用可快速上传播放列表,操作便捷。
2087.png (420.68 KB, 下载次数: 0)
17:23 上传
  但是!你还是需要一款蓝牙耳机才能听音乐……在播放时,音乐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尽管有时蓝牙连接并不是很好。
  移动支付:太快了不适应
  是的,如果你已经习惯了iPhone上的Apple Pay,对于Apple Watch的支付体验应该更适应——尽管他们的操作方式不大相同。
  在绑定好信用卡后,双击侧扭弹出“绑定卡片”,只要腕表在你手上,Apple Pay就能工作——是的,它是通过传感器来识别“主人”的,即便你的iPhone手机不在身边。在支付时,轻轻抬起手腕即可实现店内支付。
  此前有人担心,没有了Touch ID功能的Apple Watch会不会让用户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但事实是,Apple Watch对“主人”脉搏的传感非常灵敏,即便把手腕连表一起剁下来,Apple Watch理论上也能立刻发现并自动锁死,所以……放心大胆地用吧。
  电池续航:要学会适应
  苹果给出的官方时长是,38mm版Apple Watch续航时间为18小时,期间查看时间90次,接收通知90次,使用应用45分钟,健身30分钟,且全程使用蓝牙听音乐。
8233.png (467.23 KB, 下载次数: 0)
17:23 上传
  然而,在使用42mm版本Apple Watch的一周时间里,其电量几乎都撑不过一天。也就是说,你每天晚上都要充电,而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Apple Watch没有睡眠监测的功能之因吧——因为你要摘下来充电啊!!!!
  以使用地图导航为例,3小时连续工作,Apple Watch电量80%下降到45%;听音乐,Apple Watch可连续6.5小时播放。也许有人会说,谁没事儿会好几个功能一起使用呢?但编者想说,有一部iPhone每天充电已经很烦了,现在又多了一样……简直心累。当然,你也可以调到“节能模式”,只能使用时间和日期,但是话又说回来,那我干嘛还要买块Apple Watch呢!?在充电方面,无线充电远比预期的要慢很多,跟iPhone手机线充电更是没法儿比,1小时无间断最多能充1/3的电量。
  总结:买or不买?买哪款?
  对于任何一款一代产品来说,总有很多不确定性存在,苹果家的也是这样。尽管在电池续航上饱受诟病(实际表现也的确不咋地),但从系统、软件及产品设计上,Apple Watch应该会让很多果粉动心。
  作为一款轻奢科技产品,如果你的资金充裕或是想体验一下优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Apple Watch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站长提示: /1
Powered by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我为什么决定退回试用了30天的Apple Watch|Apple|Uber_凤凰科技
我为什么决定退回试用了30天的Apple Watch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虽然苹果手表的软件和硬件设计的都很不错,但就算我不带着它,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便,或是感觉若有所失。
Apple Watch 原标题:在经过30天的体验后,我决定将我的Apple Watch退回去 今天是我还回苹果手表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决定自己生活中是否真的需要这块手表的日子。 一般我不喜欢在手腕上带东西,而且之前业界对苹果手表也有过批评。我甚至有所保留地觉得,生活中又多了一样科技产品,不过会多分散些人们的注意力而已。 这其实正是苹果手表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必须要给我足够有用、且足够有意义的功能,让我忘记可穿戴和分心的问题。很多科技媒体在苹果手表刚推出一周时间就做了测评,但是我觉得一周的使用时间根本无法了解这款设备究竟是否能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带苹果手表已经一个月时间了,而且是每天带,洗澡带,跑步带,锻练带,闲逛带,睡觉带,开车带,工作带,社交带,总之,干什么都带。本文我是基于苹果手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感受,不妨来感受下吧: 外观和可穿戴性
Apple Watch 在我把手表带在自己手腕之后,并且带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到自己并没有注意到手腕上多了个东西。而且我的手腕上的体毛较多,但是带苹果手表却没有&夹毛&,要知道,其他可穿戴设备总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要你使用苹果产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逐渐发现这其实是他们在设计上的小创新之一。苹果手表的地面被&挖空&了一些,所以实际上,它并没有完全接触到皮肤,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塑料与皮肤之间可能产生的湿冷、出汗带来的不适感。 不过,我觉得睡前最好还是不要带苹果手表,有时周末我会把它放在桌子上。 苹果手表本身是一款略厚的设备,但是我自己觉得,虽然手腕上凸出了一块&东西&,但是毫无违和感。 总体来说,我对苹果手表的外观感觉是比较中立的。我带的是配有白色表带的铝制运动版,外观看上去不算太差,事实上,我甚至觉得现实中真正带在手上的苹果手表,要比广告上看到的还要好。 但说老实说,它的外观并不惊艳。 本质上,苹果手表是一款&通知提醒&设备 苹果手表并不是手机的&远程遥控器&,也不是一款媒体播放设备,更不是一款杀手级的健身电子设备。尽管苹果手表可以进行有限的通讯,但却不能在距离手机较远的地方操作。 但是不要想错了,苹果手表的主要工作,至少现在来看,其实是把苹果手机上的应用通知提醒推送到手腕上,让你可以全天候看到这些通知消息。
运动锻炼App应用 运动锻炼App应用会提醒你站立起来,也会告诉你尽快完成自己每日的运动目标。你可以在手表上看到文本的来电信息。还有其他的App应用,比如可以在手表上提醒你在Uber上叫的车来了,也会提醒你是时候多喝点水了。 笔者自己就能收到iPhone上的通知提醒,因此也没什么特别新鲜的。不过苹果手表的表现则更私人化,通知提醒会通过苹果哦的Taptic引擎在手腕上实体震动,手表播放器也会发声(通常是一种铃声),或是在手表上显示可视化消息。 当你在手腕上感受到实际震动,然后点击手表表面获得通知提醒,这种体验会比手机上的通知提醒更好,而且用户一般也很难忽视这些通知提醒。 苹果手表可以设置通知提醒,比如接收哪些App应用的提醒,如何接收提醒,何时接收提醒。不过,一些早期苹果手表评论家会抱怨手腕上接收太多通知提醒会导致人们分心,我认为这个批评非常合理。此外,苹果在此还犯了一些错误。当你首次设置自己的手表时,苹果会要求用户是否愿意镜像手机上的App应用和通知提醒设置。想要跳过这个设置流程?我回答是肯定的。
苹果手表提醒 苹果手表并没有为用户提供一个设置流程,要求他们准确的定位到需要接收哪些应用,哪些活动类型的通知提醒。你可能需要接收来自日程表的通知提醒,告知自己将要参加什么会议,出席什么邀请,等等。此外,你可能还需要用一种特定类型的触控震动来匹配即将来临的活动通知。 所有这些功能并不能在启动手表的时候进行设置,你必须要去手机里的设置选项,在选择苹果手表设置里的&镜像手机&之后,才能完成。 更容易分心?还是更不容易分心? 通知提醒还是具有明确社会影响力的。正如The Verge网站的Nilay Patel指出,当你觉得和某人聊天非常无聊的时候,如果做其他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尊重,但现在,看看手表是个不错的选择。用户可以标记时间,在特别活动,或消息到来的时候,可以收到提示。
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Ive 几个月前,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Ive在纽约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好的技术不会导致用户分心,但是会让人们积极地参与到与好友,家人,同事之间的日常交互之中。当我们用手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玩儿起了手机上的其他应用,或许20分钟之后,你才会忽然觉得自己分心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要去做的正事儿。 Matt Gemmell是畅销书作家兼博客主,他表示,苹果手表通过展示内容的方式,把用户又拉回到数字世界之中。他指出,相对于绝大多数不可执行的信息来说,苹果手表上的通知提醒信息量并不大,只需一瞥即能明白,而这些小信息量其实足够我们摆脱手机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收到一条无关紧要的信息,只需在手腕上看一眼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无需拿出手机,反而不太容易被分心。
苹果手表通知栏 这听上去似乎还挺明智的,但在我实际应用的时候,当我带上手表,收到信息之后,还是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来看一看。事实上,我发现自己收到的通知提醒消息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而我不得不经常要抬起手腕来看消息,毕竟自己潜意识里也不想忽略每一个通知。 即便我不需要拿出手机,我也会经常被苹果手表搞分心,因为当手表上有了提示,我总想搞清楚究竟具体的内容,事实上,苹果手表就像是一个&引子&,把我引入了更深层的数字世界。 不过,苹果手表的很多功能还是可以让用户不用使用手机的,比如Apple Pay和音乐播放器,但是这些功能还非常少,具有自主功能的手表应用数量还不够,坦白说,如果没有苹果手机做匹配,苹果手表几乎没啥用。 至于发短信,也是喜忧参半。你只需抬起手腕,就可以立刻看到是谁给你发的短消息,同时通过手表也能创建一些简单的消息回复,比如一些固定短语(&我现在无法说话&),或使用表情符号。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使用苹果手表并不简单,速度其实也不快。 Digital Crown(数字)
苹果手表实体按键 苹果手表上最明显的实体按键,可能就是他们所谓的&数字皇冠(Digital Crown)&了,转动Digital Crown就可以放大和缩小显示大小,并且在不同的App应用之间进行滚屏接环,按压它则可以返回到设备主屏。数字皇冠的功能是根据具体使用环境来设定的,比如当你看地图的时候,可以选择它进行放大或缩小;有时它可以滚动显示文本消息;还有时可以控制手机上音乐播放的音量。此外,向下按压并保持一段时间可以激活Siri。 数字皇冠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用户往往会忽略它。没人会阅读操作手册(尽管我觉得苹果产品根本不需要操作手册),事实上,我觉得用户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充分了解数字皇冠的全部功能。 数字皇冠工作起来倒是没啥问题,接口反应是相当快的,而且反应也很顺畅,或许,我是说或许,在地图应用的时候数字皇冠会有一点点问题,因为我在放大缩小地图的时候会感觉有些卡顿。 &社交&按键
&社交按键& 数字皇冠按键可以让用户快速创建自己的社交联系人群组,你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快速发起电话(在你的手机上),或是直接用语音发送文本消息。但就笔者个人来收,我并不是经常使用那个按键,我甚至有一点吃惊,苹果设计师竟然用这么大一个按键去实现这么有限的功能,不过是和一小组联系人进行交流。同样地,其实有一些其他方式来发起电话和文本短信。用户可以通过App屏来选择需要的应用,当然,想简单点儿的话,也可以使用Siri去打开社交应用。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个由数字皇冠控制的大按键还有一个额外的功能,如果用户双击它,就可以打开移动支付功能,这个功能也是我使用比较多的一项功能。 Glances 如果你&狠狠&按下主屏幕(不是App应用屏),就会看到一系列屏幕,用户只需瞥一眼苹果手表就能获得更多资讯。你会看到在按键上有一行小点,此时的屏幕就是Glance屏幕了,用户只需瞥一眼,就能选择自己想要看哪个应用程序。
Glance Glance功能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该功能会将用户查看最频繁的信息进行精简,苹果针对性地优化了许多常用App应用。笔者已经逐渐开始养成了使用Glance的习惯了。除了唤醒苹果手表,查看时间和气温之外,用户可以访问更多信息,比如你可能想要扫一眼自己每天的运动进展,或是看看之后几天的天气情况,以及了解下股票价格,等等。 我使用Glance功能时,遇到的唯一问题就是在打电话或是在切换应用的时候会出现卡顿,比如当我向上滑动手表屏幕,试图访问Glance功能时,苹果手表无法立即做出响应。 另外要提一下的是,如果手表屏幕上有汗水滴在上面,反应也会变得不够灵敏,也就是说,如果在运动的时候,不小心有汗水落在表面,那么此时想看下自己的心率情况似乎会比较困难。 地图 苹果手表并不是一个使用地图应用的设备,原因就是它的屏幕实在是太小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苹果公司还是挺厉害的,至少让人们觉得在手腕上看到地图还是有些用处的。
地图应用 地图应用让苹果手表的Taptic引擎得以更好地应用,无论用户是在走路,还是在开车,只需在手表上轻轻敲击三次,就可以打开地图应用。 当你从地图应用上获取了行驶方向数据,此时如果点击下手腕,虽然手表发出的导航语音音量可能不会太高,但是足够能让你明白是否需要在下个路口转弯了。这比从手机中获得语音导航命令的效果会更好,但有个小缺陷是,你无法从手表里面听到语音导航。 导航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智能手表需要依靠iPhone里的GPS信号,因此,使用地图功能时,用户必须要把手机带在身边,这样才能获得导航,并追踪到你的路线。当然啦,一般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自己通常会随时随地带着手机),除了在跑步、骑单车、或是游泳的时候不会带着。 运动应用 苹果手表带有两个基本的健身应用,分别是Workout和Exercise。 Workout应用可以让用户选择有氧运动,包括室内运动或室外运动,步行或跑步,爬楼梯,划船,骑单车,等等。苹果表示每一个锻炼都使用了独一无二的传感测量和特殊算法,精确的追踪用户锻炼的效果。用户可以告诉这款App自己需要消耗多少,之后它就会进行倒数,直到你达到目标。在你锻炼的时候,这款应用还会定时告诉你自己的步伐,距离,心率,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最后当你完成锻炼之后,Workout会给你出一份包含上述指标的分析报告。
运动应用 我自己很喜欢跑步和步行,但不是一个大运动量的人,所以我觉得这款应用提供的信息已经足够了。不过,在我步行和跑步的时候,我发现想访问这些信息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的汗水滴到了手表触摸屏上,导致反应有些迟钝,这点我已经在上文中提到了。 下面来看看Exercise这款应用,该应用可以追踪每天用户走的步数,消耗的卡路里量,以及步行距离。用户可以按照自己每日的运动目标不断前进,Exercise应用会显示三种颜色圈,人们一看就知道自己的运动进度。这款应用还会在每个小时提醒用户从桌子上站起来活动一下,这个功能我使用的挺多的。不过,Exercise并不会像其他健身追踪器那样去追踪用户睡眠,或许这个功能可能将在下一个版本中新增上去。 心率监测器
心率检测器苹果手表中的心率监测器其实和其他健身追踪器上的心率监测功能是一样的,它会通过红外线扫描手腕皮肤,以此测量皮肤下方5到10秒的血流量率,然后推算出一分钟内的心跳数量。相对于其他健康可穿戴追踪设备,笔者个人相信这种测量方法会更加精确。 而我觉得苹果手表心率监测器的主要问题是,运动的时候似乎很难访问该功能。因为一旦手表表面上有任何汗水,触摸屏似乎就无法检测到我的点触,在我身体运动的时候,比如步行,就无法做出回应。 Siri 智能手表上的Siri,就像是手机Siri异父异母的姊妹,如果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手表上的Siri还能很好地运作,但是在现实环境下,Siri总是无法正常运作,不仅如此,手表上的Siri甚至不能说话。
siri 有些测评人总是喜欢说Siri可以很好地理解自然语言,但是我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Siri似乎无法理解我在说什么(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由于在使用的时候,有风会干扰),或许我提出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有时候,我甚至反复说&hey Siri&都无法激活Siri。 当Siri曲解了单词,我发现苹果手表上根本没有纠错或是重述单词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不得不删除整个文本,然后重新输入。如果我要修改的那个词是必须要录入的,有时我还得拿出自己的手机输入。 Siri能理解一定数量的自然语言搜索。因此,如果你对它说,&我该怎么去Ocean Beach?&它可以快速找到地图,并把导航展示出来。但是,如果你问一个问题,比如&谁赢得了1959年世界职业棒球大赛?&,此时它就必须依靠配套的iPhone手机才能显示答案了。 手机来电 理论上,用户可以使用苹果手表上的小麦克风和扬声器来与他人沟通。但是它运作起来并不是非常好。即便是在非常安静的环境,而且没有背景噪音或风声的条件下,通话声音也是断断续续的。 Apple Pay
Apple Pay 用户双击数字皇冠大屏幕,就可以激活Apple Pay移动支付系统。接着,你可以拿苹果手表对着POS终端,就会等到&叮&的一声,好了,支付完成。这是苹果手表可以独立完成的一项功能,无需手机支持。 不过,苹果手表上的Apple Pay功能还不够完美。比如笔者略感失望的就是必须要双击按键才能使用Apple Pay,而在iPhone 6上的Apple Pay功能则可以直接在Passbook界面上自动启动,用户只需把手机靠在POS终端上即可,什么也不用烦。
移动支付 我希望智能手表上的支付功能能够更简便,例如晃晃手腕就能搞定,但事实显然不如我所愿。此外,为了设置手机上的Apple Pay功能,用户必须要设置密码跋扈,也就是说,用户必须要输入手表密码才能启动支付操作。 电池和充电
电池和充电 到目前为止,或许人们对苹果手表颇有言辞的,就是它仅能支持18个小时的电池寿命,笔者也认为这是个问题。虽然我的苹果手表每天不会把电量耗尽,但是每天晚上充电是必须的,这点的确有些烦人。 换句话说,你不能带着苹果手表睡觉,因为你必须要每晚给它充电。更可笑的是,苹果公司既然意识到用户不能带着手表睡觉,干嘛要在手表上加一个闹钟功能呢?(尽管苹果手表的闹钟功能做的很酷,因为这个功能在用户手腕上的震动力度恰恰好) 所以&& 最后,我给苹果手表的评价就是,它似乎还不是非常适合带在我的手腕上。虽然苹果手表的软件和硬件设计的都很不错,但就算我不带着它,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便,或是感觉若有所失。
Apple Watch订单 不仅如此,我也不觉得通知提醒功能会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简单,而且,除了Apple Pay之外的其他苹果手表功能,也没有给用户带来极佳的使用体验。 苹果手表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它也让人们感受到苹果公司的独具匠心,但上面仍然有很多事情需要优化,很多功能需要新增,就目前来看,似乎苹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对于App开发人员来说,在他们能够真正开发出提升手表功能的应用之前,还需要对这款设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责任编辑:杨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766582
播放数:1079475
播放数:113238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消耗卡路里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