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应采取那些急救措处理

小儿高热有哪些危害??教你两个快速降温措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们都知道发烧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情况,发烧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发烧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情况,发烧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发育。发烧也有不同的类型,最严重的一种要数小儿高热,那么小儿高热症有哪些危害呢? 1、脱水: 夏天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比其它季节为多,若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家长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2、高热抽筋:专家表示,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专家还指出,小儿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 3、烧坏脑: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摄氏度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小儿高热症的危害大,一定发生的话,家长要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那么,如何治疗?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2、降温方法 (1)传统物理降温法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药物降温法 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责任编辑:崔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婴幼儿高热应采取哪些急救处理_百度宝宝知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
本文导读: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各年龄期(除新生儿期)小儿均可发生,那么要怎么急救呢?
  高热惊厥是常见的急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体温骤然升高的时候,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大都预后良好,一般到学龄期后不再发生,但约40%的患儿会复发。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会有损害,所以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学习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防止发生惊厥性脑损伤,减少后遗症。孩子一旦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不要惊慌,可按以下步骤:
  1、要保持安静,立即让小儿平卧
  脸向右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时清除口鼻中黏液,防止吸入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而窒息。
  2、防止孩子咬伤舌头
  把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必强行内插。立即用手指压住人中、合谷。
  3、进行物理降温
  解开孩子的领口、裤带,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凉水毛巾较大面积地敷额头部降温,但一定不要湿敷胸腹部。
  4、送医看诊
  待孩子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再送往。如果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严重,必须急送医院。在运送途中,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应注意,有的父母缺乏医学知识,一见孩子抽风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孩子前往医院,而且包得很紧,很容易使孩子口鼻受堵,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
(责任编辑:陈碧玲)
急救知识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