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浦镇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长孙志军生活作风,如何?

陈海峰立业成家的故事
“我结婚啦!”最近,鹤浦镇残疾人陈海峰一脸喜气。他家在犁头自然村,一栋两层民居,在邻舍中间很是普通。前段时间,这个平常的农家小院却是异常热闹,小货车运来了崭新的家具、电器、软饰,陈海峰忙得不亦乐乎,又是装扮新房又是添置家具……陈海峰今年34岁。7岁时在家平顶屋上玩,不小心掉了下来,摔伤了左手,成了三级残疾。从此,他一直自卑,给人印象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语。
好在父亲长期从事淡水养殖,吃苦耐劳,家里生活也算过得去。然而陈海峰似乎仍生活在童年的阴影中,成年后的他仍像个“孩子”,整天沉湎于电脑,不善与人交流,父亲的养殖塘里忙不过来时,他帮着干活,但从没有真正想过“子承父业”,开始自己独立创业。
鹤浦镇对残疾人创业工作十分重视。
去年4月13日,象山鹤浦“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理事长孙志军熟悉陈海峰的情况,于是他找陈海峰谈心,并请镇残联主任林金友出面做思想工作,令陈海峰十分感动,他欣然答应要振作起来。并且立即与老爸商量,提出家里的60亩养殖塘由他来经营。儿子一开口,老爸当然打心底里高兴。
同时,“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名社员也进行了片组分工,200亩养殖塘共分五利、鹤进、吉港3个片组,其中陈海峰是五利组的负责人,他的养殖品种中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外,还套养各类淡水鱼、鳖、蟹、贝壳类等,养殖塘塘坝套种蚕豆、黄豆等蔬菜,放养蛋鸡,已初步形成循环种养殖结构体系。
在技术上,陈海峰还跟随孙志军利用网络学技术,了解到微生物自培养殖技术适合当地生产,同年在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适应性试验取得成功,生产状况非常好,合作社当年总产值达50多万元。该技术不仅满足了合作社成员的需求,还推广到了其他农户。在经营销售方面,陈海峰也进行了思考,他向工商申报“野峰”商标,迈开了品牌经营的第一步。
今年,合作社的养殖效益更上层楼,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80万元。其中陈海峰45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塘,目前已卖了15万元,放养鸡也乘着“立冬”节气陆续上市。
采访中,我们见着了陈海峰的新媳妇,身材高挑,长相标致。据悉,两人相知已有数年,伴随陈海峰的成长成熟,逐渐挑起立业“大梁”,这段爱情也花开蒂落,结婚自然水到渠成。新闻总站: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鹤浦镇:万余斤“台风虾”售罄
  中国象山港  
&&& &我们三个塘受台风影响的南美白对虾全部售完。&站在养殖塘边的孙志军头发凌乱、疲态堆满眼睑,声音却兴奋而高亢。近日,在高塘岛乡水产商贩李中华的联系帮助下,鹤浦镇10500斤南美白对虾全部售出,其中包括孙志军所在的&四自&水产养殖合作社的5千斤&台风虾&。
&&& 据了解,受台风影响,尤其是大量的雨水注入养殖塘内,水体PH指数等参数均发生变化,对虾应激反应明显,尤其是已经成年的大虾,如果短时间内不实行捕捞上市处理的话,会大片死亡。&四自&水产养殖合作社是鹤浦镇残疾人抱团创业的典型,凭借多年来积聚的良好口碑和残疾伙伴的精神感染力,水产商贩闻讯第一时间赶往养殖塘起网。按照留小捕大原则,池塘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一方面养殖密度减少,另一方面增氧泵等持续的增氧&慰藉&,养殖塘生产趋于稳定。
&&& 按照对虾的具体规格大小,收购价格为每公斤37元&42元,与台风前的统购价保持一致。据不完全统计,该镇今年近三分之二的淡水养殖产品已经售出,经营状况较好的养殖户收入已达10万元左右。(特约记者 楼美易)
&&&&&&稿源:
 &&&&&&编辑:
美得让人窒息 盘点全球十...
美丽落基山
无限风光在险峰――太白山
地球上被遗弃的空灵之境
全球10处被遗弃的美丽风景
美新片高清展示耶路撒冷...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鹤浦残疾人创业渐成“小气候”
  中国象山港  
&&& 近来气温渐升,草木疯长,对于残疾人陈忠宏和他新成立的宏利四自山羊养殖合作社来说,无疑是增产盈利的好季节到来了。养殖场位于大南田八排门区域,投资62万元,占地800余亩,放养山羊200只余,是鹤浦镇五个残疾人创业基地之一。
&&& 鹤浦镇近年来积极扶持残疾人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三个合作社两个基地的创业格局。五个创业项目涵盖种植、养殖等领域。其中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起步较早,至今已有12个年头,最初投入3万元,购入80头母猪,如今的陈阿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每年出栏商品猪千余头,年创利在50万元以上。孙志军联合8位残疾伙伴组成的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倡导并践行生态养殖、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孙志军本人去年一年利润达8万元,超出相同养殖规模的其他养殖户。
&&& 樊岙村黄志木则种植枇杷创业,去年27亩地净收入达3万元,让他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今年他又承包23亩地,达到50亩的种植规模,枇杷总数达2500株,新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日益临近。蔡明水也不甘落后,他在位于吉港山麓的葡萄种植基地新种下15亩葡萄、提子,均长势良好。
&&&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出生活困境,五个基地均有一套“阳光行动”,如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直接帮扶模式,让3位智障的残疾伙伴生活有了依靠;陈忠宏探索的是“农户+合作社”模式的扶贫助残办法,对于有养殖需求的残疾人伙伴,他低价卖出羊崽,待羊崽成年,合作社收购商品羊;孙志军、黄志木、蔡明水则是通过“嫁接”经验、技术,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道路。(特约记者 楼美易)
&&&&&&稿源:
  编辑:
中国象山港宁波象山鹤浦残疾人创业渐成“气候”--浙江频道--人民网
宁波象山鹤浦残疾人创业渐成“气候”
  近来气温渐升,草木疯长,对于残疾人陈忠宏和他新成立的宏利四自山羊养殖合作社来说,无疑是增产盈利的好季节到来了。养殖场位于宁波象山鹤浦镇大南田八排门区域,投资62万元,占地800余亩,放养山羊200只余,是鹤浦镇五个残疾人创业基地之一。  鹤浦镇近年来积极扶持残疾人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三个合作社两个基地的创业格局。五个创业项目涵盖种植、养殖等领域。其中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起步较早,至今已有12个年头,最初投入3万元,购入80头母猪,如今的陈阿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每年出栏商品猪千余头,年创利在50万元以上。孙志军联合8位残疾伙伴组成的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倡导并践行生态养殖、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孙志军本人去年一年利润达8万元,超出相同养殖规模的其他养殖户。  鹤浦镇樊岙村黄志木则种植枇杷创业,去年27亩地净收入达3万元,让他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今年他又承包23亩地,达到50亩的种植规模,枇杷总数达2500株,新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日益临近。蔡明水也不甘落后,他在位于鹤浦吉港山麓的葡萄种植基地新种下15亩葡萄、提子,均长势良好。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出生活困境,五个基地均有一套“阳光行动”,如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直接帮扶模式,让3位智障的残疾伙伴生活有了依靠;陈忠宏探索的是“农户+合作社”模式的扶贫助残办法,对于有养殖需求的残疾人伙伴,他低价卖出羊崽,待羊崽成年,合作社收购商品羊;孙志军、黄志木、蔡明水则是通过“嫁接”经验、技术,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道路。(楼美易)  来源:中国象山港
(责任编辑:吴志清)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宁波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_农村工作指导员_
探讨农业合作社新路
扶持农村残疾人脱贫――鹤浦镇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与思考
农村工作指导员
当前位置: >
探讨农业合作社新路
扶持农村残疾人脱贫――鹤浦镇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与思考
信息来源:宁波残联驻鹤浦镇大南田村农指员 
作者:林 军 
发布时间:
&&查阅次数:
【 保护视力色:
】【 文字: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初印发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年)表明,目前,中国农村目前仍有20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由于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机会不均等、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所占比例较大的特困群体,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人群。
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缓解并逐步消除残疾人绝对贫困现象,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缺,在就业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为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有机会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为鼓励更多的农村残疾人参与到自主创业中来,努力使广大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残疾人残有所助、劳有所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共享小康生活。近年来,鹤浦镇出台了农村残疾人种养殖业扶持办法,引导农村残疾人搞种养殖业。鹤浦镇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目前已经形成三个合作社两个基地的创业格局,五个创业项目涵盖种植、养殖等领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象山鹤浦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鹤浦首家残疾人自主创业组织,合作社社长孙志军,今年42岁,十多年前因严重车祸而致肝破裂、肋骨等多处骨折,并导致左手残疾。四自合作社取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之意,以技术创新为基点,以残助残,相互扶持,在残疾人脱贫致富和就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3月,现有成员10名,挂靠残疾人家庭8户,养殖面积300余亩,拥有万全塘、五利、吉港三个基地,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各类淡水鱼、鳖、蟹、贝壳类等。孙志军和他的“四自”合作社积极倡导并践行生态养殖、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四自合作社基本情况
2010年3月,孙志军联合俞明宏、陈海峰、吴桂萍八位同样意志坚定的残疾伙伴,开始承包鹤进、龙头、五利三个片区的150亩养殖塘,去外地购买优质的水产品菌种,向养殖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养殖事业初现雏形。2011年,吴昌仁、李小福加入合作社,养殖面积达200亩。2012年,养殖面积拓展到300亩,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8名。2012年起,合作社还雇请了3名残疾人临时工,雇佣工资1500元/月。
1、社员组成情况
孙志军,男,42岁,鹤浦镇鹤迸村村民,象山鹤浦四自水产养殖合作社社长,肢残四级。养殖面积5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本地草虾,试养鸭嘴鱼。
吴桂萍,女,38岁,肢体残疾。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
谷汉元,男,肢残。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
冯益军,男,肢残。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
俞明宏,男,37岁,十几年前在海上捕鱼作业时,不慎被起网机轧断右手,肢体残疾(二级),合作社理事。养殖面积5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试养鸭嘴鱼。
李小福,男,智力残疾三级。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
陈海峰,男,35岁,肢残三级,合作社理事。养殖面积5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甲鱼,试养鸭嘴鱼。
阮冬亮,男,聋哑二级。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
阮小亮,男,聋哑二级,精神二级。养殖面积10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网箱养殖。
胡昌仁,男,肢残四级。养殖面积10亩,主要海水养殖蟹、贝类。
2、养殖技术
2010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孙志军位于鹤进村万全塘片区的50亩养殖塘作为实验塘,在种苗、技术方面率先尝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一菌种购自江苏、种苗购自本地优质苗池。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各类淡水鱼、鳖、蟹等。四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倡导并践行生态养殖、低碳养殖、循环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重点进行内循环.暂养塘套养模式,EM菌,光合细菌、复合菌培养,胡子鲶自行清理病虾,以食物链模式构建池塘生态水环境。开发网箱60只,进行暂养塘套养模式。此外,还在池塘沿岸套种越冬作物,放养土鸡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养殖效益
2010年,孙志军本人的利润达8万元。合作社内的唯一一名女性吴桂萍在孙志军及其他社员的帮助下,10亩养殖塘已收获近6万元,除去成本,年收入可达2万元左右。2010年,合作社整体纯收益40万元,成本基本收回。2011年,合作社整体纯收益50余万元。
孙志军的创业精神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象山县水产局在技术上倾力相助,无偿给予养殖领域生态养殖技术的帮扶指导;象山县残联和慈善总会为合作社解决了养殖塘前期的清塘、消毒等资金,为池塘开展的光合细菌、复合菌、EM菌自培技术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江苏的一苗种客户为孙志军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无偿传授养殖经验。天助自助者,孙志军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赞赏。
二、合作社主要做法
自2010年四自合作社成立起,合作社就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因为有些残疾人本人无法从事养殖业,合作社就开展全家总动员活动,一家派一个代表,到附近养殖塘考察,确定建塘、养殖品种、数量、设备、设施等。由于养殖区域分散,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专人(理事长、理事负责),实行社长、理事责任制,在建塘、选苗、养殖技术、管理、销售、应急、信息等方面开展队员结对帮扶,由合作社出面统一进料,适当延缓付款时间,待养殖收益时再付款,减少社员资金压力。技术上由社长、理事对社员进行无偿帮扶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内的13个残疾人,依托合作社,已经掌握部分养殖技术。
在临时工聘请方面,优先考虑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聋哑、残疾人为主。
应急药物、残疾人临时工、应急设备,如发电机组、增氧设备、网具等在合作社内一应俱全,随时备用。社员可以随时联系社长,确保第一时间保障养殖池塘安全。
今年8月8日凌晨3点强台风“海葵”登陆鹤浦。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最大风力达15级,当日平均降雨量248mm,局部最大降雨量276mm。合作社在台风中受到了重创,池塘水面与河面及低洼地带连成一片,可以上市的头茬南美白对虾几乎“全军覆没”。因为大量亚硝酸盐偏高的河水涌入养殖塘,致使剩余的余虾发病,严重影响虾的生长。全体合作社成员不等不靠,立即组织生产自救,大家抢修增氧设备、电机设备,及时防病消毒。经过20多天的生产自救,现在塘内所有鱼虾已经在正常生长。
除了孙志军的“四自”合作社外,由鹤浦镇政府扶持另外的两个合作社和两个基地也办得极有特色。
视力残疾人陈忠宏和他成立了近三年的宏利四自山羊养殖合作社位于宁波象山鹤浦镇大南田八排门区域,两年来共投入62万元,在占地800余亩的海边山地上,放养了山羊200余只。
起步较早的樊岙村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至今已有12个年头,最初投入3万元,购入80头母猪,如今的陈阿顺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每年出栏商品猪千余头,年创利在50万元以上。
鹤浦镇樊岙村黄志木则种植枇杷创业,2010年27亩地净收入达3万元,让他尝到了自主创业的甜头。2011年他又承包23亩地,达到50亩的种植规模,枇杷总数达2500株,今年迎来了大丰收。
吉港村的蔡明水在位于鹤浦吉港山麓的葡萄种植基地种下30亩葡萄和提子,今年又引进了葡萄新品种,投入了3万余元为葡萄园搭建了大棚,葡萄均长势良好。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出生活困境,五个基地均有一套“阳光行动”,如孙志军在改善养殖水质的菌类培养、淡水养殖技术和养殖塘的挖建改造等方面给予合作社成员无偿的帮助和服务;陈阿顺的生猪养殖合作社通过直接帮扶模式,让3位智障的残疾伙伴生活有了依靠;陈忠宏探索的是“农户+合作社”模式的扶贫助残办法,对于有养殖需求的残疾人伙伴,他低价卖出羊崽,待羊崽成年,合作社收购商品羊;黄志木、蔡明水则是通过“嫁接”经验、技术,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走向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道路。
几点思考:
 鹤浦镇推行的“基地+农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扶助模式,积极培育残疾人扶贫种养业基地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基地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一、寻找和培养残疾人致富带头人
要想组织农村,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培育起残疾人“乡土人才”,使其成为农村残疾人致富项目的带头人。
一是要抓培育,给农村残疾人致富带头人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服务。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培训、实习和示范。二是加强组织引导,使其成为基层组织的主体。三是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积极引导扶持农村残疾人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并努力整合各方面的资金作为后盾支持,确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健康地成长。
二、开展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需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力度
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着力提高面向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服务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努力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广大残疾人在积极参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三、四自模式发挥了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孙志军的四自合作社模式充分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不但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合作社新路,也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由此走上自力更生和致富的道路。
&&&&&&&&&& &&&&&&&&&&&&&&&&&&2012年10月12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产专业合作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