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安徽省法学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安徽省首届法学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研讨会综述
(李胜利 供稿)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D_CenterNews.aspx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阅读导航&&&&Tel:
2015年安徽大学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安徽大学2015年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和名额
  2015年安徽大学有103个学术学位和29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285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25名,具体招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额详见安徽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心健康,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体检标准。
  4、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在入学报到前能够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
  1、符合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有报考条件者;
  2、不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但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视为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5、在报考时尚未毕业、但在日前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该类考生参加复试时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符合2、3、4、5项其中之一条件报考的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阶段相关专业基础课(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除外)。
  另外,报考我校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之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 、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报考我校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之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 、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入学考试参加全国联考。
  三、单独考试
  (一)我校法律史、电路与系统两专业招收单独考试考生。
  (二)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相关专业研究论文或者已成为业务骨干;或者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及以上。
  (三)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推荐,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四、报名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必须先网上报名,再现场确认。
  (一)网上报名时间:日至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cn ,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现场确认时间: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地点: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请考生持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本人选择的报名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在报考时尚未毕业、但在日前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现场确认时须提供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三)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选择&合肥工业大学&报名点报名和参加考试,且考生应当于日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
  (四)报考我校美术学、美术(艺术硕士)、艺术设计(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考生只能选择&安徽大学&报名点报名和参加考试。
  (五)报考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考生,网上报名时,报考&院系所&请选择&联合培养&。
  (六)在校研究生报考应当事先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应当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
  五、学费
  在我校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每学年均需交纳学费,各专业学费标准如下: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8000元/(生&年)。
  金融硕士、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公共管理硕士11000元/(生&年)。
  应用统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税务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工程硕士(各领域)、图书情报硕士8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
  六、联合培养
  (一)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同时我校每年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等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进行培养。
  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从我校选拔研究生到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七、基本修改年限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两至三年,具体见《安徽大学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其中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八、资助
  (一)学校设立&助研、助教、助管& (简称三助)岗位,研究生入学后可以申请,获得&三助&岗位并履行相应职责的研究生,由学校发给相应劳务。
  (二)学校实施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0000元/(生﹒年),名额由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8000元/(生﹒年),评选比例不超过40%;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年),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申请。
  九、其他事项
  (一)我校实行&硕博连读&制度,每年选拔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二)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时进行,报考前,考生应当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我校公布的报考条件,如在资格审查时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将不予录取。
  (三)考生报名时不需要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但复试阶段均需要调档审查;不予录取的,档案退回原寄送单位;在职考生被录取入学后,可以申请将档案退回原寄送单位。
  (四)考生填写报名信息时,应当详细填写接收准考证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工作经历等信息,以便在审核报名资格、复试、录取等事项中保持联系畅通。
  (五)日-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六)初试日期和时间:日至12月28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9日进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2月29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不超过14:30)。
  (七)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地址:合肥市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磬苑校区蕙园11号楼;邮编:230601;联系人:王辉、王玥;联系电话:0;网址:http://yz. 。
  十、复试和录取办法等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制定。
  十一、凡报考(含调剂)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视为已认真阅读本招生简章并接受本招生简章的规定和要求。
  十二、本招生简章由安徽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培养单位名称:法学院
招生咨询联系人:洪胜利& & & 电话:& & &办公地点:磬苑校区社科楼A201室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法律硕士(非法学)
招生人数:80(暂定)
035101法律(非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复试科目:F09刑法学和民法学
法律硕士(法学)
招生人数:25(暂定)
035102法律(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复试科目:F10法学综合二(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①中国法制史
②民事诉讼法
考试科目内容范围说明:
F09法学综合二:包含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说明:法律硕士(非法学)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法律硕士(法学)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
| 阅读: 次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