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聚4 甲基 1 戊烯-2-戊烯聚合反应

聚(4-甲基-1-戊烯)
WinID:12CC
中文名称:聚(4-甲基-1-戊烯)
英文名称:Poly(4-methyl-1-pentene)
别名名称:(CH2CH[CH2CH(CH3)2])n
更多别名:
分&子&式:(CH2CH[CH2CH(CH3)2])n
MDL号:MFCD
EINECS号:
PubChem号:
1.性状:无可用
2.密度(g/mL,25/4℃):0.835
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无可用
4.熔点(?C):240
5.沸点(?C,常压):无可用
6.沸点(?C,5.2kPa):无可用
7.折射率:1.463
8.闪点(?C):无可用
9.比旋光度(?):无可用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C):无可用
11.蒸气压(kPa,25?C):无可用
12.饱和蒸气压(kPa,60?C):无可用
13.燃烧热(KJ/mol):无可用
14.临界温度(?C):无可用
15.临界压力(KPa):无可用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可用
17.爆炸上限(%,V/V):无可用
18.爆炸下限(%,V/V):无可用
19.溶解性:无可用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摩尔体积(cm3/mol):无可用&&&&&&&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7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6、重原子数量:6
7、表面电荷:0
8、复杂度:35.3
9、同位素原子数量:0
1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1、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3、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玩转微信智能机器人有机化学:一定条件下,2分子2-甲基丙烯之间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种烯烃类二聚物A和B_百度知道
有机化学:一定条件下,2分子2-甲基丙烯之间能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种烯烃类二聚物A和B
2分子2-甲基丙烯之间能发生加成反应有机化学,B在催化加氢反应后都生成2,生成2种烯烃类二聚物A和B,2. A,4-三甲基戊烷,则AB的结构简式为:一定条件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4-三甲基2-戊烯,大学毕业都有好几年不碰化学了,4,2,4-三甲基3-戊烯,你自己看一下,4,有点生疏了!应该是这样2,可以自己倒推试试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化复习题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化复习题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丙烯二聚合成4-甲基-1-戊烯反应的热力学研究--《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4年02期
丙烯二聚合成4-甲基-1-戊烯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摘要】:利用Benson基团贡献法和ABWY法计算了丙烯二聚反应产物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熵和摩尔定压热容,对298K~700K温度下丙烯二聚合成4-甲基-1-戊烯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以及反应平衡常数进行了详尽的计算,分析了不同反应步骤的热力学平衡与限度,对不同反应发生的热力学可能性与顺序进行了判断,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对丙烯二聚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计算了特定工艺条件下丙烯二聚各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结果表明:丙烯二聚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时反应均能够自发地进行,且能够进行到较高的程度;从热力学上看,低温、高压有利于丙烯二聚合成4-甲基-1-戊烯反应的进行;除了生成1-己烯外,其它副反应均比生成4-甲基-1-戊烯反应更容易进行;丙烯二聚合成4-甲基-1-戊烯反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400K~450K,8MPa~15MPa,且在温度428K,压力10MPa下,丙烯二聚各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接近于100%。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O631.5;O642.1【正文快照】:
丙烯齐聚反应是指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低分子量聚合物的过程。这些低分子量的齐聚产物是合成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洗涤剂、增塑剂、油剂、香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也是聚烯烃塑料的重要共聚单体[1,2]。例如,丙烯二聚产物4-甲基-1-戊烯是生产聚-4-甲基-1-戊烯的单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洪伟,段庆华,郭战勇,吴续源;[J];精细石油化工;2003年01期
郭宇;;[J];上海化工;2005年10期
张明森,柯丽,杨菁,冯炎,贺黎明;[J];石油化工;2002年09期
张君涛;王海军;张国利;苏碧云;高飞;;[J];石油化工;2008年03期
唐占忠;[J];现代化工;199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向红兵;黄忠;诸静;陈蕾;于俊荣;胡祖明;;[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王聃;方利国;;[J];广东化工;2007年10期
石东坡;;[J];广东化工;2009年10期
朱登磊;任根宽;;[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年12期
姚劲;马凤云;韩朝芳;;[J];广州化工;2011年09期
尹海英;邓建梅;舒明勇;;[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12期
冯剑;薛连海;冯建华;;[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王智娟;胡粉娥;杨晓丽;;[J];广州化工;2013年03期
付正立;;[J];广州化工;2013年11期
彭建兵;刘新喜;郭庆东;宗文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太柏;;[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傅太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傅太柏;;[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林慧丽;代正华;李超;于广锁;;[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赵树峰;夏淳;殷俊;菅盘铭;;[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模;[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王春光;[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杨丙丰;[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崔永君;[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3年
汤勇;[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赵瑾;[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陈亮;[D];四川大学;2007年
田国华;[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刘宝树;[D];天津大学;2007年
刘范嘉;[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祁建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黄学军;[D];暨南大学;2011年
司文彬;[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杨欣巍;[D];郑州大学;2011年
牛春朋;[D];郑州大学;2011年
郝玲芳;[D];郑州大学;2011年
杨东昊;[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苏鹏;[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朱连天;[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天锡,曹殿学,齐爱华,冯宝林,李吕辉;[J];催化学报;1994年01期
王锡芳,吕俊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袁梅卿,姚亚平,徐菁,陈永福,何立,金萍,许茗喆;[J];化学世界;2002年05期
陈永福,姚亚平,袁梅卿,徐菁;[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1年06期
施仁信,胡耿源,周兆贤;[J];精细石油化工;1994年01期
王秋莹,翟宇恺,李轶,晁自胜,杨保平,罗继中,阎子峰,菅盘铭,王水菊,曾金龙;[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唐占忠;[J];辽宁化工;1994年02期
纪华,胡津仙,吕毅军,相宏伟,李永旺,孙予罕;[J];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S1期
李晓波,胡津仙,王锋,任杰,李永旺,孙予罕;[J];燃料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樊宏飞,张先华,贺民,刘颐静,蔡天锡;[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树忠,俞俊学,奚祖威;[J];应用化学;1992年03期
陈明德,廖联安,张洪奎,郭奇珍,王金枝,叶向阳;[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S1期
吴晓明;[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封麟先,项茂良,董为民,范志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12期
黄奇伟;[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陈锦华,徐宝峰,陈良;[J];分析化学;1996年08期
肖蓉,孙悦,涂君俐;[J];化学通报;1994年06期
史美仁,时钧,包宗宏;[J];化工学报;1989年04期
,张成如;[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涂君 ,于翔,肖蓉;[J];化学通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初升;刘红星;;[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杜志军;刘庆文;李叶芝;黄化民;;[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宋凤霞;施生乾;于燕梅;陈健;;[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姜义军;高秋明;;[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刘俊涛;谢在库;徐春明;杨为民;钟思青;;[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蔡伟;朱耀平;袁晓明;杨先金;吴范宏;;[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氟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凤成友;林高峰;张继坦;谢美华;;[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玉华;[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奚凤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徐永进;[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彩霞;[D];浙江大学;2010年
周剑平;[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姚峰;[D];湘潭大学;2004年
胡浩;[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马勇;[D];武汉大学;2004年
彭桂丽;[D];湘潭大学;2011年
于海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甲基-3-丁烯-2-醇的合成的研究.pdf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东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摘 要 甲基丁烯醇在合成香料芳樟醇、v。、DV菊酯、合成橡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
文以乙炔、丙酮为原料,先合成中间体2一甲基一3一丁炔-2-醇,再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
制备2一甲基一3一丁烯一2一醇。确定了中间品即产品的分析方法。通过中验考查了3一甲
基一3一丁烯一2一醇合成中主要操作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取得了大
量的工艺数据,为进一步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工程技术资料。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确定了2一甲基一3一丁烯-2-醇合成路线,选定以乙炔、丙酮为原料,经中间体
2一甲基-3-丁炔-2-醇,再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2一甲基一3一丁烯一2一醇的方法。 2液氨作为炔化反应的溶剂,其价廉易得、稳定、安全、分离容易,是比较理想
的炔化反应溶剂。炔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炔氨比为:0.2~O.25,炔酮比为:2.5,
催化剂按酮碱比为;95~100,反应温度为:45℃。 3炔化反应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反应的速度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加快,在
优化操作工艺条件下,炔化反应有良好的再现性,丙酮单程转化率 83%,炔醇的选
择性 94%。 4以A1:q为载体的催化剂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活性。反应活性随所载贵金属量下降
而下降,选择性不随贵金属载量而变化。添加助剂对加氢的选择性有明显提高。水对 反应有较大的影响,水含量小于2%有利于催化剂的使用,较高的水含量可能加速催化 剂表层的的脱落。 5加氢反应有良好的重复稳定性,最佳还原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炔醇:8‰ w/w ,三聚氰胺/催化剂:0.4 w/w ,反应温度40~45℃,反应压力0.4Mpa, 此条件下:催化剂的平均选择性为97.88%,催化剂的平均活性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 甲基 1 戊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