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对中国经济的受西方影响新儒学?

> 【答案带解析】(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
②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③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①仁:即爱人
②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墨子:兼爱非攻;
孟子: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或不要过分…) 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试题分析:第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中“儒家……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信息以及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仁”是孔子提出的学说,包含一切美德,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考点分析:
考点1:中华文化的勃兴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全面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龟甲、兽骨
3、夏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4、扁鹊和“四珍法”: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叫“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扁鹊被看作是中医的鼻祖。
5、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他的代表作是《离骚》,现今端午节的有关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仁”有很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都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成为以后统治者“民本”思想的基础。
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名言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以往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的品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的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科学的方法),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
3、孔子的地位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思想家对许多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言论,出现了“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
主 要 思 想 主 张
主张“兼受”、“非攻”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是秦国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基础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
材料二&&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筐天下。
———《论语》
材料三&&
春秋无义战。
———孟子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看待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4分)
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定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④有利于发挥秦始皇个人的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反方: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反方: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反方:儒家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传于||文档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需要必将在“_百度知道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需要必将在“
需要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反本”是“开新”的基础 ②“反本开新”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但在如何对待儒学问题上
儒家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反本开新”的正确理解是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国学大师汤一介则认为
提问者采纳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反本是开新的基础,反本开新不是实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故入选,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②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根本途径,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肯定过去、肯定现在都是绝对化的说法,故排除,辨证否定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可运用排除法。解答本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国学大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儒家的轻商观念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7期
论儒家的轻商观念及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摘要】:当前社会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轻商观念,这大大抑制了人们的创业激情、经济活力和经济发展。轻商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正统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义利现。本文用经济学、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儒家义利观中的轻商观念产生的原因、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092.2【正文快照】:
儒家轻商观念,指的是儒家社会轻视、 鄙视工商经营活动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商 是广义的商,泛指工商活动。从“士农工商” 的排序中,便可看出儒家社会对工商活动 的轻视。 为什么会有以及怎么看待这种观念呢? 儒家有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农商本末观。在 农业社会,产生这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万钧;[J];财贸研究;1981年01期
乐策;;[J];当代财经;1985年06期
苏万通;;[J];中国经贸导刊;1992年20期
赵国珍;[J];经营与管理;1994年02期
梁浩德;[J];商业经济研究;1995年07期
梁浩德;[J];商业经济文荟;1995年01期
梁浩德;[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黄兵,许映书;[J];江苏商论;1995年11期
王兆祥;[J];商业文化;1998年04期
杨湘颖;[J];中国储运;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冯巧妹;[N];云南日报;2000年
杨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本报评论员;[N];扬州日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张巨睿;[N];中国邮政报;2006年
张巨睿;[N];中华新闻报;2006年
肖玉敏;[N];延边日报;2007年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毕忠庆;[N];廊坊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